❶ 近年来中国在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国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在2018年中,中国学者在天然产物研究领域取版得了诸多成果,一系权列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著的天然分子被发现和研究,其中73个化合物被国际权威期刊NatProdRep评为热点化合物。
❷ 张本仁的研究成果
1、区域基岩勘查地球化学的探索(1981—1986)
20世纪60年代,张本仁就开始了成矿作用地球化学与勘查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研究,以期提高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的实际意义,并为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80年代初,他根据上述思路和以往的经验形成了将成矿地质背景、条件和因素转化为地球化学背景、条件和因素,并查明地球化学参数和异常的地质意义;再将控矿地球化学背景、条件和因素转化为异常评价的指标和参数的“两个转化”的构想,试图突破当时勘查地球化学的单一找矿目标和就异常特征评价异常的局限,以及开拓地球化学测量数据用于解决基础地质和成矿问题的途径。
“六五”期间,张本仁和他的科研集体,按此预期目标,以学校与地质队合作的形式,采取区域基岩地球化学测量同矿田和矿带地球化学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先后通过豫西卢氏灵宝、陕西柞水山阳等6个省市的7个成矿区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实现了将成矿环境条件诸因素引入异常评价系统、扩大找矿信息的目标;在他所指导的青海赛什塘日龙沟矿带专题研究中,预测出后来经钻探证实了的锡矿盲矿。同时,地球化学研究深化了矿带地质构造及成矿规律的认识,在应用基岩测量数据揭示区域地球化学背景,进行构造单元分界、沉积环境、控矿因素、岩浆岩演化序列、地层对比及火山机构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展。这使中国在区域基岩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解决区域地质和成矿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处于国际该领域的前列。这一有特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他对地质、冶金、有色系统组织的技术员与工程师三十多次各类短训班的地球化学系统讲课,使近千人素质有所提高,从而对于中国区域地质调查、成矿带研究和基岩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区域地球化学理论与实践的开拓(1987—199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针对国际范围内尚缺少能适应现代地学和地球化学发展水平的区域地球化学理论方法体系,以致阻碍了已积累起来的大量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和数据的有效综合,并且不利于区域地球化学研究成果与全球研究的接轨,张本仁和他的科研集体又开展了区域地球化学的探索。在板块构造学说和全球岩石圈新认识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区域地球化学研究以区域岩石圈为系统、以各类地质体的地球化学记录为基础、以历史地球化学理论和观点为指导、以地球物质和元素在层圈间的交换和再循环为主线,在区域岩石圈组成和状态的约束下开展区域构造及成岩成矿作用探讨的理论框架,以及相应的一套研究岩石圈深部组成、区域构造和区域成矿规律的方法和途径。
在此有特色的理论构想与配套方法指导下,结合他所承担和主持的地质矿产部“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秦巴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及主要矿产成矿规律研究”地球化学二级课题,通过5年的集体努力,于1991年完成了“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报告及成果性专着,开创了在同一区域将岩石圈地球化学研究与区域构造、岩石、成矿地球化学研究有机结合,以解决固体地球科学某些基础理论问题和矿产地质问题的先例。其突出成果有:首次提出秦岭及邻区地壳各结构层与上地幔化学组成和元素丰度,并探讨了岩石圈热结构;系统研究了区域花岗岩类、火山岩、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和形成构造环境,并联系区域岩石圈组成和热状态阐明了秦岭花岗岩类及其成矿的特殊性;通过岩石圈化学不均一性的约束、构造环境的多岩类和多岩套的综合判别,以及碎屑岩物源区和沉积水体特征的地球化学鉴别等综合论证的途径,系统探讨了秦岭构造发展历史,包括俯冲造山、碰撞造山、古洋封闭时限等;在区域岩石圈系统特征的约束下,以类比选冶过程的成矿观点为指导,结合区域构造与各类岩石形成过程中元素集中和分散的分析,阐明了秦岭可能的优势和劣势矿产、区域成矿分带的控制因素及主要矿产形成的规律和模式;在岩石圈的层次上,对秦巴地区进行了地球化学省、区、场的划分,并编制了区域地球化学分区图。涂光炽、王鸿祯、李廷栋三院士为首的评审委员会认为:这项研究“在理论体系和方法的特色、完整性上,在研究内容、对象和时空范围的系统和综合性上,在运用其成果阐明秦岭地质构造演化、岩石圈演化、成矿规律的水平和深度上,是国内外没有先例的,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3、瞄向大陆动力学的造山带地球化学研究(1992—1996)
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成矿背景”重大项目课题研究中,张本仁和他的研究集体及时地将造山带地球化学研究引导入探索大陆动力学的方向。通过区域壳幔演化和壳幔相互作用及其深部过程研究,约束造山带岩石圈的结构及构造的分区和演化,探讨和揭示造山带发展的运动过程与动力学因素。为此着重采用了多同位素系统和多微量元素联合示踪技术,揭示幔源和壳源岩浆源区及地壳深部和地幔的化学特征与过程;同时开展了岩石圈三维化学结构研究,进行了秦岭岩石高温高压下(传播)地震纵波波速的系统实验测定。经5年实践,于1996年底完成了秦岭重大项目地球化学课题的研究报告。经过进一步加工提炼,于2001年出版了该项目多学科研究成果专着——《秦岭造山带及大陆动力学》(撰写地球化学部分),并且现在地球化学课题成果专着——《秦岭造山带地球化学》,也在出版过程之中。
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有:开拓了伊川—宜昌的地球化学断面研究,通过岩石地震波速的实验测定值与地震测深剖面观察值的拟合等途径,建立了秦岭及邻区地壳的结构岩石模型,进而揭示了区域岩石圈的化学和热结构,并对壳、幔中的高导低速带做出了新解释。在4个构造单元内,开展了地壳增生历史、早期地幔性质和演化、Pb同位素填图及微量元素对玄武岩地幔源区化学特征的示踪等研究。据此综合论证了:华北和扬子早期应为独立发展的陆块,南秦岭属于扬子板块,而北秦岭早期应是在扬子板块洋壳洋岛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微陆块。开展了深部过程的地球化学综合研究,为秦岭元古宙曾发生镁铁质岩浆底侵、商丹古会聚带曾发生洋壳俯冲和壳幔再循环、印支期陆陆碰撞晚期扬子被动大陆边缘(南秦岭)陆壳基底曾俯冲垫置于北秦岭地壳下部、尔后秦岭又发生过岩石圈下部的拆沉等提供了较充实的证据。论证和提出:松树沟和勉略蛇绿岩具有洋壳残片性质,所代表的洋盆均属于扬子板块岩石圈内部裂开类型,它们的地幔源区属于特提斯构造域的地幔类型。由地幔柱源区岩浆活动的论证,初步探讨了秦岭复合造山带发展的动力学特征,后者表现为扬子的裂解和华北的增生。⑥编制了反映区域地壳化学和热结构、构造地球化学分区及壳幔演化的秦岭造山带(四维)地球化学图(1∶100万)。这项研究大大深化了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造山过程的认识,揭示了浅部构造与深部过程的联系,架设了沟通地表地质研究与地球物理测深的桥梁,展现出地球化学在多学科研究中的独特作用和优势,提供了改善、充实地学断面地球化学研究及开展造山带系统综合地球化学研究的经验,使秦岭造山带地球化学研究跨入国际的先进行列,部分成果处于领先地位。所编制的秦岭造山带地球化学图,与秦岭造山带大地构造图和秦岭地球物理断面图一起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出时,引起国际同行的兴趣与好评。
1997年至今,张本仁和他的科研集体正在进行大别造山带壳幔结构、演化及深部过程的地球化学研究。这个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超高压变质作用与碰撞造山动力学”研究的组成部分。
❸ 化学方面的最新成果
1、 高性能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采用插层复合法成功地制备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如:聚酰胺、聚酯(PET和PBT)、聚苯乙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系列纳米复合材料,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性能,具有强度高、耐热性好、密度低和加工性能良好的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包装薄膜、各类管材和其它结构材料等。2、 纳米功能表面材料
基于二元协同概念,研究对水相和油相具有超双亲或超双疏特性的纳米功能表面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在建筑、纺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超大特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环氧塑封料
"九五"期间研制出的5个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行研究设计建成了年产2000吨规模的生产线,已试车成功。
"八五"期间研制生产的20多个产品已在国内30多个半导体厂使用。累积创产值8500多万元,利税1700多万元。是电子材料国产化的成功范例。荣获国家专利优秀奖。
4、 有机光导鼓
采用自行研制的高性能电荷传输及电荷产生材料,借助独特的小计量涂布技术,研制开发系列激光打印技术中的核心部件用OPC鼓。正与两个企业合作,建立年产50-60万支光导鼓生产线。
5、 聚丙烯CS系列高效催化剂
通过对烯烃聚合高效催化剂体系的体统研究,如载体作用本质、活性中心结构和聚合反应机理等,开发了CS-1和CS-2型(球形)丙烯聚合高效催化剂,具有催化效率高、聚合动力学行为好、聚合物性能优异等特点。在辽宁省营口向阳化工厂(化学所联营厂)实现产业化,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并有部分出口。年产值达亿元,利税3500万元。共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6、 高效羰基合成新型催化剂
从催化原理和分子设计出发,研制出系列新型高效催化剂,以煤炭、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国家急需的醋酸、酸酐等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综合指标比国际上通用BP催化剂高三倍。已申请专利9项,正与有关国有企业合作,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万吨级生产工艺。
7、 杜仲胶
立足于我国丰富的杜仲绿色资源,开发了对杜仲胶的深入研究,创立了国际公认的杜仲胶材料工程学的理论体系,在其指导下开发出杜仲胶医用功能、形状记忆、硫化弹性橡胶等热塑性、热弹性及橡胶三大类材料,成为国际关注的高性能"绿色"轮胎的材料之一。已申请专利11项,授权8项。
❹ 许多化学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是通过什么得到
理论计算和大量的实验
❺ 中国化学家在化学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 张青莲是中国稳定同位素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对中国重水和锂同位素的开发和生产起过重要作用。晚年从事同位素质谱法测定原子量的研究,1991年测得的铟原子量114.818±0.003,已被国际采用为新标准。 唐敖庆中国量子化学之父 我只知道这三个了
❻ 古代有哪些化学研究成果
炼丹,最开始的火药就这么来的,还有炼钢,古代的神剑不腐,据说是活人祭剑,烧出来的碳和铁形成合金。还有银针试毒,也是因为砒霜与银反应形成黑色物质
❼ 什么期刊可以了解到化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1. 化学学报(Acta Chimica Sinica)(中文版) ISSN
www.sioc.ac.cn (半月刊0567-7351)
1933年创刊,原名《中国化学会志》。主要报道学术价值显著、实验数据完整、具有原始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以及工作量较少或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和重要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
2.化学通报
www.chemistrymag.org;hxtb.icas.ac.cn (月刊/0441-3776)
1934年创刊,原名《化学》。主要反映国内外化学及其边缘学科的进展和动向,介绍新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交流科研成果和工作经验。
3.化学进展(Progress in Chemistry)(中文版)
www.las.ac.cn (双月刊/1005-281X)
1989年创。是我国唯一以刊登化学领域综述与评论为主的学术期刊。报道化学专业国内外研究动向、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
4.美国化学会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
(pubs.acs.org/journals/jacast)
主要发表化学领域各方面的原始论文与研究简讯,包括普通化学、物理化学、无机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及高分子化学等。
5.化学评论(Chemical Reviews)
(pubs.acs.org/journals/chreay) (0009-2665)
原为双月刊,现每年8期,美国化学会出版。主要看在化学关键领域方面的分析评论性文章,以及关于普通化学、物理化学、无机与有机化学及高分子化学等理论方面最近研究成果的综述。
6.化学研究述评(Account of Chemical Research)
(pubs.acs.org/journals/achre4/index.html) (0001-4842)
美国化学会出版。月刊。主要报道化学各领域基础研究与应用最新进展的分析和评述文章,并讨论新的发现和假说。
7.化学会志,化学通讯(Journal of the Chemistry Society,Chemical Communications)
(www.rsc.org/Publishing/Journals/PI/index.asp)
英国化学会出版。主要刊载简讯、化学领域中最新最重要的成果。出版迅速,其详细论文随后在英国化学会志相应部分发表。2003年起合并到“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8.纯粹与应用化学(Pure & Applied Chemistry)
(www.jupac.org/Publications/Pac/index.htm)
不定期。为IUPAC机关刊物,Pergamon出版。主要收载在该会及其分支机构各种会议上提出的报告、论文与特邀讲演,也包括该会所属命名、符号及标准分析程序等。
❽ 化学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的发明或发现不能归为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公元前来50万年人类征服了火,自是在研究物质基础上发明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A错误; B、公元前600年中国发明了火药也是在研究和制取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B错误; C、公元前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是地理研究的范围,与化学无关,故C正确; D、公元前500年远东制瓷技术是在研究和制取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D错误. 故选C. |
❾ 化学研究成果
海尔蒙(光合作用的发现)一个结论 2003
此结论不仅证实了海尔蒙脱关于柳树生长过程中合成植物体的物质主要来自水的推论,而且把人们对光合作用本质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受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土多德的影响,认为植物体是由“土壤汁”构成的,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完全来自土壤。到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医生海尔蒙脱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他把一棵称过重的柳树种植在一桶事先称好重量的土壤中,然后只用雨水浇灌而不供给任何其他物质。5年后,他发现这棵柳树的重量竟是刚栽种时的33.8倍,而土壤的重量只减少62.2克。因此,他认为构成植物体的物质来自水,而土壤只供给极少量的物质。这个结论首先提出了水参与植物体有机物质合成的观点,但是没有考虑到空气对植物体物质形成所起的作用。
早在1637年,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论气》一文中,已注意到空气和植物的关系,提出“人所食物皆为气所化,故复于气耳”。可惜因受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未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精辟的论断。直到1727年,英国植物学家斯蒂芬·黑尔斯才提出植物生长时主要以空气为营养的观点。而最先用实验方法证明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养分的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他还证明植物能“净化”因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使空气变好,这就是后来人们才知道的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释放出氧气的缘故。然而他却把这种现象归因于植物缓慢的生长过程,而没有认识到光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于他的杰出贡献和实验完成于1771年,因此,现在把这一年定为发现光合作用的年份。
随后有人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但却得出与他相反的结论,认为植物不仅不能把空气变好,反而会把空气变坏(这是由于植物同样有呼吸作用的缘故)。这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导致了1779年荷兰的简·英格豪斯进行一系列实验,他的实验证实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结果,确认植物对污浊的空气有“解毒”能力,同时指出这种能力不是由于植物生长缓慢所致,而是太阳光照射植物的结果,从而证明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把空气变好。同时他发现植物有很强的释放气体的能力(这就是后来人们知道的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时放出氧气的结果),而且这种能力的活性与天气的晴朗程度尤其与植物受光照的强度成正相关。他还证明植物在暗中不仅不能“净化”空气,反而会像动物一样把好空气变坏(这是后来知道的在暗中植物呼吸会释放出二氧化碳的缘故)。他通过进一步实验发现,只有叶片和绿色的枝条在阳光下才有改善空气的作用,而其他所有器官即使在白天也会使空气变坏。这些实验结果为后来人们认识植物绿色部分和光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性奠定了基础。
1782年,瑞士的牧师吉恩·森尼别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植物“净化”空气的活性,除与光照密切相关外,还取决于所“固定的空气”(即后来知道的二氧化碳)。但是由于受当时气体化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植物在光下和暗中所释放的气体究竟分别属于何种气体仍然不清楚。直到1785年,在弄清空气的组成成分后,人们才明确认识到植物的绿色部分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为氧气,而植物各器官(包括绿色部分)在呼吸过程释放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到此时,人们对植物光合作用与气体间的关系才有较深刻的认识。
关于植物在光下放氧,我们可以用如下的简单实验加以证明:剪取生长旺盛的几枝金鱼藻嫩枝(长度约10厘米左右),置于事先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再在藻体上罩一个大漏斗,烧杯中的水面应高于漏斗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同时注入少量0.2%的碳酸氢钾溶液,目的是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然后在漏斗柄上,套一支事先已用橡皮塞塞紧上端、用石蜡或凡士林密封好并且装满水的玻璃管。完成上述工作后,把烧杯置于温度较高并且光线充足的地方,便可以观察到有成串气泡(即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的氧气)逸入试管中,使试管中的水面下降。
虽然当时人们对光合作用与气体间的关系有较深刻的认识,但是,对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和释放的氧气之间的数量关系仍然不清楚。1804年,瑞士学者德·索苏尔研究了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与放出的氧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发现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和释放出的氧的总量,远远超过它们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由于实验中只使用植物、空气和水,别无他物,因此,他断定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不仅需要二氧化碳,水也必然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此结论不仅证实了海尔蒙脱关于柳树生长过程中合成植物体的物质主要来自水的推论,而且把人们对光合作用本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1864年,德国科学家朱利叶斯·萨克斯又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有机物。此时人们对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并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已确信无疑了。因此,最终确定了至今人们还在沿用的光合作用总反应式。然而,当时对于氧气是从绿色部分的什么部位释放出来的尚不清楚。1880年,德国学者恩吉尔曼用具有螺旋形叶绿体的水绵(一种绿藻)作实验。当他把放有水绵和嗜氧细菌悬浮液的载玻片置于没有空气的小室里,然后照光,结果发现嗜氧细菌向被光点照射的叶绿体部位附近集中,这便有力地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放氧机构是叶绿体。
从上面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到,从海尔蒙脱到萨克斯和恩吉尔曼,人们对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利用光能作为原动力,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认识,经历了两个多世纪。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对光合作用本质的认识,是通过不断探索、实验研究而逐步深化的;同时每一个新的发现都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获得的。这些认识和对光合作用总反应式的确定,为近代对光合作用这个极其复杂的反应过程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❿ 请问浙江理工大学的化学专业研究成果
不是很难,浙江好的师资力量都在浙大了。专业好坏不能绝对,分析化学轻松点,实验比较少,对身体伤害也轻一点,物理化学我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