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地矿改革成果

地矿改革成果

发布时间:2023-04-07 12:50:50

①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改革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一、队伍基本情况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有色地调中心或中心)系2001年由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勘查总局及其未属地化的直属单位改组而成,是中编办批准成立的正局级事业单位,隶属国务院国资委,其人事和党的关系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代管。

有色地调中心是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队伍“属地化”改革后,保留的唯一一家有色系统的中央地勘单位,拥有一支地质、物探、化探、遥感、测量、地质灾害与环境、测试和工程施工等专业齐全、人员精干的新型地质勘查队伍。

(一)所属单位基本情况

经中编办批准,有色地调中心下辖5个二级事业单位:北京地质调查所、新疆地质调查所、南方地质调查所、北京勘查技术中心、北京测绘院。内设2个二级单位:西南地质调查所、有色地质资料馆。2005年10月,有色地调中心与成立于1955年的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实行了整合,组成了新的有色地调中心,对外仍保留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的牌子,从体制上形成了科研—勘查一体化的队伍。

整合后的有色地调中心本部设有: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地质处、科技处、企业处、财务处、综合管理处等7个处室。

本调查报告的有关数据,主要是整合后有色地调中心的情况。

(二)从业人员

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有色地调中心所属职工人数481人,包括在职人员447人,离退休人员144人。在职人员中,正高级技术人员30余人,博士(双硕士)博士后26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6人。

“十五”期间,承担并完成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资源补偿费项目、财政部中央地质专项等95项;承担并完成国家973项目、863项目、科技攻关项目课题等10余项,取得了勘查与科研双丰收。共发现矿产地18处,提交333+3341资源量:铜113.92万吨,铅131.89万吨,锌392.91万吨,银158吨,金20多吨;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 项,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

(三)本系统具有地质勘查资质单位情况

有色地调中心的地质勘查资质有甲级3个: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遥感地质勘查;乙级1个: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丙级4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的地质勘查资质有甲级3个:固体矿产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勘查;乙级2个: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丙级1个: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

资质的专业分布: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

二、经济发展状况

(一)综合收入情况

2006年是整合后新有色地调中心的开局之年。有色地调中心(含下属事业单位和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实现到账综合收入1.45亿元,比2005年有色地调中心(含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综合收入翻一番多;据不完全统计,所属企业实现收入1.87亿元,比2005年增长52%;地调中心及所属企业总经营规模达到3.27亿元,比2005年同比增加82%;矿权数量增加,节余和利润增加,员工收入增加。

(二)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6年有色地调中心承担公益性地质工作50余项,取得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9190.91万元。其中,国家项目资金渠道包括: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中央财政补助费项目、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项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矿产资源保护项目、危机矿山项目和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有关科研项目等;地方财政项目主要是内蒙古、青海、新疆、四川等地的招投标项目。

中心所承担的瑶岗仙钨矿、东川铜矿、赛什塘铜矿等危机矿山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成果,验证工程均见到较好的工业矿体。

(三)从事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中心所属9个控参股公司,包括中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南亚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中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资环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色物探有限公司、北京中色地科矿产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鑫汇地质矿业有限公司和中色测绘有限公司等。

国内商业性地质工作主要在新疆、青海、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北、河南、湖南、广西、云南、四川、江苏、广东等省(区),工作内容包括商业性矿产勘查、技术服务和工程施工等。

有色地调中心国外地质工作,主要在津巴布韦、巴比亚新几内亚、赞比亚、埃塞俄比亚、菲律宾、刚果(金)、乌干达、巴基斯坦、安哥拉、老挝、智利等10余个国家,开展矿产风险勘查、综合技术服务和工程施工业务。目前,在老挝、智利、赞比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注册有项目公司。

2006年有色地调中心及所属公司共完成钻探12万余米,其中完成商业性矿产勘查的钻探10万余米。

2006年有色地调中心及所属公司在国内外承揽各项商业性矿产勘查劳务收入16704万元,其中境外承揽各项商业性矿产勘查收入6000余万元。

(四)矿产开发基本情况

进入矿业开发领域是有色地调中心“十一五”的重要战略目标。2006年已在广东、内蒙古、新疆等地注册成立了项目公司,开发筹备工作正在积极推进。预计在未来2年内将有2~3个控参股矿山投产。

(五)工程勘察施工基本情况

有色地调中心从事工程勘察施工的单位,主要是北京中矿建设有限公司,2006年工程勘察收入达到1238万元。

(六)其他产业基本情况

有色地调中心从事的其他多种经营产业主要有地质灾害与环境调查治理、三产服务业和矿产品贸易等。2006年三产服务业收入600余万元,完成矿产品贸易额1.01亿元(贸易额未统计在综合收入中),地质灾害与环境调查治理属起步之年,完成收入700余万元。

三、改革发展取得的主要经验

(一)顺应潮流,主动变革,积极推进企业化改革

按照小事业、大企业的思路,积极推进事企分开改革,打造事、企两个平台。事业平台主要实现员工身份保障、单位和谐稳定、科技创新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功能,运作的基本导向是稳定、透明、公正;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发展,运作的基本导向是灵活、快速、高效,以提升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持续的盈利能力。

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福利货币化、后勤市场化改革。中心所属公司大多是产权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在国有控股或相对控股的前提下,鼓励公司管理层及员工入股,注重从股权、“期股”、薪酬等方面激发员工创新创业的内动力,努力实现中心和员工共成长。

(二)发挥科研—勘查一体化的体制优势,以创新带动找矿突破

巨大的资源需求与有限的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为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有价值的矿权是地勘单位的核心资产,矿产勘查能力是地勘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整合后的有色地调中心,自身是一个科研—勘查一体化的单位。回顾近年来的找矿进展,主要得益于正确的勘查选区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特别是我们研制的森林沼泽景观区的化探扫面技术、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技术、大深度轻便化的物探技术(如TEM-3S,三分量磁测井技术等)在找矿靶区优选和找矿突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中心在没有前期矿权积累的基础上(中心和地研院均是从2002年,才开始登记自己的矿权),迅速获得了一批较有价值的矿权。

(三)建立网络化的合作体系,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竞争力

近年来,按照“小内核、大网络”的思路,有色地调中心建立了较广泛的合作网络。我们既与中国铝业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西部矿业、紫金矿业等大型矿业公司合作,也与进入矿业的民营企业合作,同时还与有专业特色的地勘单位、院校和研究单位等开展战略协作,以建立业务发展的支撑体系。不搞小而全,按市场规律办事,把握核心部分,搞好社会化协作,借助社会资源加速自身的发展。在合作中获得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不断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差距,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在合作中转变观念,借助外力推进企业化改革。

(四)积极开拓海外地矿市场,扩大发展空间

有色地调中心境外地质工作,主要由所属公司开拓,中心在项目联系、技术把关、人员配置等方面给予支持。海外地矿业务渐成中心新的亮点和经济增长点。

2006年实现到账收入6000多万元(人民币),获得海外矿权18处。今年初已签订海外地矿业务合同额超亿元,海外矿权勘查也传来喜讯。目前中心的海外地矿业务已与国内地矿业务平分秋色。

四、“十一五”改革发展设想

(一)发展战略和目标

1.目标与战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紧紧抓住矿业市场升温的战略机遇,将跨越式发展的雄心与求真务实的作风有机结合,以建设“国际化的勘查型矿业公司”为目标,以矿业开发和海外地矿业务为切入点,实施“强地兴矿”为战略,积极推进企业化改革和转型,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地勘单位崛起之路。

在传统矿业公司中,勘查处于从属地位。而在地勘单位的发展中,勘查是我们的主要业务和核心竞争力,勘查与开发是两个相互支撑的细分市场板块。“国际化的勘查型矿业公司”体现了我们的特色和“三化”要求(国际化、企业化、勘查-开发一体化)。

2.发展模式

以产权为纽带,以共享为动力,以发展为依托,按一个中心(事、企)、两套体系的运行模式,建设创新中心、富裕中心、和谐中心。

3.产业格局

以地矿业(矿产勘查、矿业开发、技术服务)为主体,以环境工程业和三产服务业为两翼,构建“一体两翼”的产业格局,形成相互促进的三大目标产业链。

以产业化的思路实现科研—勘查—开发的一体化链接,以全球化视野推动有色地调中心地矿主业新一轮的发展。

(二)具体措施和做法

1.以提升矿业权价值为重点,努力实现地质找矿的新突破

认真做好国家地质项目的立项和实施工作。国家地质项目目前仍然是地勘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以扩大资源量和实现找矿突破为重点,组织实施好自有矿业权的勘查工作。“十一五”期间,力争有6~8处找矿新突破,提交出一批控制程度较高(333及以上级别)的铜、铅锌、银、金等资源量,争取1~2处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为中心的矿业开发和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资源基础。

加强自主创新和新技术新仪器的引进与应用,加强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以科技创新带动找矿突破。

优化矿业权结构,做好矿业权资本经营。认真清理现有矿业权,做好矿业权规划,按照“优选矿业权—勘查升值—转化获利”的经营思路,通过勘查提升矿业权价值,通过转化(转让和开发)实现矿业权价值。不断提高矿业权的运作能力,及时将矿业权的数量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实现矿业权价值的最大化。

2.进入矿业开发领域,使矿业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

勘查—开发一体化是地勘单位多年发展的成功经验总结。有色地调中心在矿产开发方面,要致力于建设自己的开发队伍和矿山企业,同时高度重视与社会资本和矿业公司的结合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目前已组建了3个矿山开发项目公司,力争在“十一五”末,建成3~4个参控股矿山,使矿业成为中心发展的重要支柱。

3.发挥整体优势,积极拓展海外地矿业务

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矿业的全球化,而矿业的全球化必然带动地质工作的全球化。巨大的市场需求、良好的市场机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必将掀起中国矿业“走出去”和地质工作跨国经营的新高潮。有色地调中心是国内较早“走出去”的地勘单位,具有明显的人才、技术和先发优势,必须肩负起我们的历史使命,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勇做“地质工作跨国经营”的践行者。

按照“企业拓展,中心支持,提升转型,做优做强”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海外地矿业务的跨越式发展,促进海外地矿业务由工程施工向勘查项目总承包,并进一步向矿权资本运作转型,逐步形成海外工程施工、勘查技术服务(勘查总承包)和矿权资本运作“三位一体”的产业格局,使海外地矿业务成为中心发展的另一重要支柱。

4.推进企业整合,力争与资本市场接轨

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继续推进中心的企业化和事企分开改革。中心目前所属的参控股企业,尽管大多都充满活力,但也存在着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主业不突出等问题,应按照“集团化、专业化、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整合,在发展中解决集团化问题,把集团化的成本和风险降到最小,以保证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得以加速。

大力培育骨干企业。以与资本市场接轨为目标,选择符合中心发展战略、主业突出和产业带动作用大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迅速壮大公司的经营规模,提高持续赢利能力,在行政推动和市场化操作的基础上,打造围绕骨干企业的“联合舰队”,逐步形成内有凝聚力,外有竞争力、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力争“十一五”末整体上市。

五、对策建议

(一)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色地调中心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还是自身的问题,包括观念守旧、体制机制不顺和市场运作能力低等问题,需要在不断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中来解决。存在的其他问题主要有:

1.地质勘查工作遇到的问题

(1)矿业权问题是当前地质勘查遇到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一是矿权取得难。一些省(区)探矿权和采矿权采用“招、拍、挂”方式取得,地勘单位普遍底子薄、包袱重,因经济实力不足逐渐沦为“打工族”;二是矿权维护难。矿权管理层级多,维护成本急剧增高;三是矿权市场不规范。一些地方不顾矿产勘查的客观规律性,盲目要求地勘单位在1~2年内,要把探矿权做到采矿权,地勘工作受到干扰,地勘单位的利益难以得到很好的保护。

(2)国家和地方地质勘查项目申报渠道不畅。一是各工业地勘部门大部分不是财政预算一级单位,须经主管部门才能申报项目;二是申报项目时还要经过项目所在省(区)国土资源厅的初评,环节多,婆婆多,申报项目的任务重,时间紧,耽误项目申报;三是地方条块管理,未属地化的地勘部门申报地方地质勘查项目的成功率低。

(3)地质勘查环境问题。一些地区矿业秩序混乱,影响了地质工作的正常进行;林业占地许可证办理手续复杂、时间太长,影响正常野外作业;在土地、道路和青苗补偿等问题上的一系列不合理“索赔”时常发生,不仅使勘查实施的难度增大,也增加了地质工作成本。

2.历史遗留问题

(1)地质勘查业人才短缺与结构不合理。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大部分为矿产勘查专业人员,且30~50岁之间的专业技术骨干较缺乏,特别是熟悉矿产地质、水工环地质、灾害地质、矿山环境治理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极其缺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地质勘查工作的需要。

(2)基地建设和基本建设费用问题。目前有色地调中心共有15个企事业单位,其中还有7个单位没有自己的基地,基地建设十分繁重;每年的基本建设费用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3)离退休人员费用缺口问题。地勘单位历史欠账多,离退休人员费用缺口较大,长期遗留至今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地勘队伍的改革和发展。

(4)设备老化,基础设施陈旧,地勘装备的更新能力低。

(二)促进地勘单位(行业)改革发展的建议

(1)采取更有力措施,支持非公益性地勘单位的企业化。“戴事业的帽子”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事业的帽子”有利于稳定人心,争取国家的事业费支持;另一方面,“事业的帽子”也阻碍了员工观念的转变和市场开拓力度,国家把企业化的地勘事业单位等同于一般事业单位管理,使地勘单位在投资、产权多元化改革和激励机制的设计等方面遇到了一系列难题。建议国家能明确非公益性的地勘单位为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在“企业化的事业单位”这一属性下,对非公益性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进行总体设计,在政策上给予明确和一系列的倾斜支持,如减免地勘单位及其所属企业5年的所得税,对装备和科技创新经费给予支持,保持原国家项目渠道5年不变或设立企业化国有地勘单位基础地质工作基金,保留原事业员工退休时的事业身份,等等。国有地勘单位的企业化进程不设时间表,但国家的支持政策可以设时间表。

(2)帮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地勘单位经济基础薄弱,对历史遗留问题国家应帮助解决。离退休人员在事业体制下为国家地质工作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建议由国家(地方)财政负担离退休人员及相关费用,逐步推进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使企业化的地勘单位与其他市场主体在平等的起点上,参与市场竞争。

(3)畅通地勘项目申报渠道,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的出让收入向地勘单位倾斜。未属地化地勘单位申报国家地质项目时,强烈要求取消经过属地主管单位证明、评审、审查的做法,以防止“地方保护”。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在支持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方面,也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出让收入向国有地勘单位倾斜。

(4)加大海外地矿工作的支持力度。“走出去”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号召和一般性支持上,在我国资源紧缺和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的条件下,应切实加大海外地矿工作的支持力度,落实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中国地质工作要‘走出去’实行跨国经营”的号召,以全球化的视野为我国地矿工作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提升我国资源保障程度作出地勘单位应有的贡献。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地质处)

② 对新形势下地质工作改革的评述

一、新形势下地质工作改革设计比较系统深入

国办发[1999]37号文提出的属地化管理和企业化经营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形成的条件下的改革,比原有的改革深刻得多、重要得多,可以说在地勘单位改革进程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政府机构改革的带动地勘单位的改革

原地矿部撤销之后,新成立的国土资源部没有带队伍的职能,这就从根本上割断了纵向上政企、政事不分的链条。而属地化之后的政府管理,也完全是按照政企、政事分开的格局运作,各省级政府不具体管理各地勘局的业务和生产经营,因而是有新意的管理体制,既排除了上边对下边干预,也排除了下边对上边的依赖。这就可能大大加速地勘单位企业化进程。

(二)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

两类地质工作的区别是:①公益性是经费运作,用完核销,事业管理;商业性是投资运作,用完进入矿产品成本,企业管理。②公益性是政府财政出钱;商业性是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出资。③公益性地质成果,向社会公开,无偿提供;商业性地质成果,企业独占,有偿转让。④公益性地质工作由政府用计划配量;商业性地质工作由市场配置。这四个区别决定实施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之后,地勘单位使用地勘费可以按市场规则,可以自主决定商业性的投入,没有好的项目可以不做,另图他业;对公益性地质工作,无须动用地勘费基数,如果承包地质大调查任务,则完全是一种技术劳务活动,按合同规定进行,有则做,没有则另图他业。

(三)上(级)下(级)一起改

首先,国土资源部不再直接管理商业性地勘单位,这就是改革。其次,省地勘局也要实行企业化经营,同所属地勘单位一起,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局机关的管理和利益,要同所属地勘单位经营成果挂钩,不再置身于地勘单位之外指挥企业化。

(四)地勘单位的改革目标定位在企业上,而不是企业化管理

对此,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宣传提纲》明确指出:“企业化经营是指地勘队伍要按照政企(事)分开的原则,逐步转变事业机制,建立健全企业机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地勘单位作为企业,不受地域的限制,有权依法走向全国乃至境外去谋求经营和发展。”

(五)地勘费划定基数不再改变(政策性增资,基数统一上调,在各单位之间,也是相对不变的),同时也不再下达预算内地质勘查任务的改革

这本身就是一种机制、一种政策。从此以后,地勘单位干好、干不好,国家不再减拨地勘费。这就是说,今后地勘单位深化企业化改革,不再是为减轻国家负担,而是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即企业化经营是地勘单位自身的需要。

(六)地勘单位的起点不同但改革不迁就后进的,每个单位都要力争上游

十几年前地勘单位“三化”的改革,其起点在各地勘单位之间基本一致。而现在,虽然所给的优惠政策基本相同,但经过多年的企业化管理,各自的经济实力、机制转变程度大不一样。这就是各单位为什么对这次改革所承受的感觉不同。但市场并不同情弱者,所以一方面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实施企业化经营;另一方面对改革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时限又不能降低要求。

(七)融入地方经济,地勘单位的生产经营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因为地勘单位的主业和多种经营,本来就是地方经济、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可是长期以来由于条条管理,束缚了它和区域经济的联系。而属地化管理,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大有利于地勘单位融入区域经济之中,是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

二、地质工作改革实践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逐步完善,我国地质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协调发展的机制逐步建立,运行基本顺畅。地质勘查投入显著增加,投资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探矿权市场逐步完善,探矿权交易日趋活跃。

(一)初步实现了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

经过多年探索,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协调发展的机制逐步建立,运行基本顺畅。公益性地质工作方面,成立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商业性地制工作方面,初步建立了矿产勘查市场体系,原地勘队伍实现了属地化管理,并向企业化经营推进。这为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提供了组织框架。政府财政投入的地质工作的目的从生产型向服务型和宏观调控型转变。这一根本性转变,决定了政府财政投入的管理理念,组织管理和运行方式,政绩观、工作成果的评价方式和准则等将发生根本变化,表明政府的宏观引导也向着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的方向发挥作用。

(二)地质工作两级管理的体制框架初步建立

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的地质工作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的“三定”方案,明确地调局为部直属的副部级事业单位,负责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统一管理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对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实行项目联系、业务指导。为适应新的地质调查工作要求,建立了“地调局—六大区地调中心—项目承担单位”三级项目运行管理体系。基本建立了覆盖地质调查全过程的业务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了从立项到资料汇交的技术、质量、经济管理的程序与要求。地质调查工作总体上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取得了宝贵经验

1999年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地勘队伍属地化管理顺利实现。属地化地勘队伍在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地勘队伍扩大服务领域,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企业化经营逐步推进,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勘单位内部推行事、企分开运行机制

由于企业和事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运行机制,必须分开运行,才有利于主产业的发展,又有利于事业队的稳定,从理论上讲,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地勘单位在实践中探索出这个道理,并自觉按照这个方向去改革,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确实是一个巨大进步。我们调研的基层单位,都提出了要在地勘单位内部实行事企分开,因此具有普遍性的认识。这一举措,突破了企业化经营的体制性障碍,为企业化经营开辟了广阔空间。通过事、企分开运行,既保证了公益性地质工作和产业发展双加强,又保持了队伍的稳定。

2.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发展产业

地勘单位通过多年的工作积累,在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工程勘察施工和物业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产业的根本,通过对自己优势领域的产业拓展和延伸,才能具有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稳定产业。地勘单位在经历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失败,最后认识到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发展产业,属地化以来,很多地勘局确定了矿业,工程勘察施工,地产、珠宝和外贸等产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几年经营,取得很好的成果。这一选择,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实行勘查、开发一体化

实行勘查、开发一体化,也是我们调研的基层单位形成的共识。近几年来,地勘单位逐步走向勘查、开发一体化道路,找矿工作获得了重大突破,并获得较稳定的开发效益,为地勘体制改革和地勘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地勘单位企业化的最大难点之一就是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身份的转变,由于事业单位班子制度的稳定性,离退休待遇高于企业,所以,职工将事业身份转变为企业身份存在很大障碍。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即对政策实施时间(如1993年)之前的职工,进入企业后保留事业身份,退休后享受事业单位退休政策;对于以后的新职工,交由人才交流中心实行身份代理,不再进入事业编制,这样,就切断了事业单位自然膨胀的源头,随着时间的推移,完全企业化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调研中也反映出,地勘单位的企业化也不是整体企业化,而是以事、企分离的方式,实现大部分企业化,小部分变为事业单位保留下来。

(四)矿业权交易市场初步建立

1996年修改后实施的《矿法》和199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三个配套法规初步建立了矿业权市场交易制度。2000年,国土资源部制定的《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对矿业权交易方式做了进一步规范细化,明确矿业权的出让方式包括批准申请、招标、拍卖,矿业权的转让方式包括出售、作价出资、合作、出租、抵押。2003年发布的《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对矿业权出让的方式和程序、竞价方式、公开信息内容,以及市场监督管理方面又做了进一步规定。2005年发布的《关于规范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和2006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等部门规章,使矿业权交易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

我国矿业权交易平台的建设却起步于2001年,主要有两个快速时期。一是2001~2003年,随着矿业权的公开竞争、有偿出让方式试点及全面推开,全国大部分国土资源厅以及部分市(县)级国土资源管理局都建立了各自的矿业权出让交易大厅,这一时期的矿业权交易平台的建立带有明显的政府行为,交易服务功能主要是资源所在地区矿业权出让,如河北省矿业权交易中心。二是2006年以来,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和资源整合”的深入,又掀起了新一轮矿业权交易平台建设的高潮。新时期矿业权交易中心主要采用公司制形式,服务功能与前一时期相比要宽广得多,例如2006年7月建立的云南省矿业权交易中心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建立的矿业权交易中心有近20家,呈现的主要特点是地域性服务强,已建立的矿业权交易中心各主要采用的是公司制和事业制形式。从总体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矿业权交易处于初步建立和发展阶段。

(五)勘查投入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国地质勘查投入显著增加,投资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在社会资金迅速增加的同时,财政资金总量也不断增加,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地质勘查基金,积极探索弥补风险勘查市场缺失的有效途径。但从投入结构看,社会资本投入比例不断高于财政资金。由此可见,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社会资金共同投资于地质工作,地质勘查投入多元化局面进一步形成,社会资本逐步成为矿产勘查市场投入的主体。2000年社会资金在勘查总投资中的比例仅为30%左右,2005年上升为70%左右。政府财政投入的勘查资金中,省级财政资金所占比例逐步提高,从2000年占国家财政勘查总投资的40%,上升到2005年的80%以上。2009年全国基础地质调查和固体矿产勘查共投入资金277亿元,其中67%是社会资金投入。虽然受国际金融海啸影响,社会资金投入比例仍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这说明社会资金仍然很看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行业。

三、存在问题

面对新形势,我国地质工作体制机制仍存在一些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到位:一是我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不到位,缺乏通过股市融资的渠道。目前,矿产勘查投入以企、事业单位投入为主、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也占有较大比例(30%~40%)。二是地质工作“两个主体”不到位。公益性地质队伍的建设不实不强,中央公益性地质队伍在数量和结构上,离精兵加现代化,调查与科研相结合,能担当重大战略任务,善于攻坚打硬仗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要求还有差距。地方公益性地质队伍至今也没建实建强。属地化地勘队伍的企业化进展缓慢,未能真正成为勘查市场主体,矿业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市场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建设需要大力推进。三是战略性矿产勘查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不到位。国家地质工作没有形成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机制,政府与企业相互联动不够,各类地质勘查资金有机衔接不够,勘查与开发有机结合不够,结果导致重要成矿区带基础工作程度严重不足,重要矿产资源的后备基地匮乏,国家地质工作没有形成合力,影响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四是地质调查工作缺乏长效机制。目前,无论是常态工作还是非常态工作,都以国家专项形式开展,影响了地质队伍的稳定性和地质工作的持续性。地质工作体制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落实

政府在地质工作中,缺位错位越位的问题,在不同领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行政管理机关的管理仍然习惯于项目管理和技术管理,重审批,轻监管。一些地方不能坚持依法行政,政令不畅。一些地方擅自扩大范围,对所有探矿权一律以“招拍挂”方式出让。

勘查管理法制建设和执法队伍建设跟不上勘查市场发展要求,对圈而不探、虚假勘查、有效勘查投入不足以及地勘行业行为不规范等缺乏有效监管手段,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二)公益性地质工作队伍建设不到位

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规模偏小,人才结构性短缺,油气战略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等专业队伍缺失,野外一线地质调查人员和领军人才缺乏,调查研究能力特别是野外调查能力薄弱。经常性经费不足,经常性经费短缺,基本上靠专项经费运转,缺少持续发展的经费稳定来源机制;缺乏装备及基地保障,地质装备缺乏更新机制;基地建设不能满足队伍发展需要,特别是京区地质科研试验基地紧张。

局、院、所管理关系有待理顺,中央与地方公益性队伍联系不够紧密,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尚未建实。

(三)市场主体建设不到位

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配套政策未落实到位,企业化改革推进缓慢,“百局千队”转企改制尚未破局,市场主体建设还远未到位。随着国库集中统一管理等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事业管理体制与企业运行机制之间不兼容的矛盾日益突出,“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已经遇到越来越突出的体制机制障碍。中央管理地勘单位和属地化管理地勘单位,行政隶属关系五花八门,均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

目前,国有地勘单位还不是真正的企业,难称其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基本现状是公商不分,事企混行,目标多元,导致事业做不好,企业做不大。依赖财政投入的找矿机制没有根本改变,地勘单位投入非资本化,难以实现良性循环。

(四)统一部署统筹协调不够

地质工作统一部署和协调不够,中央、地方财政资金和商业性勘查投入缺乏统一部署和统筹协调,缺乏有机衔接,难以形成整体勘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矿产勘查机制,应该是一个多元投资的大平台,各种资金都愿意进来参与勘查,各方面的积极性都能够调动,共同推进找矿突破,共同发展。但是,现行的机制还有较多计划经济的痕迹,没有体现多元投资的性质,各个投资主体的定位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没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中央专项分散管理,中央、地方政府与企业难以联动;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矿产勘查脱节,一些国家专项未能实现有效拉动社会投资的目标;缺乏国外通行的风险勘查财政补贴制度,对风险勘查的拉动力度不够,地勘单位的找矿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

(五)勘查与开发一体化机制尚未形成

矿山企业“用矿不找矿”,依赖国家配置接续资源,来解决“资源危机”。开采未能有效勘查,勘查开发没能实现一体化。地勘单位的技术优势与大型矿业企业资金优势未能有机结合,勘查区块强制退出机制贯彻不力。

(六)缺乏公益性地质工作稳定投入机制

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是衡量国家地质工作进步与水平的重要标准,基础地质工作缺乏稳定投入机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事业经费经常性严重缺乏,基本上依靠专项经费运转,缺少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导致队伍不稳定,工作不稳定。

(七)资料集群化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全国没有实现成果、原始、实物地质资料的集群统一管理;地调、矿产、水工环、物化遥等地质调查资料分散于若干单位;没有形成完整的地质资料信息产品体系,地质调查信息资料集群化服务需要加快推进。存在的困难主要表现为:

1.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政策法规不配套

有关地质资料保密、保护的政策法规不配套,制约了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开展。

2.地质资料信息集成整合、开发程度不够

把地质数据转化为服务产品的意识不强,对资料信息挖掘不够,限制了服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3.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滞后,数字化、网络化推进较慢

全国地质资料服务统一平台建设滞后,分散在不同专业、不同单位的地质资料不能有效提供服务。数据信息分散管理,形成信息孤岛,存储、维护、服务所依赖的技术、系统大量异构,标准化程度低。地质资料数字化积累仍显不足,没有形成有效的更新、维护及积累机制,全国地质资料数字化程度为40%,全国地质资料馆仅为30%,制约地质资料现代化服务水平的提高。

③ 关于内蒙古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继续深化国有地勘单位改革,是当前建立和完善地勘新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内蒙古自治区近年在推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转换地勘单位经营管理机制方面,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内蒙古地勘单位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地勘单位由事业单位向企业法人过渡,由于改革力度大、具有体制突破性意义,一度受到广泛关注。按照部党组关于开展地勘新机制研究工作的要求,调研组重点对内蒙古地勘改革的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有三家直属地勘单位隶属国土资源厅管理,共有职工26793人,其中在职职工14083人,离退休人员12710人。改革前三大地勘单位都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落后、历史包袱沉重等许多困难,改革发展举步维艰。为适应进一步解放地勘生产力、支持地勘单位发展的形势需要,内蒙古自治区于2003年开始,系统研究和设计区内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方案,通过精心组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逐步形成完善了地勘单位改革的基本方案。2005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决定将自治区直属地勘单位列入直属事业单位改革试点。2005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实施《关于自治区地勘局、有色地勘局、煤田地质局推进内部企业化改革的意见》,正式启动了自治区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的内部企业化改革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地勘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实行内部事业和企业职能分开,离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分开管理,推进企业化经营,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增强地勘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改革步骤上,先从内部改革入手,转换机制,积累经验,逐步向企业过渡;在管理机制上,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体现新人新政策,老人老办法,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切身利益;在运行机制上,坚持“牌子不摘、经费不断、身份不变”的“三不变”政策,真正实行事业与企业分体运行。

基本做法是:

1.剥离地勘单位办社会职能

为减轻地勘单位的社会负担,2004年,自治区政府对三大地勘单位所属的9所子弟学校和职工技校实行属地管理。由三个地勘局分别与学校所在盟市签订协议,以2004年在编在册人员、上级拨款和各类资产为基数,成建制移交地方,现有人员与地方同类人员的工资差额,由自治区财政和原主管局各承担50%,补贴3年,地勘单位不再承担义务教育的社会职能。

2.离退休人员经费单列管理

将三个地勘局的12710名离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分开管理,经费单列,专项核拨。改革后新增加的政策性调资、政策性补贴等费用,全部由自治区财政拨款解决。三个地勘局共划出单列经费23486万元,占国拨地质勘探事业费67%,人年均1.85万元。2005年以来,新增加的政策性调资、补贴、遗属生活费等近5000万元,已另由自治区财政追加拨款。同时,将其中的355名离休干部纳入自治区本级离休干部医疗保障统筹管理,自2006年1月1日起将其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统一由自治区本级医保中心报销。

3.在职人员经费包干,编制注册管理

改革财政补助方式,三个地勘局原有的在编在册人员,以2005年地勘事业费预算为基数,在分别扣除离退休人员经费和学校划转经费后,剩余部分实行定额管理,包干使用,自负盈亏。对企业化管理的地勘单位,改革前的在职在册人员实行注册备案,保留事业单位身份和享有事业单位退休政策。改革后不再核定事业编制,减少一人相应减少一名事业编制。新进人员按企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不再核定事业编制和经费。地勘单位的内设机构及其领导职数自行调整,改革前的院处级干部注册管理,改革后新聘任的领导干部不再确定行政级别。在劳动人事和经费、编制上,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管理机制。

4.组建三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5月8日,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地质勘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7月28日,地矿、有色、煤勘三个集团公司相继挂牌运营。新组建的地勘企业为自治区国有独资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自治区政府授权国土资源厅履行出资人职责,对三大公司授权经营,并负责经营业绩考核和监管工作。自治区地勘局、有色地勘局和煤田地质局与各自组建的集团公司,实行事企分开管理,人员、资产、财务分开,分轨运行。进入集团公司的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原身份、职级、工资等进入档案。

二、改革成效

从调研情况看,内蒙古地勘单位改革促进了地质工作,深化了地勘单位改革,转换了地勘工作机制,盘活了勘查生产要素,增强了地勘单位的活力,发展了地勘单位经济,稳定了地勘队伍,改善了职工的生活。

(一)地质勘查工作得到切实加强

近年内蒙古地质勘查工作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2005年以来,自治区共投入各类地质勘查项目专项资金29亿元,政府投资的拉动效应、巨大的市场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同时也吸引了近44亿元社会资金投入到地质勘查市场。现在已逐步形成了以煤、铁、有色金属和贵金属为主要矿种,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相互协调配合的地质勘查市场。三个地勘集团公司成立两年来共承担了各类地质项目2200多个,资金总额超过30亿元,完成钻探工作量300多万米。形成了一批新的重要地质找矿成果。三个集团公司相继发现和探明了白音华、乌审召、五间房、呼和诺尔等多处超大型和大型煤田,新增煤炭储量3700多亿吨。发现和评价了一批重要的矿产地,新增金属量:金8.84吨,银8282吨,铜27万吨,铅锌317万吨,钼30万吨,铁2.3亿吨。特别是拜仁达坝、维拉斯托银铅锌多金属矿,通过详查均达到大型或超大型矿床规模。

(二)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内蒙古地勘单位改革从改革方案的出台,到集团公司的正式运营,横跨两年多的企业化改革,突破了地勘单位体制性、结构性的障碍,强化了地勘单位适应市场的经营机制,激发了地勘单位蕴藏的生机活力,促进了地勘生产力的发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三大地勘集团公司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在内部经营管理上,推进了“三项制度”改革,实行生产经营责任制,竞争上岗,绩效挂钩;改革分配制度,以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股权分红为主,收入与业绩、效益等贡献挂钩,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新组建的产业公司和各企业再投资公司,全部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融资、职工入股。各集团公司还加强了对资本运营、矿权运作、项目筹划、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的管理,对整合重组的地勘单位和企业赋予经营自主权,建立了以资产经营责任制为核心的生产经营考核体系,重点考核经济效益、发展速度、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同时各集团公司积极探索“探采一体化”的地勘工作运行新机制,初步形成了地质勘查、矿产采选、冶炼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延伸产业。内蒙古地矿集团利用掌握的资料和矿业权,向矿产开发业延伸,走出了一条勘查、开发、经营一体化的新路子。地矿集团通过采取自筹资金、社会融资、项目合作、集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先后建成花敖包特铅锌矿、拜仁达坝银多金属矿、油篓沟金矿等矿山,2006年销售收入8亿多元,实现利税4亿多元;2007年销售收入20亿元,实现利税8亿元。预计到“十一五”末期年总产值可达到100亿~150亿元,利税30亿元以上。

(三)地勘单位综合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改革激发了内蒙古地勘单位的活力,促进了内蒙古地勘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年三个地勘集团公司实现经营总收入36.62亿元,同比增长了76.66%;其中经营性收入32.72亿元,同比增长92.4%;实现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156%;上缴税费2.8亿元,同比增长133%;新增经营性资产6.1亿元,同比增长79.4%。职工人均年收入1.95万元,增长42%。同时地勘单位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整体大为提高,2006年有18个院队级地勘单位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其中9个单位的经营收入超过亿元,1个地勘单位经营收入超过5亿元;4个单位实现利润超过了5000万元,15个单位实现利润超过千万元。2007年三个地勘集团公司预计可完成年产值50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以上。三个地勘集团公司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近年发展迅速的内蒙古地勘十院2007年矿业产值将突破10亿元,成为北方地区产值最高、上缴利税最多的地勘企业。自治区政府给内蒙古地矿集团提出了力争到2015年打造成经济总量达到100亿美元的龙头企业集团的宏伟目标。

(四)地勘队伍在改革发展中保持了和谐稳定

自治区政府在设计改革方案时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了“三不变”、“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离退休人员和在职人员经费分开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切实维护了地勘职工的利益,消除了地勘单位干部职工的思想顾虑,取得了广大职工的认可和支持。随着地勘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内蒙古地勘单位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被动观望变为了积极主动参与。从地勘单位的反映来看,三个地勘局的干部群众对自治区党委、政府推进地勘单位内部企业化改革的思想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普遍认为,企业化改革符合实际,有利于地勘单位发展。地勘单位的同志认为,改革变以前的“甩包袱”为现在的“促发展”,得到了地勘单位的支持和拥护。近三年的企业化改革,始终保持了经济发展、队伍稳定、职工安心,从未发生职工上访案件。

三、借鉴与启示

内蒙古地勘单位改革历经数年努力,能够取得阶段性成效,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统筹主导有力、目标方向明确、支持政策到位、符合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地勘新体制、新机制的客观要求。

(一)政府统筹主导是推进地勘单位改革的组织保障

地勘单位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强有力的政府组织保障。内蒙古自治区领导认为,尽管地勘单位成建制企业化改革在全国尚无先例,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率先推动地勘单位改革,可能会在行业内部引起震荡。但是,不转换机制,积重难返;不加快改革,就难以冲破体制性的障碍,搞活地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和推进地勘单位改革,自治区领导亲自挂帅,着力理顺管理体制,协调落实改革政策,科学设计改革方案。确立了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国土资源厅还专门成立地勘单位改革办公室,抽调3名同志负责拟定政策、争取政策,掌握了解改革动态,协助有关部门落实改革政策,为推动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服务支撑和政策保障。自2003年开始,在自治区政府领导下,国土资源厅、财政厅、人事厅、机构编制办公室、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落实有关政策,形成了自上而下、领导重视、各方配合、上下联动、齐心协力促改革的局面,保障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地勘新机制是企业化改革的根本目标

改革不能回归旧体制,必须坚持改革的方向不动摇。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乌云其木格指出:“地勘单位要摆脱面临的困境,只能转换机制,深化改革,不改革没有出路。”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不是甩包袱,根本目的在于转换机制,增强地勘单位活力,解放和发展地勘生产力。内蒙古地勘单位改革的目标方向十分明确,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地勘单位事企分开,坚定不移地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坚定不移地推进商业性地勘工作进入市场。内蒙古地勘单位改革的最大成效,在于通过改革,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地勘新机制,即在事企分开、剥离负担的基础上,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政府投资拉动,给予矿权等支持政策,促进了勘查开发有效衔接,引导和鼓励地勘单位形成勘查开发良性循环机制,成为商业性地质工作和资源开发产业的市场主体。如在矿业权管理政策上,既支持地勘单位依法获得矿业权,同时又限制“圈而不探”,规范其转让,目标是促进勘查开发。

(三)政策支持是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必要条件

按照“大改革给大政策、小改革给小政策、不改革不给政策”的原则,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支持措施到位,配套政策扎实,可操作性强。国土资源厅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加强指导、多做服务”的原则,做好地勘单位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自治区政府要求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落实改革政策,在矿权设置和资源配置上扶持三大集团公司做大项目、做大产业。支持地勘单位优先取得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建立找矿突破激励机制,鼓励多找矿、找大矿,发展勘查、开发一体化产业。除了实行“三不变”政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剥离办社会职能、离退休人员经费单列管理等减轻负担稳定队伍的政策外,还给予投资支持、矿权支持、用地支持等政策,优先安排地勘单位承担自治区地勘项目,支持地勘单位争取矿权,促进形成勘查开发一体化,同时在有偿出让国家出资矿产地价款提取10%返还地勘单位用于支持地勘工作,给予经营用地等优惠政策支持。这些配套政策,为地勘单位推进改革,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正确处理地勘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地勘单位改革的基本方法原则

考虑到地勘行业的特殊性及其历史形成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内蒙古地勘单位改革坚持了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统筹兼顾、稳步发展的原则,突出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始终把握好企业化改革的力度、进度和职工的承受能力,确保了改革目标平稳推进。在切实解决好地勘单位历史遗留问题的前提下,从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入手,转换经营机制,实施企业化管理,使地勘单位适应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接轨,进一步激活内在活力,从而放开搞活地勘单位,壮大地勘产业经济,逐步使地勘单位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并为最终实现转企改制创造了必要条件。

图1 内蒙古事企分开运行的地勘管理体制示意图

图2 内蒙古国有地勘单位各类资金分开运行示意图

图2 内蒙古国有地勘单位两类地勘工作分开运行示意图

图3 内蒙古自治区国有地勘单位人员管理示意图

④ 对体制转换时期地质工作体制和机制的评述

一、在慧盯瞎地质工作体制转换时期,由于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促进了地勘单位地质找矿成果和经济效益有较大的提高

按照可比口径测算,即扣除物价上涨的因素,1997年投入的地勘费只相当于1978年的45.1%,投入的占探工作量只相当于1978年的6.8%,而产出的地质报告数相当于1978年的161%,新发现的矿产地相当于1978年的104%。主要地质成果有:

煤矿方面:在陕西—内蒙古一带的神府—东胜煤田,经勘探证实为世界级特大型煤田。矿山建设方面重点扩建了北票、开滦、阳泉、阜新、鸡西、徐州、天府、黄石等30多处老矿区,以及兖州、大同、邢台、晋城、潞安等14个现代矿务局。地质勘探取得丰硕成果,一些老矿区远景在扩大,2000年全国煤炭产量达12.99亿吨,为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2.1倍。

石油方面:贯彻东部挖潜、发展西部、开拓海域、油气并举的方针,在东海、南海、塔里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进行的油气勘查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大庆油田持续保持生产5000万吨以上原油的高产水平。2000年,全国原油产量达1.63亿吨,为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1.5倍。

铁矿方面:全国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铁矿石,其中年产量大于1000万吨的有河北、辽宁、山西、四川、北京、内蒙古和安徽等省(区、市)。2000年全国产铁矿石22256万吨,为1978年的1.9倍。

10种有色金属矿产的勘查在福建、新疆、陕西、甘肃、西藏、云南等西南地区以及全国其他一些地区都取得很好的成果。2000年全国10种有色金属产量760万吨,为1978年的7.9倍。

黄金方面:经地质勘查结果表明,全国有26个省(区、市)有金矿产地,其中在小秦岭地区、山东招远地区、贵州黔南等地区的勘查收获最为丰硕。改革开放期间全国累计探明金矿储量约为改革开放前探明储量的7倍。2000年全国产金176.91吨,为1978年的9倍。

化工矿业方面:改革开放时期是化工矿业大发展的时期,国家投入130多亿元建设磷、硫、钾等矿山,这是计划经济经济时期的8倍多,基本形成了昆阳、开阳、襄阳等八大磷矿基地,广东云浮、安徽新桥、内蒙古炭窑口等三大硫铁矿基地,青海钾肥生产基地,辽宁硼矿,浙江萤石和广西重晶石矿生产基地。2000年化肥全国产3286万吨,为1978年的3.9倍。

建材矿产勘查开发在改革开放时期也获得大发展,基本形成了一批建材矿生产基地。2000年全国累计探明水泥石灰岩储量达54.2亿吨。全国生产水泥57700万吨,为1978年的8.8倍。

盐矿方面:改革开放时期基本形成了东部海盐、西部湖盐、中部井矿盐的生产则厅格局。由于海盐产量占总产量71%左右,海盐又易受气候影响,所以盐业生产呈时高时低的波动式发展。2000年全国产盐3128万吨,为1978年的1.6倍。

二、在取得丰硕地质成果的同时,“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也获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很明显,从当时整个地质工作供求形势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用行政方法配置的庞大的地质勘查队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用市场机制来配置则不需要那么多了,必须进行结构性调整。所以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是所有地勘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选择。而所有地勘单位也确实这样做了,并且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在1978年,预算内地质工作收入是地矿部门除探矿厂收入之外的唯一收入。而到1997年,预算内地质工作收入只占地矿部总收入的19.1%,预算外收入占总收入的33.9%,说明“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以及结构调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地勘主业的变化也是很大的,这就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提出的“开辟地质勘查多种资金渠道”的问题。实际上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地质勘查工作除公益性地质勘查工作以外,应当是“谁受益,谁投入”,无需专门强调“开辟多种资金渠道”。尽管如此,这个政策的提出对推动地质工作的改革仍然起重要作用。1978年地矿部门地勘主业总收入为101437万元,全部为预算内地勘费的拨款;而到了1997年,地勘主业的总收入为1073633万元,其中预算内地勘费为744291万元,占总收入的69.3%。社会资金和其他资金的投入329342万元,占总收入的30.7%。而且在预算内地勘收入中也增加了多种资金渠道,成就显著。

三、实行企业化改革和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大大增强了地勘单位的经济实力

企业化改革取向就是在事业体制不变前空的情况下,实行企业化管理,比照企业进行机制改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承包经营,进而是资产承包经济责任制。承包经营主要是通过签订承包合同,用契约的形式确定国家和企业的责、权、利关系,形式多种多样,方法灵活,适应性强,适合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起始阶段的特点。地矿部移植过来为我所用,起到了积极作用。它使地勘单位具有一定的活力,这个活力来源于地矿主管部门与地勘单位之间责、权、利的界定,从而使地勘单位产生一种动力机制,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这一点可以从20年地矿部门总收入、生产增加值、资产负债的变化情况得到证明(表2-4)。

表2-4 1978~1997年地矿部门总收入及资产变化情况单位:万元

续表

由表2-4可知,20年地矿部门的总收入增加15倍,生产增加值增加13.4倍,资产总量增加9.7倍,净资产增加4.2倍,而劳动者报酬总量增加12.6倍,人均劳动者年收入(1997年为8951元;1978年为737元)增加11.1倍。

四、改革的成就应当归功于地质主管部门强有力的领导,理论的先导,以及广大地质职工的支持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各部委对地质部门体制改革的领导是强有力的,1980年以后,每年的地质工作会议都是以改革为重心,带动整体地质工作。以地矿部为例,1985年党组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制订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的总体构想,并开始组织力量着手起草《地矿部地质工作体制改革总体构想纲要》(以下简称《纲要》)。1986年4月,《纲要》讨论稿提交全国地矿局长会议讨论。1987年1月,经过这一年改革实践的检验和多次修改后的《纲要》稿,再次提交全国地矿局长会议讨论。会后,经地矿部党组审定,1987年3月19日,正式以地发[1987]130号文印发,成为指导全国地质工作改革的标志性文件。《纲要》提出,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活力、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地质工作体制,逐步实现部分地质工作成果商品化、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或经营管理企业化,以及地质工作或地质队伍社会化,为提高地质工作经济、社会效益提供体制、机制保证。《纲要》还提出,按地质工作成果是否适用于有偿转让使用,把地质工作分为两类:基础性和公益性地质成果,应属于无偿提供使用的范围;开发性地质工作成果,应属于有偿转让使用的范围。正是这个改革《纲要》,指导着体制转换时期全程的地质工作体制和机制的改革。

(2)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理论的指导作用非常明显。突出表现在“三大问题”的讨论上:①关于地质勘查工作性质问题的讨论。正确认识地质工作性质是研究地质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制订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地质勘查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按照产业划分的理论,强调了地质勘查作为基础产业的定位,位于国民经济的最前端,它直接制约着矿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后续加工业的发展指出地质工作改革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②关于地质工作“三化”问题的讨论。提出地质工作面对的外部环境改革形势,必须冲破原来固有的封闭体系,全面走向开发。为此,就应当以地质市场为突破口,通过地质成果和地质勘查劳务的有偿使用,探索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经济联系。进而要求广大地勘行业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认真分析地质勘查成果的商品属性,认识推行地质成果商品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③ 关于增强地勘单位活力问题的讨论。指出地勘单位是地质工作这一有机整体的基本细胞,细胞是否有活力,直接关系着机体的活力,所以必须把搞活地勘单位作为保证地质工作有机体活力的关键。

(3) 改革也得到了地勘单位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强有力支持。地质工作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设想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地欢迎,许多单位主动要求作为试点,先走一步。没有被试点的单位,也自发的搞起改革来了。有许多改革进程中的好经验,就是来自于自发改革单位的总结。所以改革成就的取得,更应当归功于各级地勘单位的领导,和战斗在第一线的广大职工。

五、改革还遗留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

关于地质成果商品化,当时还只限于政府出资从事的开发性地质工作成果,所以提出“两次交换”的理论,见图2 - 1:

图2-1 “两次交换”理论示意图

虽然当时也提出了直接交换,但没有作为改革的重点,而是在间接交换上想出了不少办法,影响了地勘单位对地质成果产权占有的良好机遇。

关于地勘单位企业化还仅仅限于经营管理企业化,也就是如何把政府的钱、社会资金的钱花好、用好,始终处于“打工”的角色,缺少出资者经营自己资本的意识,这一点在自筹资金从事地质工作上表现尤为突出。这不是基层地勘单位本身的问题,而是改革整体设想就存在的局限性。也就是对从事地质勘查生产的企业,到底应当是什么的企业模式,并没有清晰而具体的构想,所以难免在实践上举步艰难。

关于地质工作社会化或地质队伍社会化,当时的目标并不十分清楚,即使清楚了,也是地勘部门自身难以解决的。如离退休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至今也难以解决。同时有些外部条件,也是当时没有想到的,如企业职工退休同事业单位职工退休的待遇,相差之大,严重影响地勘单位企业化的改革走向; 再比如大量原国有企业在竞争中,被民营企业所取代,也直接影响地勘单位所办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地勘单位企业化的改革难以有更大的突破。

⑤  中国地矿行政管理的改革

行政改革是当代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国家都把行政改革作为提高政府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力的有力杠杆。在我国,行政(含地矿行政)改革还包含另一层必要性和紧迫性,那就是行政和行政体制改革,必须跟上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适应其要求。

(一)地矿行政管理改革的涵义和目标

1.地矿行政管理改革的涵义

地矿行政管理改革是指政府为了提高地矿行政管理效率和效能,使之适应和促进地矿工作的发展,有意识地改革旧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方式,建立新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方式的行为。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地矿行政管理改革,仅指地矿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的改革;广义的地矿行政管理改革,泛指地矿行政管理部门为追求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行政管理方式和方法、行政管理职能、公务员制度、中央与地方职权划分、行政办公手段以及重大行政管理原则等方面的改革。我们在本节讨论的地矿行政管理改革,是广义的改档裤孙行链革,但重点放在狭义的改革上。

2.地矿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

中共十五届二中全会公报对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是这样概括的:“通过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也是地矿行政管理改革必须达到的目标。这一目标达到的情况,可以从3个方面来检验:

(1)地矿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能提高情况;

(2)地矿行政管理的依法行政力度增强情况;

(3)地矿行政公务员素质的提高情况。

(二)地矿行政管理改革的指导原则

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借鉴国外地矿行政管理的经验,结合我国地矿行政管理的实际,我国地矿行政管理改革应遵循如下指导原则:

1.适应性原则

行政管理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党的十四大已明确规定了我国经济基础变革的方向: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前,我国的地矿经济基础也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因此,地矿行政管理体制也应该适应地矿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而进行相应的改革。

2.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原则

政企不分和政事不分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地矿行政管理形成的两大弊病,消除这两大弊病,实行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既是地矿行政管理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又是它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

3.完整统一原则

完整统一原则,是建立或改革行政组织机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纯握其含义是指在一个国家和国家的一个地区,只能有一个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这个政府的组织机构可以分层级、分部门,但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其中的任何局部都是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相辅相成。这一原则又通过如下3个统一体现出来:

第一,职能目标统一。各个行政组织机构的职能目标都是政府职能总目标的分目标,分目标要服从总目标。要实行目标归类,同类行政目标要归同一个行政组织来管理,不能“一事两办”或“一事三出”。各个行政组织机构都发挥各自的功能,都为实现国家的总任务和政府的职能总目标服务。

第二,机构设置完整统一。首先,政府职能机构的设置要完整配套,功能要完备齐全,凡是地矿行政管理主管部门职能范围内的事务,都要有相应的机构来管理。其次,各地矿行政组织之间,要明确隶属、制约关系及上下级关系,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权力体系。

第三,领导指挥统一。其含义是指整个地矿行政管理要形成一个由首长统一领导和指挥的垂直系统,对任何一个层级的任何一个行政机构,都不能实行多头领导。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的管理活动,也要形成一个领导指挥核心,要避免出现“政出多门”,多头指挥的现象。

4.依法行政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为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加强法制建设列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项跨世纪的任务。他说:“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地矿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一部分,地矿法律法规体系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因此,进一步健全、完善地矿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同样是地矿事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5.精简高效原则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精简、统一、效能确定为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如下具体要求:“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现国家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严格控制机构膨胀,坚决裁减冗员。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地矿行政管理机构改革也必须遵循这些原则和满足这些要求。

(三)地矿行政管理改革的内容

我国的地矿行政管理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为依据,紧紧围绕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在现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1.继续进行地矿法制建设

进一步健全、完善地矿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全民的地矿法律意识,加强地矿法制观念,尚有许多工作要做。在本章第一节之“二”已列举了这方面要做的大量工作。在执法和司法建设方面:首先,要根据完整统一原则改革现行的地矿行政管理组织机构体系,为执法统一和行政司法统一奠定组织保证;其次,要坚决清除执法及司法障碍,并逐步消除产生这些障碍的根源;第三,加强执法和司法力度,提高其效率和效能。

2.调整地矿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结构

合理确定和配置地矿行政管理部门职能,是地矿行政管理改革的首要问题。为此,首先要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监管好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活动和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活动,国务院赋予地矿行政主管部门的各项职能是否齐全完备;其次,要审查各项职能是否落实、到位,如果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则需要找出原因和提出解决的办法;第三,要研究地矿行政管理部门职能是否转移到行政立法、统筹规划、制定和掌握政策、严格执法、组织协调、信息引导以及检查监督和提供服务上,那些政企不分和政事不分的问题是否解决了。

3.调整地矿行政管理权力结构

合理划分行政管理权限,正确处理集权和分权的关系,是行政改革的重点。权力结构调整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1)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对地矿行政管理来说,首先,要确定分几级进行管理,如何分级;其次,是如何划分各级的管理权限。

(2)合理划分各级地矿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各职能机构之间的管理权限。

(3)要正确划分地矿行政管理厅(局)与地勘企事业单位的责权关系,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为此,要构筑国有资产营运主体,建立出资人制度和法人财产制度,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和企事分体运行,使企业能真正行使各项自主经营管理权。

(四)调整地矿行政管理组织机构

地矿行政管理组织机构的合理设置,是地矿行政管理部门有效行使其职能的组织保证。地矿行政管理组织机构改革应以适应国务院赋予的职能需要为出发点,在合理划分行政层次的基础上,按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调整。通过改革,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转协调、行政高效的地矿行政管理系统。

(五)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干部人事制度是制约各项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这项制度改革,包括任用、培训、考核、奖惩、升降、交流、工资福利、退休退职等内容的单项改革。同时,要使改革内容相互配套。当前,地矿行政管理部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强对公务员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监督。

(六)建立和完善地矿行政管理运行机制

地矿行政管理运行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地矿行政管理整体效能的发挥。地矿行政管理运行机制,主要包括科学的决策机制、高效的执行机制、灵敏的反馈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要加强地矿行政工作过程中的组织、计划、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环节,使之充分发挥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此外,地矿行政体制责权不清,程序烦琐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应按科学管理办法简化行政程序,这也是提高地矿行政运行效率不可忽视的方面。

(七)转变地矿行政管理方式

地矿行政管理方式必须适应地矿经济体制的转变而进行相应的转变。我国地矿经济体制正由集中计划的产品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地矿行政管理方式应进一步做到以间接管理为主,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由部门管理转向全行业管理。其中,尤其需要着重强调的两项具体管理方式的转变:

其一,转变矿业权管理方式。即由行政主管机关无偿授予,不得转让转变为由地矿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矿产资源法、区块登记办法及开采登记办法的规定有偿出让。探矿权人和采矿权人依据两权转让办法可以转让各自依法取得的探矿权和采矿权。为此,要建立、培育矿业权市场,依法规范矿业权人的交易行为,监督管理矿业权市场的运行。还要发展、培育中介组织,进行矿业权评估管理等。

其二,转变矿产资源管理方式。即由产品经济管理方式转变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管理方式。由于矿产勘查生产的认识性质及其产品具有隐蔽性和难以准确把握等特点,矿产勘查报告成为矿产勘查产品的表现形式,矿产资源储量成为其产品的质(品位等)和量的量度。因此,管理矿产勘查产品就表现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和地质资料的管理。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矿产勘查投资和风险全部由国家承担,并实行矿山企业无偿使用矿产勘查产品的制度,从而,形成了适应这种体制和制度要求的一整套矿产资源储量、资源分类分级管理,矿产储量审批、登记、统计管理和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益要通过市场实现,矿产勘查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矿业(含矿产勘查)企业的产品或劳动成果要通过市场实现等。因此,必须改革一整套旧的产品经济管理方式,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商品经济管理方式。这套管理方式的具体内容详见第二章第一节之“五”。

⑥ 做强主业树形象 立足服务求发展——属地化以来江西省地矿局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及当前地勘工作的思考

王小烈

(江西省地矿局,江西南昌,330002)

自1999年7月属地化以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和国土资源部的指导下,江西省地矿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富民强局为目标,以地质找矿为主业,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提供矿产资源及地质工作保障,实现了地质工作投入再攀新高,重点矿区勘探成果显著,以矿招商取得重大突破,矿业发展新格局已现雏形,产业经济初具规模,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局队伍保持稳定,呈现出“地矿主业树形象,工程建设壮总量,多种经营创品牌,矿业开发增后劲”的良好格局,在实践中探索了一条有江西地矿特色的改革发展新路。

一、主要做法

属地化以来的6年,是充满挑战和考验的6年,是全局干部职工克服困难、团结奋进的6年。我们围绕“发展经济、多作贡献、稳定队伍、富民强局”的目标,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促进了地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局资产总额从1999年的80121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140345万元,增长75%;净资产从1999年的34727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56270万元,增长62%;节余与收益从1999年的716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1625万元,增长127%;财政预算拨款从1999年的20210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31997万元,增长58%;经营收入从1999年的36726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69309万元,增长89%,其中矿业收入增长105.4%。这些数据表明,我局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为全局实现“富民强局”的目标和率先在中部地区崛起夯实了基础。

1.突出以地质找矿为主业

我们始终坚持以地质找矿为主业,遵循“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地质工作有效投入,创新地矿工作机制,促进矿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注重成矿远景区的研究,注重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突出重点矿种勘查,不断挖掘找矿潜力。通过优化项目、多渠道立项、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地质工作总规模已从属地管理时的每年1000万元左右增长到目前的近8000万元,到2005年年底可突破1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和新跨越,已经出现了商业性地质工作投入大于国家财政投入的可喜局面。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新发现和探明了一批具有大型、超大型规模前景的矿产地,如德安张十八银铅锌矿、鄱阳金家坞金矿、会昌锡坑迳矿区淘锡坝锡矿、于都银坑桥子坑铅锌银矿及上犹、崇义、大余一带的大型—超大型钨锡矿。在西藏新发现矿产地13处(包括铁矿、铜矿、锑锰矿、铜金矿、多金属矿等),其中特大型磁铁矿床2处(分别控制3341铁资源量近亿吨),中型铜矿和锑锰矿各1处。

2.做大做强矿产开发业

矿产开发越来越成为我局重要的、可以依托和充分发挥优势的一大产业。近年来,我局通过盘活矿业权和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培植优势矿山企业,以矿招商引资,矿业权流转等有效形式,探索出矿业经济发展新路子。自2001年以来,我局先后完成矿业权流转合作项目65个,矿业权转让价款总额3.8亿元。其中一次性转让项目11个,股份合作开发项目17个,合作风险勘查项目37个,共引进后续开发建设资金13.1亿元人民币。超亿元的项目有与深圳正威集团公司合作开发赣南牛岭钨矿等3个矿区及矿产品深度加工(5.5亿元人民币)、与澳大利亚亚胜和国际贸易公司合作开发富达盐矿(2.68亿元人民币)和与深圳翰尔非公司合作开发贵溪市冷水坑下鲍银铅锌矿(1.08亿元人民币)等项目。今年上半年,我们对鄱阳金家坞金矿进行了合作开发,矿业权价款达1亿元,投资规模达到1.5亿元。目前,我局矿产开发与地质勘查正在形成紧密相连的产业链,将对地矿行业改革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进一步优化多种经营企业产业结构

属地化以来,我局共投入8000多万元扶持各类骨干企业的建设。主要通过盘活地产、房产,实施“山水”牌、“安源”牌、“明珠”牌等品牌战略,结束了长期以来开办“小开关厂”式多种经营格局,走上了效益高、结构好的发展新路,企业的知名度、竞争力不断提高。赣南山水宾馆、赣东北山水宾馆、萍乡安源建材大市场、宜春山水温泉疗养院、新余明珠大酒店等服务型企业已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合资企业富煌公司创办的轻钢结构建材厂,其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915队利用樟树药都品牌,合资组建了药都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批鹿神养生酒投产上市就销售一空,前景十分看好。

4.不断提升工程施工技术

全局各施工单位积极调整力量,优化施工队伍,在努力争取相应资质条件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应用,进一步强化经营管理,培养了一大批市场竞争意识较强、技术业务能力较精的专业人才,创立了较高的社会知名度。我局目前拥有国家公路工程总承包二级资质、房屋建筑工程二级资质、地基与基础工程一级施工资质、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地质灾害治理与勘察设计甲级、测绘甲级等各类高等级资质,具备了很强的施工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如我们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了“浙江第一高楼”——温州世贸中心、“中国房屋第一超大直径桩”——深圳金中环国际商务大厦、杭州湾跨海大桥、长江大坝防渗墙、中组部井冈山干部培训中心边坡治理等一大批有影响、规模大、难度高的工程。

5.不断完善产业和队伍结构调整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队伍结构调整。根据“理清思路、做强产业、改革创新、稳定队伍”的总原则,我局对同处一个区域的赣南地勘单位908队、909队、赣南队实行了“三合一”的战略重组;对市场专业相近的江地总公司、建工队、物资公司进行了专业合成;重新组建了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和江西省地质工程总公司。还对全局专业队伍进行了整合,建立了有机联系的江西省地调院、工勘院、测绘院。实践证明,队伍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和体制机制的转换起到了积极作用。新的赣南队、江地总公司和各专业院理顺了内部关系,完善了组织机构,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体会

属地化以来的6年是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局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一些成功的思路和实践将为我们今后的发展积累宝贵经验。回顾6年来的工作,有以下主要体会。

1.树立科学发展观、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加快地矿事业发展的前提

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的思想,紧紧咬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建设“三个文明”的基础和赢得各项工作主动的关键,是妥善解决前进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的前提。近年来,我们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坚持从地勘费中切出部分资金确保发展的需要,重点扶持基层单位的支柱产业项目,努力培育地勘单位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综合实力,促进地勘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2.坚持以地质找矿为主业,积极融入地方经济是加快地矿工作发展的内在动力

地质找矿是立局之本,是融入地方经济的有效形式。我们始终把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拓展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各方面,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如我们为我省11个设区市精心编制了《矿产资源情况及开发利用建议》;成功召开了“江西省地质找矿战略研讨会”,聘请了我国地学界6名院士为我省地质找矿顾问;开展了农业地质调查,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新发现了800多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区,为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参加地质灾害防治,发现并治理了百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尽最大努力减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通过开展缺水地区找水成井,解决了人民群众吃水用水难问题,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上述工作,不断强化了我局的社会影响,提高了社会地位,省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地质工作表彰大会,隆重表彰我局地调院及西藏区调队,省委书记孟建柱、省长黄智权、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等领导出席表彰大会并颁奖。分管副省长危朝安多次对我局工作进行批示、给予肯定,经常深入我局基层单位看望职工,进行工作调研;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吴新雄专门听取了我局的工作汇报,对全局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示全局要多作贡献,促进地矿事业更快更好发展。我局提出的关于加强全省地质工作的4点建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认同,并指定我局与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共同筹划“矿产资源与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我们认为,只有急政府之所急,帮政府之所需,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市场才有发展。

3.内练硬功,全面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是加快地矿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

事业单位企业化方向发展的定位促使我们在立足服务求发展的同时,必须苦练内功,以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局委托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对全局发展进行了战略研究,为我局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提出有科学指导意义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二是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我局坚持不断解放思想,按企业化要求,加大改制力度,把“事企分离、主辅分离”与产权制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大了对二级经济实体的股份制改造,特别是在地质勘查、矿业开发、设备租赁等方面的股份制改造成效显著,提高了单位的市场竞争能力。如为提高资本运营能力,盘活现有资源,我局成立了江西地矿宝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的注册资本达到1亿多元人民币。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矿业经济,各地勘单位先后成立了股份制的矿业公司。三是加大了管理创新。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我局从实际出发,修订了《地勘费预算管理办法》、《转产扶持金管理办法》、《资产经营责任制实施办法》和《矿业权管理办法》等管理规定,推进了管理工作创新,提高了基层单位谋发展、干事业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四是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了“百名人才计划”,建立了“人才专项基金”,努力把各类急需人才集聚到我局的各项事业中来,为实现富民强局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发展措施,全面提升了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了地矿经济的发展。

4.把以人为本,建立和谐平安地矿作为加快发展的目的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局十分注重构筑“和谐平安地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始终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为全局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祥和的生活环境。职工收入逐年提高,已经达到人均年收入1.2万元。省政府发放的每人每月100元的生活补贴,局全额发放到位;局、队两级每年拿出近200万元进行送温暖、扶贫助学和再就业小额贷款;全局每年出资近200万元,为全局2万多职工办理了团体医疗保险,减轻了职工群众的经济负担,进一步解除了职工看病难、看大病更难的后顾之忧,为全局职工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信访工作进一步加强,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逐步解决。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成效突出。全局连续7年蝉联全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并获得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已有5个单位获得省级文明单位,1个单位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地勘队伍保持稳定,职工群众更加和谐。

三、当前地勘工作发展面临的形势及工作思考

当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发展阶段,资源储量消耗速度大于储量增长速度,矿产资源基地不足,资源供应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全球矿产品价格大幅上扬,矿业投资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各类资本大量注入的重点。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再次凸显,地质勘查工作在国民经济协调、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缓解资源瓶颈已成为地质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地质工作重新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即将出台《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土资源部加强了地勘单位的行业管理,这一切都为地勘队伍的改革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相应地,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地勘队伍内部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地勘职工的观念有了重大转变,职工应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属地化为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寻求更宽广的市场领域创造了条件,地勘单位的专业优势、资源信息优势在短期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这表明,地质工作又面临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但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与困难:资本不足,债务繁重,可经营性资产少;地质工作投入跟不上地质工作发展的需要,找矿装备相对落后,科技含量低;产业尚未形成规模,经济运行质量低,缺乏灵活的机制,独立生存能力差;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紧缺的现状没有大的改变;社会负担重,下岗职工多,再就业难,离退休人员多,老龄化严重,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改革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给地勘队伍求生存、闯市场带来了内在困难,严重制约了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

在正确分析形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局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总结多年来的发展经验,我们把“突出一个中心,明确两大目标,坚持三条方针,抓住四个重点,加强五项建设”作为我局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思路。即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明确“富民强局,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提供地质工作保证”两大目标,坚持“以地质找矿为主业,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和坚持以人为本”三条方针,抓住“事企分离、产权改革、结构调整、创新管理”四个重点,加强“党的建设和班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五项建设。这一发展思路,任务明确,既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思路决定出路。我局在这一新思路的指引下,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各项工作的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上,围绕地勘主业做文章,在抢登矿业权上下功夫,在运作矿业权上出新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局在全省地质勘查领域的主导地位;重点做好江西地矿宝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组建工作,为做强做大我局旅游、宾馆、房地产和矿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集中闲置资金,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本运营能力提供载体;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资质申报注册登记工作,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抓好重点矿山建设,构建和谐平安地矿等工作,狠抓落实,抢抓机遇,自我加压,扎扎实实地把改革和发展地矿经济推向前进。

四、关于加快地勘工作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前,地勘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优惠的政策支持是地勘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前提。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国土资源部在代国务院起草的《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应以缓解国家资源瓶颈、提高资源保障程度为目的,全面加强地质工作

《决定》应强调加大找矿投入,改进现有国有地勘单位的地质装备,鼓励创新和运用新的找矿理论与方法,培养地质人才等方面的内容。《决定》的出台应能充分调动全国地勘队伍的找矿积极性,充分发挥探矿权人智慧,让国家投入变成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由于地勘单位仍然承担国家基础性、战略性找矿任务,故地勘单位应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

2.建议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地勘单位获取探矿权、采矿权上继续给予支持

矿业权是国家赋予矿业权人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和开发时的法定权利。也就是说,只有拥有了矿业权,才能合法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才能转入开发和进行矿业权流转,最终产生经济效益。实践证明,通过矿业权流转,地勘单位获得了发展资金,为今后加大找矿投入、发展其他产业创造了条件。为支持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要注意解决目前存在限制国有地勘单位登记探矿权的倾向,在“两权”登记上(尤其是探矿权)应对地勘单位倾斜。特别是对因种种原因已经“灭失”的矿业权,原在该矿业权区工作过的地勘单位应享有勘查成果的参与处置权和重新登记优先权。

3.切实抓好国办发37号文件和76号文件中的各项规定的落实

属地化以来,国家对地勘工作十分重视,出台了一些有利于地勘单位发展的优惠政策,帮助解决了许多现实问题,使地勘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改革工作不断深入,职工队伍保持了相对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地勘单位在资金、人才等方面仍存在许多困难,处于“没有地勘费活不了,单靠地勘费活不好”的状况。国办发37号和76号文件对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但在落实中往往遇到很多问题。由于国家的优惠政策尤其是涉及地质职工切身利益的优惠政策不能兑现和落实,挫伤了地质职工的积极性。为此,我们恳请国土资源部协助解决国务院37号和76号等文件政策的落实到位。当前,应允许地勘单位剥离学校、医院等社会职能,并允许地勘队伍进入当地养老统筹、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4.建立地质找矿基金,全面加强地质工作

目前,国家正实施地质大调查和国家战略资源保障工程。江西的南岭地区、武夷山成矿带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已列为国家地质工作重点区域,资源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也已启动。为此,地方政府应积极呼应和配合国家地质工作的开展,借鉴有些省份设立地勘专项基金的好做法,从省级财政预算,省留成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和采矿权登记费、使用费,矿权出让的价款等收入中形成基金来源,重点用于开展争取国家立项的前期工作及地方急需的矿产资源勘探工作。

作者简介

王小烈,江西省地矿局局长,高级工程师。

⑦  地矿行政组织体制现状与改革

(一)地矿行政组织体制的涵义

地矿行政组织体制是指地矿行政管理系统中纵向、横向机构的职能、领导关系和运行程序的总体配置的组织制度。

(二)地矿行政组织体制的沿革

1982年,原地质部更名为地质矿产部,尤其是1986年矿产资源法公布实施,标致着地矿行政管理全面起步。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在地矿部的“三定”方案中明确:地质矿产部是国务院领导的综合管理全国地质矿产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也是全国地质勘查工作的行业主管部门。199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在地质矿产部的“三定”方案中进一步明确:地质矿产部是国务院主管全国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勘查行业的职能部门。其主要任务是:提供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保护地质环境,实施地质勘查工作的行业管理。随着“三定”方案的落实,地矿部不仅进一步强化了矿产资源管理,矿产开发监督管理和地质环境保护管理等社会管理职能,并逐步健全和完善地质勘查行业管理。

与此同时,地方地矿行政组织体制也进行了相应改革。经国务院批准,从1983年起,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矿行政机构实行部、省双重领导,以地矿部为主的领导体制。1988年,原国家编委支持、指导地矿部选择部分省地矿局进行了改变领导体制试点。经部、省商定,河南、浙江两省地矿局更名为地质矿产厅(简称“地矿厅”),作为省政府职能部门进入行政序列,改变了领导体制。海南省组建了环境资源厅。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采取地方政府授权的形式,由地矿局履行地矿行政职能。1986年,矿产资源法公布以后,根据执法实际需要,地矿部与原劳动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地(市)、县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机构的通知》,明确指出:“经国务院批准,在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市)、县应建立健全矿产资源法的执行监督机构,配备精干的、懂业务的矿管干部,代表政府行使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不懈努力,已经初步建成了包括省(区、市)、市(地)、县各级的地方地矿行政管理体系。但管理体制很不规范,多数省(区、市)地矿主管机构仍是事业管理机关,实行以部为主的垂直管理体制,市(地)、县两级地矿产管机构管理体制也未理顺。原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地矿主管机关为游离于政府机关之外的事业管理机关,在实践中难以代表政府有效地维护矿产资源国有权益,协调和处理勘查、采矿权属纠纷。二是影响执法主体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矿产资源法实施情况视察组综合报告指出的:“多数地方地矿机构没有进入政府序列,与法律赋予矿管机构的权力和责任极不相称”。三是省(区、市)地矿局肩负矿产资源、矿业权、地质环境等社会管理和直属地勘队伍生产经营管理双重职能,因政企(事)不分,既不利于秉公执法,也不利于搞活地勘单位及进一步提高地质找矿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和反复论证研究后,1993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地质矿产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实施地方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确定,“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实行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分级管理,地方地矿主管部门机构由以部为主垂直管理改为地方政府直接管理,进入地方政府行政序列。”从而使中央和地方行政组织成为符合法定条件的法定行政主体。

(三)现行的地矿行政组织体制的类型

1.从事权划分

现行地矿行政组织体制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管理相结合。从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维护国家所有权益的需要和国有矿山企业是开采矿产资源的主体,国家保障国有矿业经济的巩固和发展的要求出发,地矿行政必须实行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但是从我国多民族组成、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必须兼顾地方(尤其是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利益,因而,地矿行政组织体制在实行中央集权的同时,必须辅以分级管理相结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地方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机构改革方案中确定:中央、省(区、市)、市(地)、县四级地矿行政主管部门上下级之间是业务指导关系。

需要指出:行政组织机构隶属关系问题,实际上是我国建国以来一直想解决,却又没有完全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之一。在现行的地矿行政组织体制下,地方地矿行政机构纳入了同级政府行政序列,无疑是一个重大进展;但是,四级地矿行政机构如仅是“业务指导”关系,还是不够的,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40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各工作部门受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并且受国务院主管部门的领导或业务指导。自治区、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各工作部门受人民政府统一的领导,并且受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或业务指导”。在我国,现行行政组织机构隶属关系实际上有三种形式:一是垂直领导;二是双重领导;三是业务指导。实践证明:不论采取那种隶属形式,都必须注意把握具体执行时的程度和分寸,妥善处理好条条与块块的关系。

地矿行政组织体制是比较复杂而又敏感的问题,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中国地矿行政体制仍是一项相当艰巨的战略任务。可喜的是,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研究和探索。河北省人民政府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在省地矿厅的“三定”方案中明确规定:市(地)地矿行政管理机构统一称“地质矿产局”,实行省地矿厅与市政府、地区行署双重领导,以省地矿厅为主的领导体制。该省的实践结果,政令畅通,精干高效,显示了其体制的生命力。为适应矿产资源法修改后的新形势的要求,应总结地矿行政组织体制建设的经验教训,改革和建立、健全地方地矿行政组织机构及其管理体制。

2.从决策角度划分

地矿行政组织内部实行首长负责制。根据国务院及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各级政府均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即首长拥有决策权和最终决断权。其特点是:职责明确,职权集中,决策迅速,指挥灵敏,行政效率高。一方面,上述特点符合地矿行政的需要;另一方面,各级地矿行政组织本身就是同级政府的职能机构。因此,各级地矿行政组织均实行首长负责制。由于地矿行政具有政策性、社会性和专业复杂性的特点,而行政首长的政策水平、专业技能等局限性容易产生主观片面性、随意性,造成决策失误。因此,地矿行政组织实行首长负责制的同时,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集思广益,分工合作,做到民主科学决策。行政首长一定要听取和尊重多数同志意见,审慎决策。

(四)地矿行政组织设置的依据和主要职责

1.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

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保留地质矿产部,为国务院主管全国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勘查行业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

(1)负责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地矿法规体系;指导并监督检查地方地矿行政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全国地矿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以及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

(2)负责矿产资源的管理。组织编制矿产资源规划;依法合理分配矿产资源;负责采矿登记发证管理工作;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建立并推行矿产资源的有偿开采制度。

(3)负责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督管理。按照矿产资源法的有关规定,参与审批开办矿山企业的立项报告;协调处理重大采矿权纠纷;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审批矿山闭坑地质报告。

(4)在国家环境保护法规指导下,监督管理地质环境及开发利用工作。组织编制地质环境保护、监测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计划;参与编制国家环境保护规划;负责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站、网的统一管理;组织协调重大地质灾害的整治工作;为重大建设项目、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经济开发规划的审批工作提供有关审查意见。

(5)在国家计委指导下,统一部署、协调全国地质勘查工作。组织编制全国地质勘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重要地质勘查单位的资质认证和地质勘查项目的登记发证;协调处理重大地质勘查纠纷;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重大地质勘查工作;负责全国各类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工作;管理国拨地质勘探费和各类地质勘查基金;对重要的骨干性地质勘查单位国有资产的增值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

(6)负责矿产储量审批和地质勘查工作的监督管理。组织制定地质勘查工作的标准、规范、规程并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审批下达矿床工业指标;负责地质勘查成果登记和管理;协同有关部门培育和完善地质市场;承担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7)参与水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协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进行监督管理。

(8)协助有关部门管理全国地质科技、教育工作。组织编制全国地质科技规划;组织协调重大地质科技项目的实施;管理地质科技成果;组织开展地质人才需求预测;编制地质教育发展规划;进行地质教育质量评估;指导地质教育学科、专业建设。

(9)组织协调地矿工作的对外交流。参与涉及国家矿产资源权益问题的国际讨论和谈判;组织国内有关部门履行对外协议;参与审批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与外商独资在我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开展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归口组织参加有关国际组织的重大活动。

(10)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2.省(区、市)地质矿产厅(局)

1993年10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地质矿产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地方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确了地方地矿行政机构改革要根据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的要求,按照矿产资源法关于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的规定,加强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宏观管理,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实行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分级管理,地方地矿主管部门机构由以部为主垂直管理改为地方政府直接管理,进入地方政府行政序列。

《通知》并就省级地质矿产行政机构的职能配置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1)负责矿产资源法执法监督。参与起草、制定地方性地矿法规和政府规章;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地矿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以及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指导并监督检查市(地、州)、县地矿行政管理工作。

(2)负责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授权范围内矿产资源的管理;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制订本行政区矿产资源规划;负责授权范围内的采矿登记发证管理工作;依法组织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

(3)负责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督管理。参与审批开办矿山企业的立项报告;协调处理矿产资源采矿权属纠纷;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督管理;负责矿山督察员的管理工作。

(4)参与水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协同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地下水资源。负责本行政区地下水资源勘查、监测、统计、分析和储量审批与管理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进行监督管理。

(5)在国家环境规划指导下,参与编制本行政区环境保护规划,监督管理本行政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组织实施。负责地质环境监测站的管理工作;参与本行政区较大建设项目、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经济开发规划的审批工作。

(6)负责地质勘查工作的行业管理。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地质勘查工作中长期规划;制定并发布地质勘查工作布局指南;依法负责地质勘查资质认证和地质勘查项目的登记发证工作;调处地质勘查纠纷;负责本行政区各类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管理地方勘查基金。

(7)负责矿产储量审批和地质勘查工作质量监督管理。负责地质勘查成果登记和管理;根据授权组织本行政区内矿产资源的登记、统计、评估及核算;审批并管理矿产储量;承担本行政区矿产储量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矿产资源法第16条根据矿种、矿产储量规模,进一步明确了省级地矿行政机构审批和颁发采矿许可证的权限和职责。

3.市(地)及县地矿行政组织机构

1986年,矿产资源法公布实施后,原国家编委地方司根据地矿部的建议,就市(地)、县地矿主管机构的设置发出通知。1994年,在地方机构改革过程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地矿部和省地矿行政机构的“三定”方案,对市(地)、县地矿行政机构设置提出了原则要求,并对职能配置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市(地)、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本区实际设置了地矿行政机构,并明确了相应职责。

(五)地矿行政组织体制改革

我国的地矿行政管理体制近年来虽有所变革,但就总体而言,仍未脱离传统模式,计划经济色彩很浓,难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1.地矿行政组织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国国土资源(含土地、水、矿产、海洋资源等)行政管理由多个行政部门主管,既不利于精简机构,也不利于统筹规划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的综合治理。

(2)资源的所有权管理与资源开发经营权管理尚未完全分离,资源、环境的开发产业部门代行部分行政管理职能,政出多门,致使地矿行政管理难于统一和高效。

(3)部、省两级地矿主管部门肩负地矿行政管理和直属地勘队伍的生产经营管理双重职责。政企、政事尚未完全分开,既不利于秉公执法,也不利于队伍的搞活。

(4)相当数量的市(地)、县地矿行政组织,未正式进入同级政府行政序列,行政编制和行政经费未落实,不符合行政主体法定条件。

(5)四级地矿行政组织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与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有待于国家行政机构改革的深化;另一方面也有待于地矿经济改革理论研究的突破和实践的积极探索。

2.地矿行政组织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原则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进机构改革的任务,强调指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加强执法和监督部门,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党的十五大报告对全国机构改革描绘了蓝图,也为地矿行政组织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据此,地矿行政组织体制改革应体现如下原则:

(1)贯彻精简、统一、效能和加强执法和监督部门的原则。有必要把关系密切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合并成立统一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

(2)贯彻资源所有权与开发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在对全国专业经济部门改革的同时,原已分散的行政职能应予收回,交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实行集中管理,强化国家所有权。

(3)贯彻政、企、事分开的原则,深化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及地勘队伍体制改革,转换地勘工作运行机制。

(4)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矿行政管理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划分事权;市(地)、县级地矿行政组织应该进入同级政府行政序列,四级地矿行政组织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为宜。

(5)组建精干的事业单位和矿业权评估等中介组织,为各级地矿行政组织提供服务。

⑧ 关于参加中南地区地勘(矿)局长研讨会有关情况及河南省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情况调研的报告

4月12日~14日中南地区地勘(矿)局长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根据部地勘司安排,由地勘司、经研院、中矿联地勘分会有关同志组成调研组参加了研讨会,并就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会议的基本情况

这次中南地区地勘局长研讨会,由国土资源部地勘司与河南省地矿局共同举办,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中南地区六省(区)地勘局长及有关人员,应邀参加会议的有中矿联地勘协会、报社、甘肃等7个省地勘局、河南省内有关地勘单位的负责人,与会代表共约70人。会议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加强地质工作、实现新的找矿重大突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研讨会上代表认为,《决定》出台后全国地勘工作整体形势发展良好,地质工作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一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地质工作,有关各省(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包括出台实施意见、召开地质工作会议、起草配套文件,各省(区)在加大地勘工作投入、加强地勘行业管理、落实有关政策等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二是地勘单位普遍加快了改革发展步伐,围绕实现找矿突破、提高服务能力、完善体制机制、调整队伍结构、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积极进展和新的成效。

研讨会认真分析了当前地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总体认为,一方面,受当前国内外“矿业热”的市场利好因素的影响,地质工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整个地勘行业能否实现持续发展,值得重视和研究。代表认为,当前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地勘单位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要进一步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进一步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在发展中增强能力,在服务中谋求地位。

与会代表认为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中南地区地勘局长会议首次由国土资源部地勘司参与合办,体现了国土资源部对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加强。通过交流研讨,有利于反映行业的共性问题,交流经验,更好地促进行业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二、专题调研的基本情况

根据地勘司安排,调研组会同国土资源厅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重点围绕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模式,邀请了河南省地矿局、有色地矿局、煤田地质局、核工业地质局等地勘单位召开了专题座谈,并对河南地调院等基层地勘单位进行了重点调研。

(一)地勘行业管理的有关情况

河南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加强了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工作,开展了大量行业调研工作,积极协调省有关部门落实地勘改革发展有关政策,认真反映地勘单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使有关落实政策具有可操作性,省地勘行业主管部门在有关政策落实过程中,重视发挥地勘单位的作用,多次邀请地勘单位参加,反复协调征求意见,共同研究制定有关的配套落实政策。

围绕地勘单位关心的矿业权管理问题,行业管理部门的同志介绍了大致的情况。河南省在探矿权设置和管理上,按地域划分为三类:一是禁止勘查区,主要是自然保护区等禁止勘查开发的区域;二是限制勘查区,针对重点成矿区带,主要由国家和省投入加强地质调查,设立了大量矿调项目(如两权价款项目),这些项目鼓励国有地勘单位申请承担,项目完成提交后公开向社会“招、拍、挂”,收益或股份的15%归地勘单位。据介绍这样可以避免一个大的成矿区带被肢解为若干小范围的矿权,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勘查开发。三是自由申报区。一般按照“行申请者先得”原则,如果有重叠申请的,则通过“招、拍、挂”授予。据了解,河南省对一些认为相对好一点的空白区,也实行“招、拍、挂”。

(二)一队(院)一公司的改革发展模式

河南省地勘局、煤田地质局等地勘单位,基本上都是按照“以队为单元”的改革模式。河南省地勘局按照事企分开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以队为基础,一队一公司”的改革发展模式,实现事企分体运行。以队为基础,目的是保留事业身份;建立公司(资源型公司和技术服务公司),目的是探索推进内部企业化。整体思路是实现“两精干一过渡”(事业精干、企业精干,社会统筹逐步过渡)。同时本着“资本增值、单位增效、职工增收”的目的,按照“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地质找矿、是否有利于地勘事业发展、是否有利于队伍稳定)的标准,积极推进了二级地勘单位的产权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过程中,进一步突出了主业的发展,如煤田地质局突出了主业及其关联产业的发展,对关联较弱产业采取了限制收缩政策。地勘单位认为,对于河南省的地勘单位,人均资本金普遍仅有2万~3万元(一般工业企业人均资本金在7万元以上),以局为单元的改革条件还不成熟。目前来看,以队为单元的改革模式比较切合实际。

三、河南省公益性地质队伍的组建模式

河南省在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组建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基本完成了“建实”目标,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意义。

(一)总体情况

成立于1998年的河南省地质调查院,2000年经河南省编委正式批复为独立法人事业单位,河南省政府通过豫编〔2000〕28号文、豫编办〔2004〕107号文、豫财预〔2004〕185号文,以及《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的意见》(豫政〔2006〕51号)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地调院的职能和预算,确定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和省政府确定的基本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质调查任务,承担并组织实施全省地质灾害、地质遗迹、环境地质调查及评价工作,为国家和省政府对国土资源规划、保护和综合利用等提供有关基础地质资料。明确地调院为全供事业单位,将公益性地质调查单位经常性支出等有关经费列为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项目经费按实际工作量核定。河南省政府还从项目、经费、办公及住宅用地等方面对地调院的建实做强给予了大力支持,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

(二)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

(1)在管理体制上,河南省地调院实行的是“厅局共管、以局为主”的管理模式。为省编委批复的全供事业单位,编制500人。

(2)在地调院的内部运行机制上,地调院在全供事业单位全额预算管理体制下,实行“统分结合、分级分类”管理。即地调院在编人员人事关系由院统一管理;基本支出和公共费用全部列入省财政事业费预算。在此基础上,实行“三级二类”管理(“三级”指院总部、专业调查中心、分院;“二类”指对专业调查中心、分院实行两类不同的管理模式。)专业调查中心包括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基础地质调查中心、城市与农业地质调查中心、水文与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旅游地质调查中心、遥感所、国外项目部等,对专业调查中心的管理实行行政和业务上的直接管理,以确保预算内公益性地质调查任务的顺利完成。另外根据专业性质和分布地域设置了14个地调分院,对分院则实行“院队共管,以队为主”的管理模式,分院既承担院下达的公益性地质调查任务,也可自主开展一些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

(三)河南地调院模式的成效和经验总结

(1)促进了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发展。河南省地调院通过队伍建实做强,有力促进了本省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发展。从2004年开始,项目经费连续以每年3000万元以上的速度递增,共承担国家与地方各类公益性地质项目83项,2006年项目经费达到900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2亿元。近几年河南地调院在省内外的地质找矿工作方面取得了大量可喜的成果,新发现和评价大中型矿产地12处,并在基础地质调查、农业地质与城市地质、水文与环境地质调查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理顺了公益性地质队伍的管理体制。一是较好地协调了厅局关系,确立了“厅局共管、以局为主”的体制模式;二是正确处理了院队关系,从实际出发,保留了依托在各地勘单位的分院,形成了辐射地矿局各地勘单位和全省各地区的工作网络。这样既促进了地调院本身的建实建强,又兼顾了地质队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地调院与地质队之间在骨干人才竞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3)明确公益性地质队伍的职能定位。河南地调院明确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公益性地质工作的“1+6”专业服务体系(即:以地质找矿为中心,基础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全面发展)。明确地调院主要承担国家与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资源补偿费项目、两权价款项目等),主要任务是成为“衔接国家与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桥梁和纽带”,原则上不参与社会项目的竞争,不与其他地勘单位争利。

图1 河南省地调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示意图

四、问题和建议

这次研讨会和调研中,地勘单位反映的主要问题和建议集中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加大《决定》落实及检查力度

地勘单位的同志认为,《决定》出台后各地贯彻落实工作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地方落实《决定》文件发了,会也开了,但仅仅落实在文件和程序上。还需要进一步督促检查,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去。另外,希望能够尽快出台《决定》的相关配套落实政策。建议国家加强对《决定》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工作。

(二)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矿业权管理

在矿业权管理方面,一是地勘单位对探矿权“招、拍、挂”(尤其是空白地“招、拍、挂”)反映强烈,建议国家对矿业权“招、拍、挂”进行明确规定;二是不少地勘单位反映申请和取得探矿权难,反映有的省一年多连一个探矿权都不批,有的省将重点成矿区带纳入规划勘查区,只允许勘查基金等专项进入,不允许登记矿业权。地勘单位抱怨,“连找矿的权利都没有了”,怎么加强地质工作、实现找矿突破?

(三)呼吁协调落实地勘单位改革有关政策

主要还是集中在基地建设、住房欠账、装备、盘活国有土地等政策落实方面。河南反映,按照河南省总体部署,要求在豫地勘单位全部迁郑,提出能否给予经济适用房、征地政策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有代表反映,面对地勘单位人均资本金不足的现实,建议能否继续通过落实矿业权转增资本金等方式,给予地勘单位扶持政策。地勘单位建议,国家能否进一步出台支持国有地勘单位依法合理取得矿权的政策,由国有地勘单位代理“国家出资人”身份,承担各级财政安排的地质勘查专项,以及经营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针对地质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引进人才难等问题,提出建议国土资源部人教司协调有关部门,下达一些定向性的培训计划,以解决目前地勘单位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目前都是各地勘单位自身与地质院校协调定向计划,但省教育厅往往又不认账。

(四)切实改善地质工作环境

一要抑制地方政府掌控资源、经营矿业权的冲动。如某省(区)规定,非国家规划矿区,由地矿局统一登记,规划勘查,招商引资,通过补贴、贴息贷款等进行勘查,勘查后资源交由政府统一配置。一些省(区)省级地勘基金垄断重要的成矿区带,对其他社会资金产生挤出效应。二要切实保护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地勘单位反映,要么是拿不到矿权,要么已有的矿权也无法正常工作。由于地方政府及社会投资者对地质工作及有关政策不了解,地方政府利用招商引资活动随意侵犯矿业权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还反过来埋怨矿业权人“圈而不探”。三是改善地质工作环境,关键是要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目前地质工作已经不是投入不足的问题,各类“热钱”进入勘查市场,包括社会投资、地勘基金等,积极性都很高。这种情况下,政府如何引导各方面的资金有序进入,关系到地勘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地勘单位也认识到,选择什么样的勘查资金,关系到自身的切实利益。甘肃地勘局介绍,地勘单位为了改善地质工作环境,主动协调市县政府合作开展矿产勘查的招商引资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五)加强对行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

调研中反映,当前地勘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在市场拉动和各种政策利好因素驱动下,近几年地勘行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地勘单位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地勘单位改革缺乏实质性进展,预期目标还远未实现。地勘行业当前的形势到底能持续多久?这个行业如何才能实现持续发展?整个行业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国家对地勘行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及目标是什么?一些代表也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经过多年了,一些问题应该得到逐步理清,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调研工作,使出台的政策更加有效。行业管理工作也要进一步加强对行业发展的规划和指导,以及加强对改革政策的协调和指导。如许多地勘单位在产权制度改革中遇到障碍,目前地勘单位的产权多元化,由于受身份、国资管理等政策影响,基本上只能采用内部模拟股份制的形式。另外,地勘单位反映现行的勘查费用定额普遍采用大调查定额标准,成本项目不全,对地勘单位在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定价谈判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加强研究,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加以解决。

⑨ 广西地质勘查单位改革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为摸清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情况,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2007年7月16日,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组织调研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勘查单位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勘局联合召开了座谈会,实地调研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勘局(以下简称广西地勘局)的第四地质队、二七四地质队、二七一地质队和国土资源厅直属的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组织邀请地质勘查单位的各类人员填写了地勘行业问卷调查表200份(由于对问卷调查表要进行综合统计,说明材料将另行撰文,本文不再提及)。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单位基本情况介绍

(一)总体情况

1.地质勘查单位情况

截至2006年12月31日,广西共有地质勘查单位47个,其中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共29个。国有地质勘查单位中属地化管理地质勘查单位23个,中央直属地质勘查单位6个。拥有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45个。

2.地质勘查单位从业人员情况

截至2006年末,全区共有职工8865人,其中,地质勘查从业人员5089人。地质勘查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3419人,地学专业人员2258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668人,具有中级职称人员1532人。

国有地质勘查单位职工人数6551 人,其中,地质勘查从业人员4310人。地质勘查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2783人,其中,地学专业人员1831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480人,具有中级职称人员1233人。

全区地质勘查行业离退休人员10786人,其中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离退休人员9462人;2006年全区离退休人员经费17093.24万元,人均经费15848元。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离退休人员经费16833.24万元,人均经费17790元。

3.地质勘查单位经营情况

2006年全区地质勘查行业总收入139206.8万元,其中,地勘业收入38120.4万元,矿业权转让收入3514.6万元,矿产开发收入3750.4万元,工程勘察收入46682.6万元,其他产业收入22929.6万元。

全区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总收入82923.1元,其中,中央、自治区财政分别拨付地质勘查费2081.9万元和22542.5万元,矿业权转让收入3357.8万元,矿产开发收入643.8万元,工程勘察施工收入18469.4万元,其他产业收入21466.6万元。

(二)广西地勘局情况

广西地勘局有下属地质勘查单位45个,其中经自治区编委确认的地质勘查事业单位35个,属于自收自支从事多种经营工作的单位17个(含6个地勘事业单位)。全局有22个地质勘查单位持有地质勘查资质,其中地质勘查类的甲级资质14个,乙级11个,丙级17个,涵盖地质、矿产、物化探、水工环勘查、测试及施工。

2006年末,全局在编职工17267人,其中在职职工6841人(其中:地矿884人,建工1261人,基地3772人,肆郑工贸及其他924人),离退休职工10426人。在职职工中,在岗职工裂早颂4998人(其中:地矿879人,建工1239人,基地2001人,工贸及其他879人),富余待岗职工1190人,内退、退养、长病职工653人。

全局在册在职专业技术人员3592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3人,高级职称403人,中级职称1622人。

2005年末全局资睁如产总量20.06亿元,净资产10.22亿元,资产负债率49.04%。2006年全局完成总产值17.61亿元,实现总收入17.47亿元,其中,预算资金收入3.7亿元,实现经营收入13.77亿元。地质勘查项目收入9080万元,建筑业收入8.52亿元,制造业销售收入1.47亿元,住宿和餐饮业收入0.47亿元,采矿业收入0.22亿元,批发和零售业收入0.11亿元。全局47个单位有40个单位实现盈利。

2005年人均总收入185181元,人均增加值62558元;人均劳动报酬20107元;人均节余及利润5259元。

(三)地勘局第四地质队

广西第四地质队为地勘局下属最大的综合地质队,现有职工2137人,其中,在职职工701人,离退休职工1436人。在职职工中,在岗职工519人,富余125人,内退23人,其他34人;从事地勘业人员137人,工勘业人员72人,施工业人员110人,科室管理人员45人,生活基地管理服务人员63人,多种经营业(经济实体)人员92人;拥有专业类技术人员291人,其中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30人,工程师127人,其他133人。

第四地质队现有总资产10275万元,流动资产3246.79万元,净资产2230万元,其中设备资产411万元。

2006年,第四地质队财政拨款5687.30万元,对外增收2019.43万元,实现总收入7706.73万元,利润238.37万元,其中:地勘收入549.96万元,利润296.66万元;工勘收入1325.38万元,利润5.76万元;多种经营(修配厂、物资公司、测绘院)收入144.09万元,利润-64.05万元。全队职工人均工资收入为22639元/年。

2006年,第四地质队矿产资源勘查资金投入总额275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矿产资源补偿费24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属地化地勘费267万元,社会资金投入中国内企业投入1900万元,个人投入152万元,其他类型投入207万元。

目前第四地质队具有“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勘察、咨询、监理)甲级”、“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设计)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乙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丙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丙级”、“液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丙级”、“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丙级”等资质证书

(四)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2000年机构改革后,环境监测总站划归广西国土资源厅直接管理,成为厅直属事业单位,共设9个科室,1个环境地质实验室,并分别在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玉林、河池、百色、梧州等8个市设有直属分站,在来宾、贵港市国土资源局设有办事处。截至2006年底,环境监测总站共有在编人员150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3人(包括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18人,工程师64 人,初级职称30人),技术工人及工勤人员37人。此外,聘请各类技术人员13人。有离退休职工61人。

2006年,环境监测总站固定资产为720.87万元,自治区财政预算拨款1111.34万元,中央地质调查项目拨款300万元,市场项目收入1304.43万元,全年总收入2615.77万元。

环境监测总站现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甲级”、“液体矿产勘查甲级”、“固体矿产勘查丙级”、“勘查工程施工丙级”、“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丙级”、“环境影响评价证书”(乙级)、“地质灾害勘查甲级、设计甲级”、“地质灾害评估甲级”、“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监理乙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证书”(乙级)、“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资格证书”(乙级)等资质证书。

二、地质勘查单位改革发展方式

广西对地质勘查单位的改革于2000年开始实施,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改革为集中合并和结构调整阶段,于2001年完成;第二阶段的改革为产业下放与分类管理阶段,于2004年基本完成。

(一)集中合并和结构调整阶段

该阶段改革的特点是将全省原隶属地矿、有色和核工业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整合管理,按专业化、做大做强的原则对原有地勘队伍进行跨区域的合并和调整,调整后进行分类管理。

根据国办〔1999〕37号文的有关规定,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01〕3号)的要求,广西于2001年一季度完成了国家有关部委下放的原地矿、有色、核工业三支地勘队伍的集中统一管理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局为单元、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按照“三个分开”的原则,开展跨地区、跨地质勘查单位的战略结构调整,从而打破了以队为基础的旧模式,建立了地质勘查、经济实体和基地管理分体运行的新机制。

首先,将全局生产经营性资产和人员集中起来,组建集团公司;广西地质矿产集团公司于2001年底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该集团公司与地勘局是一套人员两块牌子。

其次,在集团公司内部,再以支柱产业为基础,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组建产业公司。一是以建设精干地质勘查队伍为目标,将全局地质、物化探、水文、测绘、测试等技术人员和技术装备相对集中,经自治区编委批准设立组建了广西地质勘查总院;二是成立建设工程、旅游宾馆、工贸三个产业中心;三是以地质勘查单位的基地为依托,将全局非生产经营性资产和人员、离退休人员、下岗人员分别留在原基地,保留事业性质,实行物业管理。

2001年底,广西全面完成了地勘总院所属各分院、三个产业中心所属各经营实体的重组改造和各地质勘查单位基地管理的组织机构的组建工作。

(二)产业下放与分类管理阶段

该阶段的工作特点是将第一阶段由于重组和结构调整划分出去的绝大部分人员重新划归原地质队管理,对部分地质队结构进行了专业性的划分和调整。

2003年,根据国家关于加快组建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和广西执行部门二级预算的要求,广西地勘局开展了地质勘查单位集中分类管理工作,全面调整全局地质勘查队伍结构,撤销了建工、旅游宾馆产业中心,局部调整了工贸中心,归并了部分经营实体,将原归属局统一管理的广西地质勘查总院和三个产业中心的所属分院重新划分到地质队管理。从2004年开始,在全局执行了部门二级预算。

现行的地勘行业运行机制是以公益性为主的队伍和以商业性为主的队伍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同时也互有交叉、相互配合,以商业性为主的队伍也承担部分公益性地质工作,以公益性为主的队伍保留了一些商业性地质工作,总体上仍属于混合运作。

三、广西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在管理体制上厅、局改革目标一致、工作配合协调、改革成果显著

200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01〕3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桂政办发〔2000〕135号),将国家有关部委下放广西的原地矿、有色、核工业三支地勘队伍集中统一纳入地勘局进行管理,为下一步地质勘查单位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2007年5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区地质工作的通知》(桂政发〔2007〕19号),为进一步深化广西地勘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在机制改革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通过地勘局以局为单元进行结构调整,采取分离的方式把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人员分离出来,进行了内部的事企分离改革。通过改革将经营性人员跟经营性资产企业化,将非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人员留下来走事业的路子,减少了事业机制与企业机制的碰撞和摩擦。

(三)通过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和配置了资源

以局为单元对全局各类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梳理和配置,从而相对集中了全局的生产要素,并使部分生产要素可以在同产业内流动,壮大了各产业实力,提高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人才的相对集中管理进一步优化了人力资源结构

通过人员调整,使得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地质勘查业,而其他各类产业则集中了过去一二十年改革中培养起来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人才的集中管理以及同时进行的非经营性人员的分离,使地质勘查业和各产业可以专心地去考虑各自产业经济的发展,优化了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了管理效率。

(五)通过地勘行业改革促进了地勘经济发展

近几年,广西对地勘工作的投入(包括国家、市场等方面)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对地方经济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地质勘查单位的经济总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职工收入有所增加。

四、地勘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一)深化改革遭遇体制障碍

广西壮族自治区从2000年开始设计的地质勘查单位的体制改革,无论从改革目标的设定,到应该采取的改革步骤,都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但是在体制改革上并没有很大的突破,体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直到现在所有的经营单位都属于国有独资企业,各产业体制不顺、活力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尽管已经进行了两次产业结构调整,实行了事企分体运行,但总体来说还是在事业体制下实行企业化管理,管理体制长期事企不分、产权不清、责权不明,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并且导致只负盈不能负亏。另外,具备企业化经营条件的地质勘查单位或地质勘查单位中的多种经营实体的企业化改革举步维艰,企业和从业人员都不愿意摘掉“事业”的帽子,所以依然是“事企不分”。以至于目前地勘局几乎所有地质勘查单位仍实行混合运行,只不过在核算上、分配上有所差异而已。还有,地质勘查单位事业体制所表现的投资主体单一、分配僵化、积累低下等弊端,使已经企业化经营的产业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综合竞争力不强。以上种种因素,使得广西地质勘查单位的改革已由主动式的改革发展成为被动式改革,2003年的地质勘查单位改革结果也充分体现了现行的涉及事业单位的改革遭遇了难以逾越的政策性体制障碍。

(二)产业结构需要调整

广西地勘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主导产业定位不清。应该作为优势主导产业的地质矿产勘查开发业发展速度慢,其优势培育不够,占领的市场份额很小,与优势产业地位不相匹配。据广西国土资源厅2006年的统计资料,全区所有地质勘查单位地勘业总收入为38120万元,占总收入的33.1%;矿业权转让收入3514.6万元,占总收入的3.1%;矿产开发收入3750万元,占总收入的3.3%;工程勘察施工收入46683万元,占总收入的40.5%;其他产业收入22930万元,占总收入的20%。由此可见,地勘主业(包括矿产开发)仅占总收入的39.5%,矿产开发收入仅占3.3%,还没有形成探采结合的体制。地质矿产勘查开发业本应成为地质勘查单位的主导产业,但由于长期以来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不顺等方面的原因,矿产勘查与矿业开发严重脱节,成果转化率偏低,矿产勘查基本游离于矿产开发业之外。在现有体制下,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大多是预算内国家资金项目,只为勘查而勘查,没有形成地质成果向矿业开发转换的产业链。由于自身资金和体制限制,商业性地质也绝大部分限于探矿权的引资合作勘查或出售,基本没有融入矿业开发这一环节,无法形成勘查、开发、经营一体化的良性矿业产业互动机制。与此同时,地勘主业之外的工勘和其他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60.5%,远高于地勘主业收入。而这些产业大多是竞争激烈、技术含量低、高成本、低利润的行业。这种产业发展格局容易导致地质勘查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困难,效益不理想,有的产业甚至处于下滑和亏损的边缘。还有一些产业则一直是处于不断更新投入的循环中,投入与安置、产出不成正比,这些产业特点导致其今后无法成为地质勘查单位的主导产业,因此现行的地质勘查单位产业发展格局面临着结构性的调整。

(三)运行机制阻碍产业发展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体制因素)广西地质勘查单位的改革无法使事企完全实现分体运行,几乎所有的经营实体均呈现出事企混合运行的模式。而这种模式的种种弊端严重阻碍了地勘经济的产业发展。另外,没有经过产权改革尝试的全额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方式,只能导致单位和职工“等、靠、要”思想蔓延,无法调动职工参与地质勘查单位改革的积极性。

(四)专业人才结构矛盾凸现

(1)地质勘查单位的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多,综合管理人员少;二是在二线的人才多,在一线工作的人才少;三是工作条件好、待遇高的地质勘查单位高素质的人才多,工作条件差、待遇低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少;四是低技能、年龄偏大人员多,年轻的专业人员特别是综合管理人才少;五是一些技术专业人员多,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如钻探)少。另外还存在着地质勘查单位专业人员知识老化、知识结构单一和新老接替断层等情况。

(2)地质勘查单位人才流失严重。前些年,由于地勘行业经济困难,一些地质勘查单位多年没有地质勘查项目,造成专业技术人才大量流失。近几年,由于社会对地勘工作需求增加,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到地勘业,各方对地质勘查单位的专业人才采取了形式各异的吸引手段,也导致了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大量流失。

(3)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机制不畅。由于体制原因导致地质勘查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才引进机制不活、选人手段单一、用人观念陈旧等弊端。

(五)职工思想意识落后和历史负担沉重造成改革工作步履维艰

地质勘查单位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指令性计划管理,“计划经济”的观念根深蒂固,“等、靠、要”思想普遍存在,还是热衷于向上要项目、要经费,不是积极开拓产业市场;多数职工对企业化经营信心不足,不愿意丢掉“事业单位职工”的身份去闯荡市场,开辟产业。

长期以来,地质勘查单位自身没有积累,用于发展生产的经营性资产不足,技术装备落后,自我发展能力差,严重阻碍地勘产业经济的发展。养老、医疗、离退休、基地、住房等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地勘产业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加重。上述几方面的问题对地质勘查单位的改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另外国家和自治区给予地质勘查单位改革的许多优惠政策没有得到落实,也是导致了地质勘查单位改革无法深入进行下去的重要因素。

五、体会与建议

总结广西地质勘查单位改革的经验,由自治区政府主导的对区内属地化的地质勘查单位进行整合并实施统一管理的方式在全国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

(一)该改革方式实施的基本条件

(1)由地方省(区)级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主导。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依照国家对地质勘查单位改革的基本要求,依照实际情况制定并颁布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桂政办发〔2000〕135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01〕3号)。为区内属地化地质勘查单位的集中管理奠定了政策基础。

(2)以省(区)内最大的属地化队伍为整合基础。广西是以原地矿部下属的地质勘查局及其下属单位为队伍整合基础。按照上述自治区两个文件的要求由经过整合的地勘局负责管理区内全部属地化的地质勘查单位。

(3)以局为单位进行改革的设计和实施。无论是成立集团公司还是组建广西地质勘查总院以及建设工程、旅游宾馆、工贸等三个产业中心,均是以局为单元进行的,完全打破了地质队和原隶属关系的界限。

(二)该改革方式的特点

(1)改革起步比较早。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完成了区内属地化队伍的集中管理工作是在2001年第一季度,而这项工作的准备工作早在全国地质勘查单位属地化时已经开始了。

(2)各产业调整的力度比较大。原属地矿部、有色和核工业的队伍的地勘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不均衡,此次改革根据区内的条件和各地质勘查单位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集中与整合并成立了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管理新组建的一个地调总院和三个产业中心。

(3)改革涉及的范围广。此次改革涉及了区政府的许多相关部门,涉及到了全区所有属地化地质勘查单位,关系到所有地质勘查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改革的综合协调难度比较大。

(三)该改革方式的缺憾

决定地质勘查单位改革是否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体制因素和政策因素。

(1)体制因素。地质勘查单位的事业单位体制最终在改革实施的中后期成为地质勘查单位改革和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这种体制的障碍因素迫使地质勘查单位的改革进程迟滞甚至倒退。当然,由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尚未开始,这种障碍在短期内不会消除。

(2)政策因素。国家给予地质勘查单位改革的种种优惠政策以及地方政府为推进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遭遇了体制障碍等因素,遭遇了各类相关政策壁垒。导致许多涉及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的非常关键的优惠政策无法实施和推行,改革的实施和相关政策的不配套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一些地质勘查单位执行的地方性政策由于缺少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呈现出有权放、无权收的尴尬局面,使得地质勘查单位改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一味求稳、求平衡。

(2007年9月)

⑩ 青海省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勘查行业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5号)要求,我省组织开展了地质勘查行业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全省地质勘查行业队伍基本情况

(一)地质勘查行业队伍及机构情况

我省地质勘查行业主要包括宽桐属地化改革中划归我省管理的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省测绘局、省核工业地质局、省环境地质局,未属地化管理的青海煤炭地质局和中国建材工业中心青海总队,具有勘查资质的公司及矿山企业等。本次调查不包括未属地化管理的单位。

截至2006年12月底,全省地质勘查行业人员5240人,其中地质勘查从业人员3297人,工程勘察与施工从业人员391人,矿业开发从业人员225人,其他产业731人。

全省专业技术人员192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351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有809人。

(二)勘查资质分布情况

全省颁发勘查资质证书共26个,按单位取得的最高资质统计,其中≥1类甲级资质单位有11个,占总数42.3%;≥1类乙级资质单位有7个,占总数26.9%;≥1类丙级资质单位有8个,占总数30.8%。

全省国有地勘单位共18个,其资质级别相对较高,全部为乙级以上资质。全省11个甲级单位全部为国有地勘单位,另外7个为乙级单位,分别占全省甲乙级资质级别的100%、87.5%。全省核定颁发的11个资质类别甲、乙、丙级资质共112个。其中区域地质调查8个,占总数的7.1%;水工环调查15个,占总数的13.4%;固体矿产勘查25个,占总数的22.3%;液体矿产勘查13个,占总数的11.6%;气体矿产勘查1个,占总数的0.86%;物探14个,占总数的12.5%;化探9个,占总数的6.0%;遥感3个,占总数的2.8%;工程施工13个,占总数的11.6%;岩矿鉴定与测试11个,占总数的9.8%;选冶试验2个,占总数的1.8%。

二、国有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状况

(一)国有地勘单位基本情况

截至2006年12月底,全省国有地勘单位在职职工4965人,其中从事矿产勘查的3067人(专业技术人员1773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14人,中级技术人员728人);从事工程勘察的职工有369人;从事矿业开发的职工225人;其他产业从业人员719人。全省从事地质勘查业人均年工资2.38万元,退休人员共7640人,人均年工资2.33万元。与2005年同期相比,全省国有地勘单位职工人数增加了7%。在职职工年工资收入与2005年相比基本持平,离退休人员工资略有增加,增资比例为4.6%。

(二)国有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状况

2006年地勘行业经济运行平稳,地质勘查开发主业地位进一步巩固,较之2005年保持了既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2006年全省国有地勘单位总收入6.28亿元,与2005年相比,总收入增加25.6%。全省国有地勘单位总资产增加了38.12%,生产性资产增加了68.3%,专用仪器设备净值增加了45.03%;

2006年市场经营收入达2.49亿元,比2005年增长21.38%。有力地推进了整个地质勘查开发主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在地质勘查方面投资增加较快,全省各国有地勘单位及大型矿山企业所属的勘查资质单位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国有地勘单位的技术装备及野外工作条件较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生产性资产大幅增加。

2006年全年地勘投入达2.8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是“十五”期间全部地勘投入的近一半。其中省地勘项目资金支出为10317.7万元(省财政4683.1万元,矿产资源补偿费889万元,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及使用费4745.2万元);争取国家资金4475万元;地勘系统投入资金5442.8万元;重要商业性地勘项目资金7864.5万元。实际完成地勘投入2.35亿元。

2006年我省共安排和落慎尺坦实各类地勘项困裤目137项。其中省地勘项目50项;国家地勘项目32项(其中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6项,矿产资源补偿费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项目5项,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勘查项目6项,中央财政专项补助项目4个,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1项);各地勘主管局安排项目42项(其中地矿局21项,有色地勘局8项,煤炭地质局4项,核工业地质局5项,环境地质局2项,建材地质总队2项);重点商业性地勘项目13项。

集中资金,捆绑使用,加大重要成矿区带、重点矿种的勘查力度。重点加大了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江仓矿区,格尔木市卡而却卡铜矿,都兰县果洛龙洼金矿、泽库县瓦勒根金矿、都兰县五龙沟金矿区、格尔木市驼路沟钴矿、杂多县纳日贡玛(铜)钼矿区、格尔木市尕林格铁矿区、曲麻莱县加给龙洼金矿、杂多县东莫扎抓铅锌银矿等一批我省重点矿区的勘查投入力度。同时有计划地安排了一批1:5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调查工作,以提高我省基础地质研究程度,为下一步安排部署地质工作提供依据。

(三)公益性地质工作基本情况

2006年中央财政出资进行的公益性地质工作投入1817万元,省财政出资进行的公益性地质工作投入3103万元。由于我省地质工作程度较低,近年来,省财政安排的地质勘查专项资金20%~30%是用于基础性和公益性地质勘查工作的。省财政出资进行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地质工作以1:5万矿产地质调查为主,兼顾重要成矿带地质科研和水工环等基础工作。

(四)商业性勘查工作情况

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日趋活跃,联合勘查及市场项目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我省国有地勘单位在完成计划内地质勘查工作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市场项目,加大联合勘查力度。2006年度我省国有地勘单位承担市场地勘项目经费超过1亿元(含省外招标项目)。其中,曲麻莱县大场金矿勘查和祁连县红川金矿勘查与加拿大有关矿业公司联合勘查,引进外资近3000万元。

(五)矿产开发及工程勘查施工基本情况

国有地勘单位不断开辟新的矿产开发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多元化产业结构。推动工程勘察、基础测绘、化验测试、房地产开发、建筑设计等其他产业发展,各类产业在市场中努力发挥各自的优势,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在地勘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一是支柱性产业建设进度加快。依托本省优势资源,以钾肥生产为主的察尔汉盐湖霍布逊钾肥生产线年产6万吨KCl项目已竣工投产,加上原有的格尔木地矿化工总厂,察尔汉盐湖矿山企业钾肥生产能力可达到8万吨/年。

二是以黄金生产为主的五龙沟金矿、果洛龙洼金矿及松树南沟金矿勘查开发项目矿山筹建全面推进。与外资企业合作的滩间山岩金矿于2006年11月正式投产,设计年产黄金2.6吨。

三是工程勘察施工市场项目进展顺利。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地勘单位承接岩土工程勘察等项目,合同总价值8000余万元。

三、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取得的主要经验

近几年,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地勘工作,把地勘工作与国家和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产业经济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市场经济意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产业经济,壮大整体经济实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地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按地质勘查、矿业开发、地勘延伸产业及服务业分体运行与分块管理,增强了发展活力和后劲。地勘主业有了快速发展。

(一)公益性地质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地质找矿成果显著

2006年在基础地质调查中基本查明了调查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圈定了一批具有找矿价值的物、化探异常,确定一批成矿远景区,为进一步进行矿产勘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水工环地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三江源1: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完成4.2万平方千米,为该地区环境保护移民工程提供了基础资料;柴达木盆地环境水文地质调查为该地区查明了一批有开采价值的水源地;贵德盆地地方病改水项目,结束了4万人吃高氟缺碘水的历史;工程地质提供了大批建设工程资料,保证了全省道路、房地产、基本建设项目的开工需要。

(二)矿产勘查工作成果凸现

提交了多处可供勘查或开发的矿产地。省重点勘查项目均取得较好成果,各矿区资源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控制程度进一步提高,评价速度明显加快。加大对外引资合作勘查力度,多渠道引进资金,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进行商业性矿产勘查与开发取得成效。

(三)矿业权管理进一步规范、经营收益有所增加

为充分发挥现有探矿权的潜力,通过各种方式招商引资,吸收社会资金联合勘查,进一步做大做强了地勘主业,加快了我省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步伐。

(四)基地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平安基地与和谐地矿建设取得新进展

2006年是我省地矿局开展“创建平安基地、构建和谐青海地矿”活动五年规划的第一年,按照“服务第一”理念,大力推行“以人为本,亲情服务”,进一步完善制度,细化服务内容,职工服务满意率达到90%以上。省有色地勘局、省核工业局近几年在加强基地建设中也有突出成绩,职工的居住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队伍安定,单位凝聚力增强,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与和谐的发展局面。

四、“十一五”改革发展设想

(一)加强地质勘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以地质勘查开发为主导产业,重点做好勘查工作,实现年均增长速度10%以上,“十一五”末地勘经济生产总值在2005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利润年均增长6%以上,人均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

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为契机,以青海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指导,面向社会需求,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加强矿产资源勘查,突出国家急需矿种和重点区带,强化找矿意识,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以找大矿、找好矿,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为奋斗目标。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商业性地质勘查,拓宽找矿空间,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发展和壮大主业,实现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十一五”期间,重点安排东昆仑成矿带、北祁连成矿带、青藏铁路沿线、柴达木盆地、“三江”成矿带北段的勘查评价工作;兼顾鄂拉山地区;适当安排青海东部、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的矿产勘查评价工作;提交可供开发的矿产地26处。

进一步发挥地质工作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业产业优化、生态环境治理、地下水(热水)、地质灾害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参与重大工程建设、防灾减灾、环境治理与保护工程等;充分发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特长,为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稳步推进对外合作,扩大找矿空间

在做好省内、外已有地勘项目的同时,积极稳步地推进“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引进国外有实力的矿业公司进行联合风险勘查,加强境外周边地区的矿产勘查与技术服务工作。建立国内、国外矿产资源勘查基地,壮大经济实力。

(三)加大矿业开发力度,壮大矿业经济

在已有的基础上,培育3~4个年产值在千万元以上的重点开发项目。延长矿业开发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原有的小矿山要加强管理,通过挖掘潜力,扩大资源,完善工艺技术,保证正常生产,增产增效。

(四)扩展地勘延伸产业

“十一五”期间要加强地勘延伸产业建设,对现有的地勘延伸产业(钻探及工勘、测试、测绘),要积极开拓市场,稳定发展,同时不断拓宽其他业务,积极承揽工程建筑、测绘、土地测量等任务。

五、存在问题

一是国有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时,我省各地勘单位地勘费的预算基数是以中央政府主管部门下达的地勘费计划为基础。而当时原地勘费计划在核定经常性费用、增资以及执行地区性补贴资金方面,未能充分考虑我省实际情况和青海省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欠发达等具体情况,未全额下达经常性费用计划和增资等资金计划,导致我省地勘单位地勘费资金缺口巨大、地勘费的预算基数严重偏低,影响地勘经济持续发展。

二是地质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专业技术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人才供需矛盾等问题突出,严重困扰着地勘产业经济的发展。地质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足,特别是野外一线技术力量严重短缺;专业技术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高层次高素质能够承担大型综合、重点项目的领军人才;在专业技术队伍学历结构上,高层次高学历比例严重偏低。因此难以满足地勘经济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是离退休人数较多,负担重。我省离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的比例为1:1.65。离退休人员至今未进社会养老统筹,全部费用均从地勘费用基数中承担,造成国拨地勘费60%以上用于发放离退休人员生活费。

四是内部下岗、待岗人员多,经济负担过重。他们中大多数是原从事野外生产的各类生产工人,技能单一,职工下岗后无技能参加市场竞争。

五是大调查项目中,对青海省困难因素诸如海拔高,交通差,干旱缺水,施工不便等省情考虑不充分,造成整个项目费用不足。

六是《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深化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国有地勘单位可继续执行将价款转增国家资本金的政策,但实际办理转增国家资本金手续困难。

六、对策建议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精神和青海省委、省政府“依托优势资源,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总体部署,按照“一业为主、两翼延伸”的发展思路,在做大做强勘查开发主导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其他相关产业,夯实发展基础,保持地勘行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一)提高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和科学研究水平

以寻找大中型矿床为主攻目标,突出重点项目的安排,寻求地质找矿新的突破。加速对资源潜力大、开发条件相对较好的重要矿床的勘查评价,做到统筹安排,发挥勘查资金的最大效益,提高地质成果质量。

(二)创新体制,搞活机制,增强地勘单位发展活力

不断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的新路子,大力推进资产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搞好股份制运作,使产权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在企业经营上,可实行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行经营方式多元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效率优先,注重公平的原则,理顺分配关系,合理调整分配格局,形成正确的利益分配导向机制,努力向生产一线、野外倾斜。建立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多种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新机制,规范和完善津贴、补贴。

进一步改革人事、劳动用工制度,积极推行职工、干部竞聘、竞争上岗,建立合理有效的竞争、激励与约束机制,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拼搏奔小康。

(三)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改善装备,提高工作保障能力

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培养培训计划。围绕地勘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和优势,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认真研究人才建设规划,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保证地勘工作健康发展奠定了一定的人才基础。

加强在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造就一批品德优良、专业过硬的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要制定相应的内部优惠政策,如工资、住房、使用等方面的政策,积极引进和吸收大专院校毕业生,广泛吸纳各方面的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

加大地质设备更新力度,不断提高装备水平,积极促进地质工作信息化,加快推进地质工作现代化建设。建立一支素质优秀、结构合理、装备精良、不畏艰苦、勇于奉献的地勘队伍,不断提高找矿能力和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能力。

(四)积极拓展地质工作领域

积极拓展地质工作领域,为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业产业优化、生态环境治理等服务。积极参与重大工程建设、环境治理与保护工程。

(五)明确权益分配

国家勘查资金项目的权益分配中应充分体现物化劳动过程中地勘单位的利益,尽快明确权益比例。

(六)集中资金建设骨干产业项目

通过产权多元化的混合制股份公司融集大量资金,引进资金、技术、管理,集中资金培育上规模的骨干产业项目,实行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快速提升经济总量。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

阅读全文

与地矿改革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
汽车销售投诉比 浏览:951
成果用的手机 浏览:673
商标注册授权委托书 浏览:825
苏州市专利代理人薪资水平 浏览:527
工商局几号发工资 浏览:836
认缴年限多久合适 浏览:57
哇米诺商标注册详情 浏览:243
江发明被抢劫 浏览:770
上海信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0
苏州注册商标公司地址 浏览:54
在淘宝如何投诉卖家 浏览:439
利川有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浏览:821
汕头市潮南区工商局 浏览:704
杭州麦下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浏览:3
志诚商标公司上班 浏览:160
出租土地使用权的税率 浏览:139
日本商标注册多少钱 浏览:75
商标注册证天猫 浏览: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