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沙漠治理成果

沙漠治理成果

发布时间:2020-12-08 20:15:35

1. 现在我国沙漠治理情况

局部得到控制,总体上还是继续恶化!
1、沙漠化情况
根据国土资源部网站上的介绍:
中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全国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据中、美、加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中国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
中国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风造成的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占了160.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70年代以来仅土地沙化面积扩大速度,每年就有2460平方公里。
2、沙漠化防治现状
退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流域防护林,环京津风沙治理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主要解决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
工程实施范围包括: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17个省区市的734个县和167个森工局。从2000年至2010年主要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二是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三是妥善分流安置富余林业职工。

2. 中国治理很成功的一座沙漠,如今要消失了,你怎么看

在中国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有一片被称为“坏水”的沙漠,它是中国第四大沙漠,面积达到4.22万平方公里,同时也是近几十年来中国治理得最成功的沙漠。

如今,在人们持续的治理下,“坏水”沙漠的面积每年都在减小,已经开始面临着消失的风险。人们在沙漠边建起了不少纪念公园,纪念“坏水”的逝去,同时也赞扬那些在治沙工作中奉献出力量的人们。

3. 在治理沙漠上,中国人有什么了不起的进展


毛乌素沙漠只剩下了最后一处尚未整治的沙山——乌兰木伦沙山,就是那剩下的20%的沙漠化,在以后的不断治理中,计划将这里打造成一个独特标志的沙漠公园。“当年在毛乌苏沙漠上有一道绿色长城,那是乌审召人用血汗铸成的”这是一首歌的歌词,当我们为中国奇迹而骄傲自豪时,其实治理沙漠所用策略、技术的背后,更多的则是那些治沙人辛勤付出的劳动与汗水,以及“愚公移山”般的坚韧信念。沙漠变绿洲,背后面对的困难与挑战,我们无法想象。

4. 我国在治理沙漠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我国为治理北方地区的沙漠大患开出“中药方”,正在通过种植肉苁蓉等中药材防风固沙。 目前,巴丹吉林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等都在人工种植肉苁蓉等沙漠药用经济植物。这些中药材在治理沙漠、改善生态的同时,还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肉苁蓉被称作“沙漠人参”,主要寄生在沙漠植物梭梭根部。而梭梭适合生长在我国北方沙漠、荒漠干旱环境中,具有很强的治沙和固沙作用。 由于价值昂贵,野生肉苁蓉长期被掠夺性采挖,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和肆意砍伐,寄生肉苁蓉的梭梭林大量死亡,致使产量逐年下降,资源濒于枯竭。 为了保护这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在沙漠里人工种植肉苁蓉。2004年,人工种植肉苁蓉技术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获得成功。此后,沙漠里大面积的肉苁蓉开始开花结果,沙漠生态治理也多了一种方法。2006年,总投资210万美元、规划面积9000亩的肉苁蓉种植项目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启动;2007年接种肉苁蓉技术在新疆第一条沙漠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大面积推广;2008年内蒙古在乌兰布和沙漠建立人工接种肉苁蓉10万亩基地;2009年巴丹吉林10万亩肉苁蓉栽培繁育基地建立。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教授屠鹏飞说,根据肉苁蓉的应用价值,现在种植100万亩梭梭等沙生植物接种肉苁蓉,可以治理沙漠100万亩,10年内可以开发肉苁蓉相关产品100个,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除了肉苁蓉,我国北方沙漠地区还在沙漠里种植锁阳、沙棘、甘草等中药材,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增加农牧民收入。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会长夏日表示,发展人工种植肉苁蓉、沙棘等沙漠药用经济植物产业,能调动群众治沙的积极性,有效防止沙漠化,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5. 中国的沙漠治理情况

8个字!
一塌糊涂。。。。。。。。。。。
毫无建树。。内。。。。。。。。。
当然是容不断的扩大咯。。。例子当然楼上那个就可以了。。
看看越来越平凡的沙尘暴。。
日韩都抗议中国的沙漠治理呢。。。砂子都吹到他们那里去了。。

6. 土地沙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或我国在治理沙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70字

土地沙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或我国在治理沙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沙漠化主要是人类(滥砍滥伐)(过分耕种)和(过度放牧)等造成的,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已达(173万9700平方公里),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8)%.

有鉴于此,我们有调整防沙治沙战略,从片面重视发展人工植被转到积极发展人工――天然乔灌草复合植被;从单纯保护绿洲到积极保护包括绿洲在内的整个荒漠生态系统。只有重建荒漠生态系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住沙漠化扩展的势头,扭转防沙治沙和治理水土流失工作中的被动局面,也才能切实有效地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大生态、大环境。

..................................................

中国现有沙漠化土地共计154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其中沙漠戈壁116万km^2,沙漠化土地34万km^2,风沙化土地4万km^2。中国的沙漠和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纬37°-42°之间的区域,以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区)最严重.

有资料表明,土地沙化正急剧缩减着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的国土。许多地方因
沙漠化趋势导致土地退化,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而土壤肥力的自然恢
复需要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时间。如果用人为措施恢复土壤的肥力,需
要的投入量难以计算。
沙漠化对农业的危害特别大。每年4到5月正是春播季节,在沙漠化地区,
往往是种子和肥料被吹走,幼苗被连根拔出,土壤水分散失,禾苗被吹干致死或
被掩埋。有的地方要反复补救,甚至误了农时。
沙漠化引起的草场退化,使适于牲畜食用的优势草种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
失。牧草变得低矮、稀疏,产量明显降低,草场载畜能力大为下降。
沙漠化造成河流、水库、水渠堵塞。黄河年均输沙16亿吨,其中就有12
亿吨来自沙漠化地区。全国每年大约有5万多公里的灌渠常年受风沙危害。
沙漠化在一些地区造成铁路路基、桥梁、涵洞损坏,使公路路基、路面积
沙,迫使公路交通中断,甚至使公路废弃。沙漠化导致的沙尘天气,影响飞机正
常起飞和降落。
风沙活动破坏通讯、输电线路和设施,由此产生的灾害威胁居民安全。
根据监测,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物主要是微小颗粒物,这与沙漠化密切相关。
沙尘污染着广大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影响了人民健康。
沙漠化加深了贫困程度,扩大了地区差距。据调查,全国农村人口的1/4
生活在沙漠化地区,其人均农业产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 2%,是东部地
区的1/5。沙漠化地区贫困程度加剧,发展差距扩大,有的地方已经喊出“要
生存就要治沙”的口号。

7. 治理沙漠 先进事例

1、沙漠定义沙漠(亦作砂漠)是指沙质荒漠,地球陆地的三分之一是沙回漠。因为水很少,一般以答为沙漠荒凉无生命,有“荒沙”之称。和别的区域相比,沙漠中生命并不多,但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沙漠中藏着很多动植物,尤其是晚上才出来的动物。
沙漠地域大多是沙滩或沙丘,沙下岩石也经常出现。泥土很稀薄,植物也很少。有些沙漠是盐滩,完全没有草木。沙漠一般是风成地貌。
沙漠里有时会有可贵的矿床,近代也发现了很多石油储藏。沙漠少有居民,资源开发也比较容易。沙漠气候干燥,它也是考古学家的乐居,可以找到很多人类的文物和更早的化石。
全球的沙漠占陆地的百分比:全世界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29%,其中约1/3(4800万平方千米)是干旱、半干旱荒漠地,而且每年以6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着。而沙漠面积已占陆地总面积的10%,还有43%的土地正面临沙漠化的威胁。

8. 治理沙漠

防治土地沙漠化关键在于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水是西北地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水资源对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布局和发展规模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首先解决水的问题,才能实现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改善。多年来我国防治土地沙漠化工作以水土资源为前提,优化水资源配置,采取综合措施,科学防治,走出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效。
1.西北地区水资源状况
西北地区是我国土地沙漠化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缺水是其主要特征。西北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在250mm以下,年蒸发量在1000~2800mm之间。根据《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成果,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1563亿m3,可供维持人类生存利用的水资源量1071亿m3,其中地下水可利用量为134亿m3。维持天然生态系统需水量为271亿m3,可供生活和生产发展利用的水资源量为800亿m3。现状生态用水短缺21.6亿m3,生活和生产缺水量47亿m3。到2010年,在大力节水的前提下生活和生产发展需水量将达到853亿m3,缺水矛盾十分突出。
2.水利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成功实践
一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安排生态用水。黄河、黑河、塔里木河调水成功,谱写了绿色颂歌,充分体现了水是生态的命脉和生态建设的根本;说明恢复生态、建设生态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而不是其他。 二是以水为龙头,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土地沙漠化。我国北方地区的水库、灌区、机井等各类大中小水利工程,如颗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滋润着林草植被,灌溉着沃野良田,改造着沙化土地,生机盎然的绿洲挺立在沙漠戈壁之中,遏制着土地沙漠化扩展,改善了环境,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发展了地方经济。 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利部将长城沿线的水蚀、风蚀交错区(即农牧交错区)部分地区的40多个县列为水土流失的重点防治范围,包括毛乌素沙漠南缘和浑善达克沙地边缘的地区,范围达20万hm2,开展了连续、集中、大规模的综合治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黄土高原地区、海河流域上游、辽河流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部署了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涉及310个县,改善了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效地遏制了沙化扩展。在防治土地沙漠化工作中,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以水治沙的优势,综合治理。
——在水蚀、风蚀交错区和绿洲边缘地区,采取打井、渠系配套,建设小型水利工程?发展灌溉,把大面积沙荒地改造为良田,同时,围绕井、渠、田、路建设农田防护林网。
——在沙漠边缘的沙丘起伏区,采取引水拉沙、治沙造田等措施改良沙丘,改造沙滩地,适度建设基本农田。特别是在干旱缺水地区,大力推广草木犀、紫花苜蓿、沙棘、柠条、沙柳、沙打旺、油松、刺槐等。
——在黄土高原、海河流域上游、辽河流域中上游等地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发展高效农牧业。
——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突出抓生态水源及节水配套工程建设,抓小流域治理、灌溉草库伦建设和生态移民工程。
三是加强预防保护,遏制沙漠化扩展。
根据《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在风力侵蚀地区加强预防监督和植被恢复保护工作。首先是建立健全法规体系,依法对风沙区开发建设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其次是认真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制度和“三同时”制度。西部大开发重大工程如西气东输、青藏铁路以及石油、煤炭的开发,都执行了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制度,落实防治措施。
实施分区防治战略 针对风蚀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及风沙成因,将其划分为不宜治理区和宜治理区,突出重点,区别对待。
一是对于沙漠、戈壁和极度干旱区,目前是不宜治理的,重点是预防保护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破坏。
二是对于沙区、沙漠绿洲等,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为前提,因地制宜地以草先行,草灌为主,草灌乔混交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并辅以农牧业建设。
三是对于沙化、退化草原地区,重点是实施以水定草、草畜平衡、围栏封育、划区轮牧、舍饲和半舍饲,同时发展草库伦,建设高产优质的灌溉饲草料地,以1∶20~1∶40的比例恢复、保护和改善草原植被,“建设一小块、保护一大片”,给草原以休养生息机会,达到自然修复的目的。
四是对于农牧交错区,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

9. 沙漠化治理都有哪些新技术

有效治理荒漠化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有鉴于沙的流动性,应对风害成为难中之难。在目前主要的固沙技术中,工程固沙采用人工设置沙障等工程手段,如草方格、石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化学固沙通过喷洒化学固沙剂,如乳化沥青、聚合物树脂等;植物固沙则是透过种植沙生植物的手段来稳定和阻绝沙体,以达到固沙目的。下面我们来盘点这三种固沙技术中的最热门的新科技:立体固沙车、藻类治沙固沙技术,植物性纤维黏合剂,这三种技术中前两项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第三种还存在争议,效果有待验证。

立体固沙车--速度是人工的约180倍

经施工改造后的沙体当即固定,并表现出持久的抗风蚀能力。试验地种植了70多种植物,长势旺盛。为了检验治理成果,研究团队在改造后的沙漠中种植了70多种植物,其长势都非常好。为了检验安全性,团队还请来了第三方机构对粘合剂及“沙变土”土壤进行检测。易志坚拿出了西安国联质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粘合剂的检测报告,上面多项指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对于这项科研成果,该成果专家评审组的中国林业科学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的秘书长杨文斌认为,其研究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对于一项研究来说,需要有实验室的结果,还要有基础性成果,还需要实地的实验结果,也就是大面积的区域实验,区域实验完成之后才能开始推广,即使区域实验有了初步成果,也不能说这是一项可以推广的技术。易教授团队所做的4000亩实验在普通人看来面积广阔,但是对于荒漠化研究来说,4000亩的面积太小了,根本不算什么。这项所谓的成果也到不了大面积推广的阶段。

而且,沙漠如果有水的话,根本不用治理就会变成农田。杨文斌说:“沙漠是最好的土壤,就是缺水,只要有水就是好土壤。如果沙漠有水,就不用做任何工作,就可以直接种植了。在沙漠上安装上灌溉设备并保持植被一定密度生长,是现在科学家在着力解决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沙漠形成有的是自然条件,而有的是人为因素,特别在靠近河套地区的一些沙漠地带确实是人类破坏植被造成的,所以可以分门别类地对沙丘和沙地进行改造,对于人类过度开采造成的荒漠化地区可以优先修复,这些地区曾经也有绿植生长的基础。所以,沙漠的改造的关键在于应该分类分区,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原生沙漠是地质时期形成的,是荒漠生态系统,是一种一种生态系统,它和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一样都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治沙不是消灭所有沙地,不能把全部沙漠都变绿洲,否则,地表下垫面均匀一致,反而无法形成气压差,不利于形成空气流动,进而影响水分的运移。从另一面可能恶化了区域气候,利弊需要权衡。

10. 中国沙漠化治理现状

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内172.12万平方公里。与 2009年相比,5年间荒漠化容土地面积净减少12120平方公里,年均减少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9902平方公里,年均减少1980平方公里。
监测结果表明,自2004年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连续3个监测期“双缩减”,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但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本公报是根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编写的,简要介绍了截至2014年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的最新信息,旨在使社会各界对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形势有一个客观了解,坚定防治信心,加大防治力度,建设沙区美好生态

阅读全文

与沙漠治理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
江莉马鞍山 浏览:417
马鞍山大事件 浏览:759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抵扣期限 浏览:451
马鞍山防汛抗旱指挥部通告 浏览:811
公司间商标授权书模板 浏览:115
上海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解办法 浏览:970
转让翻转犁 浏览:705
门头广告牌使用费合同 浏览:835
厂转让样本 浏览:8
摊销土地有残值吗 浏览:529
永久煤柱摊销系数是多少 浏览:421
工商局的权力 浏览:637
商标注册0603分类 浏览: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