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破解科研成果转化难题,为企业再创新创业提供科技服务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文·郭铁成 邸晓燕
■权威观点
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源于特定的经济体制
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特有的词汇,也是我国特有的现象。回顾历史,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源于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在我国实现工业化,集中力量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发挥历史性的作用,是适合我国当时情况的,但计划经济研发和生产两条线的体制也存在严重弊端。
在新中国成立后到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之前,我国的科研与新产品开发工作基本上集中于国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政府直接组织和实施科技项目。行业科研院所由政府直接管理,也可以说是政府的一部分,其研发和运行经费、物资设备、人力等完全由政府按计划统一调配;其研发任务不是来自企业,而是来自政府的管理部门,政府管理部门每年向科研院所下达科研计划,科研院所每年向政府上交科研成果。
另一方面,企业只是完成政府下达的生产任务,不反映市场需求。因此,企业基本上不从事科研和新产品开发工作,也不设研发部门,如有技术需求。要向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主管部门将各个企业的需求汇总加工,然后下达给相关的科研院所。科研院所根据转达的“需求”进行研发,然后将研发结果上报给科研主管部门,科研主管部门转给工业管理部门,工业管理部门再下达给企业。科研部门与企业没有直接联系,经过政府部门的汇集,加工,传达,需求和供给在多环节“传递”过程中很难准确匹配对接。这样一来,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企业不搞研发,科研院所的研发不直接反映企业的技术需求,大量科研成果难以在企业中应用推广,造成大量需要转化的成果,有的甚至永远不能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实质是研发与生产脱节的体制
综上所述,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之所以长期不高,其原因在于研发与生产相分离,先研发、后转化、再应用推广的体制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反映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大量研发成果包括技术、材料,产品、专利、论文等在生产中不能使用,为在生产中使用这些成果,还要进行一系列后续开发,有的经过后续开发也不能使用;经过后续开发可以在生产中使用的称为已经转化,否则称为没有转化。科技成果转化量大,则称为转化率高,反之则为低。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量需要转化的成果?既然不能直接在生产中使用,为什么还要大量研发?如果持续大量产生需要转化的成果,转化的成果再多转化率也是低的;如果把成果转化库越做越大,成果转化越多说明浪费越多。
科技成果转化概念终将被技术商业化概念取代
随着改革的深入,研发与生产脱节的问题终将解决,大量需要转化的科技成果必将消失。那时还有没有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了呢?应该说,在体制机制意义上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没有了。因为既然研发与生产已经结合,就不可能存在没有需求的研发,当然就谈不到转化。但如果抛开体制机制,单从形式上说,这个问题仍然存在,而且永远存在,这些是指基础研究成果在生产上的应用问题了。基础研究是没有市场化目标的研究,但其研究成果可能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因此,如何迅速有效地把具有市场前景的基础研究成果稚向市场,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仍然需要后续开发,或者说需要“转化”。但这里的转化已经不同于研发与生产分离的“科技成果转化”,在国际上,通用的称谓是“技术商业化”,也有国家称之为“技术经营”。因此。当研发与生产相脱离的体制机制消除以后,长期困扰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将变成历史,代之而来的是技术商业化问题。
十八大报告要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也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根本之道。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计划体系
对政府科技计划进行分类改革。区分科研计划与创新计划,科研计划面向基础研究,以自由探索为目的,评价标准是一流的科学理论和一流的科研人才,而不是专利、技术、利润等经济指标;创新计划面向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以市场化应用为目的,评价的标准主要是经济效益,而不是论文、著作等科研指标。
以企业需求为优先序安排创新计划项目。改革先研发、后产业化的研发模式,在研发的起点就引入最终用户,把企业需求作为创新计划项目的来源,采取项目法人机制运作研发项目,研发、生产、经营一体化。对于没有企业用户的项目坚决不予立项,从而大量消灭那些需要转化的成果,而不是等这些成果出来以后再去增加转化基金。
支持共性技术的合同研发。凡是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以用户需求为基础的共性技术合同研发,政府创新计划项目予以配套资助。共性技术判断标准是强外部性,在经济形态上是较强的企业伙伴关系、用产学研伙伴关系、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共性技术研发合同是包括广泛利益相关者的研发合同,而不是为了个别企业竞争而签定的研发合同。
建立技术商业化体系
建立技术商业化体系,其核心是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业体系。科技创新服务业是通过市场机制向社会提供创新服务的产业。当前,科技创新服务业结构出现重大变化。过去,科技创新服务业主要是指科技中介机构或技术转移服务业。随着科技创新服务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大量的科技创新服务活动从传统生产与科研活动中独立出来,催生了技术开发服务业、技术改造服务业、创新能力服务业。科技创新服务业在扶持传统产业科技创新、辐射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等方面作用日益凸显,建立我国科技创新服务业体系具有战略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Ⅱ 科技成果转化不力,症结在哪儿
科技成果转化不力,症结在
1、科学技术必须同社会发展相结合,学得再多,束之高阁,只是一种猎奇,只是一种雅兴,甚至当作奇技淫巧,那就不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
2、中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就像接力赛一样,第一棒跑到了,下一棒没有人接,或者接了不知道往哪儿跑。”
Ⅲ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通过多种途径转化科技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总体情况并不乐观,依然存在成果转化率低、中试环节薄弱、风险投资机构不完善等问题。
(一)科技成果多,但成果转化率偏低
科技成果转化率是反映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直接的综合性指标。但目前该指标缺乏一致的统计口径和明确的计算方法。在反映科技成果转化的指标中,存在着科技成果应用率、推广率、转化率等多种概念,不仅名称多样,而且统计方法不尽一致。目前相对一致的观点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超过4万项,但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25%,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平均80%转化率的差距甚远(王顺兵,2011)。全国平均水平专利实施率仅为30%,高等院校中七成以上的专利,包括许多原创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施(王顺兵,2011)。
从近年来公开发布的科技统计数据看,2004年以来,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和技术市场成交额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则表现出波动特征,变化不明显。通过对比国内外技术合同成交额,发现国内技术合同平均交易额仍远低于国外引进技术合同的平均交易额,进一步证实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转化速度慢的现实。然而,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不高造成的危害是花费高昂的代价。国家花费大量经费支持的研发,成果并未得到充分应用,而是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不但造成投资-收益严重偏低的局面,也不利于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本国核心技术研发,限制了国内相关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另外,还往往由于引进技术不适应国情等原因,使引进的技术无法发挥有效作用,造成盲目引进技术、浪费国家财力的结果。
(二)中试环节薄弱
科技成果是人们通过对客观世界改造而获得的具有理论、实用价值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但从根本上来讲仍是知识形态表现的生产力,需要通过中试进行筛选、验证、改进、完善实验室成果或理论成果,消除各种不确定性才能解决知识形态的隐性生产力与产业化的现实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图4-5)。另外,在科技成果尤其是高新技术实现转化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需要中试环节的放大、检验、试制、试销,解决在成果研发阶段考虑不到或不全的问题,为实现产业化铺平道路。可以说,成果由试验室进入中试放大试验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我国科技成果的中试环节缺失,全国每年列入中试的重大成果不到全年重大成果的5%,科研单位和企业也因为中试放大的风险性而不愿意承担中试工作。研究者以完成科研成果为目标,忽略了对原始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企业则希望拿到成熟的技术投入生产,或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将实验室成果直接进入工厂生产,使很多没有想到的问题在工厂开工中暴露,最终导致成果转化以失败告终。
(三)风险投资机构不完善
风险投资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成为解决科技成果产业化资金短缺的最关键、最有效的手段。我国虽然早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发展风险投资,如1985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我国第一家专营风险投资业务的金融机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1992年深圳风险投资基金成立,然而我国风险投资发展总体来说还是在起步阶段,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与完善,资本市场发育不全,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还比不上周边的一些国家,风险投资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万金荣,2006)。综合考察目前我国已转化的科技成果中,靠风险投资的不足5%。可以说,风险投资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因素。此外,由于风险投资意识薄弱,缺乏风险防范机制,不少企业蒙受重大损失,导致部分企业倾向于短平快的项目开发,重大高新技术成果极少有人问津;对一些转化周期长,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大的项目,银行的积极性也不高。因为传统的商业银行运行的基本原则是经营的安全性,而科技成果产业化最突出的三个特点就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由于资金的投入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特别是在中试阶段,需求量很大,传统的商业银行远远不能满足科技成果产业化对资金的需求。金融机构贷款对科技活动支持作用与国外相比相距甚远。民间资本由于没有好的回报机制,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很少。总体上看,风险投资机构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运行环境不完备,成为我国风险投资资金匮乏、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图4-5 中试环节示意图
Ⅳ 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是什么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且周期长的活动,这就决定了难以从常规的商业渠道中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对于不少科研机构来说,自身并不具备自我转化的资金实力;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出于安全性的原则,大多愿把资金借给一些有名气、实力雄厚的大公司。
对一些转化周期长,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大的项目,银行的积极性不够;对企业来说,面对承担高风险的巨大压力,往往对很多高新技术小成果望而却步,或者对于大多数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企业愿意承担部分风险,但不愿承担全部风险,希望国家通过有关政策(如补偿)或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介入共同承担风险;另外,政府资金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也是十分有限的。
因此,能否有风险投资资金介入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中试、商品化和产业化活动中,是成果能否转化成功的重要环节。在发达国家的研究开发、中试、成果的商品化三项经费一般比例是1:10:100,我国的该项比例是1:1.1:1.5。欧美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风险投资是科学技术向生产转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树立风险投资意识和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必要条件。
科技成果转化要选择专业的机构,广东文华氏可以根据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作出的科学公正的技术成果评价报告,成为客户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重要依据。
Ⅳ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什么会这么难
1、高校科研机制的限制Ⅵ 技术成果转化的融资最困难的阶段
在科技成果转化前期和中期
(一)拓宽融资渠道
(1)设立引导基金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对于引导基金,政府应对现有的行政化运作模式作出改变,实施市场化、企业化运作,发挥市场对科技项目的识别和筛选能力。通过建立政府与风险机构共同分担风险的运行模式,风险共担、合作共赢,从而吸引更多的风险资本投资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同时依靠风险投资的专业投资水平,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在科技成果转化前期和中期,很难通过直接融资获得转化所需资金,而风险投资的目的就是承担高风险以获得高收益,风险投资机构可以及时发现、化解和降低风险发生率,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同阶段,分期投资降低企业融资风险。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加快培育发展创业投资企业,政府相关部门要借鉴国际和国内经验,制定财政资助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担保政策等给予风险投资有力支持,鼓励风险投资发展。建立并完善风险资本退出渠道和退出机制,规定引导基金参股期限,待成果转化运作成熟后,引导基金投资形成的股权可以通过股权转让、企业回购等方式随时退出。
(2)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借鉴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经验,设立政策性银行、科技支行,截止 2011 年底,全国已成立科技支行 34 家,各金融机构充分考虑高科技企业在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担保品、贷款期限等方面的特点,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如开办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质押贷款,借鉴上海模式推出“未来星”、“启明星”、“科灵通”、“投贷宝”等在内的新产品。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及在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同阶段,降低融资要求,提供与常规贷款不同的标准化、个性化、差别化的融资支持。加强创业投资机构和银行、保险、担保、小额贷款机构的对接与合作,创新组合金融服务模式。
(3)完善资本市场。美国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支持体系是以资本市场为中心,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中,超过一半以上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力地推进美国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组织科技型中小企业与投融资机构对洽会,聘请风险投资机构和证券、会计、法律等中介机构,开展上市的普及培训,为科技成果流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非公开方式进行股权融资提供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补助,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尽快规范和完善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企业的特征,其上市标准不能只注重现有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更应该考虑其研发能力、创新能力、成长潜力等方面。在发行审核方面制定较为宽松的标准,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简化审核程序,提高发审效率。建立适应科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退市机制及兼并收购管理机制,以控制整体风险。
(二)增进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服务体系的协同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应建立相应的配套服务体系,包括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中介机构,提供政策信息、项目评估、贷款咨询、资金投向等顾问咨询服务,同时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建立科技企业信贷服务体系,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完整的科技保险体系等,增进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服务体系的协同发展。
(1)健全综合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多方不同的主体,只有在各主体间建立起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服务平台,加强对科技金融服务的组织协调,信息共享、利益共赢才能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融通。融资信息平台聚集和整合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银行、保险公司、创投机构、券商、中介机构等各类参与主体的资源,搭建多元化、多种类、多形式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立起政府资源与市场运作结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制,实现全方位的金融、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定期发布满足科技成果、项目投融资双方需求的信息,一方面建设科技企业信息数据库,为有关各方提供最新动态信息,为金融机构提供客观全面的企业信息,降低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另一方面,建设金融机构信息库、科技金融咨询专家库,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创新资本、银行贷款、融资担保、科技保险和上市辅导等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金融服务。
(2)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全国性、地方性的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是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创新型企业及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担保的相关规定,鼓励担保机构为其融资开展担保,采取业务补助、保费补助等措施,按担保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担保补助,并提取风险准备金,设立科技担保补偿资金,融资共同担保基金,担保业务发生代偿净损失时,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按比例分担,加大风险补偿力度。创新担保产品,降低金融机构对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的风险。
(3)培育科技保险体系。科技保险可以有效转移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风险。科技保险在我国还处于试点阶段,构建合理的科技保险体系需要政府、保险公司、企业的共同参与。科技保险具有正外部性,政府引导、商业保险机构经营是目前采取的主要模式,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一是对保险机构制定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对各类科技保险的试点工作,鼓励开展科技保险创新。政府协助建立风险分摊机制,政府与技术评估机构、科研院所等合作建立科技创新风险评估体系,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发挥风险初审的职能,加强科技保险风险的可控性,通过再保险和风险证券化分摊风险。二是引导企业参加科技保险。省市两级政府积极拓宽科技保险引导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税收优惠,建立兼顾企业规模和产品类别的补贴办法。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建立科技企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等方式支持企业购买科技保险。保险公司加大研发力量提供更多的科技保险产品。加强与投、融资机构的合作,探索保险资金介入科技创新的新途径,科技保险与其他科技金融扶持手段结合,开发“投资连接产品”,使科技保险成为未来利润的增长点。
来源:杜萍 郑旭《科技成果转化融资问题研究》
Ⅶ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受制度、投入、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科技成果转化不畅,造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率、转化效益和对经济发展贡献度偏低等局面。
(一)制度因素
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因素是指对成果转化起消极作用的制度或政策。主要包括科研立项体制、企业经营机制、职称评定制度和成果评估及利益分配机制等4个方面。
1.科研立项机制
科研选题立项是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着科学研究能否顺利进行,而且关系到科学研究成果能否顺利转化。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项目的立项和科研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科研经费长期以来一直由国家拨给,科研成果也是由国家组织鉴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科研项目从选择立项、确定研究的深度与方向到项目的评价等,大都是为了获取相当级别的学术奖项,科技人员不必花费精力去考虑成果的转化,更没有必要为完成科技产品的后继开发而在市场中苦寻商机,致使重研究轻转化的问题严重。这样,由于缺乏市场对科研成果应用价值的评判,大量的科研成果理论性强,但适用面窄,少有市场需求大、产业价值大的成果,对企业的吸引力降低,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各方面的投入也相应减少,致使大量的成果“赋闲”与有钱找不到好项目的不平衡现象十分突出。
2.企业经营机制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扩散等,都是由政府控制的,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主体,政府则演变为宏观经济的调控者。企业功能的转变由于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旧的科研体制阻碍着企业作为科技转化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①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还留有计划经济的痕迹,现阶段企业在战略管理及决策上还受到政府及上级部门的约束,企业的自主权难以发挥。②企业的经营活动在很大程度还是受到政府的干预,众多企业产权关系不明确,使他们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③我国的科技主力主要集中于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企业缺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高科技人员,无法对科技成果的先进性、适用性、市场前景做出正确的分析。正是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使企业缺乏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自身发展的动力,而是凭借现有的资源和工艺维持现状或依赖生产资料投入量的增加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管理的决策者也往往不注重长期投入,致使企业的科技成果研究与转化具有明显的短期行为。
3.职称评定制度
目前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职称评定指标体系一般都以科研论文(著作)发表数量和质量、科研成果获奖数量等量化指标为依据,而且是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才有资格参与职称评审,对于是否申请专利、是否产生经济效益却不做要求,也没有把这些指标作为晋升、评奖、计算工作量的条件之一。这一制度使得高校和科研院所将科研工作的重点放在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和获奖登记上,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出量,但对成果转化水平和质量则重视不够,导致科研人员不注重市场信息收集与研究,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认识,花费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及其论文的撰写,而少有精力考虑到科技成果的可行性、实用性、经济性,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明显脱节,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低下。
4.成果评估及利益分配机制
科技成果本质上是对科技开发研究的创造性的活动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我国虽然于2003年颁布了《科学技术评价办法》,但该办法对科学技术评价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仅做了原则性规定,再加之科技成果本身的成熟程度、市场未来的不可预知性以及缺乏权威的科技成果评价机构等原因,我国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尚不完善。评价方式上,重视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过分强调学术产出和学术水平从而产生了学术上的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现象。评价过程上,重视转化前(科技的研究、开发、小试、论证)评价,忽视后期(科技的中试、转让、转化、应用)评价,导致实验室产品无法顺利进入市场(欧阳迪,2010)。评价对象上,多以科技人员为主,忽视了从事科技成果推广的广大科研管理人员,使得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专门人才普遍缺乏(李建成,2008)。
利益分配是一个关系复杂的问题,牵扯到诸多的利害关系。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由于缺乏市场谈判和交易经验,在不完善的技术交易市场中常常处于劣势,再加上市场信用、科技评价、法律法规等因素的约束,致使其利益难以得到真正的体现和尊重(李玮,2006)。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但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协调和监督都十分乏力,造成供需双方在价格和利益分配上有分歧,影响成果转化的结果。
(二)投入因素
投入因素是指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投入的不充分。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才、物质条件等要素资源,并将各种要素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才能实现成果转化。投入机制不健全会影响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1.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转向企业商品化的重要保证和前提。由于成果转化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周期长的活动,决定了难以从常规的商业渠道中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自身并不具备自我转化的资金实力;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处于安全的考虑,大多数愿把资金借给一些有名气、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对企业来说,面对承担高风险的巨大压力,企业希望通过有关政策与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共同承担风险(刘海燕,2002)。没有资金的支持,成果转化就无从谈起。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有了巨大发展,但尚未形成由国家、地方、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其他组织或个人共同投资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倾向于科技研发的风险投资依然较少,用于中试、商业化和产业化环节的资金更加有限,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
2.高水平人才缺乏
人才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关键要素。专业化科技推广人才缺乏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较为普遍的问题。相关人员缺乏市场工作经验,既不能对成果进行深层次的评估和咨询,又不懂得市场营销技术,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多以组织参加各种成果展览、交易、信息发布会的形式进行,服务工作没有深度,导致成果推不出去,资金引不进来,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多数停留在理论和实验阶段,难以成熟和应用,成熟的技术又难以迅速地抢占国内国际市场,经济和社会效益没有发挥。
3.技术及设备配置不合理
科技成果转化的复杂性决定了其需要相关技术和设备的配套,包括科技图书文献资源的利用、大型仪器设备条件资源的共享等。目前科技图书文献资源和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机构,除了一些资金雄厚、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外,一般中小企业很难承担技术及设备的费用支出,但是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多限于内部使用,外部企业很难共享其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
(三)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要障碍。主要包括市场交易平台欠缺、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等方面。
1.市场交易平台欠缺
市场交易平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保障。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的技术市场从无到有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科技信息交流会、技术交易会、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开发招标会等是我国主要的技术交易形式。但技术市场发育尚不完善,成熟度比较低,组织不够健全,缺少区域性、全国性的信息网络(詹静涛,林皎,1996),高校科技信息交流多为区域内流通,系统内循环,而与生产部门的供需信息交流还不畅,不能满足技术交易需要。同时,科技成果转让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够规范,对信息的真假、来源鉴定不够,致使虚假信息介入市场,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2.中介服务机构不够健全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转化、扩散科技成果和有效配置科技资源的重要渠道。虽然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中介机构发展迅速,为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中介服务机构大多功能单一,结构不健全,服务能力较弱,提供信息服务不及时或缺乏准确性,导致科研机构的很多成果找不到需求者而无法实现转化,企业需要的技术成果也找不到合适的供应者,无法实现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支撑。中介机构良莠不齐,服务能力差距较大,懂技术、懂经营、熟悉法律的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并且缺少专业的风险评估、技术评价、技术定价的能力,使得企业对于科技成果的价值风险很难做出判断,市场实现困难(欧阳迪,2010)。因此,在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日益依靠中介服务体系提供各种服务的情况下,我国中介服务及其机构却从数量和功能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
Ⅷ 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及难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的现象。我国将科技成果加以转化应用达到产业化的比例仅有约2%~6%,科技研发对经济和社会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我国需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难在哪?
一是高校、科研机构有效供给不足。高校、科研机构是科技成果的主要来源,而大部分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是基于科研兴趣或者是前沿热点,没有真正形成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依归的研发模式。这造成科研人员的技术研发活动在立项阶段就可能与市场需求不一致,导致具有转化价值的成果比例不高。
由于不需要经历市场竞争,高校院所的科研活动动力不足,难以与市场贴近,大部分科技成果很多时候与企业的现实需求是错位和脱节的。导致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看起来十分丰厚,但真正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有效供给的成果却很少。
现行考核体系下“重研发、轻转化”“重论文、轻专利”等现象仍然存在,这导致科研人员片面追求发表论文的数量,对转化科技成果的市场意识和积极性都不强烈。大量科技成果仅仅成为课题或项目完成的标识而被束之高阁,未能通过转让、许可、技术作价入股、创办企业等形式得到应用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现在不能单纯地就转化谈转化,而是要面向市场,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要承担主体作用,形成科技成果从研发到市场化的渠道。但目前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方面,90%以上的企业研发、转化科技成果的动力能力不足。国企大而不强、外企强而不为、民企长而不大,中小企业大多处于产业低端,对成果转化“有心无力”。
我国企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最
需要技术支持,但总体来看又最缺乏技术创新和转化的条件。中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90%以上的企业没有研发活动,购买专利和改造生产线的能力弱,难以依靠科技进步经营企业。国有企业技术人才多,研发条件好,因考虑科技投入风险大、见效慢,一般只对现有的生产要求开展科研,一些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但要过一定时间见成效的科技成果难以在企业转化和推广应用。
Ⅸ 科技技术成果转化的难题
国家扶持、鼓励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都是靠企业来消化的,可以和相关的团队一起来做,或者进行专利的转让、出租,否则得话,创新会变成疮心了。
Ⅹ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哪些难点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筚路蓝缕、砥砺前行,40年沧海一粟,我国最终实现了由封闭、贫穷版、落后到开放、富强、权文明的历史转变,我们14亿中国人不仅填饱了肚子,更武装了头脑,中国科技事业突飞猛进,制造业也逐渐在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我国各项前沿科技专利保有数量逐年增加。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要知道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仍然偏低,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前沿科技成果仍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无法转化为生产力。
众所周知,前沿科技成果多掌握在各类高校以及科研机构手中,而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机制相对薄弱,据相关统计表明,截止到2018年六月,游离于企业之外的各类科研机构近6000家,科研机构虽然研发能力较强,但是市场嗅觉较弱,并且资金也不充裕,金智创新认为科研机构和企业缺乏沟通是导致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偏低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