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注重成果性

注重成果性

发布时间:2022-09-11 18:27:08

Ⅰ 《如何开展小课题研究》学习体会

小课题研究是与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属于校本研究的范畴,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小课题研究更强调教师的自觉行动。所谓“小”是指:研究范围微观、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容易操作。小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不以理论研究为主,是一种微观的应用性质的研究。教师本人作为研究者,研究内容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章节或某个专题,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案例、问题等。研究成果可以是总结报告、展示课、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研究周期长短咸宜,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学年、几学年等。可以是一人或多人研究。不刻意要求完整运用某种研究方法,阅读、记录、反思、行动可灵活运用。总之,小课题的特点可以用“小”、“近”、“实”、“真”来概括,“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类似于“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研究”;“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比如“数学应用题问题的研究”,“学困生转化研究”,“提高学生对数学错题进行自我分析诊断能力的研究”;“实”就是实实在在,摒弃大而空的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类似于“怎样记住学生的名字”,“怎样排位”等;“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写真文章、真实践。 概括来说,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二、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1.选题选题的一般步骤是先发现和提出问题,再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最后结合实际,确定研究课题。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1)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解决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问题;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 面对诸多的实际问题,教师究竟该选哪一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呢?这要从值得研究的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方面考虑。当问题成为困难时,教师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是什么。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如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主要表现在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课题:促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策略研究。(2)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 在阅读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晰起来。(4)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5)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归纳课题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这类课题由于是学习他人的成果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比较适合年轻教师。一般从教师自身感兴趣的他人成果选题时,需注意可操作性。(6)总结经验形成课题 教师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我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及总结,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理性分析,这有助于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亮点、成功之处,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类小课题一般适合已经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的骨干教师去研究。(7)创新工作生发出课题 这类小课题往往需要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教师教育科研素养要求比较高,因此比较适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去选择。研究的取向主要为发现新规律、探索新方法、阐述新关系。2.搜集资料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还包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直接研究材料,还可以通过体验取得有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3.确定研究目标与内容 小课题研究,教师不仅要撰写详细、规范的研究方案,还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从而突出研究重点,明确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阶段性和最终目标,必须明确课题要解决什么教育实践问题,该课题对教育教学质量有哪些方面的改善。4.实施研究教师要先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可采用案例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应特别强调,小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原始资料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时再去追忆、收集,则为时已晚。况且,所有这些真资料也将成为教师撰写论文最生动有力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教师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要特别注重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对细节的反思与改善,可以提升教学实践水平。要注意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反复修正。小课题研究要注意淡化形式、注重实效,立足于教师个人的特点、兴趣和爱好,着眼于解决问题,改变思维方式,转变行为,服务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要注意与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必要时寻求专家引领。同时,管理者要注重课题研究操作的个性化,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去开展研究,倡导有能力的教师尝试运用学术型研究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但不强制要求。5.表达研究成果 中小学教师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应鼓励教师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课题成果。小课题研究倡导的成果表达方式很多,例如:教育叙事、论坛、论文、日志、案例描写、课例报告、经验总结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实在讲述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产生新体会、新发现、新认识,进行新思考。 三、小课题研究的一般管理流程 小课题研究过程简单,这对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的教师而言,心理上也就较容易接受,较容易入手,同时,让教师感觉有用。但是,这种研究也并不是自生自灭的,而是需要引导与管理,组织相关培训和课题研究指导工作。对于学校来讲,如何来组织和管理“草根式”小课题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步骤。1.教师选题,填写《教师小课题研究报告单》(见附件),借以了解教师规划的小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步骤,还可以较好地提高教师的自我诊断能力。2.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向学校教科室申报立项。对教师提交上来的题目,管理者要进行精心筛选,帮助教师把研究的题目定位在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总结经验。3.学校教科室研究,批准立项,向申报者发立项研究通知书。4.教师实施研究,积累研究过程资料。教科室组织各种集体研讨活动,对教师的研究进行督查指导。5.阶段性小结,开展中期成果鉴定会,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6.结题。教师向教科室提出结题申请,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并交教科室。教科室组织有关专家听取研究者的报告,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7.开展课题成果推广会,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和奖励。四、小课题研究的激励措施1.管理者要注意创设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氛围 学校科研文化具有隐性的渗透力量,组织者应设法引领教师意识到研究是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从而主动投入教育科研活动之中。管理者要帮助教师打破课题研究的神秘性,增强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信心。同时,要考虑教师的能力、素养、时间、精力等因素,这些往往决定着教师可以不可以进行研究,能不能将研究进行到底。因此,帮助教师从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计划和目标。2.管理者应多方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 比如,为了易于教师操作,理顺思路,可以把研究流程改制成表格形式,引导教师建立科学的逻辑体系。教师的时间和教研活动时间都是有限的,为了真正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可以让常规教研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形成小课题,通过集体备课拟定出对策,在教学、听课、评课中去实践研究,通过研究讨论加以改进,一个一个问题去攻关。笔者主张个体研究与群体研究相结合,让具有相同或相近课题的教师结合成“研究共同体”,一起分享、交流、实践、提高,让教师感受到研究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可以选取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轮流上课和研讨,增进教师的相互了解,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利用教师研究论坛、互助交流活动、博客等为教师提供辅助。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教师对小课题研究的忙乱性,让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相辅相承,相得益彰,激发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3.鼓励教师用自己的方式去开展研究 管理者要重视教师之间的差异性,以教师的个体自我需求为出发点,高度呵护这种课题研究的自我化倾向性、个性属性。帮助教师根据自身关注点和自身能力选择合理的课题,并帮助教师设计符合自身情况的研究计划,允许教师过程操作的特色化,保护教师开展研究的积极性。4.注重成果评价多元化 基于普通教师的差异性,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定位不应太高。应根据教师的能力来鼓励教师进行多样的成果总结。教师对于自己研究结果的表述,不宜脱离自身的实际可能性去追求高深的理论阐述,应该力求避免空洞、抽象和程式化,用自己的表现方式来展示成果。要提倡生动的案例和个性化的语言,提炼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对高一级的课题申报,原则上是在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名,把教师完成课题研究状况记入教师档案,在评优树先中有所体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呼声日益提高。经历过小课题研究的教师认为,小课题研究转变了自己的工作习惯,重新认识了多年来的教学习惯,从只是埋头工作,到学会反思,记录总结教训与经验,教师不再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发牢骚,而是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团结一致,坦诚相待,分工合作。把小课题研究作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思维方式,那么教师的专业水平必然会越来越优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教师要实现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就必须搞研究,尤其要搞小课题研究。基于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可以做到教师“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促进一批科研成果的诞生和科研骨干的成长。5.表达研究成果 中小学教师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应鼓励教师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课题成果。“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倡导的成果表达方式很多,例如:教育叙事、论坛、论文、日志、案例描写、课例报告、经验总结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实在讲述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产生新体会、新发现、新认识,进行新思考。

Ⅱ 四个意识是什么,四种能力是什么

四个意识: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四种能力:是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Ⅲ 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
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本源,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走共同富裕道路;就要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实质上的区别.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是实现“得民心、存社稷、固君位、达邦宁”的“驭民”、“治民”之术,其价值取向是君本位而非民本位.以人为本也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权、张扬人性,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西方人本主义,以个人为本位、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基本追求,在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个人利益至上.同时,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人的社会性,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说明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取得和维护统治地位服务的.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揭示了其唯心主义的本质,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则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体现了剥削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需要.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
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广大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和政府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都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经济建设,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使我们的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员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人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要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上.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所增加.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统筹兼顾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要清醒看到,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不同地区和部门、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多少方面是不同的,部分群众因为各种原因生活还有一些困难,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要立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奋斗.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同时又为实现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指明了现实途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实现.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不懈追求,不断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要,同时又充分考虑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不能提出超出现实可能的要求.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老老实实艰苦创业,踏踏实实艰苦奋斗.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把以人为本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体现到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中,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在推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Ⅳ 科研成果评价的注意

在组织评审中要注意两点;(1)参加评审者必须具有广博和专深的知识,一般都是同内行中有一定学术威望的专家容或学者;(2)着重对成果在阐明某一现象、特征和规律方面有无创见或突破做出评价,并衡量其提出纳新概念、新建设、新理论、新体系等的深度和广度。对纯理论研究的成果,一般不应要求具有明确的近期应用效果,而对具有应用价值的理论性成果,则应对其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和意义做出评价。体育科研的应用性成果,是指为解决某一技术问题而取得的具有一定创造性、先进性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包括基础研究直接取得的应用性成果),例如研制的新仪器、新方法、新器械等。这类成果应采用科学签订的方式进行评价.目前大多是召开各种级别的技术鉴定会。在鉴定之前,一定要十分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提供鉴定的报告、数据准确、说理清楚、论据充分;有关资料、样品、图纸齐全;审查讨论时要实事求是。目前。有些单位不采用鉴定会而通过“运用检验法”或“个别通信评价法”做出鉴定,这是一种有益的探讨和尝试。

Ⅳ 如何做好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工作

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
第一,认真思考,把握决策部门的意图和决策者思想
我们的工作是直接为政府和政府领导决策服务的,服务是否到位、是否做得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需求度和满意度。我们只有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领导的意图开展咨询研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我们的建议才能被政府决策采纳,把成果转化为可实施的政策。比如,当前广南地母文化的研究,我认为必须融入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必须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必须紧紧围绕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和打造文山文化旅游新亮点,实现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新的跨越,推进社会和谐发展,这才是决策者的意图。所以我们研究地母文化,一定要把握这些思想和重点。
当然,我们决策咨询研究工作,应该做到科学研究、坚持真理、坚持客观公正、敢于直言,既要把握决策者的意图,也要坚决防止不顾客观规律一味迎合领导、投领导所好的错误做法。
第二,强化学习,把握创新理念和最新的视角
我们每个决策咨询研究工作者,要以新的视角、科学发展的理念,来把握最新的情势、最新的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研究解决咨询研究中带有普遍性、共同性的问题,才能有正确的方向、才能避免盲目性,避免走偏方向。比如,省委审时度势,提出了“两强一堡”战略,是根据变化了的国内外新形势和发展了的云南而提出的,与过去提出的大“生物”、强“民族文化”、道“国际大通道”战略,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创新的思路。就当时提出的建设国际大通道而言,就是建一条路、一条线、一条道,而“桥头堡”建设,是区域经济、区域合作、区域发展的新理念。
另外,当今世界经济是知识经济、创意经济,不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包括决策咨询研究工作,只有不断的创新研究,不断推出新的创意,才能有新的发展,才有生命力。比如,香格里拉品牌,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打造了一个世界的旅游品牌;“苹果”的成功是世界的奇迹,秘诀在于创意+品牌+质量。
第三,加强调研,把握基层最新发展现状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谋事之基”。要拿出情况真实、分析深刻、见解独到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就必须走出去、沉下去、钻进去。要捕捉党委和政府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苗头、新问题,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和新对策,只有如实反映这些情况和问题,才有助于领导的正确决策和制定出适宜的政策。如果回避矛盾、隐瞒问题,则必然会误导判断,导致决策失误,给社会发展带来隐患,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
第四,超前研究,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决策部门和决策者要作出正确的决策,必须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我们作为“参谋”部门、作为研究者,不但要为领导者“解近忧”,更要为领导者“谋远虑”,要做到超前思考、超前探索、超前研究、超前谋划,要做到有预见性地研究问题,不能领导知道的你不知道,领导不知道的,一问你也三不知,当参谋就不合格。超前研究方面,省州都开展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每月、每季度、每半年、全年都认真调研分析全省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及时研究和观察反映经济社会运行趋势的先行问题,从中抓住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出政策建议,作为县里也在分析,建议进一步加强,按每季度、每半年、全年进行分析,提出高质量的分析报告。
第五,以用为重,把握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我认为,理论部门、学术单位、科研机构的研究,更注重成果的理论性和科学性;而政府的决策咨询研究是一项科学性、时效性、可操作性很强的公共政策研究,其成果要直接转化为决策,形成现实生产力。所以,我们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既要坚持党的方针政策、理解领导的意图,又要深入了解公众的真正需求和意愿,所提出的决策建议,必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能“拍脑袋”、“想当然”,不能东抄西拼、不能是大而化之、人云亦云、不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注重实效,把握参与政务的重要内容
参谋就是要给领导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做到“想领导之将想,急领导之将急”。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慎重参谋。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善于给领导出谋划策,领导也乐于倾听他的意见,但有的同志则胡乱地“参谋”一通,给领导出“馊主意”、“歪点子”,结果帮了倒忙、添了乱,损害了领导的威信,造成工作被动甚至带来不良后果。因此,作为决策咨询研究部门,一定要慎重进言、慎重“参谋”。
二是谋大事。给领导出主意,提建议,要着眼于事关大局的大事,着眼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不要事无巨细,大事小事都参谋,婆婆妈妈,唠唠叨叨,结果是事倍功半。
三是勤于工作。一是手勤:把每天要做的要事纲目式记下来,下班前再仔细“过”一遍,力争把当天的事办完。还注意收集整理领导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以备一时之需。二是脑勤:要按领导的意图和中心工作,主动思考一些问题。平时脑子里多装几个“为什么”,养成“多思”的习惯。要及时将思考所得汇报给领导,特别是好的建议和意见要毫不保留地给领导,变成领导的意图付诸实施。三是嘴勤: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特别要多向领导者请示报告,以便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和支持。要注意把握分寸,哪些该汇报,什么时候汇报,都要事先考虑好。四是腿勤:尽可能地随领导下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千万不要用“工作忙,走不开”之类的理由搪塞领导。从而失去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只有到最基层、到第一线学习锻炼,才能积累经验,增加才干,以便更好地为领导当好参谋。

Ⅵ 管理思想对管理的有效性有何影响

六个管理思想能够促进管理的有效性:

1、注重成果:

管理者应当注重管理活动、员工行为对组织造成的结果,并检查是否与组织目标相符合。

2、把握整体:

管理这应当将组织视为一个整体,追求组织整体的运作效率,控制和协调组织的协调和进步。

3、专注要点:

关注管理的重点,将不重要的部分分权给下属去做,从而有效的把握对组织影响重大的事项。

4、利用优点:

合理地利用组织现有的优势,是这些优势能够最大化地发挥,从而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效益。

5、相互信任:

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组织环境,有利于加强组织不同部门、不同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也有利于激励员工的工作。

6、正面思维:

用正确的、创造性的思维来思考,准确地把握信息资源发现组织发展的机会,规避企业内外部的威胁。

Ⅶ 简述目标管理的特点

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

Ⅷ 我国为什么没有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活动。简单地说,科技成果转化就是把科技活动的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促使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科技成果的产生和转化一般需要经过四个发展阶段。首先是技术原理构思阶段,即在已有科学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实用目的提出新的思路、方法、技术路线或设计方案;二是实验室研究阶段,即按照新的构思进行实验研究,或者进行新配方、新工艺探索,目的是研制出样机、样品或新配方、新工艺;三是中试放大阶段,即在实验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产业化前景比较明朗的项目,将其放大,进行工艺完善、产品定型、设备整合、流程规范、产品质量标准制订等,并将中试产品投放市场,接受市场或有关部门的检验,以便反馈信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四是工业化试验阶段,即完善产品质量、环境污染、能源与原材料消耗等方面的控制、监测、保障体系,从而形成能够顺利进入市场的节能、低耗、高效的新的生产线,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上述四个阶段前后一贯,共同构成了成果转化的链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阻碍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1.科研人员市场意识还不强,科技评价机制有一定片面性。对科技成果转化本身的认识,也就是对于“科研是为了什么”这一问题的认识,反映着一个科技工作者的科研观念。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实现其价值,否则,就失去了科研的真正意义。目前,相当数量的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近视”的,带有太多的功利色彩,只满足于发表论文、提职称,津津乐道于科技成果通过了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至于如何在生产上应用,如何在市场中产生效益,往往缺乏下文,致使科研领域“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人过分看重自己的科研成果,一直“捂”着不放。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之快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技成果的时效性越来越强。有人形象地把科技成果比作一块冰,如果总是把它“捂”在手里不转化,很快便会融化而变得一文不值。

科技成果之所以难以转化,除了科研人员自身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目前对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科研管理部门评价科研人员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其发表的论文数量,以及发表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而不是瞄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终目标,不注重成果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拥有高水平研究人员的部分高校,教师完成了实验室成果、写好论文和申请了专利就算完成科研工作量,就可晋升职称和享受相关待遇。这种急功近利的科研管理行为,导致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降低,符合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尤其是重大科技成果短缺。很多成果、甚至专利技术不具备产业化的竞争力,结果只能“锁”在学者的“书柜”里。

2.科研方向与市场需求脱钩,成果本身成熟度比较差。

我们的许多科技成果不能适应市场和产业技术发展的需要,一些科研选题与国家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不紧密,致使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大打折扣。比如,对技术研发工作来说,其针对性很强,目的很明确,那就是突破关键技术,提高产品的性能指标。因此技术开发工作必须源于产品需求。但在实际情况中,一部分成果在立项和选题阶段缺乏足够的市场调研,因而不是技术水平不高,就是缺乏实际意义。此外,一些成果本身的技术成熟度和配套性不够,加之市场不确定因素比较多,降低了转化的成功率。我们现在所说的成果,一般都是从科研水平上来判断的。而符合市场需求的成果,除了具备科学上的可行性外,还应当同时兼备工艺、装备、技术等工程研究开发上的可行性,以及经济效益的可行性。科研院所“生产”的成果或技术往往只是部分单元技术,离实际应用尚有距离,在技术层面尤其在系统集成方面还需继续研究攻关。如果科技成果在这些方面没有优势,就没有竞争力,要转化很难。

3.成果转化受资金约束,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通道。

资金短缺、经费难筹一直是成果转化的“拦路虎”。一项技术成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实现其“商品”化。一般而言,研究、开发、试验性生产的经费投入比为1:10:100,转化各环节的投入按几何级数增加,也就是说,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代价是递增的,需要获得的资金支持越来越大。资金投入的有无与强弱往往是成果转化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科研院所基本上没有能力独自实现成果的中试与产业化,从而造成了科研院所大量“半成品”待字闺中。

发达国家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是有效地依托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在美国,风险投资基金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通道是比较狭窄的,不仅缺乏风险投资基金,而且市场准入的门槛也较高,一般的企业难以在这个市场上融资。商业性质的金融业刚刚开始发展,科技贷款的规模和方式还不能适应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通道的欠缺,导致部分科研机构开展科学研究难,实现成果转化更难。

4.科研体制的弊端制约着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科技开发活动与企业经营活动分离的弊端一直未得到根本的解决,科技体系条块分割、部门所有、自成一体的结构性弊端基本没有被触动。正如一些学者所描述的,我国的科研体制可以概括成“一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二是两断层”。所谓头重脚轻根底浅,就是说我国的科研上层建筑非常庞大,有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系统、工业部门的研究所,还有大专院校的研究所,然而在基层却很少或基本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开发试验机构。所谓两断层,就是科研部门和工业部门各不相关,没有正常的渠道相通,这是第一个断层;工业部门有不少研究所,但是大中型企业却很少有开发试验部与之相适应,这是第二个断层。由此可见,科技成果的发源地和生产地不属于一个系统,从科技成果到大批量生产又没有经过开发试验和试生产,是科技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问题。这样的科研体制显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对科技的需求。

5.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没有成为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的主体。

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同时也是成果转化的最佳场所。在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真正主体。企业会根据市场需要提出科研项目,按照需要搜寻项目,取得项目后,很快引入生产流程。因此,不论是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均把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很多跨国公司都有自己的研究院,这些研发机构能够与大学和非大学的研究机构密切合作,互相支持,相互补充。而我国的科技创新仍然以国家投入为主,大多数企业尚未走到真正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企业研发、吸纳科技成果的动力和能力均不足,相当多的企业过分追求近期利益,普遍不愿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必要的研发工作,一些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科技成果难以在企业转化和推广应用。另外,有的企业热衷于盲目引进国外技术,渴望拿来就能用、就能迅速产生效益的技术,亦即所谓“交钥匙”工程。对引进技术的“信赖”和对国内自有技术的“不信任”,也成为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

6.政策实施与落实不到位,阻碍成果转化进程。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之一,就是实施积极有效的激励政策。我国科技界为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积极探索新的分配方式,其中一项就是让科技人员合理持股,让他们以技术要素和智力要素参与分配。实践证明,这一方式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也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向科技产业,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北京、天津、上海以及其他省市对于重点产业领域,如软件、集成电路、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都有激励政策。但因种种原因,有的政策没有落到实处,有的激励政策成为摆设,严重影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如《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提出,转让高新技术成果,科研人员个人可享有不低于20%的转让收益。这一政策的驱动使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显著提高。但是,这在一些国有单位却成了难题。一些人认为,国有单位的研究人员拿着国家工资,研究经费是国家投的,如果将成果转让收入的一部分转给科技人员个人,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一些科研单位的领导和科技人员不敢越雷池一步,宝贵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失去了转化的机会。

Ⅸ 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影响的特点,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生的一种客观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有了新的内涵。企业文化又是一种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企业文化之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作用是靠其对职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导。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因素。谁掌握了先进的企业文化,谁就能掌握企业建设的主动权。本文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作用两方面探讨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提炼企业精神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团体以及每个个体都需要一种精神力量作为生存的支柱和前进的动力。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它渗透在企业的基本信念、共同理想、奋斗目标、价值观念、竞争意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反映在全体员工的思想精神风貌之中。
1、企业精神必须反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要求。企业精神必须反映企业的基本宗旨,把“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作为员工的行动指南。在目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面对市场经济和企业体制改革的形势与要求,企业精神应该强化爱岗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知识创新精神,努力培养企业员工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发展观念等现代意识。
2、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和支柱,集中反映了企业职工的思想活动,一般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是企业职工对企业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精心分析,全面归纳,反复推敲,从企业的宗旨、目标方向等方面进行概括提炼出来。
3、企业精神必须以人文本。以人为本,要确定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要围绕着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一切管理活动。一是要突出柔性管理。目标管理是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基层、到人的一种管理方式,它在监督和考评上更多的注重成果,而非过程,这就为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提高职工对工作的兴趣,本身就是为了发挥人的潜能,为此企业还可以采取工作岗位轮换等方式来实现此目标。二是构筑双赢平台。企业要构筑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的双赢平台。首先,要让职工明白,企业不仅为他提供一种物质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是他实现自身价值、寻求集体归属感的最理想场所,是职工在精神得利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要让职工懂得只有企业发展强大了,才能给自身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让职工从深层次增强认同感、归属感、激发全体员工内心对企业的亲和力,使员工与企业成为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同担、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更加努力地工作来回报企业。其次,企业要有更高的发展必须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 树立企业管理风格
以企业精神具体化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风格。包括管理观念、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等。如依法治企、从严治企、规范化管理、微机管理、服务承诺制等。企业管理风格不是一天两天,一月半月就能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时间培养。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发动职工充分讨论定出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广泛宣传,并由领导示范影响职工,一步一步地树立起来。
(三)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指得到社会认可的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或者说是企业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声誉。它包括企业领导形象、员工形象以及企业整体的服务形象。企业形象的形成和建立使企业的服务质量、人员素质、专业技术、公共关系在社会和客户心目中形成总的印象。企业形象不仅是社会公众所关心的事,而且与企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联系。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条件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领导重视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企业形象等都需要靠领导去提炼和设计,也需要领导的规范行为带领和影响员工贯彻执行。因此,抓好企业的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好领导的认识问题。随着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的深入,那种把文化教育、文娱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片面认识已不多见了,但是对企业文化建设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对此工作的重视程度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当前,经济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向现代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严峻的挑战,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促进企业管理的驱动器,正是现代企业管理先行者潜心研究的宝贵结晶。因此,坚定不移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列入领导日常议事日程,认真计划落实,经常检查改进,特别是根据自身特点对企业精神不断进行总结提炼,使之成为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信念,使之成为战胜艰难困苦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全员参与是保证
全员参与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我们体会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如果得不到企业职工的认同,没有企业职工的广泛参与,就如同无源之水一样必然枯竭。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全体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企业领导要不断加强对职工的文化建设意识的教育,要让职工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给职工提供参与实现目标的机会,引导职工把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看成是自己的目标,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和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并以此调动和激发全体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为之努力工作无私奉献,最终使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职工和个人目标都能同时达到。
(三)创新发展是根本
创新发展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不断丰富发展的,只有创新的企业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总体上讲,目前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处在低级阶段,摆脱旧观念旧思维羁绊,不断发展企业的文化建设事业需要创新。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决定了企业必须创新。如何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创新呢?一是要重新审视企业的现有文化,对企业文化进新系统的研究和不断的探索。二是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其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具有广泛性、持久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三是要立足于问题的发现、分析的解决,从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逐步到来的客观要求出发,从利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出发,不断地创造出新的适合企业发展,适合科技进步富有时代气息的企业文化。
三、 企业文化的主要作用

(一)扩大企业的辐射面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同社会各方面发生联系和交往,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以良好职业道德、精湛技术、优质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在联系与交往中必然给人们带来深远的影响。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留有美好的形象,是取之不尽的无形资源,将受益无穷,它能刺激客户,使其对企业产生有益的行为,使企业比较容易得到社会及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优秀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它能使绝大多数企业员工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易于对企业各项重大决策取得共识,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优秀企业文化能培育职业道德,可促使员工在深化企业改革、利益关系调整等变动中,正确妥善处理公与私的关系,能巩固和发展团结向上、协调稳定的群体关系。优秀企业文化在企业整个实践活动中界定员工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激励员工自觉地按照企业总体水平、统一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强化员工的创业、敬业精神,为促进企业持续、协调、有效、和谐发展勤奋工作。
(三)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的崭新成果,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原有企业管理理论的总结创新的结果,因此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现代化管理的新模式角度上思考。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经历了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这样三个阶段的管理进程。经验管理属能人模式,凭感觉、靠经验管理、靠个人的能力、素质、经验和风格在发挥着作用,结果使大部分企业长期停留在租放管理水平。科学管理属于制度模式、企业各单位职能、岗位职责、行为准则、运作程序都实现了规范化;信息传递、各项工作实现了程序化;人才、资金、物资、时间等资源的利用实现了科学化,企业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都有成套科学的、规范的制度和程序。但是,总有部分工作是制度和程序管不到的,如果太多的制度和标准让人难以掌握,就可能压制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运行效率,增大管理成本。现代管理属于文化模式,员工的工作都不靠人来监督、管制,而是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去完成工作,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企业文化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和共同奋斗的愿望,使员工忠诚于企业和企业所从事的事业,一切基础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程序都已经潜移默化为所有员工的职业习惯。企业管理者重点关注在实施战略规划、战略管理,这是每个企业管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打造企业品牌的重要途径,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名片”、“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企业文化强大的内涵,是用之不竭的财富和智慧之源。建设企业文化,是塑造企业品牌,拴心留才、精心育才、吸引贤才、吸引客户,也是博得社会的认可的有效途径。在新的世纪,哪家企业拥有文化优势,哪家企业就拥有竞争优势。
(五)现代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过去,企业一般是靠物质资源来建立自身发展优势,主要以扩大企业规模和增加设备投入来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时至今日,这种发展方式不再是企业最好的发展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文化担起企业发展推动力的重任。它是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是获得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和智慧之源,未来成功与卓越的企业在于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目前,企业形象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及其所取得的成果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Ⅹ 如何处理好长期任务同阶段性成果之间的关系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一些地区、单位或部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偏重于阶段性集中活动,弱化了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经常性工作和阶段性集中活动关系,缺乏或不重视理论层面上的正确指导。因此,能否充分搞懂弄清经常性工作和阶段性集中活动,切实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于有效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要弄清楚经常性工作和开展的活动的概念、内涵和基本要求与目标任务。经常性工作贯穿党的全部奋斗历程,高度重视并坚持不懈地做好经常性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创先争优活动只有立足于做好经常工作,紧紧抓住经常性这个根本,才能全面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应有的作用。经常性工作体现在一个地区、单位和部门,就是指做好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创先争优活动是党中央立足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旨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在党内开展的一项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题活动。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手段”。所以要以科学辩证的观点去分析看待二者的关系:加强党的建设,经常性工作是基本要求和根本前提,是纵览全局的抓手;阶段性集中活动是经常性工作的一种创新和补充,是促进经常性工作的一种手段。在党的建设的历史上二者始终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如果只是在形式上高度重视活动的开展,忽视或弱化党的经常性工作,必将给党的建设带来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影响党的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在实践中应把握两个基本原则,科学对待二者的关系: 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扎实做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 不论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还是在阶段性集中活动中,必须像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重要的是做好经常工作”,“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到经常工作方面”,“没有一样事情不是一点一滴的成绩积累起来的”。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在活动中,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经常性工作为重中之重,固本培元,把经常性基础工作做好做扎实。一是要在“规范性”上下功夫。规范性,就是要把本单位的各个方面用正式的规章统一起来,作为每个党员、干部所遵守的准则。实践活动中,党的建设要上层次、上台阶,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必须围绕规范性建设夯实基础,要把制度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用制度来确保各种管理教育经常化和有效性。二是要在结合上下功夫。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一个侧重于思想引导,一个侧重于行为规范,但二者的工作对象都是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每个阶段性集中活动中只有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周密组织实施,才能确保活动收到实效。三是要在深入细致上下功夫。可以说,深入细致是党的经常性工作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但有些单位和领导干部在开展活动中工作不够严谨细致,简单粗放,搞活动、做工作不沉入基层,不做细致的调查研究,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喜用会议、文电、讲话来布置和领导工作;有的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善用大呼大嗡的办法处理问题,使经常性工作变得不经常。因此,在开展阶段性集中活动中,必须转变作风,下气力做好经常的、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 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真正把活动高效地融入经常性工作之中。 针对经常性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有目的地开展专项集中活动,切实把阶段性集中活动高效地融入经常性工作之中。一是要在设计活动的方式上高度体现融合性。任何一种活动方式都是为活动内容服务的,是一项活动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在设计的活动方式上真正体现党的建设经常性工作的基本要求,贴近实际,把活动方式和经常性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能游离于经常性工作之外。二是在活动的内容上注重点滴性。目前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许多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不能渴望一两次阶段性集中活动就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好。这就要求在具体工作中,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清醒地正视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抓住经常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设计、开展活动,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一个一个地去解决。三是在活动的进程上把握渐进性。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有效地去解决经常性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注意把握活动的进程和力度,不能有浮躁思想和情绪,否则就会出现“大跃进”现象。要坚守科学的态度,理智的思维,循序渐进,务求实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有一定力度,但不能超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接受程度,尽量做到每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和重要活动安排大致均衡、科学合理。 其次,在理解和把握了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我们不难看出,经常性工作和阶段性集中活动关系中又包含了诸多重要性关系,在实践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处理好“必要形式”与“重形式、走过场”之间的关系。开展创先争优阶段性集中活动要注意形式和经常性工作内容的结合,已确定的好的工作和活动内容要通过必要的形式来衬托和体现。在这方面,各地已经总结和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必须警惕形式主义,时刻克服盲目性,坚持不唯书不唯上,要以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理念对待活动的开展。要认真吃透上级的精神,客观梳理自身的问题和不足。要把上级的各种会议、活动的要求以及外地的经验做法领会好,不能死搬硬套。只注重形式、注重上级的要求、注重舆论的氛围,而忽视把上级的精神与本地区、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忽视群众的意愿,忽视基层的苦衷,忽视基础工作内容,忽视实际需求,盲目、被动地设计活动方式,活动内容、要求重复迭起,造成阶段性集中活动频繁,基层应接不暇,敷衍了事,最终只能是走过场。所以必须反对任何形式的表面文章和假、大、空现象。 二、处理好短期效果与长效机制之间的关系。创先争优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经常性工作和阶段性集中活动确实需要达到阶段性的效果,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但同时更需要探索建立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使之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身追求和实际行动。如果只重视当前或近期效果,忽视长远的建设和成效,就是没有真正把经常性工作和阶段性集中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犯功利主义的错误,出现“只要一时政绩、损害长远利益”的现象。因此,在处理经常性工作和阶段性集中活动关系时,既要注重活动的短期效果,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创先争优中如何强化党的建设经常性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处理好继承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关系。要统筹兼顾经常性工作和阶段性集中活动,必须处理好继承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关系,只继承传统而不去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只创新而不继承传统是危险的。创先争优的“创”和“争”,不是任意的“创”和“争”,而是在尊重规律基础上的“创”和“争”,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 和“争”,是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的“创” 和“争”。因此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巩固和继承好的经验和做法,切实把管用的、实用的、群众欢迎的工作内容及活动方式贯穿于整个实践之中,绝不能背离和丢弃我们党历史创造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同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研究,对在经常性工作和阶段性集中活动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坚持科学继承,不断创新,用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推进工作。 四、处理好实际效果与群众满意之间的关系。能否处理好经常性工作和阶段性集中活动关系,要看实际效果如何,更要看群众是否满意,绝不能简单地用开了多少座谈会、出了多少期板报、建立了多少规章制度等作为检验二者结合成效的标准。因此,开展创先争优必须立足在本职岗位争先进,在日常工作中创优秀,时刻检验自

阅读全文

与注重成果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
江莉马鞍山 浏览:417
马鞍山大事件 浏览:759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抵扣期限 浏览:451
马鞍山防汛抗旱指挥部通告 浏览:811
公司间商标授权书模板 浏览:115
上海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解办法 浏览:970
转让翻转犁 浏览:705
门头广告牌使用费合同 浏览:835
厂转让样本 浏览:8
摊销土地有残值吗 浏览:529
永久煤柱摊销系数是多少 浏览:421
工商局的权力 浏览: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