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谈谈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有哪些对投资国的影响呢
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
1 引言
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个未有定论的学术问题。一般理论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对外贸易存在两种效应:贸易的替代效应和贸易的互补效应。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R.Mundell)认为,当两国之间存在着关税壁垒、产业壁垒等妨碍自由贸易的屏障时,另一国的资本势必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等方式流入,从而扩大了进口品的国内生产规模,贸易与资本的流动有完全替代的关系。日本的小岛清(K.Koyimo)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同样可以在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创造新的贸易,使贸易在更大规模上进行,即互补理论。他把直接投资看作是资本、技术、经营管理和人力资本的综合体由投资国向东道国的同一产业部门的转移,所投资的产业部门应是投资国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同时投资国可以集中精力创造和开发出新的技术和比较优势,为更大规模的贸易创造条件。在以上理论的基础上,不少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此类研究大部分都是以考察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结构的影响,而且对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结构关系的研究比较少。
2005年是我国贸易摩擦最剧烈的一年,全年遭遇各类贸易摩擦的涉案金额达到百亿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地区出口成绩却一枝独秀:2005年1月至5月,北京市67.5%的出口增幅不仅高于全国平均增幅三十多个百分点,在出口前十位省市中也荣登增幅榜首,出口总额已列全国第七。这得益于北京出口结构的及时调整,使得北京市在近两年接连不断的国际贸易摩擦中受到的影响不大。与出口结构不断优化相呼应的是,北京地区外资不断流入。2005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6亿美元,增长28.8%,在东部的10个省市中,增速位居第一。一方面是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这两种经济现象间是否存在一定联系的?
2 外商直接投资对北京地区出口结构影响的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解决此类问题十分有效。协整理论是一种新的建模技术。它从分析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入手,探求非平稳变量间蕴含的长期均衡关系。如果涉及到的变量经过一阶差分后是平稳的,且这些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则称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是检验经济变量间因果关系常用的一种计量经济学方法,其本质是用条件概率来定义因果关系。进行计量分析时,本文选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机械及运输设备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十种机械、电子行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三个变量来代表计量模型中外商直接投资(FDI)、出口结构(Ex)、产业结构(Pr)这三个对应的变量,采用十种机械、电子行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来说明北京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这几个行业不但与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产品高度相关,而且其发展状况能够比较充分的反映北京地区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迁;北京地区的出口一直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在出口总额中的比例也一直保持稳定,如果仍以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中的比例作为变量进行研究,就不能发现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所以就要对产品进行细分,用机械及运输设备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反映出口结构的变化。在具体分析之前,要进行预指数和对数处理。以1995年为基期,得出1995年—2004年的FDI、Ex、Pr三个变量的指数化序列,指数化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数据的大幅波动造成数据计算的误差,而对数后所得到的数据容易得到平稳序列。
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每个变量的平稳性作检验,只有变量在一阶平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协整分析。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的结果显示LnFDI、LnEx、LnPr序列都为不平稳序列。接下来对LnFDI、LnEx、LnPr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ADF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LnFDI、LnEx、LnPr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结果
变量 ADF值 临界值
ΔLnFDI -1.600647 1%临界值 -2.8861
ΔLnEx -2.22784 5%临界值 -1.99587
ΔLnPr -2.223469 10%临界值 -1.59909
资料来源:由Eviews计算整理所得
从表1可以看出,LnFDI、LnEx、LnPr的一阶差分序列可以在90%的置信水平下认为各个一阶差分序列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序列,所以LnFDI、LnEx、LnPr变量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Johansen(1988)提出了极大似然估计法,通过建立基于最大特征值的比统计量λ-max来判别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可以精确的检验出协整向量的数目,且在小样本情况下,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检验其他方法。因此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结果见表2:
表2:协整检验结果
检验变量 检验内容 极大似然比 1%临界值 结果
LnFDI、LnEx 有1个协整关系 19.73697 19.93711 没有协整关系
LnFDI、LnPr 有1个协整关系 20.09738 19.93711 有1个协整关系
LnEx、LnPr 有1个协整关系 27.45485 19.93711 有1个协整关系
从检验结果来看,LnFDI、LnPr 和LnEx、LnPr 这两对变量的极大似然比值都大于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能够用来进行下一步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而对于LnFDI、LnEx这对变量在1%显著水平下未能通过协整检验,所以认为它们间没有协整关系,不能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了更深入研究两组变量的不同时滞长度下的关系,所以在检验时分别选择了滞后一期、滞后两期两种情况。根据P值判定存在因果关系的概率。如果统计量的P值小于0.1,表示因果关系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本文选择30%下的显著水平。检验结果见表3:
表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检验 一阶滞后的P值 结论 二阶滞后的P值 结论
LnFDI不是LnPr的格兰杰原因 0.27632 LnFDI→LnPr 0.91097 LnFDI→?LnPr
LnPr不是LnFDI的格兰杰原因 0.30801 LnPr→?LnFDI 0.28789 LnPr→LnFDI
LnEx不是LnPr的格兰杰原因 0.0671 LnEx→LnPr 0.33749 LnEx→?LnPr
LnPr不是LnEx的格兰杰原因 0.21761 LnPr→LnEx 0.18505 LnPr→LnEx
注:→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表示前者不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
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来分析,在70%的置信水平下,对于LnFDI和LnPr两个变量,LnFDIt-1是LnPrt的原因,而LnPr t-1不是LnFDIt的原因;但就t-2期的数据而言,结论正好相反,LnPr t-1成为了LnFDIt的原因,LnFDIt-1不是LnPrt的原因;对于LnEx和LnPr两个变量而言,在一阶滞后的条件下,它们互为因果,在二阶滞后的条件下,LnPr t-2成为了LnExt的原因,而LnExt-2不是LnPrt的原因。根据以上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在短期内,外商直接投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原因,但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会马上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中长期内,产业结构的改善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2)在短期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结构优化互为因果关系;在中长期内,出口结构优化取决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了出口结构优化的根本原因。通过计量分析,可以透过庞杂的数据发现经济变量间的关系,但是这仅仅达到了知其然的目的,要想知道知其所以然,还必须结合北京地区实际的经济情况,解释产生计量分析结果的现实原因。
3 外商直接投资对北京地区出口结构影响的经济分析
3.1 外商直接投资短期内优化出口结构、提升产业结构的原因
(1)独特的政治地位。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其独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力非同一般。处于北京这一政治中心的投资主体,离政策制定中心较近,能够享受到最为完整、且相对优惠的投资政策,而且由于行政机构集中,商业服务体系较完善,交通、通信设施发达,各种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很容易传播和收集,投资主体能够节约商务成本、降低行政时间,所以北京地区的政策效应比较明显,政策时滞也比别的地区短。所以北京地区政策效应较明显,能够迅速发挥作用。(2)丰厚的人力资源。出口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首先来源于技术溢出效应,而人力资源在技术溢出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北京作为当代中国最大的科技和文化中心,目前拥有国家级科研机构400多所,在北京的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有院士400多名,每年开展的科技课题3万多项;北京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就业人数的比例为19.44%,居于全国第一。这种充裕资本与丰厚的人力、技术“知本”相结合的方式,使伴随外商直接投资而来的技术能够快速溢出和转移,迅速、持续的拉动产业结构调整,避免了有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出现的升级瓶颈、升级缓慢等问题。(3)不断升级的消费结构。北京是全国重要的消费市场,其消费规模不仅对我国中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有着广泛的辐射作用,而且其消费模式对中国的内陆地区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随着北京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促成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正是这种不断升级换代的消费结构变化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催生出出口相关产业,通过国内的市场竞争,加强准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优化出口结构创造国内市场环境。(4) 服务产业的配套能力。2004年北京市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了创记录的67.8%,是全国比重最高的省市,从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上看,北京几乎可与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媲美。服务业的专业化使能够提供个性化化服务产品,最大限度的降低制造业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有利于加快北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优化出口结构;通过国内信息服务业了解国外市场的供求信息,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出口商品生产行业,促进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机互动。
3.2 北京地区产业结构成为中长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及优化出口结构的主导因素
产业集聚是区域产业组织的一种形式,即某个领域内相互互补、竞争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集中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现象。中长期来看,北京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入该地区和出口结构优化的动力,这种动力源于北京地区产业集聚效应,集聚效应带来的知识溢出、专业化分工、共享的劳动力市场大大降低了区域内企业的成本,加大了技术创新的可能性,由此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增强了北京地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
4 政策建议
为了更好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优化北京地区的出口结构,有必要根据它们的关系及其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1)调整引资战略,引导外资流向。由于北京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和出口结构的升级在很大程度上由产业结构决定,所以在制定引资政策时应该注重对外资的引导。对于现在的北京来说,通过引进外资弥补资金不足不应是主要的政策目标,应以高质量的引资、城市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整体竞争力的增强为基本引资标准,使引资工作更好的配合北京地区全局性的长远战略规划。(2) 改善投资环境,强化产业集聚效应。北京应该大力加强地方性涉外规章制度建设,提高政府办事的效率,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纠正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的行政行为,注重培育与外商投资企业的配套产业,处理好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之间的关系。配合鼓励跨国公司在京建立总部和研发中心的地区政策,对总部建设在土地、基础设施费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达到筑巢引凤的目的。(3)通过税制改革,创造公平环境。因为在享受优惠税收政策下就可以通过进行价格竞争和人才掠夺来占领市场并获取高额利润,抑制了外资企业使用高新技术和技术创新的动力。对于北京来说,要发展总部经济,发挥集聚效应,重点就是要吸引世界大型跨国公司,而在这类公司的全球战略中,而占领中国市场是其主要目标,税收政策对外资流入的影响不是很大,所以在制定涉外税收制度时,应该少给税收优惠甚至不给予税收优惠
❷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要控制什么变量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明显削弱了中国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某些内资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其主要表现是:在外资进入、外企林立、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融为一体且显著加强的态势下,海尔、华为、奇瑞等一批内资企业“奋袂而起”,自主创新,打造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名牌产品。换言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某些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的积极作用,是通过加剧竞争和这些内资企业正确有效地应对来间接地实现的。另一方面,在大规模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我国许多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则明显削弱。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内资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利益上的矛盾。外商直接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取长期稳定的高额利润。为此,外商要最大限度地垄断技术和市场,打败竞争对手;而绝不是要培植竞争对手,增强我国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陷自身于不利或败北的境地。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削弱我国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一,在技术、质量、规模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绕过关税壁垒,在我国就地生产,低价竞销,打垮内资企业。柯达公司在较短时间内占领了我国大部分彩色胶卷市场,即是一个佐证。第二,遏制合资企业开发新产品或新技术。在中外合资企业,由于引进并采用外方的产品技术,只有生产许可权而没有产品设计确认权,因而无需也不能对外方的产品技术进行任何修改和创新。我国不少国有企业在与外商合资的过程中,原有的研发机构被分拆,技术力量大量流失。据对120家中外合资企业的调查,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仅占51%.①第三,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特别是外商独资或外商控股企业,以较为优厚的薪水和待遇“挖走”了我国许多优秀人才,直接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特别是为大型跨国公司服务。有关统计表明,我国最优秀人才的40%、优秀人才中的45.7%都流向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或大型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从而导致内资企业和国内相关单位自主研发力量的巨大损失。②我国政府和有关研究机构提供的某些重要经济数据也表明,近年来我国企业特别是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来看明显削弱:(1)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这一比重2000年为28.5%,2002年为25.3%,2004年则降至23.4%.③(2)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只占销售收入的0.39%,即使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也只占销售收入的0.6%,这个比例尚不足发达国家的1/10.④根据国际经验,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应达到3%以上,低于3%意味着该企业没有竞争力,低于2%则意味着该企业将被淘汰;而高技术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则应达到10%以上。⑤(3)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与消化吸收经费支出的比例严重“倒挂”。我国这一比例2000年为1:0.074,2002年为1:0.069,2003年为1:0.067.⑥而日本和韩国在工业化成长时期,这一比例则为1:5~1:8.日本和韩国许多企业高度重视并以数倍的投入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而我国许多企业则恰恰相反。日本和韩国许多企业走的是引进——创新之路,而我国许多企业则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4)在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方面,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已超过国有企业。1995年,国有企业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为475件,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为50件,分别占全国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总数的77.6%和8.29%;到2001年,国有企业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为575件,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为795件,分别占全国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总数的17%和23.5%⑦。(5)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以上,产业发展的主导技术基本上依靠国外。据统计,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与购买国内技术费用支出的比例,2000年为1:0.108,2002年为1:0.115,2003年为1:0.134,2004年为1:0.190.⑧我国制造光纤、集成电路、石油化工、轿车、数控机床的装备,依赖进口的比率分别达到100%、85%、80%、70%和70%.当然,我国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明显削弱,也是多因一果。除了受外商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之外,我国较长时期在科技与企业发展战略、科技投入以及相关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缺陷,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2.对中国民族经济形成强烈冲击外商直接投资长时期大规模地进入我国,必然加剧外资经济与我国民族经济的激烈竞争和反复较量。外商直接投资凭借其资金、技术、管理、品牌、规模等垄断优势,通过“绿地投资”和并购我国内资企业,控制了我国的某些行业和市场,大量“消灭”我国民族品牌产品,通过合法或不正当手段吞食我国内资企业特别是国有资产,已经对我国民族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1)控制了我国某些行业和市场。经过20多年的迅速扩张,外资直接投资企业在我国某些行业和市场中已占绝对优势。其中,有两个特点值得高度关注。一是外商在我国幼稚产业抢先建立大企业。例如,在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中的移动通讯、光通讯、卫星通讯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已占到90%以上的份额。二是外商在我国某些盈利率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实行垄断。以汽车业为例,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都已抢滩我国,通过与我国汽车行业“领头羊”合资或对之进行并购等方式,基本上控制了我国的汽车市场。目前,9家外商直接投资汽车企业在我国轿车市场所占的份额已高达95%.再如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逼近90%.可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已基本上被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所掌控。(2)大量民族品牌产品相继被挤出市场。外商利用其种种垄断优势,加之在我国实行本土化生产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与我国内资企业进行激烈竞争,迫使我国大量民族品牌逐渐退出市场。外商在这方面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竞争式淘汰。外商凭借其品牌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优势,将我国一些民族品牌产品淘汰出局。二是“冷冻”式淘汰。外商在与中方企业合资时收购了中方原有的名牌商标,但并不使用,蓄意“冷冻”。合资企业的产品只使用外方的商标。最后,导致中方原有的名牌产品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三是“下滑”式淘汰。外商在与中方企业合资时,要求中方将名牌商标转让给合资企业。然后,利用中方原有的销售渠道主要销售外方商标的产品,少量销售中方商标的产品。一旦外方商标的产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则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中方商标的产品。(3)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在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通过种种合法或非法、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导致我国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一是高值低估。外商在与国有企业进行合资或对国有企业进行并购的过程中,由于对国有资产评估很不规范,往往低估国有资产,特别是漏估国有企业原有的品牌、商业信誉等无形资产,从而使国有资产蒙受巨大损失。二是偷税、漏税、逃税、骗税。许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偷、漏、逃、骗税问题。特别是不少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过在跨国公司内部高价进口、低价出口等转移价格方式,“假亏损、真避税”。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人士估计,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过转移价格给我国每年造成的税收损失就超过300亿元。⑨三是某些地方政府的“非理性”馈赠。除中央政府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统一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之外,不少省、市的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招商引资的“政绩”,竟擅自规定了有关土地无偿使用和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一些“土政策”,从而使国家利益遭受严重损失。此外,在外商与内资企业特别是与国有企业进行合资的过程中,往往是对其精华部分进行合资,而将劣质资产、沉重债务、亏损业务、老弱病残和冗员等统统推给老企业。这样,不仅在增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削弱了内资企业的竞争力,而且也增加了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和安排就业等方面的压力。(4)加剧资源短缺,恶化生态环境。在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中,有一部分是属于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尽管这些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给我国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仅就高污染企业而言,根据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提供的有关数据,外商投资于PIIS(指在生产过程中若不加以治理便会直接或间接产生大量污染物的产业)的企业有16998家,投资于MPIIS(指严重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企业有7487家,其工业产值分别为4153亿元和1984亿元,就业人数分别为295.5万和118.6万。外商在华设立这些高物耗、高能耗和高污染企业,实际上是将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某些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到我国,不仅加剧了我国资源短缺状况,恶化了我国的生态和社会环境,而且也严重危害企业职工和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从而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加剧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具有明显的非均衡特征。从表4可以看出,截止2004年,我国东部地区累计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总和、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和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分别为全国的82.43%、86.78%和86.25%;中部地区分别为11.04%、7.69%和9.16%;西部地区分别为6.53%、5.53%和4.59%.这种非均衡格局的出现,既与我国在较长时间内实行的由东向西、由沿海到内地的梯度开放战略有关,更与东部地区具有的人才、技术、基础设施、产业聚集和区位等优势有关。尽管我国政府近年来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利用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地向中西部特别是向西部地区投资,但却未见明显成效。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我国政府的政策导向具有明显的矛盾,不仅加剧了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且也进一步促使西部、中部地区的一些人才和资金向东部地区“倒流”。3.对中国经济安全和基本经济制度构成较大威胁近年来,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如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愈益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在认识上并不一致。其中,有两种提法值得重视。一种提法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抵御国内外各种干扰、威胁、侵袭的能力,以及国家经济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⑩另一种提法则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消除和化解潜在风险,抗拒外来冲击,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经济主权不受分割的一种经济状态。(11)吸收上述两种提法的长处,笔者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经济基础,具体表现为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经济竞争力和及时消除与化解潜在或现实的内部和外来经济风险的能力,国民经济长期保持较快和健康发展的态势。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的经济主权不受分割,经济自主性得以实现,基本经济利益得到保障。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5‘中国外商投资报告》,第211页。按照上述对国家经济安全概念的理解,前已述及的外商直接投资导致的负面效应,如我国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弱化、许多关键技术和一些重要行业被外国跨国公司所控制、民族品牌大量消失、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都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安全。不仅如此。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资金雄厚、管理先进、装备精良、竞争力强的外资金融机构的大规模进入将对我国金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它不仅将增加我国金融调控的难度,而且还将导致我国许多国有和非国有银行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危机。在我国全面入世之前(即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结束之前)外商直接投资已经给我国经济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当我国全面入世之后,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地大量增加,无疑使我国经济安全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地大规模增加,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投资自由化趋势的大背景下,也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尖锐的挑战。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基本原则。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均面临着削弱和动摇的危险。首先,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来考察。如果排除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拥有的资源性资产,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总资产(含经营性资产和行政事业性资产)中,公有制经济即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净资产约占2/3,非公有制经济即外资经济、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净资产约占1/3.(12)如果从经营性净资产的角度考察,两者之间的差距会明显缩小,但公有制经济经营性净资产在社会经营性净资产中仍占主体地位。然而必须看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资产的绝对量和公有制经济的增加值都在显著增加,但其在社会总资产和社会增加值中的相对比重却在明显下降。对比分析我国工业领域的相关数字,这种情况就会更加清楚(见表5和表6)。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整理。从表5可以看出,1998~2004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增长了35.61%,而外商直接投资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却增长了125%,从而两者资产总额的相对比例由1998年的3.51:1缩小为2004年的2.21:1;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负债率趋向下降,但仍高于外商直接投资工业企业的负债率。从表6可以看出:(1)2000~2005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虽然有了显著增长,但其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的相对比重已由2000年的54.25%降至2005年的39.24%;(2)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集体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66.35%降至2005年的43.12%;(3)外商直接投资工业企业和私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29.2%升至2005年的46.34%,超过了2005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集体工业企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43.12%);(4)2000~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工业企业增加值明显超过私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尽管外商直接投资工业企业并非完全属于外资经济,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也并非完全属于国有经济,但表5与表6所反映的现状和趋势对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次,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角度来考察。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即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一般认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中发挥关键作用;(2)国有经济应保持必要的数量,但更要注重在整体分布上的优化和经济、技术、管理素质等方面质的提高和影响力的扩大;(3)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控制力的发挥,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的作用来实现,更应通过大力发展由国家控股或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来实现;(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产业和地区,可以有所差别。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1)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2)自然垄断的行业;(3)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4)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从我国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来看,国有经济基本上能够发挥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但是,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业已凸显的外商“独资化”、外资“控股化”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强化,其并购我国重要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规模也可能会持续扩大。从而,我国国有经济无论在数量、素质、分布和控制力等方面都将面临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
❸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影响(利弊)
根据商务部12月17日公布的外商投资数据,今年1至7月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下降20.35%,7月份下降35.71%。这是外商直接投资连续第10年出现负增长,也是自7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今年1至7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483.68亿美元,同比下降20.35%。全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2,264家,同比下降27.39%。
7月份,实际使用外资53.59亿美元,同比下降35.71%。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845家,同比下降21.39%。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一直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很大的国家。目前,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正在下降,中国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小。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产生的问题
(一)扩大了产业结构偏差。目前,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偏低,对第一产业的投资规模很小.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在第二产业内部.一方面外资主要投资于规模小、见效快风险小的轻工业和一般加工组装企业.对重工业的投入相对薄弱.导致我国轻重工业发展不协调,不利于对产业结构升级空间的拓展。
另一方面,外资工业高度集中于制造业。而在制造业中又主要集中在加工工业.加快了我国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进程。在第三产业结构中,外资过多地流向商业、房地产、金融保险业等利润较高的产业,而流向通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部门和科教文卫部门较少.对这些部门的产出比重变化还没有起明显作用
(二)形成垄断,降低市场效率。随着我国引进外商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市场结构变化速度加快.外商投资企业的垄断现象开始在部分行业中显示出来。随着国内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正在形成之中。外商在华独资经营的环境明显改善.不再依赖中方投资者与其合作以求适应传统计划经济的许多特点。
(三)对我国的民族工业带来压力和阻力以市场控制为目的的FDI.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会构成抑制的一面.表现在外商控股控市.对我国民族工业构成威胁。我国企业尤其是大量国有企业因机制障碍越来越难以适应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从而受到外资的排挤。最终退出市场。
❹ 求一篇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文献综述
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提供一些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1、绿色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2、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探析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产业的影响及对策4、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研究5、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竞争压力及对策6、外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7、进出口业务中进出口商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8、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探索9、高科技企业跨国经营模式研究10、跨国经营中的市场营销与跨文化冲突11、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应对策略研究12、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措施研究13、国际贸易领域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的应对策略14、绿色壁垒的成因及其防范15、SA8000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16、反倾销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17、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比较优势和经营策略18、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展、问题和政策取向19、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与我国制造业发展对策20、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21、我国的贸易依存度及其国际比较22、电子商务中的EDI及其应用分析23、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24、利用产业内贸易理论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的作用探索25、中美贸易结构之比较分析26、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27、“更紧密经贸安排(CEPA)”的经济效应分析28、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分析及调整对策29、论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30、当前我国××产品外贸出口的主要问题及对策31、非关税壁垒的发展动态研究32、中国出口贸易过度竞争的原因及对策分析33、利用世贸规则加强农业保护的政策体系研究34、中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发展的障碍及对策分析35、自由贸易下我国农产品出口前景及其策略36、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现状分析及其战略选择37、进出口业务中进出口商各自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38、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研究39、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40、中国大型生产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的探索41、我国高科技企业跨国经营模式研究42、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战略研究43、国际反补贴发展趋势及对策44、应对反倾销中的企业行为研究45、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区域政策46、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研究47、我国外商投资的区位特征及变迁48、新形势下我国利用外资战略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研究49、跨国并购的发展及其对东道国的影响50、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策研究
❺ 张二震的主要成果目录
: 洪银兴主编,刘志彪、范从来、张二震参编, 2007, 现代经济学通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二震、马野青, 2007, 国际贸易学, 人民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张二震、马野青、方勇, 2005, 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三等奖, 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评奖委员会
方勇、张二震, 2005, 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三等奖, 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评奖委员会
张二震、马野青、方勇, 2005,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江苏省人民政府
张二震、马野青, 2003,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江苏省人民政府
张二震、马野青, 2003, 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南京市人民政府
罗志军、张二震, 2001, 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南京市人民政府
罗志军,张二震, 2001,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江苏省人民政府
张二震, 2000, 江苏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 江苏省委宣传部
张二震、马野青, 1999, 江苏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江苏省教委
张二震, 1999,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江苏省人民政府
张二震、马野青, 1997,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江苏省人民政府
张二震, 1997, 全国优秀回国留学人员, 国家教委,国家劳动人事部
张二震, 1996, 江苏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 江苏省教委
张二震, 1994,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江苏省人民政府
张二震, 1992-,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国务院
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
张二震, 20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昆山的实践, 昆山市委市政府委托课题
张二震, 2008, 外贸顺差问题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张二震, 2008,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 教育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究课题
张二震, 2006, 长三角外资外贸发展效益研究, 上海社科院委托课题
张二震, 2006, 开放条件下的昆山自主创新之路, 昆山市委市政府委托课题
张二震, 2006, 江苏苏北国际化战略研究, 江苏省社科规划办重点课题
张二震, 2005,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教育部研究基地重大招标课题
张二震, 2005, 长江三角洲地区跨国公司发展态势研究, 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社科规划办联合招标课题
张二震, 2004,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提升南京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思路与对策, 南京市计委十一五规划前期课题
张二震, 2003, 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研, 江苏省计委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
张二震, 2003, 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的评估, 江苏省计委招标课题
张二震, 2003, CEPA对江苏开放型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江苏省经贸委课题
张二震, 2002, 出口产品反倾销预警机制研究, 原国家经贸委课题
张二震, 2002, 南京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南京市科委重大招标课题
张二震, 2001,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张二震, 2001, 经济全球化与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 南京市科委软科学课题
张二震, 1999, 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南京开放型经济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南京市科委重大招标课题
张二震, 1998, 开放条件下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南京市科委软课题项目
张二震, 1997, 江苏跨世纪外贸战略研究,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张二震, 1997, 开放条件下南京市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南京市科委软课题项目
张二震, 1996, 南京市全面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对策, 南京市科委重大软课题项目
张二震, 1993, 比较国际贸易学,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张二震, 1991, 对外贸易政策的比较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出版著作
张国华、张二震, 2007, 开放条件下的昆山自主创新之路, 人民出版社
张二震、马野青、方勇, 2004,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中国的战略, 人民出版社
张二震 曾向东 马野青, 2003, 全球视角下的南京产业发展, 南京大学出版社
罗志军、张二震, 2001, 南京开放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南京出版社
张二震、方勇, 2001, 新经济与创业板市场, 经济科学出版社
张二震参著, 1998, 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制度效应, 经济科学出版社
张二震参著, 1998, 现代经济学, 江苏人民出版社
张二震、马野青, 1996, 国际贸易政策, 中国青年出版社
张二震、马野青、徐忠, 1995, 比较国际贸易学, 江苏人民出版社
张二震, 1993, 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与比较, 南京大学出版社
[美]多米尼克.萨尔瓦多著,张二震、仇向阳译, 1992, 国际经济学, 江苏人民出版社 杨继军、张如庆、张二震, 2008, 承接服务外包与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 南京社会科学 第5期
张二震、马野青, 2008, 当代国际分工新特点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新发展, 经济纵横 第3期
徐毅、张二震, 2008, 外包与生产率: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经济研究 第1期
张二震, 2007, 全球化与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论思考, 南京大学学报 第1期 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2期摘要转载
张二震、梁俊伟, 2007, 开放经济视角下的地区差异与经济增长,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第6期
任志成、张二震, 2007, FDI对中国就业的影响, 南京社会科学 第11期
任志成、张二震, 2007, 开放对发展中国家工资差距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世界经济研究 第9期
马野青、张二震, 2007, 开放条件下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问题探讨, 学海 第4期
安礼伟、张二震, 2007, 跨国公司进入与本土竞争力提升,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2期
任志成、张二震, 2006, 国际分工演进与跨国就业转移, 福建论坛 第4期 新华文摘2006年第12期论点摘编转载
张二震、许坚、马野青, 2006,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系列化问题, 广东社会科学 第1期 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2期论点摘编转载
任志成、张二震, 2006, 全球化背景下南北收入差距新趋势, 南京社会科学 第11期
方勇、张二震, 2006, 长江三角洲跨国公司主导型产业集聚研究, 世界经济研究 第10期
张二震、蒋佩晔, 2006, 国际贸易、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的再配置, 商业经济与管理 第10期
马天毅、马野青、张二震, 2006,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 世界经济研究 第7期
张二震、安礼伟, 2006, 长江三角洲地区跨国公司发展态势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第4期
张二震, 2005, 全球化、要素分工与中国的战略, 经济界 第5期 新华文摘2005年第22期转载
魏浩、毛日升、张二震, 2005, 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 世界经济 第2期
张二震、魏浩, 2005, 我国外贸安全的实证分析, 东南大学学报 第6期
张二震、方勇, 2005, 要素分工与中国开放战略的选择, 南开学报 第6期
魏浩、张二震, 2005, 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经济摩擦及其影响分析, 世界经济研究 第10期
张二震、方勇, 2005, 长三角一体化与苏南竞争力, 江海学刊 第5期
张为付、张二震, 2005, FDI与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5期
张二震、任志成, 2005, FDI与中国就业结构的演进,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第5期
张二震、马野青, 2005,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及其对南京的启示, 南京社会科学 南京社会科学
方勇、张二震, 2004, 出口产品反倾销预警的经济学研究, 经济研究 第1期
魏浩、张二震, 2004, 对我国现行外贸政策的反思与重新定位, 国际贸易问题 第11期
魏浩、张二震, 2004, 我国外资优惠政策的战略性调整思路, 投资研究 年第10期
张二震、方勇, 2004,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相互关系的理论述评, 南京大学学报 第5期
张二震、张为付, 2004, 世界制造中心形成、变迁机理与江苏世界制造业基地建设, 宏观经济观察 第3期
章江益、张二震, 2003, 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贸易利益分配问题新探, 世界经济研究 第9期
张为付、张二震, 2003, 世界产业资本转移与长三角制造业的发展, 上海经济研究 第7期
张二震、章江益, 2003,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趋势与南京对策, 南京社会科学 第7期
张二震、陈洁蓓, 2003, 从分歧到融合: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的发展趋势综述, 南京社会科学 第3期
张二震, 2003, 把江苏建成世界制造业重要基地, 宏观经济观察 第6期
张二震, 2003,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述评, 南京大学学报 第1期
张二震、安礼伟, 2002, 国际分工新特点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新思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第12期 财经杂志2003年第1期摘要转载
张二震、王小军, 2002, 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制度比较, 经济导刊 第3期
张二震、安礼伟, 2002, 资产专用性、产业组织与主导产业变更, 江海学刊 第6期
方勇、张二震, 2002, 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经济发展, 中国工业经济 第5期
张二震、周斌, 2002, 中国体育的产业化经营研究, 上海经济研究 第1期
张二震、张为付, 2002,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探析, 江苏社会科学 第3期
张二震、张为付, 2002, 南京市产业竞争力研究及对策, 南京社会科学 第1期
张二震、马野青, 2002,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 福建论坛 第1期
张二震, 2002, 法国的对外贸易与中法经贸关系, 国际贸易问题 第3期
张二震、丁杨, 2001, 建立和完善我国竞争政策体系的探讨, 产业经济研究 第3期
张二震、方勇, 2001, 城市化: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江苏社会科学 第2期
张二震、马野青, 2001, 南京开放型经济:现状、环境与发展对策, 南京社会科学 第11期
张二震, 2001, 全球化、结构调整与区域共同发展, 宏观经济观察 第6期
张二震, 2001, 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两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南京师大学报 第3期
张二震, 2001, 入世”与我国企业的竞争对策, 南京社会科学 2001
张二震, 2001, 经济全球化、WTO与我国产业发展, 华东经济管理 第1期
张二震, 2000, 加入WTO与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 南京大学学报 第3期
张二震, 2000, 从战略高度看入世,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第2期
张二震、马野青, 1999, 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与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思考, 南京社会科学 第9期
张二震、丁杨, 1999, 从战略性贸易政策到全球竞争政策, 经济学动态 第7期
张二震、马野青, 1999, 江苏跨世纪外贸发展战略的思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第2期
张二震, 1999, 开拓外资企业中间投入品市场,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第5期
张二震, 1999, 关于中国经济学的创建和发展, 江海学刊 第1期
张二震、王小军, 1998,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资源再配置效应, 江苏社会科学 第2期
张二震, 1998, 东亚金融危机与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江苏经济 第3期
张二震, 1998, 探寻证券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 江海学刊 第6期
张二震, 1998, 从开放型经济的角度看东亚金融危机, 国际贸易问题 第8期
张二震, 1998, 提高我省利用外资的层次和水平, 江苏经济 第8期
张二震, 1997, 一部弘扬中国传统优秀管理文化的好书, 中国社会科学 第3期
张二震、马野青, 1997, 南京全面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思考, 南京全面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思考 第5期
张二震, 1997, 结构优化:现代经济发展的主题, 江苏社会科学 第2期
张二震, 1997, Inward Foreign Derect Investment in Jiangsu , China Business Review Singapore
张二震, 1997,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Jiangsu Province of China, China Business Review Singapore
张二震, 1997, 扩大开放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国际贸易问题 第6期
张二震、马野青, 1996, 南京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对策分析, 南京社会科学 第11期
张二震, 1996, 我国下调关税的经济效应, 国际贸易问题 第6期
张二震, 1996, 江苏省的外贸发展和江苏的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 第3期
张二震, 1996, 扩大开放,增强江苏产品国际竞争力, 江苏社会科学 第2期
顾新华、张二震, 1995, 厂商兼并、证券市场及中国企业体制改革, 经济学家 第2期
张二震、王小军, 1995, 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和分析, 国际经济合作 第7期
张二震, 1995, 论江苏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南京大学学报 特辑
张二震, 1995, 国际贸易的发展利益及其实现机制, 南京大学学报 第4期
张二震, 1995, 略论经济一体化新趋向, 国际贸易问题 第5期
张二震、徐忠, 1994, 人才竞争与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 江海学刊 第4期
张二震、王小军, 1994, 亚太地区经贸合作模式:分析及探讨, 国际经济合作 第2期
张二震, 1994, 日本渐进式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贸易 第8期
张二震, 1994, 战后日本的贸易政策及其特点, 国际贸易问题 第8期
张二震, 1994, 略论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保护贸易学说, 生产力研究 第3期
张二震, 1994, 美国外贸政策的战略调整, 国际贸易问题 第2期
张二震, 1994, 论经济一体化及其贸易政策效应, 南京大学学报 第1期
张二震, 1993, 国际贸易政策选择的理论探讨, 国际贸易问题 第6期
张二震, 1993, 国际贸易政策的比较研究, 江苏社会科学 第3期
杜闻贞、张二震, 1992, 论农村工业区与农村发展新阶段, 上海经济研究 第4期
张二震, 1992, 略论外贸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 南京大学学报 特辑
张二震 , 1992, 论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江海学刊 第1期
杜闻贞、张二震, 1991, 乡镇企业布局与农村工业区, 南京大学学报 第4期
张二震, 1991, 略论国际劳动力流动及其原因, 世界经济文汇 第6期
张二震, 1991, 比较成本理论三题, 国际贸易问题 第12期
张二震, 1991, 贸易条件理论的系统考察, 国际贸易问题 第8期
张二震, 1991, 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江苏社会科学 第3期
张二震, 1990,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南京大学学报 5、6期
❻ 求一篇国际商务“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影响”论文框架
浅析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收益的影响
内容摘要:国际直接投资是一国融入全球化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种重要模式。从理论角度来看,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主要有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即国际直接投资可能减少(替代)贸易,也可能增加(互补)贸易。扩大出口,促进贸易增长,是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政策目标之一。本文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收益的影响效应,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国直接投资 外贸收益 影响效应
国际直接投资分为外国直接投资(Inward FDI)和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DI),它对一国的外贸收益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国公司一体化国际生产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互促进发展,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重点之一。20世纪50年代,蒙代尔、弗农和小岛清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马库斯、斯文森和邓宁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做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并对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理论进行了综合;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Bhagwati和Dinopoulos等经济学家又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进行了研究。而后又有研究将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对外直接投资纳入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探讨了不同类型国家之间贸易与投资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对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并不是孤立的,对外贸易规模发展越快,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就越大,而外资对东道国的出口增长也能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本文就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收益的影响进行分析。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收益的影响效应分析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出口导向型政策,再加上我国有丰富的、较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所以连续十多年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吸引外资约占全部发展中国家总额的1/5, 2004年中国吸引FDI突破50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FDI最大的受资国。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总量不断增加,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对中国的出口增长起到了很强的促进作用。
(一)数量效应:增加我国外贸总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外国直接投资对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增加我国的外贸总额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出口额从1991年的120.47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4442亿美元,增长了36.87倍,年平均增长率达193.62%,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呈现加速的形势。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自1991年的16.75%开始逐年递增,1995年时突破30%,1997年则突破40%,2001年达到50%,至2005年已经上升到58.29%,之后年份小有波动,仍呈上升态势。从出口增加额的角度看,尽管因为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有过较大波动(如1994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出口增加额占全国出口增加额的比重只有32.38%,而在1996年则高达637.20%),但总体上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增加额占据了全国出口增加额的主要份额。
2007年,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8.8%,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不到1%提高到2007年的近8%,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其中外国直接投资具有重要作用。外国直接投资有着极强的外向拓展力,没有外资企业的出口绩效,我国就难以实现对外贸易的平稳快速增长,也就是说,在华的外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尤其是贸易创造和市场扩张效应是极其明显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量进入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促进外贸总额的增加。
(二)结构效应:促进贸易结构优化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结构的优化调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方面,外国直接投资对贸易结构的转变有直接效应,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出口结构与外贸企业增长发生着相随的变化,在外资企业迅猛增长的同时,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国出口结构也基本实现了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制成品为主的根本性转变。目前我国制成品出口的比重达到85%以上,机电产品、服装纺织、皮革、家用电器、文体用品、塑料及金属制品和电子通讯设备等外资进入比较密集,且外资出口比重高、增长快、贡献率大的行业的迅速增长在我国贸易结构转变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外国直接投资有间接贸易效应,即经由生产技术和营销知识的外溢、市场网络的转移和示范效应等,带来国内制成品企业出口状况的改善,从而带动中国企业出口的发展。外国直接投资内含的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先进生产力等要素通过各种渠道非自愿扩散, 为我国带来了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科学的管理经验与管理模式等,实现了技术知识的外溢,带动和加快了我国产业与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这有利于扩大我国企业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增强了国内企业的竞争意识,促进我国生产率增长和贸易结构优化,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转轨时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建立以及市场机制的完善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外国直接投资在带给我国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首先,从整体上看,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在我国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格局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很小,投向第二产业的资金占据主导地位,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结构的深层次优化,即在促进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的作用有待提高。其次,外资企业进口增长过快,以及进入成熟期的外资企业利润汇出的逐步增加,给国际收支平衡造成压力。再者,部分外国直接投资落户中国后凭借其技术、规模、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挤占我国市场并形成垄断, 尤其在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领域,部分外国企业已占据绝对优势,对我国产业安全构成威胁。
提高外国直接投资外贸效益的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外贸发展呈现进出口增长速度双双回落,贸易顺差明显缩小的特点。在国际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形势下,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依然保持了13.4%的增长率,所以当前我国在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继续强化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政策建议如下:
利用我国劳动力和资源等比较优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推动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对外资企业出口实施更为有效的管理,保持其贸易高速、稳定的增长。各种旨在提高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努力,都应以促进结构优化为核心。
优化宏观环境,进行税制、外贸体制改革,促进国内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联合与竞争。加速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加速银行商业化进程,健全资本市场,增加金融产品种类,拓宽储蓄转化投资渠道,增强市场活力。建立健全法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外国直接投资创造良好环境。
制定科学的外商投资企业行业规划,配合以有效的产业政策指导。重点引进技术先进型产业的外商投资,严格控制技术传统型产业的投资,适当引进外国金融产业资本进行有效的产业政策指导,完善外商投资的外贸效益检测评估工作。
改变传统的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在出口导向战略条件下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以竞争优势为导向,将比较优势与新技术优势发展模式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制度、管理,支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从而实现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霍爱英.FD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效应分析.统计与决策,2008(18)
2.刘云羹.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发展[J].复旦大学学报,2006(1)
3.薛斌锋,寿志敏.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7(2)
❼ 急求资料,重重加分,绝不吝啬
在对外向型经济与珠江三角洲科技产业发展的研究中也有学者提出类似看法,认为我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应该避免重蹈...(3)外资核心技术封锁使国内技术风险加大。祝年贵(2003)从分析国外对华投资的本质入手,指出在高科技领域的巨额技术垄断...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效应风险述评
内容提要: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提高国内企业业绩具有诸多正面效应和积极作用。但随着外资进程的加快,利用外商对华投资的风险问题也随即出现,亟待需要解决和深入研究。本文在问题提出的背景下,就近期相关中外资风险的问题进行文献综述和评价,进而提出规避风险的政策建议,以期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FDI风险 政策建议
一、问题背景
我国改革开放,利用外资所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但伴随引资战略进程的加快,我国在引进和利用外资中存在一些潜在风险,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国内被外资垄断的一些行业,排挤了我国民族企业,威胁到我国的产业安全,加大了国内市场风险。其次,外贸依存度虚高,外企出口占总出口的50%以上,反映了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企实现,我国对外资的依赖性过高,影响到我国的国际收支安全,加大了国际市场风险。第三,外资的技术外溢效果从总体上看不太明显,我国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绝对层次的现状并没改变,贸易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也没扭转,表明利用外资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的目标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第四,外企的技术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增强了我国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性,影响了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的能力和积极性,技术的相对落后使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偏低,加大了国际和国内市场风险。第五,外资对总体就业的贡献率很低,与其在我国获取的利益不成比例,同时,外资的区域选择偏好也加剧了我国地区经济差异和个人收入差异。
尽管目前有许多国内外学者对此方面问题进行了有效的理论探讨,但绝大多数国内专家在从总体上论述了外资的正面效应后,只是略带论述了外资的负面效应,还不够深入;或从单个方面探讨外资的负面影响,如国内学者在技术外溢和技术安全方面,运用了大量的计量与实证的分析方法,但分析结果大相径庭,对统计计量标准与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分歧。作为国外学者则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整体进行分析,或以中国为例进行局部分析,直接对我国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客观分析的较少,并且国外专家分析也难免会从自身的角度和立足点出发来看待中国问题,不一定完全符合我国国情。虽然外资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有专门阐述,但缺乏理论系统分析,因此本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我国全面履行人世义务的过渡期即将过去。这意味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将加快,外资会以更快的速度进入我国,国际投资的自由化趋势难以逆转。在积极参与了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多边投资自由化活动中,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存的现象使我国的政策出现了两难境地,对我国目前的外资管理方式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同时,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引资工作也呈现了阶段性变化,目前国内存在内外资的“双溢出”现象,说明现阶段引资的目的已不单纯是为了弥补资金短缺,应尽快实现由注重引资数量向注重引资质量和效益上转变。2004年初,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国家适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特别强调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与之呼应,我国的外资政策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旨在新形势下,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率,规避外资风险,使外资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因此,无论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国际环境还是国内形势来看,研究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效应风险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性。
二、相关文献综述
西方的FDI理论主要探讨FDI与投资国的关系,即研究投资国进行FDI的动机与利益,如尼克博克(Knickerbocker,1973)的寡占反应理论,小岛清(Kojima,1973)的“比较优势”理论,海默(Hymer,1976)的垄断优势论,巴克利、卡森(Buckley&Casson,1976)的内部化理论以及邓宁(Dunning,1977,1979,1988)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于FDI与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东道国)关系的研究,最著名的是钱纳里和斯特劳特(Chenery&Strout,1966)的“两缺口模型”,认为外资可以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促进其经济发展。故在此理论思想的指导下,发展中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参与竞相引资实践。从表面上看,发达国家需要对外投资,发展中国家需要吸引外资,这似乎是一种无风险的双赢互利行为。因此,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FDI对东道国的潜在风险或负面效应估计不足,相关文献也十分鲜见。随着1997年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和随后拉美引资经济问题的启示,国内外各界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外资风险。2004年2月,中国社科院主办了第四届国际问题论坛,主题就是“中国引进外资战略的反思与展望”,在肯定中国引资成果的同时,对外资的负面效应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说明国内学术界对此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成为近期的焦点。由于外商投资的潜在风险直接体现在相关领域的负面效应上,本文拟从五个方面综述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负面效应(或称潜在风险)。
1.我国产业发展中FDI效应风险
(1)产业安全论。外资控制并占领国内市场,制约民族工业和幼稚产业发展,导致国内企业效益下降,部分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被外资控制,使我国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张玉和、王罡,2002),并且正沿着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初级产品的路线抢占国内市场。由于中间产品可以通过产业“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影响其他产业部门;初级产品的“前向关联”效应较大,对下游产业有重要影响,外资向中间和初级产品领域的扩展,能够控制更多的产业,因而对我国产业安全构成更大的威胁(张玉波、李连成,2001)。(2)国际垄断及品牌替代论。外资(主要是跨国公司)垄断现象日益明显,使我国的民族工业面临严峻挑战(张奋勤,1999);并且认为外资垄断使得国家对产业的宏观调控能力减弱,尤其增加了与产业结构调整直接相关的货币、财政、汇率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难度,从而容易使东道国陷入“蒙代尔三角”的困境。众多的民族品牌丧失,相当多的行业被外国品牌所充斥(祝年贵,2003)。(3)产业空洞论。外资加快了我国“产业空洞化”的进度和速度,表现在:①外资收购兼并的是我国支柱产业,即产业控制风险;②行业结构存在“夕阳化风险”;③行业发展所需人才流失风险(余治利,2000)。通过对跨国公司的研究发现,跨国公司在华主要从事垂直一体化投资,也就是把整个产业链中的一个或两个环节转移到中国,这使得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和产业之间缺乏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既挤占了国内资源,又迫使我国产业的对外依赖,属于典型的“飞地经济”(张奋勤,1999)。(4)产业结构偏离论。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工业结构效益影响的实证分析说明,外资企业进入降低了我国工业结构的总体效益,制造业比重偏大加快,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仍偏低缓慢,使我国产业结构的偏离程度加大(宋泓、柴瑜,1998)。
2.我国贸易发展中FDI效应风险
(1)“飞地”现象危害论。国外学者通过对中国的实证研究,认为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空前依赖外资企业,同时加工贸易在外资企业所占比重过高,与国内经济的后向关联很小,且出口品的国内含量偏低,显现出一定程度的“飞地”(enclaves)现象(Lardy Nicholas R,1996)。该现象和国有企业低效率结合时,存在很大风险。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加工贸易占总贸易的比重过高,其“两头在外”的特点决定了加工贸易进出口与国内生产要素关联性很低,属于典型的“孤岛经济”或“飞地经济”(enclave economy)。长此以往,这会导致外贸粗放型增长,加剧出口商品结构的低级化,加大对外依赖性,损害我国外贸发展的自主性(王允贵,2000)。对有关“飞地经济”的危害,有学者指出,在引资中若不注重自主创新和开发能力的提高,就会带来明显的“飞地效应”,造成对外技术依赖上升,当沉淀成本不高时,“飞地经济”会随当地劳动成本优势的丧失而迁移(潘悦、杨镭,2002)。在对外向型经济与珠江三角洲科技产业发展的研究中也有学者提出类似看法,认为我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应该避免重蹈东亚科技产业发展模式的覆辙,该模式的不足之处可用“出口平台”这一概念来概括,其操作方式是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创立对国外投资者有利的“飞地经济”,在利用东道国廉价资源的同时,保护核心技术不扩散(蔡兵,1999)。(2)外贸依存度偏高。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进出口贸易不平衡,出口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高,进口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低。如此,随着进出口贸易的扩大,我国出口产品对海外市场的依赖会大于进口国对我国产品供给的依赖,同时我国国内某些产业对进口品的依赖也会大于其他国家对我国市场的依赖(尹翔硕,2004)。
3.我国技术进步中FDI效应风险
(1)技术溢出效益不显著。Young,Stephen和Lan Ping(1997)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法发现外资在华技术外溢出效应十分有限。江锦凡(2004)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法发现外资在华技术外溢效应主要通过人力资本的渠道实现,影响的是以劳动力为载体的软技术部分,而技术外溢的另一渠道R&D资本却不通畅。从总体看,这种趋势削弱了我国自主技术开发的能力,形成技术的对外依赖。关于技术溢出效应相关文献较多,但孟良等(2004)在对国外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中发现:国外学者针对不同国家的研究结果大相径庭,即使针对同一个国家,不同学者也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但迄今为止,在所有使用面板数据(尤其是企业面板数据的研究)中的绝大多数文献都支持负溢出效应或无溢出效应的结论。(2)对我国内生技术培育点较小。王春法(21004)从文献调研、理论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4个方面对外国直接投资与内生技术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从机制角度研究FDI与我国技术进步之间关系的大多数结论是否定的;进入中国的FDI表现出明显的两头在外、根植性差的特点,外企与母公司有着强烈的技术依附关系,很少参加当地的技术市场活动,与当地的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的技术联系非常微弱。因此,仅现阶段而言,外企对中国内生技术能力培育的贡献很小;不仅如此,由于跨国公司享有的技术优势,可能迫使中国企业放弃已有一定基础的技术开发能力,转而依靠跨国公司提供的技术,对其形成技术依赖。
(3)外资核心技术封锁使国内技术风险加大。祝年贵(2003)从分析国外对华投资的本质入手,指出在高科技领域的巨额技术垄断利润决定了技术溢出效应非常有限,并利用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的“逆贸易导向性对外投资”理论和赤松的“雁行发展模式”理论,来说明东道国引入通常是投资国将淘汰的技术,长此以往,会形成对国外技术依存度越来越大的技术风险,严重削弱东道国的技术实力。
4.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FDI效应风险
魏后凯(2002)利用1985—1999年的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对外资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东西部地区间GDP增长率的差异中约有90%归因于FDI.徐莲子、谢保蒿(2003)和徐剑明(2004)认为,外资过度集中在东部制造业地区和东南部沿海地区,加剧了我国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进一步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国外也有相关文献研究了中国引资中存在的问题,他们的结论一致认为中国引资的最大弊端表现在加剧了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地区经济差异。Sun H.(1995)、Wanda Tseng和Harm Zebregs (2002)调查了FDI对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FDI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很大,但对西部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差距。Haishun Sun和Joseph Chai(1998)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跨部门资料对中国16个省的情况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外资不仅扩大了东、西部经济差距,而且通过对广东省的实证分析发现外资也加大了广东省地区内部经济差距。
5.其他领域中的FDI效应风险
(1)就业不足。2002年外企就业人数占我国城镇就业人口的比例不足:10%,涉外税收占全国比重约20%,反映了FDI对我国就业、税收贡献有限(穆虹,2004)。并且外资就业效应的有限性将日益明显,一方面,外企的用人目标是减员高效,与我国解决大量劳动就业的目标不同步;另一方面,外企的进入也造成一部分国内企业倒闭,失业增加(余永定,2004)。(2)从外资的资本形成效应方面指出了其负面影响,认为外资挤占了国内要素市场,在国内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存在外资对内资的“挤出效应”(左大培,2004)。(3)此外,外资大量流入加剧了我国的资源透支和环境恶化趋势,同时外资进入某些特殊领域会威胁到我国的信息安全(陈泰锋,2002)。
http://www.lunwennet.com/thesis/2007/18087.html
❽ 金融危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
(一)危机国为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将会加大本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此次金融危机起源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波及所有的发达国家。为了抵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都推出了数额巨大的投资计划,创造需求,以刺激经济的恢复,这将给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很大的机会。
(二)危机国利率降低,货币贬值,降低直接投资的成本
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部分国家都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降低利率、货币贬值,以刺激经济的恢复。理论上分析,东道国低利率的政策会降低直接投资的成本,促进直接投资的流入。胡建绩教授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证明了东道国货币汇率的变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正面影响。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货币对人民币都有不同程度的贬值,这降低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
(三)贸易保护加强,贸易摩擦增多,客观上要求对外直接投资
金融危机下,各国国内经济萎靡不振,失业率大幅增加,危机国国内政治压力加大,促使贸易保护主义迅速抬头,从而加大了货物贸易的难度,客观上要求更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避开贸易保护和贸易摩擦。
❾ 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利与弊
太长了,字书\数超过规定,自己看全文吧
http://www.e521.com/ckwk/jinrong/500007/1129102646.htm
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利弊之新实证分析*
中华财会网(www.e521.com) 2003-11-29
二、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概况
1、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
从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来看,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外商在华投资主要在旅游宾馆和中低档加工贸易型制造业。此后,工业领域的投资项目不断增加,在外商实际投资额中占主要份额。90年代初期, 投资于房地产业的外资增加较快,个别年份占到外商实际投资额的1/3以上,最近几年这一比例有所下降。累计看,投资于工业的外资仍然占最大的份额,约占60%。2000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的72.75%,合同外资的73.72%集中在第二产业;截至2000年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项目数的72.99%,合同外资的60.87%集中在第二产业。
从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来看,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在制造业,2000年外国在华直接投资项目数的56.35%,合同外资额的50.31%,实际使用外资额的46.39%投放在制造业;在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中比重较大的还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8.25%)、房地产业(8.36%)、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7.82%)、社会服务业(3.92%)等,而采掘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事业的比重不大。
2、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
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数地区。在整个8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投向沿海地区的占90%以上。 90年代以后,这一比重略有下降,但总的趋势没有明显改变 ,在沿海地区的投资,累计仍占全部投资额的88%。外经贸部的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外国直接投资于东部地区占87.88%,中部地区9.29%,西部地区仅占2.82%。截至1999年,东部地区累计使用外国直接投资占全国的87.84%,中部地区占8.94%,而西部地区仅占3.22%。
3、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来源
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初期,在华投资的外商主要采取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两种方式。90年代以来,外商独资企业的比例有较快上升,自1997年起,新设立项目中,外商独资经营的项目数超过中外合资经营的项目数,自1998年起,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的合同金额超过了中外合资经营项目的合同金额。但以累计数计,中外合资经营仍然是占最大份额的投资方式,占实际投资额的近一半,外商独资经营所占比例不到1/3。 根据外经贸部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截至200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分方式看独资经营企业占31.58%,合资经营企业占45.99%,合作经营企业占20.52%。
截止2000年外商直接投资分方式统计 金额单位:亿美元
方 式 项目数 比重 合同外资金额 比重 实际使用外资 比重
总 计 364,055 100.00% 6760.22 100.00% 3479.66 100.00%
合资经营企业206,74 56.79% 2904.80 42.97% 1600.19 45.99%
合作经营企业49,779 13.67% 1487.36 22.00% 714.18 20.52%
独资企业 107,352 29.49% 2319.86 34.32% 1098.93 31.58%
合作开发 177 0.05% 48.20 0.71% 66.36 1.91%
资料来源:www.chinafdi.gov.cn
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来源来看,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中,来自港、澳、台的资金一直占较大比重,在90年代以前,港、澳、台投资约占80%左右。90年代初期以来,其他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明显增加,港、澳、台资金比例逐年下降,但累计仍占近60%。
三、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的产出是资本、劳动、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函数。外国直接投资通过作用于上述变量来影响经济增长。本文从外国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国内投资、就业、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关系入手,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框架下研究外国直接投资作用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机制。
1、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GDP
图1给出我国1983-2001年经济增长率(GGDP)与外国直接投资依赖度(FDI/GDP)的变动情况。沈坤荣教授(1998)在作经济增长率与外国直接投资依赖度分析时,选用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是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并换算成美元的实际GDP。笔者认为,FDI作为对东道国的投资,其购买各种原材料以及支付工人工资都必然按照当年价格核算,因而以FDI与以当年价格计算并换算成美元的GDP相比的比值作为衡量外国直接投资依赖度的指标更具科学性。从图1可以看出:1990年以前,由于我国利用FDI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到1%,因而
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是十分明显,1991年以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1992、1993年,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几乎成直线上升态势,1994年FDI/GDP达到了6.22%,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渐趋明显。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4-2000年各卷,2000、2001年数据取自《宏观经济研究》2001、2002年第3期。
注: 左方坐标表示GGDP ,右方坐标表表示 FDI/GDP
G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将GDP换算成美元时用贸易平均汇价。如前文所述,定量的测定外国直接投资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做法是以经济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以外国投资水平和外国资本的积累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另一种做法是通过生产函数导出的增长方程研究外国资本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考虑到估计我国的生产函数比较困难 ,本文参考Maxwell J.Fry建立的FDI与国内投资、出口、GDP增长率关系的多元回归模型(Fry,1995),对1990-2001年的时间序列资料进行经济计量检验:
YG=a+b*YG(-1)+c*IG-d*IY(-1)+e*FDIY+f*FDIY(-1) +g*IF+h*XKG+ε
其中,YG表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IG表示国内投资增长率,IY(-1)表示前一期的国内投资占GDP的比重,FDIY表示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FDIY(-1)表示前一期的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IF表示通货膨胀率,XKG表示出口额占GDP的比重,ε为随机项。
运用EVIEW软件包,估计结果如下:
按照Maxwell J.Fry的模型,我们得到回归方程①。回归方程①考虑了国内投资增长率、前一期的投资占GDP的比重、通货膨胀率、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等诸多经济变量,从结果看虽然方程的拟合优度比较高,但各参数的T检验值明显偏小,显著性都不高。基于此,笔者选取显著性较高的经济变量作回归分析,经过多次试探和调整,得到较为让人满意的回归方程②。从回归方程②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与当年的投资增长率、前一期的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和出口占GDP的比重呈正相关,而且相关系数较高,显著性较好。其
中,总体回归方程在95%的水平下显著成立 ,国内投资增长率在1%的水平上显著,FDIY(-1)和XKG在10%的水平上显著 。与前一期投资占GDP的比重成负相关,但统计不显著。因此,从经济计量学的角度来看外国直接投资至少从总体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而前一期的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主要是因为我国一直对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予以限制,外商投资主要是以新设企业的形式出现,当年的投资往往要到下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投入生产运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逐渐放宽对跨国公司并购的限制,这种局面会有所改变,会出现下文所谈到的FDI并不增加国内总投资,只是把内资企业从国内市场上“
挤出”的现象,这种并购并不增加东道国的生产能力,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2、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国内投资
一般来说,一国的国内投资(Domestic Investment)由本国投资(National Ivestment)和外国投资(Foreign Investment)两部分构成。外国直接投资作为国内投资总额的一个部分,其不同的投资形式对投资总量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用于并购现有企业的FDI实际上并不增加国内总投资,只是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代替了内资企业,把内资企业从国内市场上“挤出”。Reisen(1996)对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吸收国际资本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拉丁美洲,大多数外国投资者出资收购现有的企业,FDI以债权-股权掉期和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形式存在,并未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笔者参考沈坤荣教授(1999)在研究外国直接投资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影响时建立的方程,对中国FDI与国内投资的关系作计量研究。
IY=a+b*YG(-1)+c*IY(-1)+d*FDIY+e*REXL+f*IR+g*IF+ε,其中,IY表示投资占GDP的比重,YG(-1)表示前一期的经济增长率,IY(-1)表示前一期的投资
占GDP的比重,FDIY表示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REXL表示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IR表示国内金融市场一年期贷款利率,IF表示国内通货膨胀率, ε为随机项。
运用EVIEW软件包,回归结果如下:
IY=30.78+0.20YG(-1)+0.8IY(-1)+2.72FDIY-3.62REXL-0.95IR-0.0.36IF③
(0.62) (2.66) (2.77) (-2.73) (-3.33) (-2.55)
R2=0.9896 Adj- R2=0.9689 D-W=3.51 F=47.67
IY=32.79+0.88IY(-1)+ 3.27FDIY- 4.24REXL - 0.95IR- 0.4IF④
(3.35)** (8.99)* (-5.26)** (-3.61)** (-3.38)**
R2=0.9883 Adj- R2=0.9737 D-W=2.65 F=67.61
根据沈坤荣教授的回归模型,我们得到回归方程③。考虑到前一年的经济增长率YG(-1)的显著性不高,不能通过检验,因而将这一解释变量舍去,得到回归方程④。从回归方程④不难看出,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各参数能够通过t检验,其中IY(-1)、REXL、IR、IF在5%水平上显著,FDIY在1%水平上显著,因此回归方程式是确实有效的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中国国内投资与国内利率呈负相关关系、与上年投资正相关,这与理论上国内投资应与国内利率负相关、与上年投资正相关相吻合。不过理论上国内投资与实际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相关系数不定,而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国内投资与实际汇率、通货膨胀率呈负相关关系。可见,我国利用FDI有助于当年国内投资的增加,没有将本国的投资“挤出”,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利用的外国直接投资主要是以新设企业形式出现,而很少通过并够实现。
3、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国内就业
我国是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经济,且大量剩余劳动力沉淀于农村。加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非农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之一。外资流入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改革开放以来,从绝对数量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吸纳从业人员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6万人增加到1999年的612万人(2000、2001年的数字应该更大,不过限于没有2001、2002年的统计年鉴,数据只
能采集到1999年);从不同时期各经济类型吸纳的新增从业人员的数量来看,外商投资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也是相当可观的。如1991-1999期间,外商投资企业新增从业人员546万人,而同期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不但没有增加就业人员,还分别缩减了1774、1837万人。
我们以外商投资经济从业人数为被解释变量,以FDI为解释变量,进行计量分析。
N = 99.03 + 0.13FDI
(3.47) (12.29)
R2=0.9497 Adj- R2=0.9434 D-W=1.54 F=151.08
LNN = 1.63 +0.57LNFDI
(3.56) (9.06)
R2=0.9214 Adj- R2=0.9102 D-W=2.09 F=82.14
其中,N表示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数(以万人为单位),LNN为N的自然对数,外商直接投资数额以亿元为单位。容易看出,上述回归效果很好。从回归的结果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亿元,外资企业将新增从业人员0.13万人,外商直接投资每增长1%,外资经济吸纳从业人数将增加0.57个百分点。
4、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TFP
新古典增长理论用TFP来解释产出中不能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解释的剩余部分,TFP涵盖了制度、资源结构、技术等因素,其中资源结构对TFP的初始水平影响较大,对TFP的变化影响较小,而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能够显著地影响TFP的变动。外国直接投资促进我国的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通过技术的外溢效应(Spillover)和制度的示范效应。技术的外溢效应可以通过转移技术导致的技术进步的硬途径和伴随技术转移过程的直接投资带动技术进步的软途径实现。何洁、许罗丹(1999)借鉴Feder(1982)的计量方法,利用生产函数建
立回归方程,得出结论: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我国内资工业企业的技术外溢作用(即产量的增加)就提高2.3个百分点。在何洁(2000)的另外一项研究中,他发现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部门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总体质量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和我国内资工业企业部门相比,工业部门的外资企业总体要素边际生产率并不存在明显的优势,这说明对我国总体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并无太太大的帮助,当然外资企业对内资工业部门的总体外溢效应是现实存在的,而且这个正的效应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扩大,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增加速度的加快有不断增强的趋势。沈坤荣教授利用各省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与各省的综合要素生产率作横界面的相关分析时,也得出了FDI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增加1单位可以带来0.37个单位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结论。考虑到TFP的量化工作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和比较复杂的计量分析手段,本文不对TFP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计量分析,而是选用何洁和沈坤荣的研究成果,认为从实证的角度FDI至少在总体上提高了我国的综合要素生产率。
四、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利弊的进一步探讨
上文运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对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作了实证分析,总体上认定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是有比较突出的贡献的。下文试图详细剖析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利弊。
1、外国直接投资之利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增加国内投资和促进资本形成;2、吸纳劳动力就业;3、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TFP;4、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5、扩大我国的外贸规模,改善我国的外贸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6、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税收来源。首先,大量FDI流入的最直接作用是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有效弥补了钱纳利等人提出的储蓄-外汇双缺口。截至1999年实际流入我国的FDI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7%,如果考虑国内的配套投资,这种资本形成效应则更为明显;从上文我们对国内投资与FDI关系的计量分析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FDI对增加国内投资与促进资本形成在95%的水平上作用显著。其次,外商投资企业吸纳了我国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根据相关统计资料计算我国1990-1999年这10年中外商投资经济新增从业人员565万人,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第三,FDI提高了我国的综合要素生产率,从上文我们选用何洁等人和沈坤荣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在总体上FDI确实提高了我国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尽管在后面的分析中我们将谈到外资企业在保守先进技术方面对中方的损害),这主要是因为FDI是一揽子创造性投资,随着资金的转移,观念、研究与开发、技术、管理、营销、市场网络等也会随之移向受资方。第四,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述,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来看,FDI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2000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的72.75%,合同外资的73.72%集中在第二产业;截至2000年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项目数的72.99%,合同外资的60.87%集中在第二产业;从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来看,FDI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从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看,除1978-1983年期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有所上升外,其他年度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呈逐年递减态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因此外资大量流入并投向第二、第三产业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同时,与外国直接投资相伴而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及其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了国内利用外资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也间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五,FDI企业的进出口比率远远高于国内其他企业,海关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1745.11,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8.39%,其中进口比重为53.5%,出口比重为44.0%,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的扩大。FDI企业优化我国贸易结构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使我国享受全球分工的好处、促进出口和提升进出口商品结构上。1998年我国进出口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分别为83.59%和88.79%,而同期外资企业进出口工业制成品比重分别为90.70%和94.18%,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最后,外国直接投资企业还为我国提高了一笔可观的税收收入。
2、外国直接投资之弊
由于外商来华投资主要是看好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其最根本的动机,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具有消极影响,而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大型跨国公司的涌进和对并购的逐步放开,这种消极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不得不让我们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述,90年代以来外国直接投资越来越多的采取独资经营方式,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外商也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控制企业的股权。外商千方百计取得企业的控制权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随着国内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正在形成之中,外商在华独资经营的环境明显改善,外商不再依赖中方投资者与其合作以求适应传统计划经济的许多特点;另一方面为了保守其技术秘密以保持其竞争优势。外商采取独资经营的更重要的企图在于控制我国产业和垄断市场。据统计,1997年外商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服装及皮革毛皮羽绒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等行业已经占据了市场份额的30%以上。其次,90年代以来,外商有投资建厂向更多的并购国有企业、国有品牌发展,而且开始从分散、随意性收购国有企业转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并购效益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者并购不同地区同一行业的骨干企业。如本文第三部分所分析的如果外国直接投资不是以新设企业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股权调期或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形式出现,那么这样的投资并不能增加东道国的生产能力。
第三,外商投资企业往往严密控制其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扩散,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并没有很好的实现。多年以来,我国主动让出市场份额换来的往往是二流、三流的技术,虽然作为发展中国家考虑到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我国应考虑选择适用技术,但是如果我国在技术上特别是具有战略意义产业的技术总是处于落后地位,我国将无法和国外竞争,也将危及到我国的产业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最后,外国直接投资很多是将其母国已经淘汰的产品生产或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中国,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五、简短的结论
通过上文的实证分析我们知道FDI在促进我国资本形成、吸纳就业和提高我国综合要素生产率方面贡献都是比较显著的,同时在我们对经济增长率与FDI的回归分析中也可以清楚的看到FDI在总体上比较显著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从我们对FDI的积极影响的进一步剖析中也可看到FDI通过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扩大对外贸易和优化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上缴税收等途径也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不过也正如上文多次提到的,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逐步放开对外商行为的限制,出现了FDI企业出于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我国产业、垄断市场和封锁先进技术的新动向。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在积极吸引外资,为外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的同时,应该对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