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样使学生有序表达,实施口语交际——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案例
一、案例生成的背景《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了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人际交往更加频繁,口语交际是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交流活动,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使其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我们的研究主题是:“怎样使学生有序表达,实施口语交际这一主题的确立来源于对农村老师们口语交际课的思考。二、主题案例研修实施过程(一)教学实践,引发问题 在多次的课堂教学中,发现教师们对此课程大多处于敷衍一下的状态,根本不注重口语交际的训练,如一位教师在上口语交际:《我喜欢的画》一课。师:你能说说你喜欢的画是什么?生:我喜欢喜欢的画是山。学生只回答了一句。老师又叫了几个学生,他们的回答也是一句话。老师就让学生接下来去写,再没有引导学生如何写具体。教师不能真正把此课程的学习与发展认认真真落实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导致学生对口语交际失去兴趣。农村小学语文老师也清楚地意识到口语交际课的重要性,然而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老师们却束手无策,或是老师轻描淡写,或是学生寥寥数语,导致农村小学的孩子不会说,说话经常出现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词不达意、颠三倒四的现象;不敢说,他们思维较慢,注意力容易转移,紧张的心理不善于表达自己,不愿意与人说话;说不好,学生与人进行口语交际抓不住重点,离题万里,漫无边际,不善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要说的内容,话语连贯性差,缺乏条理性.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二)观察分析,集体反思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课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怎样的位置?发挥了他多少本应该具有的功能呢?本学期,我们就这一专题——“怎样使学生有序表达,实施口语交际”进行了专题研讨,在鲜活的研修课例中,在反复的交流碰撞中,老师们各抒己见分析有如下四个误区导致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缺失:一、重视了口语交际课,轻视了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应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还要有意识的在语文教学的各环节中去培养,并且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我们的教师曾精心准备口语交际课,但非口语交际课预设交际环节的就少了,致使出现为上口语交际课而上口语交际课,这样逐日就丧失了诸多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鲜活素材和良好契机。二、重视了口头作文,轻视了人际、社会间的交际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是为了实现交往与应对。使学生逐步乐于表达、善于表达,进而实现“我会说”的目标。回顾我们的教学,很多教师注重学生口头作文的训练,甚至强化训练口语表达,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完成口头作文是单方面的,是个体行为。而要实现交往与应对,不仅要求学生有表达的技能,还要有倾听、理解、交际应对的能力,这是双向的、综合性的。换言之,口头作文课侧重“作文”,具有单一性;而口语交际课侧重“交际”,具有综合性,它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体现。三、重视了说的环节,轻视了听、评的细节。作为教师,每一次口语交际课都会进行认真的设计,提前对学生进行任务布置并予以指导,让学生课前认真收集、准备交际材料,其出发点是为学生说准备材料,让学生“有话说”。课堂上也给足展示时间,但往往不能说的精彩,究其原因:缺少交际的说话是失真的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巧妙、机智地使用听评的细节,让学生点评,或是让学生提问,比如:听了该同学的交流,你还想知道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常常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记得宝塔小学刘家一老师执教的一节《教你学一招》的口语交际课上,一学生介绍自己的绝招是做饭,待学生介绍完之后,刘老师机智地问道:“听了他的介绍,你们有什么问题吗?”立刻有两个学生站起来发问:“我想知道他是怎样做饭的?”“我想知道他的绝招‘绝’在哪里?”。这两个同学的问题正切中了该同学交际的“要害”,没有完成必要的交流,没有把话说清楚,有了这两个同学的点评与追问,该同学明白了自己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可见,有效的点评能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四、重视了学生的演说,轻视了教师的示范引领。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作为教师,每一次口语交际课都给学生十足的准备时间。在口语交际展示环节,也是尽可能让学生展示,让其充分表演与表达。我也曾看到这样的例子:某教师组织学生口语交际课,先是让学生读教材中的要求,再给时间小组内交流,然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提出要求予以指导,组织学生对说的好的同学进行“鼓掌式”评价,整节课就这样在学生的演说中结束。试问学生收获多少,是否达成本次口语交际的目标,着实有探究的空间。教师在组织口语交际课时要能在课前或课中突破难点时以身示范,恰到好处择时机地示范交际,甚至在示范交际展示后要求学生提问,以促进学生思维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三)制定策略,组织实践 该如何让小学生不当一名机械的聆听者或简单地回答问题的“应声虫”,愿意自主表达、交流?我们语文教师要循课标、思方法、去激活口语交际课堂,努力打造有效的口语交际课。究竟怎样才能上好有效口语交际课呢?我们语文组的成员进行了交流,大家畅所欲言,最后达成共识:一、精心准备,为学生搭建口语交际平台。我在这里要说的不仅是学生的准备,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深入到学生中去,为学生搜集材料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了解学生在准备过程中搜集了哪些材料,并为学生提供言语实践的形式。譬如:二(上)语文教材“保护有益的小动物”的口语交际训练时,老师应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益小动物”的图文资料;活动方式包括询问、阅读、收看影视、网上查询等;然后以记忆、剪贴、绘画、抄写等形式,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好,准备在班上交流。二、创设情景,营造轻松自如的交际氛围。“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这是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口语交际教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听话”、“说话”练习,而是师生心灵间的对话与交流。只有营造轻松自如的交际氛围,学生才能迫不及待地打开“话匣子”。向往桥小学的向金成老师执教的一节《身边的垃圾》的口语交际课就很好地使用了这个策略。他在课前将本校整洁、脏乱两个方面的图片拍下来制成幻灯片,课上伴随问题创设情景予以展示,当问及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个个抢着说;当展示整洁画面,问及垃圾哪儿去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老师引导完成了交际任务,整个过程显得轻松自如、水到渠成。三、多法并举,打造有效口语交际课。1、先看后说,用插图想象地说。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能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生动材料。有的口语交际内容配有插图,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再进行交际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抓住事物本质的习惯,又可以发挥学生想象能力。2、先想后说,用思维有序地说。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还未形成,他们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不善于思考,东一句,西一句,杂乱无章。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先想后说的习惯,做到说话有条理,以理服人。3、边演边说,用形象绘声地说。缺乏具体情境的口语交际是苍白无力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因地制宜创设具体的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进入角色,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加之小学生天性好动、善于表现自己,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得到角色体验,通过自己的表演或看表演,对人和事有了直观的印象,就有了说话的题材,说起来会更有兴趣,表达也会更清楚。4、以评促说,用追问完整地说。口语交际时,常会遇到一些“拦路虎”,使口语交际难以顺利进行;作为教师,要因势利导,就可以将停滞状态的课堂变成多向互动的“场”。做法很简单,一是可以让有困难的学生主动向别人请求帮助,二是要其他学生对说不下去的同学进行点评,甚至提问,这样“一请一问”、双向互动,自然解决学生说的困难。5、以导助说,用引领规范地说。上面提到的“一请一问”可以促进口语交际活动中的“卡壳”现象,但是要想学生真正能有所突破,能说、会说、说好,还需要教师必要的引导与示范,但双向互动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平等对话,对学生“卡壳”要多宽容、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四)及时总结,改进课堂围绕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原则,进行再次备课,同时确立本次校本研修的主题:使学生有序表达,实施口语交际。在调整后的教学设计中,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愉悦的。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过程,因而每个学生都是等待开垦的金矿,有着发展的可能和潜力。但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进行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还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可以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在说话时,其它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在做小动作,那么有几个学生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口语交际,可能连最后的一丝勇气都会消失。所以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运用改进后的教案,老师再次进行了教学实践,在第二次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教学内容,但由于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的改进,取得了完全不同的效果。三、案例反思 针对这一次的教学实践,我们再次进行了课堂记实,学生发言覆盖率达100%,发言两次以上三十人,占97%,三次以上二十一人,占6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改进了活动设计,加强了口语训练的扎实性和坡度性,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从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争先恐后的表达;看到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看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平等对话,对学生“卡壳”要多宽容、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看到每个学生成为了课堂的真正主人。在这堂课上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⑵ 什么是校本研修成果
是指以学校为单位抄,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的成果展示。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此外,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
(2)校本研修成果教学设计扩展阅读:
一、教学特征
1、 立足于工作岗位是教师校本培训的显著特征。
2、 针对性是校本培训的生命。
3、 校本培训是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二、发展情况
我国“校本培训”的概念最早是在1999年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的,“中小学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学都要制定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未来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比较符合我国地域分布广,培训任务重,经费短缺,保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等实际情况,成为一种与离职培训优势互补的运作方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重视。
⑶ 基于结果的校本研修计划中的结果指的是
基于结果的校本研修计划中的结果指的是教师的行为变化。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3)校本研修成果教学设计扩展阅读:
有关专家认为,所谓校本教研,也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室里发现了某个教学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也有人把这称之为“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
“为了教学”,是指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
“在教学中”,是指校本教研主要是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某种教学理论假设。
“通过教学”,是指校本教研就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放在一边,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⑷ 教学设计方案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得到意见和改进内容
!“具体问一下学校教科研处,他们的方案中提到了“活动中改进的内容”!
祝工作顺利、生活愉快!'tongyi
⑸ 国培校本研修成果
校本研修过程
序号 研修活动 所在学校教研组老师的意见 你的反思与改进
1 教学设计方案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得到意见和改进内容
2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是否出现的偏离教学结果等教学问题,有哪些反思和改进建议?
3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哪些非预见的生成性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解决和处理的?更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4 在教学实践后对教学设计需要做哪些调整和修改?为什么做这样的调整和修改?
⑹ 在"地图"教学中遇到哪些问题学习课程后是如何解决的
后又是如何解决的?
临沧市全员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根据《临沧市教育局关于印发﹤临沧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全员培训及研修方案(2011-2015年)的通知﹥》(临教发〔2011〕254号)要求,现将2014年临沧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全员培训(评好课专题)考核办法通知如下(采用光盘学习的考核办法另行通知):
一、临沧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全员培训的考核成绩总分为100分,考核内容包括网上学习情况(占70%,满分70分)和在线考试(占30%,满分30分)两大部分。
二、网上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时间、网上交流、作业3项考核指标:
1、学习时间是指学员网上学习各类课程资源的时间,该指标占网上学习情况总成绩的30%,满分21分,由网络平台直接给出此项成绩。
2、网上交流(杜绝抄袭)在学习平台中以研修日志、校本研修成果、教学设计与反思以及论坛研讨的形式来进行考核,该项考核指标占网上学习情况总成绩的40%,满分28分,由网络平台直接给出此项成绩。
“研修日志”即学员在研修过程中记录的个人学习的点滴感悟、心得、收获以及培训内容反映在教学过程中的改变等,要写出个人的真实感受,字数要在100字以上。
校本研修成果是学员针对自己感兴趣或长期困扰自己的问题、研修中有争议的问题或者其他问题(选题要强化课题研究的指向性与内驱力)撰写的教研性小论文。初步选题后,要围绕解决问题理清思路,把握要点,重组知识,完成论文提纲。有了满意的论文提纲,才算完成了论文选题。文章要求以培训内容为引领,以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为导向,倡导应用研究与实践创新;论文要求观点明确,主题突出,解析充分,特色鲜明,富有启发借鉴性;以1500——3000字为宜。
“教学设计与反思”包括“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两部分:通过学习课程资源,结合自己日常教学的某一堂课,进行教学设计,其中要体现课程学习中汲取的理念;教学反思是要在该教学设计实施后,针对整个教学设计或实施中的某个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的反思。
“论坛研讨”是指各位老师在培训中要针对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或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在论坛发帖,并积极回复其他老师的问题,进行论坛研讨。论坛研讨要求帖子有实质性的内容。
3、按时完成平台中发布的作业:参训学员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该项考核指标占网上学习情况总成绩的30%,满分21分,由班级辅导教师批改后给出此项成绩。作业要反映自己的真知灼见,不宜长篇大论,不可敷衍了事,杜绝抄袭。每份作业都有截止日期,超过截止日期,学员将不能再提交作业。
三、在线考试是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培训后期我们将举行在线考试,要求学员在线完成关于本次培训内容的试卷,试题采用客观题的形式,有单选、多选、判断等多种形式,试题难度将比2013年加大,不学习网上课程将难以取得合格成绩。
今年起不参加在线考试的学员,即使网上学习成绩合格,总成绩也记为不合格。
四、根据参训教师的在线考试、学习时间、作业、网上交流情况,由继教网结合班级辅导教师评价后给出最终成绩。本次考核成绩不合格的教师,下一次需自费补训,参加考核。
五、 对培训成绩合格的学员,在《云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册》中给予5个学分,72个学时登记。
六、州(市)、县(市、区)教育局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根据有关标准评选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学校、优秀辅导教师和优秀学员。对参与培训取得优异成绩、评为优秀学员的教师,在各类评优评先中优先考虑。
七、本次培训要求所有学员都要记手写的学习笔记。该项指标虽然只占总成绩的30%,但实行一票否决制,培训中后期市教育局将会同各县抽查部分学校学员的学习笔记。学习笔记要求包括每个专题培训中每门课程的大体内容框架,对课程内容的评价以及学员学习课程后的感受(尤其要包括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影响)。不按要求记学习笔记的学员,即使网络学习平台有学习记录,最终成绩一律为0,并对学员所在学校和校长进行通报批评。建议各位老师像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那样来记笔记,笔记应该是听课过程中的随堂笔记,而不是敷衍了事随表抄袭,既然要学习,就好好认真学习。
⑺ 中小学教师如何撰写教育经验总结——校本研修专题之四(下)
下面进行具体阐述:(一)标题标题应简洁、准确、新颖、醒目。题目不能过长,宜小不宜大(以写一个侧面或面上一个点为好),能反映文章中心和新颖之处,使人一看就明白所论述的内容。像《关于××的总结》、《关于××的一些体会》这类标题就有千人一面之嫌,而且也不够生动、醒目。标题可以是既定的科研项目,即专题经验总结;也可以是对某一阶段(如一学期、一学年等)全部工作的回顾。为确保标题尽量不落俗套,可采用以下方法:1、以“单位(或姓名) + 时间+ 内容+ 文体”作为标题这是标题中最常见的写法。只用将单位(或姓名)名称、时间、内容和文体四个方面列举全面即可。如:《××中心学校××××年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教师对于×学×年级××教学的经验总结》。这种标题虽然比较呆板,但使人一目了然。2、以成功的经验作为标题可采用“主副式”结构的标题形式,主标题简洁、形象,副标题概括主题、文体特点,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师转变学困生的经验》;《给学生一把‘开概括山斧’——谈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这种标题往往用语生动、有活力,在众多的呆板枯燥的标题中让人耳目一新,极易引起读者的兴趣。3、以问题直接作为标题这种标题豁亮,直逼眼帘,显山露水。如:《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问题的方式向读者抛出文章的中心,不仅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引发读者思考、共鸣。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题目形式很多,作者可根据总结的具体内容来全面衡量,灵活确定。(二)前言也叫引言。教育经验总结的前言力求简洁,不要长篇大论。大多数以凝练简洁的语言交代本篇经验总结的背景、写作目的、取得的主要成绩等,使读者一开始就判断出有无参考价值。主要有两种写法:1、全面经验总结的前言。前言中简单介绍基本情况,如:××(教研组或学科教学)工作的全面总结、××教研组工作的总结。2、专题经验总结的前言。在前言中说明该总结的背景和目的意义。(三)正文正文是报告的主体,占据了报告的大部分篇幅,体现了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质量和水平。正文必须围绕教育经验总结的中心论点(总观点)组织材料进行论证,通过对教育经验的分析和综合,把教育经验的重要意义体现出来。写作时,要紧扣经验总结的主题(中心观点)组织材料,可在文中设小标题,但要注意所叙述的若干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经验总结既要有典型的事例,又要通过分析研究,加以理论概括,做到内容生动,有理有据,说理性强,使人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工作上可资借鉴。正文的写作形式很灵活,大概有以下几种:1、层层递进。这类报告往往是先谈实践工作过程,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开始介绍作者所采取的方法,接着谈取得的成绩,然后谈从中所得到的经验体会,最后谈存在的问题或今后应改进的建议。这种行文方式是按照经验总结构成的几部分顺序依次进行的,逐步推进,深入展开。2、并列式写法。这类报告是将整个工作过程以及经验体会经过整理后分为若干部分来写,各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若干个分部分集中说明整个文章的论点。文章除了总标题之外,每一部分也可以有一个醒目的小标题。这种写法在经验总结报告中也较为常见,往往在较为复杂或是较大的工作总结中使用。3、倒叙写法。先列出所取得的成就,再介绍经验。这种写法也常使用。正文部分的内容,应以总结成功的先进经验为主,这也是这类报告的最终目的之所在。即是为了推广先进经验,促进教学活动的发展,丰富教育理论。正文除了要充分总结成绩和成功经验外,也可以适当总结失败的教训或简明地阐述尚存在的问题,便于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作者既可以把问题和建议分散在每个具体的问题上,总结成绩的同时,也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也可以在全面阐述成绩和经验之后,集中谈论问题和建议。前种写法多用于当每个方面的具体工作既有成功经验,又同时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时使用。这种写法使得问题突出,针对性强,便于读者阅读与理解。后一种写法多用于仅个别部分问题突出时使用,这样的写法便于集中讨论问题。问题集中,建议凸现,利于深入总结和分析。(四)结尾结尾是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精髓和结晶,能反映出作者的独到见解。通过对正文论述的进一步概括,根据典型材料的分析进行概括,形成规律性的结论。有的经验报告总结则将上述的问题或建议部分移在此部分论述作结,这样也未尝不可。写作的具体形式千变万化,大题的思路总是一致的,关键在于作者去选取合适的有效的形式。总之。结尾的用语要准确、有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五)附录和主要参考文献严谨的教育经验总结报告应有附录。它是一些不便于写入报告但又必须交待的重要材料,如调查问卷、研究纪录等;主要参考文献是指对报告的中心论点、写作思路有重要影响的材料和论述,要注明作者、文献标题、出处、卷期或出版时间等,以供查证。这是任何学术论文都必须的。同时,对参考文献的罗列,也进一步向读者展示了该经验总结的相关背景,便于读者进一步查证和研究。 四、报告的修改教育经验总结的成果一般体现为经验总结报告。正确表述经验是总结经验的关键。为此,要做到:鲜明观点与充实材料统一,经验描述与理性概括相统一,表述简炼、准确、逻辑性强。经验总结报告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一是所总结的教育活动的简要、全面的回顾;二是教育活动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引发的现象、取得的教育结果;三是对教育措施系统和教育结果系统之问因果联系的认识和讨论;四是在今后类似的工作中如何吸收这类经验、克服缺点的想法与建议。总结经验是要给别人看的,因此,从写作前到写作后,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并以此来不断提高自己总结经验的水平。修改是教育经验总结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初稿完成后,可视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使文章更充实完整。修改应注重总体结构是否合理、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修改不必急于进行,可以自己思考后动手修改,也可以向专家请教,给予更高层次的点拨,完善经验总结报告。 二〇一〇年六月七日
⑻ 个人校本研修学习计划
个人校本研修学习计划(通用21篇)⑼ 校本研修成果类型有哪些
答:1
、“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2
、“基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3
、“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校本研修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区别是,1、强调教师主体。2强调教师专业发展。联系学校是责任主体。
⑽ 论教学设计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教学效果
一、功在课前,效在课上
(一)抓住备课,满盘皆活
1、备课质量影响课堂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向45分钟要质量。而上好课,首要是备好课,只有认真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正所谓抓住备课,满盘皆活。所以应在备课、优化课堂设计上下苦功,课前勤一点,课上“懒”一点,总体上会用较少的劳动投入取得较大的教学效果。
2、备课是专业成长之桥
备课中,教学设计能力既是一种综合教学能力,又是一种创新能力,它在教学能力中居于核心地位。备课是一种学习、提升和修炼的过程,是一种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抒发情感的过程,它需要用心、用情、用力去打造。
3、优化备课是最现实的校本研修
备课、说课、听课、上公开课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研方式,也是教研的精华。尤其是备课,它无须加重我们的负担,它是教研,也是工作。使我们做中研,研中做,相得益彰。
(二)备课做到“二备”
1、研读教材
备课除按常规要求之外,在备知识时,要抓住四点,即新知识点,新旧知识连接点、兴奋点、创新点。这四“点”,在备课时要有预见、有对策。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验证、修改、总结和积累。长此以往,备课就会越来越细、越来越精,心中越有数,上课时就能做到轻车熟路。研读教材不可简单地泛泛而读,应边读、边想、边画、边问、边记,把读、想、画、问结合起来。钻研揭示语和旁注,它既是帮助我们正确使用教材、突出重点、发散难点的教法指导,又是启发学生分析思考掌握知识要领的学法指导。
2、超越文本
使用好教参:课程标准、教材、教参是教学中的三件法宝,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借鉴好报刊:各具特色的教学报刊很多,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资料的可读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很强,是我们备课和业务进修的“活水”。活用好经验,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大都是来自于教学一线,不仅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更主要是这些经验针对性强、操作性强。
(三)教学设计
当前,许多教师的教学仍然是“涛声依旧”,与其说课堂没有突破,不如说没有教学设计上的突破,教学设计是教师练功的平台,是教师专业化的成长之桥。
教学设计应体现:
1、规划性。课堂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项工作做一个规划。如教学目标编制、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筹划等。
2、前瞻性。在做教学总体设计时,教师通过思考预测教材内容、学习环境、教师的行为可能引起学生的反应,依据学生可能做出的反应,借助于想象拟出操作蓝图。
3、创造性。教学设计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去设计独特的具有个性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优化教学目标与内容
备课第一位的是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果说教学内容决定“教什么、学什么”,那么教学目标则决定“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平”。仅仅知道教学内容,而不清楚教学目标,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千重要,万重要,理解教材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理解教材就没法。要搞好教学首先要注重吃透教材。优化教学内容要解决的问题:“教什么?”“选什么?”“教什么最好?”“主题是什么?”“教到什么程度?”“采取什么方法?”、教材离学生越近发挥作用越好。怎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关键的是要能把课堂激活;怎样才能把课堂教学激活,重要的秘密武器,那就是在备课中对课程资源的巧妙开发和利用。所以要备好课除了要研读教材外,还要根据教材去找素材。当然,素材并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准备了很多内容,不能一下子都塞给学生,素材需要进行梳理取舍加工整合。只有素材根据自己的语言或者教学风格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扬弃,整合才有效。在讲课时力求把握特点,突出重点,克服弱点,让学生获得真知。对教材的把握应明确四度:“宽度、深度、难度、温度”。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巧妙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简与繁、易与难、顺畅与阻塞、生动与枯燥,决定一节课的成与败。当前我们在备课中的教学设计是不容乐观的,甚至是令人堪忧的。我们普遍不重视教学设计,即使有些教师重视教学设计,也不得法。
我们普遍缺少六种备课能力:(1)研读教材的能力;(2)围绕主题搜集素材的能力(激活教材);(3)了解学生的能力;(5)组织处理教材的能力;(5)教学设计能力;(6)个性化编写教案的能力。
(三)优化教学方法与策略
正确对待传统教学方法好的经验:(1)注意以旧引新,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2)要系统化传授知识,精心处理重难点;(3)运用边讲边问启发学生思考、集中注意,师生共同参与;(4)精心组织练习,小步快进,当堂反馈校正,力求把问题解决在课内。
存在问题:(1)习惯从概念出发,而不是从问题出发,注意结论和识忆,而忽视对知识发生过程和思维方法的探究;(2)过分强调教师主宰作用,基本上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缺乏对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的尊重与关怀;(3)未注意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动手实验与学生已有的认识经验紧密联系。 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态度就是要扬其长、避其短,这是选择教学方法首先要遵循的原则。改进教学策略东方不亮西方亮。当运用一种教学方法难以奏效时,是否想过改变一下思路,换一种教学方式。一种新的教学策略也许会让你的教学活动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而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法、步骤、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这样能出奇制胜,常教常新。
(四)优化课堂教学组织管理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上课只是布置学习内容及要求,然后严格督促,严格检查,严格验收,及时反馈并提出改正要求,不让一个学生蒙混过关,其结果是,这种简单枯燥的、并不受看好的方式,一学期下来,教学成绩竟比其他教学班高出很多,所学的知识量也比其他班多出好很多。这里且不说这种方法是不是科学,要不要推广,但是其结果是发人深省的。
尽管这些做法并非完全符合现代教学观,但这紧紧抓住“严格管理”是有其科学性的。
作为一所学校,作为一个教师,严格管理是什么时候都不应该丢弃的。
(五)优化教师的专业素养
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学。教师可分为三类:1)责任心很强,业务水平高,受教于他的门下,学生负担轻,学习质量高;2)责任心较强,但业务水平一般,受教于他的门下,学生负担重,效果一般;3)没有责任心也没有业务水平,受教于他的门下,学生没负担,自然也没有学习质量。既,教师的质量就是学生的质量,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根本出路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没有一流的教研,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学成果。在教研上让人不如意的教师其表现为: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愿研究;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研究;装点门面,流于形式,不真研究;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研究;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研究。既,教研的质量就是教学的质量,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根本出路在于提高教研的深度、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