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成果转化调查问卷

成果转化调查问卷

发布时间:2022-07-16 23:07:30

❶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

(一)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规范就是“用经验材料证明或证伪理论假说”。这些经验材料既可来自研究者的现实观察或实验活动(直接经验),也可来自记录了前人观察或实验结果的历史文献(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材料在形式上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非量化的,但都必须是可检验的。
实证方法包括教育测量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内容分析法。
教育测量法是指根据某种规则或尺度,以数量化的形式描述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某种属性。其中,包含着测量的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数字或符号;法则。教育测量法的基本特点是根据一定法则,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从而获得数量化的结果,并通过进一步分析获得相关结论。它可以把抽象、概括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反映个体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状况的方便工具,并提供可靠的数据。
定量观察法是按照事先设计的一套明晰而严密的“计量系统”实施的观察,它也被称为系统化的、结构性的、标准化的观察。这套系统包括:明确的观察对象、有严密逻辑性的观察项目系统、确定的观察程序和记录单位,还有物化的观察记录工具。它的长处是能系统地、高效地获得大量真实的、确定的观察资料,容易进行观察记录,而且观察结果便于系统地定量处理和对比分析。它的短处是对观察设计人员和观察者的理论和技术要求较高,同时观察过程比较呆板,缺乏灵活性。
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用严格设计的统一问卷,通过书面语言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来收集研究对象关于教育问题的信息和资料的方法。它有如下特点:1.调查工具标准化;2.调查过程标准化;3.调查结果标准化;4.研究效率高。
教育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有计划地控制教育活动中的某些因素,以引起其他因素朝着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的方向转变,然后检验假设,并由此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综合性研究活动。它的基本特点是:1.教育实验要揭示教育现象或教育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2.教育实验对因果关系的预先设想以假说形式表现出来,实验过程围绕假说展开操纵、控制等一系列干预活动,经观察、分析,最后检验假说。内容分析法是对教育文献的内容作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分析,并加以描述,从而对相关的教育现象作出事实判断的研究方法。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的文献资料可以是:1.以文字记录的资料,报纸、期刊、教材等内容往往是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对象。2.以声音记录的资料,包括:上课录音、学生谈话录音、竞选会现场的录音,与某个年段的教材配套的录音磁带。3.以影像记录的资料,包括:教学录像、电影、电视、幻灯片、图片。
内容分析法具有明显、客观、系统、量化等四个基本特点。1.明显的内容;2.客观的事实;3.系统的记录;4.量化的结果。
(二)质性方法
作为与实证研究相对的定性研究,有着独特的研究传统和研究假设,为定性研究所采用的质性方法,有着它的定义。陈向明先生给质的研究方法下了一个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包括访谈调查法、定性观察法、叙事研究法。
访谈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进行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态度和教育现象的一种调查方法。它有以下特点:1.调查过程灵活深入。2.获取信息完整真实。3.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访谈调查法的主要局限有:1.样本小、费用多、时间长、效率较低。2.标准化程度较低,难以统计。3.调查过程容易产生偏差。4.访谈调查不能体现匿名的特点,不能完全消除受访者的心理顾虑,这往往会影响受访者所提供信息的客观性。
定性观察法是研究者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被观察的人或事所作的开放性观察。它有以下几种特点:1.可以了解到更为真实的信息。2.可以获得更为完整的资料。3.可以进行多次观察。定性观察法也有局限:1.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2.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够高。
叙事研究法就是以叙述故事的方式来描述人们的经验、行为和生活方式,通过所叙述的故事来探究经验、行为的意义,及其蕴含的思想和哲理。在教育研究领域,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描述和分析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来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工作、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理念,从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究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动特点。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教育叙事研究具有:1.以质性研究方法为工具。2.以教育中的故事为对象。3.教育实践者成为研究主体。4.形成认识时采用归纳的方式。但也有局限性:1.外来研究者征得研究对象的配合相当耗时。2.不易了解到局内人的真正想法。3.研究者很容易受到叙事者故事的影响而偏离研究目的。4.叙事研究受到研究者个人倾向的影响。5.叙事研究对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系统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运用体现在研究主体身上,主要表现为系统思维。它的关键特点体现在运用系统科学原理考察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性质,并据此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性方法——既包括实证方法,也包括质性方法,以达到研究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及相关因素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研究,着重探讨研究对象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系统方法论及系统思维的特点:1.与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具有清晰性和开放性。2.与自然科学的还原主义分析思维相比,系统思维强调系统的整体性。3.与以往任何一种研究范式相比,系统方法论提供了新的思维原则、模式、路线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范例。
(四)复杂思维方法
复杂思维直面世界或事物本来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变化的生动丰富性。它考察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思维方式,是以非线性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情境思维为特征的。教育系统的复杂性体现在:1.教育活动组成因素的多样性和可变性。2.教育活动结构与功能、系统与部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3.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性和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
(五)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依靠教育专家、学者的帮助,在教育实践中展开科学研究,并以研究的成果指导自身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的基本特点:1.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教师即研究者,课程即实验,课堂即实验室。2.强调参与、合做与交流。3.强调实践反思。
(六)文献法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文献检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检索是由文献贮存和文献检索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检索系统。狭义的文献检索则指根据检索课题,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把所需要的文献及其线索查出的过程。文献法有利于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现状,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科研成果,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有利于为教育科研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研究效益;有利于拓展研究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❷ 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

围绕“有技术”和“要技术”两个群体打造出完整的服务体系。为有技术的群体提供包括技术推广、技术经纪、政策运用、培训教育、课题承接等服务,推动技术方深入挖掘自身价值;为要技术的群体提供包括项目引进、难题解决、政策运用策划、技术产品推广、对外合作等服务,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一)健全地质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体系

地质高科技成果推广的法律法规是科技成果得以顺利推广的外在环境,关系到地质高科技成果推广的效果。目前国土资源部关于科技项目的相关规定只有《国土资源部科技项目管理办法》,但在成果转化方面没有涉及。政府应建立以促进地质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包括科技投入、科技成果登记、鉴定、推广管理及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在内的体系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法规体系,用以调整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主体、供给主体、转化主体以及保障主体这四大主体的行为及相互关系。

(二)建设地质高科技成果转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搭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地方政府建设技术交易平台、提供科技成果与投资信息以及基层经济科技配套专属服务;为高校提供技术课题、技术需求信息;为企业寻找解决技术难题的途径,定制投资项目,建立技术信息与科技情报数据库,为企业边缘技术、非核心技术提供转让平台;为发明人宣传技术、推广技术,为创业者寻找项目。开展日常的服务工作,核心的服务内容包括找项目、找专家、找机构和决策信息定制。地质科技资源丰富、成果累累,要从众多的成果库中找到社会最需要的技术成果,从众多的科技人员中找到社会最需要的技术专家,从众多单位中找到用户最合适的单位,并对找到的成果项目、专家信息、单位的信息进行动态跟踪、结构化分析和知识化关联。

(三)挖掘市场需求,开展重大成果转化推广活动

运用市场机制合理调配成果数据、人才数据等,这是成果转化今后工作的重点内容。要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等各种形式,挖掘、收集企业技术改造与投资兴业的实际需求,并与企业建立固定的科技服务通道。根据企业需求,通过人工定制、人工邀请的方式从科技资源库中提供有针对性的项目、专家。专业工作人员要做好重点项目跟踪、技术经纪等各项咨询服务。

为了更好地向公众宣传地质科技管理取得的显著成绩,展示地质科技成果,组织国家级或部级重大成果、国家科技奖励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成果,以专题展览、科普作品、巡展、数字展览等科普形式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并使之成为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科普宣传的一个精品科普项目和长期性科普活动,每年持续开展。此外,对于每年新增登记成果要系统整理,并有重点地向社会推荐,通过系统“包装”,编制若干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介绍,这些项目可以在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上向社会推广。

(四)形成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

与高校、研究所建立合作后,高校、研究所派遣具有专业背景的负责人专门与地质高科技成果转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接洽。将挖掘到的各种真实技术需求进行分类整理后,根据专业优势情况优先推荐给专业最强的高校或研究所指派的具体负责人。该高校或研究所同样优先处理成果转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荐的企业技术需求,由该负责人安排后续筛选、过滤,乃至撮合其单位内具体专家与企业需求方对接洽谈。在双方的对接洽谈过程中,成果转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与该高校或研究所均将根据实际需要予以必要的协助,以推动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双方合作成功后,落地的项目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得到各项后续服务。最终依靠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及相关科技、经济管理部门,依托国土资源部直属事业单位,建立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转化骨干队伍。

(五)健全科技评价机制

科研的真正价值是将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以要对科技发展规律、各学科的特点、科技成果产业化技术等进行深刻的研究,形成系统。应引入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理论,深刻研究科技活动规律和相关政策,结合工作实践,关注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尤其要注重指标的选取、权重的确定和分类方法的选择等因素。国土资源科技管理部门和相关组织、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到科技评价研究和实践中来,共同探索科技发展的规律,共同发展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要建立完善可行的考核制度,承认科研人员从事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将技术成果的应用价值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进行量化并在科研人员的年终考核、职称评定以及晋级等方面予以体现。

(六)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

目前投资地质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工作是: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增加推广活动经费和事业经费,改善推广条件,提高人员素质、稳定推广队伍,特别要在对地质资源创新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技术领域和事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性技术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有必要采取措施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解决项目合作中存在的宏观层面上的问题,如强化对产学研合作的资金支持,对那些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好、有潜在经济效益的合作项目给予投资,通过政策导向,鼓励民间出资设立各种基金予以资助,积极争取银行、财政、金融部门参与和支持产学研合作,保证资金及时到位。

❸ 如何实现培训成果的转化

一、加强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随着员工培训工作力度的加大,培训工作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未彻底摒弃长期以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消极态度。企业领导及负责部门对员工培训的支持力度和工作态度是公司能否顺利开展各项培训的关键。

二、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有效的企业培训目标应是企业战略目标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良好融合,‘只有当企业培训目标同时满足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发展,才能发挥其推动企业经营发展的最大效用。因此,首先要让员工了解企业发展目标,并指导员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将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融合,以努力实现“双赢”目标为原则,提高员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应根据每类员工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对策。对于老黄牛型的踏实肯干员工,可通过岗位竞争和定期的技术能力考核适当予以压力和危机感,激发此类人员的求学意识,鼓励并引导他们改善目前绩效;对于进取型员工,应及时关注他们的个人发展需求,主动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结合,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学习知识、开发潜能、积累经验,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华,同时通过制定相应的措施增加此类人员对公司的归属感,为公司做好人才储备;对于庸碌型员工,培训应集中在纠正行为问题、改善工作态度方面,避免此类员工影响公司形象和经营发展。

三、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及时掌握新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运用,关注员工在工作领域上取得的成果,加大新技术、新成果在企业内部推广学习的力度,鼓励职工自觉学习并运用新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职工相应岗位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课程和研讨会,鼓励职工不断更新和丰富原有的知识架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完善培训评估机制。要提高培训效益,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是不可忽略的一项工作。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法和标准,明确责任落实工作。培训效果评估的手段是多样化的,可以是问卷调查、面谈调查,也可以是对受训者进行知识和实操考核、培训前后相关数据对比等。培训组织部门在安排培训内容的同时应根据实际确定评估方法,做好监督指导工作,以确保培训质量。同时根据培训后的效果调查分析和信息反馈,改进相应的项目设置,并指导今后培训工作的开展。

五、完善培训结构,实现职业培训和发展培训并行。由于岗位种类和工作层次不同,所需掌握和使用的技能随之不同,因而必须有侧重地进行培训。职业培训主要针对操作人员,而发展培训则主要针对管理人员。近年来,随着管理人员年龄结构日趋年轻化,发展培训课程的设置对发挥员工潜能、实现员工价值、加强员工企业归属感、避免人才流失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❹ 为了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建立健全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一、加强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随着员工培训工作力度的加大,培训工作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未彻底摒弃长期以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消极态度。企业领导及负责部门对员工培训的支持力度和工作态度是公司能否顺利开展各项培训的关键。

二、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有效的企业培训目标应是企业战略目标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良好融合,‘只有当企业培训目标同时满足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发展,才能发挥其推动企业经营发展的最大效用。因此,首先要让员工了解企业发展目标,并指导员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将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融合,以努力实现“双赢”目标为原则,提高员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应根据每类员工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对策。对于老黄牛型的踏实肯干员工,可通过岗位竞争和定期的技术能力考核适当予以压力和危机感,激发此类人员的求学意识,鼓励并引导他们改善目前绩效;对于进取型员工,应及时关注他们的个人发展需求,主动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结合,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学习知识、开发潜能、积累经验,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华,同时通过制定相应的措施增加此类人员对公司的归属感,为公司做好人才储备;对于庸碌型员工,培训应集中在纠正行为问题、改善工作态度方面,避免此类员工影响公司形象和经营发展。

三、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及时掌握新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运用,关注员工在工作领域上取得的成果,加大新技术、新成果在企业内部推广学习的力度,鼓励职工自觉学习并运用新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职工相应岗位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课程和研讨会,鼓励职工不断更新和丰富原有的知识架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完善培训评估机制。要提高培训效益,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是不可忽略的一项工作。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法和标准,明确责任落实工作。培训效果评估的手段是多样化的,可以是问卷调查、面谈调查,也可以是对受训者进行知识和实操考核、培训前后相关数据对比等。培训组织部门在安排培训内容的同时应根据实际确定评估方法,做好监督指导工作,以确保培训质量。同时根据培训后的效果调查分析和信息反馈,改进相应的项目设置,并指导今后培训工作的开展。

五、完善培训结构,实现职业培训和发展培训并行。由于岗位种类和工作层次不同,所需掌握和使用的技能随之不同,因而必须有侧重地进行培训。职业培训主要针对操作人员,而发展培训则主要针对管理人员。近年来,随着管理人员年龄结构日趋年轻化,发展培训课程的设置对发挥员工潜能、实现员工价值、加强员工企业归属感、避免人才流失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❺ 如何促进培训成果转化

一、加强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随着员工培训工作力度的加大,培训工作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未彻底摒弃长期以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消极态度。企业领导及负责部门对员工培训的支持力度和工作态度是公司能否顺利开展各项培训的关键。 二、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有效的企业培训目标应是企业战略目标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良好融合,‘只有当企业培训目标同时满足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发展,才能发挥其推动企业经营发展的最大效用。因此,首先要让员工了解企业发展目标,并指导员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将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融合,以努力实现“双赢”目标为原则,提高员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应根据每类员工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对策。对于老黄牛型的踏实肯干员工,可通过岗位竞争和定期的技术能力考核适当予以压力和危机感,激发此类人员的求学意识,鼓励并引导他们改善目前绩效;对于进取型员工,应及时关注他们的个人发展需求,主动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结合,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学习知识、开发潜能、积累经验,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华,同时通过制定相应的措施增加此类人员对公司的归属感,为公司做好人才储备;对于庸碌型员工,培训应集中在纠正行为问题、改善工作态度方面,避免此类员工影响公司形象和经营发展。 三、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及时掌握新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运用,关注员工在工作领域上取得的成果,加大新技术、新成果在企业内部推广学习的力度,鼓励职工自觉学习并运用新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职工相应岗位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课程和研讨会,鼓励职工不断更新和丰富原有的知识架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完善培训评估机制。要提高培训效益,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是不可忽略的一项工作。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法和标准,明确责任落实工作。培训效果评估的手段是多样化的,可以是问卷调查、面谈调查,也可以是对受训者进行知识和实操考核、培训前后相关数据对比等。培训组织部门在安排培训内容的同时应根据实际确定评估方法,做好监督指导工作,以确保培训质量。同时根据培训后的效果调查分析和信息反馈,改进相应的项目设置,并指导今后培训工作的开展。 五、完善培训结构,实现职业培训和发展培训并行。由于岗位种类和工作层次不同,所需掌握和使用的技能随之不同,因而必须有侧重地进行培训。职业培训主要针对操作人员,而发展培训则主要针对管理人员。近年来,随着管理人员年龄结构日趋年轻化,发展培训课程的设置对发挥员工潜能、实现员工价值、加强员工企业归属感、避免人才流失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❻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共部门如何实现培训成果的转化

一、加强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
随着员工培训工作力度的加大,培训工作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未彻底摒弃长期以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消极态度。
企业领导及负责部门对员工培训的支持力度和工作态度是公司能否顺利开展各项培训的关键。
二、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有效的企业培训目标应是企业战略目标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良好融合,‘只有当企业培训目标同时满足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发展,才能发挥其推动企业经营发展的最大效用。
因此,首先要让员工了解企业发展目标,并指导员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将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融合,以努力实现“双赢”目标为原则,提高员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应根据每类员工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对策。
对于老黄牛型的踏实肯干员工,可通过岗位竞争和定期的技术能力考核适当予以压力和危机感,激发此类人员的求学意识,鼓励并引导他们改善目前绩效;
对于进取型员工,应及时关注他们的个人发展需求,主动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结合,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学习知识、开发潜能、积累经验,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华,同时通过制定相应的措施增加此类人员对公司的归属感,为公司做好人才储备;
对于庸碌型员工,培训应集中在纠正行为问题、改善工作态度方面,避免此类员工影响公司形象和经营发展。
三、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及时掌握新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运用,关注员工在工作领域上取得的成果,加大新技术、新成果在企业内部推广学习的力度,鼓励职工自觉学习并运用新知识,提高工作效率。
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职工相应岗位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课程和研讨会,鼓励职工不断更新和丰富原有的知识架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完善培训评估机制。
要提高培训效益,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是不可忽略的一项工作。
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法和标准,明确责任落实工作。
培训效果评估的手段是多样化的,可以是问卷调查、面谈调查,也可以是对受训者进行知识和实操考核、培训前后相关数据对比等。
培训组织部门在安排培训内容的同时应根据实际确定评估方法,做好监督指导工作,以确保培训质量。
同时根据培训后的效果调查分析和信息反馈,改进相应的项目设置,并指导今后培训工作的开展。
五、完善培训结构,实现职业培训和发展培训并行。
由于岗位种类和工作层次不同,所需掌握和使用的技能随之不同,因而必须有侧重地进行培训。
职业培训主要针对操作人员,而发展培训则主要针对管理人员。
近年来,随着管理人员年龄结构日趋年轻化,发展培训课程的设置对发挥员工潜能、实现员工价值、加强员工企业归属感、避免人才流失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❼ 中央到地方的一揽子政策激励大礼包都是什么

记者近日获悉,作为收入分配改革七大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人员群体正不断收获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揽子政策激励大礼包。中央层面,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明确,我国允许科技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兼职地方层面,近日北京、山西、辽宁、安徽、山东等地密集出台政策,鼓励科研人员“下海”兼职,或者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专家表示,系列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科研人员的收入分配结构,促进有竞争力的科研人员持续增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效应 创新创业积极性再获激发

专家表示,更重要的是,科研人员增收更多体现了知识价值,知识要素参与国民收入分配,不仅对收入分配结构改革是个重要转折点,也将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当前出台的激励政策,一方面能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另一方面也会因效仿效应和‘羊群效应’,对其他科研人员创新创业起到激励作用。对于我国来说,未来不论是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还是进入科技强国,都与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密不可分。”王宏伟告诉记者。

而在程杰看来,科研人员作为人力资本水平最高的群体,最具有潜在生产效率,以往因为受到体制约束,人力资源存在闲置浪费现象,当前出台的系列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人力资源潜力和提高配置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专家也表示,虽然国家和地方层面密集出台了很多激励政策,但目前不少单位出台的细则还不够,还没有实现所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全覆盖。下一步还需要各个机构尽快出台相关细则并强化落实。

王宏伟还指出,在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尤其是创业中,政策扶持仍需加强,这主要体现在科研人员创业初始资金的投入。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来说,金融政策还需要创新。特别是在科研人员创业初期,风险基金的进入对于支撑科研人员创业是个重要保障。同时,目前我国创新创业还没有形成不同阶段的风险分担机制,下一步应该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程杰则建议,今后应进一步理顺科研人员和项目的公共属性与市场属性,应该走向市场的就让市场决定其价值和收益,不再受制于制度评价和相关约束,对于公共属性强的基础性研究则需要财政保障,不受市场干扰,也不宜由市场评价。

科研人员有市场了,可以大有作为,贡献个人最大的能量!

❽ 如何转化初中学困生课题结题报告

如何转化初中学困生
课题结题报告
山东省沂水县诸葛一中 刘磊常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们农村中学,不可避免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延伸,这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困难。各年级中“学困生”的人数明显增长,学困生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从近两年的调查表明,有1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上跟不上教学进程,表现为学习效率低,学习不得要领,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成绩相当差,达不到教学要求。学困生的大量存在不仅影响这一群体学生自身的成长,而且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难度,学困生问题已成为学校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因素,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历史时期。这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又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人而宜的教育,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有针对性,能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地更好地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我们的初中教学过程中,如何转化好学习困难学生一直是教师面临的难题,也是教师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之一。学困生教育转化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研究工作一直以来多以个案呈现,就其形成的原因和教学策略也存在不同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行“公平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成就巨大。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逐步得到巩固和落实,义务教育进入到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的新阶段。教育公平已成为社会公平的基石,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使义务教育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学困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当前新课程改革成就颇丰,学困生的存在,依然是困扰教师教学的重要方面。“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当积极思考的,因而研究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显得更为迫切。
所谓“学困生”,通常指那些在学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个性不同、习惯不一。这一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其相对性,“学困生”是相对优等生而言的;二是其发展性。“学困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教育教学措施得力,他们是可以转化并不断进步的。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当代教育者必须更加关心“学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我们有义务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呵护学困生心灵,使学困生能愉快地学习课程,学好课程,并由学困生转化为合格生甚至优秀生。如果忽视“学困生”的教育与研究,推卸学校的责任,无异向社会输送了一批不合格的产品,必将阻碍社会的进步。
我们针对在实施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提出“帮助初中生学困生树立信心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申请,旨在新课程背景下研究解决学困生问题的途径,寻求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质量提升的措施;对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都有积极意义。
1.解决好学习困难学生学习问题,大面积提高学困生的学业成绩,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行“公平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2.探索适合农村初中学困生辅导策略和方法。
3、培养和锻炼一批有责任心、有能力、能胜任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高扬素质教育的大旗,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更新教育观念,坚定帮扶学困生的意志;营造人人爱学生、个个教学生,整体育学生的良好风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为主的教育原则。
5、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性。
6、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树立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三、课题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根据现实条件,从多方面探寻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从非学校教育因素方面考察;
(2)从学校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
(3)从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考察;
2、本项研究主要从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入手,调查形成学困生的不同原因,了解学困生的行为特征,个性及心理特征,了解学困生形成的个性心理原因,探寻其个性心理特征和形成其个性心理的规律,并逐步总结提炼对农村初中学困生开展个性心理辅导的策略。
3、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为我们提供了有利条件。
4、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要面向全体,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5、现在市教研室的三五X教学策略,提倡关注差异,注重学困生。
四、课题实施的原则及方法
1、原则:
(1)坚持以爱换爱的原则。一般说来,学困生与教师之间都有一堵无形的墙,这就要求教师用爱心来拆除,用爱心来换取学生对老师的爱,促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喜欢听他的课,积极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努力完成他布置的作业。
(2)坚持坚持以学生为主、增强学习信心的原则。可以说自卑感在每个初中学困生身上都普遍存在,在教学中要遵循分类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其自信心。
(3)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学困生存在着个别差异,教师针对每个学困生各自的薄弱环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措施。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初中学困生的转化提高是一个过程,学困生的进步,往往进步缓慢或有反复现象,教师要多鼓励,少训斥,激发其积极性,增强其上进心。
2、方法
(1).问卷测试、调查法:通过测试了解“学困生”发展情况,检验转化成果;追踪调查“学困生”的家庭状况、行为、能力、心理、表现等发展状况;
(2)资料和文献法:收集、检索国内国际相关理论成果,提供必要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基础。
(3)调查研究法:追踪调查“学困生”的心理、行为、能力表现、成绩等发展状况,为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4)个案分析法:把转化模式中的对子“教师+学困生”“优生+学困生”形成个案,逐一分析,找出前后差距,总结经验。
(5)行动研究法:全体参研教师、参验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研究水平,总结经验,提高学业成绩,逐步转化。
(6)经验总结法:实验探索、提炼成果、理论创新、推广成果
(7)观察法:观察“学困生”上课参与教学活动情况,了解其发展状态
(8)测试法:通过小测验了解“学困生”发展情况,检验转化成果。
本实验以自然实验法为主,同时综合使用观察法、调查法、行为分析研究法等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一般学习较为持久、认真,即使是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和内容,他也可以对它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所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
2、加强思想教育
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如果认为从主科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比较困难,可以从副科入手。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平均每周谈话一次,帮助学生树立自己能学好、能进步的信心。
3.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
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因此他们的转变也只能是逐步进行的,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学由易到难,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于积极学习状态。师生活动交替进行,多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对学生进步及时鼓励,发现问题即刻纠正。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加强关注程度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
5.培养学习习惯
(1)课前准备
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上课之前要求他们把教材读一遍,把问题找出来,把教师预留知识点、重点、难点找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归纳把它总结出来。起初可以放宽要求,只要完成其中的部分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完成。
(2)上课环节
首先要告诉他们应该精神饱满进课堂,把所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都抛在一边,认真听讲,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
(3)练习环节
课堂练习要认真对待,如果不会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助解决,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但绝不能不会就算了,当然难一点的题可以放过。课后练习也就是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按时完成,时间观念强,不拖拉、最好要独立完成,绝不能抄作业。
6.鼓励学生帮助
通过鼓励组内优秀生的方法,来帮助学困生。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总是比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短,所以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条件来帮助学困生,让优秀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帮助这些学生。同时可以从这些同学中间了解学困生的各种情况。
7、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级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以前老师补课,留课的陋习,把问题交给学生去独立解决,老师起指导作用;其次,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完成目标,由易而难,逐层推进。
8、加强个别辅导,提高个别辅导的质量
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要能照顾到这些学生,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对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老师帮助补缺。为了补缺补差,我们要利用空堂课、自习课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补课。作业要做到区别对待。还应积极开展同桌教学,伙伴教学,合作教学,以优带差,帮助他们一起进步。
9、实行“低、小、多、快”的教法改革
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
10、通过内化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困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使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11、学困生考评奖励措施
根据每月单元测试的成绩,对这些学困生的成绩的高低按顺序进行排列,然后与上一次成绩进行比较,提高位次的按比例分出一二三等奖,没有进步的不予评价。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彰,颁发“进步奖”,以示鼓励。
12、树立正确的学困生观
首先教师要正确看待学困生,学困生并不是什么都很差的学生,学困生并不是无可救药的学生,学困生也有他们一片施展才华的天空,差学困生也得需要成功人士所拥有的一切,为此教师不要岐视差生,与学困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正确评价差生,公平对等差生,要把机会留给差生,让他们感到老师正期盼他的进步。
13、用爱心温暖差生
爱,可以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爱的效应”在学困生身上尤为明显。经常与差生谈心,用爱心温暖差生,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他们精神的污染,使他们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关心着他,从而使他们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勇于与困难挑战,对学习语文充满着热情。
14、深入了解,对症下药
要转化学困生,需要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针对不同学困生的情况,解除他们的疙瘩。尽量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帮他们耐心辅导,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他们的成绩。
15、捕捉亮点,正面教育
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学困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设情境,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合理利用“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要善于克服以点代面,正确评价,消除偏见。
16、抓准时机,因材施教
A、对待学困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提高自我认识,促使自我反省,实行自我控制,使其内心深处认错,做到心悦诚服,乐意改正。
B、给学困生提出适当的目标,结合其实际情况,根据可接受性和发展性原则,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使之做到“跳一跳能把桃子摘下来”。发现进步及时表扬,使其享受成功感,促使他们积极向上。
C、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做好转化工作。契机恰当,教育时感情融洽,学生才能敞开心扉,鼓励学困生大胆创新,多提宝贵意见和独立见解,这样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7、加强家访,促使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求得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密切配合。与家长经常联系家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同家长共同商议教育方法,及时了解学困生学习情况,以便与家长共同教育好学生。
18、持之以恒,勤抓不懈
转化学困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其始终维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六、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内容和措施
课题研究全面开展阶段的总体时间安排为一年,即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具体分为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1月至3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建研究人员,建立健全制度。
2、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学习有关文献资料。通过学习和讨论掌握“五个有效”的相关理论,深刻领会课题研究内涵和精神实质,统一思想认识,理清研究思路;
3、组织问卷调查,分析调查材料,找准学困生。
4、确立课题分工,做好宣传发动。
5、建立合理的平价策略。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
1、学困生的确定: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困生档案。通过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依据平时表现,通过对学生本人、家长、任课教师的访谈,综合分析,找出学困生的成因,对学困生的发展状况进行及时地反馈,积累资料,积极做出调整,控制研究效果。
2、教师对学困生增加感情投资,用爱心哺育差生,而耐心教育学困生。
3、双向选择,“一帮一,一对红”,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给学困生指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4、抓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进步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5、采取倾斜政策,对学困生给以“偏爱和厚爱”。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学困生,作业实行“一抄、二读、三背”
6、抓学困生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7、定期做好家访,及进了解后进行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的转化。
8、“学困生转化”工作中,要全面渗透激励教育,多鼓励、多表扬,少批
评、少指责。
9、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10、重视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学困生的思想,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困生的兴趣。
11、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善于总结“学困生转化”的典型经验。
12、帮助学困生做好预习工作,“笨鸟先飞”。
13、督促学困生课后复习,对学困生的作业面批最好。
14、争取学困生家长的配合,实行家校联合。
15、学生要及时进行总结;找出自己进步了多少,今后努力的目标。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和结题阶段
(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
1、收集并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进行分类、存档,为总结做好准备。
2、分析研究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撰写结题报告。
3、学生写出个人总结。
4、召开教师总结实验课题,撰写论文,上报结题。
5、课题组写出总结论论文,展示研究成果。
6、如果验收合格,积极推广课题成果。
七、研究成果
1、课题组的教师思想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真正了落实“以人为本”新课程理念。
2、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3、我们要与学生多谈心、多交流、多勾通,多站在未成年人的角度想一想,本着理解的原则,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4、要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在非智力结构中,兴趣是一个最活跃,最现实的构成要素,对人的个性发展和事业的成就有着深远的影响。
5、教师要尊重学困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微小的进步,是转化的关键。寻找和发现并肯定他们的每一个优点,及时表扬其在学习中的每一个微小进步,与他们谈心,成为知心朋友,让他们从自己的优点、兴趣、…… 通过谈心、家访等方式,积极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给他们以自信,促进后进生的转变,我们深知博爱是基础,平等是关健,激励是成功。
6、消除了学困生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培养了积极的自我意识。学困生心理素质差,自尊心脆弱,自卑感强,经不起老师、同学、家长等方面的冷落和剌激,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经过扎实有效的活动的开展,学生逐渐从心理上克服了个人的学习畏难情绪,基本上能按教师的要求,逐步有效地对化学科的学习有了兴趣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这种积极情感积累有助于在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增强学习进取心、竞争力。
7、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索模式;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降低坡度,起点低,复习回顾多,重点处放慢速度,及时释疑;教法上适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层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因材施教。这样会使学生采取积极进取态度,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改变对原有的厌学态度,学习成绩提高会很快,进一步使学困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8、加强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构建新的高效教学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思维训练、探究性活动训练,并进行解释和应用,达到以学习和问题解决为载体,尽可能地让学困生掌握较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9、端正了学生人才观、教学质量观,教师家长形成合力。
初中教学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其教学质量观是培养高素质、创造力强、和谐发展的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家长必须把握好对学困生的期望值,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学困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不稳定。教师和家长有意识地给予他们主动锻炼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赞许和信任,都将会内化为学困生的自信心,一旦成功或进步,会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就会更加自信,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10、采取了多种方法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在课堂上我们继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继续采用生教生、师教生、小组内合作学习、家庭辅导等帮扶方法,使学困生能学会,在课后,我们也抓紧一切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
11、优化了课堂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课堂上体现三个优先:优先回答问题、优先板演、优先批改作业。作业布置上适当降低难度,减少作业量,使其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达到最基本的要求。指导“学困生”将平时练习、考试中出现的错题汇集到错题本上,加强巩固,并针对易错点,设计二次过关试卷。
12、改变了评价方式,对学困生适时鼓励评价。
除了在课堂上寻找时机,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及时予以肯定鼓励,让他们增加自信心;在练习批改时,采用一些富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强的语言评价他们,并给他们一定的奖励。每次测试后继续帮助他们分析试卷,肯定好的地方,找出不足,点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等,通过对他们给予关注、帮助,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八、存在问题
1.教师思想仍滞后,不能与课题研究相适应。认为课题研究是表面形式的东西,与具体教学教育工作无多大关系的观念仍在部分老师的心里存在,缺乏耐心,方法简单随意。
2.理论学习不够,教师研究工作缺少理论支撑,对学生的一些心理特点在理论上掌握不够。课题研究工作中由于考虑教师的时间有限,理论学习以个人分散学习为主。这使得次项工作失去了监管,显得随意,其作用大打折扣。
3.对学困生跟踪不到位,没有对学困生各阶段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查分析,对比,失去对课题研究的成效分析的一些重要参数。
4.在研究过程中,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不够科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5.有急功近利思想,研究不够深入,对课题研究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6、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具体怎样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学困生转困工作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的教育教学改革,许多实践我们还停留在表面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提高,今后我们会发挥学科特点,加大实践力度,继续进行探索,从根本上转化学困生。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九、下一步课题研究工作打算
1.加强理论学习,彻底转变教师观点。
2.完善学困生跟踪服务。对学困生转化情况及时进行分析,认真反思前期研究情况,分析各阶段学困生情况,做好学困生转化个案分析。
3.做好经验总结和交流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研究成果,并进行及时的交流推广。
4、进一步分析学困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阅读全文

与成果转化调查问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红宝石证书aigs 浏览:734
马鞍山二中一本率 浏览:103
萝莉羊年限定 浏览:393
爱迪生观察什么发明了什么 浏览:864
供电方案有效期 浏览:684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
汽车销售投诉比 浏览:951
成果用的手机 浏览:673
商标注册授权委托书 浏览:825
苏州市专利代理人薪资水平 浏览:527
工商局几号发工资 浏览:836
认缴年限多久合适 浏览:57
哇米诺商标注册详情 浏览:243
江发明被抢劫 浏览:770
上海信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0
苏州注册商标公司地址 浏览:54
在淘宝如何投诉卖家 浏览:439
利川有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浏览:821
汕头市潮南区工商局 浏览: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