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三次加工编研成果

三次加工编研成果

发布时间:2022-07-11 14:45:57

1. 写(立)家谱有规定的格式吗谁能告诉我一个样式哦!求教了!

我国具有悠久的家谱档案研究传统,春秋时左丘明著《春秋左氏传》,大量采用当时公卿贵族如鲁国三孙、晋国六卿等家族的家谱档案资料,成为家谱档案利用研究的篙矢。汉代司马迁编撰《史记》,更是大量采用家谱档案,使家谱档案利用研究正式起步。晋代贾弼撰《姓氏簿状》,这是第一本家谱档案研究专著,家谱档案研究利用趋于成熟。南北朝王僧儒继承发挥贾弼研究成果,编撰《十八州谱》,家谱档案研究利用达到鼎盛。唐太宗、武则天撰《姓氏录》、《氏族志》,林宝撰《元和姓纂》,家谱档案研究虽在发展,但水平没有太大突破。宋代郑樵撰《通志•氏族略》,收录百余部家谱,延续了家谱档案研究的传统。明清时代,虽然私家编撰家谱风气很盛,但家谱档案研究已经接近尾声。“五四”运动以来,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利用开发家谱档案,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呼声,著名学者潘光旦、杨殿询适应时代要求,对家谱档案经过科学推理分析,发表大量有关家谱档案研究著作、论文,初步完成家谱档案研究从古典到现代、从手工到科学的转变。可惜此后家谱档案研究陷于停顿,具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稀少,面对这种严峻形势,作为现代档案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

根据家谱自身状况和相互关系,进行全面完整系统整理,可以发现家谱档案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生死。家谱档案中最首要、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详细记录本家族男性成员的出生、死亡的时间、地点、状况,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本家族人口发展繁衍变化状况。二、血缘。家谱档案详细勾画了本家族男性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构成一幅完整复杂的男性中心、直系血亲关系网络。三、婚姻。家谱档案还描绘了本家族男性成员的婚姻关系网络,每个男性家庭成员妻、妾的姓氏、年龄、家庭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记载内容。四、籍贯。家谱档案对本家族的祖籍、原籍、现籍都有详细记录,这些记录综合反映出该家族长时期迁徙移居的漫长过程。五、事迹。撰制家谱档案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本家族成员树碑立传,在家谱档案中记载本家族成员的主要经历,取得的身份、地位、成就等,理所当然。六、规则。家谱档案大多附载了本家族的清规、戒律、训示,这些清规、戒律、训示的思想内涵,不外是告诫后代要忠君报国、光宗耀祖、弃恶扬善等,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七、文献。家谱档案中附录了大量的家族文献,如家族成员创作的著作、文章、图画、书法等,家族成员获得的旨意、封赠、官诰等,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不可多得。

家谱档案作为一个特殊的专门档案种类,与其它档案种类相比,它所蕴含的信息资源自有其固有的特性。一、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隐秘性。家谱档案的形成、保管、利用都是由本家族、甚至本家族中特定的人物负责的,往往秘不示人,外人不能接近,这就决定了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强烈的私有性、隐秘性,更需要开发利用,使其变成公共资源,为社会服务。二、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长久性。家谱档案本身和它的信息资源都是在长达数百年或数千年间形成的,信息涵盖时间跨度较长,可供长期开发利用。三、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原始性。家谱档案的内容是记载者或保管者的亲自经历,是未经加工的第一手资料,没有经过后天雕琢加工,朴素无化,其信息资源经过加工,便可成为精美玉雕。四、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稳定性。家谱档案的内容、形式长期以来都已形成固定格式,变化极少,其信息资源比较稳定,有规律可循,开发利用较简易。当然,勿庸讳言,家谱档案信息资源也存在某种缺陷、不足,有的宣传反动血统论,有的鼓吹个人英雄观,还有的散布封建迷信说,这些都是家谱档案信息资源中的糟粕,应当予以废弃。



家谱档案信息资源的提供利用,有许多途径,直接提出原件供查阅,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家谱档案提供利用形式之一,利用者根据自己利用目的,直接从家谱档案上采用信息资源,使之转化为社会或经济效益。但是,这种提供利用形式,会损害家谱档案本身,还属于初级、简单、低效的提供利用手段。为了避免损害家谱档案,有的档案机构尝试利用照相缩微技术,将家谱档案制成缩微胶片拷贝,供利用者检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提供利用方式。随着微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将家谱档案输入微机网络,供利用者调阅查询,已经成为可能,并已付诸行动。如上海、新加坡联合设立寻根网站,将家谱档案输入微机网络系统,供利用者使用,使家谱档案提供利用上升到高级、复杂、高效的层次。

对家谱档案进行科学研究,开发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多种形式、方法和手段,编辑加工是家谱档案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家谱档案的编研成果主要有:一、资料汇编。资料汇编的种类有全录式、节录式、全录节录结合式。全录式家谱档案汇编就是将全部家谱档案整理加工出版,它能全面、完整地向利用者提供家谱档案资料,为他们的利用提供选择机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节录式家谱档案汇编主要有名人望族家谱汇编、地区家谱汇编、时期家谱汇编、专题家谱汇编等,但它对全面利用家谱档案则稍显不足。全录节录结合式家谱档案汇编的好处在于既吸收了上述两种汇编的长处,又摒弃了它们的不足,可谓鱼与熊掌二者兼得。二、年表。利用家谱档案编辑名人年表,也是编研成果之一。利用家谱档案资料,按年代、月份、日期、时间顺序,详细记载某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就是某人的年表。年表对利用者了解某人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图集。由于受古代落后科学技术局限,我们已很难识古人庐山之真面目,而家谱档案中保存了大量古人相貌、住宅形状、墓地地势等图画,这些图画绘制精美,真实可靠,把它们从家谱档案中提炼出来,编成图集,是非常难得的珍贵资料。四、论著。开展家谱档案科学研究,撰写论文、著作,既是利用家谱档案信息资源的产物,同时又是开发家谱档案信息资源的工具,它们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编研成果。五、传记。家谱档案还是编撰人物历史传记文学、电影、电视的主要资料来源。人物历史传记的最显著特点是真实可靠,新颖独特,可读性强。要保持这些特点,都离不开家谱档案,家谱档案是传记的原型和基础。六、电子软件。把家谱档案编制成电子软件,输入微机网络,也是科研成果之一,它与将家谱档案直接输入微机网络的区别在于,它对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已经进行了加工,体现了编制者的意图,并非简单地把家谱档案从文字向电子载体转换。



通过开发利用家谱档案信息资源,能够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家谱档案信息资源是编史修志的助手。编史修志是家谱档案最基本、最传统的作用之一。由于年代久远,有许多重要历史事实已不能得窥全貌,给编史修志带来极大困难。家谱档案中的有关记载,往往成为解开历史之谜的关键。1992年,全国第六届诸葛亮学术研讨会举行,家住浙江的诸葛亮第49世孙诸葛方成向大会提供《诸葛氏家谱》,解决了长期困扰史学界的问题,即诸葛亮后代2000年间的生存的情况。河北省邯郸市档案局在编写辛亥革命烈士张廷辅著作时,由于史料缺乏,工作陷于停顿,后来通过查阅《张氏家谱》,搞清了许多疑问,终于将该书编辑完成。

家谱档案信息资源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家谱档案有很多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这些传统文化绝大部分都有其积极意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责任继承,加以发扬光大。陕西旬邑县发现《肖氏家谱》,详细记载了该地名人肖之葆先后四次参加科举考试的过程,我们从中可以窥视古代科举制度之一斑。

家谱档案信息资源是统一祖国的桥梁。近年来,海外侨胞、台湾同胞和港澳同胞纷纷回原籍查阅家谱,寻根访祖。特别是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认祖归宗,真正认识到自己是真正的中国人,而不是台独分子所说的“台湾人”,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对反对台独,促进统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即使台独死硬分子吕秀莲,当初也曾回福建访问故居,查阅家谱。

家谱档案信息资源是发展经济的工具。受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家庭经济在我国主要经济成分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特别是三胞家族财团,更是比比皆是。近年来,祖国实行吸引外资政策,三胞纷纷来大陆投资设厂,他们投资设厂的首选地点,往往就是家谱档案记载的祖籍、原籍地。有一位祖籍河南新乡市的林姓华侨,通过有关部门收集本宗家谱,建立全国林姓宗亲会,发动会员在桑梓投资办厂,极大的促进了新乡市经济发展。

家谱档案信息资源是民族团结的纽带。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0余个少数民族,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少数民族史料极其缺乏,而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却弥补了这个空白。云南腾冲县刘氏家谱《彭城春秋》中,记载了许多刘姓少数民家族发展变化史实,难能可贵。

家谱档案信息资源是人口资料的来源。我国人口发展史料缺乏,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而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则恰恰弥补其不足,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从家谱档案信息资源中,我们可以搜集出古代人口发展流动资料,总结出人口发展流动分析报告。如明万历年间编撰的河北武安《白氏家谱》,详细记录了该家族永乐年间(1403-1425年)从山西移居邯郸的历史。从河北磁县《谢氏家谱》中可以发现自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至清初乾隆五十四年(1736年)368年间,该家族从一对夫妻已发展到180余人。

家谱档案信息资源是水文地质的资料。由于家谱档案中大多记载着本家族住宅、坟墓周围的风水脉穴等情况,我们可以对它加以利用,从中寻找古代地形、地貌演变历程,了解地质水文概况,为经济建设服务。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他判断《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所谓“有国”据史书记载,吴越在宋太祖开国后,还存在一段时间,至宋太宗兴国二年才率土归降。可见这本书是北宋初年问世的。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该书颇具实用性,熟悉它,于古于今都是有裨益的。

为按照传统的观念,人死之后就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如果老祖宗认不出自己的子孙,不让他认祖归宗。
在病人临终之前,家属必须要给他沐浴更衣。这实际上是给死者进行的第一次化妆整容。但是这样的的沐浴更衣,已经远远超出了服装本身的物质形式。

2. 自考《档案管理学》章节复习

编研工作是指以馆(室)藏档案资料为主要物质对象,以主动提供或报导档案信息内容为主要目的,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着一定的题目范围,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为不同形式的出版物,供社会或有关方面利用。
按加工层次划分的二类编研成果:
*一次文献编研成果
文件汇编:
1、发文汇编
2、专题文件汇编
3、收文汇编
*二次文献编研成果
参考资料:
1、全宗指南
2、大事记
3、组织沿革
4、基础数字汇集
5、利用事例
*什么是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也称为档案文献的原文,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它包括档案原件及其复制品,即凡内容和原件相同的文件、图纸等都可称为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编研成果的概念:是按照一特定的题目,对有关档案材料进行收集,经过筛选、转录、校勘、编排和出版,成为某种档案文件的汇集。
*一次文献编研成果特点:向读者提供真实、准确、可靠的档案或文件的原文。
*一次文献编研成果的要求:高度忠实于档案或文件的原文原意。
*一次文献编研的种类:各种文件汇编(1、发文汇编 2、专题文件汇编 3、收文汇编)、选编、文集、图册等。
*什么是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不是档案文献的原文,是对分散的、原始的档案信息进行浓缩或提炼后形成的文献。
*二次文献编研成果的概念:是根据一定题目的需要,采撷、浓缩或提炼档案所载的内容,用新的体例、编者自己的语言编写而成的编研成果。
*二次文献编研成果的特点:向读者提供的不是档案原文或原文的复制品,而是以档案内容为依据,将档案原文中部分信息进行重新组合的材料 。
档案编研工作概论
一、编研工作的内容
1、档案史料和现行机关文件汇编
2、编写档案参考资料
3、参与编史修志
二、编研工作的意义
档案馆(室)编研工作对整个档案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积极提供利用服务的有效方式
2、 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3、 有利用档案原件的保管和流传
三、特点
1、研究性
档案编研工作中“编”与“研”不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概念,而是互相统一的,即编中有研,研中有编。
2、思想性
档案编研不仅是对档案原件的简单照录,它必然反映编研人员的观点和认识,具有明显的思想性。
3、政策性
档案编成果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使用,从而涉及到许多政策和法律方面的问题需要认真注意。

3. 负责档案管理的同仁,能否告诉我什么叫做编研材料

一次加工的编研材料是指将单位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原始文件(一般是原始文件的重份文件),或者原始文件的复制件汇集装订起来,形成的一种汇编材料。如《发文汇集》、《专题汇编》、《技术标准汇编》等。
一次加工的编研材料的特点是利用原始文件或原始文件的复制件汇编形成的,基本保持档案原貌,编辑相对简单,主要起到依据的作用。

二次加工的编研材料是通过摘录、缩编、剪辑档案内容,并按照一定的要求重新组织整理,形成的概要性、介绍性材料。二次加工的编研材料类型比较多,有档案文摘、专题简介、提要和索引等。常见二次加工的编研材料有《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基础数据汇编》、《产品简介》等。
二次加工的编研材料的特点是种类多,针对性强,信息集中系统,提供利用简便迅速。二次加工的编研材料同样具有依据的作用。

三次加工的编研材料是依据档案,并参照有关的资料,在系统、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形成的一种新的参考材料。三次加工的编研材料属深层次的档案编研,常见的大多为工具书式的,如《手册》、《年鉴》、《志》等。
三次加工的编研材料的编写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知识创新过程,难度比较大。三次加工的编研材料的特点是以档案为素材,应用档案中记载和反映的观点、方法、规程、原理、结果和结论,参照有关参考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归纳等加工处理,不同程度地产生其他材料所没有的知识和内容,形成新的知识产品。特别是有关技术开发等工作和活动方面的三次加工的编研材料,带有明显的技术调研报告特点,更具有参考价值。

常见的几种编研材料的编写
参看

4. 关于如何使海洋地质档案资料价值最大化的商讨

寇新琴 李小穗 崔 仁 程永平

(1.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2. 河南省地勘二院)

摘 要 本文对档案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丰富有序的馆藏资料作为基础,加上现代化网络,信息管理手段,能方便快捷地向社会大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实现海洋地质档案资料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 馆藏资料 海洋地质 社会服务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一个地理单元,以它的广博和富饶影响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类。在对海洋不断探索、研究和认知的同时,海洋丰富的资源和资源的价值逐步被人们认识和重视。海洋地质工作是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近海工程建设等经济社会生活的基础。当前,我国海洋地质工作处于重大转折时期,肩负着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的双重任务。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展开对我国海域及国际海域大规模的全面调查开发,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极其珍贵的海洋地质资料。目前,摆在我们资料管理人员面前的任务是,管理好这些珍贵的资料,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财富,面向社会公众服务,使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在我国边防海域建设中及维护我国领海主权权益中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效益。

1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做好资料管理及服务的关键

海洋地质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地质资料在应用过程中的其他活动。如果管理不当,其他各个环节不论多么优秀,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众所周知,资料管理工作的特点是枯燥、繁琐,更需要的是耐心,还要百分之百的细心。地质资料的应用效果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那么,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素质呢?

(1)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责任心,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要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点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和工作宗旨,甘为人梯,处处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做到百问不烦,百拿不厌,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在工作中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及对历史、对现今、对将来认真负责的态度。

(2)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海洋地质资料管理人员不但要掌握档案资料管理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海洋地质专业知识,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及信息网络技术,还要懂得档案资料的保密知识,方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地指导各类地质项目所形成的资料有条理的归档,能够利用海洋地质专业知识对档案资料分门别类地进行编研,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档案资料进行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为此,海洋地质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努力进取,以广博的知识充实、完善自己,以适应海洋地质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需要。

2 丰富有序的馆藏资料,是面向社会服务的基础

2.1 开辟资料赠送途径,以丰富馆藏

面向社会提供服务,丰富的馆藏资料是做好服务的基础。管理好本单位在生产科研过程中形成的地质档案资料外,还要广泛开辟资料赠送途径,也是丰富馆藏的有效途径。我资料室经常会有科技人员赠送资料,如电子版的《海图》,电子版的《海洋自然地理》、《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环境保护》、《国家海洋主张》,以及个人从海外得来的,如俄罗斯出版的《世界大洋钴结壳勘探规范性文件集》等。在出海作业时利用这些资料,随时可以知道自己所在方位以及海底地形、海底地质结构。通过资料室提供这些具有针对性且有价值的资料,不仅给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海洋资源价值逐步被人们认识和重视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海洋地质资料和资料资源的优势就显得更加重要。实现资源共享,还要扩大宣传力度,发动广大科技人员捐赠资料,捐之于读者,用之于读者。捐赠资料的来源有:①个人购买的,同行朋友赠送的以及个人的专著。②课题经费购买的,或者是工作中收集得来的,以及在工作中散落在个人手中的资料,这些都是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有价值的资料。③兄弟单位之间的资料赠送以及资料交换也是个重要的途径,要与兄弟单位经常保持联系,相互沟通,相互了解,提倡资料赠送及资料交换。只有认真做好发动工作及定期公布捐赠资料者的姓名,才会提高捐赠者的积极性。同时把捐赠者的名字刻在所赠送的资料上,并在局内部网站进行表扬等鼓励措施,同时也是表示对捐赠者的尊重和纪念。通过广泛开辟资料赠送途径,一定能大大提高资料馆的馆藏数量。

2.2 把好归档验收关,确保馆藏资料完整、准确、系统

在各类地质项目进行到最后的评审验收阶段,应选派经验丰富的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和评审专家一道参加评审验收。专家重视的是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和项目完成的情况,而档案资料管理人员重视的是所归档的地质资料、文件材料是否完整齐全,文字、图件是否清晰,载体质量是否符合归档要求,是否能够长期保存,电子版资料制作是否正确。指出归档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修改意见,达不到归档要求的不发给《归档合格证》,项目就不能最终结题,意在引起领导和科技人员对档案资料归档的重视,确保归档的各类地质文件材料完整、准确、系统,能够长期保存、长久利用。

2.3 做好馆藏档案资料的修复保护工作确保资料的二次利用

我单位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初成立至今,积累了大量的宝贵资料。由于保存的时间较长,查阅的次数较多,加之纸张的自然老化,部分老的野外原始资料已破损,残缺不全,模糊不清。这些资料非常珍贵,如不修复,不仅影响资料的二次利用,还会加大资料破损程度。应当尽快抢救这些老资料,必须全面进行数字化处理、长期保存,光盘、磁介质资料的保存期限在 10 年左右,也要定期翻录,否则也会造成数据丢失,因为这些资料随时都有可能被利用。例如:目前我单位区域地质调查所承担的 1∶100 万汕头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利用我单位 1977 年在珠江口盆地做的海工地质调查资料,解决了很多复杂的海底地质结构、海底矿产分布方面的问题。又如目前正在进行的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正是专家在以前做的南海油气地质调查时形成的地震剖面上发现了具有水合物特征的现象。正是这些老资料预示了南海可燃冰存在的可能及前景,从而进行了对东沙、西沙、南沙整个南海及北部湾海域的水合物调查,开启了南海新能源的探索航程。这一发现,可以说是老资料二次开发利用的又一次最好的佐证,同时也是老资料自身价值的体现,所以对老资料的修复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资料能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巨大的效益。

2.4 做好档案资料编研,方能准确快捷地提供利用

编研的目的是为了开发海洋地质档案信息资源,便于提供利用,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编研的对象应以本单位在生产科研过程中所产生的档案资料为基础,摸清家底,了解需求。根据我单位的工作情况,可分类进行编研,例如:根据海域可分为黄海,南海,南沙,东沙,西沙;根据项目大类,可分为水合物调查、油气调查、区域地质调查、环境工程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以及国际海洋地质调查。把杂乱无章的海洋地质档案资料经过科学研究,综合分析,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经过加工、整理,使其条理化、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编研成果资料,为利用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指导。例如,我们曾经编制过《海洋地质资料成果汇编》,对本单位多年来生产的大量的海洋地质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筛选而编研成为一种二次文献。这个编研成果发给了广大的科技人员,方便了海洋地质工作者对档案资料的需求和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资金,受到了好评。

2.5 推进档案资料信息化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我局新产生的海洋地质档案资料,既有纸质的,也有电子版的;老资料大部分都进行了数字化,这给信息化服务打好了基础。各基层地质单位按照自己的工作需要研发的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实物资料数据库,只适合本单位使用。全国地质部门缺少统一的资料信息集群化管理标准,这可能因数据的结构形式有所不同,给数据的转换链接提供利用方面带来不便。全国地质部门应以全国地质资料馆为核心,尽快建立统一的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在不违反保密条例的前提下,推进档案资料信息化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3 面向社会公众服务,体现档案资料价值

地质档案资料作为一种资产,只有被社会利用才能体现它自身的价值。当今社会是市场经济的社会,资料管理工作者要挖掘档案资料的潜在价值,不能只局限在本单位、本系统内部,要扩大服务范围,面向社会,服务到国民经济建设中去。我单位地处广州,正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不管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还是边防海域的军事建设都处于领先地位,对地质资料的需求非常之巨大。大亚湾核电站工程选址,城市地铁的建设,海洋地质环境保护,海洋地质灾害的预防,以及维护我国海洋主权权益都与地质资料有密切的关系,举典型事例如下:

(1)2007 年,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馆负责建设项目用地有无压覆矿床审查工作,审查大亚湾热电厂及深圳市精细化工产业园项目部分用地涉及海域,急需相关资料,来我局资料室收集惠州及深圳有关海洋矿产资源及海底地质构造方面的资料,我们热情接待,为读者所想,为读者所急,使对方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到最满意的资料,解了燃眉之急。

(2)2008 年 5 月,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承担国家海洋局 908 专项“海底地质灾害及其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评价”,需要来我局资料室收集珠江口至闽江口沿海地区地质灾害的相关资料。正好我单位对这一带做过详细的海洋地质工程勘查工作,完全符合他们的要求。我们把相关的资料整理齐全,并刻录成光盘,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得到了他们最需要的资料,他们非常高兴地说,这些资料太宝贵了,即节省了时间和资金,还为沿海地区的基础建设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3)2010 年 4 月中国中铁二院承担国家项目琼州海峡跨海工程,急需来我局收集琼州海峡相关资料,我们先了解对方的需求范围,再提供资料目录,主动帮助检索查阅,复制,使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为我国的跨海工程节省了开支,缩短的工期。

(4)2010 年 11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某海测船大队为我国边防海域基础建设急需,来我局资料室收集海域地质结构资料。但由于不熟悉情况,在收集过程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我们主动热情提供帮助,并代为请教我单位的老地质专家,为他们收集到了大量急需资料,给我国边防海域基础建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节省了人力物力,也为我国边防海域的基础建设节省了时间。

(5)2012 年 6 月,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海军举办 2012 年工作座谈,结合海战场建设,海军急需我单位在南海各重点海区的调查资料成果,制作急需的军用保障产品,提高我军在该海域兵力行动的综合保障能力,我局资料室立马组织人力物力准备海军急需资料,这也是老资料二次开发的又一个重要体现。

海洋地质档案资料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我国的边防海域建设中都体现出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进展,服务内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服务方式也从传统借阅较多的转变成电子信息查阅,服务对象更加广泛。因此,我们还要更好地利用信息、网络这一现代化平台,面向社会,扩大宣传,使广大的民众、社会团体更多地了解海洋地质档案资料,利用海洋地质资料,拓展服务领域,同时注重老资料的二次开发利用工作,使前人在不同时期留下的成果地质资料系统展现在人们面前,使海洋地质档案资料得到进一步的利用,其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使海洋地质档案资料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我国边防海域建设,及维护我国领海主权权益中,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什么是三次档案编研成果

三次档案编研成果是在一、二次档案编研成果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

6. 谁有档案方面的选择题呀

1、现代特殊载体档案类型主要有 ABD 等。
A照片档案 B磁性载体档案 C图样档案 D电子档案
2、根据不同的加工深度,档案编研成果分为ABC 等几种类型。
A一次档案编研成果 B二次档案编研成果
C三次档案编研成果 D四次档案编研成果
3、《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执行范围包括 AC 。
A党政机关 B军队系统 C人民团体 D企业事业单位
4、在 C 行政处分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归档时其保管期限定为30年。
A记过 B降级 C警告 D撤职 E开除
5、机关外事活动中形成的ABC 等文件材料归档时保管期限定为30年。
A出国审批手续 B执行日程 C一般性会谈纪录 D发表的公报
6、外购设备文件材料积累的重点阶段有ABC。
A设备开箱时 B设备安装、调试结束后
C设备大修完毕后 D领到施工执照之后,破土动工之前
7、除了案卷题名外,科技档案案卷封面的其他内容还有 ABC和档号等。
A立卷单位 B起止日期 C保管期限 D页号
8、由设计单位编制竣工图的情况有AB 。
A行业主管部门规定 B施工单位委托
C发生变更时 D技术改造项目
9、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编研工作的一般程序为ABC 总纂和审核。
A选题 B选材 C加工编辑 D编写
10、企业事业单位常见的一次加工档案编研成果有 ABCD。
A专题汇编 B发文汇集 C图样汇编 D文集

7. 浅谈城建档案利用的数字化管理

天津城建档案馆2000年开发完成《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档案的原始信息进行著录,系统建立十三类档案数据库,对各类档案进行三级著录,系统的著录功能打破了传统的分离式三级著录方式,以建筑工程项目为主线,采用层次著录法,保持工程项目、单项工程、案卷、文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检索查询时通过工程名称、案卷、查询到文件级,并可直观地看到扫描后的文件和图纸原貌,全面准确揭示了档案的原始信息。
同时根据城建档案的特性,通过建立特色档案数据库,建立各类档案的关联,实现跨库查询的方式对特色档案、利用率高的档案进行信息加工。系统在查询功能上除了支持任意条件的快速查询、组合查询、模糊查询外,还突出了各类城建档案、多种载体档案互相的“关联技术,将建筑工程档案,建筑管理档案,建设用地档案,照片录像档案等各类城建档案通过一定的关联号,将其关联起来, 只要查询到其中的一类档案就能同时找出其他各类档案的所有信息。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来满足社会各部门多层次对城建档案信息的综合需求。既提高了查询率,查准率,又为不同的利用者提供了综合信息。实现高效、快捷的服务。此外还通过强大的信息统计汇总功能,对城建档案信息可进行全方位统计。
此外我们还通过对档案信息的深度开发利用,编辑出版了《天津市城市历史地图集》《天津市城市建设大事记》《北运河、卫津河改造图册》等多项专题编研成果,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超前服务。实现档案信息处理的多元化。
3、服务方式的多元化
随着公众利用档案意识的增强,城建档案开放力度的加大,社会对城建档案需求呈多元化趋势,传统的档案利用服务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到档案馆来翻阅档案原件以获取相关信息的方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将被改变。档案馆不在是简单的实体保管员,而应成为概念、知识的提供者。为了应对档案信息多元化的挑战,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档案信息的需求,实现档案馆的社会功能,档案的利用模式必须进行变革。
一方面要优化传统的服务方式,传统的提供利用是提供档案的一份份原件,或是提供专题汇编,而专题汇编又是一份份文件的汇集:都属于实体性档案信息服务,而对文件的深加工作的很少,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这种服务的有效性和适应性便出现问题,新的服务方式要开展信息的深加工,提供信息资源的范围和载体要比以往广泛的多,,档案馆将从文献资料的收藏者和提供者,转变为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开发者和提供者,要主动接近档案用户,以用户为中心,结合城市建设的进程,编研出信息成果进行提供利用,要利用城建声像档案的优势,用专主题片、照片接片等方式解决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到现场的问题,从内容、形式上实现完全不同与以往的主动服务。
另一方面在延续面对面的服务方式的同时,利用网络环境为我们提供的得天独厚的良好机遇,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努力实现不同服务方式之间的优势互补。网站“不仅能实现大量馆藏信息资源的的广泛共享,更加快速、深入、低成本地完成档案信息服务于社会的职能,而且可以直接迅速地获取反馈信息,准确掌握用户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密切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提高自身的形象,”④2004年天津市城建档案馆网站正式开通,该网站具有管理功能强大,速度快,可扩充能力强等特点。可进行档案查询、信息发布、网上办公等,即将开通基于数据库的即时发布的在线查询系统,用于各类信息的实时发布,是一个突出本行业特点,高度互动的网站。是城建档案馆由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的一个主要途径,成为城建档案馆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
四、新的管理模式给城建档案工作带来的变化
1、观念的转变
新模式下,受到冲击的首先是我们的思想观念。“市场经济社会下,任何行业的发展必须从自身肩负的社会使命出发,通过有效的履行自身的社会职责换取自身发展所需的外部社会环境,与此同时从社会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外部动力。”因此只有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城建档案馆自身的社会使命,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实现观念的转变,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建档案管理模式。天津城建档案馆密切结合我市城市建设实际,积极探索城建档案管理新路子,提出了城建档案工作要从经济行政手段向依法管理转变,档案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档案管理手段由手工向技术型转变,档案服务由单一向综合型服务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断推进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开展。
2、工作内容、目标的转变。
新的管理模式下,我们的工作中心从过去单一的建设传统纸质档案馆,转变为建立一个多元化的、适应现代发展需求的数字城建档案馆。建立一个具备数字化档案的管理能力,具备数字化信息的处理能力,具备数字化信息的传输能力的数字城建档案馆成为当前城建档案馆的一项主要工作。2003年“天津数字城建档案馆”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对原有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提升了信息查询、数据存储等多项功能,开发了业务办公、行政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了网站。实现了馆藏档案的信息化、文档管理一体化、保管智能化和服务现代化、办公自动化。通过馆藏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高效的开发利用,满足社会各方面的利用需求。目前该项目被列入建设部信息化建设示范项目,我馆被列为天津市数字化档案馆示范单位。
3、人员需求的变化。
传统档案工作以纸张为工作对象,新模式下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信息系统开发,对人员素质的需要发生极大改变。尤其是存储介质的不断变化,在同等设备的情况下,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档案工作者的操作技术,每个环节的技术问题都会影响到工作的进度。综合性人才的需求,特别是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人才匮乏成为新模式下档案馆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城建档案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从对档案馆人员需求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出发,培养一只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从更本上保证新的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
多元化并行的模式是文件载体转换时期,必经的一个阶段,尽管目前全国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发展迅速,但主要是针对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处理,真正接收、管理电子档案还都刚刚起步,在电子文件管理中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未解决之前,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因其固有的优势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多元化并行的管理模式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

8. 深度编研

深度编研是指在现有的地质资料基础上,对资料上的信息有了新的认识或矿物发现后,进行新的研究而取得新的成果。

能进行深度编研的人,不是一般的地质资料管理人员,通常是具备地质专业技术和地质专业技能素质的专业出身人员。在地质资料管理队伍中,有一些年纪较大的原来从事地质专业技术专业人员转岗来到馆内做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他们对熟悉地质专业研究,有深厚的专业技术积累,是由于年龄关系不能适应地质野外工作的艰辛而转岗到资料管理岗位的,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地质资料管理实践后,在空余时间开始翻阅自己感兴趣的相关地质资料,有时也是无目的地翻看,却在其中发现了地质认识或矿产新的闪光点。在地质工作岗位上从事的地质工作,往往任务是上级布置的课题,整天围绕课题工作,无瑕顾及自己的兴趣,现在可以利用管理地质资料的岗位这一得天独厚的“淘宝”条件,潜下心来利用空余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研究。于是出现了地质资料的深度编研。

深度编研,需要将各独立单元的物探、钻井、化验分析等地质资料联系起来思考,创造出新的成果,这样的成果会更加方便地质科技人员利用地质资料,属于资料利用服务的层次的提升;深度编研需要在思路上另辟蹊径发现新的闪光点。

(一)深度编研的要点

1.熟悉馆藏

了解资料馆中所藏资料家底,做到胸中有数。然而要了解馆藏,就得翻阅分类目录。翻阅了分类目录后,已对馆藏有了初步了解,再对自己感兴趣的资料群详细查阅二级目录,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自己的兴趣点。

2.搜集资料用户的反馈

对用户需求进行调研,因为地质资料的管理与编研是为了服务于用户。用户在利用资料方面有什么需求,是需要进行回访、调查研究的。用户回访这也是现代企业中的一项客户制度。满足用户的需求进行工作是至高无上的。如某企业展开综合找矿研究,地质资料馆得知后,就录井信息中的其他矿产进行关注和研究,收集单井矿物录井信息资料。

3.观察实物资料

根据兴趣点,有目标地选取实物资料进行了解,到现场仔细观察岩心岩屑,查看这些实物资料以往做过的实验测试报告,确定自己的兴趣点是否具有实用价值。

4.取得领导支持

对具有实用价值的兴趣点目标,作过细资料分析,形成初步计划,并努力争取得领导和项目管理部门的支持。

5.立项,获取资金支撑

没有资金支撑,深度编研会受到制约。而争取立项是获取资金支撑的源泉。作深度编研,仅靠现有资料做新的集成可能不够,往往需要进一步收集本馆没有的相关地质资料,如果是矿产资源,还要进行市场需求调研,进而投入一部分新的地质工作量,求证储量,必要时取样进行特定化验测试,研究矿产开发与环保的可行性,成本与收益分析等。

在内蒙古自治区古东乌珠穆沁旗铜多金属区,有色地质部门等不同勘探队伍在不同时期进行过地质、物探、化探工作,各自形成了一些地质资料。地质资料管理或地质技术人员分别出去收集全相关资料,弥补自身馆藏了不足。通过对该区物化探资料的综合分析,优选出8个极有找矿前景的铜、铅、锌、银等金属矿靶区和靶位,单位在此基础上展开了野外调查,市场调研和环保认证,最终得以立项。

(二)深度编研主要成果类型

1.成果图件

了解以往区域内工作程度,进行勘探程度图件编制。如:下扬子区勘探井井位编图、扬子区地球物理勘探程度图等。还有一些单位,编制了“勘探图形数据库”,为矿区勘探开发程度、课题研究和管理发挥了作用,相关部门给予高度评价,编研成果利用率大幅上扬。

2.二次解释

利用新设备、新技术对历史数据资料进行重新处理或解释,修正原来解释结果。二次解释,主要是对地球物理勘探工区的二维数据、三维数据重新处理和解释,对地球物理测井数据的重新处理与解释等。由于技术软件和处理设备的不断进步,重新处理或重新解释能在原勘探区内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或新的思维促动。对历史资料进行重新处理或重新解释,拓宽了原有的勘探思路,能扩大矿区认知面积。

大港油田在2001年度,查阅了600多口井的井史资料,从开发数据库中获取8万点数据信息,通过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对历史资料进行重新评价和综合分析,复查发现964个微型构造,有233口井改变了解释结论,为85口新井位的提出提供了依据。

3.新矿藏地质报告

在地质资料中发现新的矿产,编写出新的矿产地质报告。如华东一个矿产企业是石油天然气勘探的专业队伍,工作中积累了大量油气地质资料。他们在发现油气录井图显示出其他矿产迹象,如江苏金坛地区油气资料情况异常而又不是油气迹象,于是查看了金7井的岩心,发现了氯化钠矿床。1997年组织精细查阅,立专题研究,先后编写出《金坛盐矿勘探地质报告》、《金坛盐矿首采矿区认证报告》,1983年江苏相关地方政府针对这样的矿产资源优势基础上,建起了年产300万吨真空盐厂。1981年,还是这个单位,从三十多条地震剖面中发现了苏北一区块有类似“盐丘”的地质构造特征,单位仔细研究分析了该区所有地质资料后,立项“苏北坳陷区淮安—洪泽地区成盐找钾地球物理特征及地质条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内氯化钠矿床储量在2500亿吨以上。交由地方开发利用。华东的油田企业对找油地质资料进行深度开发,立专题编研,找出了金坛、淮安、洪泽三大盐矿和黄桥大型二氧化碳气田,开发这些矿产,带动了一批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地方出现了相应的产业群,产业群的上下游企业为当地提供了“链式”就业机会。

盐矿标本、天然碱标本

山东某地质调查研究院是原是做矿产调查的事业单位,他们利用自己积累的基础地质资料,增加了少许调查手段,先后为山东电力设计院完成了山东第一核电站可行性研究认证报告,其成果得到国家核安全局、水电部专家高度赞扬。同样是他们,还开展了同江—三亚高速公路的莱西—胶南段工程地质报告、东营市农业生态地质调查和有关地区环保地质调查成果。

江西有色地质调查局,引入新技术指标开发老资料,使“呆矿”获得了新生。如江西景德镇庄湾砂金矿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用岩金矿工业指标圈这矿体,结论显示:品位低、矿体零散,不具工业价值。到20世纪80年代,他们引入了采金船生产指标,对资料进行重新研究,发现矿体大部分达到工业指标要求,写出矿点工业远景规划,1985年投产后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成了江西省黄金工业支柱矿山。

河南省有色地矿局存有大量普查地质资料,在有色勘探地质资料中发现水泥灰岩显示,他们于是对镇平县山一个水泥灰岩立项详查,编写了水泥灰岩地质勘探报告,探明储量体3000多万吨,后来建成了日产2500吨高标号大型水泥生产基地。

地质资料管理单位或部门还可就地质资料利用建立咨询档案,积累标准答案,还可主动就用户利用“目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强调针对性和及时性和准确性。

地质资料的深度编研,与当代的知识服务不谋而合。

9. 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方式有哪些

1、应用现代化技术,建立信息网络
档案部门作为档案信息汇集、交流的中心,应该跟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多渠道争取资金,积极引进计算机、缩微技术等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对档案信息的存储、处理、检索能力,从而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效率。档案部门可以通过建立档案信息网络,打破馆藏档案的地域性、封闭性,使档案信息资源成为一个统一的、开放的信息资源系统,真正达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2.开发室藏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开发档案信息要有针对性。档案部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必须首先了解社会的需求,要紧紧围绕服务对象的发展规划和工作重点进行选题,做到有的放矢。
加强档案的编研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利用者需要档案部门快速、高效地提供多层次的档案信息。这就要求档案部门不仅向利用者提供原始档案,还要根据利用者和社会的需求,提供一次加工、二次加工、多次深加工等不同层次的档案信息。
建立完善的检索体系,最大限度地揭示档案信息。档案检索工具是记录、报道和查找馆藏档案的手段,是管理档案和提供利用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充分揭示馆藏内容,迅速、准确地提供档案和检索档案的主要途径。档案部门只有编制出系统、实用、多角度、多功能的档案检索工具,才能缩短档案检索时间,提高档案的查全率、查准率。
3、加强档案编研工作,提高编研质量
档案编研工作可以把档案承载的信息从静态转化为动态,由传统的服务转化为提供综合档案信息的高层次服务,通过档案信息的采集、分析、加工、整序、综合制成档案信息半成品,向社会提供报务,使利用者直获得信息,缩短收集信息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推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发展,它是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报务的重要方式,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手段。加大编研工作力度,提高档案编研水平,确立编研工作的中心地位,是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所在。
档案编研质量对深层次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有着重要决定作用,加强编研工作,档案工作者必须参与社会活动以,了解利用者档案需求,从中确定带有普遍性需求的编研题目,进行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的编研。下真功夫编写出一些时时效性、特色性、专业性、实用性较强的档案信息资料的编研成果,确保编制出适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编研成果,提高档案编研成品的质量,使档案信息增值,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各级领导决策以及广大档案利用者的信息需求。
4、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全面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档案部门应运用各种服务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的需求。在服务态度上做到热情主动、细致周到,善于与利用者沟通,了解利用者的需求。在服务内容上做到紧跟社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发档案资源,提供社会急需的高质量档案信息。在服务形式上做到上门服务、档案信息上网等多种形式并用。
5.实行有偿服务,调动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是一项投入多、周期长、见效慢、效益大的工作。每一项档案信息开发成果都凝结着档案人员的辛勤劳动。档案机构作为社会公益机构,一直靠国家有限的投入开展工作。档案经费的缺乏,抑制了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其创造的经济效益挂钩,按一定比例收取费用,增加经费投入,促使其健康发展,走以档案养档案的路子,使档案信息开发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6.加强对档案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意识。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企业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参与,才能促进工作的开展。这就需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档案宣传。可以通过举办档案展览、印刷宣传资料、开展档案信息咨询、报道档案工作等各种形式,广泛地宣传档案的重要作用、档案部门的职能、档案工作的内容和基本任务。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逐步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熟悉档案部门的室藏内容、利用档案的方法等,有针对性地利用档案。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使档案走向社会,提高和强化全社会档案利用的意识,普及档案知识,向社会传递档案信息,吸引人们更好地利用档案。要有重点地进行宣传,加强室藏内容的宣传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关键。宣传档案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价值作用。为档案信息的开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0. 编研成果分为综合性,专题性和系列性是根据什么区分的

编研成果分为综合性,专题性和系列性是根据内容结构区分的

阅读全文

与三次加工编研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850
红宝石证书aigs 浏览:734
马鞍山二中一本率 浏览:103
萝莉羊年限定 浏览:393
爱迪生观察什么发明了什么 浏览:864
供电方案有效期 浏览:684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
汽车销售投诉比 浏览:951
成果用的手机 浏览:673
商标注册授权委托书 浏览:825
苏州市专利代理人薪资水平 浏览:527
工商局几号发工资 浏览:836
认缴年限多久合适 浏览:57
哇米诺商标注册详情 浏览:243
江发明被抢劫 浏览:770
上海信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0
苏州注册商标公司地址 浏览:54
在淘宝如何投诉卖家 浏览:439
利川有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浏览: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