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的内城、外城、皇城、紫禁城是什么关系
都是北京城的一部分。北京城池分四重,即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城各有门。
1、内城
又称“京城”、“大城”。城墙高12至15米,底厚20米,顶厚16米,上有女墙。有城门九座,角楼四座,水门三处,敌台一百七十二座,雉堞垛口11038个。城外有宽30-60米的护城河。城有九门。
2、外城
1553年(明朝嘉靖三十二年)间增筑。又称“国城”、“外郭”。城墙长28里,高7.5米至8米,底宽约12米,顶宽约9米。有七门。
3、皇城
长18里,有六门。
4、宫城
即紫禁城。城墙周长3.4公里,有六门。
(1)北京皇城保护成果扩展阅读
北京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5代封建王朝辽的陪都及金、元、明、清的都城,其设计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被称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
目前北京城池遗存的只有正阳门城楼、箭楼,德胜门箭楼,东南角楼,内城护城河北段,以及北京站和西便门两处城墙残余,另外永定门被重建。
⑵ 皇城的简介
古都北京,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余年的建都史。自金贞元元年(1153年)起,先后有金、元、明、清四朝定都于此。自元代营建元大都起北京就形成了三重城垣的基本格局。此后又经历了明永乐年间重修紫禁城和明嘉靖年间复修外城,使北京城形成了明确而完整的凸字型、四座城垣的结构。四座城垣中,中心为紫禁城,即今故宫,至今仍保存完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最外侧是共同构成北京城凸字形结构的内城和外城,其位置大体与今天的二环路相当。虽然已被拆除,但人们还能依稀记得它的位置。在紫禁城之外,内城之内还有一座在今天看来鲜为人知,但在历史上却有着重要地位的特殊城池。这就是北京四座城垣中唯一一座由红墙黄瓦围就的城池——皇城。
北京皇城,位于北京京城之内,环绕在宫城之外,是拱卫皇宫并为皇宫提供各种服务和生活保障的特殊城池。这样的城池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的都城中都曾建设过,曾在北京建都的金、元两代就都有过。八百五十年前,女真人营建金中都时就曾在城内建有皇城。十三世纪中后期,蒙古人在原金中都城的东北侧建起了气势恢弘的元大都,建设者特别在大都城中心正南方偏西的位置上,建设了以太液池为中心的皇城,又称萧墙。大液池两岸建有皇家宫殿和园林。在大小宫殿之间,还建有各种储物的仓库、服务机构、办事的衙署等。
皇城的变迁
今天我们看到的北京皇城是明代开始建设的,明皇城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营建,永乐十八年(1420)与紫禁城同时落成。它的位址在元代皇城的基础上略做了南移,许多元代萧墙内的皇家园林仍被保留在明代的皇城之内,如元代的太液池(今北海和中海)、后苑(今景山)等都成为了明代皇城的组成部分。
清代沿袭明制,在皇城的基本格局上并未做大的改变,只是对其中的主体建筑进行了多次维修和改建。北京皇城历经明清两代五六百年的雨雨风风,数十朝帝王建设经营才达到了今天的规模。因其庞大的建设规模和高超的建筑技艺,成为了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封建皇城,也是全世界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建筑群。
北京明清皇城南起今天的长安街,北到今天的平安大街,东至今东城区南北河沿一线(现已建起皇城根遗址公园),西达今西城区西黄城根一线。东西长约2500米,南北约2790米,面积约6.9平方公里。
皇城的规制
皇城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正方形。为了举行各种重大活动的需要,在皇城的正南方建设者特别规划了一座T字型的宫廷广场,称“千步廊”。皇城的西南方还缺少一角。缺角的原因众说纷纭,得到认同最多的一种说法认为皇城的西南角上是金代古刹庆寿寺(又称双塔寺,位于今西单电报大楼附近),该寺历史久远、香火旺盛,早在元世祖忽必烈修元大都时,就曾为保护该寺,特意让城墙拐了一个弯,将该寺圈入大都城内。明初时该寺依然保存完好且香火甚旺,明代统治者担心拆除该寺会惹怒神灵,无奈之下皇城墙只好绕道而行了。这样一来皇城就形成了一个缺少一角的不规则甲字型。
⑶ 如何保护和开发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搞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最怕听到的两个词就是打造和开发……”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先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班开班式上的一句坦言。如乌先生所述,博大精深的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来源于不当开发的巨大威胁。这样的忧虑不仅来源于乌丙安先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老师和著名博物馆学专家苏东海先生也都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了十分相似的担忧。田青老师在其《传统与现代化》主题学术讲座中谈到:“中国的现代化是在对传统的极度憎恶中开始的,所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在对传统严酷破坏的基础上开始的。”苏东海先生更是在城市文化研讨会上明确指出:“城市的高速建设将会导致文化遗产的快速消失”。面对诸位先生前辈的担忧和感叹,作为一名文化遗产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十分谨慎的重新审视各种形式的“打造”、“开发”与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我们也不禁要问一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真的形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吗?
一、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至今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的具有知识性、技艺性和技能性的文化事项。比如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节日、传统仪式和生产生活知识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漫长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面对这笔巨大的文化财富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
站在遗产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妥善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客观认识历史、开展文化创新、保护文化多样性、重建社会秩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使其较之有形的文物(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在识别、保护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性,也使其在历史变革与时代冲击时比有形文物更加脆弱,比有形文物更容易消逝。正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上的这种困难性和其本身的这种脆弱性,对它的保护才显得更加的急需和紧迫。
站在旅游和经济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民留给今人和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应当鼓励各方对非物质遗产的活用,从民俗表演到旅游开发,从工艺品销售到文化创意发展,多手段全方位的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艺术的同时也为开发人文旅游景观、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开发破坏和保护桎梏
前文的两种观点看似有较大的分歧,但细细想来却各有其合理之处。笔者认为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保护遗产与开发遗产同样都可以对遗产传承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基于不同的认识往往会引发不同的行动,对遗产、对社会、对国家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不论是遗产工作者还是经济工作者,面对祖先遗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我们心态正常、方法得当,不论是保护行动还是开发行动都会是对遗产有利的活动,但如果不能端正心态或使用不正常的方法则往往会给珍贵的文化遗产造成一些不良影响有些甚至是不可消除的。
1、开发破坏损害遗产
开发活用非物质遗产本无可厚非,但是在最近我们却总能听到因为开发活用不当给遗产造成不良影响的例子。从民乐改良增加交响乐指挥,到邦子演员穿上歌剧演出服,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开发者热情过高,又不了解遗产的文化内涵,在开发的过程中盲目的追大求全,导致经过“开发”的文化遗产已经失去了应有的韵味。民间小戏像京剧大戏,民族音乐像西方交响乐。本来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快速的向主流文化和西方文化趋同,而文化趋同的过程往往正是文化遗产消失的过程。从云南石林的天天“三月三”,到民俗村里的随意“拉郎配”,我们又发现一些开发者只看到了遗产之中的经济价值,对于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价值缺乏应有的重视,导致开发过后的文化遗产形式与内涵分离,文化遗产中蕴藏的风俗、信仰反而在文化遗产保护大潮中快速消失,如此一来经济开发也就成了经济糟蹋。
2、过度保护桎梏社会
经济开发可能给遗产造成开发性的破坏,这一点也许不难理解。但是仅仅按照遗产保护的工作规范对遗产进行保护就完全利于遗产发展吗?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尽然。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遗产,它需要由传承人代代相传,随着时代的变迁,传承人所生活的社会也不断发展,遗产也会发生变化。如果遗产工作者仅是教条、机械的对遗产进行保护,不注意随着社会发展改变保护手段,并且总是希望遗产处于一个历史的时间点,与遗产有关的一切都一承不变,那么这种保护就成为了一种过渡的保护。过渡的保护是不现实的,比如我们不能为了保护一个民族地区的民族习俗就让当地的女孩子不去上学,比如我们不能为了保护船工号子就让河流上的航运交通停止使用机械动力而恢复拉纤。像这样的过渡保护往往会桎梏经济甚至是社会的发展,并且也往往不会被社会所接受。
三、合理利用与传承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事项,它也要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论是开发还是保护,只要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总会变得不切合实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同时明确指出:“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紧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和滥用。”“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这给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提出了一个基本方针,在这个大方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也似乎并非不可调和。适度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会相辅相成的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但在适度保护与合理开发的过程中还有一些要点值得注意:
1、 不能将开发置于保护的对立面上
要走出保护与开发“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怪圈,保护可以是为了开发而保护,开发也可以是为了保护而开发。不能盲目的将开发置于保护的对立面上,单纯为了保护而禁止开发或为了开发而拒绝保护。开发者要有效利用保护者的工作成果,依照文化传统进行传承性的开发,而保护者则应当针对开发者的工作给出有效建议,以便开发工作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
2、 可以利用遗产开发当代文化产品但要与遗产加以区分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并非为表演和旅游而设计,在需要进行商业演出和旅游开发时就难免会对遗产的部分内容进行变更,比如为了增强视觉效果在民间戏剧中加入声光电元素,为了增强音响效果在民间音乐中加入新式乐器的伴奏,为了提高制作效率在民间手工艺制作过程中加入现代工艺等等,经过这样的变更原本非为商业演出和旅游开发需要的文化遗产,就成为了一种既具有全新形式,又带有遗产元素,适合商业演出和旅游开发的当代文化创意产品。为了经济开发需要而利用传统文化遗产开发当代文化创意产品是应当给予支持的,因为它一方面带动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扩大了遗产的社会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当代文化创意产品应当在推广时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区分,让当代创意产品的受众对于其改动内容有明确的认识,防止对于遗产的误解。
3、 要允许遗产的自然发展但不能人为干预其发展
如前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的遗产,需要由传承人代代相传,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传承人所生活的社会不断发展,遗产也会随着时代发生变化。比如在部分传统的苗族村落,火把节中的火把早已被工业文明的手电所取代;又比如在部分原来生产力落后民族地区,随着先进生产工具,人们已经在一些传统手工艺使用原来没有的电动工具。这些都是遗产的自然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对此遗产工作者要持一种相对宽容的态度,不能过度的干预。但是文化遗产的自然发展也要尊重自然归律,不能人为的“拔苗助长”加速其变化,防止“邦子演员穿上歌剧演出服”的闹剧重演,防止对于遗产的歪曲。
4、 通过科学记录的方式保护遗产的现状并努力保护遗产的活态传承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生产力不发达的民族地区和农村,当今在这些地方正发生着快速的社会变革。在社会变革中人们思考的往往不是如何保护文化遗产,而是如何摆脱落后文化的束缚。当他们有朝一日过上他们盼望的“幸福生活”时,他们会发现他们的传统文化已经消逝,一些与时代发展“不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消亡。面对这种情况遗产工作者不可能人为的阻碍社会变革,让遗产的传承人选择他们不愿接受的生活。我们应该做的是积极的通过多媒体的科学记录方式保护对于遗产记忆,通过收集与遗产有关的作品、工具保护遗产的现状,并通过改善传承人生活状态努力保护遗产的活态传承。尽可能真实的保持文化遗产的原貌,让后人更加真切的了解遗产的全貌,防止以后可能发生的对于遗产的滥用。
看到今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领域中保护与开发之间的辩驳,使我不禁想起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一面是具有悠久历史又现实岌岌可危的文物建筑,另一面是生活在近乎是危房的文物建筑中渴望改变生活又经济拮据的居民,面对这一对矛盾,因为我们的一些城市管理者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些文物建筑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一些曾经的文化名城正在变成与西方大都市面貌相仿的“水泥森林”。面对这一切,我想说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也不能走文物保护、旧城保护的老路,要从开始就做好规划。特别是我们这些遗产工作者更是不能愧对这份历史的重托。
1949年解放军解放北平之前,曾向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求教,让他在北京城地图中划出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人民解放军会对把这些建筑视为雷池禁区一样绝不加以破坏,在战争中对这些建筑的所在区域宁可增强伤亡,也要用步枪、用手榴弹去打,决不使用炮击。58年后的今天,这个故事被人们传为佳话。而我们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正是要拿出58年前梁思成先生的气度为我们国家文化建设标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雷池禁区。而我们的领导干部也应当拿出58年前人民解放军的风骨,宁可花费更大的成本,也绝不破坏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愧对历史,愧对祖先。
作者:北京皇城艺术馆 李晨
⑷ 在清朝时期北京皇城和宫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在清朝时期,北京皇城和宫城最大的变化是1754年扩建了天安门前宫廷广场。据《国朝宫史·宫殿一》记载:天安门外,东为长安左门,西为长安右门,重建于1754年,至1760年竣工,又增筑长安左门外围墙一百五十五丈,长安右门外围墙一百六十七丈五尺一寸。各设三座门。
这说明,当时的天安门广场,在长安街左、右门外又分别加筑了一道围墙,从而将门外的街道也括入了天安门前广场之内。北京皇宫在顺治、康熙两朝虽尚属恢复阶段,但其宏伟壮丽与精美绝伦在世界上已堪称一流。在当时,广场东侧大部分沿用明朝旧制,仍为各部所在,当时叫户部街。为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清朝在户部街外侧增设了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的翰林院,负责对外通商和交涉事物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太医院等。
在天安门广场的西侧,清朝采用八旗兵制,不再建立五军都督府,并把原来的街道改称前府胡同、右府胡同、左府胡同、中府胡同和后府胡同等。还在明锦衣卫旧址建立了刑部,称这条街为刑部街,后来,在刑部街上又增设了都察院和大理寺等审案判刑的机关,又称司法部街。
另外,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有分别通往五府六部的总门两座,叫做“公生门”,文武官员由此进出宫廷俱奏。乾隆年间,清朝在公生门两边加筑围墙,东西折向北转接皇城墙,又在新加围墙东西端各辟一门,门三阙,分别称东三座门、西三座门。后来,公生门和东、西三座门及内里的五府六部陆续拆除。在清朝末年,天安门遭到严重破坏。后来,荒凉破败的天安门城楼历经它历史上最大两次大规模的修缮,由原来的通高33.87米变成了34.7米。整个天安门古建筑群,从天安门到外金水桥至天安门广场,全部建筑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在天安门城楼大殿内,在10根红色廊柱中间,悬挂上了8个红色的大宫灯。每个宫灯高2.23米,周长8.05米,直径2.25米,重达80千克,简直硕大无比,每一盏至少3个大人才能环抱过来,在当年堪称有史以来最大的宫灯。
天安门城楼的中厅悬挂了一幅高2.6米、宽5.8米的《江山永泰》图。以奇特的构思、浓烈的笔墨和粗犷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巍峨雄浑的泰山图。画家借泰山讴歌和谐盛世。在天安门城楼东西两侧,各有7个红色的观礼台,观礼台前东西各筑有花坛。在天安门城楼的前方近处是两座大观礼台,每座长95米,宽12米,各有6个小区。观礼台呈北高南低倾斜式,内有梯形台阶,总容量为20000多人。
⑸ 北京的历史文物古迹都有哪
1、故宫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也是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首都,1949年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⑹ 北京故宫的保护措施具体有哪些
根据提交世遗大会的故宫缓冲区保护方案,包括故宫保护范围占地八十六公顷、缓冲区范围占地一千三百七十七公顷,总计面积一千四百六十三公顷。其中含什刹海、皇城、国子监、南北锣鼓巷五个历史文化保护区。方案被世遗认可后,缓冲区范围内将限制大拆大建,皇城区内禁止建设高度超过九米的新建筑,并逐步消除不符合规定的建筑。
⑺ 北京市皇城历史文化街区属于什么类型的历史文化街区
属于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2015年04月21日,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对外公布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北京市皇城历史文化街区等30个街区入选。
皇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北京旧城整体保护的重点区域,内含紫禁城、太庙、社稷坛、北海、中南海及14片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面积约6.8平方公里。
⑻ 为什么圆明园被烧而紫禁城却被保留了下来
当时英法联军侵华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咸丰皇帝违背了条约,而且还杀死了21个英法公使。侵华时法军司令孟托班曾跟上司提议说要把紫禁城毁了,并烧光故宫,借此来让清政府付出惨烈的代价。
不过这个提议并没有得到英国首领额尔金的认可,他认为紫禁城是清朝的政治中心,一旦摧毁之后肯定会遭到清军的拼死反抗,到时候可能会难以收场。于是最终选择了圆明园这个咸丰的“后花园”,打算给咸丰一个教训。
最终圆明园被抢光烧毁了,当时难以计算的奇珍异宝都被抢走了,当时一位法军军官透露,自己抢的宝贝卖了70万法郎。
八国联军
北京被占领以后,八国联军统帅、德军元帅瓦德西特许士兵公开抢劫三天,以后各国军队又抢劫多日。中国的珍贵文物遭到了空前的浩劫。
皇宫和颐和园里珍藏多年的宝物被抢掠。俄军最高指挥官阿列科谢也夫将军等人把慈禧寝宫用黄金和宝石精制的数十件珍宝“洗劫一空”。
英、法士兵把各类珍宝抢光以后,以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装,运回驻地。仅嵩祝寺一处,丢失镀金铜佛3000余尊,锦绣制品1400件,铜器4300件。就连太和殿前存水的铜缸上面的镀金,也被侵略军刺刀刮去,至今刮痕斑斑。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
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⑼ 谁保护了今天雄伟的故宫呢
提起故宫,很多人都会想到坐落在北京城的那座繁华的宫殿群。对于如今的亿兆黎民来说,这里曾经所有的故事可能已经消散在了这座皇家建筑群中,他们所希望看到是古代王朝的皇宫是怎样的辉煌?古代王朝的龙椅又是如何的富丽堂皇?
而缔造者一切的朱棣却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中。
更多的人所知道的是,这里曾经是明王朝、清王朝两代王朝的皇家住所,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是永乐皇帝朱棣永乐强令缔造了这一切。
如今的故宫早已经不是明清两大王朝的专属皇家群,在历史的缓缓进程中,它们已经有了新的标签:
中国的文化艺术瑰宝。
这座六百年历史的皇宫都亲眼目睹了一切,见证过往事辉煌,也见证过列强环伺的屈辱,它所经历的一切的一切都注定了这座皇城会成了众人心中一座独特的皇家建筑群。
曾经的紫禁城所代表的皇家别苑已经被彻底抹去,因为它有一个新的名字---故宫博物院。
从它正是敞开胸怀迎接各地的游客,到现在已经有94年的历史。曾有所有辉煌的记忆虽然已经渐渐模糊,如今在高墙大院中,我们所能看到的也许仅仅是红墙青瓦。
可是,曾经这座皇宫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却是不容遗忘的。
⑽ 故宫历史
明成祖朱棣时建造.距今有600多年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