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武汉城市圈制造业研究成果

武汉城市圈制造业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2-07-01 07:38:50

Ⅰ 武汉城市圈的分工机制

首先要确立中心城市的定位。当前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是以住宅、汽车、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拉动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中间行业,然后再拉动电力、煤炭、石油等基础性行业。这种增长格局正好覆盖了武汉市的所有主导行业,可以说武汉工业的发展正逢其时。要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圈域经济增长极的乘数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采取集群方式优先发展以汽车制造为主体的产业链长、辐射面宽、带动作用大的现代制造业和以冶金、石化、建材为主的对城市圈经济有较大支撑作用的基础性行业,利用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发展以光纤、光电子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医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行业。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制造业行业群、基础行业群和高新技术行业群。
“1+8”产业分工◆武汉市:作为城市圈的龙头,发挥其区位、交通、科教、人才及产业基础等方面比较优势,建成为中部崛起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的研究及产业化基地,以金融、物流、现代商贸、信息、科教、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黄石、鄂州:依托邻近武汉、沿长江和高速公路与铁路的区位及交通优势,重点建成以冶金(钢铁、有色金属)、能源、建材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基地,与武汉东湖开发区高新产业对接、互补,积极发展生物医药、金属深加工、汽车零部件、专用机械及港口物流业。◆孝感及仙桃、潜江、天门:发挥连接武汉、宜昌、襄阳“金三角”的区位交通优势,重点建成为优势粮、棉、油、畜牧、水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纺织服装工业、以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汽车零部件、医药、专用机械和生活用纸生产基地。◆咸宁、浠水: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立绿色农、林、水产品及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轻纺、机电、中医药等生产基地,以及面向武汉市及城市圈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在构建武汉城市圈的战略视野上应具备开放性和远瞻性,可从三各层面逐步扩展武汉城市圈工业与域外经济的融合面。
一是省内融合。建立和形成以武汉为中心,以襄樊和宜昌为副中心,以及黄石、十堰、荆州等六个大城市为支撑,以县域经济为基础,竞相发展、互相促进的区域经济格局。把襄樊建成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把宜昌建成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和中国最大磷化工生产基地,使两市分别成为秦巴经济走廊和辐射鄂西南、连接渝东地区的中心城市。支持荆州加快发展轻纺和汽车零部件产业,荆门壮大延伸石化产业链,十堰建成中国重要的商用车生产基地,随州加快发展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和高新技术产业。
二是国内融合。首先是与中部融合,中部正在出现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群,与中部城市群融合发展,形成一个更大的经济圈,不仅可以拓展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空间,更能提升中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其次是参与国内经济竞争,在构建武汉城市圈的战略视野上,应该眼睛向东和向南,承接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
三是国际融合。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时代,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的分工协作,是提高武汉城市圈工业品位,实现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方式。 随着水陆空的投入加大,城市圈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在公路方面,将建成以武汉市大外环和环城市圈高速路构成的“两环”,以及由13条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速公路和快速路构成的公路主骨架网,形成以武汉为中心,通往城市圈8市市区的“1小时交通圈”。并在城市圈形成仙(桃)潜(江)天(门)、浠(水)鄂(州)黄(石)两个主要的区际环网,并与武汉外环高速连成一体。武汉“出城难”也将逐步化解,武汉将完善出口通道的建设,加快内环到中环和中环到外环的通道建设,实现武汉区域任一点20分钟内到达武汉外环。
计划到2017年,先后建设武汉至黄石、鄂州、浠水、咸宁、孝感、仙桃、潜江、天门等城市的城际铁路专用线,形成城市圈轨道交通网。2013年将率先开通武黄城际、武咸城际、武冈城际,汉孝城际。在民航方面,将加速完成天河机场扩建及配套工程,使之成为华中地区最大国际航空港,而圈内主要城市到天河机场的快速通道的建设,使圈内城市到天河机场都有捷径;水运网则以长江、汉江及其支流组成,打造武汉长江航运中心 。 2008年9月27日上午,湖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复。湖北省省长李鸿忠说,这标志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对湖北的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总体方案》确定改革试验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宜居的生态城市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成为与沿海三大城市群相呼应、与周边城市群相对接的充满活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
到2012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3%,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0%、1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9%以上,主要河流、湖泊水库III类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主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服务业比重增加3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
国务院在批复中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支持武汉城市圈开展有关专项改革,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相关的改革事项,要优先放在武汉城市圈先行先试。并希望武汉城市圈为全国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提供经验和示范。
湖北省政府表示,在当前全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时,《总体方案》得到批复恰逢其时。湖北省将以此为抓手,细化“两型社会”建设的专项措施,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试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 近几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圈建设已经成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劲动力和有效方式,其发展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经济界的普遍关注。经济一体化的城市圈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2002年6月,在湖北省八次党代会上,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武汉城市圈的重要发展战略,并要求充分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通过城市经济圈建设拉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在随后历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建设武汉城市圈,促进城市规模结构合理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启推动湖北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不仅能使湖北的发展始终走在中西部的前列,而且对于湖北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意义重大。
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及其周边100公里范围以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又称“1+8”。该圈域占全省33%的土地和51.6%的人口,城市密集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环境及自然条件优越,是湖北省乃至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圈域。2004年,武汉城市圈贡献了全省59.4%的GDP,65.3%的财政收入,吸纳63.4%的投资,承载62.5%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是湖北经济实力最强的核心区域。
虽然历经谋划、联姻、分工、定型、起步和发展,武汉城市圈经济迅速成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但与全国其它城市圈相比,武汉城市圈无论在城市群规模、中心城市规模、城镇体系、城际联系、产业发展、吸引力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Ⅱ 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指以武汉为中心的100公里半径内,包括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等8个中小城市在内的地区,是中国中部经济区及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但在具体范围的确定上,可能是泛指市域,也可能仅指市区。还可包括汉川市、大冶市、应城市等县级市在内。它包括城市经济圈、城市旅游圈和城市农业圈。
武汉城市圈内现有1个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7个中等城市(和4个小城市)。武汉城市圈的近期目标为,到2020年将武汉城市圈建成为中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这个增长极,有望成为中国第四个增长极。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9月,《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总体方案》确定改革试验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宜居的生态城市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成为与沿海三大城市群相呼应、与周边城市群相对接的充满活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 为充分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提升武汉城市圈的整体竞争力,加快实现湖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现就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若干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大意义
1.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的重大举措。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的崛起,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以武汉市为核心,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市构成的武汉城市圈建设步伐,使其发展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是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
2.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是增强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3年,武汉城市圈以占全省33%的国土面积、46.34%的人口,提供了全省61.1%的生产总值、59.36%的地方财政收入、58.64%的固定资产投资、62.59%的消费品零售额,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积极推动武汉城市圈建设,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优化升级,更好地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提升城市圈的整体竞争力,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3.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是全面推进湖北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武汉城市圈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科教实力雄厚,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加快以武汉市为核心的武汉城市圈发展,有利于加快湖北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实现中部崛起,促进长江中游经济区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发展。
二、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4.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指导原则。
一是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武汉城市圈建设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依靠市场的力量,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城市圈内的优化整合。二是坚持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在城市圈内的经济与技术合作中要以优势互补、实现双赢、联动发展为目标,形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分享机制。三是坚持以各类企业为主体。充分调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及各类中介组织等参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企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壮大,发挥企业在区域合作中的主体作用。四是坚持以构建产业链为主线。以城市圈内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为依托,强化产业集聚,壮大区域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五是坚持以政府调控为推动力。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主导作用的同时,政府要通过提出目标、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强化措施,有力地推动武汉城市圈发展。六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5.分步骤地确定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到2005年,初步建成武汉城市圈交通设施高速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基本框架,有序启动相关高速出口通道项目建设,城市圈内的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整合城市圈各类市场资源,初步构建区域大市场框架;启动跨区域企业重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圈经济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至3个百分点。
中期目标:到2010年,初步形成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格局;基本实现城市圈内外的快速轨道交通网、高速公路网、公用通信网的现代化;形成以光电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以轿车制造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产业群、原材料及新材料产业群、轻工纺织及食品产业群、农产品加工产业群;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培育区域优势文化产业,提高城市圈文化品位;城市圈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65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00元;武汉市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其他八城市城镇化率平均达到50%左右。
远期目标:武汉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率先在湖北和中部地区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三、加强统一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6.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武汉城市圈内外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综合运输体系,重塑“九省通衢”的新优势。以实现高速化、网络化为目标,加快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武汉至襄樊高速公路、随州至岳阳高速公路、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和洪湖新滩东荆河公路大桥等重大项目以及武汉高速出口公路建设,抓紧做好荆岳长江公路大桥、黄石长江二桥前期工作,使之尽早开工建设,尽早形成以武汉市为中心、以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公路通道银(川)武(汉)线为主轴、连接武汉周边城市、通达周边省会城市的高速公路主骨架。抓好国省道、县乡公路改扩建和乡村公路建设。以将武汉建设成为全国第四大铁路路网中心为目标,加快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和武九、汉丹铁路扩能提速工程等项目建设,高标准地新建武汉、黄石火车站,争取国家尽早建设京广铁路客运专线和沪汉蓉快速铁路,进一步提高武汉在全国铁路网中的枢纽地位。加快城市道路和轻轨建设步伐,使轻轨逐步向孝感、鄂州等地延伸。抓好武汉公路主枢纽客货运站场建设和武汉天河机场、武汉港区、黄石港区改扩建,建设好汉江航道整治工程。
7.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和全省关于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搞好邮政、电信、电视、计算机网络建设,促进电信、电视和计算机三网融合,不断提高城市圈特别是武汉市在全国信息网络中的重要地位。以推进电子政务为突破口,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城际和城乡间互联互通,率先做到政务信息公开。继续抓好武汉市宽带信息交换中心、武汉市政务宽带网络平台和互联网建设,努力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城市,加快城市圈的信息化进程。
8.加强能源建设。构建完善的能源供给网络。抓住西电东送、三峡电力外送、全国联网的机遇,以武汉市——黄冈市——黄石市——咸宁市——武汉市50万伏环网为主干,做好电力配网的建设,适当提高输配电压等级,保证电力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抓住川气出川和西气东输的机遇,搞好城市圈内城市燃气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城市燃气气化率;利用即将建设的沿江铁路和现有铁路,积极争取运力,通过签订长期的煤炭采购合同,确保不断增长的煤炭需要;适时启动沿江输油管道的建设,承接海外原油,保障石化企业的原料供应。加强能源点尤其是电源点的建设。黄石市煤矿要重点做好增产扩能和煤层气勘探及开发的工作,其它小煤矿也要在注意安全和保护资源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江汉油田要通过提高开采技术水平,稳定产量,同时做好油井的保护工作;通过示范项目逐步推进新能源和农村能源的建设,适当加快风力资源的开发;电源方面重点抓好城市圈内规划的大型电源点和核电的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逐步形成多种能源供应渠道,完善能源供给和保障体系。
四、集聚产业群,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
9.突出区域特色,优化产业布局。围绕与武汉市核心发展区融合互动,以特色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建设三大产业集聚发展带。以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辐射极,推进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环保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建设黄石、鄂州、黄冈、咸宁市产业集聚带;以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辐射极,推进汽车制造、IT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出口加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建设仙桃、潜江、天门市产业集聚带;以武汉市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为主要辐射极,推进汽车零配件、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盐、磷化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建设孝感产业集聚带。加快黄石、孝感、仙桃市等城市建设,增强发展实力,强化与武汉市产业核心区的互补对接功能,带动其他区域加快发展。
10.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资本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产业融合、行业整合、企业联合,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进产业链延伸,加强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产业群集聚,做大做强区域性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行业。
——高新技术产业群。充分发挥武汉市的技术、人才和产业优势,依托东湖、葛店、磁湖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现有产业基础,努力形成若干有规模、有特色、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主体,以光通信、激光加工和消费类电子产业为重点,进一步壮大武邮院、长飞公司、NEC公司等优势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一批中小企业。在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市磁湖高新区等发展园区集中布局,集聚发展,提升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及配套能力,形成以武汉市为中心,辐射鄂州、黄石、孝感市等城市的电子信息产业群。推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加快以武汉市庙山医药工业园和鄂州市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的医药工业园建设,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芯片、基因工程药物和新型疫苗、合成新药及现代中药产品,加强技术开发和知识产权保护,形成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群。
——原材料工业及新材料产业群。积极推进钢材深加工,延伸产业链,重点支持武钢、冶钢、鄂钢等骨干企业的发展,加快建设以武钢二冷轧、硅钢改造等为重点的结构调整项目,力争3至5年,武钢总体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板带钢生产基地。突破性发展石油化工和有机化工原料,加快武汉乙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填补我国中部地区乙烯工业的空白。通过延伸产业链,大力推进乙烯下游产品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工原料的开发及深加工。积极支持华新等一批建材企业搞好以节能降耗和环境治理为重点的技术改造,进一步上规模、上水平,提高竞争力。加大以武汉市为重点的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加快发展汽车用新材料、光电子信息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工程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产品,在武汉、鄂州、黄石、孝感、仙桃、潜江市等城市形成相对集中的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群。
——以轿车制造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产业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新东风为龙头,以武汉市、孝感市等城市的汽车及零配件骨干企业为主体,重点发展轿车、轻型车和专用车,推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制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城市圈内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以武船、青山船厂、南华高速船公司为主体,重点发展军民用客货船、海洋工程船、特种专用运输船、船用关键设备,大力发展船用机械等配套产品,形成船舶制造产业群。加快系列激光器的开发和激光加工成套设备产业化步伐,加速高性能数控系统及设备、光纤传感器等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步伐,积极发展大型输变电及发配电设备、新型环保设备、轻型直升机、非制冷式红外热成像系统、新型智能医疗保健器械等机电一体化产品,努力开拓市场,壮大产业规模,着力形成机电一体化产业群。
——轻工纺织及以烟酒为重点的食品产业群。围绕城市圈内烟、酒、奶、水、面等特色优势产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支持武烟等龙头企业强化资源整合,强化协作配套,集聚放大品牌优势,发展壮大食品工业。重点发展文化用纸、包装纸板及纸制品、防伪包装、彩印包装等产品,提高产品加工深度,逐步形成造纸及包装印刷产业链。做大做强日用化工产业。以武汉、黄石、鄂州、仙桃、天门市等城市优势企业为龙头,以高档服装面料、西服、时装、针织内衣等为重点,上下游产品延伸,形成服装加工链。支持汉派服装企业创立汉派服装品牌,形成汉派特色。加强纺织服装龙头企业资源整合和联合重组,围绕服装的配套和产品档次的提升,加快发展中高档服装面料、无纺布等辅料和配件以及中高档毛料、产业用布、麻纺、丝绸等重点产品,建设发展仙桃、天门市棉纺织基地,形成纺织服装优势产业群。
11.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充分发挥武汉市的区位、交通、通讯、市场设施以及产业基础等优势,运用现代物流组织形式,按照“市场导向、政府推进、企业运作、行业协调”的方式,加快优化物流资源配置,着力培育现代物流需求。进一步加快武汉城市圈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制订出台鼓励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健全政府及其部门间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协调管理机制和现代物流企业间协同运作机制。加快武汉城市圈现代物流基地、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城市、城乡小件快递系统等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大力培植以第三方物流企业、货主物流企业、物流基础设施企业、物流信息企业、物流装备制造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企业群。努力改善物流企业投资经营环境,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现代物流企业,加快武汉城市圈现代物流业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武汉市商贸流通业发达和四大商业上市公司网络完善的优势,加快流通业态创新,以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重点,积极推动四大商业上市公司把仓储超市和便民超市延伸到城市圈内各城市,形成以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重点的新型商贸流通业。二是充分利用武汉市的科教资源,鼓励武汉市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大企业的研发机构与周边地区开展联合办学、科技交流和联合攻关,共建技术创新基础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组建联合实验室,共同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鼓励武汉市的科研机构建立面向周边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鼓励武汉市的科研人员以各种方式为周边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三是充分利用城市圈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襟江带湖、山清水秀的人文自然景观特色,加强资源整合和市场共同开发,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报业、出版、影视制作业,建设以武汉市为核心的都市旅游区和鄂东鄂南为主体的环武汉市两大游憩带,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楚文化、革命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人文自然景观等专项旅游为载体,多层次、多形式地发展旅游业,培植旅游精品名牌,扩大旅游产出规模,形成联合开发、共同发展的旅游产业群。
12.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充分利用武汉市的大市场、大流通优势,以提升优质农副产品深加工水平为重点,推进优势和特色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品牌优势。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在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市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改善农副产品品种、品质,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优质原料。培育跨区域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推进食品、纺织、造纸、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等产业链延伸与农业产业化对接,提升农副产品深加工水平,加快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群,做到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建立新型农商关系,应用现代物流技术,以武汉市为市场营销中心,通过连锁超市、大型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提高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效益。
五、加快共同市场建设,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
13.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中央银行和众多商业银行区域分行及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区域性总部所在地的优势,推进武汉市以票据市场、保险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柜台交易市场等为特色的金融中心建设,并逐步与国际金融市场实现对接。近期要以武汉市为主体,以整合圈内国有经济资源为重点,扩大产权交易功能,整合各城市产权交易市场,形成以武汉市产权交易中心为枢纽的产权交易市场网络。理顺金融机构管理体制,调整隶属关系,适当下放贷款权限。组建区域性金融机构。鼓励联合组建实力强、机制活、管理规范的大型证券公司,引导信托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跨地区业务,积极发展区域性的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中外合作基金,加强创业风险投资,成立区域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构建城市圈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以武汉市商业银行为基础,整合各城市商业银行资源,组建区域性银行集团,提高城市圈内城市商业银行整体资金实力。鼓励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证券、保险公司以武汉市为经营管理中心,重组城市圈内中小金融机构,组建武汉金融控股集团。要加强银企合作,积极开展异地贷款业务,推动信贷市场地域融合。建设和完善银行资金拆借信息系统,拓宽融资渠道,扩大交易规模,促进同业拆借市场健康发展。以国家支持的武汉市个人信用征信试点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城市圈社会征信体系,实现城市圈内信用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建立城市圈诚信机制。
14.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商品市场。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等基础优势,提升功能,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巩固发展汉正街小商品市场、西汉正街建材市场等3至5个交易额过百亿、管理水平较高的全国性、区域性的大型消费品批发市场和重要工业产品专业市场,进一步增强辐射能力。依托大市场和产业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强化集聚功能,发展钢铁、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品及服装、光电子及其他高新技术产品等重要工业产品区域性交易市场,提高石油、建材、机电、汽车等生产资料市场的规模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依托资源和信息中心优势,优化布局,壮大规模,推进粮、棉、油、蔬菜、水产品等农副产品市场加快发展和资源整合,建设武汉市全国性的粮食、棉花等大型中心批发市场和黄冈蕲春药材市场,积极探索和争取开设期货等新的交易方式,扩大交易量和辐射区域。支持武汉农产品物流配送等项目建设,促进城市圈内名、特、优及鲜活农产品方便、快捷地进入本地区乃至全国大市场。
15.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发展。加快技术市场发展。依托武汉市科教优势,建设以武汉市为中心的区域性技术创新体系和连接全省、全国的技术市场网络体系,推进科研项目的协同攻关、科技成果的资源共享,提高科技成果在城市圈内的转化率。进一步发展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以武汉市为中心平台,建设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联合开展人才培训与交流、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城市圈内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互通、网络对接、资源共用。规范市场准入,促进要素流动。
六、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
16.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充分发挥长江和汉江、京广、京珠和沪蓉等重要交通干线在沟通城市圈内外经济联系的重要通道作用,形成以沪蓉、长江为大通道的东西向发展轴,以京珠、汉江和京广为大通道的南北向发展轴。沿这两条主要发展轴线,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优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强化产业的集聚和扩散延伸,形成各级各类城市功能分工有序、布局合理、结构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构架。
17.明确定位,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加快武汉市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现代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商贸流通中心、交通中心的建设,着力提升武汉城市综合实力、综合服务功能和集聚辐射能力,强化武汉市在区域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强化武汉市对周边城市的产业延伸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龙头带动作用。周边城市要依托武汉市,充分发挥地域相接、经济相融、人文相通的优势,在产业发展、市场流通等方面加强与武汉市和其他各城市的融合互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培育发展差异化竞争的比较优势,协调配合,共同发展。
18.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城镇规模结构。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因地制宜的原则,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加快武汉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武汉市在华中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武汉市的集聚辐射能力。更好地发挥黄石市鄂东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增强黄石市经济实力和集聚能力,加快黄石市发展成为城市圈次中心的步伐。促进城市圈内其他城市规模有效扩张。大力发展小城市和重点中心镇,通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把各级城镇建设成为适宜投资创业和生活居住的城区,有效承接武汉市等地外来产业转移。加强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进区域性集中供水、污水处理等建设。
七、推进体制创新,加强政府协调
19.建立武汉城市圈工作协调推动机制。成立武汉城市圈发展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各城市主要负责人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建立健全市长联系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检查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确定的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落实情况,提出下一步工作任务和需要领导小组研究的重大战略和政策问题。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发起组建城市圈区域性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行业规划、协调、咨询等服务职能,促进城市圈内各企业间的合作。
20.加强各城市中长期发展的规划统筹。启动武汉城市圈空间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城市圈内城市体系、功能分区、产业重点、基础设施、要素流动等,明确各市定位分工,实现优势互补;编制完成总体发展规划和各重点专项规划,报省政府批准执行。各城市要加快修订和编制完善各自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各重点专项规划,实现规划对接、协调发展。
21.加强法规建设,规范市场秩序。认真清理城市圈现行各项政策规定,在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商品检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消除各地对人才、资本、资源跨地区流动的限制和市场准入等方面歧视政策,建立九市“软环境”综合评估机制,为城市圈内企业发展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条件。
22.积极探索区域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财政支持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协调各市利益分配关系。清理并协调各市地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招商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合理整合财政资金,注重吸纳民间资本,支持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加大省对城市圈内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信息四大通道建设和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地区的水、电、气的投入,改善城市圈内的企业发展硬环境。充分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城市圈内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执行对外来人才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发挥政府对高技术产业投入的引导作用。
23.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加大对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在社保资金调剂、扶贫资金投入等方面的转移支付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投融资和金融政策,加大对城市圈内的高速公路、国际机场、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争取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各城市对传统产业特别是武汉、黄石市老工业基地改造。支持和引导符合本地区比较优势的特定项目和厂商落户或进入本地区。
24.加快建立武汉城市圈重点建设项目库,联合招商引资。加强各城市电子政务平台和重点项目库建设,形成商务信息资源及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互联互通;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布产业政策、宏观经济预测、经济政策、经济运行情况、重大政府投资项目招标等信息。充分利用武博会、武洽会等国际性活动平台,联合策划设计重大项目,共同开展对内对外重大招商活动,协调各市吸引投资优惠政策,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征信系统,树立城市圈整体品牌形象。
25.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城市圈经济一体化进程。转变投资调控方式,转变项目管理模式,放开社会投资领域,放开非政府投资项目审批。除国家有特殊规定外,所有投资领域一律向社会开放,打破地区、所有制、行业垄断,积极推行项目法人招标制,为投资者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对经认定的重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现代制造业项目,实行减免收费的鼓励政策,降低其投资成本;建立和完善土地供给新制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实现政府对建设用地的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引导社会资金重点投向城市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引导境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在武汉市设立总部、研发销售中心或生产基地。

Ⅲ 什么是两圈一带

“两圈一带”战略引领湖北科学发展
时间: 2010-01-22 09:47:57 来源:湖北日报 【关闭】
湖北日报消息(记者曾遗荣)1月21日,湖北省举办全面推进“两圈一带”建设专题讲座,要求各地各部门深刻理解“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担任主讲人,作了题为《引领湖北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对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战略学习的几点体会》的专题讲座。他在“两圈一带”战略的形成、战略内涵以及实施“两圈一带”战略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均作了深入的阐述。

当前湖北省正在谋划编制“十二五”规划,李宪生指出,要把“两圈一带”战略落实到“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经过5年努力,为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奠定坚实基础。

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春明主持讲座。他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关于“两圈一带”重大战略部署的深远意义,结合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施“两圈一带”战略中做出更大贡献。

各市州政府、省直各单位、在汉大专院校、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省直宣传系统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讲座。

相关报道:“两圈一带”战略大解读

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圈正在形成。

湖北日报报道(文字 曾遗荣 图片 杨发维 王 威 杨 平)实施“两圈一带”战略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两圈一带”战略提出后,全省上下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为什么提出这一战略?什么是“两圈一带”战略?其战略实质是什么?怎么把握“两圈一带”战略?如何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这些都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1月21日,湖北省委、省政府举办全面推进“两圈一带”建设专题讲座,“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的主要发起者之一、战略实施的重要带头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对这些问题一一作答。他的报告不仅为人们释疑解惑,也厘清了中远期的发展路径,如同嘹亮的号角,激励着各地各部门凝聚共识、解放思想、开足马力、奋勇争先,把战略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以下为李宪生报告节录。

“两圈一带”战略实施,抓手在哪里?

实施“两圈一带”战略需要研究和解决哪些问题,是李宪生在1月21日在报告会上着重谈到的。

他说,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发展号角已经吹响。当前全省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全面落实“两圈一带”战略目标和任务,研究解决好四个重要问题。

一是坚持好与快的有机统一,实现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步到位。

尽管湖北地区生产总值已跨入万亿俱乐部行列,但与东部沿海省市相比,甚至与中部部分地区相比,湖北省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情况下,绝不能把好与快对立起来,把开发与保护对立起来,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长期又好又快发展。

武汉城市圈是我国老工业基地,交通区位、科教资源、产业基础相对较好,已经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但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的任务较重。两型社会建设带来的压力,也是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动力。要通过关停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产能,通过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新的起点上继续保持和进一步发挥湖北省汽车、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势,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鄂西地区是华中华南的绿色生态屏障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地,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但鄂西地区产业基础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面临着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立足于鄂西地区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以旅游这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为切入口,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把鄂西地区发展推上快车道。

湖北长江经济带处于长江流域中心位置,交通枢纽地位突出,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城镇体系完备,是湖北省东、西两大区域联系的天然纽带。但是,这一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整合不充分,产业竞争力不强,环境保护压力较大。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主题,以发挥长江水资源优势、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加快经济带的新一轮开放开发,真正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轴。

二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有机统一,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两圈一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三个板块简单相加。实施“两圈一带”战略,既要统筹考虑,整合资源,又要彰显三个板块的个性特色。

要整体推进,从全省范围内考虑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对重大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安排、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都需要按照“两圈一带”战略进行重新审视,重新梳理。比如“两圈”旅游业的有效对接,物流网点的优化布局,汽车产业链的有效延伸等。

要彰显特色,要依据各个板块的不同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武汉城市圈要突出“两型社会”建设的特色,着力在体制机制创新和“五个一体化”上率先突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要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大旅游大品牌建设力度;湖北长江经济带要突出做好水文章,在产业聚集带、城镇连绵带和水生态保护开发上尽快见到成效。

要突出重点,就是强调“一主两副”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支持武汉提升聚散功能,加大对宜昌、襄樊的支持力度,支持和鼓励其他地区发挥后发优势。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与推进发展的有机统一,构建充满活力、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来推进战略的实施,营造敢闯敢冒、敢为人先、鼓励竞争、激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力争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率先突破。

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搭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平台。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中部牌、试验牌、长江牌、生态文化牌等金字招牌。“两圈一带”战略把这些金字招牌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搭建起了很好的开放平台。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以更加开放的理念、视野和胸襟,把湖北建成中部地区投资创业环境最优、开放度最高的地区。

四是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有机统一,形成各方面共同推动发展的工作合力。

要明确政府职责。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抓好战略的执行和落实。

要强化市场运作。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绝不能干那些干不了、干不好的事情,必须自觉按市场经济规模办事,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两圈一带”战略:湖北省“十二五”规划的灵魂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紧锣密鼓地组织开“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能否把“十二五”规划编制成一个落实“两圈一带”战略的规划,对湖北未来五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至关重要。这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按照“两圈一带”战略谋划“十二五”基本思路。

谋划好基本思路是“十二五”规划能否落实“两圈一带”战略的关键。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初步考虑,“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要较好地体现这么几句话,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两圈一带”,推进绿色增长,加强创新驱动,实现共建共享,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围绕“两圈一带”是基本要求,也是重要前提。因为“两圈一带”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湖北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总体谋划,是省委省政府对省情再认识的最新成果,是引领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

推进绿色增长是“两圈一带”的基本内涵,也是国家赋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使命,还是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趋势。我们必须用世界眼光和时代要求来谋划未来发展路径。

加强创新驱动是实施“两圈一带”战略的根本动力,也是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体制机制的现实需要。与先进地区相比,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对湖北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实现共建共享是“两圈一带”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建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实施战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享就是要让全省人民获得“两圈一带”发展的实际利益,分享推进“两圈一带”的精神成果。

二是切实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两圈一带”战略能否见到成效,关键要看转变发展方式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定“十二五”规划,要把握湖北省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的新特征以及实施“两圈一带”战略的新要求,认真研究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这一重大课题。

首先要确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湖北偏重的经济结构而言,调结构的任务更加繁重,确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显得尤为重要。从湖北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选择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市场空间大的新兴战略性产业重点加以培育,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二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汽车、钢铁、石化、装备等制造业在未来若干年仍然是湖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家电、建材等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改造提升并进一步做大做强传统产业。三是突破性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顺应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发挥湖北省综合交通优势,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业。

要找准扩大内需的结合点。进一步优化需求结构,形成投资、消费双拉动格局,是“十二五”期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在中央扩大投资政策逐步淡出,而扩大内需要求更高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找到既能扩大投资又能刺激消费的新的结合点。为此,我们要按照“两圈一带”战略优化城镇布局,推动中小城市发展,加速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以此推动扩大内需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要破解制约发展的关键点。资源能源、生态承载、环境制约等将是湖北工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且必须解决的问题。湖北缺煤少油乏气,成为制约湖北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发展清洁能源,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在生态环境方面,要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大生态产业。要充分用好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加快资源、能源、环境、生态等领域的改革试验,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瓶颈制约。

要把握共建共享的切入点。实施“两圈一带”战略,重在整合资源,贵在全民参与,实现共建共享。不仅圈、带内各市之间要实现资源整合,圈与圈、圈与带之间也要实施资源整合;不仅城市之间要实现资源整合,城市与农村之间也要实现资源整合。

三是围绕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加强规划策划。

一方面,加强省内规划衔接。武汉城市圈五个专项规划、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总三专规划以及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规划都已经或即将出台。这些规划相互之间进行了有效衔接,较好体现了“两圈一带”战略的根本要求。我们正在编制的“十二五”规划,要加强与这三个板块规划的衔接,使“十二五”规划充分吸纳已有工作成果,与现有规划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另一方面,搞好国家规划对接。前期,我们在制定各项规划的同时,通过部省合作共建等形式,与国家有关方面及时进行了工作衔接。在抓紧编制“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我们更要乘势而上,有效推进,使我们一批重大项目能够进入国家规划笼子,争取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

四是切实把“十二五”规划编制成落实两圈一带战略的行动方案。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可操作性。要把“十二五”规划变成落实“两圈一带”战略的行动方案,必须强化项目、政策、资金保障,坚持用项目落实规划,用政策支撑规划,用资金保障规划,切实增强规划实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强化项目支撑。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六大领域及投资结构的动态优化,加强项目策划、落实和深化,不断充实和完善重大项目库,提高项目成功率。截至目前,为配合“两圈一带”战略实施,湖北省通过项目库建设,储备项目3.7万个,投资总规模达12万亿,将有效支撑“十二五”期间的投资增长。

强化政策支持。要围绕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等重点任务,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引导社会资源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方面配置。公共财政要重点投向农村公共事业、就业社保、防灾减灾、资源环境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在重大建设布局、关键领域改革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给予政策性支持。

总的说来,“两圈一带”战略是引领湖北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十二五”将是推进“两圈一带”战略实施的重要时期。全省要运用战略指导规划,通过规划落实任务,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为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奠定坚实的基础。

链接

回顾“两圈一带”战略的形成

说起“两圈一带”战略的形成,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即“两圈一带”战略发端于战略支点的科学定位,起始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申报获批,完善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启动实施。

在战略形成过程中,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历亲为,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专家和社会各界意见。可以说,“两圈一带”战略既立足于历届省委、省政府奠定的坚实基础,又及时汇集了近几年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充分凝聚全省上下的聪明智慧,是对发展战略的再谋划,对发展模式的再创新。

与过去的研究成果相比,“两圈一带”战略具有框架的总体性、内涵的一致性、实施的可操作性3个鲜明特点。这一战略的形成,标志着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全省总体发展的谋划达到一个新高度,进入一个新境界。

鄂西生态环境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Ⅳ 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黄石概况

在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立后,以武汉市为城市圈中心城市,辐射其余8座城市。并确立了湖北省第二大城市----黄石市为“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成为城市圈的“副极”。
在城市规模、工业、交通、商贸、特色农业、科教等六个方面的优势,成就了黄石在武汉城市圈中的“副中心城市”地位。
黄石市区人口 80万人,人口数量和建成区面积仅次于武汉,在其他7个城市中规模最大,发展空间最大,这决定了黄石在城市圈中的地位。按城市圈规划,到2020年,黄石市区人口将达到120万至150万,实现黄石、大冶一体化发展。
黄石有明显的工业优势:黄石市,市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城市圈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武汉,在城市圈中被定位为工业副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支点。
交通区位优势:黄石无论在城市圈还是鄂东地区都是区域性中心。作为和武汉并列的全国53个公路交通枢纽、全国28个重要内河港口,黄石已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交通网络。公路有13条干线,沪蓉高速、106国道、316国道穿城而过,加上正在建设的鄂东长江大桥,新建的大广高速、杭瑞高速经过黄石,进一步凸现了黄石公路交通枢纽的地位;水路有长江黄金水道70多公里岸线、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正在大规模建设的棋盘洲码头等基础设施;铁路有五九铁路、山南铁路,大型厂矿企业都有铁路直达厂区。
黄石还是鄂东地区商贸、物流中心。作为工业城市,黄石的高新技术和科技推广普及在城市圈中仅次于武汉,还有一支基础好、人数众多的科技队伍,这是黄石的科教优势。虽然农业规模不大,但在农副产品加工和特色农副产品上黄石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根据武汉城市圈总体要求,围绕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和环保与生态建设一体化等“五个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按照企业主导、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实现双赢的原则,结合黄石市的特色优势和城市功能定位,将建立“三个基地”和“三个中心”,即: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成果吸引转化基地、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鄂东商贸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和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Ⅳ 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的城市活力

——先进制造业加工配套基地。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将“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确定为城市圈整体发展定位之一,为城市圈新型工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仙桃作为城市圈“1+8”成员之一,必须主动融入城市圈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城市圈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从区位条件、产业基础、配套能力、合作空间等方面分析,仙桃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工配套产业,优势明显,前景广阔,应当成为仙桃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和战略目标。目前,仙桃初步形成以纺织服装、无纺布卫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机械电子五大产业为主体、门类齐全、基础较好的工业制造体系,一批优势企业和优质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产业结构正向高新化方向加速发展。武汉作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中心,一批大企业、大项目需要大量的企业与之配套,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这为圈内城市发展配套加工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仙桃毗邻武汉,是大武汉产业辐射与转移的前沿区域,其主导产业也与武汉产业关联度较高。因此,仙桃在区域分工协作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协调配套的产业优势和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围绕武汉的主导产业、核心企业,大力发展加工配套产品,努力建成大武汉先进制造业配套加工基地。
——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江汉平原田野广阔、湖泊众多,气候宜人,发展农业生产,具备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传统基础,历来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猪鱼蛋基地。仙桃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一个鱼米之乡,农业大市。近年来,在粮棉油传统农业产量稳步提升的同时,特色农业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名特水产、优质畜禽、绿色蔬菜三大特色支柱产业。2010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90万亩,绿色蔬菜种植面积25万亩,生猪出栏120万头,家禽年出笼近1000万只。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仙桃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得到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200多家,其中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7家,基本形成了每个主导产业都有一个或几个大型龙头企业支撑的格局。2010年省市两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加工产值约100亿元。所以,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既是仙桃的产业特色,也是仙桃的产业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仙桃未来的发展,就是要依托本市以及江汉平原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形成一个集聚程度较高、加工能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广的农副产品加工中心,并努力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江汉平原商贸物流中心。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将仙桃定位于城市圈重点建设的六大物流枢纽之一,面向江汉平原的商贸市场次中心,这一定位充分凸显了仙桃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既符合仙桃的发展实际,也顺应仙桃未来发展方向。仙桃素有“小汉口”美誉之称,商贸物流业体系比较健全,设施比较完善,发展基础较好,全市规模以上商贸流通企业达263个,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02个,一些大型商贸龙头企业和物流园辐射江汉平原10多个县市,已成为江汉平原重要的区域性商品流转地和物资集散中心。仙桃毗邻大武汉,距武汉市中心及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汉口火车站、长江武汉港,均在1小时左右的全高速车程。京珠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在仙桃附近交汇,318国道、、汉宜、随岳高速公路贯穿境内,水运体系通江达海,通达便捷的交通使仙桃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仙桃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具备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与此同时,伴随着产业的扩张,特别是仙桃与武汉产业的配套发展,与沿海产业的对接融合,必将在仙桃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辐射广的大型专业市场和专业物流园(企业),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现代商贸物流格局,使仙桃成为区域性的生产要素集聚中心和商品流通中心。
——水乡园林生态城市。一座城市既要有科学的产业功能定位,指引城市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也要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定位,打造独特的城市品牌形象。仙桃的城市特色定位,就是要建设水乡园林生态城。这一定位既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仙桃地域、环境和人文特色的突出体现。仙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自然风貌,境内河湖密布,水系成网,市区仙下河、汪洲渠河渠交错,贯穿而过,仙桃依水而建,城市因水而美、因绿而秀。仙桃的城市建设,就是要依托这一特色资源,通过大做水文章、林文章、园文章,全力打造“生态仙桃”这一特色城市品牌,努力把仙桃建设成为中部地区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创业宜居型城市,不断提高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和对投资创业的吸引力。
仙桃即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制造加工基地、华中地区最大的电子电路板生产基地、华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食品加工基地和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同时运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重点发展食品及环保产业聚集区、现代纺织产业聚集区、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都市工业聚集区。

Ⅵ 刘明菲的学术成果

长期从事“市场营销管理”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和培训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规划与发展战略、服务营销和营销渠道管理。曾担任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湖北明想集团、中港集团、新博泰集团等多家公司的高级咨询和培训顾问。主持了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 “武汉现代物流发展战略”、湖北省发改委“湖北省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 湖北产业政策研究中心“基于中部崛起、武汉城市圈现代制造业物流战略” 等政府委托项目研究;参与了湖北省科技厅重点攻关项目的研究;主持了 “九州通医药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汽车服务备件物流服务方案”、“ 中港集团现代物流发展总体规划”、“ 西安国际港务区物流规划”、“随州汽车钢铁物流园规划” 等多项企业委托项目研究。发表了3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被ISTP检索。主编出版了“物流管理学”、“市场营销管理”等著作。获得了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武汉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3项、师德先进个人1项、“树人奖”优秀奖1项、主持“营销管理与策划”被评为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

Ⅶ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中新网12月16日电 综合消息,12月14日,中国国家发改委以发改经体[2007]3428号文件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通知》。《通知》指出,经报请国务院同意,批准长沙、株洲、湘潭(简称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乞力马扎罗雪顶可能10年内融化,“赤道雪山”奇观将与人类告别…
成都醉驾案疑犯被改判为无期

[孙伟铭父亲称判决不公拟上诉][更多]
·新疆发布公告依法打击针刺犯罪活动
·加拿大部长称希望赖昌星能考虑自愿返华
·印媒再次宣称中国士兵"入侵印度领土"
·山西致277人死溃坝事故现场将建警示广场
·河南平顶山矿难已造成44人死35人失踪
·推广 | 注意!资金正在流向以下板块!

独家:历史学家眼中60年中国
[日军国主义不会复活][中国民族自信心重建]
·深度 | “快女”粉丝江湖的“无间道”
·军事 | 美军将解放军列为假想敌
·博客 | “砖家”点评快女 赌城结婚的明星
·互动 | 真实记录一个农民工的北漂生活
·推广 | 中信信用卡免费申请 即获QQ会员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是中国重工业和制造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

《通知》要求,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各自实际出发,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国家发改委要求湖北与湖南两省抓紧制订实施方案,并尽快将方案报送国家发改委,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统计显示,武汉城市圈已成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增长极,对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初步显现。2006年武汉城市圈实现生产总值达到459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1.3%。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1300万,经济总量2818亿元,分别占湖南全省的13.3%、19.2%、37.6%,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长株潭城市群是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接合部,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

有学者分析指出,继东部的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西部的重庆市、成都市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后,国务院这次选择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体现出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中部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心,也意味着中国改革和发展总体布局的形成。与深圳、珠海等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设立的老特区相比,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试验目的是在现阶段有节奏地通过试验,探索完善市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前进道路。

Ⅷ 武汉城市圈各产业的具体数据

正确选择武汉未来十年既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又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要求相适应的支柱产业,是关系武汉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立足于武汉现实产业基础与未来武汉城中功能的提升方向,作为“一家之言”,我们拟选择光电子通信产业、钢铁产业,交通运输产业。商贸产业。旅游产业,住宅产业等八大产业作为新时期武汉的支柱产业(以下称新的支柱产业)。需指出的是。六大产业伙发育状况看可分三个层次,一是具有发展优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光电子通信产业,目前规模虽然不大,但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二是发展比较成熟的传统产业,如第二产业小的钢铁业,第三产业中的商贸业、交通运输业,特别是钢铁业,历来是武汉经济的强巩需要在新时期再领风骚;三是新兴的服务业,如旅游业、住宅业,武汉要掘弃“非生产性领域”观念,将它们纳入到支柱产业范畴培育发展。我们认为,以上六大产业可构成武汉经济跨世纪发展的新的支撑框架,到2010年六大产业占GDP比重可达64%左右。

一、光电子通信产业

光电子通信产业是全球刚刚起步的高科技产业,光电了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又以新需求推动新的供给,引发新一轮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当今新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选择光电子通信产业为新的支柱产业,符合武汉市这一产业技术与规模发展的现状与要求。
(一)武汉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与人才优势
武汉是我国光纤通信的发源地,武汉邮电科学院在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光传输设备、光仪表方面的研究与工艺技术在全国居领先地位,该院两个IP技术标准获国际电信联盟批准,标志着武汉在这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华中科技大学拥有我国第一个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儿个激光工程研究中心,该校46项激光方面科研成果有16项获国家专札并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武汉地区42名两院院士中有10人是我国光于信息技术领域的学科带头
(二)武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现实基础
光电子通信产业在光子与电子相辅相成的基础上发展,其产业链很长,相关产品可以分解出光纤光缆、设备、软件、电子商务等很多行业。1999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丁业企业66家,完成电子工业产值72.13亿元,在电信设备制造业方面,有移动通信、光通信等为代表的通信产品,电传机、传真机产品产量在全国领先;新型元器件方面具有生产优势,石英晶体、热敏电阻、金属膜电阻生产居同类城市前列水平;计算机应用服务方面在全国拥有知名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多媒体软件、华工大的机械CAD软件、武汉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的地理信息系统核动力所的仿真软件等多项成果获国家及其他科技奖。全市计算机社会拥有量超过50万台,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家庭上网取得明显效果,电子商务已经展开。以网络服务为载体的通信业发展迅速,其通信综合能力。综济效益水平与发展前景均居全国城市的前列。1999年全市通信业业务收入29.24亿元,固定资产原值82.25亿元,交换机容量30.69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55.24万户,移动电话用尸50.79万户,市电信数据及多媒体通信用户5.9万户,全市因特网用户达到35-40万户(专家测算数),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钢铁产业

武汉钢铁公司是武汉钢铁业的主体,武钢作为全国最重要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之一,于1958年建成投产。四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新时期,随着“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政策的实施,武汉钢铁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区域布局之一将进一步发挥优势,使其成为钢铁产品中的精品生产基地,进而继续成为武汉的支柱产业。可以说,钢铁业是当前武汉最具优势的产业。
一是具有综合经济效益的优势。当前武钢已经具备年产钢铁各700万吨的生产能力,1999年生产钢625.8万吨,铁61.4万吨,分别比1990年增长29.5%和36.6%。完成工业增加值50.9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9.5%;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22万元/人年,处于工业行业前列,在全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是具有新产品开发的优势。武钢是我国钢铁工业品种、规格最齐全的重要板材和关键钢村生产基地,曾被评为全国综合技术开发能力百强第2名。主要产品有热轧卷板、冷轧卷板、镀锌板、镀锡板、彩色涂层板、中厚板、冷轧硅钢片、型村、重村、高速线材、棒材等200多个品种,80年代以来,一批主体设备通过更新改造,技术状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实施三炼钢系统工程、硅钢改扩建工程、高速线材轨轧工程,一炼钢“平改转”工程等,具备了较强开发和生产新产品的能力,科技进步贡献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近六年来研制开发的新产品有47个系列、139个产品,尤其是研制开发的高强匿桥梁钢、压力容器钢、电机机系列用钢、低焊接裂纹敏感钢及取向硅钢片等一大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国内仅武钢独家生产;集装箱板、IF钢。石油管线钢等在国内也只有武钢与宝钢生产,均是国内目前十分短缺的替代进口品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三是具有产品质量的优势。武钢坚持和深化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不断深化质量保证体系,成为我国首家通过质量体系国际认证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先后有100多产品获全国、省。部优质产品证书,有24个钢材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是具有明显的价格、营销、售后服务优势。武钢近五年来开展“成本效益纵深行”活动,不断降低成本,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并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营销体制,钢材销售网络覆盖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所有地区。并向海外辐射,产品销往东南亚、韩国、日本、台湾、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

三、商贸产业

商贸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市场经济成熟度的重要标志。国外经济学家把商贸业称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稳定器,即是指在经济的高速增长期,繁荣的商贸流通能够推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在经济的紧缩调整期,商贸业又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从而对社会生活的稳定起到十分突出的作用。对于武汉而言,商贸业是反映综合实力水平和社会繁荣程度的一个“窗口”,是不断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与辐射功能的助推器。因此,选择商贸产业作为武汉新的支柱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武汉历来是我国内地最大的商贸中,商贸产业是传统的重点优势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建国初期在总体经济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商贸产业比重超过20%。随着国家建设重点的转移,商业比重下降,但一般占10%左右。改革开放以来,商贸产业作为“两通”之一翼开始起飞,九十年代商贸业大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1999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39.55亿元,是1978年的8.4倍(扣除价格影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7%,比GDP年均10.5%速度高0.2年百分点,其规模从1994年以来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城市、居第六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稳居第二位。商贸产业的发展与经济总量增长关系密切。统计资料表明、由市场销售所决定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呈刚性推动。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武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3%其中最高为1999年达到80.6%,最低为1994年40.0%,水平差异为40点。而同期投资贡献率差异达105点,净出口贡献率差异达164点,可见商贸业的发展事关上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人局。据投入产出资料,商品流通货币值增加1元,可以推动社会生产2元以上的增加量,武汉每人增加1元的销售值,全市即可增加1500万元的社会生产量。
(二)商贸产业市场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1、网点、人员增加,市场服务化程度提高。1999年末,武汉而业及餐饮业网点为14.68万、其中:零售网点占63.15%,批发网点占22.11%;小型企业占98.72%。全部网点比1990年增加1.35倍。随着商业网点密度上儿从业人员迅速增加,1999年商贸及餐饮业吸纳劳动力76.74万人,比1990年增加1.31倍,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8.37%,从业人员与全中人口比例为1:9.63,而1990年为1:20.00;每个网点的服务人口为50.4人,而1990年为107.0人,1978年为 640.0人。
2、主体多元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在放开经营、公平竞争的大环境下,经济主体竟相发展,结构调整抓紧进行。1999年非公有经济销售比重占46.3%,比1990年上升30.l上百分点。其中三资企业销售占2.1%,其数额比外资开始迸汉的1993年增长11.3倍。大型商场经过更新改造提供了现代化的购物环境,发展了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配送,网上购物等经营业万言书态,精品屋、专卖店遍布武汉三镇,旧货业、租赁拍卖也开始出现,各种促销手段把经营管理方式推人高水平。
3、商品市场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商品市场建设进展顺利,基本形成以市一级市场为主体,区(县)级市场互为补充,多种经济主体,多种经营方式的大市场、大流通、大服务的格局。到1999年底全市商品交易市场共有699个,其中消费品市场621个,生产资料市场78个,营业回积超万平方米的市场57个;商品市场成交额亿元,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37个,市场规模的增长幅度在同类城中处于前列。

四、交通运输产业

交通运输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它沟通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提升城市形象,维系武汉跨世纪发展的重要基础。武汉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其置居中,中国绝大部分大城市都在以武汉为中心,半径为1000公里的圆圈内。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促成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独特优势。未来二十年,交通运输产业将进一步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一)武汉交通运输产业的优势在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武汉的交通运输产业由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构成,各种运输方式有其不同特点。五种运输方式共同构成了优势互补的武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展迅速
“八五”以来武汉集中财力投资于交通基础设施,使综合运输能力加强。铁路方面,建成了华中第一站一汉口火车站,改造了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一京广线郑武段,机车车辆达到牵引内燃化;公路方面,道路面积增长较快,1999年达到1500万平方米,比1990年增长41.6%,先后完成了107国道、318国道等10条出口通道。建成了日运输力达12000人的武汉客运总站,公交,汽车线路达700多条,日客运能力达20万人、增加了空调卧铺客车、双层客车、集装箱货运汽车等。水运方面,建成了内河最大的客运站一武汉港客运站和一些大型码头、如年吞吐量90万吨的武汉青山外贸码头、集四项国家科技成果于一身的红钢城多用码头和年吞吐量150万吨的舵落口码头;航空方面,建成了国内一流水平的武汉大河机场,引进租赁了一批波音737大中型客机。空中航线达91条。日客运能力达到1.80万人以上。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加快,为武汉提供了展示区位优势,变区位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机遇。1999年交通运输产业增加值为59.76亿元,比1990年增长10.3%、占当年GDP比重为55%。

五、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富生机与活力的产业其经济份额与劳动就业面均占全球10%以上,有专家预测,未来二十年。世界旅游人数与旅游创汇将分别以年均4.3%与7.6%的速度增长。这一速度远远高于全球的经济增长。当前“入世”在即、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冲击着生产。贸易要素,也必将伴随入流的涌动。因此武汉要尽快采取应对措施,抢占旅游战略高寺。在武汉84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做起这个朝阳大产。
(一)发展旅游业的山水资源依托
依托山水建设旅游城市、是面向21世纪发展旅游产业的首要举措。武汉总体地势低平,北部小片山丘最高海拔87.3米,其余95%以上的面积均属江汉平原东部的地域,是浅丘性的河湖冲击平原。武汉的山不高,但数量约有200多座,一般都有较好的观赏价值。自然赋予武汉的山水以独特的美,其诱人的魅力是旅游业的最可宝贵的资源。
(二)建设旅游城市的历史人文资源依托
武汉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据有关旅游资料,目前全市己开发的旅游人文景观256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市级104处,区级87处。全市有优秀历史建筑102项。为了建设独具特色的武汉旅游业,必须从开发浩如烟海的历史遗存中,突出入文旅游资源建设的承接性、融合性、革命性、发展性。承接性是指楚文化、中原文化、汉味民俗文化景点的保护与建设、加以黄鹤楼、盘龙城、集家咀等为标志的文化景观的进一步仟发;融合性是指宗教文化遗存及其交融,如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及其“湖北新政”的历史遗存、汉口中西合壁交融的建筑的保护与开发;革命性是指辛亥革命的遗存、毛泽东及其他老一辈共产党人在武汉活动遗存的深度开发;发展性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文景观建设,如蔚为壮观的南望咀——龙王庙旅游景观建设等。如能将以上四者结合起来,就能体现武汉旅游产业的深厚文化底蕴与面向未来的气魄,从而就抓住了建设武汉优秀旅游城市的精、气、神。
(三)建设旅游城市的产业依托
武汉旅游业的发展一是依靠旅游业本身,二是需要其他产业的支持、融合与交流。 从旅游业本身来看,90年代以来武汉硬件设施明显改善,现代化程度逐步提高、为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基础,1999年末全市宾馆饭店142家,从业人员2.1万人,全市里级饭店47氛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2家,旅行社106家,定点院校14家。本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748万人次,实现收入104.8亿元;涉外旅游者16.1万人次,创汇收入7336万美元。从产业融合情况看,综合开发型的旅游产业开始兴起。旅游业亦称无烟产业,投入少、收益大,产业关联度高,可以横跨一、二、三产业进行深度开发。有资料显示,旅游收入多增加1元,相应第三产业增加值可增加10.2元。目前由于观光农业的发展,全市相继出现森林公园、度假村、垂钓区,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的趋势明显。与此同时,旅游业与二、三产业发展也在互为融合,到开发区观光、汉正街购物逐渐成为旅游时尚。
(四)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依托
武汉的区位优势,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条件。要利用这一优势,合理组织丰富多彩的旅游市场。编排以武汉为中心的旅游线路,尽快建设以武汉为中心,以长江中游地区国家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内的辐射全国、接轨国际的“大武汉旅游圈”形成吸纳客源与输送客流的良性循环讥制。

六、住宅产业

住宅产业是为人类生活提供居住空间的产业。它包括第二产业中的住宅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服务业。大力推动住宅消费、扶持与培育住宅产业,使其成为支柱产业,是武汉面向21世纪,振兴经济的重要举措。
(一)住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住宅是人们最大的生活资料,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从消费需求演变趋势看,80年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四大基本需求中的前两项已经基本解决。进入90年代后,市场无新的消费热点,消费性储蓄持续积累,城市居民总体购买力上升到“万元级”,但消费尚未“升级”。因此开拓住宅市场,调动与满足经济发展的最终需求,是居民消费的内在迫切面积为8.5平方米,距小康水平差3.5平方米,按原七城区人口384.78万人计算,需住房1347万平方米;城调资料还显示,现在单元式配套住宅只占总量72.8%,还有27.2%的住宅处于普通住宅及其他住宅的低水平状况;每年有近5万对新婚家庭;全市有170多万流动人口,以上因素都构成住宅市场的巨大潜在需求。
(二)住宅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住宅业有较强的相关效应,前后与50多个行业相关联。与建材、冶金、纺织、化工、机械、仪表、木材等行业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家电、家具、装修、金融、保险、旅游、运输、商业等行业发展。有关专家预测,如果住宅建设增长10%,就能推动GDP增长0.5至1个百分点。未来10年武汉如能发展市场潜力大而又与其他产业相关性强的住宅产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保持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会给住宅产业自身发展带来宽松有利的宏观环境。
21世纪初叶,武汉住宅产业面临着产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机遇。首先是资金来源增加,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在区位优越的武汉,住宅产业将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目标。
其次是产业技术含量不断提高。随着开放的扩大,人们对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住宅消费个性化的超势已见端倪,千楼一面,千户一面的“火柴盒”式住宅楼不吃香了,除面积需求外,还出现个性的需求。

Ⅸ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怎么建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型社会”要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率先在优化结构、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上见到新成效;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率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以推进“五个一体化”为抓手,率先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上迈出新步伐;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的,率先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从而进一步增强武汉城市圈对全省、对中部地区的带动示范作用,为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奠定坚实基础。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其核心内容是推进“九大体制机制”创新,即:一是创新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建设节约型社会;二是创新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设生态城市圈;三是创新科技引领和支撑“两型社会” 建设的体制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圈;四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体制机制,整合圈域内产业资源,提升产业层次,探索建设“两型社会”的有效途径;五是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不断改善民生,建设和谐城市圈;六是创新节约集约用地的体制机制,探索城乡集约发展新路子;七是创新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财税金融体制机制,提供财税金融服务和支撑;八是创新对内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增强承接国内外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能力,打造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开放型平台;九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五个专项规划:包括空间规划、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社会事业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空间规划包括规划、建设、管理,各城市功能定位、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包括先进制造业规划、现代服务业规划和现代农业规划,突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主导产业的壮大、产业集群的形成、三次产业的联动发展等。交通规划包括铁、水、公、交和信息化规划,突出通过点、线、面,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形成把城市圈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综合性大交通系统和信息系统。社会事业规划包括文、教、卫、体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总体规划,突出在城市圈内形成核心层、辅助层之间的分工合作和资源共享。环境规划包括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湿地保护、水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等,突出城市圈生态功能和生态资源承载力的整体提升。

Ⅹ 求城市经济学论文一篇

文章编号:1673-1751(2007)01-0019-03
试论我国城市经济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刘扬
(濮阳市建委测量队,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经济学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和一些可行的建议与
方法,展望了未来城市经济的发展趋势。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一体化;城市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

城市经济学自西方传入我国20多年来,在我
国经历了从兴起到不断繁荣的发展过程,在许多
领域取得了若干重大研究成果,为我国城市化和
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1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发展现状
1. 1国外城市经济研究现状
国外的城市经济研究以解决城市问题作为出
发点和己任,在不断进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更加
注重城市实际问题的解决。在现实经济问题的左
右下,近年来,国外城市经济研究的内容可集中归
结为4个主要的领域:区位分析与城市内部空间
结构演化;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设
计;特定城市市场与城市经济模型的建立;城市经
济问题、城市政府行为和城市经济政策分析。
1. 2国内城市经济研究现状
国内的城市经济研究在改革开放后才起步
但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世纪80年代
我国城市经济学集中研究了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
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等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全方位展开了城
市化道路和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并对城市经济学
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以及具体的城市问题、城市
经济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概括而言,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
集中在下述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
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
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
市治理模式研究等。
2我国城市经济学的新特点
城市经济研究直面时代重大问题。现代城市
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等领域越来越引起社
会各方面的重视,越来越需要城市经济学的理论
指导,实践的需要促使理论工作者从经济学层面
上积极进行探讨。就城市化和城市发展问题的认
识而言,也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和新见解。
城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趋活
跃。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
是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问题进行
了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
研究方式的多样化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近
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出现了“个性化研究”的方式。与“个性化研究”
方式相对应的是“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
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全球同步
合作研究,这与网络化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
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密不可分。城市经济学研究
方式的个性化、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展的
创新与突破。
城市经济研究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日趋活
跃。改革开放为我国城市经济学者提供了与国外
进行广泛交流和对话的机会,各研究机构或高校
的有关单位经常派出学者到国外进修、讲学、参加
国际会议,了解国外城市经济学发展的最新信息,
同时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大大拓宽了我国学
者的研究视野。
城市经济学的学科组织建设和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时代呼唤着城市经济学的新发
展,与此相呼应,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于2000年10
月成立了城市经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以下简
称“委员会”),担负起促进中国城市经济学发展
的历史重任,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组
织保障。随着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推进,城市
经济学教学工作在国内各高校也得到了相应的重
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20所大学开设
了城市经济学课程,有10多所大学成立了专门的
研究机构,近百名教师从事城市经济学及相关问
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3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存在不足,城市经
济理论基本观点的表述不规范,城市经济理论研
究与实践部分分离。
城市经济学研究存在薄弱环节。对城市化问
题、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存在不足,对城市
竞争力问题研究不足。
4“十一五”期间本学科发展的主要
领域及其趋势
城市经济学基础研究。一是在重视对特定城
市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关注统领全局的城市经
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
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运行
的规律性研究及城市经济学理论、方法、工具、经
济模型的研究。其趋势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
论体系,明确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范畴、
结构等问题,创建相关经济模型,提高研究的规范
性和增强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规范城市经济学的
研究方法,规范相关概念的使用。二是完善城市
经济学学科体系与内容,应融会多个学科的理论
方法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如可探讨
建立科学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包括城市及城市区
域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福利和行政区划等
在内的问题,将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视为经济分
析的内生变量,将所有权的分配、经济组织结构乃
至社会政治制度结构都理解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关
键因素。应创新和发展城市化理论,把城市化研
究放到城市化时代的高度加以认识。应反思城市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以及思想、制度和管理方面
的原因。要提高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性,研究城市
发展的系统工程和价值工程,将城市经济学研究
划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研究。应研究城市化
定理或定律,使之既接受实证主义的检验,又接受
伪证主义的检验,成为经过科学论证和可以反复
验证的结论及指导实际工作者实践的依据。
城市化问题研究。一是研究城市化的方针政
策。包括城市发展政策、城市产业政策、城市人口
政策、城市户籍政策、城市土地政策以及城市社会
治理的方针政策等。要加强以生产力为转移的城
市化规律的研究、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发展
阶段性的研究和国情与地区差异的研究。二是研
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政府定位及
其作用的发挥。三是研究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
展。如何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契机,加快落后
地区经济发展,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以
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较少关注落
后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四
是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从宏观的角度看,
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发展规律、不
同地区城市规模效益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区域
差别扩大与缩小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大城市化
与城镇化的研究和不同地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五是城市化的比较研究。如
发达国家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资借
鉴;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极具参考价
值。六是研究城市化与教育、文化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不单单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国民生
活方式转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有
必要加强城市化对国民生活观念的影响及应对措
施的研究。七是城市建设的规划研究。应加强城
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
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
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的关系等
问题的研究。
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管理问题研究。一是城
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政府的职能与定位。这是城
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和基本问题,相关的研究已
有很多,但还不够清晰明确,指导实践的能力也不
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强。二是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效益”的统一问题。下一步的相关研
究将集中在确立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和
相应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上。三是城市发展中的文
化传承与保护。在追求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
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确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机
制,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四是
城市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建设。研究精神文明与城
市发展的关系;探索政治文明的推进措施;建树
“伦理经济”和“道德经济”的产业文化观念;剖析
城市环境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科学制定城市
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城市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的新途径。
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一是尽快建立一套能
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这需要加强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调
查。二是以城市综合竞争力来评价城市发展状
况,对大城市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于中
小城市,特别是具有发展特色的中小城市则有失
偏颇。因此,应建立可以用来评价具有发展特色
城市的指标体系,使之与综合竞争力评价标准一
起,构成完整的评价城市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何文超.重彩浓抹绘宏图—濮阳市城市规
划建设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国际广
播出版社, 1996.
[2][加]伯拉舒特T J·城市测量与制图[M],
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1.

阅读全文

与武汉城市圈制造业研究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申请商标的要多久 浏览:814
连云港专利代理 浏览:613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浏览:452
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850
红宝石证书aigs 浏览:734
马鞍山二中一本率 浏览:103
萝莉羊年限定 浏览:393
爱迪生观察什么发明了什么 浏览:864
供电方案有效期 浏览:684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
汽车销售投诉比 浏览:951
成果用的手机 浏览:673
商标注册授权委托书 浏览:825
苏州市专利代理人薪资水平 浏览:527
工商局几号发工资 浏览:836
认缴年限多久合适 浏览:57
哇米诺商标注册详情 浏览:243
江发明被抢劫 浏览:770
上海信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