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汉代云纹瓦当可分为几类
汉代瓦当风格古拙朴质,但古拙而不呆板,朴质而不简陋,装饰意趣极浓。云纹瓦当也是西汉瓦当中数量最大的一类。西汉初年至汉武帝时,仍沿袭秦代的蘑菇纹、羊角纹。汉武帝以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绝大多数瓦当用的都是云纹。
汉代云纹瓦当花纹特征是,当面中心多为圆钮,或饰以三角、菱形、分格形网纹、乳钉纹、叶纹、花瓣纹等。云纹占据当面中央大面积的主要部位,花纹变化十分复杂多样。据主纹云纹的主要变化,大致分为卷云纹瓦当、羊角形云纹瓦当等类别。
卷云纹瓦当,一般在圆当面上作四等分,各饰一卷曲云头纹样。变化较多,有的四面对称,中间以直线相隔,形成曲线和直线的对比;有的作同向旋转形。这样图纹的瓦当富有韵律美感。
咸阳渭陵陵园土阙内发现的一件卷云纹瓦当,直径0.18米,边轮较宽,当心为一圆钮,钮外有两周旋纹,旋纹间有一圈小连珠纹。外区以4组双线划分为4格,每格饰一组卷云纹,外区边缘又施一周网纹。具有显著的汉代云纹瓦当特色。
华阴华仓遗址的一件羊角形云纹瓦当直径0.14米,边轮残损较多,当面中为一圆钮,钮外施一周弦纹。外区以44道短线划分为4格,以界格线为中轴饰4组对称的羊角形云纹,外区边缘还施一周绳索纹。
图案纹是对现实生活中具体形象的高度提炼和抽象,是国画艺术的最高阶段。它运用几何线条简略地勾勒,是线的艺术。而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的对象被简化变形,其本来的含义已被逐渐忘却,而线条本身却在不断产生新的内涵。
图案纹又可分为生活图案纹和纯粹的图案纹,前者以图案的形式表现生活的某些内容,如树木纹,树枝笔直,成双成对,平行对称。云纹,或钩状,或单尾,双尾,或连干树枝,置于空间,都是自然中少见的。
此外还有箭杆弯曲或穿云的箭纹、山形纹及一些变形的动物纹等,还可以看出其本来具体形象的痕迹。纯粹的图案则完全脱离其具体直观形象,而不能直接看出所依据的来源形象。
『贰』 汉代瓦当除了卷云纹,四神瓦当还有哪几种
汉瓦类型
根据瓦当纹饰的区分,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图像纹瓦当、图案纹瓦当和文字瓦当三种。
图像纹瓦当
代表作品:
龙纹瓦当西汉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直径19.5厘米,边轮较宽,当面为一鼓目长髯,张牙舞爪的盘龙形象,龙身饰细密的鳞甲。
蟾蜍玉兔瓦当直径18厘米,边轮主齿轮状。当面主纹是蟾蜍和玉兔,蟾蜍圆目鼓腹,身后有短尾,四肢屈张作跳跃状,玉兔鼓目长耳翘尾,作腾空奔跃状,周围衬以蔓草纹,盖取一于民间传说月宫里的蟾蜍、玉兔形象。
四神纹瓦当由各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纹的四种瓦当组成,分施于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殿阁之上,汉长安城遗址多有出土。
图案纹瓦当
代表作品:
云纹瓦当云纹瓦当是西汉瓦当中数量最大的一类。其花纹特征是:当面中心多为圆钮,或饰以三角、菱形、、分格形网纹、乳钉纹、叶纹、花瓣纹等。云纹占据当面中央大面积的主要部位,花纹变化十分复杂多样。据主纹云纹的主要变化,大致分为卷云纹瓦当、羊角形云纹瓦当等类别
文字瓦当
文字瓦当在汉代最具时代特色,占有突出的地位,内容丰富,词藻极为华丽,内容有吉祥颂祷之辞,如“长生无极”“长乐未央”“长生未央”“富昌未央”“千秋万岁”“延年益寿”“与华无极”等,也有宫苑、陵墓、仓庾、私宅等,如“长陵东当”“长陵西当”“冢上”等等。文字瓦当绝大多数为阳文,字数从一到数十不等。
代表作品:卫字瓦当,传世很多,大都出自汉长安城遗址。当面为一“卫”字,通常占满当面。有的“卫”字较小,字外有一周网纹。有的当面或涂朱色,或涂白垩。如在陕西淳化县凉武帝村甘泉宫遗址的一件,直径15厘米,边轮宽1.2厘米,当面为隶书的“卫”字,从出土地点来看,应属汉甘泉宫卫尉官署所用之瓦。
文字瓦当是汉代的主流,其内容之丰富自不必说,其高妙的书法价值更被历代文人墨客推崇备至。书画同源,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种类和审美对象,它已经化了的线条美,比彩陶纹饰的抽象几何纹还要更为自由的和多样化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的气势力量,终于形成中国独有的线的艺术。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叁』 云纹瓦当的分类
据主纹云纹的主要变化,大致分为卷云纹瓦当、羊角形云纹瓦当等类别。
在流行的圆形瓦当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是卷云纹。卷云纹瓦当一般在圆当面上作四等分,各饰一卷曲云头纹样。变化较多,有的四面对称,中间以直线相隔,形成曲线和直线的对比;有的作同向旋转形。这样图纹的瓦当,富有韵律美感。
图1中云纹瓦当呈四等分形,边沿较宽,有似汉镜风格,市场价格约500元人民币左右。图2、3价格较高。
『肆』 秦代云纹瓦当的市场价格大约多少
既是真的其收藏价值也不甚高,应该在150~300元之间
『伍』 介绍一下我国汉唐时期的瓦当
【汉瓦风格】
四神瓦当中的白虎瓦当
汉代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瓦当做工精细,新出现了装饰有篆体文字的瓦当,这些文字瓦当多为小篆书体,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显示出汉代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文辞多为一些祈福的吉语,其艺术观赏性可与精致的印章相媲美
汉代瓦当以动物装饰最为优秀,除了造型完美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以外,兔、鹿、牛、马也是品种繁多。
汉代的瓦当纹饰更为精进。王莽时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形神兼备,力度超凡,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还有各种动物、植物等纹样,如龟纹、蚊纹、豹纹、鹤纹、玉兔纹、花叶纹等,汉代瓦当中,以文字瓦当的数量最大,特点是在形制上分区划界,中心是乳钉与联珠,给铭文安排一个固定模式,在此范围内作上下左右的变化。文字数目不定,最长可达十多字,例如"千秋万岁"、"长乐未央"、"万寿无疆"、“永受嘉福”等,字体有小篆、鸟虫篆、隶书、真书等,布局疏密相间,用笔粗犷,成为中国陶制品中独具魅力的珍藏。
汉代的瓦当继承了秦及以前的瓦当的形制有半圆形和圆形两种。半圆形瓦当流行于汉初,圆瓦当的形制变化是:汉初与秦代瓦当风格近似,武帝以后特点较为明显。制作实现用模子将瓦面印好,再附在瓦筒坯上,因此一般是瓦面变大,背面光平,没有切痕和棱角,瓦当边轮较宽且平整,质地明显较秦瓦好。陶色为灰色或浅灰色。
西汉素面瓦当较为少见,所见者多为饰纹瓦当和文字瓦当,其饰纹瓦当亦可分为图像画和图案画两类,图像种类繁多,据《陕西金石志》记载有麟凤、狻猊、飞鸿、双鱼、玉兔、蟾蜍等数十种,构图巧妙,独具匠心。值得注意的是,与秦图像瓦当取材于现实生活不同,汉代瓦当图像多是取材于现实而又经过了高度艺术夸张的超脱于现实生活的珍禽异兽,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细腻而不繁琐的线条勾勒,将汉代质朴浑厚、走有奔放、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汉瓦类型】
云纹瓦当
根据瓦当纹饰的区分,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图像纹瓦当、图案纹瓦当和文字瓦当三种。
◆图像纹瓦当
代表作品:
龙纹瓦当 西汉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直径19.5厘米,边轮较宽,当面为一鼓目长髯,张牙舞爪的盘龙形象,龙身饰细密的鳞甲。
蟾蜍玉兔瓦当 直径18厘米,边轮主齿轮状。当面主纹是蟾蜍和玉兔,蟾蜍圆目鼓腹,身后有短尾,四肢屈张作跳跃状,玉兔鼓目长耳翘尾,作腾空奔跃状,周围衬以蔓草纹,盖取一于民间传说月宫里的蟾蜍、玉兔形象。
四神纹瓦当 由各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纹的四种瓦当组成,分施于东、习、南、北不同方位的殿阁之上,汉长安城遗址多有出土。
◆图案纹瓦当
代表作品:
云纹瓦当 云纹瓦当是西汉瓦当中数量最大的一类。其花纹特征是:当面中心多为圆钮,或饰以三角、菱形、、分格形网纹、乳钉纹、叶纹、花瓣纹等。云纹占据当面中央大面积的主要部位,花纹变化十分复杂多样。据主纹云纹的主要变化,大致分为卷云纹瓦当、羊角形云纹瓦当等类别
◆文字瓦当
文字瓦当在汉代最具时代特色,占有突出的地位,内容丰富,词藻极为华丽,内容有吉祥颂祷之辞,如“长生无极”“长乐未央”“长生未央”“富昌未央”“千秋万岁”“延年益寿”“与华无极”等,也有宫苑、陵墓、仓庾、私宅等,如“长陵东当”“长陵西当”“冢上”等等。文字瓦当绝大多数为阳文,字数从一到数十不等。
代表作品: 卫字瓦当 ,传世很多,大都出自汉长安城遗址。当面为一“卫”字,通常占满当面。有的“卫”字较小,字外有一周网纹。有的当面或涂朱色,或涂白垩。如在陕西淳化县凉武帝村甘泉宫遗址的一件,直径15厘米,边轮宽1.2厘米,当面为隶书的“卫”字,从出土地点来看,应属汉甘泉宫卫尉官署所用之瓦。
文字瓦当是汉代的主流,其内容之丰富自不必说,其高妙的书法价值更被历代文人墨客推崇备至。书画同源,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种类和审美对象,它已经化了的线条美,比彩陶纹饰的抽象几何纹还要更为自由的和多样化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的气势力量,终于形成中国独有的线的艺术。
【美术特征】
汉景帝时期的上林瓦当
汉代瓦当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及书法于一身,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装饰手法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种类,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
◆瓦当纹饰的取材美
汉代瓦当纹饰的题材是十分丰富的,瓦当纹饰的取材几乎囊括了天上、地下、神话世界和人间生活的各个部分。从幻想中的猛兽饕餮、龙凤、四神图腾,到自然界各种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房屋、人物、云彩以及各种抽象的几何线条,组成的图案和文字表达出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情感等等,描绘出了一个龙飞凤舞、鹿奔虎啸、鸟飞鱼跃、祥云缭绕、无杂陈的极为丰富饱满、充满着非凡活力和旺盛生命力的异常热闹世界。以艺术特有的敏感触觉,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容纳社会生活中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思想的、宗教幻想的各种内容。
◆纹饰瓦当的造型美
瓦当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除瓦当自身体积的造型外,更重的是纹饰的造型。中国古代瓦当一般都是半圆形和圆形,圆弧是一种富有动感和韵律美的造型,作为纹饰造型的背景和映衬,能更加突出整个画面静中有动,方圆结合的呼应和统一,增强艺术形形象的整体性的美感。
汉代艺术的浪漫色彩在瓦当的造型上被很好的贯彻,融汇进去了。它以大幅度的动作,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颇具野性动势的塑造出一个个飞扬流动而又古朴可爱的艺术形象。如四神翼虎、蟾蜍与玉兔纹瓦当,完全是粗线条、粗轮廓的大手笔,不做任何细部的直接描绘,长短不合的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看起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但这一切却增加了它们力量、气势的美,构成汉代艺术古拙质朴的风格,简而不俗,夸而不饰,饰而不诬。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天真狂放的气势,那种征服世界的自信的力量,毋宁说更多的呈现出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精神。
◆瓦当纹饰的结构美
瓦当是兼实用与装饰为一体的建筑配件。这就决定了瓦当必须在相当高度的屋顶、檐头的位置上,在有限的面积上,再仰视和远视的重重局限下,尽可能以最为醒目突出的构图形式来实现自己的装饰性。古代瓦当纹饰不论是中轴线对称结构,辐射圆旋结构还是任意灵活性结构,却力图作到主题突出,结构均衡,并顾及装饰效果的最大发挥,在这一点上是破费匠心的。
中轴对称结构:大多数瓦当纹饰是讲究对称的。这种对称结构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传统特色。
辐射圆旋结构:图案瓦当主要采用这种结构,以圆心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伸出辐射线,如太阳纹。
任意性结构:动物图像纹饰主要是这种任意结构,画面舒展自由,不拘一格。都有一个主体纹饰满幅而来。
◆文字瓦当的艺术性
瓦当文字多为篆书,也少见隶书,在圆这一特定范围内,以圆就势,促长行短。互为辟就,不取方正。充分发挥了篆文书法的装饰艺术效果。据统计,瓦当篆文的变化就有120种之多,可谓奇丽壮观。篆书之美是建立在从象形基础上演化出来的线条章法和形状结构之上,即在于它们曲直适宜,纵横合度,,结体自如,布局完满。瓦当书法正是利用有限的空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种美,达到了与印章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
此外,瓦当文字还有少量运用美术变体如鸟虫篆书的,如“永受嘉富”瓦当,秀丽茵蓐,遒劲苍茂,尤为奇特。
瓦当始制于西周中晚期,是中国古代建筑遗址中常见的遗物,是了解当时建筑规模、性质、工艺的实物资料。瓦当艺术告别了战国、秦汉以来的辉煌,在政治、经济、文化相对繁荣的唐代形成了发展的一个小高峰。唐代,佛教影响进一步扩大,与中国主流文化日益融合,受到皇室的尊崇。莲花是佛教的圣物,以莲花为原形的艺术被广泛采用,大明宫遗址历年来出土的瓦当以莲花纹瓦当为主,有少量连珠纹瓦当。
遗址展览馆内陈列的6枚瓦当均采自大明宫遗址范围内,其中5枚为莲花纹瓦当,1枚连珠纹瓦当。
莲花纹瓦当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到了唐代这种纹饰发展得相当成熟。其构图分为三重:内重象征花蕊,有莲蓬状、宝珠状、同心圆状、柿蒂状等;中层是莲瓣,为主题纹饰,可分为复瓣和单瓣;外层附饰,有突棱纹和连珠纹两种。
唐代的瓦当在其他地方也有出土,以洛阳出土的最多。洛阳出土的唐代瓦当尺寸、大小大致如下:直径9.1~ 18.5厘米,边廓宽度0.7~2.8厘米,厚度0.9~2.8厘米。这6枚大明宫瓦当大致直径9.4~18厘米,边廓宽度1.1~2.8厘米,厚度1.3~1.9厘米。从这些数据上看,大明宫遗址内出土的瓦当堪为唐代瓦当典型。
6枚瓦当中,宝珠式复瓣莲花纹、莲蓬式复瓣莲花纹、柿蒂式单瓣莲花纹、连珠纹这几种瓦当,在洛阳也有出土。而同心圆式复瓣莲花纹和宝珠式单瓣莲纹这两枚瓦当在其他地方尚未见到,两枚瓦当均采自含元殿遗址。
含元殿是大明宫内第一座正殿,据记载:“含元建名,《易乾坤》说,曰:含宏光大,又曰:元亨利贞,括万象以为尊。”高宗于龙朔二年(662年)四月迁入大明宫(此时称蓬莱宫),两月之后为大明宫各门、殿、亭取名。这时大明宫内诸多殿宇显然不能满足高宗和武后对宫廷各种盛大活动场所的要求,宫内还没有可以代表大唐威严与强盛的大殿,含元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修建的。
含元殿始建于龙朔二年,次年四月建成,历时一年。在经过实地勘察选定龙首塬南坡后,朝廷即下令征调数以万计的工匠大兴土木。据李华《含元殿赋》中描写:“命征盘石之匠、下荆杨之材、操斧执斤者万人。涉碛砾而登崔嵬,择一干于千木,规大壮于乔枚。声坎坎于青云,若神培而颠摧。”终于建成了这座“进而仰之,骞龙首而张凤翼;退而瞻之,岌树颠而萃云末”的巍峨大殿。这座殿宇一直作为大唐国力的象征,是举行冬至、元日的朝贺及登基、册封大典等重要仪式的场所,沿用至唐朝末年。
作为大明宫内的标志性建筑,含元殿修筑于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上升时期,建筑材料有别于其他,规格等级更高,其遗址内出土的精美瓦当,当为唐代瓦当之极品。
这两枚采自该处的瓦当,莲瓣饱满、生动,与其他几枚相比,纹饰更精美,做工更细致,当为建造含元殿特别制作的。
『陆』 秦云纹瓦当有什么的特点
秦图案瓦当的主题,是从战国以来的葵纹演化而来的。从众多的战国至秦的葵纹瓦当中可以看到这一演变过程,葵纹逐渐演化为羊角形云纹、蘑菇形云纹,最终发展成云朵纹。
瓦当纹饰同其他装饰艺术一样,由繁至简,从写实至写意,由具体至抽象。云纹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吸取了自然界的云朵、花枝、羊角、蘑菇等因素,逐渐形成了较为抽象的卷云纹图案。
秦云纹瓦当的样式极为丰富,变化多种多样,以蘑菇形云纹居多,羊角形云纹次之。秦故都雍城、栎阳和秦都咸阳3处遗址最多。如战国晚期的秦“云纹瓦当”、“羊角形云纹瓦当”和“蘑菇形云纹瓦当”。
云纹图案一般当心有圆突、网格、十字、四叶等,当面有4个分区。云朵有单线、双线两种。形状有羊角形、蘑菇形、几何形、卷云形。构图采取中心辐射、等量对称、四周均衡的原则。舒展流畅,华丽美观,富于变化。
由于云纹具有光亮、明快的特点,像一朵朵绩绕的祥云飘在房檐上,更衬托出宫殿高耸入云的非凡气势。
秦汉时期人们渴望求仙升天,祥云钦绕于建筑之上,使人有登上瑶台为仙,步人琼阁成神之感,因此云纹成为秦瓦当装饰的主流图案。
琉璃瓦当
『柒』 瓦当的历史发展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瓦当做工精细,新出现了装饰有篆体文字的瓦当,这些文字瓦当多为小篆书体,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显示出汉代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文辞多为一些祈福的吉语,其艺术观赏性可与精致的印章相媲美。
在秦始皇陵封土之北的宫殿遗址的地下土中,出土了一件上饰夔纹的巨型瓦当,直径达61厘米。在中国发现的所有瓦当中,这一瓦当是最大的。人称它为“瓦当之王”。现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
秦汉时代书法在建筑物上应用相当普遍。瓦当是建筑物屋檐筒瓦的下垂部分,用来遮挡椽头以避风雨剥蚀。战国时期,尤其秦汉时代,在瓦当面上饰以图案花纹或文字,反映在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中国建筑艺术进步的同时,也带来社会文化的繁荣。陕西是秦汉故都所在,解放后在秦汉宫殿遗址出土的秦砖汉瓦数冠全国。从宝鸡到潼关,从陕北到陕南,包括秦都雍城、咸阳、临潼秦始皇陵、西汉京师仓、汉长安城、汉长陵、甘泉宫等遗址,都有秦汉瓦当出土。
秦汉瓦当有圆形或半圆形的,分文字瓦和图案瓦两种类型。面径一般在15 —18厘米之间,迄今发现的最大型的瓦当高48厘米,宽60厘米。图案瓦当有动物纹、植物纹、几何图形等,大都制作于战国至秦,汉代也有,如象征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灵瓦”。
汉代以文字瓦当为主。文字瓦当是图案瓦当的发展,文字瓦当的出现与汉字的演化有必然联系。文字瓦当分标名类和吉祥语类两大类别。标名类是在瓦当上写明建筑物的名称,即宫殿、官署、陵园之名。如“上林”“蕲年宫当”“宗正宫当”“羽阳千秋”“八风寿存”“平乐宫阿”“长陵西当”“长陵东当”“京师仓当”“齐园宫当”等。吉祥语类瓦当是表达人们祈祷吉祥的愿望,如“延年益寿”“长乐无极”“长生无极”“与华相宜”“千秋万岁”“永受嘉福”“嘉气始降”“永寿无疆”“六畜番息”“万岁未央”等。除此以外,带有纪念意义的,如“汉并天下”;表示怀念性的,如“长毋相忘”。用于私人居宅及祠堂、陵墓建筑物的,如“马氏殿当”,“李”字瓦当,“金”字瓦当,“冢”字瓦当,“殷氏家当”“巨杨冢当”“冢上大当”等。
文字瓦当四个字的较多,也有多字、单字或两字的。如“卫”字瓦当,“乐”字瓦当,“宫”字瓦当,“便”字瓦当,“商”字瓦当;“甘林”瓦当,“黄山”瓦当,“延年”瓦当,“华仓”瓦当,“上林”瓦当,“都空”瓦当,“佐弋”瓦当,“右将”瓦当等。多字瓦当,如“与民世世天地相方永安中正”“长乐未央延年永寿昌”“千秋万世长乐未央昌”“千秋万岁与地无极”“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等。
秦汉瓦当,尤其是文字瓦当,是非常重要的史证资料,对研究建筑史、 文字演变史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从书法的角度看,说明汉字除了表意的功能以外,在两千多年以前即具有艺术欣赏的意义,故已用以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
秦汉瓦当的造型特点:章法布局端庄美观,经营位置得体,且具有突出的思想内涵,是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完美结合的艺术品;字形结构随体佶屈而不失古意,融古汇今,是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完美结合;书法笔画生动,变化多端,刚柔相济,格调高雅,丰富了中国书法的艺术语言。
单于天降瓦当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面瓦垄檐口的装饰,正面刻印有多种图案纹样,也有的刻印表示吉祥的文字。最初,瓦当多为半圆形,称为半瓦当,秦汉时开始出现正圆形瓦当,此后一直延续至今日。历史悠久的瓦当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构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审美情趣和一定的文化特征,是具有强烈的时代和区域特色的文化遗存。古都南京是六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南京城市考古工作的深入展开,许多地下六朝建筑被不断发现,大量形形色色的六朝瓦当陆续出土,为六朝文化的综合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现择取其中出土最多的兽面纹、莲花纹、云纹瓦当介绍如下:
兽面纹瓦当(图1)直径13厘米、边轮宽0.9厘米、高0.9厘米。当面所饰兽面上宽下窄,作虎面形,长水滴形双目斜立,垂胆形高鼻梁,鼻梁上部直达额部并在两侧各伸出3根线条,作树枝状。口张大,口外有2道轮廓线,口中露出上下2根长须。头顶上左右各有一个小耳朵,面部两侧和嘴下饰线条硬直的毛须。在鼻、额之间钻有一孔,孔径为0.8厘米。
兽面纹瓦当(图2)直径13.7厘米、边轮宽1.1厘米、高1.1厘米。当面所饰兽面上宽下窄,作虎面形,水滴形双目稍弯曲斜置,目有双线边框,眉作卧蚕状。鼻形小而高凸,额部饰三叉树枝状纹。口张大,口角上翘,露出上下两排门齿和獠牙,吐舌,口外有一道轮廓线,鼻下和上唇间用双线相连。头顶两侧各有一小耳,兽面周边皆饰须发,鼻上部钻有一孔,孔径1厘米。
兽面纹瓦当(图3)直径14.4厘米、边轮宽1.2厘米、高1厘米。兽面上部稍宽于下部,兽面轮廓线更显自由,线条上下皆不封口。椭圆形双目微凸起。鼻约呈正三角形,鼻根线条直达额部,鼻两侧和眼之间用线条勾勒出椭圆形,圈内又饰一小圆圈。长方形口,口内露出上下两排细齿。面部两侧和颌下饰少量须毛。鼻梁上部钻一孔,孔径0.9厘米。
兽面纹瓦当(图4)直径13.8厘米、边轮宽0.8厘米、高0.8厘米。兽面轮廓线简化。水滴形双目斜立,细弯眉,高鼻,鼻下部两侧各饰一个三角形凸起。倒梯形口,口内露出上下两排牙齿和两边獠牙,吐舌尖。口部两侧饰长须。额部有5根竖立的草叶状线条,线条两侧各有一椭圆形纹样。鼻上部钻一孔,孔径0.8厘米。
兽面纹瓦当(图5)直径14厘米、边轮宽1.3厘米、高1.5厘米。兽面轮廓线简化。水滴形双目斜立,高鼻,大口呈倒梯形,口中露出上下两排细齿。鼻两侧、口下和面部两侧满饰须毛。鼻梁上部钻一孔,孔径0.5厘米。
莲花纹瓦当(图6)直径11.7厘米、边轮宽1厘米、高0.8厘米。当面饰9瓣莲花,瓣间分隔线端作三尖莲蕾式,中心莲房凸起,上饰7颗莲子。当面周边有一道凸弦纹。莲房中部稍偏处钻一孔,孔径0.6厘米。
莲花纹瓦当(图7)当面略有变形,呈椭圆状,直径13厘米、边轮宽0.9厘米、高1.1厘米。当面饰16瓣莲花,莲瓣之间有分隔线,线顶端呈箭头状突起,箭头之间以短线相连,使当面被分隔成16个扇面状框格,每个框格里有一莲瓣。中央莲房大而高起,上饰19颗莲子,莲子分2圈排列。莲房中部穿一孔,孔径0.55厘米。
莲花纹瓦当(图8)直径12厘米、边轮宽1.2厘米、高1厘米。当面饰16瓣莲花,莲瓣之间有分隔线,线顶端呈箭头状突起,箭头之间以短线相连,使当面被分隔成16个扇面状框格,每个框格里有一莲瓣。中央莲房大而凸起,上饰7颗莲子,莲房之外一侧钻一孔,孔径0.9厘米。
莲花纹瓦当(图9)当面饰12瓣莲花,莲瓣之间有分隔线,线顶端呈箭头状突起,箭头之间以短线相连,使当面被分隔成12个扇面状框格,每个框格里有一莲瓣。中央莲房高起,上饰9颗莲子,莲房中部穿一孔,孔径0.8厘米。
莲花纹瓦当(图10)残,无边轮。直径约14.4厘米。当面饰8瓣莲花,但仅残存3瓣。瓣形宽肥,瓣与瓣之间饰倒弧边三角形纹。中央莲房大,上饰10颗莲子,莲房与当面在一个平面上,莲房周围有一道凸弦纹。莲房中央钻一孔,孔已残,部分孔壁仍有保留。
云纹瓦当(图11)直径13.8厘米、边轮宽0.8~1厘米、高0.9厘米。当面中央为大乳丁纹,乳丁纹之外以三条平行线分隔成四个对称的扇面形状,每个扇面内装饰一朵简化的蘑菇状云纹。云纹与边轮之间饰一周锯齿纹带。在中央大乳丁纹一侧钻有一孔,孔径0.9厘米,孔壁光滑,但孔外周边有局部破损。
云纹瓦当一般发现于六朝地层的最下部,应为六朝早期东吴至西晋时期的遗物,在造型纹饰上还保留着东汉时期云纹瓦当的某些遗风。南京出土的六朝云纹瓦当造型基本相似,变化不多,一般为高边轮,当面中央为一大乳丁纹,外饰一周凸弦纹,其外以凸起的四组三条平行直线分为四区,每区内各饰一朵云纹。当面边缘饰一周由凸起的小三角形或短直放射线条组成的纹饰带。
兽面纹瓦当一般出土于六朝中、晚期地层内,大约相当于东晋到南朝时期,其外形特征亦为高边轮,当面明显低于边轮,多以凸起的线条勾勒兽面纹,兽面变化比较多,有的有上宽下窄的脸形轮廓线,有的没有轮廓线;双目一般作斜立的水滴形,眼有双线或单线边框,也有的没有边框;鼻梁短而凸起,位处双眉正中,大口张开,露出獠牙,神情颇为狞恶;脸的四周以短直放射状线条表示毛发。在六朝中晚期,带有南方造型风格,具有中国传统思想意味的兽面纹瓦当占据了重要地位,与当时如日中天的莲花纹瓦当共同营造了一派具有鲜明时代风范的瓦当格局,而且当形和兽面造型有了新的时代风格。兽面纹瓦当(图1、2)为东晋早中期,瓦当兽面造型图案严谨而规整,构图线条硬直;兽面纹瓦当(图3)东晋中晚期;兽面纹瓦当(图4、5)为南朝瓦当既保留了早期兽面造型的基本风格,同时又发生一些变化,如上宽下窄的兽面轮廓线已经显得自由松散,轮廓线上下不再闭合,兽面周边象征须发的线条由硬直变得柔软。
莲花纹瓦当是六朝瓦当中数量最多、造型纹饰特征最为丰富、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类型,其总体特征为高边轮,当面中心为莲蓬,周围装饰数量不等的莲瓣,但在细部纹饰上比较富于变化,比如中央莲蓬占据的面积有大有小,装饰的莲子数量5、7、10颗不等,其中以7颗最为常见;莲瓣形态有的瘦削,有的宽肥,有的瓣尖上翘,莲瓣的数量有8瓣、9瓣、10瓣、16瓣不等,以8瓣为多;在莲瓣之间的分隔线及莲瓣纹外缘的装饰等细节上也不尽相同。莲花纹瓦当(图6)为南朝早期刘宋时期;莲花纹瓦当(图7、8、9)为南朝中后期(约相当于齐、梁、陈时期);莲花纹瓦当(图10)是唯一一种不带边轮的瓦当,造型特殊,其莲瓣肥大,瓣尖之间饰倒弧边三角形纹,具有时代相对较晚的特征,为南朝梁代前后。
莲花纹虽早在秦代就曾作为瓦当的装饰纹样,但数量不多,未形成主流,它在六朝时期迅速流行和久远的历史影响无疑是与当时佛教在中国的广泛影响有着重大关系。在佛教艺术中,莲花代表“净土”,寓意吉祥,象征“自性清净”。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莲花即在印度倍受珍视,传入之后,更是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广为风行。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所述,天地开辟之始,毗湿奴的脐中生出莲花,花中坐有梵天,创造万物,因而莲花是佛教修持圆满成就的标志。因此,从六朝早期开始,莲花就随着佛教思想的传播和佛教中国化的过程而逐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到了南朝的梁代,佛教空前盛行,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是佛教信徒。在梁武帝的大力倡导下,佛教成为“国教”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莲花是佛教尊崇的信物,于是莲花瓦当开始在全国盛行,并且莲花图案出现在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到日用器皿,大到佛堂供器,处处可见莲花纹的装饰。
最有价值的还是南京出土的人面瓦当,该种瓦当其他地区出土较少,切只出现在东吴东晋时期,后期不知为何销声匿迹,因为该种瓦当数量稀少,相当珍贵。
『捌』 这个是什么图案什么朝代的
您的这一块瓦当残片,是典型的汉代的勾云纹瓦当;完整地有一定收藏价值的;可以当一个标本收藏。
『玖』 汉代云纹瓦当值钱吗这个能值多少钱啊
价值大约100元,可以收藏的,很好的东西!
『拾』 1973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云纹瓦当外形上是什么样的
1973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一批云纹瓦当除其中一件特大的是用于特殊建筑物以外,一般的,其圆面的直径为15~16厘米,外边缘宽约1厘米,在此圆形内,中心配以多种变化的小圆环,用单或双线十字穿过小圆环,把瓦当面分成四等格,然后运用不同形式的卷云在四等格内旋转配合,构成为看去似乎变化不大,但却产生装饰效果不同的各式各样的云纹瓦当面。而且在线的运用和结构上,都能以显示出秦代的简练、概括,它与后来的西汉、东汉仍然应用的云纹瓦当的圆润熟练有着时代先后的不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