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取得道士证书
这位师友你抄好,关于你所说几点我做如下回复,希望能使你满意
1、关于费用问题。正一天师道史称五斗米道,入道者需交五斗米。我们现在收的费用是1300元,其中包括法器、道帽、道祙、道鞋、经书等等,其余部分为弟子功德,用以维持天师府运作,礼敬神明、传承道统、弘扬大道。
2、关于字辈的问题。民间道士来天师府传度,若有足够资料能够证明师承字辈,则按原先字辈进行传度。若有师父,来天师府传度可不拜师。
3、关于国家承认与否的问题。在天师府传度后,再由中国道协批准在天师府授箓,方为国家正式备案承认的道士。民间认可与国家认可性质是绝然不同的,个中区别认真思量。
4、传度是严肃的事情,做道场至少要传度弟子才可开坛做法、启请神灵,否则反遭不测。
2. 道路运输证怎样办理需要什么手续
一、办理流程
1. 申请从事道路运输经营及相关业务的企业或个人;
2. 提出申请,填写申请书,提交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清单;
3. 提交材料;
4. 申请材料审核、汇总,材料核准后发送《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
5. 申请材料汇总、审批;
6. 发放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二、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申请表》;
2.企业章程文本;
3.投资人、负责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和委托书;
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本;
5.拟投入车辆承诺书,包括客车数量、类型及等级、技术等级、座位数以及客车外廓长、宽、高等。若拟投入车属于已购置或者现有的,应提供行驶证、车辆技术等级证书(车辆技术检测合格证;
6.已聘用或者拟聘用驾驶人员的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及其复印件
(2)若道证书扩展阅读
使用规定
1、《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是交通部统一制发的经营道路运输的合法凭证。凡在我国境内经营道路旅客运输、道路货物运输、车辆维修、道路货物搬运装卸和道路运输服务(含物流服务,汽车综合性能检测;
以及汽车驾驶员培训,客货运站、场,客运代理,货运代办,汽车租赁,商品车发送,仓储服务,营业性停车场和其他从业人员培训等)的单位和个人,均须持有交通部制发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2、此次修改是将原《公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汽车维修技术合格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许可证》、《车辆检测许可证》合并统称为《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2002年8月1日起,上述4种旧证同时废止。
3、《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分正本、副本,均采用防伪标志(水印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监制),具体式样见样本。
4、《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正本外廓尺寸为40×28cm,材质为157克铜版纸,国徽与带DL的边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字型采用烫金,右下角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监制”字样。副本外廓尺寸为18×13cm,封面墨绿色带国徽。
5、《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正本、副本包含“X交运政许可字号、业户名称、地址、经济类型、资质等级、经营范围、有效期、核发机关、日期”等内容,其中“X”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
3. 关于如何办理《道路运输证》
办理如下:
一、凡申请配发《道路运输证》的经营业务,应当首先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二、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后,再提交以下材料来办理道路运输证:
1、经批准开业并核发道路货运经营许可证的业户,应提增车申请和相关证明,《道路货物运输车辆配发表》(企业应加盖单位公章)、《机动车行驶证》和《机动车登记证书》
2、经道路运政机构批准后,方可购置营运货车
3、经批准购置的营运货车,挂牌后持驾驶员上岗证、行驶证、购置附加费证,到道路运政机构领取和填写《湖南省道路货物运输业户(新增项目、扩大规模)申请、查验登记表(2)》
4、购置外籍的营运货车的,购买者提供原车籍地道路运政机构开据的《营运车辆转籍通知单》及营运档案;其它手续按新增车办理。
5、已经办理营运手续,因车辆产权变更的,还须提交原车辆管理档案以及原车籍地运管部门车辆转出证明。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证明和车辆技术档案。申请从事道路集装箱运输还应提供专用车辆条件状况检测证明。
6、经查验和审批后,办理营运证
三、上述材料须携带原件,其中行驶证的登记证书复印2份,身份证明复印1份,复印件一律为A4纸。 车辆彩色照片3张,(由发证部门监制)。
四、而且现在《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已经开始生效,最好先核对一下是否符合《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如果超标,那就不能办理道路运输证。
(3)若道证书扩展阅读
申请从事道路普通货物运输经营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申请表》。
2、企业章程文本。
3、投资人、负责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和委托书。
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本。
5、拟投入车辆承诺书,包括客车数量、类型及等级、技术等级、座位数以及客车外廓长、宽、高等。若拟投入车属于已购置或者现有的,应提供行驶证、车辆技术等级证书(车辆技术检测合格证。
6、已聘用或者拟聘用驾驶人员的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及其复印件。
4. 中国道医证有什么作用
中国道医证用于证明自己的道医身份,并且可以从事道医活动。
道医,是以老子《道德经》的“道”为基本理论,以老子《道德经》的“道”为核心内容,以形神兼治为手段的医学及发展出来的道医学流派。
道医不是道教,是道教长生不死思想的理论实践促动下,由教内宫观到时学着、教外道家学者一医弘教,以医传道,以医自济济人为手段而自然演化出的一支医学流派。它介入于道教之中的文化思想,又有别于道教之外。
(4)若道证书扩展阅读:
道医著名学派:
一,丹道医学流派
代表医家张觉人。去除迷信,回归科学,是“丹道医学”派的特色。其核心体现在《中国炼丹术与丹药》著作中。该书是学派的代表作,概述了中国炼丹术从创立到发展的历史,列举古代文献特别是《道藏》中有关炼丹术之珍贵内容。
二,詹黄张按摩流派
代表医家詹龙请。学术特点突出部位按摩;寻找信息反应点“保、激、补、治”全面调理;拨按截放各有特色,调动自身能力;发挥按摩优势,通补结合以通为主;道法术统一于“八法”。流派传承人有张诚毅,刘修利等。
三,天真按摩流派
代表医家詹龙请,天真按摩流派学术思想有整体按摩、循经按摩、按摩查病和以神御气四大法则。学派传承人有周述炎。
四,青城药功学派
代表医家有李真果、刘元尚、王含阳等。
五,维世唐门流派
代表医家叶自若,学术特色提倡人体阴阳水火平匀合化,含暖遍熔,贯平通匀,而不圈于某方剂上着力,所谓“识用诸方宜,神工对病难”。学派传承人吴自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医
5. 道士有多少种证书分什么等级有什么要求才能拿到
一看便知楼上的是位佛教信众.
道教的是冠巾状和道士证(现部分已换成<宗教教职人员资格证书>了.)
{楼主若看重各种证件的表面形式的话,只能证明您与道无缘呐.我知道好多老修行连身份证都不要了啊,何况其他?}
6. 出家当道士要先在国家的哪种部门拿证书
道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
(2007年9月20日中国道教协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通过,2008年3月4日公布)
第一条 为了规范道教教务管理,维护道教教职人员合法权益,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和《中国道教协会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道教教职人员是指已冠巾的全真派道士和已传度的正一派道士。
第三条 道教教职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
(二)皈依“道、经、师”三宝,有传统的道教师承法派。
(三)熟悉道教主要威仪规范,了解道教基本教义;能习诵《早晚功课经》、《道德经》等道教经典。
(四)遵守道教规戒,品德良好。
(五)年满18周岁,有一定文化程度,皈依出家或入道两年以上,受过冠巾或传度。
第四条 道教教职人员认定的程序:
(一)由本人申请,住宫观的向所在宫观提出,在道教协会工作的向所在协会提出,散居正一派道士向所在宫观或所在地道教协会提出。
(二)受理申请的宫观、道教协会提出审核意见,符合条件的,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对所报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听取本人所在地设区的市、县道教协会的意见后,予以认定。
本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未成立道教协会的,报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听取本人所在地设区的市、县道教协会的意见后,予以认定。
在中国道教协会工作的,向中国道教协会提出申请,由中国道教协会认定。
第五条 道教协会认定后,报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六条 完成备案程序后,由认定其教职人员资格的道教协会颁发道教教职人员证书。
道教教职人员证书由中国道教协会统一印制。
第七条 道教教职人员有资格作为戒子、箓生人选参加传戒、授箓活动。
第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每三年对其认定的道教教职人员资格进行核验。不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条件的,或者不接受核验的,公告其道教教职人员证书作废。
第九条 道教教职人员所在的宫观或道教协会应加强对其管理,定期进行考核。
第十条 道教教职人员外出进行教务活动,须携带道教教职人员证书。
道教教职人员到外地宫观常住,须携带道教教职人员证书和原常住宫观的证明信件。
道教教职人员证书如有遗失或者损毁,应当及时向发证的道教协会申请补办。
第十一条 道教教职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由所在的宫观、道教协会给予劝诫、暂停教职人员资格的惩处:
(一)不守戒规,道风不正的;
(二)利用教职人员身份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敛财骗人,败坏道教声誉的;
(三)从事邪教活动的;
(四)未经所在的宫观或道教协会同意,在道教信众家里进行经忏活动的;
(五)违反《宗教事务条例》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
有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由认定其教职人员资格的道教协会解除其
教职人员资格,并向原备案的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注销备案。
第十二条 道教教职人员放弃道教信仰,或者因其他原因丧失教职人员资格的,由所在的宫观或者道教协会予以公告,并报原备案的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注销备案。
第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应在每年的三月底前,将本地区上一年度认定教职人员的情况报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每年通过一定形式公布道教教职人员名单。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中国道教协会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7. pmp证书含金量高吗,难不难拿下
pmp证书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很多大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会要求持证上岗的。招聘条件上一般都写着拥有PMP证书优先录用。有的公司升职加薪的时候,也以有没有证书为衡量标准。
我们在经过PMP培训学习后,能够建立起项目化思维模式,工作效率和应变能力得到提升,还能掌握多种管理方法和应用工具,拥有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能动性等。将在这些知识运用到个人生活中,对生活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让自己有更多晋升加薪的机会,还可以促进自己更好的发展。另外,目前在一些大型项目的招投标环节也需要用到。PMP持证方将更具优势,这也是企业更偏爱PMP证书持有者的原因之一。
而且PMP证书不受行业限制。不管是IT、建筑、制药、制造业,还是电信、金融、通信领域,PMP证书都受到广泛的高度认可。
pmp考试不算难,中国大陆地区的PMP考试将启用新版考纲。新版将专注于以下三个新领域:
内容贯穿价值交付范围(包括预测、敏捷和混合的方法),分布在三个考试领域。新的PMP考试将继续使用《PMBOK指南-第六版》作为参考。
考试其他调整还包括:
考试题目为180道题 (此前考试是200道题) ;
考试时间为230分钟(此前考试时间为240分钟);
题型将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多选题将说明需选择几个正确选项。
8. 如何办理道士证件
如何办理道士证:
1、由本人申请,住宫观的向所在宫观提出,在道教协会工作的向所专在协会提出,散居正属一派道士向所在宫观或所在地道教协会提出。
2、受理申请的宫观、道教协会提出审核意见,符合条件的,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
3、省、自治区、直辖市道教协会对所报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听取本人所在地设区的市、县道教协会的意见后,予以认定。
4、本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未成立道教协会的,报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听取本人所在地设区的市、县道教协会的意见后,予以认定。
5、道教协会认定后,报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完成备案程序后,由认定其教职人员资格的道教协会颁发道教教职人员证书,道教教职人员证书由中国道教协会统一印制。
(8)若道证书扩展阅读:
办理道士证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
2、皈依“道、经、师”三宝,有传统的道教师承法派。
3、熟悉道教主要威仪规范,了解道教基本教义;能习诵《早晚功课经》、《道德经》等道教经典。
4、遵守道教规戒,品德良好。
5、年满18周岁,有一定文化程度,皈依出家或入道两年以上,受过冠巾或传度。
9. 中国十大含金量证书
中国十大含金量证书:
1、注册会计师
注会被认为是财会领域第一黄金职业,目前我国注会缺口仍然很大。不过CPA难考也是必然的,需要极大的毅力和耐心。
2、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必备证书,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教师的工资相待遇将被逐步纳入国家工作人员统一标准。
3、一级消防工程师
该证书在最近几年可以说是很热门的专业证书了,该证书有着极高的认可度。
4、法律职业资格证
律师可以说是一个比较令人羡慕的职业,不仅有高额的薪水而且总是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然而要想成为一名律师就必须要通过司法考试拿到该专业的资格证书。
5、一级建筑师
注册建筑师考试,是在建筑设计类单位内仔细相关业务的人员需要考取的资格类证书。一级建筑师考试难度大,但薪资待遇在业界有目共睹。
6、一级建造师
拥有一级建造师的执业资格,是担任大型工程项目经理的前提条件。考试内容:建筑工程经济、建筑工程管理项目、建筑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工程管理与实务等
7、特许金融分析师
长久以来cfa一直被视为金融投资界的mba,在全球金融市场更为抢手。Cfa资格是国际通行的、最具权威的金融分析领域的行业标准。
8、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证书是判断医生是否具有行医资格的最重要标准。所谓未取得执业许可证的医生,属于非法行医。
9、岩土工程师
岩土工程师主要研究岩土组成的工程特性。首先对施工现场采集的土工样本和土工样本中的数据进行研究,然后计算出现场施工所需的格点。
10、安全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专业类别分为:煤矿安全、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化工安全、金属冶炼安全、建筑安全、道路运输安全和其他安全(不含消防安全)。
10. 简述我国古代蹴鞠游戏的起源发展衰亡过程
我国古代蹴鞠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人民丰富智慧、灿烂的结晶,见证了一个个历史朝代文化,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放眼世界,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可谓是热火朝天,受人追捧。但为何古代蹴鞠未得以继承和发展下来?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非常令人扼腕叹息和思考的话题。
1 蹴鞠的历史起源
蹴鞠别名又叫“蹋鞠”、“蹴球”、“蹴圆”等,“蹴”、“蹋”的意思就是用脚踢;“鞠”、“圆”的意思是指皮质类的球。“蹴”和“鞠”联系在一起的意思是用脚踢球,即为“足球”.我国古代蹴鞠是历史考证和史料记载的一项最古老的足球运动。古代足球源于中国是无可厚非的,但我国古代足球历史起源的定论就目前而言,却是众说纷纭。据史料文献记载,我国古代蹴鞠历史起源大致有三种说法、定论:一是黄帝历史起源论;二是殷商历史起源论;三是春秋战国历史起源论。
说法一,黄帝历史起源论是由西汉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在《别录》一文中记曰:“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时。记黄帝,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令军事无事,得使蹴鞠。”后有宗正刘向之子刘歆在所著《七略》-书中也提起:“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
而刘向所著《说苑》又名《新苑》也有相关记载,并传说蹴鞠为黄帝发明,其目的是为训练士卒所用。据上述史料文字记载,估且我们可以得出古代蹴鞠早期是由黄帝所发明,其用途是为了军事训练作战。但有关史料文献乃是传说,由于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是人们崇拜、寄托的祖先,后人习惯于信奉他,赋予他,所以也就夸大于他,神话于他,就目前黄帝起源论的结果却仍无得到相关专家的详尽证实。
说法二,殷商历史起源论。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殷商时期足球舞被认为是足球运动的起源论,其中殷墟甲骨卜辞中有一席段落文字记载:“庚寅卜,贞:乎品舞,从雨。”这个所谓的“品”字是甲骨文,是象形文字的一种类型,字的上半部分好似一个圆球,代表为足球;下半部分似人的一双脚足,代表为一个人,语意着人在用脚足踢球。但是经研究论证,诸多专家、学者都并不苟同此意见,普遍认为这一契文的含义解释有些许不同,其有很多含义,不能凭借泛泛猜想就轻易断言下结论,不足以使世人信服。
说法三是春秋战国历史起源论。古代蹴鞠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临淄是许多专家、学者都普遍认同的。尤其是在《史记》、《战国策》中都有相近文字明确记载:《史记 ? 苏秦列传》中著名纵横家苏秦在劝服齐王时描绘了当时身处临淄的景象:“齐地方二千余里,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晋代葛洪也在《西京杂记》中记录:“太上皇徙长安,居深宫,凄怆不乐。汉高祖窃因左右问其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鞠,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以不乐。高祖乃作新丰,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
这进一步表明当时的齐国都城临淄,就是蹴鞠运动的出处之地,而且已经发展演变成为了一种娱乐享受的方式,并且在民间老百姓中广为风行。但最具有说服力的应是当今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的国际足联(FIFA)100 年庆典闭幕式上,国际足联主席约瑟夫 ? 布拉特先生为足球起源地临淄颁发了“足球起源地证书。”再一次证明了春秋战国起源论的可靠性。
2 蹴鞠进入汉代的发展时期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必然的起源、发展、兴盛及衰败等一个演变过程,这就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定律。我国古代蹴鞠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行为和现象,在经历了其产生后,蹴鞠进入到了汉代尤为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蹴鞠运动推广普遍,变化新颖,并有了一定的比赛要求及制度。
封建统治的影响下,馆陶公主家的宠臣董偃为了取悦于汉武帝,便在府上笼络了一批蹴鞠的高强人手,便于供皇上取乐观赏。“于是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郡国狗马蹴鞠剑客辐辏董氏。常从游戏北宫,驰逐平乐,观鸡鞠之会,角狗马之足,上大欢乐之。”[6]
汉代桓宽在《盐铁论》中谈到:“贵人之家,蹴鞠斗鸡”,所指大官贵族家中也在蹴鞠和斗鸡;“里有俗,党有场,康庄驰逐,穹闾踏鞠”.所指平常老百姓在巷子追逐、奔驰蹴鞠取乐。以上史料均已说明蹴鞠运动开展已普及,皇上与贵族、老百姓都是一样的热衷和喜爱。蹴鞠的形式及制度到了汉代,也有了创新缔造,制定了相关的竞赛规则。具有代表的就是东汉文学家李尤所著的《鞠城铭》记曰:“圆鞠方墙,仿像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列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犹然,况乎执机。”
这一席文字从中反映出蹴鞠运动的竞赛方法、场地规格、场上人员的分配以及蹋鞠人数等,表明在汉代期间蹴鞠运动竞赛规则的健全性、完整性都已见雏形。特别的是:“建长立平,其列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语意所指双方队伍都规定应有队长;而比赛中还须设有裁判员,并且要求裁判员应不徇私情,撇开亲属关系,公平、公正执法。可见早在汉代的蹴鞠也已经建立了足球裁判员执法比赛的制度和纪律,这值得让后人思考和研究。
3 唐宋蹴鞠达到兴盛时期
唐宋是蹴鞠运动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较快,社会政治稳定,所以蹴鞠的本质和形式不仅有了很大的改进,而且在封建社会中女子蹴鞠运动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和推广。
首先是在“鞠”的本质上得到了改进,相比汉代的“鞠”,是整体实心的,《汉书 ? 艺文志》有注曰:“以韦为之,中实以物。”“韦”就是“鞠”的表面,以动物皮毛所制;“物”是指毛发之类的东西,填充在“鞠”的内部;而唐代的“鞠”是1心规矩,初因方以致圆;假手弥缝,终使满而不溢。“;唐人徐坚也在《初学记》记录:”古用毛纠结为之,今用皮,以胞为里,嘘气闭而蹴之。“其制作手艺繁琐复杂,先将动物皮革火烤,再用温水揉搓反复多次直至皮革变软,内部选用动物尿泡,放入外皮内吹成圆球,后将裁剪为方格的外皮缝制而成。蹴鞠发展到了宋代后,”鞠“的演变、制作水平又一次的得到了创新。在《蹴鞠谱》中分别有这样记载:”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密砌缝成,不露线角。“及”香皮十二,方形地而圆象天。香胞一套,子母合气归其中。“和”前人健色,正重十四两,嵌缝深窝,梨花可戏,虎掌堪观,侧金钱短难缝,六叶桃样儿偏羡。“宋代的”鞠“将八片改进为十二片的皮革裁剪,并采用里部缝法将皮革缝好再翻转,表面不会露出缝合线头,使得”鞠“的表面更加浑圆润滑。重量上要求规定为十四两,约合现今的 434 克左右,基本与现代足球的重量相仿。
唐代蹴鞠在形式上比较汉代是有所变化,如汉代的蹴鞠球门是由在地上挖窟窿洞所制,以踢进地窟窿多者即为胜方。而唐代则专门设计发明了球门,球门又有双球门和单球门两种类型。且唐代的球门普遍都较高,也是因为”鞠“的重量在同时变得更轻,所以可以踢得很高,两根三丈长的竹竿作为门柱,两竹之间拉有一网,则被视为球门。而宋代的蹴鞠形式更加偏向于娱乐、竞赛及演艺化。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延续唐代单球门形式的蹴鞠,另一方面就是白打蹴鞠形式的变化。
在规则技术相比唐代更加完善、详细,主要有用肩、背、拐、搭、控、捺、拽、膝、拍、镰等十余种踢法。比赛中也指定有固定区域和传球路线,不得出界。宋代蹴鞠作为兴盛时期的标志,最具有代表的就是出现了全国性质的蹴鞠行业团队”齐云社“以及全国蹴鞠最权威性的赛事”山岳正赛。“特别的是在唐宋时期,无论是宫廷女子,还是民间女子都普遍热衷于蹴鞠这种娱乐性较强的运动,尤为对”白打“形式的蹴鞠十分喜爱。宋人赵文在诗词《凤凰台上忆吹箫》曰:”白玉搓成,香罗捻就,为谁特地团团。羡司花神女,有此清闲。疑是弓靴蹴鞠,刚一踢,误挂花间。方信道,茶靡失色,玉蕊无颜。“唐代诗人王建也有《宫词》写道:”宿妆残粉未明天,总在朝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白打“其方式为两人对踢,也可多人对等下互踢;未设有球门,常以踢高、踢出样式绝技,娱乐。这一女子传统形式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年间。
唐宋时期的蹴鞠开展、推新极为广泛、活跃,同时也进一步深入到老百姓的平日生活文化之中,可以说宋代蹴鞠是在唐代繁荣基础上又达到的一个高峰。
4 蹴鞠走向元明清的衰败时期
蹴鞠发展演变到了元代后开始一步步的被淡化、被缩小化,走向了衰败的开端。究其原因就是社会大背景下遭受的异族统治,蒙古族统一了全国。汉族男女老幼喜爱的蹴鞠运动不再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加之国家灭亡深受重创,原先社会中喜爱蹴鞠的官员大臣、中坚人士等各级阶层早已不复存在,支离破碎,只剩下一帮落魄书生、青楼女子及闲杂人等蹴鞠娱乐、消遣度日。元代诗人萨都刺在《妓女蹴鞠》曲中就有记载:”若道是成就了洞房中惜玉怜香愿,媒合了翠馆内清风皓月筵,六片儿香皮做姻眷。“及”解卸了一团儿娇,稍偏起浑身儿俏,似这般女校尉从来较少,随园社常将蹴鞠抱抛,占场儿陪伴了些英豪。“[13]
从中可以看出,蹴鞠运动已经沦为青楼女子取悦男人娱乐、淫乐的一种工具,逐渐让世人认为蹴鞠运动是低级趣味的活动。
到了明代的蹴鞠已经进一步的成为了纯粹的娱乐游戏,没有了任何的竞技性,甚至连带单球门形式的蹴鞠都已取缔,只剩下以”白打“形式的蹴鞠存在,但也已今非昔比。二来自朱元璋推翻元朝称帝之后,就下令严禁军中将领、士卒蹴鞠娱乐,只怕玩物丧志,影响和干扰士卒操练、作战。并在朝廷、皇宫内外宴请上也不得在进行蹴鞠表演。明代官员顾起元所著的史料笔记《客座赘语》这样撰写道:”洪武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奉圣旨:在京但又军官军人学唱的割舌头,下棋、打双陆的断手,蹴圆的卸脚……“显而易见在明代蹴鞠缺乏有势者、执政者的喜爱和支持,上流人士也觉其不如流,排斥它;最终就连娱乐、玩耍也被”毽子“等取而代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历史步入清代后,从史料文献中已经很难见到世间有关蹴鞠的记载了。主要在于满人入关后对汉文化的冲击,满人喜于骑马打猎、射箭、摔跤,对汉人的蹴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在清代初期,顺治皇帝曾口谕禁止满洲、蒙古、汉军汉人及诸色人蹴鞠;后至乾隆年间,皇帝下旨明令禁止一切蹴鞠活动,所以致使在民间百姓中也深受极大的限制。其二就是蹴鞠运动发展到了清代后已没有了固定的形式内容。虽说清代中期,一度出现了”冰上蹴鞠“但已经失去了原本物质的传统文化及功效,加之冰上滑冰是满人的传统,与蹴鞠结合技巧难度大,可以掌握活动的人群少,未得以继承发展。蹴鞠运动技巧方式的结合、改变并没有促使其发生引领性的革新,反之进一步的走向了灭绝的边缘。由此可见,任何一种传统文化形式的长期存在,必然要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非凡的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