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沙河古桥历史、传说、名字、修建时间、宽、高、外貌
位于咸阳城西南10公里处秦都区钓台乡西屯村和资村村交界处沙河古河道。秦汉桥梁遗址。1986年陕西省考古所发掘了两座桥梁遗址。两座桥相距330米,均为木架结构。
一号桥始建于战国末期或秦迁都咸阳不久,毁于秦末农民起义或项羽之手。一号桥木桩排列整齐,清理出16排143根桥桩。
二号桥始建于西汉初期或中期,毁于西汉末年的王莽变乱。二号桥清理出5排40根桥桩,东西排列,南北对应。桥宽约16米。附近出土有铜构件、铁槽板、变形葵纹瓦当、素面半瓦当和几何形方砖、绳纹板瓦、筒瓦等。
沙河古桥是秦咸阳城、汉长安城去上林苑和西入巴蜀跨渡沣水的桥梁。1989年这一发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沙河古桥是目前世界上迄今所知规模最大,年代最古老的大型木结构桥梁,在人类交通史,世界桥梁史上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两座古桥,志书无记载。根据碳同位素年代测定数据为:一号桥为2120年±80年,二号桥为1900年±80年。两个数据都没有超出秦至西汉的年代界限,与文物形制反映的时代基本吻合,经过深入调查考证,专家认为,一号桥始建于战国末期或秦迁都咸阳后不久,毁于秦末农民起义的项羽“西屠咸阳”;二号桥始建于西汉初期或中期,毁于西汉末年导致关中“生灵涂炭”大型建筑物“十不存一”的王莽变乱。这两座古桥虽位于现在的沙河古道,根据文献记载,并结合实地考察,有专家认为,古桥所在的现今沙河曾是古沣水的主河道,这两座桥就是秦汉时期首都咸阳和长安去往皇家园林上林苑和长杨宫、五柞宫、黄山宫及巴蜀等地跨度沣水的古沣水桥址;也有专家认为,沙河古桥是汉唐时期的西渭河桥。
不知道满意吗
② 咸阳有什么著名旅游景点
1、乾陵博物馆
乾陵博物馆是中国陵墓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乾陵东南方的永泰公主墓处,1978年建立。它的前身是1960年成立的乾陵文物管理所。乾陵是唐高宗李治(628-683)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624-705)的合葬之地,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妇皇帝合葬陵。
2、阳陵
阳陵,又称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西安市高陵区三县区。
阳陵始建于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至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竣工,修建时间长达28年,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
3、茂陵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兴平市。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茂陵于建元二年(前139年)至后元二年(前0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陪葬墓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
4、马栏革命旧址
马栏革命旧址属陕西省咸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重要活动地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此驻扎和活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圣地延安的前沿哨所,是关中分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是仁人志士和军需物资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和红色通道,是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
5、石门山森林公园
陕西省石门山森林公园于1994年经陕西省林业厅批准建立,位于咸阳市以北140公里的旬邑县境内,距县城30公里。公园地处子午岭南端,属低山丘陵型地貌,面积165平方公里。园内气候湿润,层峦叠嶂,林草丰茂,兽走禽飞,风光旖旎。
③ 谁了解 咸阳沙河古桥风情园 1门票2户外烧烤3娱乐项目或景点及其收费
咸阳沙河古桥风情园
一座见证了“车辚辚,马萧萧”历史场景的大桥,一座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木质结构桥梁,魏兴每周都要几次站在这里,出神地对视那一排排黑乎乎的倒竖木桩。
这里是咸阳的沙河古桥遗址,遗址距咸阳市中心约6公里,位于秦都区钓台镇王道村南边。那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倒竖木桩曾被深深地埋在十多米厚的细沙之中,是当地人在1986年挖坑取沙时发现的,有些人感到此木料粗直坚硬,拉回家做了棺木板。后来,经过文物部门清理发掘,才鉴定出这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木桥立柱。
这些黑乎乎的桥桩笔直地竖在白生生的细沙中,显得格外醒目。据省考古研究所进一步认定,这些桥桩所支撑的桥面,宽度应在10米以上,长度目前还无法测定。如此规模宏大的桥梁肯定不是供老百姓通行的,而必定是承载辎重车辆的皇家御用大桥。
这座见证了“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历史场景的大桥,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木质结构桥梁,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沙河古桥遗址周围,同时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有铜器、铁器、陶器和一件非常罕见的大铜叶子。
沙河古桥(风情园)票价:10元
乘车:大庆路乘坐西安-咸阳59路车或K630路公交车到陈阳寨下车,换乘22路在终点站下车即可。
④ 沙河古桥怎么样
个人感觉没什么特别多的东西可看,那古桥太古了,又是木头的,考古的人来看有的意思,别人来看就不好说了。
⑤ 秦都区景点
咸阳湖景区、沙河古桥遗址、咸阳红色记忆博物馆。
1、咸阳湖景区:位于渭河咸阳城区段,主要由水利防洪工程和生态景观组成,采用中隔墙的方式将500米宽的渭河主河道一分为二,既调节了城区气候,又改善了市区生态环境,展现了“一泓碧水润古城,渭水贯都展新颜”的景象。生态景观以渭河为主轴、以古咸阳秦汉历史文化为背景,展示古都咸阳厚重的历史文化。
2、沙河古桥遗址:位于咸阳秦都区钓台镇资村沙河枯河道中,被列为198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国家着名桥梁专家唐寰澄先生考证,这两座秦汉古桥是世界上迄今所知规模最大、年代最古老的大型木结构桥梁,在人类交通史、世界桥梁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咸阳红色记忆博物馆:位于双照街道肖何庙村,由魏德军个人投资兴办,是以收藏、展示、研究红色文物为主的专题博物馆,该馆以中国红色革命史为主线,以民族屈辱史为铺垫,收藏具有历史影记的文物,藏品来源以民间征集、个人捐献为主要征集形式,先后在陕北延安、子长、志丹、米脂、佳县、神木等地征集红色文物。
⑥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木拱桥是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寻访了沙河古桥遗址。
据古桥遗址文物管理所所长林文君介绍,沙河古桥遗址是1986年农民挖沙时偶然发现的,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1989年,经考古发掘,发现桥的总遗址长度为306米,发掘长度为106米,在原址上修建的大厅长为76米,宽为16米,暴露出桥桩16排、112根,每排间距3—6米。已经露出的木桩高度平均在2米左右,直径平均为40厘米,木质有松、柏、杉、桑,还有贵重的楠木,桥面已不复存在。已经发掘出的古桥遗址是桥桩相对集中的一部分,大厅外还有30米,已填埋保护。 考古发掘中,在一号桥的东侧300米处又发现二号桥遗址。1989年,文物部门对一号桥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中科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采标木进行碳十四测定树轮年龄为2350年——1910年,木桩绝对年代为2200年左右,为我国秦汉时期的大型木质桥梁。古桥为水上宫苑亭榭类建筑。
⑦ 沙河古桥遗址的古桥博物馆
沙河古桥遗址博物馆位于咸阳市秦都区咸户路王道村南,2006年3月由区政府成立“秦都区沙河古桥遗址旅游文物管理所”,为区旅游文物局二级事业单位,2007年更名为现名。隶属于秦都区旅游文物局。
1986年元月,钓台镇农民在取沙时发现成排木桩,这就是后来被公认的秦汉沙河古木桥遗址,稍后,在一号桥的东侧300米处又发现二号桥遗址。1989年,文物部门对一号桥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同年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2年,沙河桥遗址被省政府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号桥,方向正北,宽16米,残存总长106米,发掘的长度76米,暴露出桥桩16排,112根,每排间距3—6米,已经露出的木桩高平均在2米左右,直径平均为40厘米。桥桩上端残缺不全,有火烧痕迹,桥面已不复存在。桥南端最末一排桥桩内共发现7块约700厘米×110厘米×7厘米的巨型铁板,每块重约2—3吨。二号桥发现5排4l根木桩,排距8米左右,露出的木桩高2—3米,还发现了9.54米长的方形大桥梁一根,榫卯俱在。两座桥均宽16米,根据史料和河道宽度推测,这两座至少长约500米左右。发掘清理中,在桥址附近还出土有秦汉时期的铜器、铁器、砖瓦等文物100多件,以砖瓦和瓦当数量最多,其中时代最早的是变形夔纹瓦当、五角水道、素面半瓦当、绳纹筒瓦、板瓦等,它们的形制和秦咸阳遗址出土的同类文物几乎完全相同,其时代当为战国晚期和秦代。尤其值得人们注意的是在一号桥南30米处发现的一件大型铜饰件,其外形呈叶状,长116厘米,宽43厘米,厚3.3厘米,重32.5公斤,两面都铸有精美的花纹,一面为简化夔纹,另一面是三角形几何纹,面面有细线、连珠、云蕾等纹样,与秦雍城出土的铜器和秦咸阳出土的空心心砖、方砖上的纹饰风格大体相同,属国家一级文物。
这两座古桥,根据中科院和省考古所的碳同位素年代测定数据为:一号桥年代为距今约2120±80年,二号桥为1900±80年。两个数据都没超过秦至西汉的年代界限,与出土文物所反映的时代基本吻合。经过深入的调查考证,一号桥始建于战国末期或秦迁都咸阳后不久,毁于秦末项羽“西屠咸阳”;二号桥始建于西汉初期或中期,毁于西汉末年导致关中“生灵涂炭”、大型建筑“十不存一”的王莽变乱。这两座古桥虽位于现在的沙河古道,但根据文献记载,并结合实地考察,有专家认为,古桥所在的现今沙河曾是古丰水的主河道,这两座桥就是秦汉时期首都咸阳和长安去往皇家园林上林苑的长杨宫、五柞宫、黄山宫及巴蜀等地跨度丰水的古丰水桥址。也有专家认为,沙河桥是汉唐时期的西渭桥。
博物馆馆区建筑于2000年建成,占地1800平方米,大门为秦汉门阙建筑形式,前厅为图片文字介绍区域,后厅为古桥遗址保护大厅。
博物馆现有藏品12件,均为古桥遗址地区出土,现分别保存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咸阳市文保中心。博物馆现有在编人员7人,管理人员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