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珠海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2021修订)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先行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建设,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珠海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科技创新活动。第三条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本市发展的核心战略,遵循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人才优先、开放协同的原则,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以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为重点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区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科技创新促进工作,建立科技创新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全市科技发展战略实施、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事项。
市、区政府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和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科技创新工作,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活动。
市、区发展改革、教育、工业和信息化、司法行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商务、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市场监管、知识产权、金融、税务等部门,以及中央驻珠金融监管等各级驻珠机构、市科学技术协会等人民团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科技创新的实施、促进、保障等工作。
横琴新区、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履行区政府职责。第五条市、区政府应当将科技创新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区国土空间规划应当保障科技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
市、区政府应当制定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规划,将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科技项目攻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人才保障、港澳科技合作等科技创新工作纳入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第六条市、区政府应当将科技创新投入作为财政支出重点予以保障,并逐步提高科技经费的财政投入总体水平,确保财政对科技投入力度只增不减。
引导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投入科技创新活动,推动全社会科技研究开发经费持续稳定增长。第七条市、区政府应当设立科技专项资金,结合采用事前资助、事后补助、奖励补助、配套补助等方式,支持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平台和载体建设,以及其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活动。
市政府应当加强全市科技资金统筹管理,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统筹协调机制,整合、梳理各类财政性专项科技资金,分项管理,统筹使用,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第八条市政府应当建立科技创新考核制度,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的内容。第九条市、区政府应当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健全规划体系,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城融合,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园区产业集聚,培育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第十条市、区政府应当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加强与港澳科技创新政策的衔接,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共享,加快完善跨境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科技人才跨境流动、科研资金跨境使用、创新成果跨境转化。第十一条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科技服务机构以及行业协会、学术联盟等社会组织应当发挥在创新链相关环节的作用,积极实施科技创新活动。第十二条科技人员应当弘扬科学精神、探索科学真理、维护科学尊严、遵循科技伦理,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扎实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第二章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第十三条市、区政府建立基础科学财政投入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入,资助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
支持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通过设立基金会、捐赠等方式投入基础研究。企业用于资助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捐赠支出,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参照公益捐赠享受有关优惠待遇。第十四条市、区政府设立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技项目。支持企业独立或者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承担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提高企业研发能力。
B.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聚焦八大亮点
中房网讯 2月18日,市场期盼已久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这是中国经济在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根据《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将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其中,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将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会同粤港澳三地和有关部门以钉钉子精神抓紧抓实做好各项任务,推动规划蓝图中的各项美好愿景落到实处,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共同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增进粤港澳三地民生福祉,成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示范。
【四大核心城市定位出炉】
《纲要》最重要的看点之一,就是对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分工协作进行“顶层设计”。
根据《纲要》文件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简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规划极大地尊重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差异化分工定位。
统计《纲要》全文发现:从提及频率来看,四大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作用可见一斑:其中,香港被提及102次,澳门90次,广州41次,深圳39次。与此同时,珠海也被委以重任,共被提及20次。此外,佛山被提及9次,惠州6次,东莞8次,中山9次,江门7次,肇庆5次。
从这一数据也可看出,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龙头”地位毋庸置疑。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大湾区内的大小城市,都将在这份“总纲”指导下,展开金融开放、交通规划、产业布局等工作。那么,11座城市将如何担当重任,又将如何改变大湾区城市格局?
四大中心城市《纲要》提出,优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香港: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四大中心城市中,香港排在首位: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香港责任重大。香港科技创新资源丰富,但短板也很明显,即成果商业化能力不足。为此,《纲要》提出,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与此同时,为充分发挥香港金融服务功能,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将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此外,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将支持香港开发更多离岸人民币、大宗商品及其他风险管理工具。
澳门: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紧随香港之后,澳门在《纲要》中也屡屡被点名,达90次之多。
澳门虽然经济高度发达,但由于体量过小,经济总量并不突出。而且,经济结构相对单一,过度依赖旅游业和博彩业。以2017年数据为例,澳门GDP为3102亿元人民币,其中博彩业就占据半壁江山,达到49.1%。
为此,《纲要》对澳门也提出了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定位:
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在产业布局方面,支持澳门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支持澳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设成为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研究探索建设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
广州: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作为广东省省会,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地位自然不容小觑。
根据《纲要》,广州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在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方面,《纲要》重点提及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及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其中广州独占两席。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是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纲要》透露,将实施广州、深圳等机场改扩建,开展广州新机场前期研究工作。而在上月公布的《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2018~2035年)》中,也有“规划研究广州第二机场”的表述。
此外,《纲要》还提出,支持广州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产权、大宗商品区域交易中心,提升国际化水平。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
深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深圳要扮演的角色是: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在科技创新合作方面,《纲要》提到,不但要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还支持依托深圳国家基因库发起设立“一带一路”生命科技促进联盟。
此外,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充分发挥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等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功能,合作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在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上,支持深圳引进世界高端创意设计资源,大力发展时尚文化产业。
重要节点城市,《纲要》还提到,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节点城市。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强化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合作,带动周边特色城镇发展,共同提升城市群发展质量。
珠海:配合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港珠澳大桥开通后,珠海成为唯一与香港、澳门陆桥连通的城市。根据《纲要》,珠海还将增强机场功能,推进大湾区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此外,还将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稳步发展跨境直升机服务,建设深圳、珠海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与澳门隔江相望的珠海横琴岛,占尽地利。《纲要》将“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作为单独一章列出,其中重点提及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三大重大平台开发建设。例如,将配合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高水平建设珠海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统筹研究旅客往来横琴和澳门的便利措施,允许澳门旅游从业人员到横琴提供相关服务。
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
佛山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为优化产业布局,《纲要》提出,要提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水平,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并支持佛山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珠三角九市需要发挥各自优势,与港澳共建各类合作园区,拓展经济合作空间,实现互利共赢。比如,《纲要》支持佛山南海推动粤港澳高端服务合作,搭建粤港澳市场互联、人才信息技术等经济要素互通的桥梁。
佛山与广州共同构成“广佛都市圈”。在空间布局方面,要发挥广州-佛山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
惠州:探索开通海上旅游航线
《纲要》提出,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惠州作为为广东海洋大市之一,西邻大鹏湾,西南邻香港,东与红海湾相接,南连广阔的南海。此次《纲要》提及,将探索开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游航线。此外,还将高水平打造惠州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
东莞也是世界知名的制造业城市,《纲要》提到,要以深圳、东莞为核心在珠江东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并提出,支持东莞等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方面,东莞要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特色合作平台,具体而言,支持东莞与香港合作开发建设东莞滨海湾地区,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
中山:深度挖掘孙中山文化资源
《纲要》提到,要发挥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等综合优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具体到中山,作为孙中山的故乡,文件中提到将支持其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珠海、江门、中山同处珠江西岸,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其他广东城市相比,与澳门地理位置最接近。《纲要》提到,将推进澳门和中山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拓展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空间。
江门: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江门是著名的侨乡,此次《纲要》中提及,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纲要》还提出,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拓展在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海洋经济、职业教育、生命健康等领域合作。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形成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
肇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
《纲要》透露,粤港澳大湾区将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具体到肇庆,《纲要》提出,将适时开展广州经茂名、湛江至海安铁路和柳州至肇庆铁路等区域性通道项目前期工作,研究广州至清远铁路进一步延伸的可行性。
同时,加强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合作,高水平打造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
【八大亮点】
那么,纲要有哪些要点值得关注?大湾区内的城市、产业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会?资本市场将如何与之共舞?我们来看一看其中的亮点。
亮点一:科技创新成重中之重
粤港澳大湾区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纲要》提到要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纲要》提出依托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平台,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
亮点二:粤港澳网间互联宽带扩容
《纲要》提出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成智慧城市群和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推进粤港澳网间互联宽带扩容,全面布局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推进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和支撑系统的IPv6升级改造。此外,推动降低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并积极开展取消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的可行性研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亮点三: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的,国际上没有先例。对于金融业的发展,《纲要》中也有诸多亮点。
《纲要》提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其中,要发挥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支持广州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产权、大宗商品区域交易中心,提升国际化水平。
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支持澳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设成为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
《纲要》提出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大湾区内的银行机构可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拆借、人民币即远期外汇交易业务以及与人民币相关衍生品业务、理财产品交叉代理销售业务。大湾区内的企业可按规定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稳步扩大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
亮点四:推进投资便利化
《纲要》提出,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此外,深化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对港澳服务业开放措施,鼓励粤港澳共建专业服务机构,促进会计审计、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管理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建筑及相关工程等专业服务发展。支持大湾区企业使用香港的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
此外,《纲要》还提出推进投资便利化,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CEPA系列协议,推动对港澳在金融、教育、法律及争议解决、航运、物流、铁路运输、电信、中医药、建筑及相关工程等领域实施特别开放措施,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持股比例、行业准入等限制,在广东为港澳投资者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更好落实CEPA框架下对港澳开放措施。
亮点五: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纲要》提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3D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此外,《纲要》提出探索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推进马匹运动及相关产业发展。
亮点六: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
《纲要》提出研究赋予在珠三角九市工作生活并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同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此外,鼓励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担任内地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公务员工作。
亮点七:共建合作发展平台
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的开发建设一直备受关注。《纲要》提出优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功能,拓展离岸账户功能,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积极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有效路径。《纲要》提出,研究进一步扩展前海发展空间。
《纲要》提出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将广州南沙打造为华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地,推进珠海横琴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支持横琴与澳门联手打造中拉经贸合作平台。
《纲要》还提到支持落马洲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和毗邻的深方科创园区建设,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合作区;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推进澳门和中山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支持东莞与香港合作开发建设东莞滨海湾地区;支持佛山南海推动粤港澳高端服务合作。
亮点八:创新绿色发展
《纲要》提出推动大湾区开展绿色低碳发展评价,力争碳排放早日达峰,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推广碳普惠制试点经验,推动粤港澳碳标签互认机制研究与应用示范。此外,《纲要》还提出加快推进珠三角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统筹推进新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和扩大已建LNG接收站储转能力。
【526家上市公司扎堆粤港澳大湾区】
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同时也是中国A股上市公司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在中国资本市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2月18日,A股共有上市公司3586家,其中注册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9市的上市公司共有526家,占广东省A股上市公司的89.6%,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14.67%。
从各城市情况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分化明显。深圳拥有的A股上市公司最多,达285家;其次为广州,共有A股上市公司98家;佛山、珠海、东莞分别有36家、28家、27家;中山、江门、惠州、肇庆共有A股上市公司52家。
在市值方面,截至2019年2月18日,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为29.88万亿元,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18.96万亿元,两市市值合计48.84万亿元。而粤港澳大湾区526家上市公司同期市值约9.18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18.79%。
近年来,A股新增上市公司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是重要组成部分。以2017年为例,全年共有438家公司登陆A股,其中89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占比达20%;2018年,A股共新增105家上市公司,其中18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占比17%。
在A股之外,湾区另一重要城市香港在世界金融市场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2018年,港股市场在全球IPO总数及募资金额均拔得头筹,吸引了大批优质企业赴港上市。
头部公司优势明显
粤港澳大湾区的上市公司不仅数量众多,质量也同样不俗。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A股上市公司数量占总数的14.67%,但市值占比却达到了18.79%,这说明粤港澳大湾区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规模,高于A股公司的平均市值水平。
市场化程度高、知名企业多、头部企业多,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显著特点。目前的A股上市公司中,上至高精尖的领先科技行业,下至关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行业,均少不了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的身影。
以2019年2月18日的收盘数据为参考,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公司共有74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公司就有18家,占比达24.3%。
除去A股上市公司,粤港澳大湾区还有不少在其他资本市场上市的知名公司。大量优秀企业的存在,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沛的动力,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
高新技术企业比重高
在世界上,湾区都是创新发展的高地。
2018年10月13日,广东省科技研究机构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创新能力对比研究》显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17.6万件,超过同期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湾区发明专利申请量,数量优势明显。
从A股情况来看,粤港澳大湾区526家A股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机械设备、通信等五大行业。五大行业的上市公司合计达241家,约占粤港澳大湾区A股公司的46%。其中占比最多的是电子行业,共有92家公司,占比达17.5%,这其中半导体、光电子、LED等高科技企业又占了大多数。
由于地缘及市场特点等因素,粤港澳大湾区526家A股上市公司绝大多数在深交所上市。相关数据显示,在深交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比深市整体的平均水平高出50%。
在深市上市企业中有70%是高新技术企业、40%属于战略新兴产业企业,而粤港澳大湾区广东9市在深市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80%,战略新兴产业企业达50%,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除了拥有大量高新技术企业之外,粤港澳大湾区还存在大量传统制造业企业。据统计,粤港澳大湾区526家上市公司,在证监会行业分类中属于制造业的企业达341家,占比约65%。发达的制造业体系,健全的产业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新华社、证券时报、每日经济新闻、经济参考报,中房网综合整理
C. 珠海市关于加快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若干规定
1、全面执行国家、省支持和扶持高新技术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及产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高新区将主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航空航天,海洋、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重点扶持信息产业中的软件、数据通讯与网络和生物制药两个行业。2、高新区管委会及下属各园区(基地)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区内经济开发建设,集中行使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管理、一个窗口对外”。3、设立高新区发展顾问委员会,聘请国内外著名科技、经济(金融)管理和法律专家组成,发挥其在制定高新区发展战略、产业发展规划和重大高新技术项目投资等方面的评估、论证、咨询和推介作用,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所需经费由市财政专项安排。4、采取灵活的方式和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级人才,特别是在国外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或曾在国外高科技企业工作过的留学人员,利用多种方式鼓励其为高新区服务。 在高新区设立留学生创业园。留学人员在区内所办企业,可享受本规定重点扶持行业特别优惠政策。凡获得国外长期(永久)居留权或已在国外开办公司(企业)的,可按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亦可享受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留学人员凭护照可申请在高新区注册企业。留学人员携高新技术入股的,可优先获得创业基金支持。 留学人员不受用人单位编制、工资总额的限制,并可将出国前后的工龄合并计算。在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和职务上,不受岗位职数、评聘时限和指标的限制。 留学人员的子女、配偶、父母可随同申请入户,并免交城市增容费。其子女入园、中小学入学均享受本市户籍人口待遇,并且在考试录取方面可享受归国华侨子女入学规定的优惠条件。 在高新区工作的海外人才,可申办珠澳两地车牌。5、在高新区内创办企业和项目,所需人员在调干、调工、毕业生就业、入户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职称、技师以上人员,且在区内企业任职一年以上,可办理调入珠海市区户口,并免缴城市增容费。其配偶、子女可同时办理随迁手续。6、支持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来高新区创办产学研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培训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大学科技园等。7、给予高新区内企业相应的往返港澳通行证签注指标,并可直接申办出国(境)证件。 区内企业法定代表人、骨干可参加经贸团组出访,并按有关规定向市政府外事部门办理手续。8、市政府对高新区的建设投入2000年不低于8000万元,并在5年内保持每年不低于10%的速度增长。9、市政府对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和技术改造的所有支持经费,高新区及区内企业和项目所享受的份额不低于总经费的50%。10、市中小型企业创业和科技型贴息贷款基金及其它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基金,向高新区内的企业倾斜,保证其使用份额不低于50%。11、市政府拨专款1000万元设立高新区招商引资专项基金,其增值部分用于高新区招商引资活动。12、高新区内企业所缴各项税款,以1999年为基数,新增部分属于地方收入或分成的,五年内由财政全部返还高新区,用于高新区的建设。13、赋予市科委和高新区管委会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权。凡由市科委及高新区管委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均享受国家及省市的各项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14、高新区内的企业均可享受生产科技型私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15、区内属于重点扶持行业的企业,地方税收部分前三年先征后返还,后八年返还50%。16、高科技企业可从固定资产原价中减除不高于原价10%的残值后,加速折旧。17、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支出费用(不包括各项允许计提费用),按实际发生额计入成本,年增幅在10%以上的,经税务部门审核,可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应税所得额。亏损企业不按此方法抵扣应纳税所得额。18、企业自行开发的技术项目投产后,直接参与该项目的科技人员可按投产后三年中效益最好的年度利税计算,从新增利税中一次性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报酬,年税利在20万元以下的提取5-8%,20万元以上部分提取1-3%,可在计税年度税前列支。19、园区用地实行下列优惠: 园区内科技项目,尚未评定等级前均可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项目地价标准定价收取;项目投产后,经验收产品或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或者产品属于我国替代进口项目、填补国内空白的,按国际级科技项目的地价标准重新计价,原先已收取的超过重新计价之差价部分,返还用地单位;单位面积投资强度或年纳税额达到一定标准的,从该项目达到标准之年年终,可给予减半退还已交地价。 土地批租方式:园区内所有工业、仓储、科技项目,均可选择采用出让制、年租制的批租方式。 选择出让制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可给予五年内分期付款的办法,首期支付地价款限定为30%。对投资额较大,科技水平较高的项目,首期付款限定为15%。 选择年租制取得承租土地使用权的,工业、仓储、科技项目的租约期可达到50年,最低不少于10年。并且可按当时已核准的地价计算,实行按等额方法缴纳年度土地租金,取得承租土地使用权。用地单位需要,可随时申请改为以出让方式获取出让土地使用权。 以临时方式使用土地的工业、仓储、科技项目,可批准其使用期限2-10年,用地单位每年交纳临时用地年租金。 工业、仓储、科技项目用地,七年内给予免交城镇土地使用费(税)的特别优惠。原先已在园区内的项目,从获得土地使用权之年起计,享受同等待遇。
D. 珠海市技术市场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繁荣我市技术贸易活动,促进技术转移和技术成果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根据国家《技术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和《广东省技术市场管理规定》,结合我市情况,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珠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是全市技术市场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技术市场的管理、协调、指导工作。第三条技术商品是指以商品形态进入市场的科技成果,包括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以及可供传授、转移的其他智力劳动成果。
技术市场是指技术商品从技术开发到成果推广、应用以及转化为生产力的整个流通过程和流通领域。技术市场从事的交易活动,主要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技术出口和各种科研生产横向联系等。第四条技术交易活动应遵循平等、自愿、有偿、恪守信用的协商一致的原则。第五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均可参加技术交易活动,不受地区、部门、隶属关系及经济形式的限制。第六条下列技术商品可进入技术市场进行交易:
(一)有利于新产品开发的技术;
(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物耗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功能的技术;
(三)有利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
(四)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其他各种科学应用技术。
进入技术市场的技术商品,必须真实、可靠、系成熟的技术或阶段性的技术成果。第七条下列技术商品不准进入技术市场参与交易:
(一)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需要保密的技术;
(二)危害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技术;
(三)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不允许交流的技术;
(四)剽窃他人成果,非法侵犯他人的权益的技术。第八条技术市场的经营活动,可根据买卖、中介各方的需要,采用设立常驻的技术市场、流动技术市场或举办技术成果交易会、技术招标会、技术洽谈展销会、技术信息发布会等形式,以及组织不同形式的科研、教学、生产联合体等。第二章技术贸易机构第九条成立技术贸易机构应有明确的服务方向和经营内容,订立相应的章程。此外,还应具有与经营内容相适应的科技力量、资金和场所。第十条设立企业性质的技术贸易机构,必须提出开业申请书和有关证明材料,报市科委审批。进入技术交易范围活动,接受市技术市场管理中心的管理,实行《技术贸易许可证》制度。《技术贸易许可证》的核发,凭通过《技术合同法》培训而获得结业证书为主要依据。
凡已领有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涉及技术商品的,必须于本办法公布之日起三个月内到市技术市场管理中心补办《技术贸易许可证》。第十一条市内各技术贸易机构进行的技术贸易,必须定期向技术市场管理中心报送统计资料,不得拒报、瞒报、虚报、迟报和伪造篡改。否则,市技术市场管理中心将依照国家《关于技术市场统计工作的若干规定》,给予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或建议工商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第十二条技术贸易机构可充当技术交易中介方,负责提供有关技术信息,评估技术价款,协助签订技术合同,检查督促合同的执行,参与调解纠纷等工作。中介方在技术交易成交后,可参照《珠海市技术市场业务收费标准》收取报酬。第十三条凡在本市范围内,独立或联合举办技术交流交易会、技术招标会、技术洽谈展销会等技术交易活动,主办单位应提前三个月报市科委批准。技术交易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应及时将技术交易情况统计报送市技术市场管理中心。第三章技术合同管理第十四条进行技术交易的各方(甲、乙、中介方),要以书面形式签订技术合同。合同文本应采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监制的《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等合同范文本。第十五条技术合同签订后一个月之内,当事人必须持合同原件到市技术市场管理中心履行认定、登记手续,具体手续按《珠海市技术合同登记办法》执行。
经登记的技术合同在缴纳印花税后,由市技术市场管理中心发给《技术合同登记证书》,可享受国家有关技术合同的各种优惠待遇。
逾期拒不登记的技术合同,按无效技术合同处理,不得享受国家有关技术合同的各种优惠待遇。
E. 倒计时!后环片区“深珠合作示范区”有实质进展
在万众期待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终于靴子落地。
从前说“南横琴,北唐家”,横琴走出了“特殊中的特殊”之路。
那么,北唐家呢?作为“深珠合作示范区”,后环片区建设当属高新区之大事。
就在9月9日,由高新区管委会、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深珠合作示范区(后环片区)城市设计国际招标发布会》,宣告了后环片区开发进入倒计时!
▲图源南方 报道
▲国家级高新区 图源:小乙 谢绝转载
目前已初步形成“资源互补 合作共赢”“深圳总部(窗口) 深珠合作研发、生产”的发展模式,并积极做好和深圳产业对接、支持科技成果到珠海转移转化工作。
在两地的高新产业对接、资源互补的过程中,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小彬已经在媒体上表达:“这意味着深珠合作示范区的建设正一步步从‘蓝图’走向现实。”
后环的未来到底将呈现什么模样?未来珠海东部城区将呈现如何发展?对唐家的利好几何?凤凰君将持续与您关注!
F. 珠海市技术成果入股与提成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技术成果入股与提成行为,鼓励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进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技术成果持有人、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技术成果入股与提成,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技术成果包括:
(一)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二)技术秘密;
(三)计算机软件;
(四)其他技术成果。第四条本条例所称技术成果入股,是指技术成果持有人以技术成果作为无形资产作价出资企业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技术成果提成,是指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从职务技术成果完成单位转让或者实施转化职务技术成果的收益中,按一定方式和比例获得分配的行为。第五条技术成果入股与提成应当遵循自愿、互利、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第六条技术成果入股与提成的当事人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并依法办理手续。第七条市、县(区)人民政府科技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本条例的实施。
政府有关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协同科技行政部门做好本条例的实施工作。第二章技术成果入股第八条技术成果持有人可以技术成果向公司出资入股。一般技术成果作价出资的金额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20%;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出资的金额可达公司注册资本的35%,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九条作价出资的金额超过公司注册资本20%的高新技术成果,应当通过有关科技行政部门的认定。第十条当事人对出资入股的技术成果可以协商作价或者评估作价;当事人一方是国有企业的,应当依法进行评估作价,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并以评估值为依据作价入股。第十一条技术成果出资人对其出资入股的技术成果必须享有合法的使用权和转让权;其他出资人可以要求技术成果出资人提供技术成果权属证明文件。第十二条以技术成果出资入股的,当事人应当签订技术成果入股合同,技术成果入股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技术成果的名称、主要内容、技术指标和权利状态;
(二)技术成果的作价方式和作价金额,经评估的,载明评估值;
(三)技术成果作价出资的金额及所占出资比例;
(四)技术成果出资人保证技术成果得以实施的义务,其他出资人的出资义务;
(五)入股技术成果的使用范围,技术成果出资人对该技术成果保留的权利范围;
(六)入股技术成果的交付时间和方式;
(七)验收标准、方法、时间和期限;
(八)入股技术成果的保密;
(九)技术股的转让、赠与、继承、质押及清算;
(十)风险责任的承担;
(十一)担保及担保方式;
(十二)收益的核算办法和分配方式;
(十三)后续改进技术成果的权属;
(十四)入股技术成果侵权责任的承担;
(十五)违约责任;
(十六)争议的解决方式;
(十七)名词和术语的解释;
(十八)附件。第十三条技术成果入股合同对第十二条所列条款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适用以下规定:
(一)入股技术成果的使用范围和保留的权利范围不明确的,技术成果出资人不得再作转让或者许可第三人使用;
(二)风险责任的承担不明确的,由当事人按出资比例或者出资额分担风险责任;
(三)后续改进技术成果权属不明确的,归完成后续改进方所有;
(四)入股技术成果侵权责任的承担不明确的,由技术成果出资人承担,其他出资人明知或者应当知道入股技术成果侵犯他人权益仍然实施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第十四条职务技术成果完成单位以职务技术成果作价入股后,应当按入股技术成果所占股份的20%至30%,将股份分配给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持有,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依所持股份分享收益。
前款的具体比例依照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确定;持股比例超过30%的,由职务技术成果完成单位的权力机构讨论决定,属于国有企业的,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职务技术成果完成单位应当依据技术成果持股合同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持股登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予以登记。
G. 珠海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2016修订)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促进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珠海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环境优化等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珠海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区政府)应当制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的编制和修改应当体现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并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科技项目等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
横琴新区和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履行区政府的职责。第五条市政府设立科技创新协调机构,统筹协调全市科技发展战略实施、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事项。第六条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科技创新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科技创新工作的行政管理和统筹协调,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活动。财政、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和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第七条市政府应当建立科技创新考核制度,对有关职能部门以及区级政府进行考核。第八条市、区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实施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执行科技创新法律、法规的情况。
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加强对本级政府执行科技创新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第九条市政府设立科学技术奖,对在本市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市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其他鼓励科技创新的奖项。第十条市、区政府应当在全社会弘扬科技创新精神,培育科技创新意识,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第二章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保护第十一条鼓励企业建立研究开发准备金制度。市、区政府对企业研究开发经费给予财政补贴,引导企业有计划、持续地增加研究开发投入。第十二条市、区政府设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通过事前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科技型初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第十三条市、区政府鼓励、支持企业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集中优势资源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
鼓励高等学校和国家级科研院所在本市设立研发机构或者实验室。第十四条市政府应当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按照科技创新平台为企业实际提供的科技服务质量和数量给予补助。
支持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投资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具体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鼓励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高等学校设立大学科技园区,支持大学科技园区成为创新创业基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十五条财政资金设立或者资助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应当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自建研发机构向社会开放科研设施,促进科技资源有效利用。第十六条市、区政府对经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予以资金、政府项目承担、人才引进、投融资等方面扶持。第十七条本市财政资金设立或者参与设立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可以自主决定科技成果的实施、转让、对外投资和实施许可等科技成果转化事项。
本市财政资金设立或者参与设立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全部留归单位自主分配,纳入单位预算;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做出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不低于百分之八十。
成果一年内未实施转化的,在成果所有权不变更的前提下,成果完成人或者研发团队可以自主实施成果转化。
单位与个人就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有约定的,从其约定。第十八条鼓励和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移。科技成果在本市转化的,市、区政府可以给予财政补贴,具体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第十九条本市财政资金设立或者参与设立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应当确定专门机构负责处理技术转移事务,履行下列职责:
(一)识别、收集和评估本单位的技术成果,并加以管理和保护;
(二)技术推广和技术授权;
(三)探索创新技术转移和利益分配模式;
(四)技术转移政策和机制研究。
H. 面对珠海第三轮发展机遇,珠海可以有哪些作为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当时空转换到2005年,珠海正站在历史的分界线上。制定珠海长远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谋划未来25年宏伟的发展蓝图,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珠海城市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建市以来,珠海的城市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9年)为特区发展创业阶段:城市发展主要集中于现中心城区范围(拱北、吉大、香洲、前山),工业分布于中心城区的各个组团内,城市产业基本配套,功能基本完善。
第二阶段(1989-1999年)为第一次外扩阶段:城市发展以中心城区为依托,开始向中心城区以北(唐家湾)、以南(南湾、横琴)、以西(三灶、临港)扩张,向南向北以发展工业为动力,带动了城市的增长;向西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实施西部大开发。由于适逢国家经济宏观调控,导致外部需求不足与资金短缺,工业化与城市化规模均未达到预期目标。
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为第二次外扩阶段:城市发展重点转向中心城区以外尤其是西部地区(金湾、斗门),并以发展工业为主,第二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2004年全市城市用地规模约170平方公里,总人口157.37万人。城市化水平香洲为95%,金湾为60%(含平沙、红旗两镇原农场职工和农业工人人口),斗门为37%。东西部地区之间城市化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的工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但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东部,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发展,甚至拖慢了工业化步伐。
二、城市空间布局:东西双城八个组团五个新家园
根据珠海城市发展的总体构想,要走内涵提高与外延扩展相结合的城市化道路,大幅提升东部的城市品质,做强唐家湾组团、南湾组团,构筑城市东部反哺西部框架,逐步实现双城架构。
从城市格局现状与建设基础看,在近一段时期内仍需依托各组团发展。未来城市发展应提升中心区的职能,带动西部地区、辐射东部海岛,形成东部沿海以金融、会展、流通等高端服务业及高层次生活服务为主的城市带、西部沿海以双港带动的大型、重化产业为主的城市带、中部内陆以一般产业和配套居住为主的城市带,建立由“香洲中心区、金湾和斗门中心城区、八个组团、五个新家园”组成的多层次城市空间发展体系。
(一)香洲中心区,包括现有的新老香洲、吉大、拱北、前山、南湾等片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规模达到100万人,用地面积达8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以迎接新功能的进入为主线。香洲、吉大、前山地区逐步推行“退二进三”战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及旧城改造进行城市功能置换,弱化一般工业,强化城市生活服务与旅游服务设施,优化环境品质与文化品味;南湾、拱北地区以区域性交通、流通、服务等功能为主,直接承接并负责中转区域交通与区域政策所带来的效应。重点发展唐家湾城市组团,建设以前山河为依托的南湾城市组团。
(二)金湾中心城区,包括红旗镇中心镇区和西湖片区,是金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服务中心。人口规模40万人,用地面积50平方公里;斗门中心城区,包括井岸、白蕉镇中心镇区、新青工业园、白藤湖度假区等,是斗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服务中心。人口规模达30万人,用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斗门中心城区逐步向南拓展,未来与金湾中心城区共同成为珠海西部地区的城市中心。
(三)唐家湾组团
包括唐家湾镇与淇澳岛,以“文教科技、大流通”为主要职能,形成一个生活环境优良,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等教育基地及区域性流通会展基地。人口规模20万人,用地规模25平方公里。
(四)横琴组团
包括现横琴开发区和横琴镇,以“合作服务、大平台”为主要职能,建设成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区参与各方交流的窗口、连接利益的纽带和实现共享服务的平台。人口规模20万人,用地规模30平方公里。
(五)临港组团
包括临港工业区、南水镇与平沙镇的北水,以“重化工业、大港口”为主要职能,依托珠海港,建成有区域性地位、产业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重化工基地及港运枢纽。人口规模15万人,用地规模60平方公里。
(六)温泉组团
包括平沙温泉及其周边临海地区,以 “居住休闲、大旅游”为职能,依托海滨与温泉,建成有区域影响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并为周边区域提供高端房地产产品。人口规模10万人,用地规模10平方公里。
(七)雷蛛组团
位于珠峰大道以北,结合五山镇发展,以“综合服务、大物流”为职能,依托高速公路、铁路货站,建成物流集散基地,并为周边农业地区提供生活服务。人口规模10万人,用地规模10平方公里。
(八)三灶组团
以“特色制造、大空港”为主要职能。主要发展空港运输、飞机制造等空港产业,是区域性的专业功能区之一。人口规模30万人,用地规模40平方公里。
(九)万山组团
主要包括万山镇和东澳岛,近期主要发展旅游业和海洋渔业,未来将培育发展成为新一代区域性的集装箱远洋运输港及仓储基地。
(十)桂山及外伶仃组团
包括桂山镇、担杆镇,重点发展海岛旅游业、储运中转与海洋补给等产业。
(十一)“五个新家园”
在平沙、斗门、莲洲、横山、六乡集中建设五个新家园,按城市居住区的标准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形成配套完整的生活服务中心,作为农业人口聚居地,为周边农业地区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同时,结合河流、山体、农田等自然界限,在城市组团间结合基本农田的布局,尽量留有足够的生态绿地,保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三、三区产业定位明确
由于全市各地区资源优势不同,环境容量不同,城市建设成熟程度不同,产业基础不同。珠海市规划部门提出,要根据全市各区不同的自然资源禀赋,从全市一盘棋的战略高度,优势互补,协调布局城市产业,统筹安排城市建设。东部城区继续发挥环境效应,提升土地价值,做优城市品牌。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土地环境容量大、区域交通设施完善的特点,抢抓机遇,快速壮大产业经济。
(一)香洲区产业发展布局
充分利用城市环境与重大交通设施的资源优势,全面承担区域中心城市的各项服务职能,弱化一般工业,着力发展以金融、商贸、旅游、会展、信息、文教、流通服务及房地产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珠海城市品牌。
(1)在科技创新海岸建设4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科研产业区,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研发产业,成为科研成果转化基地。
(2)结合金鼎工业园区,建设5平方公里的高科技生产制造产业区。
(3)结合产业升级整合南屏工业园区用地,部分用地可转为商贸、流通、生活服务功能,其余项目应引导向高科技研发、制造产业。
(4)利用上冲城市出入口的地利,建设1平方公里的物流产业园区。
(5)建设占地50万平方米的沥溪工业园区,用于发展一般工业。
(6)继续抓好珠海保税区及珠澳跨境工业区的建设,做好服务,提升效益。
(7)结合珠三角城际轨道金鼎站场地区的开发,建设会场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珠海会展中心,以整合全市相关资源,提升会展、资讯、旅游服务业品质。
(8)配合情侣北路填海区土地整备开发,在唐家湾畔建设规模更大、配套更完善的珠海市国际会展中心。
(二)金湾区产业发展布局
充分发挥珠海港与珠海机场的“双港”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大型工业,建设大型专业产业区,以发展重型产业、重化工业和大型旅游为主,为壮大珠海的经济实力发挥重要的作用。
(1)在高栏港地区建设50平方公里的港口产业区,重点发展油气仓储、集装箱运输、能源、重化及其加工产业。
(2)通过土地整合与功能置换,扩大三灶科技工业园,整合联港工业区,建成30平方公里的空港产业区,重点发展飞机制造、电子产品、医药分装及物流产业。
(3)结合海滨温泉资源,建设10平方公里的温泉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旅游、度假及高端房地产产业。
(4)按照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在平沙等地区落实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
(三)斗门区产业发展布局
利用临近铁路、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整合工业用地,扩大工业园区,成片发展传统制造业、加工业、物流产业、旅游业,积极发展“三高”农业,为珠海经济稳步增长提供保障。
(1)建设12平方公里的新青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电子、通讯制造产业。
(2)建设10平方公里的白蕉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无污染普通制造业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3)在五山地区结合铁路货运站建设15平方公里的物流产业区,重点发展仓储、分装、运输服务等产业。
(4)按照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在斗门镇、莲溪镇、六乡、鹤洲北等地区落实28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
四、城市交通网络“八纵六横”
在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及交通网络建设方面,珠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规划思路是:结合城市空间布局,充分发挥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大型基础设施的作用,建成集疏运网络畅通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未来珠海城市的交通布局为沿海以区域性设施联系为主、内部以东西向组团联系为主、对外以南北向联系为主的网络骨架,轨道交通系统由连接珠三角城际快轨和广珠铁路形成的网络与主要客运枢纽构成。
城市快速道路和高速公路网络骨架形成“八纵六横”,联系城市内部的各个组团。“八纵”(由东至西)为:京珠高速-金凤路-三台石路、105国道、太澳高速、沿江快速路、江珠高速-机场东路、机场北路、高栏港第二通道-平东路、珠港大道;“六横”(由南至北)为:横琴南-金琴路-珠海机场、港珠澳大桥-洪屏路-金海路-高栏港、珠海大道、梅华路-中山南部-珠峰大道、粤西沿海高速、中山横五线-莲洲-江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