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孝文帝改革受到了怎样的成效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于曹魏时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晋时已经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官吏的局面,并演化出了士族与庶族两大社会阶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名言,便出于此。由于鲜卑族自身并未得高深的文化素养,没有独立的政治改革思想,导致一味照搬此前的汉族政权政策,也就继承了这一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门阀制度。《魏书‧官氏志》记载:“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使门阀制度由魏晋进一步延伸到了南北朝时期,直到隋朝建立科举制度时方才废止。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当时胡人大都已能讲汉语,且穿汉服,只是还能说胡语、还穿胡服,这一改革只是加速了习俗改易的过程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B.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怎样
改革概述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整顿吏治。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第四,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推行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士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均田制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设立三长制:这是北魏基层的行政组织,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徨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健全了地方基层政权,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推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改革了原来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
整顿吏治
北魏孝文帝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惩治贪污。这些措施使吏治有所好转;推行“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迁都洛阳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同时,北魏自定都平城以来到孝文帝已近百年。平城气候恶劣,生产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处偏僻,是北魏政府很难有效的控制中原地区,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也逐渐强大起来,对北魏构成威胁。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20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
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
“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迁都洛阳原因:
洛阳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业之一。作为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这一举措体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孝文帝为何要迁都洛阳,今天仍值得我们去探究。
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这段话清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以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第二,统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第三,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第四,地理环境的影响。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举措,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结果使洛阳在曹魏、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辉煌。
孝文帝还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语: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 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4.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在一起,以巩固统治。
5.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目的: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贵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作用: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原的其他民族,如羯、氐等,鲜卑族的汉化程度无疑是最高的。
改革的历史作用
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 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才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推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见孝文帝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
整合:
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C.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改革迫在眉睫
改革概述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整顿吏治。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第四,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推行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士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均田制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设立三长制:这是北魏基层的行政组织,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徨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健全了地方基层政权,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推行“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推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改革了原来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
整顿吏治
北魏孝文帝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惩治贪污。这些措施使吏治有所好转;
迁都洛阳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同时,北魏自定都平城以来到孝文帝已近百年。平城气候恶劣,生产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处偏僻,是北魏政府很难有效的控制中原地区,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也逐渐强大起来,对北魏构成威胁。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20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
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
“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迁都洛阳原因:
洛阳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业之一。作为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这一举措体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孝文帝为何要迁都洛阳,今天仍值得我们去探究。
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这段话清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以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第二,统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第三,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第四,地理环境的影响。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举措,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结果使洛阳在曹魏、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辉煌。
孝文帝还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语: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 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4.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在一起,以巩固统治。
5.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目的: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贵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作用: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史实
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
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
孝文帝说:“那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
接着,孝文帝就宣布几条法令: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现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汉人的姓。北魏皇室本来姓拓跋,从那 时候开始改姓为元。魏孝文帝名元宏,就是用了汉人的姓。
魏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决心开始进行改革。他的汉化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行,首先得力于他知人善任。他不仅重用主持改革、提倡汉化的鲜卑贵族,还重用了许多有才干的汉族人。他深知笼络汉族地主对于巩固北魏统治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不持民族偏见,重用汉人。对南朝投降过来的官吏,他也能不加怀疑,待之以礼。孝文帝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为自己的改革组织了一个智囊团,在这些智囊的支持和帮助下,孝文帝从改革鲜卑旧俗,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和典章制度着手,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他首先下令,禁止鲜卑贵族穿着胡服,一律改穿汉族衣服。后来又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公元496年,孝文帝又下令改变鲜卑贵族的姓氏。他先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氏改为元氏,所以孝文帝拓跋宏又称为元宏。还把其他的100多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同时下令改变鲜卑人的籍贯。规定凡是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就算是洛阳人,死后不许归葬塞北。孝文帝这些强制性的政策,都是为了减少民族差异、民族隔阂。许多贵族虽然心怀不满,却也只能执行。
为了拉拢汉族地主,扩大统治基础,孝文帝还主张同汉族通婚。他自己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5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这种姻亲关系,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而且,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孝文帝还废除了鲜卑族原来的政治制度,让王肃仿照南朝齐,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礼仪,修订法律,改革官职名称等。
孝文帝还延用了汉族的门阀制度。他把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按门第分成4等,并按照门第等级,来确定官职的高低。这套制度在北朝一直沿用,从而形成了关陇氏族和代北氏族两大门阀集团。直到唐朝,武则天修《姓氏录》,才彻底否定了门阀制度。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北方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与汉族逐渐趋同,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少数民族的食物、服饰、艺术、生活用具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孝文帝还颁布“均田令”,实行租调制,为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使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
孝文帝对汉族的文化艺术也有很大兴趣。他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孝文帝不仅改革鲜卑贵族的生活习俗,还教育他们学习汉族文化,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改造他们。孝文帝对自己民族的落后有清醒的认识,不夜郎自大,不固步自封,虚心学习。他积极创办学校,传播文化知识,还搜集整理天下书籍,使因战乱而衰落的北方文化开始复兴。在他的带动下,鲜卑人进步很快。
孝文帝对北魏宗教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就是个极其虔诚的佛教徒,他本人也崇信佛教。因此,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在他统治期间,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佛教的发展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当时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形式,就是石窟艺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那一年开始开凿的。
通过孝文帝的改革,鲜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比起同期进入中原的其他民族,如羯、氐等,鲜卑族的汉化程度无疑是最高的。 [编辑本段]改革的历史作用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 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才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推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见孝文帝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
整合:
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编辑本段]民族大融合的方式①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②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③友好交往: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即使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没有间断)
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民族大融合。
*特点:时间长 民族多 范围广
改革的背景
公元439年,北魏孝文帝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互相影响,民族融合的趋势增强。
改革的内容
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颁布均田令
迁都洛阳
革除鲜卑旧俗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改革的目的
为了革除鲜卑旧俗 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 巩固北魏的统治
改革的作用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促进了各族社会的进步
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D. 孝文帝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什么
改革背景
鲜卑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拓拔部是鲜卑族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的一个分支。拓跋部不断南迁,在西晋时,部落首脑拓跋猗卢因为帮助当时统治者抗击刘渊、石勒有功,被封为代王,建立了代国。但不久,代国被兴起的前秦所灭,拓跋部的历史也暂时的中断了。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遭到了瓦解,拓跋部的拓跋跬趁机复国,召开部落大会,即位代王,并改国号为魏,称皇帝,史称北魏。此后几代北魏统治者都致力于统一、兼并战争,先后灭掉了北方仅存的大夏、北燕和北凉,于439年统一了北方。
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北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民族歧视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在征服战争中也常常出现疯狂的民族杀戮,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改革的必要性)。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虽已日趋缓和,但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农民起义年年爆发,特别是公元445年在陕西杏城的卢水胡人盖吴领导的起义,发动了十余万群众参加起义,北魏政府派出6万骑兵前来镇压,统治者拓跋焘亲临指挥,最终盖吴被叛徒杀害,盖吴起义失败了,却使北魏统治者受到了极大的震动。473 年,拓跋宏即位,是为孝文帝。此后, 农民起义依旧有增无减,而朝廷残酷的镇压非但没有平息人民的起义,反而激发了更多矛盾和斗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
改革的历史作用
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 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才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推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见孝文帝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
整合:
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编辑本段]改革内容
改革概述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整顿吏治。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第四,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E. 评价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公元494年,北魏正式迁都洛阳。
公元499年,病逝于南征路上。
孝文帝( 公元467年— 499年),本姓“拓跋”,名宏。是拓跋弘的长子,471年—499年在位, 为北魏第六位皇帝,谥号孝文皇帝。484年孝文帝下令实行俸禄制,使吏治贪污腐败现象有所好转,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495年正式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生活速写
拓跋宏的父亲献文帝信仰佛教,对政治极其厌恶,总是想超脱俗世,去修身养性。所以,公元471年,拓跋宏才5岁的时候,献文帝就把皇位让给了他。北魏拓跋家一直引用汉武帝的老办法,“立其子杀其母”,就是在立儿子做太子的同时,杀掉太子的母亲,以此来防止吕后那样的悲剧重演。拓跋宏的生母也是这样被杀死的。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6位国君。年幼的拓跋宏只能由祖母抚养。所以在471年至490年的20年间,政权一直由太皇太后冯氏把持。
冯太后对拓跋宏一直存有戒心,拓跋宏聪慧早熟,冯太后担心他长大后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并不喜欢他。有一次,她听信谗言,杖罚了幼小的拓跋宏。又有一次,冯太后在大冷天里,把穿着单衣的小皇帝关在一间空屋子之中,3天不给饭吃,还打算废掉他。后来因为大臣穆泰的劝阻,拓跋宏才保住了皇位。拓跋宏3岁时生母就被赐死,所以一直都不知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他生性孝顺,因为从小就跟着冯太后,就一直把冯太后当亲生母亲一样。所以,虽然冯太后对他并不很疼爱,但是拓跋宏却真可以算是冯太后的孝孙,即使被责罚也毫无怨言。
传世佳句
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北魏孝文帝
评价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哪些新的东西。魏孝文帝作为一个落后民族的统治者,为了政权的巩固,抛弃狭隘的民族偏见,比他的前辈提供了新东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推行均田制,并颁布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摇役。三长制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整顿吏治。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通过整顿吏治,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促进民族融合。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穿汉服、断北语、改汉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改革的目的
为了革除鲜卑旧俗 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 巩固北魏的统治 顺应历史的潮流
改革的作用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促进了各族社会的进步
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编辑本段改革措施
第一阶段:创建新制度(主要由冯太后主持)
政治方面采取俸禄制和三长制(设邻长、里长和党长),经济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 地方上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朝廷采用了大臣李冲的建议,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 推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使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国家收入增加。
第二阶段:汉化
1.迁都洛阳(494年)
2.改变风俗习惯: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汉婚、定门第、改籍贯
3.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政治及经济方面
班禄制北魏初年,官俸制度沿用「掠夺制」,官员俸禄乃从战争中掠夺他人财物,後来国家渐渐安定,官员间贫富差距渐大,贪污成风。故此孝文帝仿效汉人的班禄制,官员每季定时发薪。
三长制北魏初年,户籍制度沿用「宗主督护制」,平民百姓大多因为生计依附世家大族(宗主),成为宗主的私产,中央政府不但难以收税,平民百姓更多受宗主威迫。孝文帝制定「三长制」,以五家一邻,五邻一里,五里一党,各设一长,即「邻长」、「里长」和「党长」。有助重新整理户口,方便收税。
均田制均田制」配合「三长制」而行,计口授田,平均土地和牲畜,使平民百姓安居乐业。同时,推行「均田制」,亦可视为北魏政权由游牧业跃进为农业的过程。
习惯与文化
以下这些措施,是为了改变胡人习惯以作的:
改服装首先改变衣著,命令人民改穿汉服,不得再穿胡服。《魏书‧高祖纪下》云:「太和十八年……革衣服之制。」
改籍贯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籍贯不得再称「代人」,须改称「河南洛阳人」,且死葬洛阳,不得回到北方落地归根,又「太和十九年……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於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这样一来便可绝代人故土之恋;反之,若不如此,鲜卑终无法成为中原士族。
禁胡语孝文帝实施汉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改汉姓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以下是一些例子:
拓拔(皇族)→元姓 、独孤→刘姓尊孔子孝文帝迁都洛邑後,立即下令加紧修建孔庙祭孔。又给予孔子後裔土地与银钱,让他们可以继续祭祀这位伟大的祖先。
编辑本段改革内容
迁都以前:进行政治经济的改革
迁都洛阳:为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去的控制
迁都以后:改用汉语;穿戴汉服 改汉族姓氏(如:拓跋—元)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联姻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学习汉族的礼法 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
改革概述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第四,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推行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士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均田制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设立三长制:这是北魏基层的行政组织,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徨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健全了地方基层政权,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推行“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推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改革了原来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
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北魏孝文帝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惩治贪污。这些措施使吏治有所好转;
迁都洛阳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同时,北魏自定都平城以来到孝文帝已近百年。平城气候恶劣,生产粮食逐渐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处偏僻,使北魏政府很难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也逐渐强大起来,对北魏构成威胁。
为了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北魏政权。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30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
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
“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迁都洛阳原因:
洛阳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业之一。作为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这一举措体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孝文帝为何要迁都洛阳,今天仍值得我们去探究。
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这段话清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以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第二,统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第三,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第四,地理环境的影响。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五,减小改革阻力。平城有强大的保守势力,是改革的巨大阻碍。迁都洛阳有利于减小改革阻力,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举措,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结果使洛阳在曹魏、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辉煌。
孝文帝还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语: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 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4.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在一起,以巩固统治。
5.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目的: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贵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作用: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史实
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
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
孝文帝说:“那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
接着,孝文帝就宣布几条法令: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现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汉人的姓。北魏皇室本来姓拓跋,从那时候开始改姓为元。魏孝文帝名元宏,就是用了汉人的姓。
魏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决心开始进行改革。他的汉化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行,首先得力于他知人善任。他不仅重用主持改革、提倡汉化的鲜卑贵族,还重用了许多有才干的汉族人。他深知笼络汉族地主对于巩固北魏统治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不持民族偏见,重用汉人。对南朝投降过来的官吏,他也能不加怀疑,待之以礼。孝文帝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为自己的改革组织了一个智囊团,在这些智囊的支持和帮助下,孝文帝从改革鲜卑旧俗,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和典章制度着手,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他首先下令,禁止鲜卑贵族穿着胡服,一律改穿汉族衣服。后来又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公元496年,孝文帝又下令改变鲜卑贵族的姓氏。他先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氏改为元氏,所以孝文帝拓跋宏又称为元宏。还把其他的100多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同时下令改变鲜卑人的籍贯。规定凡是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就算是洛阳人,死后不许归葬塞北。孝文帝这些强制性的政策,都是为了减少民族差异、民族隔阂。许多贵族虽然心怀不满,却也只能执行。
为了拉拢汉族地主,扩大统治基础,孝文帝还主张同汉族通婚。他自己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这种姻亲关系,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而且,血统的交融,加速了鲜卑的汉化。孝文帝还废除了鲜卑族原来的政治制度,让王肃仿照南朝齐,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礼仪,修订法律,改革官职名称等。
孝文帝还延用了汉族的门阀制度。他把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按门第分成4等,并按照门第等级,来确定官职的高低。这套制度在北朝一直沿用,从而形成了关陇氏族和代北氏族两大门阀集团。直到唐朝,武则天修《姓氏录》,才彻底否定了门阀制度。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北方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与汉族逐渐趋同,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少数民族的食物、服饰、艺术、生活用具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孝文帝还颁布“均田令”,实行租调制,为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使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
孝文帝对汉族的文化艺术也有很大兴趣。他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孝文帝不仅改革鲜卑贵族的生活习俗,还教育他们学习汉族文化,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改造他们。孝文帝对自己民族的落后有清醒的认识,不夜郎自大,不固步自封,虚心学习。他积极创办学校,传播文化知识,还搜集整理天下书籍,使因战乱而衰落的北方文化开始复兴。在他的带动下,鲜卑人进步很快。
孝文帝对北魏宗教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就是个极其虔诚的佛教徒,他本人也崇信佛教。因此,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在他统治期间,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佛教的发展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当时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形式,就是石窟艺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那一年开始开凿的。
通过孝文帝的改革,鲜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比起同期进入中原的其他民族,如羯、氐等,鲜卑族的汉化程度无疑是最高的。
编辑本段改革的历史作用
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 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才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推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见孝文帝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
但是,在历史上,一度因改革而强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便迅速地分崩离析,走向灭亡了,这事实本身就很自然会引起历史学者对孝文帝改革(尤其是他的汉化措施)的作用与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形成不同的看法。因此,对孝文帝改革持否定态度者也不乏其人(尽管仅占少数)。早在古代,批评孝文帝汉化政策的言论就多见于有关典籍,马端临、叶适、王夫之、赵翼等人均在自己的著作中斥责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是“好名慕古而不实见国家大计”(《习学记言序目》卷三十四),强调“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一传而宣武,再传而孝明,而鼎祚移矣”(《廿二史剳记》卷十四)。指出孝文帝是典型的虚伪之徒,“拓跋宏之伪也,儒者之耻也。夫宏之伪欺人而遂以自欺久矣”(《读通鉴论》卷九)。
近些年来,对孝文帝汉化改革持否定意见的论著明显增多。陈汉玉《也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赵向群等《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等论著,就是其中的代表者。其主要观点是:一是孝文帝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是恢复礼乐,是“迂腐的儒化”,“消极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文化的糟粕,汉人的繁缛腐朽。二是孝文帝的改革不但没有振兴北魏,反而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的衰亡。认为孝文帝汉化改革,丢掉的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这是孝文帝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三是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这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总之,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不适合北魏国家的国情和族情,是北魏政治危机的开端,北方的革命性完全被南方的虚腐性所取代,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整合:
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编辑本段历史意义
有利于我国的民族大融合,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是鲜卑族最终汇入我国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有利于我国民族的团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它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加快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促进社会繁荣奠定了基础。
编辑本段民族大融合的方式①民族迁徙:
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②联合斗争:
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③友好交往:
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即使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没有间断)
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民族大融合。
*特点:时间长 民族多 范围广
F. 北魏孝文帝改革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孝文帝改革 ,俗称 孝文汉化 。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一种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背景 五胡乱华以后,终由鲜卑族的拓跋氏统一北方,建立北魏,其时北魏历代君主都已重视汉文化之学习。到北魏孝文帝一代,已有冯太后与朝臣李冲的改革,建立均田制,重新建立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大帝国。由于孝文帝由属汉族的冯太后抚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即位后才有日后的汉化政策。 内容 孝文帝改革,主要为以下内容: 迁都 汉化的第一步就是迁都洛城,《魏书�6�4任城王云传》记载洛阳“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是个好地方,且在经济及战略上来讲,又可以通凿运河,《魏书�6�4李冲传》中孝文帝言:“朕欲从此通渠于洛,南伐之日,何容不从此入洛,从洛入河,从河入汴,从汴入清,以至于淮?下船而战,犹开户而斗,此乃军国之大计。” 习惯与文化 首先改变衣着与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籍贯,不得再称“代人”,须改称“河南洛阳人”,且死葬洛阳,《魏书�6�4高祖纪下》云:“太和十八年……革衣服之制。”又“太和十九年……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这样一来便可绝代人故土之恋;反之,若不如此,鲜卑终无法成为中原士族。 接下来,孝文帝实施汉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魏书�6�4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随着语言改变,姓氏也随之改变。 政治方面 “班禄制”:北魏初年,官俸制度沿用“掠夺制”,官员俸禄乃从战争中掠夺他人财物,后来国家渐渐安定,官员间贫富差距渐大,贪污成风。故此孝文帝仿效汉人的班禄制,官员每季定时发薪。 “三长制”:北魏初年,户籍制度沿用“宗主督护制”,平民百姓大多因为生计依附世家大族(宗主),成为宗主的私人财产,中央政府不但难以收税,平民百姓更多受宗主威迫。孝文帝制定“三长制”,以五家一邻,五邻一里,五里一党,重新整理户口,方便税收。 “均田制”:“均田制”配合“三长制”而行,计口授田,平均土地和牲畜,使平民百姓安居乐业。同时,推行“均田制”,亦可视为北魏政权由游牧业跃进为农业的过程。 影响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孝文帝只讲氏族,不讲伦理,因为鲜卑族自古以游牧、战斗为主概,并不讲究文化,要提高文化水平须等到懂得儒学、道家等哲学,而氏族则只需以官爵的高下为标准,如《魏书�6�4官氏志》记载:“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如此可知,北魏后期只论门第高低,正是鲜卑贵族尚无高深文化而发展而成的,其目的在于使鲜卑贵族的政治与社会地位能与华北汉人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世家一致。 以上摘自维基网络之孝文帝改革一篇。
G.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成果
124正确,3不对
H. 汉武帝改革有些什么内容
汉武帝
汉武帝简明档案
姓名:刘彻(本名刘彘)
生年:景帝前元年(前156)。
卒年:武帝后元二年(前87),享年70岁。
在位:63年
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庙号:世宗
谥号:孝武皇帝
陵寝:茂陵
父亲:刘启(景帝)
母亲:王太后
继位人:刘弗陵(昭帝)
主要政绩:南平闽越,北征匈奴,交通西域,独尊儒术。
从来“秦皇”、“汉武”并称,这两位皇帝确实有相当多的共同点。他们都不是王朝第一任君主,但凭藉父祖留下来的大好局面,开疆拓土,混一四海;他们都对前代的政治结构进行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都希望不仅政令上大一统,精神上也要大一统,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们两人性格上也有很多相近之处,都一样独断、残暴,罔顾民生,只把老百姓当实现野心的工具看待,而且好大喜功,原本很好的事情不知收敛,非要搞到砸锅不可。秦始皇北筑长城,南开灵渠,费尽民力;汉武帝远征匈奴、大宛,掏空了“文景之治”留下来的充盈国库。两人老来也都笃信神仙方士之说,希望长生不老,给后人留下无尽的笑柄。
然而汉武帝比秦始皇要幸运得多,他得享高龄,没死得那么仓促,死前有机会下《罪己诏》,希望得到后世的谅解,死后也没有引起朝局太大的动荡。最重要的是,秦始皇死后有赵高乱政,汉武帝的托孤重臣霍光却仿佛周公一般贤明,西汉这才得以再一次走出低谷,迎来“昭宣中兴”的真正兴旺局面。
金屋藏娇
刘彻本名刘彘,是汉景帝的儿子,但他既非长子,母亲也不是皇后,太子之位落到他头上,完全是宫廷斗争的结果。他的母亲王氏,是槐里人(今陕西兴平东南),原嫁丈夫名叫金王孙,生有一女。后来王氏的母亲和金王孙闹矛盾,想把女儿要回来改嫁他人,金王孙遂报复性地把老婆献给了太子刘启。没想到刘启很喜欢这个二婚妇人,继位以后就封她做美人,生下三女一男,即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和刘彻。
景帝的第一任皇后薄氏没有子嗣,并且很早就过世了,景帝一直没有封新的皇后,也没有立太子,这就使得宫廷内部,甚至朝堂之上,钩心斗角,为了这个问题纷扰不休。景帝前四年(前153)四月,他听从母亲窦太后的建议,立栗姬所生长子刘荣为太子,同时封刘彻为胶东王。
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生有一女,姓陈,小名阿娇。既然刘荣已被立为太子,馆陶公主就去和栗姬商量,想亲上加亲,把阿娇许配给太子为妃。然而栗姬自以为儿子当了太子,皇后宝座也迟早是自己的,非常傲慢,再加上素来和馆陶公主不合,竟然一口回绝了。馆陶公主又羞又怒,王美人趁机就凑了过来。
于是两个女人结为一党,王美人答应让儿子刘彻将来娶阿娇为妻,馆陶公主则力争废刘荣而立刘彻为皇太子。某次,馆陶公主带着阿娇进宫觐见景帝,正好王美人和刘彻也在,馆陶公主就问刘彻:“儿愿娶妇否?”刘彻笑笑不回答。馆陶公主故意指着一名宫女问:“此等人为汝做妇,可合意否?”刘彻摇头不悦。再问:“阿娇好否?”刘彻回答说:“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这就是“金屋藏娇”典故的由来。
景帝答应了刘彻和陈阿娇的婚事,馆陶公主遂开始起劲地在景帝和窦太后面前诽谤栗姬。她说栗姬崇信邪术,并且与后宫的妃嫔们全都合不来,一心专宠,甚至不惜诅咒他人,如果栗姬做了皇后,恐怕又要重演吕后谋害戚夫人的悲剧了。景帝听了这些话,大为惊怒,于是某次试探栗姬说:“我百年后,后宫诸姬,皆已生子,你应善待她们。”然后注意观察栗姬的表情。谁料栗姬神色瞬间改变,半天不发一语。景帝大为伤心失望,遂决定废黜栗姬和太子刘荣。
景帝七年(前150)正月,废刘荣为临江王。当年四月,封王美人为皇后,胶东王刘彻为太子。隔了不到两年,刘荣在临江封国内因为侵占文帝庙址造宫殿,被告发后捕入长安,他受不了被酷吏折辱,自杀身亡了。
年仅7岁的刘彻就这样当上了皇太子。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孝景帝刘启病逝,太子刘彻继位,就是世宗孝武皇帝。武帝首创年号制度,第二年就是建元元年——不过实际上直到元鼎三年(前114)才建年号,此前的年号都是追定的。
武帝年轻气盛,很想做一番大事业,他才登基,就诏令各郡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到长安来以备皇帝考察和垂询。其中,广川(今河北枣强)人董仲舒三次上书,献《天人三策》,请求黜刑名,尊儒术,明教化,兴太学,令郡国尽心于求贤。武帝很赞赏董仲舒的学识与见解,封他做江都相。
皇帝既然喜欢儒学,儒士出身的丞相卫绾就趁机建议,废黜所举贤良中学习申不害、韩非、苏秦、张仪之法的人,也得到了武帝的同意。然而这些举动却触犯了喜欢黄老之学的太皇太后窦氏,在窦氏的干涉下,卫绾被罢免,改任窦婴为丞相。第二年,武帝宠信的另两个儒者——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也被罢免下狱,双双在狱中自杀。
在以窦氏为首的黄老派的抵制下,武帝崇儒的决心只好暂且放下,但他依然通过举贤良方正,召集了许多才智之士,聚拢在自己身边,包括庄助、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枚皋、终军等。这些人逐渐形成了皇帝的亲信秘书班底,为武帝削弱相权,把权力中心从“外朝”移入“内朝”,奠定了基础。
主政的道路坎坷重重,太皇太后窦氏才刚去世,皇太后王氏又站了出来,身在宫中,却想操控政局。以窦婴为首的窦氏才刚退出权力中心,王太后的同母异父兄弟田蚡又得以身任丞相。田蚡喜欢安插自己亲信的人到朝廷各部门中去,某次上奏请求调动官员,武帝实在忍不住了,冷笑说:“舅舅安插够了吧,留几个位置让我来封,行不行?”
在这种情况下,朝政只能沿着文、景以来的既定方向前进,即便黄老之学,以及各种朝政规划、典章制度都已经不再符合实际需要了。武帝满腔热情,在朝政上却无从施展,于是被迫把目光转向了国外,准备改变和亲政策,和匈奴真正兵戎相见。
马邑设伏
匈奴是生活在北方蒙古草原上的古老游牧民族,战国后期开始发展起来,不断征服周边其它游牧部落。秦始皇曾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却没能取得预期的成果。秦二世元年(前209),冒顿袭杀其父头曼,继任单于之位,其后东平东胡,北并丁零、薪犁等部,使匈奴的疆域空前广大,东到辽东半岛,西达葱岭,南收被秦朝时夺去的河套地区,实力极为强盛。
楚汉战争和西汉建立之初,北方许多割据政权如韩王信、陈豨等都勾结匈奴,引导游牧骑兵攻击长城以南地区。汉高祖刘邦北伐匈奴,结果被围于平城(今山西大同西北)白登,整整七天七夜才得脱险。刘邦意识到中原残破,还无法与匈奴正面较量,于是采纳娄敬的建言,用和亲之策换取暂时的边境和平。所谓和亲,即汉朝公主远嫁匈奴,做单于的阏氏(王后),作为公主的陪嫁,还有大量珍宝锦缎,源源不断送去匈奴王庭。虽说皇帝并舍不得真把亲生女儿送那么老远,一般都是从宫中或宗室里认个干闺女假冒公主之名,最高档次也不过翁主(王、侯之女)而已,但这种单方面的和亲政策,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屈辱性。
即便如此,和亲政策也并不能维持长久和平。匈奴以游牧为生,靠天吃饭的程度比农耕民族更为严重,一旦天气寒冷而牧草大面积死亡,或者牛羊感染大规模瘟疫,匈奴贵族把汉朝公主的陪嫁也吃完用完了,就会挥兵南下抢掠,才不管和汉朝是否儿女亲家呢。从高祖、惠帝、高后,到文、景两朝,屡次和亲,最多也就能维持三年和平局面,超过三年,匈奴骑兵就会大掠北境,然后西汉朝廷就又必须再次考虑和亲的问题。
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任何有志向,不苟且的皇帝都是不能容忍的。文、景时代,大力巩固北方边防,选任良将,整饬军备,随时做好和匈奴正面较量的准备,但因国力问题,最多也就是将匈奴骑兵逐出塞外,既不敢远追,杀伤也很少。到了武帝登基,四海晏平,国库充实,他开始考虑转守为攻,要彻底解决边患问题了。
战争的序幕是从马邑伏击战开始的。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匈奴又来请求和亲,武帝召集大臣们商议,比较熟悉匈奴情况的大行王恢说:“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背约,不如勿许,举兵击之。”但御史大夫韩安国坚决反对,说:“就算得了匈奴的土地,也无法耕种,吞并了它的部众,也无法驾驭。况且我们出兵千里,士卒必然疲惫,匈奴趁我疲惫来攻,军队必然覆灭。臣以为最善策莫过于和亲。”
韩安国是善战的名将,连他都反对出兵,大臣们遂纷纷附和。武帝没有办法,只好再次选送“公主”出塞。可是主战的王恢不肯罢休,第二年他胸有成竹地向武帝建议说,可以诱使匈奴单于南下,打一场伏击战,歼灭其主力,这样不用千里用兵,也能得利。原因是马邑(今山西朔县)土豪聂壹愿意诈降匈奴,引诱匈奴大军犯边。
年轻的武帝认为这是个大好机会,不可放过,于是在元光二年(前133)六月,以韩安国为护军将军,李广为骁骑将军,公孙贺为轻车将军,王恢为将屯将军,李息为材官将军,率三十万大军齐集马邑周边设伏。然后让聂壹去对匈奴军臣单于说:“我愿意刺杀马邑的汉官,举城投降,那您就可以不费力气得到全部财物。”
马邑设伏其实是军事史上的一个大笑话,三十万大军的行动怎么可能保密?无法保密的伏击战,怎么可能成功?军臣单于一开始倒是相信了聂壹的诈降,亲率十万骑南下,但等他到了距离马邑百余里的地方,突然发现满山遍野都是牲畜,却没有一个牧人,终于起了疑心。于是派兵夺取附近的汉朝哨所,捉了名小军官来询问。这一下军事秘密彻底泄露,单于大惊,匆忙退走,汉军追赶不及,劳而无功。事后,王恢畏罪自杀。
马邑设伏是失败了,不但失败,从此汉、匈两家等于断绝正常的外交关系,进入战争状态,汉朝的北部边境更是危如累卵。不过两国间持续数百年,直接决定双方国运的大战,也正是从这个大笑话开始的。
元光六年(前129)冬,汉、匈之间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是为关市反击战。关市即指汉、匈边境上的通商贸易点,当时武帝面对匈奴对上谷郡的大规模抢掠,派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每路万骑,指示说:“击胡关市下。”
此刻匈奴主力正在阴山以南活动,兵数比汉军要多,灵活性比汉军要强,战争的结果,只有卫青杀敌七百,取得小胜,其余各路,公孙敖战败损失七千骑,公孙贺毫无斩获,李广竟然被匈奴擒获,后来在押送途中夺得马匹,单骑逃回。
关市之战后,武帝和大臣、将领们总结教训,秣兵厉马,准备再次北伐。此后,从元朔二年(前127)年起,到元狩四年(前119)止,8年间大规模发兵五次,终于转败为胜,取得了对匈奴作战的巨大成果。
北征匈奴
武帝前期,所以能在对匈作战中取得大胜,和他善于选拔将才,以及鼓励养马,都是分不开的。匈奴号称有“控弦之士三十万”,骑兵力极为强盛,汉军用来制约匈奴骑兵的,只有强弓硬弩,但汉弩虽然冠绝天下,却无法主攻,只能用来防守。为了打破这种不利局面,文帝在位时就鼓励民间养马,规定百姓有马一匹,可以免除家中三个人的兵役。景帝开始大规模国家养马以备军用,到武帝继位时已有军马四十五万匹。
武帝为了增加京城的骑兵数量,特别在南军中设立了期门军千人和羽林军左骑八百、右骑九百,选精于骑射的“六郡良家子”为郎官,担任皇帝的侍卫。他经常带着期门、羽林去打猎,藉此培养人才,选拔将领。名将卫青、霍去病就出身于此。
卫青原本是武帝长姐平阳公主的马奴,因为武帝看上了他的姐姐卫子夫,带入宫中为嫔妃,所以提拔卫青为羽林郎。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也因为裙带关系得到重用。但这两个人和许多其他外戚不同,不但有能力,更有雄心,终于成为武帝北击匈奴的左膀右臂。
河套以南地区气候温和,适于驯养骏马,秦末为匈奴夺取后,匈奴骑兵经此南下,一日即可驰至长安。所以汉武帝的第一个进攻方向,是指向河南地,夺取了河南地,既能解除长安北方的威胁,更能作为进攻的前线基地,给匈奴以重大打击。
元朔二年(前127)春季,匈奴入侵上谷、渔阳等郡,杀掠吏民千余人。汉武帝趁着胡骑东进之机,避实就虚,派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等部由云中出发,沿黄河河套进行深远迂回,直指陇西。此战出敌不意,从匈奴右贤王和白羊王、楼烦王领地中间穿插而过,最终包围白羊、楼烦两王,给予沉重打击。汉军大获全胜,斩首2300级,俘获3000余人,牛羊百余万头,而自身的损失非常之小。战后,武帝在在河南地置朔方郡,筑朔方城(今内蒙古乌特拉前旗东南),并且重修已经毁弃的秦代长城。
就在汉朝从守势转变为攻势的时候,匈奴内部却发生了分裂。元朔三年(前126)冬,匈奴军臣单于去世,其弟右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军臣单于子于单降汉。伊稚斜登上单于宝座后,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南下侵扰更为频繁。武帝遂开始酝酿更有力的反击。
匈奴群王,单于以下,以左、右贤王最为尊贵。前此汉军攻取河南地,在右贤王的眼皮底下机动迂回,视其若无物,朔方郡建立后,恼羞成怒的右贤王遂屡屡南下,发起疯狂反扑。此次进攻的目标,就是右贤王部,只要重创匈奴右贤王,就可将整个匈奴帝国东西拦腰切断,一分为二。
元朔五年(前124),汉军使用声东击西之策,武帝派将军李息、张次公率数万人从右北平出击,牵制东方的匈奴军队,同时以车骑将军卫青率三万精骑从高阙(今内蒙古潮格旗东南)出发,游击将军苏建、强弩将军李沮、骑将军公孙敖、轻车将军李蔡从朔方出发,总兵力超过十万,远程奔袭右贤王庭。
卫青行动非常神速,等他杀到右贤王庭的时候,匈奴右贤王还以为汉军远在数百里外,放心地饮酒醉卧。卫青发起总攻,活捉右贤王麾下裨小王十余人,虏获男女15000余人,辎重物资无数。右贤王仅带爱妾一人,狼狈突围而走。
得到胜利消息后,武帝大喜,立刻派使节持大将军印,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授命他统帅诸军。
袭击右贤王部,斩断了匈奴单于的一条臂膀,但单于主力却依旧未损,为了报复,更为了扭转战局,伊稚斜更加频繁地南下侵扰。于是元朔六年(前123)二月,第三次大规模战役开始了。
武帝命大将军卫青率中将军公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后将军李广、强弩将军李沮等部,共十余万人,由定襄出发,北伐匈奴,希望趁单于本部右翼暴露之机,一举歼灭之。卫青出塞后不久,就遭逢单于主力,打了一次击溃战,杀敌数千人,随即返回定襄、云中、雁门休养。四月,卫青再次出塞远征,因为进攻路线没有改变,所以被单于预先命令左贤王部向西靠拢,得以从侧翼夹击汉军。战斗结果,胜负参半:苏建部伤亡殆尽;赵信原是匈奴小王来降,兵败后又投降匈奴;只有卫青再遇匈奴主力,歼灭万余人。
此次战役,可谓打了个平手,但一员年轻将领却从中脱颖而出,给匈奴以极大震撼——那就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霍去病跟随卫青北征,率八百骑前出大军数里,杀敌2028人,斩了单于的祖父辇藉若侯产,俘获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及相国、当户等贵族。武帝因他的功绩,加封为冠军侯——此时霍去病年仅18岁。
在此前不久,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归来,向武帝禀报说:“西域诸国也都苦于匈奴的侵扰,如果我们与其联合,就可以给匈奴以沉重打击。”武帝遂决定打通河西走廊,远通西域。元狩二年(前121)春季,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一万精骑突袭驻扎在河西的匈奴军。此时匈奴主力已经远遁漠北,霍去病遂长驱直入,从陇西出发向西北挺进,大破匈奴浑邪王、休屠王所部,杀折兰王、卢侯王,俘虏浑邪王的儿子、相国、都尉等,抢走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总计斩、俘8960余人。河西走廊被一举打通。
同年夏季,汉军再次分东、西两路北征,霍去病走西线,又获大胜,东线却损兵折将,李广遭遇匈奴左贤王主力,几乎全军覆没。战后,浑邪王和休屠王因害怕遭到单于惩罚,率众降汉。
匈奴单于从上次战败后,就用降将赵信计,逃遁漠北,以为汉军无法远出,可以暂时隐忍,积聚实力,以图卷土重来。元狩四年(前119)春,武帝决定将计就计,以强大兵团深入漠北,求与匈奴主力决战,遂派大将军卫青率前将军李广、左将军公孙贺、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以骑兵五万为主力,出代郡进攻匈奴左贤王,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五万为主力,出定襄,直驱漠北进攻匈奴单于。此次战役规模巨大,除两路军十万人外,还有编制外的“私负从马”四万匹跟随前进,后面有步兵数十万掩护辎重。
武帝一心想把最难啃的骨头留给霍去病,出兵前得到假情报说,单于主力在东,遂命令前线两军调换出发地和目标。但等大军出塞后,才发现单于仍然在西,卫青遂直取匈奴主力,在漠北展开决战,厮杀整日,伤亡相当。最后单于不支,趁夜逃走,卫青追击到寘颜山赵信城(今蒙古杭爱山南端),虏获大批辎重物资,余粮全部烧掉。计前后共歼灭匈奴兵19000余人。
相对的,霍去病出塞后即遭遇匈奴左贤王部,奋战取胜,追击到狼居胥山、姑衍(均在今蒙古乌兰巴托以东),祭天立碑而还。总计俘虏屯头王、韩王等3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其余70443人。匈奴左贤王部逃走的还不到十分之二。
经过此次战役,匈奴实力遭到重创,此后再不敢在漠南设置王庭。困扰汉初近百年的北部边患,算是基本得到解决了。
由盛转衰
经过数次对匈奴用兵均获得胜利,武帝的威望提升了,在朝廷上也获得了更大的发言权,他遂放开手脚,开始实施自己的改革措施。汉武帝的改革,主要目的是削弱地方,收权中央,以巩固皇权,加强封建集权统治。要完成他的目的,第一步就是削弱相权,把统治中心从“外朝”改为“内朝”。
西汉初年继承秦制,宰相具有很大权力,国家的大政方针,不经过宰相同意,是无法顺利实施的。惠、少、文、景时代,虽曾一度瓜分相权,分置左右丞相,却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皇帝本人的统治权。到了武帝时代,原本跟随高祖起兵的开国功臣们大都已经去世,窦婴、田蚡等人去职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干预朝政的势力也消失无踪,这就给皇帝抑制相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元光五年(前130)八月,武帝再次要求地方荐举贤良方正之士以备察考和咨询,并且特别声明要“征吏民明世务,通儒术者”。菑川(今山东寿光东南)人公孙弘因此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博士,后来更升任他为丞相——这是西汉时代第一位出身平民的宰相。
武帝选拔儒生为宰相,这些儒生威望较浅,也没有强大的宗族势力做靠山,武帝遂将政务中心转入内廷,大事都和自己的亲信秘书班底商讨,并且由这些秘书拟定和颁发诏书,外廷的丞相只主管一些日常行政事务而已。这样相权就逐渐由丞相府、御史府移至皇帝身边的尚书台——尚书台原本不过是皇帝私府中收发文书的小机关,武帝以后地位日益重要,到了隋唐时代,正式确定三省六部制,尚书省成为真正的宰相机构。
这是对中央政府的改革,而对地方,武帝继续压制国王、列侯们的势力。元朔二年(前127)正月,他接受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各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也可向朝廷申报,割出一块领地来封其余的儿子为王或侯。这样一来,原本较大的王国被逐渐分割为许多小王国,诸侯王再不能“连州跨郡”,形成足以威胁中央政权的势力了。
元鼎五年(前112)九月,武帝借口列侯们献给朝廷以供祭祀之用的黄金成色太差,进行大规模搜捕、调查,总计削夺列侯爵位106人。文、景时代数次勒令回去封地,却总滞留长安,不肯成行,勾结官员,横行不法的列侯势力,至此几乎被扫荡一空。
元封五年(前106),武帝初置刺史。他将全国分成十三个监察区,称为“部”,每部任命一名刺史(京城及附近地区的刺史称为司隶校尉),对地方上的官吏和豪强进行监督。刺史的监督原则主要是“六条问事”:一,是否有豪强占田超过了限制数量,并且恃强凌弱;二,是否有郡守不遵诏书、法令,欺压百姓,横行地方,贪污渎职;三,是否有郡守审判案件不公,草菅人命,被百姓所嫉恨;四,是否有选拔任命官吏不公平,排斥贤能,任用小人的情况存在;五,是否有郡守的子弟仗势欺人,而其下属不敢纠办的情况存在;六,是否有郡守和地方豪强勾结,欺蒙皇帝的情况存在。十三刺史部,也就是后来常说的十三州。
不但在行政制度上中央集权,就连学术思想层面,武帝也要求获得全国的统一,是谓“大一统”。董仲舒曾在上书中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于是武帝改变高祖以来黄老立国的传统,利用董仲舒的学说,将君权神化,同时宣扬忠孝节义等儒家思想,甚至定儒学为官学,以达到全社会思想统一的目的。这就是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经济上,汉武帝继续鼓励生产,重农抑商,还任命桑弘羊等人主管财政,确定了盐铁官卖制度。他的许多政策,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这深刻影响是好是坏且不必说,对当时普通百姓所产生的影响,却在相当程度上是灾难性的。
武帝为人外宽内忌,刚愎残忍,仿佛其父刘启,野心勃勃,好大喜功,仿佛其先祖刘邦,但从刘邦到刘启,历代汉帝的节俭风气,在他身上却荡然无存。连年征战、穷兵黩武,营建宫室、封禅求仙,这些举动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文、景以来充盈的国库短短十数年间就被浪费一空。国家已经没钱了,可是皇帝还想打仗,还想建造楼台宫阙,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刻剥商人,加重赋税以敛财;对商人和农民的征敛自然会造成民心浮动,朝廷的解决办法也不外乎任酷吏,兴大狱。武帝统治前期,是西汉朝光辉的顶点,但到他统治中后期,国家却由盛转衰,江河日下,甚至日暮途穷!
首先说穷兵黩武。武帝时代,不但北伐匈奴,还南平闽、越,西通西南夷,把汉朝的疆域扩展到今天两广、云贵地区。这对于政府和百姓来说,本来就已经是很沉重的负担了,第五次对匈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虽然取胜,但损失上万人,归来的官、私马匹也不足三万。但在这种情况下,武帝依然不肯罢休,从元鼎五年(前112)到征和三年(前90)间,又六次发兵,北伐匈奴,结果仅一次小有斩获,两次无功而返,三次全军覆没,胜少败多,已不复昔日的荣光了。
考究武帝中后期对匈奴战争的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则卫青失宠,霍去病已死,缺乏优良的军事统帅;二则国库空虚,战马稀少,很难组织起大集群的远征;三则匈奴虽已衰弱,战略却因此从主力决战转为游击骚扰,行动更为灵活隐秘。本来最后一次远征,是很有希望再取得大捷的,但统帅偏偏是无能的李广利,而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更使得连这般庸将也无法把全部心思都投入到战斗中去,结果主力两万大军尽数覆没,李广利投降匈奴。
武帝一贯重用外戚为将,但前期的卫青、霍去病是天才良将,后期的李广利却又是另外一类人物了。
巫蛊之祸
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当然就是馆陶公主的女儿、“今屋藏娇”的陈阿娇了。但据说阿娇嫉妒心很重,更倚仗娘家的势力为所欲为,加上她并没有生下儿子,武帝的兴趣就逐渐从她身上转移开了。
卫子夫进宫以后,很受宠爱,阿娇嫉妒得不得了,听信一个名叫楚服的女巫的话,设坛斋醮,祈祷自己得子,并且重拾武帝的欢心。巫术本是汉宫中的大忌,消息泄露后,武帝大怒,不但杀了楚服,还把皇后宫中宫女、太监300余人悉数斩首。元光五年(前130),废陈皇后,幽禁在长门宫中。
后来陈皇后阿娇以千金赠武帝近侍、大文学家司马相如,请他写《长门赋》,以抒发自己的悲怨之情。武帝读了《长门赋》,颇为感伤,可是此时他正宠爱着卫子夫,又必须倚靠卫青、霍去病等外戚良将作战,虽然慨叹,却终于不肯赦免陈皇后。
元朔元年(前128),卫子夫生下一个儿子,起名为刘据。武帝遂封卫子夫为皇后,不久又立刘据为太子。为了拉近和卫氏的关系,他还把自己寡居的姐姐平阳公主下嫁给卫青为妻。卫、霍之门,煊赫一时。
然而随着卫子夫年龄渐大,容颜衰老,武帝又开始把目光转向了其他的嫔妃。他先是宠爱一位姓王的夫人,继而某次听乐师李延年唱歌道:“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慨叹:“世上真有这样的美人吗?”李延年说:“歌中所唱,就是我的妹妹。”于是把其妹献给武帝,就是著名的李夫人。
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因此得到汉武帝的重用。太初元年(前104),武帝封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要他率领“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前往贰师城取良马。贰师是西域大宛国的辖地。张骞当年出使西域,原本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后来听说大月氏已经西迁,他就搜集了西域各国的情报还告武帝。武帝派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与西域诸国取得了联系,双方开展贸易,协防匈奴,关系相当不错。然而张骞带来回来的一个小消息,却使大宛国遭遇到灭顶之灾。
据说大宛国中有天马,国人捕捉野马以与天马交合,生下的小马能日行千里,而且汗出如血,称为“汗血马”。武帝好神仙方士之说,想到若得天马,定可乘之上天,就算得不到天马,得到天马之子,或许也有类似效果,于是派人去大宛求取汗血马。大宛拒绝了汉使的要求,说:“汗血马是我们的国宝,况且离了大宛就很难生存,因此不能给。”武帝大怒,就派李广利远征大宛贰师城,去抢夺汗血马。
西域各国听说汉军来攻,都关
I. 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什么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
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 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
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才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推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见孝文帝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