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争树增提调研报告
重庆:农村公路是城乡统筹重大民生工程
开栏语:今年,全市农村公路实现通畅、通达“双百”目标。为展示建设成就、总结成功经验,市交委决定在全市交通行业开展“双百农村路,连通千万家”大型征文活动,本刊将陆续择优刊载,以促进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统筹城乡交通发展。
一条农村路,连通千万家。建设农村公路,发展农村交通,是“畅通重庆”的重要内容,是城乡统筹的重大民生工程。“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在市委市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的科学决策、领导指导下,各级党政高度重视,交通系统群策群力,农民兄弟积极参与,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转变意识、合理规划,财政投入、各方保障,过程监管、多管齐下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体系,成为历史上完成投资最多、建成里程最长、建设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为推动全市城乡统筹和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交通支撑。
一、党政重视,齐抓共管成合力
每年中央1 号文件部署农村工作,都涉及农村公路。交通运输部作出“让农民兄弟走上沥青路和水泥路”的重大决策后,投入大量财力物力支持农村公路发展。为贯彻“314”总体部署和国发三号文件、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一是2006 年,市长王鸿举主持召开“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意见》,确定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区县为主、部门扶持”原则。二是市政府与各区县签订《“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目标责任书》,将任务分解到年度,量化到各个区县。三是市委市政府将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情况、区县财政配套资金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区县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年度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四是市交通与市财政、发改、审计等市级涉农部门,切实执行我市农村公路发展政策,大力指导和扶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五是各区县政府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主体作用,建立起交通、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和镇乡共同参与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机制,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由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的重要转变。六是全市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群策群力,集资捐资,投工投劳,形成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合力。
二、加快建设,“双百”目标全实现
“十一五”前四年,全市总投资312 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76 万公里,分别是“十五”末的12.4 倍、2.4 倍,实现528 个乡镇通畅、2991 个行政村通达、1620 个行政村通畅,全市乡镇通畅率、行政村通达率和通畅率分别达到97.8%、96.2%、51.7%,比“十五”末分别提高49.4%、39.4%、35.4%,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出行难问题,使农村公路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响动”。
2010 年,全市投资75 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8000 公里。截止目前,在全市855 个乡镇、8741个行政村中,已有847 个乡镇实现通畅,8713 个行政村实现通达,“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双百”目标胜利在望。主要体现在:
建成总量再创新高。到今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将超过10 万公里,其中四级以上6.5 万公里,有铺装路面的3 万公里,分别占总里程的65%和30%,较“十五”末提高29%和17%。届时,我市农村公路将与全国一样,实现行政村通达率100%、乡镇通畅率100%,从而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双百”任务。
农民出行安全快捷。“十一五”前四年,全市共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205 座,累计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3000 公里,今年预计完成近2000 公里,从而形成近5000 公里的农村公路“生命保障线”,受益群众将日趋增多。全市新建乡镇客运站187 个、招呼站427 个,开通农村客运班线条,投入农村客运车辆9912 辆,乡镇、行政村客车通达率分别达到98.1%、64.6%,方便了农民群众快捷出行。
促进农民万元增收。一是重新调整产业布局。
巫溪县木龙村,该村8 公里农村公路建成后,抓住机遇,发展山羊、林下养鸡和花卉等产业,该村人均增收4000 元。秀山为助推洪安镇三阳村农户万元增收,该县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扩大土鸡养殖规模和养蜂业,并规划发展茶叶基地2000 亩。丰都县玉楠路2009 年建成后,推动了沿线肉牛和柑橘发展,直接或间接带动近8 万农民增收。二是扩大生产规模。武隆县双河乡在全县海拔最高,发展蔬菜产业条件得天独厚,该乡用3年时间实现了全乡村村通畅,推动了蔬菜产业迅猛发展,目前蔬菜种植规模达4.5 万亩,是全县高山地区农民最富裕的乡。三是提高农产品价格。忠县黄金镇13.5 公里的甘大路2009 年建成后,解决了当地2.3 万人困扰多年的以梨子为主的农产品“卖难、价贱”的难题,成为农民万元增收的桥梁和纽带。
三、加大投入,建设资金有保障
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公益事业,资金投入是关键。我市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多平台筹集建设资金。一是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大力支持,提供车购税、国债补助资金约50 亿元,有力助推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发展。二是市级财政加大贷款支持力度。2006年7 月,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以今后15 年市级财政(税收) 增量的20%还本付息,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50 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市上实际承担还本付息共90 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难题。三是引导区县增加财政投入和贷款融资。市政府出台政策,要求区县加大财政投入,对贫困区县,由市财政兜底,区县以本级财政(税收) 增量的20%作为还款来源,贷款解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问题,2008 年—2010 年区县财政共筹集135 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四是采取涉农资金打捆使用。部分区县将交通、以工代赈、扶贫、农业开发、移民复建、新农村建设等与农村公路有关的涉农资金,整合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提高资金的集中使用效益。五是鼓励社会捐助和群众集资。部分区县通过一封书信、一个电话、树碑立传、开发沿路资源等多种方式,发动热爱家乡的成功人士、经营业主和广大干部群众,大力捐资修建农村公路。
四、强化管理,质量进度全控制
农村公路建设具有量多分散、单个项目投资少、投资主体多元化(绝大部分建设项目有农民投工投劳) 等特点。我市农村公路建设,采取市级部门行业指导、区县负责具体实施的管理模式。
一是分类确定建设业主。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在建设业主组成方面主要采取了三类管理模式:区县交通局(委) 作为管理单位,下设机构作为业主单位;区县交通局(委) 作为管理单位,委托镇街作为业主单位;区县交通局(委) 既作为管理单位,又作为一些重大项目业主单位,其他项目由下设机构或镇街作为业主单位。二是规范工程招投标。市交委出台《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招投标范围和有关条件,市级部门加强对区县在基本建设程序方面的检查和指导。从资料抽检情况来看,除个别区县招投标不规范外,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对应该进行招投标的项目,基本采用委托中介进行公开招投标的模式。三是强化工程质量监督。2008 年以来,我市以开展“农村公路质量年”活动为契机,按照“政府监督,群专结合”模式,多措并举确保农村公路质量。即区县完善质监机构和落实相关人员设备;聘请各个层面的义务监督员,形成全市上下近万人的义务监督员队伍;组织中介机构对项目质量进行专业抽检;组织区县进行互检;
要求施工单位树立质量意识,做好自检工作;严格奖惩措施,对日常检查、专业抽检、群众举报等发现的质量问题,督促进行及时整改。通过这些措施,全市农村公路质量稳步提升,2009 年我市农村公路的主要指标总体抽检合格率达到94.6%。四是加强建设资金监管。农村公路资金要求设立专用账户、专款专用,各区县按照有关文件要求,严格按程序、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严禁挪用侵占。市交委、市公路局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对农村公路项目进行定期审计、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建设中涉及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五是督查工程进度。市里定期对农村公路项目进度进行巡查,对重点、难度项目进行跟踪督查,要求区县拿出具体措施,并进行复查,确保进度可控。
五、创新体制,管养难题大破解
农村公路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行“分级负责,以县为主”模式,即县道和重要乡道由县(区) 管护,一般乡道和重要村道由镇(乡、街道) 管护,一般村道由村管护。主要做法是:
层层落实养护主体责任。在市交委、市公路局指导下,各区县政府建立健全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考核管理机制,安排专人从事养护管理,层层落实工作责任,为农村公路安全、畅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体制保障。同时,各区县认真落实和用好农税转移支付中农村公路养护资金,通过道路冠名、组建养护管理机构、公路养护协会等方式,鼓励公路受益企业和经营车辆业主捐资养路,引导乡镇将路旁经济林带等集体收益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创新监管考核工作机制。一是市里修改完善《重庆市“十一五”农村公路“双百”目标方案》,明确市、区(县) 两级相关责任单位、责任部门的职责,做到“覆盖到边,责任到人”。二是各区县制定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办法和标准,建立养护工程质量检测、监督机构,强化村民和社会各界对养护工作的监督,通过公路养护监督公示牌、聘请义务监督员等方式加强社会监督。三是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考评机制,把农村公路养护纳入各级政府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四是各区县积极探索建立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如江津、永川、奉节、渝北、綦江、大足等区县,积极开展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在农村公路养护工程中引入招投标等竞争机制,逐步培育农村公路养护队伍。
养护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为认真贯彻国办发〔2005〕49 号文件精神,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2006 年2 月,市政府办公厅出台《重庆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渝办发〔2006〕36 号)。同年10 月,市政府出台《关于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的决定》(第198 号令)。2010 年6 月,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理顺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意见》(渝办发〔2010〕162 号),明确了区县公路养护管理主体职责,养护职工基本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为推进养护生产市场化、社会化创造了条件。
六、运用科技,综合效益已显现
近年来,我市加大科研投入,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降低农村公路建设成本,相继完成“三峡库区固体废弃物修筑农村公路技术”、“锶盐废渣在农村公路中的应用研究”等重点科研项目,获得交通运输部、重庆市两级科技奖励20 余项。同时,注重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指导永川、江津、长寿、涪陵、丰都、垫江等区县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大力推广燃煤灰、锰渣、电石渣、锶渣等工业废渣利用,沥青混凝土冷热再生、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再生、橡胶粉再生等实用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仅大足县实施锶渣路近1000公里,社会经济效益就达4000 万元以上。这些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逐步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的转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我市“十二五”期间农村公路发展,将以行政村通畅工程为重点,加快实施路面硬化油化工程,完善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全面提高农村公路服务能力,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十二五”期内,全市规划新改建农村公路50000 公里,重点实施30000 公里行政村通畅工程,实施县乡道改造升级工程10000公里,实施其它连接公路工程10000 公里,力争全市80%的乡镇通二级公路,为重庆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公路交通基础保障。
B. 我国地质高端科技转化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与地质勘查明显增加的科技投入相比,地质勘查的科技产出成果并未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科技著作、获奖成果数目变化趋势并不明显。虽然地质勘查项目逐年增加,大部分项目完成情况也不错,但是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程度不高,服务的范围也不够广泛,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不明显。正如《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指出的:“地质勘探科技工作的资金保障不稳定,基础性、综合性科技工作滞后,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亟待加强。”我国地质高科技转化与应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科技投入机制不完善
1999年地勘队伍属地化后,国家资金大量退出了矿产勘查领域,但市场资本没有大规模进入(姚华军等,2005),地质勘查科技投入总量不高。此外,我国地质勘查还需要加强科技投入渠道的多元化建设。2007~2009年,我国地质勘查科技投入中的中央财政一直占总投入的50%以上,其中,2008年政府资金达16亿元,占总投入的80%。企业资金、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渠道的资金投入虽有所增长,但相比政府科技投入而言,仍比重太低。近年来我国 R&D投入总量不断增长,但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2005年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仅为美国的9.57%(廖添土,2008)。R&D/GDP值象征一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投入强度,是进行科技投入强度国际比较时普遍采用的指标。经济发达国家投入强度均在2%~3%(程文欣,刘敏,2007),2005年我国R&D强度仅为1.34%,而瑞典的R&D强度达到4.25%,是我国的3倍多(廖添土,2008)。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R&D强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的地质勘查科技投入无论在投入总量、投入渠道以及投入强度等方面都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而这些直接影响到地质科技的发展速度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水平。国际上,矿产勘查投融资的一个重要模式与途径是通过金融市场——勘查资本市场,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南非等国家证券市场中,都云集众多来自全球各地、从事矿产勘查的上市公司,堪称矿产勘查资本市场。王瑞江等(2008)研究发现,世界矿产勘查态势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商业性勘查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呈多样化趋势。除财政资金外,银行贷款、企业自有资金、个人资金、跨国资金都已成为商业性勘查的重要融资渠道,而且企业还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融资工具组合和融资工具创新来拓宽融资渠道。Gordon J,Bogden(2001)总结了加拿大初级勘查公司的权益融资方式,包括合资协议模式(Joint Venture)、分段购买持有模式(Earn In)、销售或者利润分红权融资模式(Royalty Sale)、私募股权模式(Private Equity)、税收优惠的流通股票模式(Flow Through Financing)等。尹筑嘉(2007)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矿产勘查项目融资方式早已实现了以市场融资为主,矿产勘查所需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风险投资、债务融资和公开上市等方式。全球主要矿产勘查资本市场情况详见表2-18。
(二)地质科技成果转化尚未形成完善的供需机制
目前,我国在地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供需机制。主要表现在:
一是地质调查任务部署中,未将地质调查工作实施与科技进步进行紧密结合,重点放在工作量方面,对技术及成果质量考核标准和要求低,地质工作人员对新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没有意识,所有工作仅局限于自己熟悉的手段,因其在全行业的示范作用,弱化了全国地质行业对新技术的需求。
表2-18 全球主要矿产勘查资本市场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交易所披露信息与报告整理。
二是地质勘查的科技成果在研发阶段获得支撑后,缺乏后续经费进行推广完善方面的支持,导致成果转化应用率低,新技术的研究团队瓦解,造成了科研经费的浪费非常严重。
三是地勘市场的准入制度和管理方面亟待加强,目前大量的个体队伍以挂靠和借用资质方式承揽地质工程,未能纳入监管和考核体系,其利用不合理的低成本优势,对市场形成了极大的冲击,扰乱市场秩序,对行业发展造成损害。
四是国内地质行业的企业及技术用户新技术与装备的开发与应用能力不足,在目前国内市场的环境下,对科技成果的价值认识不高,与新技术研发单位在合作方面难以达成共识,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转化机制。
(三)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
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双向沟通机制,联系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双方的中介组织缺乏,科研成果转让渠道不畅,供需脱节现象十分严重。企业所需要的大量科技信息无人提供,同时许多信息机构掌握着大量的科技信息却很少与企业联系。一些科技成果转化后的问题、实际效果等,也不能及时地反馈给科研人员。科技系统内部同样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造成研究项目低水平重复,使稀缺的政府科研投入经费变成了“撒胡椒面”局面。
(四)科技评价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的科技人员不关心科技成果的转化,只关心其自身科研成果的获奖及排名,导致研究成果不可避免地与现实应用有差距、与市场经济不适应,这与科研人员市场意识不强、科技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有关,严重制约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五)资金短缺成为制约成果转化的瓶颈
地质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严重不足,不仅体现在政府投入的不足上,还表现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地质行业各研究所、事业单位与相关院校的科研经费绝大多数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支持,很少有私人企业的投入。另外,我国科技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风险投资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不强,风险基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规模和方式还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渠道不畅通、资金投入不足,使许多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成果无法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六)地质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缺失
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国大多地质科研机构作为地质科技领域公益性机构,重点任务是围绕地质科技展开研究,地质成果转化和市场的营销方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专业队伍,部分已经转成企业的地质科技单位又受到单位定位不清、负担重、政策约束等方面的原因,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效果较差,成果转化过程在市场培育阶段付出艰辛努力,一旦成果转化成功则输给了后继的跟进企业,从而造成成果转化过程保守,科研人员参与转化全过程会影响了新成果的研究与开发,在造成科研资源极大浪费的同时,也制约了成果的转化效率。
(七)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
虽然国家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我国一些地质科研人员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只重视科技成果的鉴定与评奖,而忽略了开发的可行性、生产的实用性,在技术成果交易中,技术专利被侵权,利益分配出现冲突等问题层出不穷。由此,大量的技术成果在开发过程中成为竞争对手抄袭模仿的对象,前期高额的投入无法形成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导致转化效果不佳。
C. 航天事业是如何带动经济发展的
航天事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捆上了"火箭"
“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许多“搭车”企业已开始计算收益。根据美国、欧洲多家研究机构的评估,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至12元的回报。中国已经迈入航天大国的行列,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
航天是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产业,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同时也具有高效益。航天领域目前最具有产业特征的,莫过于卫星制造业、卫星发射服务、卫星应用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业。
“国际航天商业委员会”8月发布的《2005年航天产业现状》调研报告统计:2004年全球航天产业来自商业服务和政府计划的总收入达到1030亿美元,预测到2010年将会超过1580亿美元。
中国正在加快航天的产业化进程,航天科技集团提出了两个1000亿的目标,集团公司总资产在2005年前达到1000亿元、总收入在2010年以前达到1000亿元。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许达哲说,中国共发射了数十颗气象、资源、通信、海洋卫星,载人航天工程也有了良好开端,但目前很难准确测算出航天究竟创造了多少产值和利润,今天的百姓生活已经一刻也离不开航天科技。
科技成果转化为民用后,衍生出的市场价值之大难以预测。航天,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而产生的效益,远比其直接产生的高得多。太空育种,几乎是航天产业的众多“搭车”者最简单的一个,然而,它所产生的效益也最直观。自1987年中国在返回式卫星上进行太空育种以来,已经有近50个品系大面积种植推广。太空水稻、太空蔬菜、太空花卉、太空水果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
航天高新技术是综合集成技术,包含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材料能源、环保、仿真、计算、网络、通信、控制、导航、遥测、遥控、遥感、空气动力、真空低温、特殊密封、可靠性与安全性保障等技术,对于许多产业部门都具有广泛适用性。
中国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发展航天,当时就为中国半导体、电子、原材料、仪器仪表工业提供了发展良机;航天技术曾为传统石化、机电、能源、交通、纺织、医药等十多个产业,研制、生产了急需的工业工程控制系统、微机数控系统、各种机器人等仪器设备;向有关产业部门提供风洞试验、热试验、大型离心试验、大型跌落式冲击试验、震动试验等。
航天科技集团提供的一份数据表明,中国近年来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而在生命科学等领域如果能够取得突破性成果,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将可能出现质的飞跃,这是用数字无法衡量的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文瑞说。
更为重要的是,航天领域的能力和水平,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航天事业更大的辐射作用在于,能够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极大地提升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和地位。
“神舟”六号的再次载人飞行,以及中国对于航天活动的长远规划,再度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说,航天,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捆上了火箭,已经和必将继续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动力。
出处:华南新闻
D. 谈判心理战作者邓虹个人资料
邓虹、男、1959年8月生于江西南昌,现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江西理工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硕士生导师。
社内职务:九三学社江西省委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社会职务: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业务专长: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专业背景及主要研究成果:
从1996年起,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从事研究。
2001年,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欠发达地区乡村工业化进程中水资源保护的研究》(青年项目),结项证书号20013217。
2003年,作为第三参加人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鄱阳湖流域的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历史考察》,结项证书号20013217。
2002年,主编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一书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02年,任第二副主编的《谈判心理战》一书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年,专著《保护生命之源——江西省乡村工业化进程中水资源保护的研究》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主要参政议政成果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效果:
1997年,完成调研报告《下岗职工:后备劳动力何去何从》。该报告获省长批示。
2000年,参加江西省委统战部组织的党外专家农业产业化问题考察,并执笔起草了考察报告。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以赣统字(2000)04号文件的形式将考察报告向省委和省政府汇报。
2001年,作为第二负责人参加了对国际合作SMD—JP项目(江西南部山区可持续发展项目的简称)的评估工作。德国专家同意了评估意见,项目实施机构肯定了评估工作。
2002年,完成了研究报告《江西人才结构的测评和比较》,该研究报告于2002年12月通过了委托单位江西省人事厅人才培训中心的验收。
2004年,完成九三省委会调研课题《关于“开发有科技含量的旅游纪念品”的调查和建议》。
2005年,完成九三省委会调研课题《我省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05年,调研报告《关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兴赣”工作情况的调查及其建议》被政协江西省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采纳,获省政协副主席批示。
2006年,参加了由省政府《“十五”期间江西省扶贫工作中期评估》的调研,起草了考察报告的部分内容。
20032007年,任省人大组织撰写的《江西生态》一书的审稿专家。
2007年,完成九三省委会调研课题《依托土地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E. 请问谁有关于技术转移中心的管理制度、员工激励制度和用户管理制度文档么想参考参考,谢谢
给您提供一些(转载)参考资料:
第一章 宗 旨
第一条 中国科学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以下简称“技术转移中心”或“中心”)的指导思想是:遵照新时期办院方针,面向国家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全院研究机构的科研、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并通过加强与其它分院和转移中心的合作,推动研究所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结合,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与社会各种资源的结合,借助产业孵化、院地合作等平台,组织、指导、促进中科院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工作,积极推进科技成果与市场经济的对接,形成技术成果持续再生、开放流动和有效转化的技术转移新机制。
第二条 技术转移中心的主要任务:
(一)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
(二) 为研究所和企业提供综合服务;
(三) 促进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
(四) 加强国际技术创新合作;
(五) 组织与协调集成项目。
第三条 技术转移中心的主要工作要求:
(一) 以市场需求、企业需求为工作目标;
(二) 按中介机构方式运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技术转移中心的有效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
(三) 面向全院相关领域研究所,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优势和科技资源,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积累成功的经验;
(四) 加快培养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
第二章 中心组织架构
第四条 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应借鉴国外科研机构和大学的技术转移办公室、国立技术转移中心、专业性管理咨询公司以及国内其它技术转移中介机构有效可行的方式,探索适合国情与院所实际的新模式。中心按照不以赢利为根本目标、半官方办市场(中心与公司并存)、单元动态联合的中介机构方式运行。发挥群体优势,体现综合功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优势,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注重突出技术、领域和区域特色。
由分院牵头成立技术转移中心理事会,下设上海中科国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发掘现有机构的人力资源,经过调配、整合,组建中心综合办公室,并辅以知识产权部和数个专业部。
第五条 中心理事会:是中心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
第六条 技术转移中心设在中科院上海分院。
第七条 综合办公室:组织协调院地合作与共建分支机构,环境分析调研、政策研究,成果和技术鉴定、合同认定等。
第八条 知识产权部: 专利及新科技成果跟踪与分析、代理专利权申请;协助或受托代理专利权转让、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并协调相关事务。
第九条 专 业 部: 由中心或相关研究所的指定部门组成。开展技术营销,技术咨询、评估,商务策划,企业管理、咨询,项目推介等。
第十条 人员配置: 转移中心的工作由专职人员组成,并聘用若干名科技管理人员,以及法律顾问和财务顾问等。
第三章 中心分支机构
第十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与浙、闽、苏等上海周边地区的科技合作,以联盟化、制度化地组织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心将有选择地在这些地区建立非独立法人分支机构。中心分支机构的建立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 能得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并提供相应优惠政策;
(二) 同意中心章程和实施细则所明确的工作目标与任务,与中心保持一致;
(三) 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办公设施;
(四) 有专职的工作人员(中心派人员兼职并参加领导班子);
(五) 有运行经费(一般不低于20万元/每年);
(六) 有项目转移的配套资金和适量的风险投资能力。
分支机构实行企业会员制,由中心综合办公室统一管理。建立独立法人的中心分支机构必须由中心理事会讨论通过。
第四章 中心运作模式
第十二条 中心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实施工作,一方面是按照科学院对上海分院院地合作的重点地区浙江、上海、江苏、福建为切入点,与现有的共建科技园区、骨干企业结成技术转移的战略同盟,形成规模化的技术转移和应用;另一方面是运用市场行为的新机制,不受地域限制,根据立足上海,面向华东,辐射全国,瞄准国际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规模总量和质的提升方面来发展与企业的技术转移。力图把握技术转移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要素,探索建立“组织、技术、资金”三个平台的技术转移运行模式。
第十三条 组织平台 为了推动技术转移的多样化、规模化发展,将探索建立产学研协作联盟的会员制。会员制是建立起一种研究所与企业及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机制,与会员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深层次合作关系,其主要作用,一是利用研究所已有科技资源为企业解决共性技术难题,实现企业间的协同与若干技术的资源共享,相应提升整个相关企业群的技术水准;二是形成技术创新和转移的规模效应,避免企业低水平重复技术开发,降低企业使用先进技术的门槛和成本;三是帮助企业提高技术转移的吸收能力和应用水平,包括技术培训,使企业切实掌握高技术应用的能力。目前拟建立三种模式的会员制。
(一) 行业会员:主要围绕是行业的若干共性技术需求,建立行业技术转移联盟,例如,上海光电子科技产业发展基地。
(二) 区域会员:重点开展与重点区域的科研合作,以联盟化、制 度化地组织技术交流与合作,例如建立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现初步考虑建立:杭州、宁波、苏州、温州、宜兴分中心),以及在这些地区与科学院联合成立的科技园(杭州、金华)等。中心将重点以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进行合作,为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三) 企业会员:以研究所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今后的重点仍是要加强与企业共建研究中心的工作,形成更多的与企业紧密合作的研发基地。
第十四条 技术平台 技术转移来源于研究所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需要搭建以科学院技术、人才和社会资源为依托的技术平台,形成技术成果的持续再生、开放流动和有效转化。
(一) 技术项目资源:
A:储备全院众多具有创新意义和产业化前景的技术和项目。
B:联合上海科学院所属各研究所的科技成果。
C:联合上海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的信息资源(每年有几千项技术开发与转让的项目)。
(二) 科技人才资源:技术转移需要多学科协作人力资源的有力支持,科学院汇集了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和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已形成了对企业技术转移的有效支撑。
(三) 国际合作资源:科学院与国外有关科研机构学术和技术交流频繁,中心将逐步与国外著名的技术转移机构进行合作,有助于掌握最新的高技术动态,也有助于国内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转化为国内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能力。
第十五条 资金平台 技术转移是一个技术与资本结合的过程。为此,必须按市场化的运作吸收社会资金,构建促进技术成长和创业的资金平台。该平台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一)投资公司:畅通社会资金和院所技术嫁接的渠道,形成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特殊模式,由院所提供创新成果,投资公司投入资金进行中试孵化,孵化成功后,将技术成果整体转让给企业。
(二)争取政府提供的各类资金,例如国家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等,以帮助研究所和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加快产业化过程。
(三)地方政府提供的“种子资金”,现已有宁波、杭州、金华等地每年向科学院提供“种子资金”,中心将协助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切实将这批基金落实到当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过程中去。
第五章 项目管理及分配机制
第十六条 项目的来源 中心的项目来源主要分为三类,根据项目的不同来源渠道,实施不同的管理办法。
(一)由中心组织实施,经费直接来自于国家、地方政府、科学院、企业的项目称为一类项目;
(二)由理事单位提供信息、以中心出面协调组织并落实经费的项目称为二类项目;
(三)由中介方(社会团体及个人)提供信息,由中心出面组织协调的项目称为三类项目。
第十七条 项目承担方的责、权、利
中心在各理事会员单位设立专业部。各专业部接受中心的统筹管理,负责相关领域的业务工作并具体承接实施各项目或分项目任务,中心负责指导、协调、检查项目实施情况。
(一)由中心牵头组织实施的项目,中心有权据实提出并确立项目总体单位和其它参加单位。项目实施由总体单位和参加单位共同完成。中心应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协调、组织、检查。其落实、计划、组织、协调责任由中心承担,具体的责、权、利应在与总体单位及各方所签订的《项目协议书》中明确;
(二)总体单位是指完成项目任务指标50%以上或主要任务承担者的会员单位。总体单位的职责是:
1. 协助中心对项目实施管理、检查、验收;
2. 负责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节点安排,任务分工;
3. 按照《项目协议书》的要求,按时高质量地完成项目;
4. 协助、配合中心对项目研究成果的鉴定、验收。总体单位应对项目的进展承担责任,并拥有其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总体单位与各方的责、权、利应在分签的《项目协议书》中具体明确。
(三)参加单位是指参与项目研发和实施的所有单位,参加单位的职责是:
1. 接受中心和总体单位的指导和检查;
2. 按照计划要求,完成本单位所承担的项目任务;
3. 支持配合中心的其他工作。参加单位具体的责、权、利应在与总体单位所签的《项目协议书》中明确。
第十八条 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一) 项目的洽谈阶段:
1. 一类项目:中心为牵头单位,负责组织技术专家针对需求单位的要求,与甲方(技术需求方)进行谈判,与此同时,中心据实确立技术攻关总体单位,并提出相关参加单位;
2. 二类项目:由理事单位提供信息并参加项目实施,且需要中心出面协调、组织的项目,中心要根据甲方的技术要求与提供信息的理事单位共同联合相关技术持有方进入洽谈阶段,同时确定总体单位,并由总体单位负责具体参加单位的项目运作。
3. 三类项目:由中介机构提供信息,并由中心组织协调的项目。中介方按办法规定比例提取中介费。
(二) 项目签约阶段:
因中心为整体组织牵头单位,具有一定的责任,但技术成果拥有者为完成项目的总体单位,故项目签约方为总体单位签字盖章生效。
(三) 项目的实施阶段:
1. 中心为整体组织的牵头单位,有责任对项目的执行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或必要的抽查,按时向中心理事会通报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沟通上、下渠道,交流信息和经验。项目主要负责人应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分阶段向中心理事会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和经费使用报告,接受中心理事会和全体会员的检查、质询。
2. 中心出面协调、组织、汇集各会员单位的科技优势,进行攻关,具体管理方面由总体单位执行,并保证任务的完成。中心将不定期地询问、抽查项目实施情况,向理事会通报。
凡纳入中心的项目,各单位应对项目加强管理,确保该项目按计划完成。完成项目各方应严格按照国家新颁布的《合同法》执行和管理,及时对技术合同进行认证和登记。中心将针对重点项目采取有效形式加以宣传,扩大影响,并视情况组织跨地区或全国范围的交流推广,使其产生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第六章 财务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 经费管理原则:
项目经费按“谁签约,谁管理”的原则进行。由中心牵头并以中心名义组织实施的项目,其经费原则上由中心分配调拨。中心将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根据项目的内容和技术要求合理分配,面向全体理事单位和社会公开竞标,确立项目的实施单位,各实施单位要按“专款专用”原则进行支配管理。在财务制度规定和本办法规定的范围内,由项目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经费的使用。项目主要负责人必须根据项目经费预算严格控制经费支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使用项目经费。
第二十条 中心对经费管理实施监督检查,确保经费使用有效合理。所有参与项目实施的单位和个人均应自觉接受中心的财务监督。
第二十一条 项目管理费的提取规定:
(一)由中心接题并负责组织实施的项目,中心按不高于合同额的5%提取管理费(具体比例可根据项目的特殊性另行商定,下同)。
(二)由理事单位提供的项目信息,以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完成的项目, 中心按不高于合同额的3%提取管理费。
第二十二条 对中介人提取中介费的规定:
经中介实现的以中心出面组织签订的横向技术合同项目,合同款到达帐号后,可提取不高于到款额的5%或其他事前与中心商定数额的中介费发给中介人。中心鼓励院内外人士、团体及各方中介,积极与中心联络,推动我院科技成果的转化。
第二十三条 中心每年从管理费中提取不高于30%的费用作为奖励基金,以奖励对中心作出贡献的人员(包括全体理事会成员)。
第二十四条 对违反财务制度的规定:
对因严重违反财务制度、贪污挪用等而被撤销的项目,承担单位负责追回并偿还全部不合理开支。
第二十五条 对项目完成、中止等内容的规定:
对按预期目标完成了的项目,结余经费留归各参加项目实施单位,各参加项目实施单位的项目组成员有优先使用权和支配权;对未按项目合同执行的项目,中心有权冻结项目经费支出,对确需调整计划的项目,在调整计划得到正式批准后解除经费冻结;项目因故中止,项目负责人须配合中心财务部门及时清理经费帐目与资产,编制决算报表及资产清单,中心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项目的清查处理,并将处理意见报中心理事会。
第二十六条 中心要求各承担项目的会员单位,严格按照与技术需求方所签署的技术合同条款履约。中心及会员单位均以技术需求方的项目验收、认证为标准。
第二十七条 中心财务接受中科院上海分院、中心监事会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由中心综合办公室负责解释。
F. 如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的调研报告
(XX年XX 近日,本人围绕如何加快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步伐为主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全面调查了解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分析 2012 半年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开展好下半年工作进行深入调研,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含义。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主导产品为重点,优化各种生产 要素组合,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 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 一体化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经营体系、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概括起来 说就是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走市场化和集约 化的道路。实现一体化经营的农业。 设过程中,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一直未能彻底地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解决好一家一户分散的小生产与逐渐扩大的市场之间的矛盾,必 须进行组织制度的创新;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不协调,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务 农积极性不高,投入严重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减缓;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利益分配的矛盾,农村经济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 适应的矛盾日趋明显;农业领域市场法规不配套、不完善,通过规模经营和多层 次加工,既提高了流通效率,又实现了产品增值,从而改变了原始产品供应状况, 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加快农业产业 化发展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是坚持科学发展、加 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富裕和谐生态XX 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统 筹城乡发展、拉动财政增长、提高农民组织化经营程度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必 然选择;是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 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实质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 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有利于丰富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解决一家 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的矛盾;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 性结构调—2— 整,发展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一)强化基础夯实基地。把加快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根据产业布局稳步推进中低产田地改造和农田水利建设,突出以骨干水 源、农田排灌、农田林网、土地整治、机耕道路、流通设施和通讯信息为重点的 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围绕 12 类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专业化、规 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原料基地 40 万亩;加强职业型农民培训,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劳动者3 万人,打牢农业产业化发 展的基础。 (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生态县的目标,依托资源,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优质稻、烤烟、甘蔗、茶 叶、中药材、果品、蔬菜、核桃、木兰植物、香料、畜牧、水产等 12 大主导产 业。建设集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特色农业试验、示范、培训科技园区。建 设原料生产基地,做好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培育示范类龙头企业,突破加工营销, 推进系列产品开发,促进机构配置,不断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升产业的规 模和效益。 商引资优惠政策(试行)》《XX县招商引资工作奖励办法(试行)》,采取独资、 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参与XX 农业产业化建 设。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继续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重产业体系的配套完善,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和聚合作用。每一个区域性的特色主导产业,都要重点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建设一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配套 一个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完善体系,形成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推进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壮 (四)拓展市场打造品牌。加强市场与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功能,构建辐射州内外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市场流通网络。在 加快建设兴街进出口加工贸易区的同时,建设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大型活畜禽 交易市场,发挥货物集散功能、物质仓储功能、市场信息功能、物流配送功能、 市场交易功能、配套服务功能,集产品展示、现货批发、期货订单、货物保险、 资金结算等现代商品交易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商品快捷贸易。鼓励龙头企业通过 “创造一个名牌,激活一个企业,带动一片产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 和有机食品,申报“三品”、原产地认证和知名商标、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提 升XX 农产品绿色、营养、生态、安全、健康的整体形象。 (五)科技创新技术支撑。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应用平台,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技术 研发和技术创新,改进加工生产工艺,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进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构建以 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培育科技人才队伍。 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4— 发机构,对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扶持一批在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节水节能、冷链保鲜、疫病防控等领域取得创新成果的科技型龙头企业,提 高科技对产业化发展的支撑能力。 (六)建立完善经营机制。鼓励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鼓励龙头企业采取 设立风险资金、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关系;鼓励产 业化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 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七)开发产品注重质量。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推动按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坚持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范,开 发系列特色优质农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国际 质量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定量包装、标识标志、商品 条码等手段,提高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 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建 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三项制度,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 场,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 (八)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分散经营的农户提供市场信息、农资供应、技术辅导、信贷资金和产品加工、 贮藏、运销等系列化服务。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龙头企业形成“风险共 担、利益共 享、相互协作”的联结机制,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加快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组织形式,大力发展订单 农业,降低农业风险,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经营程度。 一是全县总人口XX万人,共有耕地XX 万亩,人均耕地XX 亩,耕地总量不 足且零星破碎,局部地区水资源极度缺乏,现代化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加之近几年不断出现的干旱、洪涝、冷冻等自然灾害,给全县粮食增产、农业丰 收带来许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特别是今年7 月份持续强降雨天气,造成大部分 地区洪涝灾害,导致全县各乡(镇)农业生产不同层度受灾;二是各乡(镇)对 农业产业发展的认识不够,重视程度各异,相关发展政策和扶持措施还需要完善, 引进企业扶持产业发展的力度不够,农业产业发展不平衡,多数产业难以形成规 模,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生产资料价格较高,且稳定性差,部分群众收 入较低,生产资料投入受到制约,加之农村中科技知识较丰富、栽培管理技能较 强的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造成农业生产和科技措施推广的落实难度增加,农 业生产成效不明显;四是全县扶贫面较大,财政困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部分山群村寨交通条件差,种植养殖业销售不利,制约了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步 伐;五是招商引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吸纳社会各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不够, 规模以上产业较少,严重制约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五、下步工作建议针对当前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在一步工作下,需进 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带动农民参 与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切实改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强农业竞 争力、建设现代农业,促进我县农村经济加速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步伐。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农业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注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收的有效方法。改革开放二十多年 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 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优化,特别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农业生产的高效、持续发展对科学技术、信息 技术、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者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加快农业 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思,因此,全县要树立发展意思,在推广理念、推广 内容、特别是在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管理方式、投资渠道等方面要创新方法促 进农业产业发展。 (二)突出特色,优化结构。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特别是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名优特新农产品,增强特 色产品的竞争力。此外,我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沿线耕地质量 较好,有利于发展粮食、果蔬、中草药、畜禽、水产等农牧渔业,要逐步优化区 域布局,打造主导产业,加快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和产业带建设。一是抓住“XXX” 发展规划的实施战略,大力发展以金银花、猫 豆、石斛、重楼等为主的生物药材;二是利用全县小坝子交通水利优势,着力发展优质大米、菜籽油为主的粮油产品;三是走“公司加基地连农户”的“订单农 业”路子,按照先示范后规模和基地建设、企业引进、市场连接同步进行的原则, 大力发展甘蔗、烤烟、乌骨鸡、生猪等种养业。 (三)培育龙头,促进经营。继续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把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环节作为推进特 色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加大对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加强引导 和规范管理,力争在蔬菜、水果、食用菌等营销协会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同时搞 好农民经纪人培训,壮大经纪人队伍,提高经纪人素质,引导他们在积极调整结 构、发展特色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要以兴街江龙专业合作社为试点,积极 探索推广“农村合作社加公司连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模式,整合资源和力量,狠抓 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四)强化宣传,示范引路。采取电视、网络、标语、会议、信息等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方法措施,引导全县 各级各部门、各族群众和社会各界关注、关心、支持和参与农业产业发展,营造 声势,形成凝聚人心、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齐心协力做好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的 良好氛围;与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相结合,坚持先示范、后推广的原则,每个 产业兴办1—3 个示范样板,每个养殖业建—8— (五)强化培训,提高能力。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视听媒体进行科技宣传报道,结合科技示范项目实施及春季动物防疫等工作,以出版报、印发宣传资 料、街天宣传、举办专题培训、科技人员进村入户等各种形势,广泛开展农村实 用技术宣传培训活动,力求使科技宣传培训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漏村户,不 留死角。二是通过抓良种工程,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完善良种培育、选育、 引育体系,推动良种繁育、推广应用的市场化进程。特别是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和 培训工作,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培训,大力推行实用新技术,开展劳动力技术培训 和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三是在认真做好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 万头猪场建设等在建项目实施的同时,认真研究中央、省州农业发展项目投资意 向,结合县情实际及时编制适宜的农业发展项目申报,加强项目对接协调工作, 提高项目预期可行性,以项目实施带动各项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努力提升农业 装备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六)健全制度,落实责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制度,紧紧围绕促进群众增收目标,加大农村实用科技推广应用力度,着力培育发展产业,加快产业结构 调整,强化惠农政策和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 发展。一是县委、政府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农业农村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工作,认真 研究协调解决农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二是县 农科局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在产业培育、防汛抗旱等工作中,实行分片挂钩联系责任制度,深入各乡镇指导检查各项工作;三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涉农部门认真 贯彻落实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在抗旱救灾、科技 推广、项目建设等工作中相互配合协作,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七)统筹协调,形成机制。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面向的是广大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科技服务的阵地在农村、服务的对象是农民群众。在新的科技管理体制下, 如何理顺管理关系,明确职责,确保各项科技推广措施的落实实施,是农科部门 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重大事项。因此,在新形势下,县农科局要 通过鼓励龙头企业建基地、合作经营组织建基地、农民合作建基地等多种形式, 促进耕地向种田能手、合作组织、龙头企业集中,实现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 市场化发展。坚持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兼顾农 民土地权益和经营者权益;要切实加强与乡镇、部门的协调配合,理顺各种工作 关系,特别是怎样理顺对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关系
G.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最终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我国新阶段推进新的农业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10年,我国各类农业科技园区已达4000多个,农业园区用地面积已经达到1180万公顷左右。
但目前我国农业园区建设用地规模占农业用地总规模的比例还不到2%。作为促进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的载体,广东、浙江等多数省市地区都已经出台了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相关政策,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步伐,增强农业创新能力,推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现代农业园区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前瞻性分析,并根据对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现代农业园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现代农业园区投资、开发及运营商准确了解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H. 陈树杰的科研成就
曾与他人合著《中国一揽》(1985年出版)、《中华揽胜》(1987年出版)、《公务员应用文写作教程》(1992年出版)。并撰写了《甘肃省志·政权志》“政务活动”、《甘肃省志·附录》“重要文献”两部分的初稿。1997年1月至今,在省政府参事室分管咨询、参事工作。在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过程中,组织、带领参事,先后就甘肃省“引大灌溉工程进展情况”、“防震知识宣传教育”、“科技成果转化”、“引大灌区移民安置”、“甘肃长江流域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建设”、“电子工业发展”、“成人高校深化改革”、“甘南州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社会经济出现的困难”、“农技推广工作”、“高新技术开发经济困难”、“六所普通高校改革”、“中部及陇南脱贫”、“非金属的开发利用”、“甘南草地资源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甘南州玛曲县黄金矿业的发展”、“中专教育改革发展”、“城市社区建设试点”、“基础教育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向省政府领导实事求是地提供了进展情况,反映了存在的困难,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对甘肃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引大灌区移民安置”、“长江流域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六所普通高校改革”、“中部及陇南脱贫”等情况的调研报告,在如何搞好移民安置、停止天然林砍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搞好普通高校改革、搞好新世纪的扶贫工作等方面,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提供了很好的决策依据,受到了省上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真采纳。特别是《甘肃长江流域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研究》荣获了甘肃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I. 统筹协调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西藏、河南、海南调研报告
2011~2012年,调研组先后在赴西藏、河南、海南开展地质找矿新机制实施情况调研的同时,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如何协调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西藏自治区、河南省、海南省分别处于我国(西部、中部、南部),西藏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河南省位于中原大地,海南省四面环海,都是重要生态功能区、都处在重要成矿区(带)上,三省(区)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上,既有共同做法,更有不同特点,总结三省(区)的经验,研究他们提出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对于促进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协调发展有借鉴意义。
一、西藏、河南、海南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基本情况
(一)西藏自治区
1.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情况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自然生态和地理环境独特,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该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抗干扰能力低,自我更新能力差。国家和自治区历来重视西藏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合理开发资源、有效保护环境的措施。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以及自治区相继颁布的《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多项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50多年来,西藏始终坚持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结合与协调发展。农业生产和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同步推进;择优选择工业项目,加强污染防治;加强对资源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管理等措施,产生了积极效果。
2.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情况
西藏地处独特的大地构造环境,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较多,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万亿元以上。目前已发现矿种101种,矿产地2000余处,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41种,已开发矿种22种,1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储量的前10位,其中铬铁矿储量居全国之冠,铜的远景储量居全国第二位;锂、硼等11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5位;铅锌矿、金矿、石油、铁、锂、钾盐等显示出良好的勘查前景;西藏地热能资源蕴藏量全国第一。近年来,在西藏境内发现了油气田,有望成为我国新的能源基地。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野外地质工作条件恶劣,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矿产资源开发程度低,2010年西藏国内生产总值507.46亿元,居全国倒数第一位,人均居28 位,而矿业产值仅20亿元,只占4%左右。
(二)河南省
1.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情况
河南省位于广袤的中原大地上,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地处我国内陆腹地,连南贯北,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地区和承东启西的“加速器”。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重要抓手,2011年河南省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文件精神,制定了《河南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2013年省政府印发《河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豫政〔2013〕3号),为努力建设生态环境美丽的河南提供了有力支撑,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上升到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地位,形成了保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河南省在处理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方面认识统一,政策到位,投入加大,取得明显效果。
2.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情况
河南省跨华北陆块和秦岭造山带两大地质构造单元,地层出露齐全,岩浆活动强烈,地质构造复杂,成矿作用多样,矿产资源种类齐全,是我国矿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煤炭、石油、电力)、有色、冶金、建材、化工工业基地。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36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99种,亚矿种104种。在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中,居全国首位的有钛矿(金红石矿物)、镁矿、钼矿、蓝晶石、红柱石等15种,居前5位的有47种,居前10位的有85种。目前全省已开发利用的矿产有90种,矿业产值连续多年居全国前5位,2011年实现矿业总产值1042亿元,占全省GDP的4.5%。河南省作为一个矿产资源大省,矿业经济是该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矿产资源开发为该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三)海南省
1.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情况
海南省是我国第二大岛,是我国最小的陆地省和最大的海洋省,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系统,海洋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蓝色生态屏障,是我国矿产资源相对丰富且种类独具特色的省份,是南海资源开发的战略要地和前沿战略基地,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海南省森林覆盖率达60.2%,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省陆地面积的7.23%。中部山区的低山及部分丘陵地带是资源赋存丰富的矿区或成矿区带,是维持海南岛生态安全的核心区域,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8.5%,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至关重要,近年来该省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把生态优势作为未来发展的立足点,相继出台了《海南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海南省中部山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海南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等一系列文件,统筹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整体协调发展。
一是统筹规划,谋求协调发展。通过合理规划、科学论证协调生态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关系,推进生态工程建设。二是提高资源开发准入门槛,坚持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的发展战略,从审批和发证源头上严把环境关。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和谐绿色矿山。2004~2011年年底,已投资治理资金9031.18万元,计划治理面积1356.92hm2,已完成治理面积1159.4hm2,占计划治理总面积的85.44%。
2.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情况
海南省地质地理条件独特,资源储量相对丰富,多个矿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88种,有工业储量的矿产70种。已探明列入资源储量统计的矿产有56种,矿产地426处(大型67处、中型120处、小型239处),其中玻璃用砂、钛铁矿砂矿、锆英石砂矿、油页岩、海域石油天然气、富铁矿、高岭土、红柱石、铝土矿等保有资源储量列全国前10位。该省目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29种,2011年全省矿业总产值514.7亿元(其中矿产采选业产值39.1亿元,矿产炼制加工业产值475.6亿元),占全省GDP的20.46%。
二、西藏、河南、海南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特点
(一)西藏自治区
西藏既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又处在世界著名的成矿带上,实现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意义重大。尽快摆脱落后面貌,迅速走向现代化,是西藏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特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保护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良好的调节能力,确保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是西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既不能用停止发展来维系,又不能用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短期效应,只能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并举,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重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必须是积极、主动、动态的,而不能是被动、保守、封闭的,不能以保持脆弱的原始自然状态为由,拒绝一切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交流互动,阻碍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西藏在积极发展优势矿业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西藏实施符合自身特点、发挥区域优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以“点上开发”,促进“面上保护”,坚持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十一五”取得重要发展的基础上,西藏“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作了统筹安排。“十一五”期间西藏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经济、社会、生态、民生保持跨越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耕地保有量保持在35.4万hm2。主要江河湖泊水质、城镇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天然林、原生植被得到有效保护,新增人工林地26万hm2,重点地区土地、草场沙化退化和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明显遏制。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一是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着重抓好生态建设、生态经济、生态补偿、节能减排等关键环节,加强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优化区域生态格局,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建设生态西藏,建设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维护重要生态功能,建立大江大河源头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大大江大河源头区草地、湿地、天然林保护力度,采取生物和人工措施,实施森林、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工程。加快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积极衔接落实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政策,逐步提高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全面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衔接落实中央财政对江河源头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均衡性转移支付政策。加大对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重要战略储备矿产资源所在地财政补贴力度。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促进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坚持经济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充分利用高原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农牧业特色产业和高原生物产业。
2.积极发展优势产业
以“点上开发”促进“面上保护”,加快培育战略支撑产业,有重点地发展优势矿产业。加强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认真实施《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规划纲要》、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等中央财政地质勘查专项,地热、铜矿、钾盐开发已初具规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组织实施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进一步加大优势矿产资源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勘查评价,摸清资源潜力,积极建设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做大做强做精旅游业,充分利用西藏丰富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大力提升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地位和品质,坚持旅游与文化、生态相结合,突出“高山、雪域、阳光、藏文化”主题,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加快形成拉萨历史文化旅游中心和林芝生态旅游中心。
(二)河南省
河南省近年来持续探索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新的突破,获得了新的启示。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充分肯定了河南的经验,对河南乃至全国生态文明时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河南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整体推动工作,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为载体,推进河南省经济转型升级,开启河南省发展新阶段。2013年1月15日河南省政府又下发《河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以生态省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也是建设和谐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标志,构建完善的规划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全过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绿色高效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支撑、全防全治的环境安全、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等体系,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绿色中原、生态中原、美丽中原。
2)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审时度势,科学规划,制定了合理的中长期《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规划》较好地处理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关系。河南省通过深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指导省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不断加大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投资力度,较好地解决地面塌陷、山体采石破坏和地质灾害等问题。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使地质环境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已取得较好成效,出现了不少矿山环境治理的典型(如商丘永城市)。
(三)海南省
海南省设国土环境资源厅,是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唯一设置国土环境资源统一管理的省份,也是全国唯一由一个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全省地质勘查队伍的省份,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协调发展建立了体制保障。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提出,海南省要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过程中,在发展中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之路,使海南省成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过程中,地质工作承担着重任,地质工作要服从于服务于海南省经济、社会、生态、民生发展,保障促进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双赢”是一个难题。海南积极以独特生态资源优势和生态省建设成就为基础,大胆探索适合海南省情、具有海南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一方面,海南省生态环境脆弱,需要保护,需要建设;另一方面,海南省需要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民生都需要发展支持。海南省在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同时,提出了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的发展战略,勘查开发矿产资源也是重要的发展举措。
1.科学论证协调生态保护与地质勘查
海南省中部山区是国家级生态功能自然保护区,是维护海南省生态安全的核心区域,同时又是省重要的矿产资源成矿区(带),如何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海南省开展了“海南中部山区矿产资源勘查设置可行性论证”,在全面分析中部山区生态敏感性、生态功能区划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规划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叠加分析,划分出生态保护区和矿产资源勘查区,进而划分出矿产资源勘查生态禁止区、限制区和许可区,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规划实施奠定基础。
2.坚持“点上开发”促进“面上保护”的指导思想
在既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又是重要成矿区带上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以“点上开发”促进“面上保护”。海南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择海南西南昌江县-东方市整装勘查区。点上开发采用先进技术,严格的环保,一流的队伍,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海南省的面上保护。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制定绿色矿业制度
初步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制定了绿色矿业制度,有力地推动了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海南省琼西金矿,基本达到零排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抱板金矿获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
三、西藏、河南、海南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差别
1.三省(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显著
课题组实地调研过程中,对西藏、河南、海南三省(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承载体主要选择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3个要素,承载对象主要选择人口、产业和排污3个要素进行调查,对比研究。从表1中可以看出,西藏、河南、海南三省(区)承载体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承载对象人口、产业、排污等方面较大差异。
表1 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表(2010年)
(1)人均占有资源量差异
从西藏、河南、海南三省(区)人均占有的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来看,因西藏人口数量较少,土地、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较高,人均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占有量最高;河南省人均土地、水资源量较少,矿产潜在资源价值高;海南省人均土地、水资源在三省(区)中处于中等水平,人均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较低(表2;图1)。
表2 三省(区)人均占有资源量主要对比参数(2010年)
图1 三省(区)人均占有资源量主要参数对比图
(2)经济活动差异
西藏矿产资源丰富,矿产潜在价值高,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程度低,人均矿业产值相对低;河南因矿业勘查开发程度大,人均矿业产值高;海南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低,人均占有资源潜在价值较低。
西藏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全国其他地区,人均GDP较低;河南、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程度较高,人均GDP高于西部地区。
人均排污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呈正相关。西藏目前发展水平低,人口稀少,人均污水排放目前控制比较稳定,污染相对低;河南、海南发展程度高,人均GDP污水排放量都很高,其中海南最高(表3;图2)。
表3 三省(区)经济活动主要对比参数(2010年)
图2 三省(区)经济活动主要参数对比图
(3)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分析
以土地资源为承载力基底要素,通过单位面积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人口、经济总量和污水排放量对比分析(表4;图3)可以看出,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直接相关。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部,土地资源广袤,地广人稀,而资源开发程度低,发展相对滞后,所承载的经济活动量较少,地均人口、地均GDP、地均排污量均较低。
河南地处中原,是重要的农业区,粮食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单位土地面积承载人口数量过高,地均 GDP 在三省(区)中最高,工业相对发达,地均污水排放量也最高。
海南陆域面积小,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地均人口、地均GDP均较高,地均废水排放量也较高(表4;图3)。
表4 三省(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对比参数(2010年)
图3 三省(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参数对比图
2.实行差别化管理,实行区域协调平衡发展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地域广阔、区域资源环境禀赋差异很大,资源环境承载力形成明显自然分区,加之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及社会文化的差异,必须实行差别化管理,实现区域协调平衡发展。
不同区域资源环境禀赋差异,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取舍要有不同侧重。像西藏地区,生态价值应比生产力价值更为重要,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不只是对区域内的影响,而是关系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而同样要加快发展,途径是选择优势产业,以“点上开发”促进“面上保护”。海南省力图以资源环境“双赢”构建旅游岛链,已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已形成的共识,即生态优先,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河南实施中原崛起战略,在新“三化”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完全能够在保护好环境的条件下实现经济的发展。这些完全取决于生态价值和生产力价值的平衡,取决于建立在资源环境价值平衡基础上的政策导向,取决于与区域整体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相适应的不同管理方式和政策措施。
四、统筹协调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建议
1.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要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和建设生态文明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开展经济社会建设的要求,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合理部署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实现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协调发展。
目前环境资源利用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在认识层面,由于对环境的资源属性认识不足,环境价值不能全面体现,导致环境资源缺乏明确、清晰的产权。在实际操作层面,人们认识到使用者应该支付环境成本,但是往往只考虑正常的环境资源使用成本,而忽略了使用资源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的补偿成本。使用者在消费环境资源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补偿往往由社会承担,使环境成本外部化,势必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及过度使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还会刚性增加,资源支撑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必须明确界定环境产权,将环境资源成本内部化,形成“谁使用谁付费、谁破坏谁治理”的补偿机制。
国土资源工作需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成本计量标准,将资源环境使用成本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成本,纳入GDP核算体系,遏制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性、掠夺性使用和过度开发使用。
2.以新的资源环境价值理论指导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平等共生、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这种文明形态不仅表现在人类社会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上,也表现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状态上。生态文明时代,资源环境价值不再仅仅体现为人类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计量工具,还体现为人类健康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保证,以及维持自然生态系统自身平衡与发展的功能。
生态文明时代的资源环境价值按其保护生态与保障发展的功效不同区分为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资源环境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对立统一于资源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态价值,开发资源则体现为生产力价值,二者在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互为消长。人类要在生态价值实现过程中生存,更要在生产力价值实现过程中寻求发展,只有在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同时实现的前提下,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才能协调平衡,才能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价值与生产力价值平衡是永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3.做好国土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基础上搞好国土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在确保生态可恢复与可持续并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环境的数量与质量能够承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确定一个地区对人口数量、经济总量、排污总量等承载对象所能承受的规模。资源环境承载力具有区域性特征和动态性特征。资源环境承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和约束双重作用。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区域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因其资源环境禀赋特征而不同,东、中、西部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差异显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日渐明显。实现不同资源环境禀赋条件下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要建立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基础上,实行差别化管理。
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自然分区的基础上,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划分出不同地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以资源开发为主和城乡宜居的功能定位,分别确定资源开发强度和资源环境保护补偿指标的差别化目标,作出国土规划,在国土规划指导下,分别作出环境保护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付诸实施,实行差别化管理。发挥规划调控作用,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4.以“点上开发”促进“面上保护”
在我国如青藏高原、大小兴安岭、秦巴地区等既是主要的生态功能区,又处在重要的成矿区(带)上,坚持生态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要以“点上开发”促进“面上保护”。要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依据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矿产地规模等因素,统筹兼顾“点上开发”和“面上保护”。
“点上开发”要以最严格的准入门槛,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办法,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依靠科技进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与矿产资源所在地人民共享开发效益,共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矿区。
“点上开发”在获得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为“面上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和资金支付,促使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达到双赢。
5.制定实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体现生态价值、代际补偿的生态补偿制度
建立实施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依据生态价值、生态保护成本,调节生态保护利益攸关者之间关系的生态补偿制度,基本原则是“谁保护,谁受益”,“责、权、利统一”。
实施生态补偿制度要建立一个政府主导与市场交易相结合的生态补偿平台,对不同的补偿类型、补偿主体、补偿内容和补偿方法进行协商对话,组织实施。
对于基础地质工作、矿产远景调查和部分形成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基地的矿产普查所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的补偿主体是政府;矿区勘查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的补偿主体是企业。对工作区和矿区生态价值的损失,应以修复生态系统成本确定补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