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证书转让 > 杨成果石油大学

杨成果石油大学

发布时间:2022-05-09 12:24:13

⑴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科研成果

获奖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及主要人员 等级 奖 项 获奖时间 中国大陆科学深钻的科技集成与创新 第四完成单位:金振民 二等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08 环境与生命协调演化中的生物地质学研究 殷鸿福、谢树成、杨逢清、童金南、王永标 二等 国家自然科学奖 2008 长江中游主要水患区第四纪地质及新构造运动对水患形成的影响 第二完成单位:殷鸿福(2)、李长安(5) 二等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2007 华北克拉通及其邻区壳幔交换动力学研究 高山、金振民、章军锋、刘勇胜、张宏飞 二等 国家自然科学奖 2007 地球内在系统中的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演化:深部过程与浅部响应 郑建平、马昌前、李建威、肖龙、路凤香 一等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2007 生物地质学 殷鸿福(1) 谢树成(2) 王永标(4) 一等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2007 南堡大油田发现的精细勘探理论和技术 第二完成单位:夏文臣(18)、张宁(30) 特等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奖 2007 华北克拉通及其邻区壳幔交换动力学研究 高山、金振民、章军锋、刘勇胜、张宏飞 一等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2006 冀东油田南堡凹陷演化的热动力学和成藏动力学综合研究 第二完成单位:王方正(4) 一等 河北省科技进步奖 2005 计算机辅助区域地质调查系统 第三完成单位:张克信(4) 葛孟春(6) 朱云海(7) 一等 国土部科技奖 2005 陕甘川邻接区金、铜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及靶区优选 曾佐勋(3)、王方正(5)、杨逢清(7) 二等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2005 MM01超细高岭土 第二完成单位:周汉文(5)等 三等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2005 造山带及邻区沉积地质与圈层耦合 龚一鸣、杜远生、张克信等 一等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2004 金的纳米矿物学特征研究 洪汉烈等 三等 湖北省科学技术奖 2004 滇东黔西陆相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研究 第二完成单位:殷鸿福(2) 三等 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2004 中国矿物晶体形貌学研究 王文魁、赵珊茸等 三等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2004 中国古大陆及其边缘层序地层与地球节律研究 殷鸿福(8)、刘本培(9)等 一等 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 2003 中国东部地幔置换作用与中新生代岩石圈减薄及区域资源响应 郑建平、路凤香 陈美华 余淳梅 二等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2003 成矿作用动力学 於崇文、岑况、鲍征宇、张德会、何文武 二等 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 2003 晚古生代和三叠系放射虫古生物学及造山带地层学研究 冯庆来、刘本培、叶玫、方念乔、张世涛 三等 湖北省科学技术奖 2003 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限层型研究 地大(武汉)、地大(北京)、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殷鸿福、杨遵仪、盛金章、张克信、陈楚震、童金南 二等 国家自然科学奖 2002 流域环境演化与防灾对策 李长安 杜耘 吴宜进 张玉芬 赵艳 二等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2002 大陆地壳磁性结构与烃运移磁效应研究 高山(2)等 三等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2002 中国西南特提斯造山带构造与新生代碰撞变形研究 刘本培(4)等 二等 国家自然科学奖 2001 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限层型研究 殷鸿福 杨遵仪 吴顺宝 童金南 张克信 一等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2001 大别造山带构造年代学 杨巍然 王国灿 简 平 邓清禄 张旺生 二等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2001 三峡库区巴东县黄土坡前缘斜坡稳定性预测与防治对策 殷鸿福(2)等 三等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2001 中国古生物地理学 殷鸿福 杨家禄 杨逢清 童金南 刘本培 一等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 2000 江汉平原自然环境变化与环境地质问题 李长安 张玉芬 殷鸿福 唐晓明 三等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2000 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与演化 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勘院等:张国伟 张本仁 袁学诚 孙 勇 殷鸿福 张宗清 高 山 刘福田 肖庆辉 二等 国家自然科学奖 1999 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其成矿背景 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张国伟 张本仁 殷鸿福 高 山 游振东 韩吟文 张宏飞 欧阳建平 路凤香 一等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1999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地质科学-21世纪地学人才智能结构及优化 马昌前 傅安洲 二等 教育部科学优秀成果奖 1999 岩石典型结构分析 叶德隆 邬金华 陈能松 赵颖弘 二等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1998 江西三都幅,修水县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 章泽军 曾佐勋 张雄华 曹树钊 蔡雄飞 李长安 印纯清 二等 地矿部勘查奖 1998 东秦岭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游振东 韩郁菁 杨巍然 张泽明 韦必则 刘 嵘 二等 地矿部科技进步奖 1998 北京周口店新发现的洞穴堆积物及哺乳动物群研究 李长安 二等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1998 湿润气候区金的表生作用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在找矿中的应用 朱有光 蒋敬业 胡国俊 李树新 三等 地矿部科技进步奖 1998 辽河盆地早第三纪遗迹化石与储层沉积环境关系研究 卢宗胜 陈 斌 解习农 童林芬 黄其胜 三等 地矿部科技进步奖 1998 甘肃南部碧口群分布区区域化探异常筛选、查证方法技术研究 朱有光 李泽九 孙善才 徐家乐 胡以铿 三等 地矿部科技进步奖 1998 江西港口幅、马坳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 章泽军 印纯清 曾佐勋 熊兴武 曹树钊 张雄华 蔡雄飞 二等 地矿部勘查奖 1997 热液成矿作用动力学 於崇文 岑况 鲍征宇 陈跃庭 二等 地矿部科技奖 1997 逆冲推覆构造 朱志澄 张华瑛(编辑) 三等 湖北省科技教材奖 1997 赣西北地震地质背景及地震活动趋势综合分析 黄定华 叶俊林 王国恒 三等 地矿部科技奖 1997 大别山前寒武纪变质地体岩石学与构造学 索书田 桑隆康 游振东 钟增球 二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6 花岗岩类岩浆动力学-理论方法及鄂东花岗岩类例析 马昌前 杨坤光 唐仲华 李增田 二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6 华北地台金伯利岩及古生代岩石圈地幔特征 郑建平(5) 二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6 新矿物彭志忠石的发现及综合研究 陈敬中 彭志忠 杨光明 凌红 施倪承 潘兆橹 三等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1996 拉脊山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及铜、多金属矿产找矿方向研究 邱家骧 曾广策 王思源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6 造山带结构和演化的现代理论和研究方法——东秦岭造山代剖析 杨巍然等 三等 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1995 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 张本仁 骆庭川 高山 欧阳建平 陈德兴 三等 国家自然科学奖 1995 1:5万矾山镇福(K-50-135-B)区域地质调查 王人镜 李长安 单文琅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5 准晶结构、对称新理论及其矿物学中的意义 陈敬中 刘祥文 赵文霞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5 新疆北部泥盆纪火山沉积岩系的板块沉积学研究 龚一鸣 刘本培 司远兰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5 太行山阜平隆起南部早前寒武纪地质 谭应佳 王方正 赵温霞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5 长江三峡工程狮子口地区重力滑动构造研究 杨森楠 宋利好 任建业 吴树仁 姜本鸿 二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4 下扬子地区火山作用深部过程与盆地形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福州大学:邓晋福 叶德隆 赵海玲 汤德平 邰道乾 二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4 河北省崇礼县水晶屯金矿区及外围控矿地质条件和成矿预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系、冶金部第一地质勘查局518队:侯光久 吴淦国 魏俊浩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4 赣东北银山-众埠街一带与火山岩有关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的研究 冯志文 张德会 刘丹英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4 大庆榆树林地区扶杨油层沉积微相的地质划分和测井线识别 邬金华 余素玉 周远田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4 秦巴地区碱性岩地质特征及含矿性研究 邱家骧 李昌年 王顺金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4 西秦岭及松潘地区印支期生态地层和金的生物成矿研究 殷鸿福 杨逢清 赖旭龙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4 辽河盆地遗迹化石初步研究 卢宗盛 陈斌 黄其胜 四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4 甬台温高速公路两阶段初步设计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林秀伦 樊良本 杜时贵 四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4 湖北省优质柑橘林带地质背景研究 陈德兴 胡国俊 柯爱蓉 四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4 1:5万蔡家河幅(H-49-12-0)区域地质调查[蔡家河幅(H-49-12-0)1:5万地质图及说明书] 杨森楠 桑隆康 胡德祥 韩书杰 周汉文 二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3 三江特提斯火山作用及成矿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测试中心、地矿部矿床地质研究所:莫宣学 路风香 沈上越 朱勤文 侯增谦 二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3 秦岭及邻区三叠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系、四川地矿局川西北地质大队:殷鸿福 杨逢清 黄其胜 杨恒书 赖旭龙 二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3 华南二叠--三叠纪过渡期地质事件 杨遵仪 吴顺宝 殷鸿福 张克信 徐桂荣 二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3 构造变形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单文良 宋鸿林 付昭仁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3 河北张家口下双台--常峪口一带地质构造特征及金矿成矿预测 吴淦国 印纯清 侯光久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3 崇阳滑坡及盆地与邻区地质稳定性研究 叶俊林 黄定华 陈 英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3 冀北平原--承德一带太古庙地质及金矿找矿方向 谭应佳 王国灿 李舜贤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3 现代构造分析方法在中条山铜矿等矿区大比例尺成矿预测的应用 李德威 王显达 李先福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3 清江下游主期构造应力场研究 郭 颖 刘子忠 马曹章 四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3 造山带核部杂岩变质过程与构造解析-以东秦岭为例 游振东 索书田 韩郁菁 钟增球 陈能松 二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2 西藏阿里地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系、西藏第二地质大队:郭铁鹰 梁定益 张宜智 赵崇贺 薛君治 二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2 鄂尔多斯盆地边新桥--横山麒麟沟地区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成果总结报告 阮天健 费 琪 陈海军 董 勇 祁士华 二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2 中国及其邻区构造古地理和古生物古地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鸿祯 刘本培 李思田 杨森楠 杨式溥 二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2 西藏阿里古生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遵仪 聂泽同 何心一 殷鸿福 宋志敏 二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2 闽北建瓯--政和一带与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研究 冯志文 夏卫华 曾佐勋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2 南华北地区古生界储集性和成岩作用研究 余素玉 周 杰 管俊芳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2 东南鄂尔多斯盆地早中侏罗纪含煤岩系成因地层分析 夏文臣 雷建喜 张学预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2 新疆北山大地构造属性及演化特征 张旺生 方锡廉 朱云海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2 内蒙古四子庄旗白乃庙金矿区矿物学找矿标志研究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系、内蒙古103地质队:薛君治 张正敏 张 英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2 填压式土壤热释碳酸盐测定系统 陈静中 阮天健 陈海军 四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2 团麻断裂的南延趋势及未来中强震震中位置的研究 叶俊林 黄定华 陈英 四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2 华北地区及其北部褶皱带铜矿找矿远景(中条山胡篦型铜矿矿田控矿构造) 山西地质局214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傅昭仁 王定域 宋鸿林 重大成果奖 国家七。五科技攻关 1991 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陕西柞水--山阳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陕西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张本仁 李泽九 陈德兴 谷晓明 郭五寅 二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1 化探资料稳健统计方法处理系统 胡以铿 阮天健 杨英华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1 广西壮族自治区石炭纪沉积相及某些重要矿产的关系 余素玉 何镜宇 邬金华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1 青海省阿尼玛卿造山带基础地质与冰川构造研究 纪克诚 何海之 三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1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三斗坪缓倾角结构面显微构造与组构的研究 金淑燕 姚家健 马长玲 四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91 中国南方(湘黔桂浙赣皖南)沉积历史和构造特征及有关矿产的成矿背景研究 杨巍然(2)等 二等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87

⑵ 今年“数学界诺奖”最年轻获奖者多少岁

4年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被称为“数学界诺贝尔奖”的菲尔茨奖当天揭晓,4名数学家获得这一奖项,最年轻的获奖人年仅30岁。这4名获奖者分别为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彼得·朔尔策、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考切尔·比尔卡尔、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教授阿莱西奥·菲加利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阿克萨伊·文卡特什。

现年40岁的考切尔·比尔卡尔是出生在伊朗的库尔德人,从伊朗德黑兰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迁居英国。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代数几何,特别是其中的双有理几何。他在获奖后表示“非常高兴和兴奋”,他将继续自己热爱的数学研究。

⑶ 杨宝俊是是谁啊

杨宝俊 ,1943年11月生,辽宁本溪人,博士生导师、吉林省管优秀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68年北京石油学院毕业。1981年获长春地质学院地物系硕士学位。以后任教长春地质学院(现任教吉林大学)。从事地震勘探教学与科研。近十多年来,主要从事层圈综合信息、深层油气资源评价和非线性地震波场性质研究。在我国大剖面调查工作中,应用地震测深资料研究地壳结构和莫霍性质,取得了重要成果。曾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多项。出版教材和专著10部,培养博士生、硕士生30多名。

⑷ 从中国石油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石油大学作为一个石油类的高等学府,培养出众多的优秀人才,并且为早期以至现在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人才基础,被誉为 “石油人才的摇篮”。

辰东校友就是最好的例子。

感谢邀请,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⑸ 请问西南石油大学的油气储运工程研究生导师有哪几位研究方向都是什么

西南石油大学储运有博导教授:李长俊(所长),袁宗明,敬加强,杨祖佩,袁鹏斌。 教授:廖柯熹,黄坤,郑云萍。副教授:梁光川(副院长),黄坤,蒋宏,宋晓琴,马国光,陈丽琼,贺三,谢英,刘武,蒋宏业。西南石油大学储运实力还是很强的,尤其在天然气方面。

⑹ 项目组织与实施

一、项目设置

(一)设置原则

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项目采用分类、分级管理方式。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借鉴第一轮和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价工作的经验,参考国外政府层面油气资源评价的成功做法,以石油公司第三轮油气资源评价工作为基础,充分利用已取得的资源评价成果,并保证同一盆地资源评价的完整性。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设为总项目;常规油气资源评价设为一级项目,松辽等主要盆地和地区设为二级项目,大庆等油田和参加资源评价单位承担的项目设为三级项目。各主要盆地和地区的评价工作,应以占盆地和地区矿权较多、油气产量较高和拥有主要成果资料的油田和单位负责牵头,其他油田和单位配合。

资源评价任务分解的原则是:凡石油公司登记的排他性探矿权、采矿权区域,均由石油公司负责开展资源评价工作并提交资源评价成果。凡石油公司登记的排他性探矿权、采矿权地区内的空白盆地区域,原则上由该地区内矿权为主的石油公司或距离最近矿权的石油公司负责,大盆地周边的小盆地,原则上应由拥有大盆地矿权为主的石油公司或油田负责。

鉴于有关科研院校对某些空白盆地和地区已经拥有和掌握的科研成果,青藏高原各盆地(包括部分已登记盆地)的油气资源评价任务由成都理工大学和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完成;南海南部各盆地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负责;青海、甘肃和新疆东南部各未登记盆地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简称“地质力学所”)负责。

(二)项目分解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负责评价的盆地共有46个,包括松辽、渤海湾盆地(中油部分)、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塔里木、吐哈和柴达木等已有油气田并规模开发的8个重点盆地;已有油气田的依兰—伊通、海拉尔、二连、酒泉、三塘湖等5个盆地;有少量油气产量或探明储量的彰武—黑山、赤峰、三水、延吉等4个盆地;有油气远景的银—额、河套、三江、汾渭、洞庭湖、巴彦浩特、漠河、鄱阳、大杨树、六盘山、虎林、民和、精河、勃利、民乐、和什托洛盖、麻阳、张北、黑鹰山、库米什、扎格高脑、中口黑帐房、花海、金衢、建昌喀左、太原、阜新、清江、北票等29个底勘探盆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负责31个盆地的评价任务,包括塔里木、渤海湾、东海陆架等3个已有油气田并规模开发的盆地;已有油气田的苏北、江汉、南襄、焉耆等4个盆地;有少量油气产量或探明储量的百色、陆良、保山、景谷、句容—常州、伦坡拉、柴窝堡等7个盆地;有油气远景的南华北、兰坪—思茅、楚雄、望江、茂名、银川、伊宁、汶泗、洛阳、雅布赖、塔城、昭苏、大尤尔都斯、巴里坤、吐云、塔什库尔干、胶莱等17个盆地。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负责近海的渤海湾(海域)、珠江口、琼东南、莺歌海、北部湾、南黄海、台西和台西南等7个盆地的评价任务。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简称“油气中心”)中心负责组织各石油公司和大学进行渤海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整合评价;开展可采资源量计算的关键参数—可采系数的研究;开展体现政府部门评价特点的油气资源发现趋势预测研究;负责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项目办公室(简称“项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北黄海、冲绳海槽盆地的评价任务。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承担南海南部海域的中建南、万安、曾母、北康、南薇西、礼乐、文莱—沙巴、西北巴拉望、南薇东、南沙海槽、安渡北、九章、永暑、笔架南等14个盆地的评价任务。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承担羌塘、伦坡拉、措勤、比如、岗巴—定日、昌都、可可西里、戈木错、沱沱河、日喀则—昂仁、双湖、帕度错、伦北、羊卓雍错、拉萨、扎达、明镜湖、江孜、坡林、多玛等20个盆地的评价任务。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担青海、甘肃和新疆东南部的苏干湖、库木库里、西宁、陇西、索尔库里、青海湖、哈拉湖、天水、马连泉、塔什库勒、兴海等11个盆地评价任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分别承担塔里木盆地和渤海湾盆地的整合评价工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承担油气资源评价系统建设工作,协助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开展可采系数研究和油气资源发现趋势预测研究工作。

(三)任务说明

各石油公司最新取得的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评价成果,根据具体情况,以不同方式充分利用。具体含油气盆地的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在石油公司之间和石油公司内部无异议的,且评价方法和参数符合本实施方案要求的,其资源评价成果直接采纳;评价结果在石油公司之间或在石油公司内部有较大不同意见的,或评价方法、关键参数取值与本方案相差较大的,则进行重新评价。

针对渤海湾盆地三大石油公司油气矿业权的分布情况,考虑目前的协调难度,项目办公室决定由油气中心集中组织开展评价工作,各油田按统一标准,以地质单元为基础进行相应地区的评价。油气中心在项目办公室的领导下,在各油田协助下,组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汇总并完成渤海湾盆地评价任务。

考虑塔里木盆地,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矿权交叉的特点,项目办公室决定由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负责组织双方按实施方案要求,完成全盆地的评价工作,最终评价结果由项目办公室组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进行整合,并经专家审定后,提出塔里木盆地资源评价的最终成果。

各主要盆地和地区的评价工作,凡是两个以上石油公司或单位参加评价的盆地和地区,由排在第一位的石油公司或单位负责汇总盆地和地区的评价报告,其他石油公司或参加单位应按要求和标准,按时向负责单位提交本单位承担的评价报告,并协助做好盆地和地区的报告编写工作。

二、工作组织与实施

(一)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常规油气资源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项目办公室设立常规油气资源评价小组和综合协调小组,具体协调组织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的日常工作,并组织渤海湾盆地的资源评价工作,承担塔里木盆地资源评价成果的整合,完成常规油气资源评价工作的各项成果汇总和报告编写工作。

常规油气资源评价小组在项目办公室的领导下,制定实施方案,组织渤海湾盆地、塔里木盆地资源评价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究、油气资源发现趋势预测研究,负责审查接收各石油公司及油田和其他资源评价参加单位提交的资料、报告和图件,参与各石油公司及油田和其他资源评价参加单位提交的资料、报告和图件和验收工作,负责资料、报告、图件和成果的汇总和整理,负责常规油气资源评价工作的各种图件编制和报告的编写。

综合协调小组按照项目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负责常规油气资源评价实施方案的执行和落实。组织实施方案的培训,参与项目设置和分解,参与项目资金分配,指导实施方案进度的落实,监督检查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协调各盆地资源评价资料的提交和汇总工作。

(二)进度计划

项目的实施划分为调研阶段、编写实施方案和项目设计阶段、设计评审和培训阶段、评价阶段、成果验收阶段、成果汇总分析阶段、报告编写阶段、评审验收阶段、成果发布阶段。

三、项目实施过程

(一)项目启动

2003年11月24日,召开了“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决定启动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

2003年11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志对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性资源,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国土资源部和发改委组织开展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很及时,也很重要。希望你们本着科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这次评价工作,摸清我国的‘家底’,为国家制定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十一五’规划提供坚实基础。”

2003年11月30日~12月2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工作会议”。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联煤”)等单位的主要领导和技术专家组首席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有关部门、有关领导、技术人员约210人参加了会议,国内20余家新闻媒体对本次会议给予了大量报道。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深入讨论细化《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方案》的意见,就今后工作的开展和总体设计的编写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指出,组织开展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意义重大,组织开展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有基础、有条件、势在必行。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始终明确和坚持这次评价工作的总体思路。会议号召,各参加单位要抓紧组织开展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这次会议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正式启动。

按《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项目总体设计》要求,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所评价的盆地为129个,评价面积530×104km2,约占我国670×104km2沉积岩面积的80%。

常规油气资源评价设10个评价项目,4个研究项目,共计14个项目。承担评价任务的单位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油矿管理局(简称“延长油矿”)、中国地质科学院力学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2003年12月19日,“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实施方案设计”通过专家评审,开始实施方案的编写工作,同时,各项目承担单位按项目分工,开始编写项目设计。项目办公室负责组织油气中心、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单位编写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经多次征求各方意见,多次修改后,于2004年4月1日经过专家评审,并于4月12日通过项目工作组全体会议审议,5月17日通过领导小组会议审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启动阶段工作圆满完成。

(二)项目设计评审与技术及规范培训

2004年6月开始进行各承担单位项目设计的评审工作,6月29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9个承担单位的常规油气资源评价工作设计通过专家评审;8月29日,成都理工大学和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承担的青藏地区油气资源评价工作设计、油气中心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承担的常规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究工作设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分别承担的塔里木盆地工作设计及渤海湾盆地工作设计通过评审。11月16日,中国含油气区构造单元划分项目设计通过专家评审。

2004年7月30日~8月2日,“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培训班”在北京昌平举办。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延长油矿管理局等15个单位124人参加了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总体设计、实施方案;油气资源评价系统应用培训;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及相关管理办法3项内容。

通过培训,学员们明确了概念、强化了理论,明晰了思路、解决了疑点,增加了交流、开阔了视野,这是一次规模大、效果好、针对性强的会议,有效地促进了资源评价工作高质高效地顺利完成。

(三)展开评价工作

2004年8月31日~9月2日,项目办公室召开了“三大石油公司油气资源评价阶段成果专家评议会议”,专家听取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阶段成果汇报后认为,各石油公司提交的阶段成果科学合理,参数选择有据,总体上符合《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项目总体设计》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三大石油公司较好地通过了评议,这标志着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正在顺利展开。

评价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油矿管理局、广州海洋地质局、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等11个单位、1700余名科技工作者加班加点,投入了紧张的评价工作中。

项目办公室根据具体情况,狠抓了渤海湾、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评价,通过积极主动协调,推动了塔里木、渤海湾盆地资源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专家组严格把关,常规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究与应用项目组在2004年10月22日专家组的具体意见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不断完善,11月11日通过专家组初审。加强阶段成果预审,11月17日至29日,项目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先后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油矿、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和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等单位承担的评价项目进行了预审,对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究与应用研究项目进行了预审。

(四)阶段成果评审和汇总

2004年12月1~9日,新一轮全国常规油气资源评价阶段成果评审会在北京举行,孙枢、翟光明两位首席专家主持了评审会议,28位专家参加了10个子项目的评审。技术专家认真负责,在给出审查验收意见的同时,明确提出了限期完成的修改意见,确保了评价成果的可靠性。通过评审,中石油、延长油矿管理局阶段成果获得优秀,中石化、中海油、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得较优秀,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获得良好。

2004年12月17~27日,项目办公室按照技术专家给出的审查验收意见以及限期完成的修改意见,与各项目承担单位及时对有关成果进行了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组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单位的业务骨干,项目办公室顾问以及油气中心、油气资源评价系统等有关工作人员,对10个常规油气资源评价阶段成果进行了汇总。形成了常规油气资源评价阶段成果报告初稿、评价数据表、相关图件以及汇报多媒体。

2004年12月底~2005年7月,项目办公室以汇报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将汇总成果多次向专家组和有关领导进行汇报,听取具体修改意见,并多次集中修改完善。由于油气资源发现趋势预测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项目办公室在听取专家意见后决定设立专项进行研究,并于2005年7月11日通过工作方案评审。

同时,项目办公室继续积极与各承担单位共同努力,继续推进各子项目研究,并从2005年4月下旬~7月开始对10个子项目进行初审,8月初开始预审。

(五)汇总成果和子项目成果评审

2005年7月22日,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汇总成果专家评审会在国土资源部召开,与会专家审阅了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成果数据表、附图册和附表册,认真听取了汇报之后一致认为,全国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规模大、难度大,采取有效的管理模式,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评价任务。该成果基础资料扎实,研究深入,方法得当,参数合理,论证有据,特色鲜明,评价结果客观、可信。这是一份全面、科学、高水平的油气资源评价成果报告,是所有参评专家、单位和科研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评审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评审验收。并建议对成果报告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报项目领导小组审定,尽早上报国务院,以便为制定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编制油气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能源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2005年8月18~20日,常规油气资源评价10个子项目最终成果通过专家组评审。

⑺ 张永平的工程师

基本信息
姓名:张永平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40124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职务:副主任
毕业学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最高学位:工学硕士
所学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
从事专业:油田化学
工作单位:采油工程研究院油田化学研究室
通讯地址:大庆市让胡路区西宾路九号
邮政编码:163453 1、1986-7-1 大庆油田采油工艺研究所二室 实习员
2、1987-6-1 大庆油田采油工艺研究所二室 科研
3、1998-7-1 大庆采油工程研究院油田化学研究室 副主任
擅长专业及领域:油气田开发专业 1、1989年,朝阳沟油田压裂裂缝形态及方位的研究,市(局)级 科技成果一等奖,第五名
2、1991年,泡沫流变性及施工优化设计研究,市(局)级 科技成果二等奖,第四名
3、1991年,压裂裂缝形态模拟与监测技术研究,市(局)级 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三名
4、1994年,大庆榆树林油田压裂改造配套工艺,省(部)级 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
5、1995年,朝阳沟油田区块压裂参数对产能影响试验,市(局)级 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
6、1995年,气井大型压裂改造现场试验研究,市(局)级 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
7、1996年,水平井压裂优化设计计算机程序研究 ,市(局)级 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
8、1998年,深层致密气藏压裂优化设计研究,市(局)级 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名
9、2001年,侏罗系(4000m以内)特殊储气层压裂工艺技术,局技术创新三等奖,第二名
10、2001年,葡西地区低孔渗透储层改造及评价技术研究,局技术创新二等奖,第五名
11、2002年,徐家围子断陷兴城大型气藏发现的地质综合研究,市(局)级 技术创新特等奖,第八名
12、2004年,大庆探区深层特殊岩性、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增产技术,市(局)级 技术创新特等奖,第一名
13、2005年,徐家围子深气层增产改造工艺技术研究,省(部)级 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名
14、2005年,徐深气田发现及勘探技术,市(局)级 技术创新特等奖,第二十八名
15、2005年,海拉尔盆地勘探突破及配套技术,市(局)级 技术创新特等奖,第三十四名 1、1995年,致密气层改造工艺技术研究与试验,大庆油气勘探论文集,发表论文,第三名
2、1996年,大庆低渗透油田水平井增产及开采技术,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学会,获奖论文优秀奖,四人合作,第三名
3、1997年,中国不同类型油藏水平井开采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著作,编者之一
4、1998年,水基压裂液低伤害性能研究,黑龙江省石油学会油藏工程学会,获奖论文一等奖,二人合作,第二名
5、2000年,非均质多层砂岩油田分层开采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著作,编者之一
6、2001年,测试压裂技术在深层致密储层中的研究,黑龙江省石油学会年会,获奖论文二等奖,五人合作,第四名
7、2002年,多裂缝测试压裂解释技术在复杂岩性中的应用 ,黑龙江省石油工程年会,获奖论文三等奖,四人合作,第一名
8、2003年,大庆深气层压裂优化设计研究,黑龙江省石油工程学会,获奖论文一等奖,四人合作,第二名
9、2004年,松辽盆地北部火山岩储气层压裂增产技术研究 ,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研讨会,发表论文,四人合作,第一名
10、2005年,临江“超欠压”扶杨油层压裂技术, 石油工业出版社,著作,编者之一
11、2005年,大庆火山岩储气层压裂诊断方法与控制技术,《05国际油气藏增产改造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二人合作,第一名
12、2005年,井眼周围平面应力场分析,《05国际油气藏增产改造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三人合作,三人合作,第一名
13、2005年,大庆深部火山岩储集层压裂改造技术难点,《05国际油气藏增产改造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六人合作,第四名
14、2005年,多裂缝测试压裂在火山岩储气层大型压裂,《05国际油气藏增产改造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二人合作,第二名
15、2007年,大庆火山岩储气层压裂诊断方法与控制技术, 2007年压裂酸化技术论文集,发表论文,二人合作,第一名
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会员 1957年7月生,重庆人,重庆市武隆县长坝中学高级历史教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会员,《发现杂志》副主编。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政管理专业毕业。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生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方面有系统、深入的研究。主研方向是历史教学艺术和未来。撰写的《浅谈清王朝闭关政策的历史教训》发表于《德育报》。《系统记忆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浅谈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三点式四课型教学模式的实践》、《试论太平天国运动的经验教训》、《浅谈“三分教七分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教学谈》、《农村初级中学对发展不平衡学生的转化》、《浅谈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主要途径》、《议走马选“人才”》、《戊戌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等100篇论文和通讯报道发表在《教改探索》、《中小学教育与管理》、《学习方法报》、《中学生学习报》、《涪陵日报》等国家、市、地级报刊上,有两篇获得国家级优秀论文一等奖,有5篇获得市级以上优秀论文二等奖,有3篇获得市级以上优秀论文三等奖。1990年获得地市级团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993、1994年分别获得全县通讯工作三等奖,1995、1996年度获县教委先进宣传个人奖,1994、1995年获县优秀干部的荣誉称号,1997、1999年度获县研究先进个人奖。获20世纪专业领域贡献大奖,获世界华人风云人物大奖,中外名师等荣誉称号。个人成就被载入《中外名师录》、《中华优秀人物大典》(1999年)、《当代中国学者风采录》、《二十一世纪人才库》等5部书中。

⑻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61项,共计合同经费5.85亿元;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68篇;申请专利231项;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颁发的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1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3项、产学研合作促进奖1项,2011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2013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滨海新区技术发明奖1项。 代表性科研项目序号 项目中文名称 负责人 项目来源 1 工业酶分子改造与绿色生物工艺 郭瑞庭 863计划项目 2 单糖转化技术与稀少糖的研制 涂 然 863计划课题 3 啤酒酵母与果酒废渣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 杨 萍 863计划课题 4 生物质液体燃料的高温生物炼制 陈树林 863计划课题 5 工业微生物基因组测序与功能基因组分析 陈祖耕 863计划课题 6 生物合成的手性识别机理解析 朱敦明 973计划课题 7 化学品生物合成代谢网络的计算模拟与途径设计 孙际宾 973计划课题 8 利用ΔSRP抑制子挖掘蛋白转运新途径的基
础研究 张大伟 NSFC面上 9 大肠杆菌异丁醇合成途径中还原力调控的
机制研究 张学礼 NSFC面上 10 稀少糖醇多酶偶联细胞模型构建及其全细
胞转化研究 孙媛霞 NSFC面上 11 “纤维素乙醇的高温发酵和生物炼制”专题
“纤维素乙醇高温发酵集成技术和新工艺研究” 马延和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12 工业酶分子改造和新型蛋白质表达系统构建 田朝光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13 生物塑料及单体制造的关键技术 张学礼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14 工业微生物基因组和生物催化剂数据库的建设 马延和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15 天门冬氨酸生产的绿色新工艺 李正华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16 异戊醇的生物制造系统构建与优化 王钦宏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17 琥珀酸生产的系统生物技术 孙际宾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18 新型酶催化剂的开发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
用研究 朱敦明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19 建立一个高效的蛋白质平台进行酶制剂、酶结
构与功能的开发研究 邹培建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20 新一代测序技术应用于工业生物技术发展 陈祖耕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21 中国科学院工业微生物研究中心(北方)的建设 马延和 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业生物技术创新基地
“应用微生物研究网络”项目 22 生物炼制细胞工厂的基础和应用 马延和 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 23 以含碳气体为原料的化学品生物制造 黄志勇 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 24 绿色生物工艺研发与应用 王钦宏 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 25 生物技术转化创新体系建设 崔绣娟 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 26 基于液滴微流芯片的工业微生物高通量筛选系
统的研制 王钦宏 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 27 工业酶关键技术研究 马延和 天津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28 天津市工业微生物基因组解析 孙际宾 天津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29 大肠杆菌基因组理性设计 郑 平 天津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30 棉织物染前生物处理工艺研发集成应用 田朝光 天津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31 微生物发酵与工业酶催化合成天然复合调味料
的关键技术 孙媛霞 天津滨海新区重大科技项目 32 丁二酸生物制造的研发及产业化 张学礼 天津滨海新区重大科技项目

⑼ 有谁知道燃料化学学报的投稿格式

《燃料化学学报》投稿须知

《燃料化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主要刊载国内外燃料化学基础研究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内容涵盖煤炭、石油、油页岩、天然气、生物质以及与此相关的环境保护和应用催化等方面。本刊自2007年起与Elsevier(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合作,从每期出版的论文中选出4~8篇较好论文,出版到本刊英文电子版《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18725813)上。英文电子版期刊与印刷版期刊同步出版,英文电子版的版权归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有,由爱思唯尔负责其全球出版发行,通过爱思唯尔的ScienceDirect在线全文出版平台,向全世界相关的科研院所、大学、图书馆、公司及个人用户提供浏览和订阅。

1 投稿
1.1 本刊热忱欢迎国内外学者投稿,中、英文稿均可。内容主要涵盖以下研究领域:
能源转化和加工利用过程中的化学基础研究
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
新能源和替代燃料合成的应用催化基础研究
氢能、燃料电池、合成燃料、C1化学
能源转化、利用中的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化学基础研究
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水污染
学报栏目设置:
研究论文报道学术价值显著、实验数据完整、具有原始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研究快报迅速报道学术价值显著的重要研究工作最新进展;
研究简报主要报道研究工作中的部分或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综合评述一般为预约稿。系统介绍作者所从事的某一研究领域的工作及取得的学术成就,进行规律性概述,并能提出新的观点。
1.2 来稿请邮寄单位推荐信原件,请注明文稿无泄密、无一稿多投和署名争议等内容,并加盖公章。参考格式可从学报网站下载(http://rlhxxb.sxicc.ac.cn)。第一作者(或投稿作者)为研究生的,请在推荐信上加注导师(通讯联系人)签名。投稿论文内容为第一作者上研究生时的主要工作,目前第一作者已到新的工作单位,且论文署名第一单位为新的工作单位的稿件,除需要第一单位的推荐信外,请附带第一作者上研究生时单位的署名认可信,并加注导师的签名。
本刊将以收到推荐信原件的日期作为正式的投稿日期,并开始进行稿件的初审。若在收到作者电子稿后两周内编辑部仍未收到该篇稿件的单位推荐信,本刊将认为是作者自动撤稿。
1.3 单位推荐信邮寄地址:山西 太原 桃园南路27号
太原市 165信箱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燃料化学学报》编辑部
邮编:030001

2 稿件及出版
2.1 从收到推荐信之日起开始审理,一般在2~3个月内会有结果。对不宜采用的稿件我们将尽快通知作者。不刊用的稿件恕不退还。对于超过3个月未收到消息的稿件,可向编辑部查询。
2.2 接收稿件的出版日期,将根据文章的质量和修改稿返回日期,由编辑部决定。任何其他希望提前出版的理由本刊恕不考虑。
2.3 即将刊出的稿件,编辑部会提前1个月左右通过E-mail给作者发校对稿和版权转让协议(由于页码所限,每期会有3~4篇版面调整机动稿,被调整下的稿件将顺延至下期发表)。请作者在收到校对稿后7日内将校对意见通过E-mail返回编辑部,逾期未收到作者校对意见将视为对默认校对稿。经全体作者同意并签署版权转让协议后,请在7日内将原件扫描后E-mail、或传真发送至编辑部,未签署版权转让协议的稿件本刊将不予发表。
2.4 作者投稿时不需要交任何费用。校对稿发出后将通知作者交论文发表费,论文发表费包括版面费(100元/页)和审稿费(150 元/篇)。论文发表费将给作者出具正式税务发票,发票单位为通讯联系人所在单位,所以务必请作者投稿时提供准确的通讯联系人及其单位。由于需要统一去我所财务处开发票,作者收到发票可能要耽搁1个月左右,请作者谅解。
2.5 经审查推荐录用为在印刷版和英文电子版同时发表的文章,编辑部将E-mail通知作者进行中文文章的翻译(英文文章亦通知作者),接到通知后,作者如在规定时间(3周)内完成文章的翻译并返回编辑部,将免收相应的印刷版文章的版面费和审稿费(稿酬亦无。英文电子版无版面费、审稿费和稿酬),并酌致与稿酬相当的翻译费。
2.6 期刊印出后,酌致稿酬,并赠当期期刊2本和分装本10份。稿酬和赠送期刊将邮寄给通讯联系人(导师、付论文发表费单位)。对于其他额外刊物、分装本、正式稿件电子文本等要求,编辑部恕不回复。

3 稿件格式及要求
3.1 文章题目应明确简洁地反映研究成果的实质和特点,长短适宜,不使用不规范的缩略语、符号和代号,不常见的外文名语和化合物应写全称。
3.2 作者的工作单位应写标准全称;外国作者的姓名请写全称,名字部分不要缩写,单位请用中文写出单位名称、城市、国家和邮政编号。
3.3 请在文章首页下角注明以下信息:
(1) 基金资助项目的基金名称和项目批准号;
(2) 通讯联系人及其电话、传真和电子信箱;
(3) 第一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出生年、籍贯、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
3.4 中文摘要包括文章主要结论,要具体到数据,中文摘要不多于350个汉字。
3.5 英文摘要应比较具体
(1) 英文摘要的句型力求简单,通常应有10个左右意义完整、语句顺畅的句子;
(2) 英文摘要不应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3.6 关键词应在摘要后面给出,为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一般选取3~6个能反映文章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中英文词。
3.7 前言应简要说明下列问题
(1) 在前言中简要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引出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特别是近2年的最新进展;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拟解决的问题及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2) 介绍背景时不应忽视国内同行的工作,请引用本领域国内核心期刊上的优秀文献;
(3) 对于作者本人的系列工作,应引出前面已发表过的文献,以便保持信息的完整性;
(4) 前言的篇幅不宜过长或过短,不应描述实验结果;
(5) 文章中提到文献的作者时,只须写出第一作者的姓氏,多于一位作者时后加“等”或“et al”,文献编号紧接其后,如“Munroe等[3]”。
3.8 正文可以包括: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的观测结果、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实验部分”和“结果与讨论”部分应分清层次,并加上适当的小标题。
“实验部分”应较详细地描述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以使他人能够进行重复实验为准。试剂和仪器用中文标明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及名称。催化剂应给出具体的组分及含量,如涉及保密,请先申请专利,待专利批准后再发表文章。
3.9 物理量、计量单位及其符号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例如:
(1) 物理量(斜体):浓度用小写c,压力用小写p,摄氏温度用小写t,热力学温度用大写T,产率w,选择性s,转化率x,化学位移δ,质量比m/m,摩尔比n/n,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 Ф;
(2) 单位(正体):秒s(不用sec),分钟min,小时h,天d,浓度mol/L,压力Pa,长度nm,转速r/min,化学位移的单位是1(可不写,用ppm者应去掉ppm)。以ppm,ppb等表示某物质的含量是不确切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改为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Ф,摩尔分数x或质量浓度(g/mL)等;
(3)特别注意“ppm”不能使用。
3.10 图表要避免重复,数目尽量精简,同一来源的数据只需用图或用表表达一次,能合并的图尽量合并,能用文字叙述时(如只有3~5个数据时)尽量不使用图表。
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即不看正文,仅从图表及其标题和注释等内容就可获知有关实验对象、方法、条件及结果等信息。注意事项如下:
(1) 图表中的图题和表题需中英文对照,其它文字均采用英文;
(2)图表的标题应详细完整;
(3)在图注和表注中给出主要的实验条件;
(4)图表中若有缩写词或代号,就在第一次出现时在图注或表注中给出全称或解释;

(5)图片与图中说明文字尽量分开。曲线分别用“a、b、c等”英文小写字母表示,曲线说明和符号说明等列于中英文图题下方。
(6)文中各插图均为黑白图,尽可能采用origin绘图软件生成的文件。

具体参数如下:字体(Time New Roman)、字号(21);
Format →Page →Graph1(Width: 20 cm; Height: 13.5 cm) →Layer1(Left: 2.8 cm; Top: 0.5 cm; Width: 16.7 cm; Height: 11 cm)→Line(Width: 1; Color: Black) →Symbol(Size: 6)
(7)如有照片,请提供层次分明的黑白照片(最好提供单独的JPEG图形文件);
(8) 对于那些没有数据而且虽经作者处理但图的质量仍较差的谱图(即由谱学仪器绘制的图),请作者提供其原始谱图或质量好的复印件。

参考文献的著录请参照下列格式:
1) 总体规范
参考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可参见表1按下面格式著录: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例:

[J]—纸张期刊
[J/OL]—网上期刊
[M]—纸张图书

[M/CD]—光盘图书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CP/DK]—磁盘软件
[EB/OL]—网上电子公告

表 1 参考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期刊
文章

专著

论文


学位
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报纸
文章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J

M

C

D

R

S

P

N

Z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载体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磁带

磁盘

光盘

联机网络

纸张

数据库

DB

CP

EB

MT

DK

CD

OL

不注明

DB

参考文献按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
各类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1) 期刊文章
[序号]作者 (列出全部作者). 章题名[J].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页码.
例: 郭小汾, 杨雪莲, 陈勇, 谢克昌. 垃圾中可燃物的燃烧动力学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 1999, 27(1): 62-67.
(GUO Xiao-fen, YANG Xue-lian, CHEN Yong, XIE Ke-chang. Combustion kinetics of combustibles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J].J Fuel Chem Technol, 1999, 27(1): 62-67.)
(2) 专著(书籍)、论文集
[序号]作者. 书或文集名[M或C]. 版本(第1版不注).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例: 刘振海. 分析化学手册(第八分册)热分析[M]. 2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LIU Zheng-hai. Handbook of analytical chemistry-thermal analysis (Vol.8) [M]. 2nd ed. Beijing: Chemical Instry Press, 2001.)
(3) 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作者. 论文或报告题名[D或R].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份.
例: 李春义. 同位素瞬变实验方法的建立及Ni/Al2O3催化剂上CH4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的研究[D]. 北京: 石油大学, 1999.
(LI Chun-yi. Mechanistic study on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syngas over Ni/Al2O3 catalys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1999.)
(4) 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C]// 主编. 专著或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例: 赵增立, 唐兰, 马晓茜. 生物质的氮气等离子体热解研究[C]//第十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全国青年等离子体讨论会论文集. 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156-159.
(ZHAO Zeng-li, TANG Lan, MA Xiao-qian. Biomass pyrolysis in an argon/hydrogen plasma reactor[C]//Processings of 10th China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conference and youth forum on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National Defence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ess, 2001: 156-159.)
(5) 专利
[序号]发明人.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专利号[P]. 出版日期(年-月-日).
例: 刘冠华, 左丽华, 舒兴田. 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 中国,1084101A[P]. 1994-01-01.
(LIU Guan-hua, ZUO Li-hua, XHU Xing-tian. The preparation of multiplex catalytic material containing zeolite beta and silicon gel: CN, 1084101A[P]. 1994-01-01.)
(6)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
例: GB/T528,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S].
(GB/T528, Vulcanized rubber and thermoplastic elastomer-determination of elongation[S].)
(7) 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 万锦堃.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 (1983~1993). 英文版[DB/CD]. 北京: 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 1996.
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www.cajcd.e.cn/pub/wml.txt/980810-2. html, 1998-08-16/1998-10-04.
(8)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Z].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⑽ 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详细资料

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七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

法籍华人 高行健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

一、生平简介
李政道(Tsung-Dal Lee 1926~)理论物理学家。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1943~1944年在浙江大学(当时一年级在贵州永兴)物理学系学习;得到老师束星北的启迪,而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1944年因翻车受伤停学。1945年转学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1946年受他的老师吴大猷的推荐,得国家奖学金,去美国深造,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1948年春天,李政道通过了研究生资格考试,开始在费米的指导下作博士论文研究。

1949年底,在费米的指导下,李政道完成了关于白矮星的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在该校天文学系半年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物理系一年任讲师并从事研究工作。

1950年,李政道和来自上海的大学生秦惠君结婚。他们有两个孩子,长子李中清,现任加州理工学院历史教授;次子李中汉,现任密歇根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1951年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讲座教授,1964年任该大学费米物理学讲座教授,1983年任该大学全校讲座教授。他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杨振宁:把高质量的学生变成高质量人才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回顾20世纪科学的发展,杨振宁认为主要成就体现在3个方面:学会了控制电子的行动;发现了研究极小结构的方法;离开了地球引力实现了登月梦想。

展望21世纪,杨振宁认为中国将于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我这样说原因有四:一、中国有数不清的绝顶聪明及可塑造性强的年轻一代,这是科技发展之首要前提。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重人伦和勤俭的同时,也重视教育,势必令上述人才大有可为。三、中国在过去一百年的发展中已经走出了固步自封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对近代科学的热忱。四、中国内地、香港、台湾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杨振宁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几年就成功研制出原子弹,从那时就培育和积累了一大批基础人才。“中国人是有很高素质的。比如清华大学的生源就不比美国哈佛大学的差,但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把高质量的生源变成高质量的人才。”杨表示有信心随着经济的发展、科研条件的改善,继本世纪的华裔科学家之后,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必将于下个世纪在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本土出生、成长,并在本土出成果的科学家要获得诺贝尔奖,从现在算起,20年足够”。
丁肇中

1976年12月10日,40岁的丁肇中赴瑞典皇家
学院领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奖自1901年开始颁
发,从那时候起至1976年的75年中,丁肇中是第三位
金榜提名,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血统科学家。在隆重的颁奖
仪式上,他先用汉语然后用英语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他说“
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我是在旧中国长大
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
的重要性。中国人有句古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这种落后的思想,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害处
。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都倾向于理论研
究而避免实验工作。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
基础。特别是物理学,它是从实验产生的。我希望由于我这
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注意
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

丁肇中祖籍山东省日照县。1936年1月出生在美国
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母正在美国进行访问。后来
,丁肇中曾这样说起过自己的身世。他说:“我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初期出生在一个由教授和革命志士组成的家庭里。我
的父母都希望我出生在中国,但在他们访问美国时,我提早
出世。由于这个意外,我成为美国公民。这个突来的小插曲
,却也影响了我的一生。”他出生3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
国。丁观海教授一家人回国后不久便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七
·七事变”,孩提时代的丁肇中,伴随着兵慌马乱的岁月。
他回忆这段时日时曾说:“我在出生3个月的时候回到了中
国。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我一直是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
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其父丁观海先在山东大学执教,
1938年到重庆大学任工程学教授。母亲丁隽英任四川教
育学院心理学教授。丁肇中的童年是在中国大陆度过的。起
初就读于重庆磁器口小学,直至抗战胜利后,随父母迁到天
津,勉强念完小学。1948年冬,丁观海到台湾省台南工
学院教书,并举家迁至台湾。1956年9月他只身赴美,
进入密执安大学工学院研读。起初学的是机械工程,后来他
发觉自己的兴趣主要在物理方面。第二学期,他选了些物理
学和数学的课程。大学第二学年,他转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物
理系。

1959年他毕业于该校研究院,取得了数学和物理方
面的两个工学学士学位。翌年又获得理学硕士学位。他还以
优异成绩获得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特别奖金。不久又获得美国
科学基金会奖。1962年,丁肇中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直到1974年夏末秋初,丁肇中的实验进入到关键的
时刻,高能加速器中质子相撞,每时每刻都在牵动着他与同
事们的心。当他们将粒子质量的方位降到30—40亿电子
伏这个范围的时候,突然间一个新的粒子出现了,它以极长
的寿命分解出正负电子。丁肇中此时兴奋极了。不过,严谨
、慎重的这位华人学者并没有立即宣布这一发现。从8月至
10月,他们又进行了多次这样的实验,待取得无懈可击的
数据时,丁肇中才于1974年11月12日向全世界公布
了这一惊人的成果。科学实验有很多趣闻。丁肇中的实验是
在东海岸进行的,正当他已经捕捉到瞬息万变的J粒子的时
候,在西海岸,美国物理学家希特带领他的斯坦福研究小组
也发现了这种新的粒子。的来,东海岸和西海岸发表的实验
报告几乎一样。不同的是,对这种新粒子,丁肇中称之为“
J”,希特呼之为“Ψ”。那么到底是谁首先发现这种新粒
子的呢?这是一桩难分难解的悬案。因此,丁肇中和希特同
时获得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将,他们所发现的新粒子被
称之为J/Ψ粒子。

[李远哲] 1936年出生于台湾新竹县,196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土学位后,先后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和哈佛大学任博士后。1968—197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升为教授,1974年又回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化学教授。曾在哈佛大学和李远哲合作从事分子束研究的赫希巴哈教授称赞他为“惊人的实验天才”。后来李远哲发展了赫希巴哈用交*分子束研究分子反应动力学的思想,创造了新的一代交*分子束装置。用此装置来研究分子反应动力学所得到的信息和反应过程的细节远远走在反应轨迹的理论计算前面。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分子束装置。李远哲被誉为“分子束化学真正的实现者”。到1986年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李远哲发表的各种论文有180多篇。李远哲还在反应动态学、光化学、光谱学、分子间与分子内能量传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1986年李远哲教授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86年美国化学会德拜物理化学奖、美国国家科学奖。他是获奖中最年轻也是近十年来研究成果最多的化学家之一,也是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第一位华裔化学家。李远哲是中国人,他在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也做了一定的贡献,他帮助台湾省搞原子分子研究所,1986年指导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建成分子光束激光裂解产物谱仪。对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分子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也给予了很多指导。
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天,朱棣文说,他骑着自行车,朝着目标往山路上攀爬,达到了目的地。这种攀登高峰的踏实感受,也只有在努力过之后,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掌声响起。在瑞典皇室、全球顶尖学者以及贵宾一千四百人的目光下,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华裔朱棣文正站在学术最高殿堂之上。此时此刻,尽管欧洲正飘飞着圣诞季节的白雪,朱棣文心里却是无比的炽热。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十六世手中,他接下了荣耀,脑子里闪过的是许许多多在实验事里度过的日子——看着实验结果成功失败,起起落落……而今,他终于精精确确地以“光束蜜糖(雷射制冷捕捉技术,Laser Cooling Trapping)”抓住了原子,从而拥有了学士界最闪亮的光环,永远在世界物理学的史册上留名。

朱棣文,这位史丹福大学第一位华裔教授,学生喊他Steven。平日里习惯穿着淡色长袖衬衫,袖子整齐地卷得高过手肘,显得很是清爽自然。自从1997年10月14日凌晨那个划破宁静夜空的、来自斯得哥尔摩的电话传来喜讯,他和他的家人便开始不得清静。从那时起,他就被媒体包围着。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仍是一身简单的休闲服装,在电视、报纸、杂志上出现。他还是一样的他。
朱棣文祖籍是中国江苏太仓。1948年2月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士市,1970年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数学及物理双学士,1976年获柏克莱加大学物理学博士,并在学校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1978年,他到美国贝尔实验室担任电磁现象研究员,五年后,升为电子学研究部主任,并在1987年赴史丹福大学任教授至今,曾于1990年担任系主任。
1993年,他与另一名研究学者共得国际大奖沙乌地阿拉伯“国际科学奖”,两人合得奖金约十万美金。
同年又被选为美国科学院第130届院士。1996年,荣获古根汉研究奖,并获美国物理学会学术奖。这次诺贝尔物理奖,朱棣文是与马里兰州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科学家菲利普斯以及法国科学家柯恩但诺吉一同分享这分殊荣。三人同时共分诺贝尔奖金约100万美金。
朱棱文是继1957年的杨振宁、李政道,1976年的丁肇中和11年前的李远哲之后,第五位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在他之后,还有一位华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崔琦又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六位华裔获奖人中,除李远哲为诺贝尔化学奖外,其余皆是物理奖。
朱棣文的获奖研究,得追溯到十四年前。当时他还是贝尔实验室的一员。在低温物理的研究领域中,“光束密糖(Molasses)”这个物理学名词它让朱棣文“甜在心中,爱不择手”。原来“光束蜜糖”指的是利用雷射光达到冷却气体的效果。朱棣文他们所进行的“雷射致冷捕捉”,就是利用雷射冷却原子后,能够进行精确测量的研究。原子在室温中非常活泼,以百公里的速度活蹦乱跳,若利用雷射光达到冷却,气体冷却至几近绝对零度,原子一旦陷入,也在此时活动得非常缓慢,再利用光与原子交互作用的时间拉长了,便可用来精确测量物理量。
这个研究最重要的是如何应用。事实上,朱棣文最常引用的例子就是“重力测量”,这样的解析早已令学术界和科技业界感到惊喜乐观。利用原子在超低温状态时,科学家可进行重力分布研究,最佳的运用方式就是在油田勘探方面。这项应用将使得石油开采成本降低很多,己有不少石油公司对这项研究非常有兴趣。相同的应用还可能发现环宙间更多的秘密得以找到答案。另一重大应用则在生物物理,也是利用雷射致冷捕捉技术,可以解读DNA。
朱棣文的父亲朱汝瑾也是当代科学家,1949年自大陆来美,现在已有八十高龄。朱汝瑾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博士,他的妻子是当年曾在同一大学念经济系的朱李静贞。朱汝瑾和朱棣文同属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父子档”。朱父于1964年当选第五届院士,朱棣文则在父亲以及另四名院士崔琦、卓以和、顾毓秀以及田炳耕共同推荐下,于1994年以高票获选为院士。朱汝瑾曾在美国圣路易、维吉尼亚、纽泽西等多个大学任教授,还担任过美欧地区化工、石油、太空等六十多个企业公司的顾问。 朱棣文是家中的老二。他的哥哥朱筑文为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博士,哈佛医学院毕业,现在是史丹福大学医学院教授。弟弟朱钦文是哈佛法学博士,现为洛杉矾执业律师。这个家庭,真的称得上是一个“博士之家”。
作为一名成熟的科学家,朱棣文有着自己的人生皙学。他常说:“我们不一定要是天才,但我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我们会时常受到挫折,但不要失去热情。” 虽然朱父和三个杰出的儿子都是顶尖科学人才,其实,当年朱父不太赞同朱棣文念物理,因为“这一行要出头太难了”。从小就爱画画的朱棣文,父亲觉得或许建筑对于他是个不错的出路。然而,身上满是物理细胞的朱棣文把绘画的天分用在绘制物理结构图上了。好在父亲后来并没有太刻意地阻拦他;而他,也终于以自己的努力,冲破了这条被视为崎岖的路。
在学生及友人眼中,朱棣文有着浓厚的科学家气质,而且饶富幽默口才。他常常能即兴地发表学术演说,深度中还能穿插趣味。无论是在研究上、工作上,甚至是教学上,他都有一套“以退为进”的哲学。他对自己、对学生并不会定下过高的要求,他觉得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才会激起更旺盛的动力,使自己更有信心。他酷爱运动,每周五固定骑自行车到校园,并趁着实验空档“溜车”。在他,运动带来的爆发力正如同物理实验中击出的美丽火光一般,是物理之“力”与人生之“美”的结合。
朱棣文在研究中兢兢业业,悠游于物理的世界中。在他,获得全球的认同,是否是自己最大的心愿?朱棣文却答:视自己为一名科学家,最大的希望是无论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自己在斗大的实验室中的成果,能够对人类产生贡献,与人类的生活真正的结合在一起。

瑞典皇家科学院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宣布,把一九九八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们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
崔琦和斯托尔默在一九八二年对在强磁场和超低温实验条件下的电子进行了研究。他们将两种半导体晶片砷化镓和砷氯化镓压在一起,这样大量电子就在这两种晶片交界处聚集。他们将这种晶片结合体放置在仅比绝对零度高十分之一摄氏度(约摄氏零下二百七十三度)的超低温环境中,然后加以相当于地球磁场强度一百万倍的超强磁场。他们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量子流体具有一些特异性质。一年之后,劳克林教授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做出了解释。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科学家又陆续作出一些重大发现。这三位科学家的成果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崔琦因此获得美国著名的弗兰克林奖。崔琦在互联网自己开设的网址上称,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研究金属和半导体中电子的性质。他的这些研究将可应用于研制功能更强大的电脑和更先进的通信设备。
崔琦,一九三九年生于中国河南省,五十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一九五七年在培正中学毕业,随后到美国继 续深造,一九六七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在美国,贝尔实验室被称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摇篮”,崔琦正是在这里和施默特发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1982年),两人因此在1998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九八二年至今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目前他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崔琦的妻子是挪威裔美国人,他们有两个女儿,长女爱琳曾在武汉留学。
在美国,据新华社引述崔琦教授来自中国的学生李济群等人介绍,崔琦为人随和,但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他思维敏锐,在师生中威望很高。十三日清晨崔琦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当大家向他表示祝贺时,他像平常那样微微一笑,只说了句“谢谢”就躲了起来。据介绍,崔琦非常关心祖国,经常与中国学生谈论祖国的发展情况。
参考资料:http://www.lczxx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0&ID=830

阅读全文

与杨成果石油大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灰烬创造者职业 浏览:566
德州扑克发明者 浏览:78
如申请驰名商标 浏览:225
知识产权平台协议书 浏览:506
个人存款证明的期限 浏览:466
四川正华知识产权公司 浏览:287
海南期货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74
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浏览:875
执转破成果 浏览:20
羊年限定金克丝现在多少钱 浏览:568
附近店面转让或出租 浏览:412
广东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商标 浏览:287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汇报 浏览:314
横滨商标印刷有限公司 浏览:28
珠吉转让 浏览:191
商业住房贷款年限55岁 浏览:148
2013工商局个人总结 浏览:712
驰名商标申请的条件 浏览:778
工商局和公安局哪个好 浏览: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