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记得有个电影讲得是,一对男同性恋,其中一个是华裔,迫于父亲的压力,无奈找了个假的女朋友,没想到假
喜宴(1993)
导演:李安
编剧:李安/詹姆斯·沙姆斯/冯光远
主演:赵文瑄/归亚蕾/金素梅/郎雄/米切尔·利希藤斯坦
类型:剧情/喜剧/爱情/同性/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台湾 / 美国
语言:汉语普通话 / 英语 / 上海话
上映日期:1993-08-04
片长:106 分钟
又名:The Wedding Banquet
㈡ 青春与写实,台湾的这些同志电影你看过几部
前几天台湾刚举行同志巡游,看起来台湾对同志的态度比内地要开放很多, 从华语同志电影的角度来看,无论产出量还是质量也都足以碾压我们。 这周末,Q叔带大家盘点一下台湾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同志电影。
提到台湾电影,不得不让人想到青春电影,白衣飘飘的校园时代,性的觉醒和青春的躁动都是非常好题材,台湾同志电影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青春电影,讲年少往事,讲初恋,讲成长痛楚。
提到台湾青春片很多人都会想到这一部,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的故事,桂纶镁,陈柏霖嫩得都可以掐出水来。桂纶镁饰演的孟克柔在墙上反复写着:“我是女生,我爱男生?”,道出了其中隐藏的同性情愫。
《带我去远方》
故事发生在海边宁静的小渔村里。讲述一个色盲小女孩阿桂和同性恋堂哥阿贤的故事。 妹妹对阿贤哥产生了朦胧的爱恋,哥哥却爱着同性。很多感情我们都无法触及,因为它太靠近。他们都在守护彼此的秘密,一起计划离开生活的小渔村,奔赴不会被人当做异类的自由天堂。
《盛夏光年》
由张睿家和张孝全主演的这部电影,应该算是台湾同志电影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了,两男一女的经典人物设定。 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男孩,长大后这份友谊在慢慢变质。大概也是从这部开始,张孝全连续演了好几部同志电影。另外还有五月天献唱的主题曲。
《女朋友·男朋友》
还是两男一女的三角恋,跟盛夏光年有点类似,这部由张孝全,桂纶镁,凤小岳主演的电影,Q叔觉得比盛夏光年要好不少。青春加上学生运动的背景,道出自由的主题。我们友谊无法长存,因为我对你动心了。
《渺渺》
范植伟,柯佳嬿和张榕容主演的这部,对比前面几部还是比较特别,说起来就是,她爱她,她爱他,他爱他的故事。他,直到他离世后才敢承认爱着他;她,直到她离开时都不敢说喜欢她。人生渺渺,世事难料。
《花吃了那女孩》
本片由四段感情故事“在一起很快乐”“不在一起很快乐”“不在一起不快乐”“在一起也不快乐”独立交错的演绎爱情的味道,四对女孩之间的故事。部分演员也都挺出名有林嘉欣、、王心凌、莫子仪、陈绮贞等。
以上就是台湾同志电影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几部涉及青春题材的电影。华语语境里,同志也往往会牵涉到传统习俗,亲人关系,社会压力等话题,这类题材台湾同志电影也有不少佳作。
《喜宴》
前几天已经单独推荐过,李安的这部电影,讲的是一出形婚闹剧,在20年后再看,依然没有过时,借助同志的话题,表达导演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思考,亲人关系,中国传统习俗的反思。
《那天妈妈来看我》
这是一部比较让人心痛的电影,白冰冰饰演的母亲,在母亲节那天,知道了小儿子性取向和死亡消息的双重打击。最后的哭诉很揪心。.
《艾草》
同样是一部跟母亲有关的电影,58岁的母亲吴艾草早年间曾与异乡老师私奔,可算是思想开放的女性。然而她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小儿子宋海是同志,留学而归的大女儿宋伶也跟黑人有了私生女。面对儿女们的离经叛道,内心陷入苦苦的挣扎中。
《夜奔》
《林冲夜奔》是昆曲中的一出剧目,本片由黄磊,刘若英和尹昭德三人主演,背景为民国,讲述海归徐少东和未婚妻英儿以及戏班主演林冲之间的感情纠葛。本片最大的亮点是那些文艺的念白。
导演徐立功说:在我的世界里,只有真爱,没有性别;性别只是肉体结构上的不同,性灵上是不分彼此的。这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爱是超越性别的。
《孽子》
这是一部同志剧,根据白先勇长篇小说《孽子》改编。跟国内那些耽美剧很大区别在于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同志剧,残酷而真实。
本剧也囊括了台湾不少当年的年轻演员,包括前面提到的张孝全、范植伟,杨佑宁等。故事发生在“新公园”荷花池周围的黑暗王国。“写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独自彷徨街头,无所依归的孩子们。”
《醉生梦死》
这部是去年的新片,讲社会底层人物,描述一个母亲、一对兄弟和一名房客共处一屋的悲伤故事,片中除有浓厚母子情、兄弟情,也有在张作骥电影首见的同志情。
台湾其实还有不少同志电影,比如任贤齐主演的《明天记得爱上我》,杨佑宁主演的《十七岁的天空》,杨丞琳主演的《刺青》等等,包括台湾导演蔡明亮也拍过不少涉及同志情的电影,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你看过哪些?你有什么其他好推荐,都欢迎再下方评论。
㈢ 世界各地的第一部同志片,直到今天我才找全
在全球电影的长河中,第一部同志题材作品的诞生,往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突破与革新。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探索那些里程碑式的电影,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印记,也揭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性恋故事。
印度的革新之声——《真雄起》(2020)
这部影片作为宝莱坞的先驱,以其大规模公映,有力地推动了同性文化在印度社会的接纳与讨论。
中国内地的隐秘觉醒——《东宫西宫》(1996)
张元导演的这部作品,胡军饰演的小史角色,是大陆电影界首部公开触及同志议题的佳作,开启了中国同志电影的新篇章。
香港的觉醒印记——《面具》(1974)
尽管秦汉在《面具》中饰演的男妓角色带有侮辱性称谓,但这部电影作为华语电影中的首部同志元素影片,无疑在禁忌的领域划下了第一道痕迹。
台湾的勇敢突破——《孽子》(1986)
改编自白先勇小说的《孽子》,是台湾首部公映的同志电影,它以深刻揭示了保守年代对同性恋群体的束缚和挑战。
韩国的写实探索——《公路电影》(2002)
这部作品在挑战观众认知的同时,也标志着韩国同志电影向着写实主义的迈进,如《王的男人》的商业与艺术并存,成为韩国电影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笔。
日本的性别革命——《蔷薇的葬礼》(19XX)
作为日本同志电影的开山之作,《蔷薇的葬礼》打破了性别刻板印象,随后的《御法度》等作品巩固了日本电影在这一领域的地位。
泰国的热带爱情——《曼谷之恋》(20XX)
阿彼察邦的这部作品,作为泰国首部同志电影,为观众展现了独特的热带风情与情感世界。
从马来西亚的审查挑战到越南的正面呈现,每个国家的同志电影都在寻找自我表达的空间。例如,越南的《迷失天堂》(2002)和以色列的《我的军中情人》(2002),它们都是各自文化背景下同志电影的闪光点。
英国的《受害者》(1961)和《我美丽的洗衣店》(1985)不仅揭示了社会的禁忌,也展现了爱与挣扎的故事。而意大利的《爱情神话》和法国的《特殊的友情》,则以艺术的视角探讨了更深层次的情感纠葛。
每个国家的电影都留下了独特的LGBT印记,从美国的《无因的反叛》到阿根廷的《烈焰焚币》,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了全球同志电影的发展,也见证了对性别平等的不懈追求。
这些首部同志电影,如同一道道彩虹,照亮了全球电影史上的暗角,证明了爱与理解的力量。它们不仅是艺术的创新,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为LGBTQ+群体争取平等权利的道路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