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按年付息的债券实际利率怎么算
1.按年付息的债券实际利率要用插值法计算。
2.举例如下:
已知x公司购买5年债券支付价款1000(含交易费用),面值1250,票面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59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求实际利率。
解析:
实际利率公式 1000=(1250*4.72%)*(P/A,R,5)+1250*(P/S,R,5)
用"插入法"可以算出实际利率。
其中(P/A,R,5)是一个数字,可以从《年金现值系数表》中查到;(P/S,R,5)可以从《复利现值系数表》中查到。
所以,59×(1+r)^(-1)+59×(1+r)^(-2)+59×(1+r)^(-3)+59×(1+r)^(-4)+(59+1250)×(1+r)^(-5)=1000(元)
最后,r=0.099953184=9.995%
3.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购买价款* 实际利率
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面值 *票面利率
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价的摊销额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注意: 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面值+ 尚未摊销的溢价或 - 未摊销的折价。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B. 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借/贷差摊销时,摊销额( )
D
因为摊销额是用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与用实际利率计算的投回资收益的差额,答前者是不变的,一直都是面值*票面利率,后者是变动的,是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如果是折价购买的,那么摊余成本会越来越大,直到等于面值,这时算出来的投资收益越来越大,那么差额越来越小,所以摊余额是逐期递减;而如果是溢价购买,则相反,摊余额逐期递增
C. 购买短期债券的折溢价摊销和利息摊销(实际利率法)
实际利率法又称“实际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费用按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债券帐面价回值计算,按答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即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
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 * 实际利率
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面值 * 票面利率
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4、在折价发行(即发行价低于债券票面价值)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记入“投资收益”)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记入“应收利息”)
注意: 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 = 面值 + 尚未摊销的溢价或 - 未摊销的折价。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D. 有关企业发行债券计提利息的会计分录。
1、发行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4861265
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 138735
贷:版 应付债券— 面值权 5000000
2、年末计算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194450.6
贷:应付利息 150000
应付债券— 利息调整 44450.6
3、年初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150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0
4、到期偿还时
借:应付债券— 面值 5000000
应付利息 150000
贷:银行存款 5150000
(4)一次付息债券利息摊销扩展阅读
记账规则
1、应有自己的工作模式:代理记账会计最好只接收自己擅长的企业类型,因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记账特点,比如加工制造业,它的二级科目太多。代理记账会计一个人不一定能面面俱到,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会计应当只做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
2、工作的效率问题: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做别的事情,比如听音乐,打电话,因为会计工作是很精细的,一个小数点之差就会导致企业税务出问题,再者,代理记账会计身兼十多家企业的财务工作,工作的效率也是很重要的。
E. 写分录1,计提发行债券的利息2,计提固定资产折旧3,财产清查中发现存货盘盈,4无形资产价值摊销
1.计提发行债券的利息
借:制造费用(制造产品)
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在建工程(为建生产线)
研发回支答出(无形资产研发)
贷:应付利息(分期付息一次还本)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借或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借:管理费用(管理部门)
制造费用(生产车间)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
贷:累计折旧
3.财产清查中发现存货盘盈
处理前
借:存货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处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某某人
营业外收入(查不到原因作为收入)
4.无形资产摊销
借:管理费用
制作费哟(专门用于生产某些产品)
贷:累计摊销
F. 关于一次还本付息的应付债券与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的利息计算问题
处理方法是相同的
在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利息费用时,不管是一次还本付息的,还是期末付息的,在计提财务费用(也就是每期的利息摊销)时,应先计提应付利息。
实际上,摊余成本是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以下调整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利息调整金额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如果企业持有的投资为到期一次换本付息的,还应加上已计提的利息。这里之所以没有提到分期付息的情况,是因为,对于分期付息的情况,宣告发放利息当日就已确认为收入。
与一次还本付息中“应计利息”当对应的,分期付息的账户科目应为“应收利息”,一个为投资的二级科目,一个是应收账目,为资产账目下的一级账户,是有所区别的。
G. 8.下列可以影响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摊余成本有( ).
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教材p184页
即摊余成本 = 初始确定金额 - 已偿还的本金 -或+ 累计摊销额 - 减值损失(或无法收回的金额)
所以B按照实际利率法对初始确认时产生的利息调整的摊销C已收到的本金D已发生的减值损失这三个选项很容易选出来。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持有至到期投资若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摊余成本算法: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应计利息+(-)利息调整.
所以可看出A债券持有期间按照票面金额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即应计利息会影响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摊余成本,E初始购入时发生的交易费用是计入初始成本里的,所以影响期初摊余成本。
H. 持有至到期投资 分期付息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各自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
分期付息的债券现金流包括多次现金流入,即每年付息现金流和最后一次还本付息现金流,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其收益是分期实现的,所以要把溢价或折价的部分按实际利率分摊到各期,而一次还本付息只有一次现金流,直接按实际利率计算每期收益就可以了。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此时,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
这里可以将期初摊余成本理解为本金,而每期的现金流入可以理解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其中“现金流入-实际利息”可以理解为本期收回的本金。
(8)一次付息债券利息摊销扩展阅读:
如何界定持有至到期投资
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都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但期限较短(一年以内)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也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企业不能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定义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如果企业管理层决定将某项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则在该金融资产未到期前,不能随意地改变其“最初意图”。也就是说,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应当是明确的。
持有至到期投资提前处置的情况
企业将某项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后,可能会发生到期前将该金融资产予以处置或重分类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表明企业违背了将投资持有至到期的意图。
企业将尚未到期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本会计年度内予以出售或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
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内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时,则企业在处置或者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且在本会计年度及后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不得再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但是,下列情况除外:
1.出售日或重分类日距离该项投资到期日或赎回日较近(如到期前三个月内),且市场利率变化对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2.根据合同约定的定期偿付或提前还款方式收回该所有初始本金后,将剩余部分予以出售或重分类。
3.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项所引起。此种情况主要包括:
(1)因被投资单位信用状况严重恶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2)因相关税收法规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税前可抵扣政策,或显著减少了税前可抵扣金额,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3)因发生重大企业合并或重大处置,为保持现行利率风险头寸或维持现行信用风险政策,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4)因法律、行政法规对允许投资的范围或特定投资品种的投资限额做出重大调整,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5)因监管部门要求大幅度提高资产流动性,或大幅度提高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的风险权重,将持有至到期投资予以出售。
I. 计提债券利息的会计处理
借:财务费用 1064385*5%=53219.25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11780.75
应付利息 1000000*6.5%=65000
J. 期末计提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的应付债券利息,如何做分录
分录有三种情况,如下:
正常发行: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折价发行: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溢价发行:借:财务费用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金融机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应付利息是指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本科目可按存款人或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应付利息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利息。
(10)一次付息债券利息摊销扩展阅读
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应付债券就是企业在记账时的一个会计科目,即发行债券的企业在到期时应付钱给持有债券的人(包括本钱和利息)。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它是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受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债券。
债券发行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三种情况。企业应设置“应付债券”科目,并在该科目下设置“债券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核算应付债券发行、计提利息、还本付息等情况。
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债券票面金额,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存在差额的,还应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