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方是生产固定资产的(不考虑所得税差异):
借:营专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固定资产—属—原值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第二年或往后的使用期内: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固定资产——原值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未分配利润——年初
提前报废: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外收入
(相反则是营业外支出,下同)
延后报废——不用编了
直接购入无形资产/固定资产:
借:营业外收入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贷:管理费用
第二年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贷:管理费用
未分配利润——年初
处置的和前面的相同,不再赘述
㈡ 关于合并报表无形资产增值问题
解答
会一直存在资本公积上面。合并报表的资本公积余额只是对个别报表的汇总和抵消。
问这专样的问题,属最起码你有两点没有弄明白。
1,资本公积账户的性质。
2,无形资产增值的会计分录。
一、资本公积账户
资本公积贷方来源:资本(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资产 资本公积、评估增值、捐赠资本和资本折算差额等
二,升值的无形资产如何做账务处理
对于因资产评估而引起相关资产价值的增减变化,可以这样做账:
企业应在“资本公积”科目下,设置“清产核资评估增值”明细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国务院统一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时发生的资产评估净增值。
借:无形资产或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清产核资评估增值
㈢ 如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根据贵公司提供的资料,“A公司和B公司2016年9月共同出资成立C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A以货币600万认缴出资占60%.B以无形资产公允价值400万认缴出资占40%。到年末A公司出资300万,B公司无形资产没入账”。 1.A公司个别报表上按实际出资额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300万元; 2.B公司个别报表上按实际出资额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零; 3.C公司个别报表上按实际收到出资额确认的实收资本(股本)300万元; A公司合并报表处理: 1.股东之间的协议B公司未出资仍按照协议出资比例享有c公司权益份额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 借:实收资本等所有者权益300 资本公积120 贷:长期股权投资300 少数股东权益120 2.股东之间的协议B公司未出资不享有c公司权益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 借:实收资本等所有者权益300 贷:长期股权投资300
㈣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如何确认无形资产
关键是购销渠道及人脉的价值能否确认,如果在合并时这项资产的价值可以区分并确认,是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否则确认为商誉为好,但就商誉内涵而言,这部分资产完全确认为商誉并不太合适。
公司应当综合考虑并购业务与公司自身业务的性质,以及并购后对整体业务的影响,再此基础上考虑自建该渠道所需资金等因素以确认其价值,这部分价值可以却认为无形资产,剩余再确认为商誉。
2006版的企业合并准则应用指南规定:“购买方应当按照以下规定确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存货,对其中的产成品和商品按其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以及购买方出售类似产成品或商品估计可能实现的利润确定。
在产品按完工产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仍将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以及基于同类或类似产成品的基础上估计出售可能实现的利润确定;原材料按现行重置成本确定”。这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下的处理原则大体上一致。
(4)合并报表无形资产如何合并扩展阅读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 财会[2012]19号:
第一条: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应如何确认取得的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
答: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应当对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进行充分辨认和合理判断,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
(二)能够从被购买方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与相关合同、资产和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交换。 ”
㈤ 合并会计分录及合并会计报表
先假设此交易产品成本是 800,研发部门还处在研究阶段,未进入开发阶段
1.抵消母公司收入成本,差额抵消子公司费用
借:营业收入 1000
贷:营业成本 800
管理费用-研发费用 200
税务不进行处理,该交的交
如果领用材料时已经处于开发阶段,并在本年度已经被子公司转为无形资产(或软件产品)
则需要调整递延所得税
㈥ 合并会计报表对哪些报表进行合并是否是简单的相加
合并财务报表不是简单的相加,对一些科目需要进行合并调整,主要是对一些内部交易的调整
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合并范围
第六条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
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
第七条 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 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 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 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第八条 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满足下列 条件之一的,视为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 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 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一)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 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二)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 政策。 (三)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 (四)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 第九条 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应当考虑企业和其他企 业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当期可转换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 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 3 第十条 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 范围。
第三章 合并程序
第十一条 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 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 资后,由母公司编制。 第十二条 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使子公司 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保持一致。 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 会计政策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 公司的会计政策另行编报财务报表。 第十三条 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使子公司的会计 期间与母公司保持一致。 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期 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期 间另行编报财务报表。 第十四条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除了应当向母公司提 供财务报表外,还应当向母公司提供下列有关资料: (一)采用的与母公司不一致的会计政策及其影响金额; (二)与母公司不一致的会计期间的说明; 4 (三)与母公司、其他子公司之间发生的所有内部交易的相关资 料; (四)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有关资料; (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需要的其他资料。 第一节 合并资产负债表 第十五条 合并资产负债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资产负债 表为基础,在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 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后,由母公司合并编制。 (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 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应当相互抵销,同时抵销相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减 值准备。 在购买日,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 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差额,应当在商誉项目列示。商誉发生减 值的,应当按照经减值测试后的金额列示。 各子公司之间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子公司对母公司的长期股权 投资,应当比照上述规定,将长期股权投资与其对应的子公司或母公 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相互抵销。 (二)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与债务项目应当 相互抵销,同时抵销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和债券投资的减值准备。 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相互抵 5 销后,产生的差额应当计入投资收益项目。 (三)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 下同)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 形资产等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应当抵销。 对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计提的跌 价准备或减值准备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相关的部分应当抵销。 (四)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其他内部交易对 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应当抵销。 第十六条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应当作为 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 权益”项目列示。 第十七条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 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 时,不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第十八条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 时,不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第二节 合并利润表 第十九条 合并利润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利润表为基础, 在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利润 6 表的影响后,由母公司合并编制。 (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所产生的营业 收入和营业成本应当抵销。 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期末全部实现对外 销售的,应当将购买方的营业成本与销售方的营业收入相互抵销。 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期末未实现对外销 售而形成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资产的, 在抵销销售商品的营业成本和营业收入的同时,应当将各项资产所包 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 (二)在对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形成的固 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进行抵销的同时,也 应当对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或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与未实现内部销售损 益相关的部分进行抵销。 (三)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债券所产生的 投资收益,应当与其相对应的发行方利息费用相互抵销。 (四)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 的投资收益应当抵销。 (五)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其他内部交易对 合并利润表的影响应当抵销。 第二十条 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应当 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 第二十一条 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 7 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其余额应当分别下列情 况进行处理: (一)公司章程或协议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并且少数股东 有能力予以弥补的,该项余额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二)公司章程或协议未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的,该项余额 应当冲减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该子公司以后期间实现的利润,在弥 补了由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所承担的属于少数股东的损失之前,应当全 部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第二十二条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 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 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购买日 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第二十三条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 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第三节 合并现金流量表 第二十四条 合并现金流量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现金流 量表为基础,在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 易对合并现金流量表的影响后,由母公司合并编制。 本准则提及“现金”时,除非同时提及现金等价物,均包括现金和 8 现金等价物。 第二十五条 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以现金投资或收购 股权增加的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抵销。 (二)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取得投资收益收到 的现金,应当与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相互抵销。 (三)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以现金结算债权与债务 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抵销。 (四)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销售商品所产生的 现金流量应当抵销。 (五)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 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应当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相互抵销。 (六)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发生的其他内部交 易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抵销。 第二十六条 合并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可以根据合并资产负债 表和合并利润表进行编制。 第二十七条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 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 并现金流量表。 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购买日 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9 第二十八条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 期初至处置日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第四节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二十九条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为基础,在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 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影响后,由母公司合并编 制。 (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 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相互抵销。 各子公司之间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子公司对母公司的长期股权 投资,应当比照上述规定,将长期股权投资与其对应的子公司或母公 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相互抵销。 (二)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 的投资收益应当抵销。 (三)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其他内部交易对 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应当抵销。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也可以根据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 表进行编制。 第三十条 有少数股东的,应当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增加 “少数股东权益”栏目,反映少数股东权益变动的情况。
㈦ 请问合并报表中资产和负债如何合并
你的例子中:
A的合并报表中,资产是100,负债是60,母公司权益(A)32,少数股东权益8
所以,资产100=负债60+母公司权益32+少数股东权益8
㈧ 合并报表怎么做
1、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
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使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一致,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另行编制财务报表。
同时,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使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期间另行编报财务报表。
2、汇总母子公司报表。
今天重点分享的是汇总母子公司报表的方法。可能有人会觉得,汇总报表有什么难的,简单相加就可以。但是各种书上介绍的都是我们如何合并资产负债表,如何合并利润表,一直是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看做两个独立的报表进行处理。
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破坏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整体逻辑,而且容易顾此失彼,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的勾稽关系错误。所以实务中,我们会选择打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方式,将两张表在一张表中列示,这张表我们通常称之为试算平衡表-TB表。这个打通的逻辑在哪呢?就是会计恒等式。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集团公司的资产负债应该包括A、B两个公司所有的资产和负债。利润表也应当逐项加总两个公司的利润表。
需要注意的是,A公司原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股权投资站在集团公司的角度来说应当冲减。在集团公司报表所有者权益部分,应体现出少数股东8%的持股。对于两个公司之前的内部交易对于集团公司来说是未发生的(即不可能自己卖东西或提供有价服务给自己),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是初始状态,如果这个企业开始运营了,就会出现当期利润,上表变化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初)+本年利润
进一步把本年利润拆分,上表变化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初)+收入-费用
收入-费用再进一步细化,就变成了利润表。也就是说资产负债表中天然包含了一个利润表,只是平时我们并没有仔细去识别。把上面公式右侧的项目统统移到左侧来,得到以下一个公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0,再进一步变化一下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0
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母公司应当统一与子公司的会计政策,会计报表决算日、会计期间和记账本位币;对境外子公司以外币 表示的会计报表,按照一定的汇率折算为以母公司的记账本位币 表示的会计报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权益性资本应采用权益法进行处理。
编制合并报表的程序一般包括:
(1)检查并调整母、子公司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遗漏。
(2)抵消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
(3)抵消子公司因实现净利润而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和任意盈余公积。
(4)抵消母公司从子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和收到的股利,并将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余额调整至期初数。
(5)抵消年初母公司对于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余额,并将两者的差额确认为合并价差;若有少数股权,还要确认相应部分的少数股东权益。
(6)将合并价差分解为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和商誉,并在其有效年限内加以分配和摊销。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合并价差不作选择的分解、分配和摊销,而是直接列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荐下。
(7)若有少数股权,在合并工作底稿上确立当年属于少数股东的子公司净利润,应相应增加少数股东权益。
(8)抵消母、子公司间的应收应付等往来项目。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用户根据合并会计报表的要求,定义好合并会计报表的有关条件,软件根据定义时设计的数据传递、数据计算公式等自动完成合并会计报表工作。
软件能够自动扣除各公司之间的内部往来、内部投资等的影响,能够对某些报表项目进行必要的抵销处理。
㈨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报表合并怎么调整
(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参与合并的一方购买另一方或多方的交易,基本处理原则是购买法。购买法是将企业合并视为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净资产的行为,应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账务处理。
1.确定购买方
采用购买法核算企业合并的首要前提是确定购买方。购买方是指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另一方或多方控制权的一方。合并中一方取得了另一方半数以上有表决权股份的,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该股份不能形成控制,一般认为取得控股权的一方为购买方。某些情况下,即使一方没有取得另一方半数以上有表决权股份,但存在以下情况时,一般也可认为其获得了对另一方的控制权,如:
(1)通过与其他投资者签订协议,实质上拥有被购买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
(2)按照法律或协议等的规定,具有主导被购买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的权力。
(3)有权任免被购买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绝大多数成员。
(4)在被购买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具有绝大多数投票权。
2.确定购买日
购买日是购买方获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购买日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企业合并合同或协议已获股东大会等内部权力机构通过。
(2)合并事项需要经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已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3)参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权交接手续。
(4)购买方已支付了购买价款的大部分(一般应超过50%),并且有能力支付剩余款项。
(5)购买方实际上已经控制了被购买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享有相应的收益和风险。
值得说明的是,购买日的确定在考试中很重要;在实务中,一般把购买日确定在月末,这样资产评估、购买日的并账并表就比较容易处理。
3.确定企业合并成本
(1)企业合并成本是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不包括企业合并发生的相关费用。
(2)或有对价的处理
某些情况下,当企业合并合同或协议中规定视未来或有事项的发生,购买方通过发行额外证券、支付额外现金或其他资产等方式追加合并对价,或者要求返还之前已经支付的对价。购买方应当将合并协议约定的或有对价作为企业合并转移对价的一部分,按照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入企业合并成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以及其他相关准则的规定,或有对价符合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定义的,购买方应当将拟支付的或有对价确认为一项负债或权益;符合资产定义并满足资产确认条件的,购买方应当将符合合并协议约定条件的、对已支付的合并对价中可收回部分的权利确认为一项资产。
4.企业合并成本在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分配
(1)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要作为本企业的资产、负债(或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进行确认,在购买日,应当满足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有关的确认条件包括:
①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各项资产(无形资产除外),其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预期能够流入企业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单独作为资产确认。
②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各项负债(或有负债除外),履行有关的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单独作为负债确认。
(2)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单独予以确认。
企业合并中取得的需要区别于商誉单独确认的无形资产一般是按照合同或法律产生的权利(如商标权),某些并非产生于合同或法律规定的无形资产(如专有技术),需要区别于商誉单独确认的条件是能够对其进行区分,即能够区别于被购买企业的其他资产并且能够单独出售、转让、出租等。
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区别于商誉单独确认的无形资产一般包括:商标、版权及与其相关的许可协议、特许权、分销权等类似权利、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等。
应注意:2012年11月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应如何确认取得的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作出了规定: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应当对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进行充分辨认和合理判断,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①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
②能够从被购买方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与相关合同、资产和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交换。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及其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3)对于购买方在企业合并时可能需要代被购买方承担的或有负债,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作为合并中取得的负债单独确认。
企业合并中对于或有负债的确认条件,与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因或有事项需要确认负债的条件不同,在购买日,可能相关的或有事项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还比较小,但其公允价值能够合理确定的情况下,即需要作为合并中取得的负债确认。即确认预计负债的条件只有二个而不是三个,少了一个“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这说明,在企业合并时确认负债比日常更谨慎。
(4)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在满足确认条件后,应以其公允价值计量。
对于被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之前已经确认的商誉和递延所得税项目,购买方在对企业合并成本进行分配、确认合并中取得可辨认资产和负债时不应予以考虑。因为商誉是以前企业合并产生的协同效应形成的,与本次合并无关,以前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不应考虑。
在按照规定确定了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后,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同形成暂时性差异的,应当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之所以重新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因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是居于特定纳税主体产生的,因为本次合并,纳税主体可能发生变化,故应该重新确认。
5.企业合并成本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差额的处理
购买方对于企业合并成本与确认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视情况分别处理:
(1)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视企业合并方式的不同,控股合并的情况下,该差额是指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予列示的商誉,即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购买日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吸收合并的情况下,该差额是购买方在其账簿及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
商誉代表的是合并中取得的由于不符合确认条件未予确认的资产以及被购买方有关资产产生的协同效应或合并盈利能力。
商誉在确认以后,持有期间不要求摊销,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对其价值进行测试,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的原则计量,对于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有关减值准备在提取以后,不能够转回。
(2)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应计入合并当期损益(作为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
该种情况下,购买方首先要对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作为合并对价的非现金资产或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的公允价值进行复核,如果复核结果表明所确定的各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是恰当的,应将企业合并成本低于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合并当期的营业外收入,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在吸收合并的情况下,上述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计入购买方合并当期的个别利润表;在控股合并的情况下,上述差额应体现在购买方合并当期的合并利润表中,不影响购买方的个别利润表。因为在个别报表上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成本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与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不作调整,在个别报表中不体现营业外收入。
6.企业合并成本或有关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暂时确定的情况(了解)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如果在购买日或合并当期期末,因各种因素影响无法合理确定企业合并成本或合并中取得有关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在合并当期期末,购买方应以暂时确定的价值为基础对企业合并交易或事项进行核算。继后取得进一步信息表明有关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暂时确定的价值不同的,应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购买日后l2个月内对有关价值量的调整
在合并当期期末以暂时确定的价值对企业合并进行处理的情况下,自购买日算起12个月内取得进一步的信息表明需对原暂时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或所取得的资产、负债的暂时性价值进行调整的,应视同在购买日发生,即应进行追溯调整,同时对以暂时性价值为基础提供的比较报表信息,也应进行相关的调整。
7.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购买方一般应于购买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反映其于购买日开始能够控制的经济资源情况。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体现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计入合并当期损益。因购买日不需要编制合并利润表,该差额体现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应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在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方式下,购买方所涉及的会计处理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购买日因进行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购买方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该成本与作为合并对价支付的有关资产账面价值之间差额的处理(即并账);二是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即并表)。
(三)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将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资产、负债,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为本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作为合并对价的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的处置损益计入合并当期的利润表;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与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视情况分别确认为商誉或是作为企业合并当期的损益计入利润表。其具体处理原则与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类似,不同点在于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是作为个别报表中的项目列示,合并中产生的商誉也是作为购买方账簿及个别财务报表中的资产列示。
(四)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
如果企业合并是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则企业在每一单项交易发生时,应确认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投资企业在持有被投资单位的部分股权后,通过增加持股比例等达到对被投资单位形成控制的,购买方应当区分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分步进行处理:
1.个别报表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部分)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2.合并报表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购买方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并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1)购买方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2)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于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与购买日新购入股权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之和,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合并成本。
(3)在按照上述计算的合并成本基础上,比较购买日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确定购买日应予确认的商誉,或者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4)购买方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资收益。
(五)反向购买的处理
1.反向购买的概念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交换股权的方式进行的,通常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为购买方。但某些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因其生产经营决策在合并后被参与合并的另一方所控制的,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虽然为法律上的母公司,但其为会计上的被购买方,该类企业合并通常称为“反向购买”。
2.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
(1)企业合并成本的确定
反向购买中,法律上的子公司(购买方)的企业合并成本是指其如果以发行权益性证券的方式为获取在合并后报告主体的股权比例,应向法律上母公司(被购买方)的股东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数量与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购买方的权益性证券在购买日存在公开报价的,通常应以公开报价作为其公允价值;购买方的权益性证券在购买日不存在可靠公开报价的,应参照购买方的公允价值和被购买方的公允价值二者之中有更为明显证据支持的作为基础,确定假定应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2)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反向购买后,法律上的母公司应当遵从以下原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①合并财务报表中,法律上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应以其在合并前的账面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因为最终母公司是法律上子公司的原母公司,属于同一企业集团,应采用账面价值编入合并报表。
②合并财务报表中的留存收益和其他权益余额应当反映的是法律上子公司在合并前的留存收益和其他权益余额。
③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权益性工具的金额应当反映法律上子公司合并前发行在外的股份面值以及假定在确定该项企业合并成本过程中新发行的权益性工具的金额。但是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权益结构应当反映法律上母公司的权益结构,即法律上母公司发行在外权益性证券的数量及种类。
④法律上母公司的有关可辨认资产、负债在并入合并财务报表时,应以其在购买日确定的公允价值进行合并,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法律上母公司(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体现为商誉,小于合并中取得的法律上母公司(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确认为合并当期损益。因为法律上母公司进入了一个新的企业集团,应该采用公允价值编入合并报表。
⑤合并财务报表的比较信息应当是法律上子公司的比较信息(即法律上子公司的前期合并财务报表)。
⑥法律上子公司的有关股东在合并过程中未将其持有的股份转换为对法律上母公司股份的,该部分股东享有的权益份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列示。因法律上子公司的部分股东未将其持有的股份转换为法律上母公司的股权,其享有的权益份额仍仅限于对法律上子公司的部分,该部分少数股东权益反映的是少数股东按持股比例计算享有法律上子公司合并前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另外,对于法律上母公司的所有股东,虽然该项合并中其被认为被购买方,但其享有合并形成报告主体的净资产及损益,不应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列示。
上述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原则仅适用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法律上母公司在该项合并中形成的对法律上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应当遵从《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规定。
(3)每股收益的计算
发生反向购买当期,用于计算每股收益的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
①自当期期初至购买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量应假设为在该项合并中法律上母公司向法律上子公司股东发行的普通股股数。
②自购买日至期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量为法律上母公司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③反向购买后对外提供比较合并财务报表的,其比较前期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基本每股收益,应以法律上子公司在每一比较报表期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损益除以在反向购买中法律上母公司向法律上子公司股东发行的普通股股数计算确定。
上述假定法律上子公司发行的普通股股数在比较期间内和自反向购买发生期间的期初至购买日之间内未发生变化。如果法律上子公司发行的普通股股数在此期间发生了变动,计算每股收益时应适当考虑其影响进行调整。
3.非上市公司购买上市公司股权实现间接上市的会计处理
非上市公司以所持有的对子公司投资等资产为对价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构成反向购买,上市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当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1)交易发生时,上市公司未持有任何资产负债或持有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不构成业务的资产或负债的(即空壳公司),上市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购买企业应按照权益性交易的原则进行处理,不得确认商誉或确认计入当期损益。
(2)交易发生时,上市公司保留的资产、负债构成的业务的,对于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企业合并成本与取得的上市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或是计入当期损益。具体处理见例11。
(六)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处理
企业在取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形成企业合并后,自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处取得少数股东拥有的对该子公司全部或部分少数股权,该类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分别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以及合并财务报表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1.从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角度,其自子公司少数股东处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四条的规定(即付出资产或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入账价值。
2.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应以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反映。
母公司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七)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的处理
企业持有对子公司投资后,如将对子公司部分股权出售,但出售后仍保留对被投资单位控制权,被投资单位仍为其子公司的情况下,出售股权的交易应区别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与合并财务报表分别处理:
1.从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角度,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确认有关处置损益,即出售股权取得的价款或对价的公允价值与所处置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应作为投资收益或是投资损失计入处置投资当期母公司的个别利润表。
2.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出售部分股权后,母公司仍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纳入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价款(或对价的公允价值)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净资产的差额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应当调整留存收益。
(八)多次交易导致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的处理
多次交易导致丧失控制下情况下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分为二种情况:
1.一般情况下,如果处置时不丧失控制权,应当按照上述(七)进行处理;在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是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情况下,分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分别处理:
①在个别报表中的处理
在投资企业的个别报表中,分二个步骤处理
a.将处置部分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处置股权收到的价款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b.剩余部分的长期股权投资应进行追溯调整
追溯调整时,应当比较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 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扣除已发放及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及利润)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之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调整当期损益;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②在合并报表中的处理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处置日(即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如果存在相关的商誉,还应扣除商誉。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化为当期投资收益。母公司应当在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或损失的金额。
2.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特殊情况下,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应当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即法律上看尚未丧失控制权,但实质上已经丧失),应当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
(九)被购买方的会计处理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被购买方在企业合并后仍持续经营的,如购买方取得被购买方l00%股权,被购买方可以按合并中确定的有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调账,其他情况下被购买方不应因企业合并改记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在实务中,如果将被购买方资产、负债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则后期纳税处理将变得非常复杂。因此,一般情况下,被购买方不调整为公允价值。
㈩ 如何编制合并报表
分析如下:
合并报表要有四项:
① 本期销售额抵销:
借:主营业务收入(本期销售额=购货方不含税购货金额)
贷:主营业务成本
② 本期购进但本期未销出的部分,属于本期未实现利润,予以抵销
借:主营业务成本(本期未实现利润=本期销售额*利润率*未售出比率)
贷:存货
③ 上期购进,上期未售出,本期仍未售出的部分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上期销售额*上期利润率*上期未售出比率)
贷:存货
④ 上期购进,上期未售出,本期售出的部分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10)合并报表无形资产如何合并扩展阅读:
编制合并报表的程序一般包括:
(1)检查并调整母、子公司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遗漏。
(2)抵消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
(3)抵消子公司因实现净利润而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和任意盈余公积。
(4)抵消母公司从子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和收到的股利,并将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余额调整至期初数。
(5)抵消年初母公司对于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余额,并将两者的差额确认为合并价差;若有少数股权,还要确认相应部分的少数股东权益。
(6)将合并价差分解为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和商誉,并在其有效年限内加以分配和摊销。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合并价差不作选择的分解、分配和摊销,而是直接列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荐下。
(7)若有少数股权,在合并工作底稿上确立当年属于少数股东的子公司净利润,应相应增加少数股东权益。
(8)抵消母、子公司间的应收应付等往来项目。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用户根据合并会计报表的要求,定义好合并会计报表的有关条件,软件根据定义时设计的数据传递、数据计算公式等自动完成合并会计报表工作。软件能够自动扣除各公司之间的内部往来、内部投资等的影响,能够对某些报表项目进行必要的抵销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