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费用摊销递延所得税资产

费用摊销递延所得税资产

发布时间:2021-07-04 07:35:47

Ⅰ 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以及所得税费用有什么区别

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以及所得税费用在行程原因、计算方式和所属会计科目的项目上都有所不同。

1、形成原因不同

当期所得税是从税法角度计算的当期利润,当期确认的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形成的原因更多是由于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之间存在的暂时性差异导致的。所得税费用是用资产负债表中的利润表的会计角度去计算的所得税费用。

2、计算公式不同

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3、所属会计科目的项目不同

当期所得税的科目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递延所得税应当按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Ⅱ 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否需要摊销

应当转回。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递延所得版税资产权”,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所得税费用与应交所得税额的差额就是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记入“递延税款”账户,如果本期所得税费用大于应付税款,“递延税款”账户表示预提所得税,即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记入“递延税款”账户的是待摊所得税,即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税款”账户的纳税影响额随着暂时性差异的转回而逐步转销。如果在此期间没有新的暂时性差异发生,“递延税款”账户最后余额为零。

Ⅲ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得税会计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热点,但是,很少有人从理论上揭示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本文试就此作初步探讨。

一、关于所得税性质

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会计制度一直是把所得税作为企业利润分配的一项内容来处理,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有关准则中,均是作为费用处理。1994年以来,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税收制度改革的深人,人们逐步认识到利润分配是企业对税后利润的分配,其性质属于所有者权益;而所得税则是国家依法对企业纯收益课征的税收,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是企业的一项纯支出,从性质上看属于一种费用。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还所得税以本来面目,财政部在制定《所得税会计处理规定》中改变了过去的做法,把所得税作为费用处理。与一般费用相比,所得税费用有其特殊性:①所得税是一种宏观费用支出。它直接构成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是企业消耗社会资源等而应发生的支出,而不是企业为取得某种资产或收入而发生的支出。②所得税是一种法定费用。它的发生额取决于国家的所得税法,具有无偿性、固定性和强制性,这与由股东大会决定的按股权比例分配的利润不同。对所得税性质的界定,不仅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合理预测企业收益,而且有利于正确制定所得税会计政策,报告有关所得税的信息。

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选择

费用核算是企业会计的重要内容。企业要设置“所得税”账户,核算应由本期负担的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是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由于税法和会计制度的目标不同,所以对本期收入与费用的确定和确认的规定也不同,由此使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可能产生差异。本期所得税费用是按会计利润还是按应税利润计算,对这一问题的不同选择产生了不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1.应付税款法。这种方法要求所得税费用按税法计算,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税款。因为所得税是因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法定费用,与以后各个期间的收益无关,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理应由本期收益负担。同时,此种方法按应税利润计算所得税费用,使本期所得税费用的发生额与本期应交税款相同,计算方法简单,易于掌握,而递延税款法按会计利润计算本期所得税费用,则纳税影响额要递延到以后期间,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其处理并不稳健。当然,应付税款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在税法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如存在大额超过税法规定的工资费用、业务招待费等等,则会导致其计算出的所得税费用与按会计制度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存在较大差额。
2.纳税影响法。纳税影响法认为,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可分解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对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标准不同而形成的,这种差异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也不会在以后期间转回。所以,在核算中只能在本期确认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对收入、费用归属期间的规定不同而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暂时性差异会转回,其对纳税的影响额也会随之消除。所以,所得税费用可以采用跨期摊提的方法,把税法对本期所得税费用和税后利润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在计算所得税费用时,不必调整暂时性差异,只需在会计利润基础上调整永久性差异,再乘所得税税率即可。所得税费用与应交所得税额的差额就是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记入“递延税款”账户,如果本期所得税费用大于应付税款,“递延税款”账户表示预提所得税,即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记入“递延税款”账户的是待摊所得税,即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税款”账户的纳税影响额随着暂时性差异的转回而逐步转销。如果在此期间没有新的暂时性差异发生,“递延税款”账户最后余额为零。由此看来,“递延税款”账户从结构和用途上看属于跨期摊提账户,其目的是为了使所得税费用的核算符合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采用待摊或预提的方法,把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作时间性调整。
所得税是一种特殊费用,与一般费用的不同在于,递延税款的确认和摊销,与暂时性差异的发生和转回数额、时间及税率有关。暂时性差异发生的时间、金额与转回的时间、金额不一定相等,适用的税率也可能发生变更,所以,在暂时性差异发生和转回的时间内,“递延税款”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发生额不一定呈对称分布。纳税影响法的两种具体方法——递延法和负债法,都主张在暂时性差异形成的期间确认其纳税影响额,当暂时性差异转回时,转销相应的纳税影响额。其主要区别在于对税率变动的反应不同。递延法对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的确认,按照当期税率计算,在暂时性差异转回时,仍按原来发生时的税率循序转销纳税影响额。递延法强调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重视本期损益计量的客观性。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在暂时性差异转回且税率发生变动之后的各期,损益表中计算所得税的实际税率,既不同于暂时性差异形成期间的历史税率,也不同于当期的法定税率。而且,“递延税款”账户余额只有在未来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才表示预付所得税或应付所得税。在未来税率变动时,则不能表示预付所得税或应付所得税,只能以“所得税借项”或“所得税贷项”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这对于资产负债表信息的正确使用是不利的。
负债法对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的确认,按照其转回时的税率计算,则可以克服递延法的缺点。负债法要求在暂时性差异发生期间确认纳税影响额时,如果明确地知晓当期或以后期间的新税率,应按暂时性差异乘新税率计算纳税影响额,记入“递延税款”账户。如果不知道新税率,则按当期法定税率计算纳税影响额,在以后税率变动时,既要按新税率计算当期纳税影响额,还要按新税率调整原来已确认的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在暂时性差异转回时,按当期法定税率计算纳税影响额的转销额。在负债法下,只有在官方公布的税率将在下一期间生效或税率变动且须对以前确认的递延税款进行调整时,损益表中的实际税率与当期法定税率才不一致。这种处理方法赋予“递延税款”账户余额以资产或负债的意义,使资产负债表中的信息更具有相关性。虽然损益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有失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但负债法毕竟比递延法有所改进。

Ⅳ 递延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区别是什么 急!!!谢谢

递延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

递延资产是指本身没有交换价值,不可转让,一经发生就已消耗,但能为企业创造未来收益,并能从未来收益的会计期间抵补的各项支出。

而递延所得税资产 是指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2、包括的范围不同

递延资产:一般指工业企业,生产的全部数量金额,包括未销售、尚未形成收入的库存;

而递延所得税资产为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收入、还有其他业务收入的总和,有的流通企业总收入核算的是差价收入、即毛利。

3、计算方法不同

统计递延资产一般纳税人企业需要提供编制的报表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增值税销售表(一)、增值税进项表(二)、城建税申报 表、教育附加申报表、地方教育附加申报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印花税申报表、

统计产品产量月报表、财务状况月报表、出口货物明细表、出口货物汇总表、出口 货物附表等。

而递延所得税资产需要根据凭证科目汇总表的数字进行填写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左方属于资产类,分年初数和 期末数两栏,年初数不变(本年的年初数就是 上年的年末数),

期末数:用上月期末数+本月科目汇总表的借方数-科目汇总表的贷方数,计算出填到相应的科目栏,注明: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存 货包括:原材料、库存商品、低质易耗品。

资产负债表的右方属于负债和所有权益,分为年初数和期末数两栏,年初数与左栏相同,期末数:用上月期末数+本月科目汇总表的贷方-本月 科目汇总表的借方,计算出填到相应的科目栏,注明: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

4、核算基础单位不同

核算基础不同,递延资产是以产业活动单位为基本核算单位,而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以独立核算单位作为基本核算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递延资产

网络-递延所得税资产

Ⅳ 怎样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呀请举例说明

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公式如下:

递延所得税资产=利润总额,即在所得税完税前的利润。

递延所得税资产=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递延所得税负债计算公式如下:

递延所得税负债=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 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产品税前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分摊后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分摊后的期间费用

产品销售收入= 国内销售收入+出口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成本是指与产品销售收入相对应的销售成本。

分摊后的销售税金及附加 = 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分摊比例(按照销售额进行分摊)

分摊后的期间费用= 企业期间费用合计×分摊比例(按照销售额进行分摊)

分摊比例(%)=该种产品销售额/企业生产全部产品销售额(包括该种产品)×100%。

(5)费用摊销递延所得税资产扩展阅读: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作用:

(一)制定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及控制体系;

(二)加强行业管理,修订行业安全标准和规程;

(三)增加安全投入,扶持重点煤矿治理瓦斯等重大隐患;

(四)推动安全科技进步,落实资金;

(五)研究出台经济政策,建立、完善经济调控手段;

(六)加强教育培训,规范煤矿招工和劳动管理;

(七)加快立法工作;

(八)建立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作用: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四)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五)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六)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七)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八)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递延所得税负债

网络-递延所得税资产

Ⅵ 递延所得税负责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怎样产生的

举个例子:
1、A公司去年会计上发生10万元的亏损,预计今年能完全弥补此亏损,因此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
2、XX费用税法规定在几年内摊销,与会计处理有差异,造成时间性差异,也要计提所得税资产。

Ⅶ 关于装修费摊销的会计处理问题(递延所得税问题)

一般是年底确认抄。但袭就你的题干来分析:
税法的计税基础是2000,会计是1000,那么会计核算大于计税基础,表明今年所得税要少交点,但将来要补上,所以形成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按25%来计算)
1000*25%=250
借:所得税费用
25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50

Ⅷ 根据新会计准则,长期待摊费用转入管理费用,那么需要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吗

借:管理费用100
贷:长期待摊费用1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00*25%
贷:所得税费用25
后面根据摊销期间和金额冲回。

Ⅸ 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方式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在其摊销完前固定资产被出售,该如何处理

我曾经也会这个问题苦恼过,原值100万,比如折旧1年后,比如说按折旧回10万,但税法承认20万
借:所得税答费用 25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5000
出售后
借:固定资产清理 900000
累计折旧 100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00
比如卖了1000000万
这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0000
结转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000
贷:营业外收入-资产处置收益
计提所得税
借:所得税负债 25000
所得税费用 25000
贷:应交所得税 50000
这个所得税负债在这里被转销了

阅读全文

与费用摊销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科学院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浏览:67
注册资本金认缴期限 浏览:828
申请商标到哪个部门 浏览:762
购买无形资产的相关税费可以抵扣吗 浏览:982
商标注册被骗怎么办 浏览:160
朗太书体版权 浏览:268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