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

发布时间:2021-07-03 21:50:3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

这个不是“假如”,按新准则的规定,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也就内是说,无形容资产一经计提减值准备,是无法恢复的。
期末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摊销-已提减值准备
在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按“账面价值”(即净值)列示。
无形资产达到使用年限报废时,将已提减值准备转销:
借: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如果有处置收益净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⑵ 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时,的会计分录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期末,企业所持有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版金额的,应按权其差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计提,持有期间不得转回

拓展资料

⑶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怎么理解

例如:某公司2003年1月将一项专利技术权转让,取得收入16万元,该专利技术2001年1月购入,取得时成本18万元,摊销期10年。2001年12月31日,提取减值准备10800元。涉及的税收问题及会计处理如下:
2001年的会计处理及涉税问题。
2001年1月购入无形资产时:
借:无形资产180000贷:银行存款180000购入的无形资产应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入账价值。
该年每月摊销无形资产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1500贷:无形资产15002001年12月31日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时: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800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800
2001年合计摊销无形资产费用18000元,2001年末的摊余价值为162000元,2001年末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1200元(162000-10800)。该项无形资产在2001年对会计报表的影响数,包括摊销无形资产费用18000元和计提减值准备10800元,合计影响利润28800元。而在申报2001年的所得税时,由于税法只允许在所得税税前扣除当年摊销的无形资产费用18000元,不允许扣除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800元,因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800元。

⑷ 什么是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呢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一种会计科目,即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种记账科目。

1、本科目核算企业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

2、本科目应按无形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3、资产负债表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4、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扩展阅读:

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内容:

1、科学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方法。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要,采取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多种方法,注重企业经济的预测、测算、平衡等,求得管理方法与企业需求的结合。

2、明晰市场发展。

一切目标、方法要通过市场运作来实现,市场是竞争地,优胜劣汰的地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运作要有的放矢,适应和驾驭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以求得企业长足发展。

3、会计核算资料。

企业的会计数据及资料是企业历史的再现,这些数据和资料经过整理、计算、分析,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因此,要务求会计资料所反映的内容要真实、完整、准确。

4、社会诚信机制。

要求具体的操作和执行者在社会经济运作中遵纪守法,严守惯例和规则,不断树立企业诚实、可靠的信誉,绝不允许有半点含糊,因为企业诫信度的高低预示着企业的发展与衰败。

⑸ 什么是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企业内应当容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例题:2007年12月31日,市场上某项技术生产的产品势头较好,已对甲公司产品的销售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甲公司外购的类似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为800000元,剩余摊销年限为4年,经减值测试,该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750000元。
解释:由于账面价值为800000元,可收回金额为750000元,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应按他们的差额800000-750000=50000元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00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0000

⑹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企业利用在固定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这一方面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仍有一定的空间。

亏损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盈余,对于无法做成盈利或是首次加入亏损之列的上市公司,为了给下一年扭亏留下伏笔,往往计提巨额资产减值准备,而对于要配股或免受特别处理、摘牌处罚的上市公司则大额冲回资产减值准备。因此,上市公司都留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减值准备为操纵利润作准备。2006年颁布的新资产减值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现在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实际情况,在计提基础、确认标准、计量标准和操作步骤方面较现行准则作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尤其是关于禁止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规定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行会计准则下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抑制一部分盈余管理手段。新准则的颁布实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调节盈余的大门就被完全关上了吗?本部分通过新资产减值准则颁布前后上市公司计提和转回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对比,对上市公司在新资产减值准则颁布后可能出现的新的盈余管理手段进行探讨。

一、样本的选取

为了全面分析资产减值准备新规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以我国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2005—2007年期间符合下述两个条件的样本:

(1)2004年前上市且未退市的上市公司。(2)财务数据完整。
考虑以上因素后,共得到1233个样本,数据来源于证券之星、巨潮咨询网站。数据处理采用EXCEL数据分析工具。选取了沪深证券交易所以A股发行的上市公司:2005年412家、2006年435家、2007年386家公司为样本。
由于2007年的资产减值表中的内容有14项,为了和2005年、2006年的八项减值对比,因此,2007年参照2005年和2006年的项目名称,短期投资减值准备仅包括可供出售资产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准备。

二、研究分析

(一)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分析
表1反映的是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计提各项减值准备金额的比例关系。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5年计提金额排在前三位的资产减值准备分别是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分别占整体的41.96%、28.15%和14.73%;2006年计提金额排在前三位的资产减值准备和2005年相同也是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分别占整体的59.45%、19.63%和11.07;2007年计提金额排在前三位的资产减值准备和前两年相同也是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分别占整体的62.15%、21.86%和7.85%。但是2006年和2007年计提的坏账准备占整体的比例却大幅度提高,由2005年的41.96%提高到2006年的59.45%,2007年的62.15%,分别提高了17.49和20.1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坏账准备是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主要方式,也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占整体的比例由2005年的14.73%下降到2006年的11.07%,2007年的7.85%,分别下降了3.66和6.88个百分点。笔者认为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新资产减值准则出台后利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将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将成为沉没成本,只会减少当期的利润。所以,对于资产减值的行为必定非常谨慎,能少计提则少计提,导致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如上市公司仍可以通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调低当期利润,减少期末存货成本,这样以后期间销售成本就会偏低,从而使未来的利润反弹。 (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情况分析
表2反映的是2005年、2006和2007年转回各项减值准备金额的比例关系。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5年转回金额排在前三位的资产减值准备分别是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分别占整体的40.66%、34.68%和16.89%;2006年转回金额排在前三位的减值准备和2005年也是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分别占整体的33.65%、31.24%和15.25%。但是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占整体的比例却大幅度提高,由2005年的16.89%上升到2006年的31.24%,增长了14.35%,转回金额仅次于坏账准备,位于第二位。转回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占整体的比例也有提高,由2005年的2.02%上升到2006年的3.52%,增长了1.4%;2007年转回金额排在前三位的资产减值准备也分别是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只包括长期债权投资)减值准备,分别占整体的51.26%、38.65%和7.13%,转回的坏账准备比2005年增加了10.6%,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06年发布的新资产减值准则中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部分长期投资等长期资产。部分资产因为后续计量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不计提减值准备,除了可供出售的资产是例外;有些资产减值是可以转回的,包括存货、应收款项、长期债权投资、递延所得税资产等。这意味着自2007年1月1日准则实施起,上市公司以往年度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将不得冲回,这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2006年被视为资产减值准备冲回的最后期限,上市公司在过去年度通过种种理由计提的资产减值如果不及时转回,将彻底成为沉没成本。2006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金额所占比例的大幅度提高也验证了这一点。

同时,2006年与2005年相比存货跌价准备转回金额所占的比例大幅度下降,由2005年的34.68%下降到2006年的15.25%,降幅达到19.43%;坏帐准备2005年与2006年相比转回金额所占的比例由40.66%下降到33.65%,降幅为7个百分点,这主要因为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不适用于颁布的新资产减值准则中关于不许转回的规定,也就是说,在2007年以后仍然可以按照准则关于减值迹象的要求计提和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等。2007年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比2006年和2005年都大幅度增加。可见,在利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被限制后,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这表明,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关掉了固定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转回的操控大门,但企业仍然有其他的选择进行盈余操控。新准则并不能完全杜绝上市公司的盈余操控。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新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新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由于这一规定的主要适用范围是仅适用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以成本计量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以成本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及石油天然气开采的减值。应该注意的是,对于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及应收账款和持有至到期的投资(摊余成本计量)、长期债权投资、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等的减值仍然允许转回。统计数据表明在利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被限制后,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
第二,由于新资产减值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这意味着2006年是上市公司转回以前年度计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最后期限,统计数据表明那些在此前年度通过计提减值准备“储蓄”利润,企业要抓住最后一次的机会,寻找各种各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将以前的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回。
第三,新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使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了,利用计提手法调节利润将越来越难。但企业仍然有其他的选择进行盈利操控,因此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影响程度有限。

⑺ 会计题如图,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怎么计算,求步骤,谢谢

会计制抄度要求企业定期对无形资袭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如果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的资产减值准备;如果前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得以恢复,07年新准则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也不能予以转回。同时规定当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后,应对其在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的摊销额作出调整。处置无形资产,必须相应结转该项无形资产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本例中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640万,可变现净值为500万,需要计提140万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40万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40万

⑻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不是。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适用于《资产减值准则》,如果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需计提减值准备。

⑼ 怎样防止企业利用新准则扩大盈余管理

一、新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限制
1.取消了发出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原来存货发出时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的规定,使企业的存货流转得以真实地反映,所有企业的当期存货费用,都以客观的历史成本反映,加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消除了人为调节因素。后进先出法在存货发出计价时,是使用最后一次购入的原材料价格计算发出材料成本。先进先出法则是使用最开始购入的原材料价格来计算发出材料成本。在两种同时可供选择的计价方法下,当原材料价格下跌时, 企业就会采用后进先出法扩大公司的利润;当原材料价格上升时,则改用先进先出法,以此达到控制利润的目的。新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消除了人为调节因素。
2.部分资产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运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达到操纵企业利润的目的,是我国一些上市公司经常使用的手段之一。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计提后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内转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时,再进行会计处理。这一规定遏制了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在各会计期间之间调节盈余的企图。
3.扩大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
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经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转为侧重实体理论。新会计准则对子公司的衡量标准是基于实质上的“控制”而不再是股权比例。母公司控制的所有子公司都应纳入合并范围,包括小规模公司、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以及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这一变革遵循了实质性会计原则,使得合并报表是对企业集团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信息的真实反映,使企业无法采用以股权比例分离子公司的手段将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从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中剔除来粉饰企业集团整体业绩。
4.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代替公允价值
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进行合并时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原账面价值确认,不再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也不形成商誉,有利于防止企业利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操纵利润。
二、新准则下盈余管理的空间
1.新准则有条件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属性,使企业盈余管理弹性增强
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现阶段我国并不完全具备采用公允价值的经济环境并且资产评估市场不够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的确认显然很难公允。
2.新准则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提供了途径
一是扩大了可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原来仅为允许资本化的只有固定资产,而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资产。这就既包括了固定资产,也包括了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二是扩大了可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原来仅为专门借款,现在包括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根据规定,如果相关资产的购建或生产占用了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被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允许资本化。
3.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局限性给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
新会计准则体系扩大了减值使用范围。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的不仅局限于原先的八项资产、存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资产、金融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等,均应在会计期末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相应计减值准备。
4.新准则为企业利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调节利润提供可能
与旧规范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不同,新准则规定由于债权人让步,债务人获得的利益将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在企业无力偿还债务或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债务重组,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部分豁免,企业都将会获得利润,财务状况可能会因此而得到明显改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以非货币性资产换入的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5.无形资产开发费用处理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方便
旧规范将无形资产研发支出全部计入管理费用,新无形资产准则将企业的研发划分成两个阶段,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尽管新会计准则对公司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进行了定义区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风险较大,很难明确区分研究和开发的阶段,各企业可以利用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分界点的划分操纵利润,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⑽ 会计题,资产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有啥区别

无形资产正常经营过程中是累计摊销;企业定期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如果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的资产减值准备;

阅读全文

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科学院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浏览:67
注册资本金认缴期限 浏览:828
申请商标到哪个部门 浏览:762
购买无形资产的相关税费可以抵扣吗 浏览:982
商标注册被骗怎么办 浏览:160
朗太书体版权 浏览:268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