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CFA教材上说债券的赎回收益率(yield to call)只用于债券的溢价交易情况
债券赎回收益率:债券发行人在债券规定到期日之前赎回债券时版投资人所取得的收益率权。
债券溢价是债券价格大于票面价值的差额。债券溢价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受市场利率的影响。
1、普通债权类债券若发行人要提前赎回,是按债券面值作为其赎回价格,当债券处于溢价交易的情况下,说明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要低于该债券的票面利率。
2、当债券处于折价交易的情况下,说明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要高于该债券的票面利率。
3、发行者只会在债券处于溢价时才会提前赎回,原因是那时的市场利率明显要低于其已发行的债券票面利率,发行者可以通过赎回已发行债券,再进行发债融资可以降低其融资成本。
4、对于折价的,实际上发行者已经是以较低的利率得到一笔资金使用权,在这种情况下是一般不会选择提前赎回的,若赎回后仍然需要通过融资获得资金,那么其再发债的成本要比不赎回的情况下要高。
『贰』 金迷,CFA:为什么要投债券
生在一个信用货币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就被金融绑架,一生积累的财富不再是金银铜这些实物资产,而是货币当局的信用符号。因此,每一个活在当下的人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如何投资?因为,即使选择不投资,也只是投在了各国央行印出来的数字上而已,可能更加危险。这恐怕是大多数客户投资的根本动力,也是一个行业的人赖以养家糊口的饭碗。
无论是大众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在清楚自己必须投资之后,都要面临投什么的问题。也就是选择一个或几个大类资产。每个大类资产能够长期存在,大体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有个逻辑来告诉投资者为什么投这类资产。股票、期货、债券、(融资类)信托是国内最常见的几个大类资产。单独看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类机构,由于专长的局限或者监管的规定,对大类资产选择可能是相对稳定的,但是综合看整个市场,几大类资产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逻辑去吸引资金。这个逻辑主要就是风险和收益两个要素的匹配。如果横向比较这几大类资产,投资逻辑的两大要素大体是在动态中不断追求着平衡,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风险偏好)。比如,债券一般只能满足8%以下的客户需求,融资类信托满足了8%到12%需求的客户,而12%以上的客户一般会选择股票和期货。
大多数客户对于投资的要求是确定性,避免赌博,除非贪欲被勾起,投资往往是被动接受风险(职业投资人的观念则截然不同)。只有精明的投资人会进一步去不断拷问每类资产背后的投资逻辑,优化自己的组合。
『叁』 CFA一级:关于债券收益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债券的收益水平与利率风险
1 债券到期时间越长,利率风险越大,成正比;票面利率(coupon rate)越大,利息风险越小,成反比。
2 不论债券包含call或者put, 那么bond的价值都会对于利息的变化变得不敏感,所以该债券的ration会下降。
3 对于callable bond,当市场利率上升,bond的价格下降,callable bond 和一般bond 一样价格下降, 但是当市场利率下降时, bond的价格上升, call option又会影响到bond的价格上升, 发行者会选择行使该call option。
4 当interest rate 的volatility增加, 债券的option 不论是put 还是call 的价值都增加。 对于callable bond, callable bond=value of option-free bond-value of the call option。
5 由于call 的价值增加, 所以整个callable bond的价值变小了, 而对于putable bond 来说,由于put的价值增大, 整个puttable bond 的价值也增加了。
6 零息债券由于没有coupon payment, 所以没有reinvestment 风险。
7 所谓利率风险interest rate risk, 是指市场利率发生变化的时候,债券的价格变化的风险。由此产生了久期的概念。 可以说是先有了interest rate risk,人们才觉得为了衡量interest rate risk而引入了久期的概念。
由此可以断定, 利率风险和久期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他们永远是同方向变动的, 成正比关系,而且他们本身就是说同一个事情的。
『肆』 CFA2级的固定收益部分有哪些难以理解的地方
对于CFA一级的考生来说,占比为10%的Fixed Income(固定收益)可算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了。这部分内容是当之无愧最难的课程之一。另外,由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固定收益产品与市场的信息会比较少,因此很多考生学习这门课的时候会感觉难度比较大,备考的时候也常常找不着北。
高顿财经CFA研究中心主任冯伟章提醒考生,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整个金融资产的比例超过60%。无论是从融资还是从投资的角度看,固定收益的都是主要的方式。即便在日常生活中,固定收益的概念也和我们息息相关,例如买房子的时候,找银行借的房贷,就是典型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因此,这部分知识不管是学习时还是考前冲刺,都很值得我们花时间。
重点突出的科目
CFA一级的Fixed Income包括2个study session,从52~57一共6个reading,其中,Reading 52、Reading 54和Reading 55讲的是产品与市场。
冯伟章指出,从考试的重要度来看,Reading 54和Reading 56是最重要的,Reading 52和Reading 55其次,Reading 53和Reading 57最不重要。
每个reading的重要考点如下:
Reading 52: Fixed-Income Securities: Defining Elements
债券的五个basic features;
债券的cash flow structure的设计,包括本金和票息;
债券的内嵌期权(embedded option),包括call、put和convertible。
Reading 53: Fixed-Income Markets: Issuance, Trading, and Funding
债券一级市场(Primary market)的发行机制;
回购(Repo)的定义,影响repo rate和repo margin的因素。
Reading 54: Introction to Fixed-Income Valuation
利用单个折现率、即期利率、远期利率给债券定价的方法和计算;
到期收益率(YTM)、赎回收益率(YTC);
应计利息(AI)、净价格、全价格;
即期利率(spot rate)跟远期利率(forward rate)之间的换算。
Reading 55: Introction to Asset-Backed Securities
Mortgage的特征;
MBS提前偿付风险的定义、性质与衡量;
CMO分层后,各层的风险特征。
Reading 56:Understanding Fixed-Income Risk and Return
债券回报的来源,利率风险的分类;
久期(Duration)的定义,类别,影响久期大小的因素;
凸度及凸度效应。
Reading 57: Fundamentals of Credit Analysis
信用风险的4C分析。
前辈经验分享:取舍得法+理解记忆
对于那些以优秀的成绩通过CFA考试的过来人,他们是怎么看待固定收益这一科目的呢?让我们也来听听他们的经验。
前辈A:固收比较难但是重点突出,有些知识点可以说是必考了。备考主要还是以基础知识为主,比较偏的知识点该舍的就舍,务必跟上复习进度,且要趁热打铁,及时巩固复习效果。
前辈B:固定收益可能比较麻烦,因为这个部分对理解的要求比较高,如果不能理解的话,会在上面反复出错和记忆,因此建议以理解为主,四两拨死记硬背的千斤。
前辈C:我想说MOCK的风格和真题还是不太一样。给我的感觉是,固收MOCK的题目更专更难,真题考察难度相对低但范围广。这个各位朋友在准备的时候自己校正一下吧。
由此看来,抓好固定收益的重点,加深对易混淆知识点的理解,是快速通过固收的不二法门。高顿小编祝愿大家都能在12月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伍』 CFA 二级考试10科中,固定收益投资的重点有哪些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固定收益投资工具在一级中是重点中的重点,占比非常大回,在二级中的地位略答有下降。 债券市场在中国并不是很成熟,更谈不上发达。次贷危机后的美国虽然对债务工具的使用 有所收敛,但 CFA 考试中却赤裸裸的体现出来了美国人对债务工具的偏爱。 这部分建议分为三块来复习:
1.general principles of credit analysis, term structure.这两个 Los 是宏观介 绍了债券市场的情况与定价原则,以及利率结构的理论。不难,但很重要,有提纲挈领之 意;
2.MBS,ABS 这个 LOs 介绍了两种特殊并且很常见的资产证券化方式;
3.valuing bonds with embedded option(含权债券的估值)
谢谢!
『陆』 CFA1,在计算当前收益的例题中,为什么作为分子半年付息和年付息债券计算方式一样。
这么说吧,其实当前收益率(current yield)本身就是一种简便算法,用以估计债券的收益率,本身并不严谨,就是计算简单,快。所以对于半年和一年,也没有那么多细微区别。
精确的计算,当然是根据现金流和市场利率。不用追究这些细节,只要知道这个概念就行了。
『柒』 CFA考试中Held-to-maturity Security,Trading securities和Available-for-sale securities的比较怎么理解
公司在财报中将投资分为三类报告: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证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l Held-to-maturity Security(持有至到期投资):
A held-to-maturity security is purchased with the intention of holding the investment to maturity.
持有至到期投资:
指企业有明确意图并有能力持有至到期,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财报中的记录:
这类证券在财务报表中以摊销成本来报告,摊销成本等于原始的发行价格减去本金的偿还,加上折价的摊销或是减去溢价的摊销,再减去减值损失,连续市场价格的改变可以忽略。并且一般是以有特定到期日的债券形式,不像交易型证券,暂时的价格改变不会再财报中体现,已经实现的收益或损失在利润表中报告。
注:股票不能被分类到持有至到期的投资,因为股票没有到期日。
l Trading securities (交易证券):
Securities held by a company with the intent to trade them. Also called held-for-trading securities.
交易型证券:
以期在近期内交易中获利而购买的债券和证券。
财报中的记录:
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公允价值报告,未实现(在证券出售前市场价值的改变)的收益或者损失在利润表中确认,如有衍生投资,则处理方法与交易证券一致。
l Available-for-sale securities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Debt and equity securities not classified as either held-to-maturity or held-for-trading
securities. The investor is willing to sell but not actively planning to sell.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的目的既不是为了短期内交易也不是预期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或资产。是投资者有意愿出售却没有积极去出售的资产。
财报中的记录:
和交易型证券一样,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公允价值报告,但是没有实现的收益或损失不在利润表中体现,而是作为部分所有者权益在其他综合利润表中报告。
具体的可以去高顿CFA题库里面看看。
『捌』 关于CFA考试问题:为什么要投债券
一、为什么投资和投资什么
生在一个信用货币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就被金融绑架,一生积累的财富不再是金银铜这些实物资产,而是货币当局的信用符号。因此,每一个活在当下的人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如何投资?因为,即使选择不投资,也只是投在了各国央行印出来的数字上而已,可能更加危险。这恐怕是大多数客户投资的根本动力,也是一个行业的人赖以养家糊口的饭碗。
无论是大众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在清楚自己必须投资之后,都要面临投什么的问题。也就是选择一个或几个大类资产。每个大类资产能够长期存在,大体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有个逻辑来告诉投资者为什么投这类资产。股票、期货、债券、(融资类)信托是国内最常见的几个大类资产。单独看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类机构,由于专长的局限或者监管的规定,对大类资产选择可能是相对稳定的,但是综合看整个市场,几大类资产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逻辑去吸引资金。这个逻辑主要就是风险和收益两个要素的匹配。如果横向比较这几大类资产,投资逻辑的两大要素大体是在动态中不断追求着平衡,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风险偏好)。比如,债券一般只能满足8%以下的客户需求,融资类信托满足了8%到12%需求的客户,而12%以上的客户一般会选择股票和期货。
大多数客户对于投资的要求是确定性,避免赌博,除非贪欲被勾起,投资往往是被动接受风险(职业投资人的观念则截然不同)。只有精明的投资人会进一步去不断拷问每类资产背后的投资逻辑,优化自己的组合。
二、债权类产品
多数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是保守的投资者,债权类(固定收益类)资产会是其主要选择。目前存量较大的债权投资品种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贷款、标准化债券和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不是基础资产,不算在内)。债权类资产有着极为相似的特点,都只能取得固定的收益,都需要承担信用风险,都有一定的流动性(包括信托、存款和银行贷款)。因此,不仅在融资方看来,三种债权融资方式有着极强的相互替代性;在投资方看来,债权类资产也是可替代的,区别的根源在于业务模式上的差异。
有的客户会主动接受“债券比信托安全,收益率低”的观念,精明的客户却会诘问为什么安全?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和标准化债券的业务模式怎么不同,关键点在哪里?
(一)护城河里的王者
银行贷款是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基础业务模式和定价基础。虽然银行贷款是大多数机构投资者难以进入的领域,但是银行贷款的存在却切实地影响着每个债权类投资者的投资逻辑。
首先,银行贷款体量最大,可以说银行掌控着企业的资金命脉,一个企业一旦被银行抽贷,其还款能力将岌岌可危,反之,则信用风险可控。
其次,银行掌控着资金账户,对企业的了解程度是非银行类机构无法企及的。
第三,银行信贷经理每天生活在企业身边,一旦企业有融资需求,银行往往是吃第一口肉的人;同样,一旦企业遭遇困难,银行也是最有可能取得优质资产的人。
如果再考虑到当地银行与企业和地方权利机关可能存在的各种联系,银行与其他机构投资者之间相当于建立了一条不可逾越的护城河。即使有信贷类ABS出现,银行在打包过程中的信息优势和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也让大多数投资者难以真正承担购买银行贷款的风险和收益。因此,银行虽然充分竞争,但是它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业务模式,来自于网点支撑,不是职业投资机构可以依靠自身力量平衡的。
(二)护城河外的山贼和小姑娘
无论是(融资类)信托投资者还是债券投资者,通常是被拦在这道护城河之外的人,既没有遍布全国的网点,也没有客户的一手账户信息。
虽然信托产品定位于高收益率要求客户,债券产品定位于低收益率要求客户,但是债务主体却往往是同一批债务人,有着一样的信用评级,甚至公开信息。是什么让两者的投资收益率可能相差巨大?
于是,客户提出这样的疑问:相同的借款人,信托和债券放在纸面上的区别仅在于发行程序和交易托管场所的不同。信托公司放款速度快、利率确定,债券发行审核繁琐,借款人当然愿意为时间和确定性付高价。此外,信托公司还有刚性兑付的潜在担保和一批更有经验的贷后管理人员。我为什么要舍弃10%的信托,而去投7%的信用债券,债券到底安全在哪里?流动性好在哪里?资金紧张的时候,爆仓的不都是债券吗?
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
理论上,公开信息可以让市场监督借款主体的行为,债务人的资质被市场认可,从而带来流动性溢价。但实践中,债券投资经理对于借款主体的监督能力十分有限,至少远逊于做项目出身的信托经理。结果,债券投资机构遇到问题往往恐慌性地封杀一类机构或者盲目地拼爹,造成发行人再融资压力。但这些压力并不能改变债务人的行为,甚至会造成“虱子多了不咬”和“被迫挑烂苹果”的结果。投资人之间的相互惩罚,又会反过来削弱债券的流动性优势,让资质差的信用债更加类似信托产品。如果比较安全性好的AAA级信托产品和同等资质的债券产品,由于信托产品本身收益率高,流动性也很好,它的流动性溢价甚至会低于债券。
在贷后处置上,债券投资者往往缺乏处置不良资产的能力,专业机构可以多参加几次实地调研,大多数机构只能依靠评级报告。真出现违约风险,专业投资机构往往难以迅速行动,多数时间只能站在个人投资者后面,到监管机构去寻求保护。反倒是信托公司的业务人员能发挥对项目熟悉的优势和在银行锻炼出的业务能力,表现出更强的处置能力。
总之,投资者的疑问并不无道理,债券安全性高和流动性好的逻辑依据并不在业务模式本身,而是在监管保护、舆论监督(违约多了,效果会降低)和个人投资者盾牌(处置机构会区别对待机构和个人)这些比较隐晦的因素。
那么问题来了:是“债券是相对安全的资产,信托是风险较大的资产”的投资逻辑错了,还是债券投资者应该去改变业务模式,建立自己的贷后管理机器来摆脱对监管保护的依赖?
这样的问题难以有确定的答案,但是有两点比较明确:标准化债券产品的投资者不应该去试图做银行已经做的事情,额外的保护(实践中只能来自于监管和制度)是债券市场“安全、流动性强”定位的基础。作为低风险资产的投资者,债券投资者购买的产品本就应是低风险的。这是基本的投资逻辑,也是被大众投资者接受的心理预期,更是债券市场发展多年积累下来的无形财富。因此,债券市场的发展绕不过保护债券投资者这道坎,在公开信息监督力度不够的环境(也就是失信成本不高的客观环境)下,监管保护才是债券吸引力的基石。随着信用事件的增多,本就模糊的监管保护势必逐渐弱化。如何在让市场承担信用风险的同时,强化监管保护的制度性安排可能是促进债券市场良性发展的方向,也是考验监管智慧的关键点。
(三)站在债券品牌形象的高度看,监管保护的重要性
信用风险上的“买者负责”理论上是正确的,但是实践中连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都难以打破。凡是理论上正确而又在现实中屡屡碰壁的事情,通常需要格外小心。
换一个角度看,让远隔千里的投资者去放心地把钱交给一个只见过评级报告(最多每年调研一次)的借款人。在没有强大的舆论监督环境下,这本身就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任何金融产品的最终投资方一定是非专业投资者,是老百姓,专业投资机构不过是靠老百姓信任和专业自信谋生的中介机构。如果真按照买者负责的原则来处理债券市场的违约问题,大众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信赖感一定会受到打击,信用债券恐怕都会被殃及。这和信托不敢打破“刚兑”是一样的道理。让老百姓吃一次亏容易,回头再融资就难了。
一旦债券市场低风险低收益的品牌形象被破坏,最终受损的一定是参与债券市场的机构和发债企业。货币当局也难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为低风险偏好资金(比如今后的海外人民币投资信用债)提供投资品种。维护这一形象就需要正视“资产处置能力缺口”这条护城河,没有跨越这条护城河的桥梁,就不会有信用债券的安全性优势、流动性优势、低融资成本优势和对全世界投资者的吸引力。因此,对债券的保护不仅需要,而且需要制度化。
三、政策稳定
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没有辉煌的金融史。自乾隆时代有外国人记录中国的商业信息以来,兴也高利率,衰也高利率,这种不正常状态不是用经济本身的兴衰能解释的。纵看数百年,长期未有改变的只有不稳定的“政策”和从未建立起来的制度信用。如果后面一个文件永远比前面一个文件大,发一个文件就可以造成投资者的损失,那么未来的损失就没人能预见,资金使用者就只能靠支付高利率去弥补借款人可能的损失,信用借贷体系会陷入恶性循环,甚至压垮实体经济。很难说这个问题在乾隆末期国家经济的衰落过程中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但类似的循环真实存在。
希望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我们能稳定政策,打下一个信用经济的基础,在此之上才可能有被人尊重的商业文明,甚至一个可以与盛唐并称的伟大时代。
『玖』 有关cash price (债券的现金价格)的计算。cfa求大神帮忙!!!跪求!!!
clean price 只是债券这四次现金流的折现的价格 不包括任何应计利息
因为coupon是每个季度给,下一次的coupon还有两个月,说明已经过了一个月,而这一个月是要算利息的。比如你持有了这个债券一个月 要卖的时候,你是拿不到coupon的,而你的买家会拿到第一个季度的coupon,但是前三个月里有一个月的利息应该是归你的,这个应计利润也就是accrued interest。
这个债券现在的价格就=clean price + accrued interest
因为只有1个月所以是1/1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