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融资租赁中有个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这个“实际利率法”是怎么算的,原理是什么
就是说差额是你交的利息,这个利息是你租别人东东,相当于你占用别人资金,你给他租金,占用的就少了,所以按你每年占用的资金去计算一个利息,合计起来就是这个差额了.
Ⅱ 想不通啊,关于实际利率法
先把实际利率法的整个流程写一遍:
1,债券发行:折价,溢价或者平价。
以发行债券实际收到的金额计入负债。资产平衡表上的数字就是实际发行债券收到的金额(根据相应会计准则,可能还要扣去发行债券产生的如财务费用,法务费用等)
2,债券存续期间,要在损益表上显示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 = 期初平衡表上的债券计价 x 发行当年的市场利率(根据发行的价格,票息,maturity可以计算得出)
而利息费用包含了两部分:票息+摊销
如果是平价发行,则摊销为0,利息费用=票息
票息和以上述方法算出的利息费用之间的差值(可能为正,可能为负,取决于折价还是溢价发行)就是摊销。
折价发行的债券:期末债券账面价值= 期初债券账面价值+摊销
溢价发行:=期初账面价值 - 摊销
网络解释可能不是很清楚。
债券的发行价格(也就是计入平衡表的初始债券账面价值)等于将该债券未来现金流(票息和本金)按照一定市场利率折现之后的现值的总和。
NPV=sigma CFi / (1+r)^i
债券的发行价格NPV,票息CF,本金CF,和债券周期i都是已知的,根据净现值法就能求得利率r,用这个利率在债券存续期间去求利息费用和摊销额。到最后一起,恰好能将折价或者溢价摊销至0,使得最后一期的账面债券价值=债券票面价格。所以也可以理解为现金流量折现的反向运用,只不过我认为这个说法不是很准确啦。
Ⅲ 实际利率法摊销到底是什么思想方法,能给我解释一下具体的意义吗每...
其实实际利率法摊销就是由你实际支付的款项摊销到面值的过程。比如,你买3年的债券,你花960元买了面值为1000元的1年期债券,那么你用实际摊销法的过程就是需要从960元摊销成1000元。
Ⅳ 按实际利率法摊销的例子请你举例
举例好办,只是一下子说不清, 比如2005年1月1日租入固定资产 借版:固定资产权---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2577100 借: 未确认融资费用 422900 贷:长期应付款 3000000 日期-------租金-确认融资费用-应付本金减少额-应付本金余额 2005.1.1---- -------- ------ ---------------- 2577100 2005.12.31 1000000--206168--------793832 ----- 1783268 2006.12.31 1000000--142661.44-----857338.56---925929.44 2007.12.31 1000000---74070.56-----925929.44----- 0 合计-------3000000---422900 ------2577100 上边的实际利率为8%,确认的融资费用是应付本余额*8%得来的,租期3年,为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价值2577100元为折现值.
Ⅳ 实际利率摊销法,看不懂解析
2010年6月30号的时候:(50000*6%-52000*4%-)/2=460
2010年12月30号的时候:<50000*6%-(52000-460)*4%>/2=469.2
Ⅵ 实际利率法摊销搞不明白
此题实际利率法摊销目的是不是为了使甲公司购买债券的未来现金流量(1250×复利专现值系数+59×年金现值系数)的值属等于甲公司购买时支付的价款1000元?那么甲公司购买债券付出的钱和得到的钱相等
你对实际利率的理解是正确的,你如果存1000元到银行,存款利率为实际利率,假如是10%,年底会得到1100元。本题也是这样,你花1000元,5年后能得到1250+59*5=1545元,实际利率为r:则有1000*(1+r)^5=1545 得出r=10%
Ⅶ 实际利率摊销法
以购入(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乘以每期期初债券投资(负债)的现值,即账面价值,求内得该期的实际利息收入(用),此项容利息收入(费用)与实际收到的利息之差,即为当期溢价或折价摊销额。用公式表示:当期利息 该期期初债券投资 市场:二收入(费用)一(负债)账面价值“利率 溢价 当期收到(付出)利息 当期利息 摊销额一或当期应收(应付)利息一收入(费用) 折价 当期利息 当期收到(付出)利息摊销额一收入(费用)一或当期应收(应付)利息实际利率法下,债券溢价与债券账面价值逐期递减,利息收入(费用)也相应递减,而溢价摊销却逐期增加;如果折价发行,债券的账面价值逐期递增,则利息收入(费用)也相应递增,折价摊销也逐期增。
Ⅷ 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的理解
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可按超过债券的面值发行,收到的金额高于票面价值总额,就是溢价发行;相反就是折价发行。
关于应付债券的“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的确定额,实际上就是发行时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其发行的债券的票面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溢价发行时,这一差额应计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的贷方;折价发行时,这一差额就在“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借方。
摊余成本就是企业实际收到的金额通过各期的调整(利息调整)后的余额。这一余额又会作为下一期调整的基数,再次进行调整。一直将企业溢价或折价(实际上是多收或是少收的金额)而记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金额,调整完。到最后一期调整后则是摊余成本等于债券的面值。即“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余额为O。那么,溢价时,摊余成本=实际收到金额-每期的调整数,将成本为下一期的摊余成本。以此类摊。折价时,摊余成本=实际收到金额+每期的调整数,将成本为下一期的摊余成本。以此类摊。(第一期的摊余成本就等于发行时收到的实际金额)
每期的调整数(每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发生额)的确定:就是票面面值×票面利率与摊余成本×实际利率之间的差额。
具体的会计处理:
应按照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由于发行债券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所以为筹集发生的费用,就应记入“财务费用”。如果是为了某项特定事项而发行的专项债券,则应记入工程成本或相关费用中。如企业为建造厂房,而发行的债券,记入“在建工程”科目;为生产产品的,记入“制造费用”等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