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固定资产追溯调整问题
如果是会计政策变更,那就应该进行追溯调整。
㈡ 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公允模式盈余公积怎么算
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投资性房地产
若是公允价值大于回账面价值:
借:投资性房地产答——成本(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产品);
其他综合收益。
若是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产品)。
注意:这里是由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产品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模式计量。
若是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模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需要追溯调整,会计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贷:投资性房地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㈢ 求答案……无形资产2010年购买 预计使用年限10年 2012年 预计可使用年限5年
你好:
根据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都不会采用追溯法(除非是差错更正,需要追溯调整以前年度差错)。由于你的问题中并没有说明摊销方法,所以我在下面的解释中只能简单认为你说的是年限平均法。(并且认为改无形资产没有发生减值)
根据具体准则——无形资产的规定,当月新增无形资产当月计提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计提摊销,2010年购入无形资产后,当月起计提摊销,摊销金额为:账面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年/12个月(这里要说明,无形资产如果没附有远期合同的话,一般净残值是为0的。)。
2012年变更会计估计时,你说预计可收回金额变了,我不知道你具体指什么。如果你想说发生了减值,那么要先进行减值测试,如果确定发生了减值,那么要先计提减值准备;如果你说的是由于某些原因预计净残值改变了,那你要取得相关原始凭证。
从2012年的变更发生当月开始,每月计提的摊销金额为:【变更当月的账面价值(如有减值,剔除减值金额)—当前新预计的净残值】/预计剩余使用年限/12个月。
当前预计剩余使用年限=当前预计总使用年限—已经使用的年限;你的那个5年到底是剩余的,还是总的,我就不清楚了。
打字不易,望采纳!
㈣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 以前年度的折旧需要调整吗
不需要调整。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企业会计准则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九条规定: 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即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无须重编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只需要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
(4)累计摊销年份变更需要追溯调整吗扩展阅读:
会计估计,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也不调整以前的报告结果。
为了使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能够可比,如果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计入了日常经营活动损益,则以后期间也应计入日常经营活动损益;如果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计入特殊项目,则以后期间也应计入特殊项目。
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如,企业原按应收款项余额的5%提取坏账准备,由于企业不能收回应收款项的比例已达 10%,则企业改按应收款项的10%提取坏账准备。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如,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其有效使用年限或预计净残值的估计发生的变更,常常影响变更当期资产以后使用年限内各个期间的折旧估计变更。如果不易区别是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则应视为会计估计变更,并按会计估计变更的核算方法进行处理。
㈤ 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公允模式盈余公积怎么算的
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投资性房地产
若是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产品);
其他综合收益。
若是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产品)。
注意:这里是由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开发产品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模式计量。
若是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模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需要追溯调整,会计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贷:投资性房地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㈥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从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 书上说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要做分录
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要进行追溯调整,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具体处理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变更日的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已计提的折旧或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余额)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公允价值—账面价值)×90%,或借记] 盈余公积[(公允价值—账面价值)×10%,或借记] (假定上述处理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例题9·计算分析题】甲企业将某一栋写字楼租赁给乙公司使用,并一直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11年1月1日,甲企业认为,出租给乙公司使用的写字楼,其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比较成熟,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决定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该写字楼的原造价为90 000 000元,已计提折旧2 700 000元,账面价值为87 300 000元。2×11年1月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95 000 000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假设甲企业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企业相关的账务处理。 『正确答案』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成本) 95 000 000 ③ (变更日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2 700 000 ② 贷: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 90 000 000 ①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 930 000 盈余公积 770 000
㈦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需注意哪些问题
若投资性房地产开始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在满足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两个前提条件下可以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但若开始采用的是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则不可以再转为成本模式进行计量,即成本模式可以转为公允价值模式,但公允价值模式不得转为成本模式,因为有些企业会利用计量模式的转换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转换模式上的限制,实际上就是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一种限制。
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对其所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选择要统一。
在满足规定的前提条件下,将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要进行追溯调整,将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最终的结果是追溯调整到变更当日的公允价值。
企业变更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时,应当按照计量模式变更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按照已计提的折旧或摊销,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按照账面余额,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按照公允价值和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等科目。
延伸阅读:
房地产开发流程(详细)
房地产税法列入立法规划
房地产抵押未登记
抵押合同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