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采矿权使用费
国家将采矿权出让给采矿权人,依法按矿区范围面积向采矿权人收取的费用。
2. 采矿权价款的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
第十一条 采矿权使用费和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价款由登记管理机关收取,专全部纳入国家预算属管理。具体管理、使用办法,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计划主管部门制定。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第七条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由探矿权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负责收取。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由探矿权采矿权人在办理勘查、采矿登记或年检时缴纳。
探矿权采矿权人在办理勘查、采矿登记或年检时,按照登记管理机关确定的标准,将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直接缴入同级财政部门开设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财政专户”。探矿权采矿权人凭银行的收款凭证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领取“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专用收据”和勘查、开采许可证。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专用收据”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制。
3.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与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的区别是什么采矿权价款又是怎么回事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财建[2003]530 号)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加强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均须按规定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价款。
第三条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包括:
(一)探矿权使用费。国家将矿产资源探矿权出让给探矿权人,按规定向探矿权人收取的使用费。
(二)采矿权使用费。国家将矿产资源采矿权出让给采矿权人,按规定向采矿权人收取的使用费。
第四条 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包括
(一)探矿权价款。国家将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出让给探矿权人,按规定向探矿权人收取的价款。
(二)采矿权价款。国家将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出让给采矿权人,按规定向采矿权人收取的价款。
第五条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收取标准
(一)探矿权使用费以勘查年度计算,按区块面积逐年缴纳,第一个勘查年度至第三个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每年缴纳100元,从第四个勘查年度起每平方公里每年增加100元,最高不超过每平方公里每年500元。
(二)采矿权使用费按矿区范围面积逐年缴纳,每平方公里每年1000元。
第六条 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收取标准:
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以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确认的评估价格为依据。一次或分期缴纳;但探矿权价款缴纳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采矿权价款缴纳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年。
第七条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由探矿权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负责收取。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由探矿权采矿权人在办理勘查、采矿登记或年检时缴纳。
探矿权采矿权人在办理勘查、采矿登记或年检时,按照登记管理机关确定的标准,将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直接缴入同级财政部门开设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财政专户”。探矿权采矿权人凭银行的收款凭证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领取“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专用收据”和勘查、开采许可证。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专用收据”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八条 属于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登记管理范围的探矿权采矿权,其使用费和价款,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登记机关收取,缴入财政部开设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财政专户”,属于省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登记管理范围的探矿权采矿权,其使用费和价款,由省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登记机关收取,缴入省级财政部门开设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财政专户”。
第九条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收入应专项用于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管理支出,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省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提出使用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拨付使用。
第十条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中可以开支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进行审批、登记的管理和业务费用。
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中可以开支以下成本费用:出让探矿权、采矿权的评估、确认费用,公告费、咨询费、中介机构佣金、场地租金以及其他必需的成本、费用等。
第十一条 国有企业实际占有的由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在转让时,其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经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批准,可全部或部分转增企业的国家资本金。
国有地勘单位实际占有的由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在转让时,其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 未按规定及时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由探矿权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责令其在30日内缴纳,并从滞纳之日起,每日加收2‰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探矿权、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吊销其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
第十三条 财政部门和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收入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定期检查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收入的情况。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办法发布之前已经收取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按本办法的规定处理。
关于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 财综字[1999]1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地矿厅(局):
为了进一步规范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管理,现对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
发<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字[1999]74号,以下简称《办
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一、《办法》中所称“国家出资”,是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地质勘探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业权使用费和价款收入以及各种资金等安排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拨款。 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出资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按各自投入比
例享受出资权利。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拨款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收入,按《办法》的规定进行管理。
二、对出让目前搁置的由国家出资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应按规定向探矿权采矿权人收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对缴纳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确有困难的,经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批准,国有企事业单位应缴纳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可全部或部分转增国家资本金或国家基金;在合资、股份制以及股份合作制企业中持股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其应缴纳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经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投准,可转作为国家股。
三、为了适应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实行四级登记管理机关收取的需要,各地应对市(地)县登记管理机关收取的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管理予以规范。具体管理办法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并报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备案。
四、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由登记管理机关直接收取,不宜实行层居委托收取的办法。确需委托收取的,必须经上一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出具委托书。接受委托的登记管理机关按规定收取的使用费和价款,应全额缴入同级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和使用。
五、按照《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第240号令)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第241号令)规定,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属于国家财政权入,纳入预算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收取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可不办理收费许可证,但必须严格按《办法》规定,切实做好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收取和管理工作。
六、根据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敦主要由中央和省两极登记管理机关收取的要求,国务院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管理机关收取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所用专用收据,由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印制;省级及省级以下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管理机关收取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所用专用收据,由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印制。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一日
4. 采矿权使用费怎么写分录呢 费用报销单上就只有采矿权使用费2000元
这样完全可以。
5. 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
探矿权使用费来是国家将矿产资源源探矿权出让给探矿权人,按规定向探矿权人收取的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是国家将矿产资源采矿权出让给采矿权人,按规定向采矿权人收取的使用费。
探矿权使用费收费标准:探矿权使用费以勘查年度计算,按区块面积逐年缴纳,第一个勘查年度至第三个勘查年度,每平方千米每年缴纳100元,从第四个勘查年度起每平方千米每年增加100元,最高不超过每平方千米每年500元。采矿权使用费按矿区范围面积逐年缴纳,每平方千米每年1000元。
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由探矿权、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负责收取。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由探矿权、采矿权人在办理勘查、采矿登记或年检时缴纳。
部分特别规定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可申请减缴或免缴,具体请参见《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减免办法》(国土资发[2000]174号)。
表1-1 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表
6. 矿业权使用费的征缴和使用有什么要求
矿业权使用费是国家将矿业权出让给矿业权人,按规定向矿业权人收取的使用费,包版括探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权使用费。探矿权使用费以勘查年度计算,按区块面积逐年缴纳,第一个勘查年度至第三个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每年缴纳100元;从第四个勘查年度起,每平方公里每年增加100元,最高不超过每平方公里每年500元。采矿权使用费按矿区范围面积逐年缴纳,每平方公里每年1000元。
国土资源部登记管理范围的矿业权使用费由国土资源部收取,缴入“国土资源部非税收入财政汇缴专户”;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管理范围的矿业权使用费,由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收取,缴入省级财政部门指定账户。矿业权使用费收入应专项用于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管理支出,由国土资源部和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使用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拨付使用。
7. 采矿权人何时可以申请减免采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价款
《矿产资复源开采登记管制理办法》(国务院令〔1998〕第241号)第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采矿权人提出申请,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管理机关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采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价款的减免办法审查批准,可以减缴、免缴采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价款。
(1)开采边远贫困地区的矿产资源的;
(2)开采国家紧缺的矿种的;
(3)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矿山企业严重亏损或者停产的;
(4)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8. 福建省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2006年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按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以服从大局、服务中心、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为重点,以改革创新、拓展作为空间动力,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提高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较好地处理了国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支持经济发展与保障农民权益的关系、依法行政与提高工作效率的关系,取得明显成效。
一、国土资源状况
(一)土地资源状况
2006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8602.34万亩,其中,农用地16128.0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6.70%;建设用地918.5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94%;未利用地面积1555.7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36%。
农用地中,耕地2005.52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12.43%;园地947.55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5.88%;林地12474.50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77.35%;牧草地3.93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0.02%;其他农用地696.54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4.32%。
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工矿用地718.11万亩,占建设用地总数的78.18%;交通运输用地109.17万亩,占建设用地总数的11.89%;水利设施用地91.25万亩,占建设用地总数的9.93%。
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972.67万亩,占未利用地总数的62.52%,其他土地583.10万亩,占未利用地总数的37.48%。
2006年全省各地类变更总量为166.9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90%,其中厦门市和漳州市辖区由于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进行衔接,变更量大幅增加,变更量分别为78.09万亩和14.16万亩,占全省年度变更总量的46.77%和8.48%。
(二)土地利用情况
1.农用地
2006年农用地增加26.88万亩,减少45.66万亩,净减18.78万亩,减幅为0.12%。其中,耕地增加6.21万亩,减少31.67万亩,净减25.46万亩,减幅为1.25%;园地增加33.25万亩,减少14.80万亩,净增18.45万亩,增幅为1.99%;林地增加7.37万亩,减少20.96万亩,净减13.60万亩,减幅为0.11%;其他农用地增加17.36万亩,减少15.53万亩,净增1.83万亩,增幅为0.26%。
2006年全省增加耕地6.21万亩,扣除农业结构调整增加的耕地面积1.92万亩,可用于补充的新增耕地面积为4.29万亩,加上各地今年新开发的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面积8.42万亩,全省本变更年度可用于占补平衡补充的面积为12.71万亩;本变更年度全省实际变更增加的建设占用耕地12.43 万亩,扣除往年漏变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2.82 万亩,本变更年度实际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9.61万亩,占补相抵,盈余3.11万亩。
图1 2006年全省土地利用构成
本省是个山地多、平地少的省份,2006年人均耕地0.57亩,属全国人均耕地占有量最少的省份之一,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而且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量很大,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的难度很大。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通过加大耕地开发、复垦、整理力度,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任务。
2.建设用地
2006年全省共审批建设用地957件,总用地面积20494.01公顷,农用地15061.22公顷(耕地8314.17公顷)。其中使用国家级农转用指标5件,总用地面积5103.03公顷,农用地4221.88公顷(耕地1904.92公顷);使用省级农转用指标952件,总用地面积15390.98公顷,农用地10839.34公顷(耕地6409.24公顷)。分批次建设用地 14928.02 公顷;单独选址建设用地5565.99公顷,其中交通运输用地4610.21公顷,水利设施用地647.89公顷。省级政府批准征用农用地10222.37公顷,其中耕地6025.85公顷;征地总费用747832.47万元;安置农地人口274398人。
2006年省级政府审批建设用地比2005年增加了2306.73公顷,上升了0.85%,其中农转用比2005年增加了1166.09公顷,上升了0.89%,耕地比2005年增加了1143.62公顷,上升了0.82%。
(1)积极主动、先期介入,做好建设项目特别是省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服务工作。对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坚持随到随办,并通过现场办公、培训指导、咨询协调等多种形式,协调解决项目立项、用地报批、征地供地及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组织相关建设用地依法报批,如温福、福厦铁路、浦南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LNG电厂以及省重点工业项目用地。帮助温福、福厦、龙厦、向莆、厦深铁路、浦南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等项目制订征地补偿标准和LNG项目临时用地补偿标准,落实了温福、福厦、龙厦铁路和泉三、永武高速公路先行用地审批问题,使这些重点工程项目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如期依法开工建设。
图10 2006年全省干部培训及学历情况
七、问题与建议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要按照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实施方案,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全国土地利用规划纲要、福建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产业布局规划、省直各有关部门“十一五”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布局,为福建海西建设发展留有合理的用地空间。
(2)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指令性计划管理,按照各地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统筹安排下达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并加强对农用地转用规模、速度、结构的控制和引导,强化项目落实,强化节约集约,防止虚假申请、虚假供地和违法违规圈占土地,使有限的计划指标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合理的用地需求。按照《关于调整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对福州、厦门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审批制度作了改革,研究报批办法,保证福州、厦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审批不受影响。
(3)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加强土地调查监测、土地评价与规划、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与国土整治三大技术的研究,不断改进资源利用方式。加强重点成矿带地质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通过加强先进高效的综合勘查技术的研究,提高找矿命中率;通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固体废弃物利用技术、矿产开发环境监测与综合整治技术的创新,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4)主动优质提供国土资源服务。①对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包干跟踪制。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要与重大建设项目挂钩联系,在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阶段先期介入,及时了解掌握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按程序及时预审、报批和供地,保证重大建设项目顺利开工建设。②对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包片服务制。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对所辖地区实行分片指导,包片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③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和采矿权网上审批。针对审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网上审批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实现“阳光操作”。④进一步加强市、县国土资源局政务大厅建设。开展国土资源政务大厅示范建设,完善各项制度,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做到“整洁、规范、便民、高效”。
9.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与采矿权使用费有什么区别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就是采矿权价款,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文件,只有已回经开采的国家出答资形成的探矿权才要评估缴纳采矿权价款。采矿权使用费是登记矿区面积的登记费,两者数额差距巨大。现在有些省区要求新取得的采矿权也需要按照储量缴纳采矿权有偿使用费,实际上变相收取采矿权价款,没有理解和执行国家探矿权招、拍、挂的市场化竞价取得制度。另外矿业权市场化程度不够,通过招拍挂政府没有收到多少出让资源的钱,政府感觉到资源价值没有得到体现,政府为数不多的出让矿产资源、土地换钱的招数舍不得放手,于是出此下策。
10. 采矿权收费标准及依据是怎样的
1、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按矿区范围面积逐年缴纳,每平方公里每年1000元。
2、采矿权价款:采矿权价款收取标准:采矿权价款以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确认的评估价格为依据。
依据:《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1999年6月7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综字〔1997〕74号)
3、采矿权登记费:采矿登记收费标准
1、新建、在建、生产矿山采矿登记收费。 (1)大型矿山500元;(2)中型矿山300元; (3)小型矿山200元
2、矿山企业变更开采范围、矿区范围、开采矿种、开采方式换领采矿许可证,均收费100元。
依据:《矿产资源勘查、采矿登记收费标准及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颁布单位:地矿部;财政部 颁布日期:1987/07/01 文号:地发289号
4、矿产资源补偿费:计算方式: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金额= 矿产品销售收入×补偿费费率×开采回采率系数(开采回采率系数=核定开采回采率/实际开采回采率),核定开采回采率,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的矿山设计为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只要求有开采方案,不要求有矿山设计的矿山企业,其开采回采率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核定。
依据:《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1994年2月27日国务院令第150号发布,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