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业合并的非同一控制下贷方资产用账面价值还是用公允价值
贷方当然用账面价值,因为是本企业资产的减少,不管是什么原因,资产减少都是冲减账面价值的。只是在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时,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营业外收支。你的分录是对的。
② 非同一控制下非现金资产对价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什么不计入资本公积 小妹在这里先谢谢各位前辈
依然是非同一控制,则需要采用购买法和核算,购买法的核心就是需要以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损益。所以需要以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来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则需要确认为损益。如果付出的是非货币资产,可以参照视同销售来处理,如果是固定资产,作为营业外收入,如果是存货,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如果是金融资产,则需要按照金融资产处置的规定处理。
③ 为什么非同一控制下合并的这个题无形资产分录为96000000
分录中无形资产贷方9600万指的是用作合并对价的土地使用权和专利技术的账面原价,详细见下表版的划线部分权,而不是指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以无形资产或者固定资产作为合并对价要视同销售,把这些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出。
④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如果取得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为什么不调整递延所得税而是直接将差额计入
自行研发的属于永久性差异 不调整
外购的还是要调整的
⑤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如何确认无形资产
关键是购销渠道及人脉的价值能否确认,如果在合并时这项资产的价值可以区分并确认,是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否则确认为商誉为好,但就商誉内涵而言,这部分资产完全确认为商誉并不太合适。
公司应当综合考虑并购业务与公司自身业务的性质,以及并购后对整体业务的影响,再此基础上考虑自建该渠道所需资金等因素以确认其价值,这部分价值可以却认为无形资产,剩余再确认为商誉。
2006版的企业合并准则应用指南规定:“购买方应当按照以下规定确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存货,对其中的产成品和商品按其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以及购买方出售类似产成品或商品估计可能实现的利润确定。
在产品按完工产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仍将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以及基于同类或类似产成品的基础上估计出售可能实现的利润确定;原材料按现行重置成本确定”。这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下的处理原则大体上一致。
(5)非同一控制下无形资产为什么不用公允价值扩展阅读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 财会[2012]19号:
第一条: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应如何确认取得的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
答: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应当对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进行充分辨认和合理判断,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
(二)能够从被购买方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与相关合同、资产和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交换。 ”
⑥ 为什么只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才需要做公允价值的调整
因为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来说,如果以公允价值进行调整,给企业提供了能过会计核算而调整利润的做为。
即,企业通过合并,分立,再合并再分立,就可以把财务报表粉饰。
⑦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为什么把公允价值和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这是因为准则规定非同一控制采用购买法。计入资本公积,因为购买日需要编制合并报表,将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的账面价值的差额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注意:还需考虑递延所得税)。
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企业合并。在总体原则上,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视同一个企业购买另一个企业的交易行为,采用购买法进行核算,购买方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所取得的资产和负债。
2、在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购买方一般应于购买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反映其于购买日开始能够控制的经济资源情况。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体现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商誉。
3、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计入合并当期损益,因购买日不需要编制合并利润表,该差额体现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应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资本公积是与企业收益无关而与资本相关的贷项。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
资本公积与盈余公积的区别
资本公积是指归所有者所共有的、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资本。资本公积具体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实物资产、资产评估增值、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
(1)资本溢价是指投资者缴付企业的出资额大于该所有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拥有份额的数额。
(2)接受捐赠实物资产是指外部单位或个人赠与企业的实物财产。
(3)资产评估增值是指企业因对外投资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对资产进行评估时,评估确认的价值高于该资产原账面价值的部分。
(4)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接受外币资本投资时,在收到外币资本日的市场汇率与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外币折算汇率不一致的情况下,按收到外币资本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资产入账的价值与按照约定汇率折算为实收资本入账的价值的差额。
"盈余公积"是具有特定用途的留存利润,也就是用于生产经营和职工集体福利的留利。盈余公积包括三个内容:
(1)法定公积金。
法定公积金是根据《公司法》或财务制度的规定提取的一部分利润,提取的比例是10%,用途是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和在亏损年度发放红利。企业在亏损年度用盈余公积发放红利要在弥补亏损之后并经董事会批准。
(2)任意公积金。
任意公积金是根据董事会决议提取的一部分利润,提取的比例可以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那么,现在就有了答案: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最主要的区别是来源不同,前者与企业盈利无关,后者直接来源于企业的利润。要想读懂财务报表,记住这个区别很重要啊!
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的区别
(1)从来源和性质看。实收资本(或股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并依法进行注册的资本,它体现了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资本公积是投资者的出资中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它不直接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2)从用途看。实收资本(或股本)的构成比例是确定所有者参与企业财务经营决策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利润分配或股利分配的依据,同时还是企业清算时确定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的依据。
资本公积的用途主要是用来转增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不体现各所有者的占有比例也不能作为所有者参与企业财务经营决策或进行利润分配(或股利分配)的依据。
参考资料:网络-购买法,网络-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⑧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方以无形资产和发行股票方式作对价,那么是以公允价值入账还是账面价值入账
合并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定接受被合并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
⑨ 长期股权投资的 非同一控制中企业合并的资本的公允价值 为什么例题上用的是无形资产的原价 而不是公允价值
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是按照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也就是长期股权投资回对应无形资答产的那部分要按照12600入账
你付出的无形资产就相当于你把它卖了一样,要把账面价值冲掉
卖无形资产时 借:银行存款 12600
累计摊销 1200
贷:无形资产 9600
营业外收入 4200
现在你用无形资产获得了长期股权投资也就是把银行存款换了而已
借:长期股权投资 12600
累计摊销 1200
贷:无形资产 9600
营业外收入 4200
⑩ 为什么个别报表无形资产和公允价值的差计入资本公积
这是因为准则规定非同一控制采用购买法。计入资本公积,因为购买日需要编制合并报表,将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的账面价值的差额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注意:还需考虑递延所得税)。
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企业合并。在总体原则上,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视同一个企业购买另一个企业的交易行为,采用购买法进行核算,购买方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所取得的资产和负债。
2、在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购买方一般应于购买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反映其于购买日开始能够控制的经济资源情况。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体现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商誉。
3、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计入合并当期损益,因购买日不需要编制合并利润表,该差额体现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应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资本公积是与企业收益无关而与资本相关的贷项。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