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会计所得税,无形资产的所得税怎么处理
我当时学的时候在这一块也是很迷茫,给你一个例题看看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对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因此,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对利润总额进行纳税调减:调减的金额分别是“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支出金额50%,“累计摊销”科目摊销金额的50%,从而减少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
例: 2010年1月1日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专利技术,该公司董事会认为,研发该项目具有可靠的技术和财务等资源的支持,并且一旦研发成功将降低该公司的生产成本。该公司在研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用4273.5(进项税726.5)万元,人工工资1000万元,其它费用4000万元,总计发生研发支出100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6000万元。该公司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2010年10月20日达到预定用途。假设甲公司对该新技术采用直线法,按10年摊销,无残值。
分析:首先,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研发某项新产品专利技术,并认为完成该项新型技术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财务等方面能够得到可靠的资源支持,并且一旦研究成功将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因此,符合条件的开发费用可以资本化。其次,甲公司在开发该项新型技术时,累计发生10000万元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6000万元,符合“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的条件。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1)发生研发支出: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6000
——费用化支出 4000
贷:原材料 5000
应付职工薪酬 1000
银行存款 4000
(2)2010年10月20日,该专利技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管理费用 4000
无形资产 600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6000
——费用化支出 4000
(3)2010年12月末摊销
摊销金额的计算:6000÷10×3÷12=150(万元)
借:管理费用——专利技术 150
贷:累计摊销 150
甲企业对该新技术采用直线法,按10年摊销。无残值。2010年10月31日,该新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9000万元。假设甲企业2010年的利润总额为7000万元,无其他的纳税调整事项。则甲企业2010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为:
(1)2010年末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账面净=6000-6000÷10×3÷12=5850(万元)。
因为2010年末可收回金额为9000万元,可回收金额大于账面净值所以不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所以2010年末自行研发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账面净值=5850(万元)。
(2)2010年末自行研发无形资产计税基础=5850×150%=8775(万元)。
(3)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775-5850=2925(万元)。
(4)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0。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由于自行研发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不符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条件,所以只能计算出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的暂时性差异的金额,但不能将2925×25%=731(万元)计人递延所得税资产。也就是说虽然这项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但其应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为0.
2010年的应缴所得税=(7000-4000×50%-6000÷10×3÷12×50%)×25%=1231(万元)。
甲公司2010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为(单位: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1231
贷:应缴税费——应缴所得税 1231
❷ 企业研发费用当年尚未形成无形资产挂帐开发支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如何进行填报
我认为应该填在附表五中,三、加计扣除合计第1项里。
❸ 关于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中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问题。 文中规定 1.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
1,文中所说来的未形成无源形资产是否是指研发失败?
否,6号准则第二章第七条规定:“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文中所说的未形成无形资产是研究阶段。
2,如果是指研发失败,那么以下假设该如何计算扣除?
首先要符合6号准则第二章第九条规定:“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了,你的理解就是对的,不符合一开始就不能认定为无形资产。
❹ 利润总额为300万元,研发费用50万元(未形成无形资产),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这里的加计扣除我
利润总额300万元是会计利润,加计扣除的要从利润总额中追加扣除,也就是300万元是会计上内扣除了50万元的研容发费用以后的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再扣除加计扣除部分50X50%=25万元,应纳税所得额300-25=275万元,应缴纳所得税275X25%=68.75万元。
❺ 税法中的无形资产问题,请问怎么算
答案选D。
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优惠政策的具体标准是: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内、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容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本题涉及上述两项,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为100万元,加计扣除50%,则可以进行税前扣除为15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费用为1000万元,假设无形资产按10年摊销,则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税法中认定的无形资产是1500万元,按10年摊销,每年摊销150万元。以上两项合计为300万元。
❻ 所得税是否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是否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这个不是这么理解的。
举个例子:
企业接受捐赠固定资产,价值10万元,假如所得税税内率容为20%,单就这项资产而言,要交纳2万元的所得税。
这样算一下来,企业实际上相当于只得到了8万元的资产。
也就是说,那2万元上缴了,而不是要净那2万元计入资产成本(其实也没法计入成本)。
❼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的 应纳税所得额时,为什么 无形资产开发支出 不可以扣除呢
无形资产可以外购,也可以自行研发。自行研发所发生的支出应为分专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属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如果确实无法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一、外购:
借:无形资产(买价+相关税费但不包括推广发生的广告费)
贷:银行存款
二:自行研究开发: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
——资本化支出(满足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借:无形资产(不影响当期损益)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借:管理费用(影响当期损益)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❽ 研究开发费用已计入管理费用不是在研发阶段吗 研发阶段是未形成无形资产应该按照75%扣除啊
问的是准予扣除的研发费用总额。
❾ 无形资产所得税的计税基础怎样计算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按照税法口径计算而形成的。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二条所称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 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
无形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1、外购的无形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2、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以开发过程中该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
途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3、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第六 十七条)。
(9)计算所得税未形成无形资产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 无形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处理不当做假
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对无形资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的权力。无形资产的使用权是按照企业无形资产的用途和性能加以利用,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
将只有使用权的无形资产作为有所有权的无形资产下帐,从而增大无形资产摊销,减少利润,进而减少所得税的上缴。
2、 无形资产增加不真实,不合规
企业增加的无形资产有的没有合法的文件证明,有的已超出了法定有效期。
3、虚增商誉,增大费用
商誉的作价入帐只是在企业合并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期内,擅自将商誉作价入帐,多摊费用、降低利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