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净利润加折旧加摊销归还长期借款本金,净利润部分需要先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再用来还钱吗
要先还钱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② 如何对贷款风险进行评价
投资分析的财务公式汇总
1.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工艺设备投资×(1+∑Ki)
2.拟建项目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1+∑Ki)
3.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
4.基本预备费=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涨价预备费P=∑It[(1+f)t-1](其中:It=静态投资f=上涨率)
5.静态投资=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
6.投资方向调节税=(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率
7.建设期贷款利息=∑(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贷款利率
8.固定资产总投资=建设投资+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贷款利息
9.拟建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
10.流动资金用扩大指标估算法估算:
流动资金: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率
11.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年计息次数)年计息次数-1
12.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中:流动资产=应收(预付)帐款+现金+存货
应收帐款=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现金=(年工资福利+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在产品+产成品
流动负债=应付帐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它制造费+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年修理费)/年周转次数
13.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14.所得税:(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总成本)*所得税率
15.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固定资产总额-无形资产)(1-残值率)÷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总额应包括利息)
16.固定资产余值=年折旧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营运期)+残值
17.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折现净现金流量)
18.FIRR=i1+(i2-i1)×[FNPV1÷(FNPV1+|FVPN2|)]
19.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
20.等额本金偿还:
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
未分配利润=全部税后利润(不计盈余公积金和应付利润)
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
未分配利润=(该年应还本金+上年亏损)-折旧费-摊销费费
盈余公积金=(税后利润-上年亏损)*10%
税后利润=该年利润总额-(该年利润总额-上年度亏损)所得税率
应付利润=税后利润-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21.摊销费=无形资产/摊销年限
22.年平均利润总额=∑各年利润÷n年
年平均利税总额=年平均利润总额+∑各年销售税金÷n年
23.投资利润(利税)率=年平均利润(利税)总额/项目总投资(包括自有资金)
24.资本金利润率=年平均利润总额÷项目资本金(包括全部自有资金)
25.各年利润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26.各年利税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
27.产量盈亏平衡点=年固定成本÷[产品单价(1-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28.单价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可变成本)÷设计生产能力(1-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29.最大可能盈利额R=正常年份总收益-正常年份总成本=设计能力*单价(1-销售及附加税率)-(固定成本+设计能力*单位可变成本)
30.保证利润最小产量=(利润+固定成本)/[产品单价(1-销售锐金及附加)-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31.每年按最大偿还能力偿还:
还清贷款前,税后利润=未分配利润,应付利润=O,盈余公积金=O
还清贷款的当年,未分配利润=该年尚需还款数-折旧费-摊销费
应付利润:税后利润-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金
还清贷款后,应付利润=税后利润-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O)
32.盈余资金:资金来源-资金运用
33.借款偿还期=(出现盈余年份-开始借款年份)+出现盈余年份应还款额/出现盈余年份可用于还款额
3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100%
35.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
36.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资金来源:
贷款:建设期分年包括本息
自有资金:包括建设期自有资金,投产期流动资金分年按达产比例分配
回收流动资金:流动资金计最后一年
资金运用:
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分年贷款本息
流动资金投资:投产期分年按达产期比例分配
盈余资金=资金来源-资金运用
流动资金达产比例分配计算:
投产期第一年631.67*09=442.17达产70%
投产期第二年631.67(O.9-0.7)=631.67*0.02=12633达产90%
投产期第三年:631.67(1-O9)=631.67*0.01=63.17达产100%
37.资产负债表资产: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背景材料)+累计盈余资金(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累计盈余资金:资金来源与运用表最后一年的累计盈余:累计盈余(资金来源与运用最后一年)-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在建工程:建设期第一年:第一年自有资金和贷款本息。
建设期第二年:包括第一年自有资金和贷款累计
固定资产净值:
投产期第一年:固定资产总额(包括)-无形资产-折旧费
第一年后:上一年固定资产净值-折旧费
无形资产净值:逐年扣减无形资产余值负债:流动负债:背景材料贷款负债:取自还本付息表(分年本息)
资本金:建设期第一年:第一年投入的自有资金;第二年:包括第一年的自有资金总额
投产期第一年:自有资金总额+第一年应摊销的流动资金;第二年:上一年余额+第二年应摊销的流动资金;第三年:上一年余额+第三年应摊销的流动资金;第三年后:以后各年上年余额照抄
累计盈余公积金:损益表中盈余公积金分年累计分年填入
累计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未分配利润分年累计分年填入
③ 如何编制资产负债表
1、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勾稽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把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
2、一般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类分项反映。资产按流动性大小进行列示,具体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3、负债也按流动性大小进行列示,具体分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
4、所有者权益则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分项列示。
5、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6、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7、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8、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3)盈余摊销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在编制时,首先需要把所有项目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以适当的顺序加以排列。首先把所有项目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部分,并按项目的流动性程度来决定其排列顺序。
2、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格式有账户式、报告式和财务状况式三种。其中,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列示资产项目,右方列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左右两方的合计数保持平衡。这种格式的资产负债表应用最广,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要求采用的就是这种格式的资产负债表。
3、资产项目按其流动性排列,流动性大的排在前,流动性小的排在后;负债项目按其到期日的远近排列,到期日近的排在前,到期日远的排在后。
4、所用者权益项目按其永久程度高低排列,永久程度高的排在前,永久程度低的排在后。
④ 资产负债表如何编制!
资产负债表的四种编制方法
一、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为正确编制资产负债表,人们通常采用工作底稿法:
1.根据各账户的期末余额编制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
2.按照资产负债项目分类整理试算平衡表,形成工作底稿;
3.根据工作底稿填写试算平衡表的相关项目的金额;
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金额分为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两列,“年初余额”各项目金额,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直接转录填列。
二、“期末余额”项目的填列方法为:
1、方法一:根据总账余额直接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多数项目可以根据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可以直接填制的项目有“短期借款”、“应收票据”、“长期借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科目。
2、方法二:根据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某些项目可以根据若干个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应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存货”项目,根据“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周转材料”等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3、方法三: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1)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商誉”项目,应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应扣减相应的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项目,应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扣减相关的累计折旧(或摊销、折耗)填列,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扣减相应的减值准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上述资产,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4、方法四: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主要包括:“应收票据”、“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项目,应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1)“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之和+“预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之和
(2)“预收账款”=“应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之和+“预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之和
(3)“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之和+“预付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之和
(4)“预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之和+“预付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之和
(4)盈余摊销扩展阅读:
损益表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可以用来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营成果,评估投资的价值和报酬,进而衡量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成功程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损益表可作为经营成果的分配依据。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以及营业税金、各项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收支等项目,最终计算出利润综合指标。
损益表上的数据直接影响到许多相关集团的利益,如国家的税收收入、管理人员的奖金、职工的工资与其他报酬、股东的股利等。正是由于这方面的作用,损益表的地位曾经超过资产负债表,成为最重要的财务报表。
2、损益表能综合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可以有助于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等各项活动中的管理效率和效益都可以从利润数额的增减变化中综合的表现出来。
通过将收入、成本费用、利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对比,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而来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和效率。
3、损益表可用来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损益表揭示了经营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的收支净额的详细资料,可据以分析企业的盈利水平,评估企业的获利能力。
同时,报表使用者所关注的各种预期的现金来源、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如股利或利息、出售证券的所得及借款得清偿,都与企业的获利能力密切相关,所以,收益水平在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⑤ 准备考工程造价师,需要知道哪些考试公式
以下是案例分析的公式,
1.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工艺设备投资×(1+∑Ki)
2.拟建项目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拟建项目主厂房投资×(1+∑Ki)
3.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其中:
基本预备费=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涨价预备费P=∑It[(1+f)t一1] (其中:It=静态投资 f=上涨率)
4.静态投资=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
5.投资方向调节税=(静态投资+涨价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率
6.建设期贷款利息=∑(年初累计借款+本年新增借款/2)*贷款利率
7.固定资产总投资=建设投资+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贷款利息
8.拟建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
9.用扩大指标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拟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率
10.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年计息次数)*年计息次数-1
11.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
流动资产=应收(预付)帐款+现金+存货
应收帐款=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现金=(年工资福利+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在产品+产成品 流动负债=应付帐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它制造费+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年修理费)/年周转次数
12.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13.所得税:(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总成本)*所得税率
14.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残值)÷折旧年限=(固定资产总额-无形资产)(1-残值率)÷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总额应包括利息)
15.固定资产余值=年折旧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营运期)+残值
16.动态投资回收期=(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出现正值年份累计折现净现金流量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当年折现净现金流量)
17.FIRR=i1+(i2-i1)×[FNPV1÷(FNPV1+|FVPN2|)]
18.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
19.等额本金偿还:
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 未分配利润=全部税后利润 (不计盈余公积金和应付利润) 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 未分配利润=(该年应还本金+上年亏损)-折旧费-摊销费费
盈余公积金=(税后利润-上年亏损)*10%
税后利润=该年利润总额-(该年利润总额-上年度亏损)所得税率
应付利润=税后利润-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20.摊销费=无形资产/摊销年限
21.年平均利润总额=各年利润总和÷年数
年平均利税总额=年平均利润总额+∑各年销售税金÷n年
22.投资利润(利税)率=年平均利润(利税)总额/项目总投资(包括自有资金)
23.资本金利润率=年平均利润总额÷项目资本金(包括全部自有资金)
24.各年利润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25.各年利税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
26.产量盈亏平衡点=年固定成本÷[产品单价(1-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27.单价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可变成本)÷设计生产能力(1-销售税金及附加税率)
28.最大可能盈利额R=正常年份总收益-正常年份总成本=设计能力*单价(1-销售及附加税率)-(固定成本+设计能力*单位可变成本)
29.保证利润最小产量=(利润+固定成本)/[产品单价(1-销售锐金及附加)-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30.每年按最大偿还能力偿还:
还清贷款前:
税后利润=未分配利润
应付利润=0
盈余公积金=0
还清贷款的当年:
未分配利润=该年尚需还款数-折旧费-摊销费
应付利润=税后利润-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金
还清贷款后:
应付利润=税后利润-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0)
31.盈余资金=资金来源-资金运用
32.借款偿还期=(出现盈余年份-开始借款年份)+出现盈余年份应还款额/出现盈余年份可用于还款额
3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100%
34.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
(需要的话可以加企鹅尔巴巴妖伞吧五柳而要)
35.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资金来源:
贷款:建设期分年包括本息
自有资金:包括建设期自有资金,投产期流动资金分年按达产比例分配
回收流动资金:流动资金计最后一年
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分年贷款本息
流动资金投资:投产期分年按达产期比例分配
盈余资金=资金来源-资金运用(按流动资金达产比例分配计算)
36.资产负债表资产:
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背景材料)+累计盈余资金(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累计盈余资金:资金来源与运用表最后一年的累计盈余,累计盈余(资金来源与运用最后一年)-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
在建工程:建设期第一年:第一年自有资金和贷款本息。建设期第二年:包括第一年自有资金和贷款累计
固定资产净值:投产期第一年:固定资产总额(包括)-无形资产-折旧费
第一年后:上一年固定资产净值-折旧费
无形资产净值: 逐年扣减无形资产余值
负债:流动负债、 贷款负债,取自还本付息表(分年本息) 资本金
建设期第一年:第一年投入的自有资金
第二年:包括第一年的自有资金总额
投产期第一年:自有资金总额+第一年应摊销的流动资金
第二年:上一年余额+第二年应摊销的流动资金
第三年:上一年余额+第三年应摊销的流动资金
第三年后:以后各年上年余额照抄
累计盈余公积金:损益表中盈余公积金分年累计分年填入
累计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未分配利润分年累计分年填入
⑥ 股东盈余=净利润—资本性支出+折旧摊销资本性支出里面不是包含折旧摊销的费用吗为什么还要加上折旧摊
股东盈余=(利润总额 - 5年内亏损)*(1-所得税)- 超过5年补亏 - 法定盈余公积金 - 法定公益金
与折旧摊销没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