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会计里,什么叫待摊费用什么叫费用摊销能举个例子吗
待摊费用是指一次性支付的成本需在不超过一年的多个会计期间内进入成本费用的支出。
如房租,年初支付今年的房租12万元,因为这12万元的房租受益期为12个月,所以不能在年初就一次进入成本,而是要分12个月,每月进1万元的成本。
支付房租时:借:待摊费用12万;贷:现金或银行存款12万
每月底将房租进入成本:借:管理费用1万;贷:待摊费用1万,直到待摊费用摊完为止。
费用摊销是将一笔费用分期或分类别进入相应的成本中。上述的房租分摊可以算是分期费用摊销。
按类别摊销的情况有水电、房租、制造费用、管理费等等,目的是将一些公共费用分摊给不同的使用部门,从而进入不同的核算项目。
如制造费用,发生时将车间或产品的共同成本统一放在制造费用科目中,月末需将该成本按一定分摊原则分摊到各个车间或产品中。
㈡ 会计中的摊销是什么意思
费用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确认,凡应属于本期发生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支专付,均确认为本期属费用;反之,不属于本期发生的费用,即使其款项已在本期支付,也不确认为本期费用。
按照这一原则,本期支付的所属后期的费用就应当在后期分摊;一年支付的租赁费用,要按12个月去摊销,而不是在支付当期全额计入当期费用。
㈢ 会计中无形资产摊销费是什么意思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㈣ 会计报表中的待摊费用具体指的是什么
1、会计报表中的待摊费用具体是指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一次支出数额较大的财产保险费、排污费、技术转让费、广告费、固定资产经常修理费、预付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等。
2、根据我国会计制度,低值易耗品也可列入待摊费用。待摊费用的概念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也是配比原则的要求。中国新会计准则已废除该科目。
3、待摊费用的核算:
(1)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小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
(2)开办费: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应于发生时,借记待摊费用科目-相关明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转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待摊费用科目。开办费应在企业生产经营开始之日一次摊销。
(3)小企业发生的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借记待摊费用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摊销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待摊费用科目。
4、待摊费用科目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待摊费用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小企业尚未摊销的各项长期待摊费用的摊余价值。
5、"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历来都是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最主要的账户。财政部于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中规定的"两费"分别属于资产类和负债类科目,其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均有专项列示。"新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删除了"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科目,并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也相应取消了这两个项目,但未对原制度规定的待摊、预提有关业务的账务处理及报表列示作任何说明,也没有任何一处地方明确表示允许待摊、预提。
㈤ 会计中“无形资产摊销费”是什么意思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内资产,还应扣容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㈥ 财务中“没有进当期摊销”和“未摊销”是一个概念吗
(一)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式
建立财务预警模型最根本的是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分析模式,也就是要首先分析判断所研究的对象是适合选用单变量模型还是多变量模型。如果对企业的财务运行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财务指标变化的规律,同时也认为企业的重要变化基本可用一个指标组合来体现,或企业的财务体系比较简单,就不妨考虑选择单变量模型。反之,如企业的财务体系比较复杂,财务变动难以用一个指标来体现,就应考虑使用多变量模型。
(二)确定合适的分析样本
对于一个判别函数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判别值相对集中于两个或几个区间,以达到判别的效果,这就需要从分析样本开始,将样本分成几个明显的类别。对于财务预警模型来说,分析样本首先必须要分开财务失败样本与财务正常样本。因此,怎样定义财务失败与财务正常就成了焦点问题。
(三)设计和进一步筛选出恰当的财务指标或财务指标组合
在财务指标的设计筛选过程中,要依据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要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因为偿债能力是与财务失败最密切相关的分析点。
二是应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陷入财务失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来自于经营业绩差的影响。
三是可操作原则。能够反映企业偿债能力和经营效益的财务指标很多,但有些较难获得或取得成本很高的数据应不予考虑。比如利息保障倍数中的利息费用这项数据在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财务报表中并不一定会明示,尽管该比率能够较好地反映企业偿债能力,但在必要时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四是非共线性原则,选择指标时还应注意,既要尽可能综合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又不会造成指标内容的重复浪费。这就需要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相关性较强的指标需要作出取舍。
(四)运用分析软件计算模型参数(假设选用spss系统完成分析模型)
spss系统是常用的统计分析系统,编制样本数据表的工作可在excel软件中完成计算后导入统计分析系统,也可以将计算结果直接录入spss的表格中。在spss系统中建立了完整的数据表之后,就可以进行分析计算了。这个过程,分析系统主要进行两部分工作:一是对所有指标进行筛选;二是对选人的指标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参数值。
(五)结果检验
对结果的检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准确性检验,另一个是预测性检验。要对回归模型进行准确性检验,就需要将所有同类企业或随机抽取部分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整理,代人预警模型,对判定结果进行检验,算出准确率。准确率越高,说明该预警模型越能判定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陷入财务危机。当然,一个模型是否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主要还应考察模型是否能达到使用者对预警模型准确性的要求。进行预测性检验的目的是检验预警模型能够提前多久预测财务危机的发生。这需要将几年前的数据逐年代入预警模型,得到每年的准确率表,判断最佳的预测年限,以保证预测准确度。
㈦ 什么叫待摊费用
待摊费用
又可称预付费用。已经支付但不能作为当期费用的支出,流动资产项目之一。根据我国会计制度,低值易耗品也可列入待摊费用。待摊费用的概念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也是配比原则的要求。
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一次支出数额较大的财产保险费、排污费、技术转让费、广告费、固定资产经常修理费、预付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等。企业单位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以及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应作为“递延资产”不得列作待摊费用。
中国新会计准则已废除该科目。
待摊费用的分录
支付的时候
借:待摊费用-XX
贷:银行存款(现金)
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电话费
贷:待摊费用-XX
新准则下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
至于什么费用需要摊销,那就看这费用是不是属于本期发生(支付)的,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共同负担的,摊销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固定资产修理费等。掌握原则就是这费用是否能本期一次性进入成本或受益期限是不是比较长。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历来都是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最主要的账户。财政部于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中规定的“两费”分别属于资产类和负债类科目,其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均有专项列示。“新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删除了“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科目,并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也相应取消了这两个项目,但未对原制度规定的待摊、预提有关业务的账务处理及报表列示作任何说明,也没有任何一处地方明确表示允许待摊、预提。
这样,就造成众多执行新准则企业的会计人员对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产生了困惑。在权威部门没有作出说明、学术界又各抒己见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便自行设法处理,其会计处理方法可谓五花八门。
如:有的企业仍保留“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期末将其反映在新准则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负债”项目;有的企业通过“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代替“待摊费用”科目,期末将其反映在新准则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款项”或者“其他应收款”等项目;也有的通过“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代替“预提费用”科目,期末将其反映在新准则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款项”或者“其他应付款”等项目。
但是,这些方法是否符合新准则的要求呢?“两费”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呢?在此,我们就自己的理解,浅析新准则取消“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的原因及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
㈧ ‘费用摊销’是什么意思
摊销费是指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在一定期限内分期摊销的费用。也指投资不能形成固定资产的部分。
基本原则
(1)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除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以外,应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期的损益。
(2)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在租赁期限与预计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
(3)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采取待摊方法的,实际发生的大修理支出应当在大修理间隔期内平均摊销。
(4)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减去发行股票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相关费用,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销的,或者无溢价的,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5)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
(8)财务中的未摊销费用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费用核算
定义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需在1年以上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开办费、不能由股票溢价和发行股票冻结期间利息收入抵销的股票发行费用等。
由于这些费用不同于列作流动资产需在1年或1年以内摊销的待摊费用,在会计中将它另行设置“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采用企业会计制度的开发企业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发生时将它记入“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
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采用摊销方法核算的,实际发生的大修理支出,应在大修理间隔期内平均摊销。如两次大修理的间隔期为3年,就应在36个月内平均摊销。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在租赁期限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
在摊销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和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时,应按受益对象分摊摊入工程施工成本、开发成本、管理费用,作如下分录入账:
借:工程施工 ×××
开发成本或生产成本 ×××
管理费用 ×××
贷: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利息等,在发生时,应记入“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至于分期摊销还是一次转销,则有较大的分歧。
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根据企业财务通则规定:开发费自投产营业之日起,按照不短于5年的期限分期摊销。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开办费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将开办费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损益,虽符合会计谨慎性原则。
但在开发企业开始经营时,一般不可能有经营收入,这样就会使开业当月发生较大亏损,这在核算上有失公允。不论分期摊销还是一次摊销,开办费均应将它自“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贷方转入“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作如下分录入账:
借:管理费用 ×××
贷: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 ×××
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相关费用,减去股票发行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销的,或者无溢价的,若金额较大,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先记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管理费用。
若金额不大,可直接计入当月管理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分类账,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摊销的各项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按费用项目披露其摊余价值、摊余期限、摊销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