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无形资产投入的验证

无形资产投入的验证

发布时间:2021-06-13 03:31:12

Ⅰ 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账务处理上的异同点

一、相同点

1、固定资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相同

除企业自行研发取得无形资产以外,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均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购买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2、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摊销处理思路一致。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不影响固定资产的原值;无形资产摊销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科目,也不影响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3、提减值准备的处理思路一致

期末产无形资产都需要根据期末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相比较考虑计提减值准备。若发生了减值,计提减值的处理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或者“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减值因素消失或者部分消失时,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都不允许转回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

二、不同点

1、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的起止时间不同

当月取得的无形资产当月应该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而固定资产则是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2、后续支出处理思路不同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分为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和资本支出的后续支出,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判断;而无形资产得后续支出应在发生当期确认为当期损益,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即全部为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Ⅱ 无形资产投入问题

要投入现金58万,品牌价值不变,还是25万。但前提是“品牌价值25万”需经过法定机构评估确认,并且在工商局注册备案,否则这个无形资产价值无效。
解答:沧州狮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Ⅲ 接受投入无形资产

答一下吧,其实你举的这个例子不是很好,协议价和公允价值之间的差回很小,这种情况,实务答中按协议价入账即可,不会有任何问题。

如果协议价和公允价值相差很大(起码对于企业而言已经达到重要性要求了),那么会有两种情况:
一是,公允价值远低于协议价,akai10086已经说了,实际属于虚假出资,验资和工商登记都过不去,更不用谈会计处理了。
二是,公允价值高于协议价,那么实收资本按双方约定入账,公允价值与实收资本的差,应当计入资本公积,既:
借:无形资产- (公允价值)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Ⅳ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无形资产的确认

我国的会计准则规定,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无形项目,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1)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

(2)与该资产相关的预计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这一确认条件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因为无形资产所能够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般只有在企业为获得某项无形资产而发生实际支出的条件下,才能够将这些相关的支出列作无形资产的成本并确认为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的计量

由于取得无形资产的方式不同,所以计量方法也有所不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购入的无形资产,应当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以出让方式单独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成本,应根据土地出让合同规定的出让金和为获得十地使用权所直接相关的其他支出作为其成本。

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昨为实际成本,但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如果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确定;如果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该无形资产存在活跃的市场。

(4)无形资产投入的验证扩展阅读

无形资产征收范围包括: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商标权、转让专利权、转让非专利技术、转让著作权、转让商誉。

(一)转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土地租赁,不按本税目征税。

(二)转让商标权,是指转让商标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三)转让专利权,是指转让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

(四)转让非专利技术,是指转让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提供无所有权技术的行为,不按本税目征税。

(五)转让著作权,是指转让著作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为。著作,包括文字著作、图形著作(如画册、影集)、音像著作(如电影母片、录像带母带)。

Ⅳ 无形资产投资以什么作为入账依据

一、计制度按无形资产取得方式的不同,对无形资产成本的确定作了明确规定。

1、外购无形资产

会计制度规定,购入的无形资产应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入账价值。比如,某企业以100万元外购一项专利权,同时还发生相关费用2万元,那么该外购专利权的成本也即入账价值为102万元。

2、换入无形资产

会计制度规定,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有关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规定确定。

3、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

会计制度规定,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但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二、无形资产投资,二是无形资产转让。关于无形资产投资的价值确定,《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第10条规定:“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为入账价值;但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

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在该项规定中,以投资为目的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确定主要采用投资各方确认的方式,个别情况下(首次发行股票)是以账面价值确定。该项规定并没有要求必须通过评估方式来确定无形资产价值。

(5)无形资产投入的验证扩展阅读: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Ⅵ 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怎样确定

根据获取无形资产的渠道不同,其入账价值应该分别确定:
(1)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但是,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3)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无形资产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受让的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
①收到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②支付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4)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无形资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换入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
①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实际成本;
②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实际成本。
(5)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实际成本:
①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②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实际成本:
A.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B.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实际成本。
(6)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已经计入各期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在该项无形资产获得成功并依法申请取得权利时,不得再将原已计入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
(7)企业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待该项土地开发时再将其账面价值转入相关在建工程(房地产开发企业将需开发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转入存货项目)。
无形资产在确认后发生的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Ⅶ 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是怎样加以确定的

根据获取无形资产的渠道不同,其入账价值应该分别确定:

(1)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但是,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3)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无形资产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受让的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

①收到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②支付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4)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无形资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换入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

①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实际成本;

②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实际成本。

(7)无形资产投入的验证扩展阅读:

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无形资产

(1)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按照被合并企业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为取得时的初始成本;

(2)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当按照被合并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合并基础;

(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取得的无形资产应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三条规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一)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二)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Ⅷ 企业自行开发软件计入无形资产如何认证

在【抄研究阶段】的支袭出先计入“研发支出”科目,在资产负债表日全部转入管理费用。
在【开发阶段】的支出,分符合资本化与不符合资本化的,分别计入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科目,费用化明细下的在负债表日计入管理费用,资本化支出部分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无形资产”核算。

Ⅸ 无形资产评估中需关注 几个问题呢

无形资产评估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无形资产投资,二是无形资产转让。关于无形资产投资的价值确定,《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第10条规定:“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为入账价值;但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在该项规定中,以投资为目的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确定主要采用投资各方确认的方式,个别情况下(首次发行股票)是以账面价值确定。该项规定并没有要求必须通过评估方式来确定无形资产价值。
关于以投资为目的的无形资产价值的确定,修订后的《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第十条第三款又规定:“以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和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出资的,应当验证其产权归属,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资产评估或各出资者商定的基础上审验其价值。”按现行的企业登记注册的有关规定,组建企业时需要由有资格的验资机构对投资人的投入资本进行验证。在上述验资规定中,明确说明了以投资为目的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确定有两种方式:由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或由出资者共同商定并确认。由此可见,关于以投资为目的的无形资产价值的确定方法,不同的法规,有不同的规定。此是问题之一。
问题之二是,验资规定中的确定无形资产价值的两种方式(资产评估或各出资者商定),会造成这样一种后果,即:作为出资人,通常希望通过自行商定的方式确认无形资产的价值,这样,既能满足出资人在无形资产价值确定方面的要求,又能节省评估费用;作为验资机构,则总是希望有无形资产评估报告书作为验资的依据,这样,验资依据充分,可以降低验资风险。因而,从验资机构的角度出发,往往就需要投资人提供资产评估报告书。这样,就涉及到对无形资产的评估问题。可以想像,由于出资人和验资机构有各自的想法,因此,在具体的验资实践中,会存在一些操作上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验资的相关规定方面作一些修改或补充性说明。在我国,凡是企业接受投资并涉及到股本变化的,都要委托中介机构先进行验资,然后履行相应的工商注册登记或变更登记等程序。因此,只要在验资这个环节对以投资为目的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确定方式做出相应的规定,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只要将《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一号——验资》第十条第三款中的“各出资者商定”这几个字删掉,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投入无形资产的价值就必须通过评估方式来确定。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通过行政手段来为资产评估包揽市场,其实不是这样。因为从目前会计准则制定的总的出发点来看,是遵循谨慎性原则,防止通过无形资产投资虚增企业资产的行为发生。如果由各出资者自行商定投入无形资产的价值,那么,就很难控制这种行为。此外,“各出资者商定”这个规定也不具有可操作性。验资是一项非常具体的工作。验资规则也应非常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各出资者商定”是什么概念?是指各出资人共同签订的协议书呢?还是需要公证机关对该协议书进行公证呢?还是需要具有资产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审核鉴证呢?在验资规则中没有说明。关于这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在实际的验资工作中,已经使当事人感到疑惑。鉴于此,在验资规定中删去“各出资者商定”这几个字是可行的和有必要的。

Ⅹ 请问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怎样确认

无形资产通常按其实际成本计量。不同渠道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实际成本的构成并不相同。
(一)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注意:不包括新产品的广告费、管理费用等。
(二)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三)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四)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取得的无形资产,根据实际情况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有两种处理模式:一种是按公允价值确认,另一种是按账面价值确认;债务重组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确认价值。
(五)土地使用权
1.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一般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2.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如果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3.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不与地上建筑物合并计算其成本,而仍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4.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的,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也即计入存货(开发产品)成本。
5.企业外购房屋建筑物所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土地使用权以及建筑物的价值的,则应当对实际支付的价款按照合理的方法(例如,公允价值相对比例)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之间进行分配;如果确实无法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按照固定资产确认和计量的原则进行处理。

阅读全文

与无形资产投入的验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白浪工商局 浏览:142
徐州市工商局吉镇简历 浏览:401
韶关马鞍山门票 浏览:860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 浏览:930
光谷工商局手机电话 浏览:720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规划 浏览:106
工商登记时出资时间怎么填 浏览:188
淘宝代购投诉工商局 浏览:837
西安电视问政工商局 浏览:306
濮阳公共服务车辆违章 浏览:88
兵团改进优化公共服务情况 浏览:673
公共服务廉洁化总结 浏览:957
公共卫生服务成果 浏览:398
新疆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员登录 浏览:485
江苏盐城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6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汇报 浏览:175
马鞍山江杰 浏览:762
招投标公共服务 浏览:541
报关注册登记证书变更 浏览:430
涪城区工商局 浏览: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