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技术入股会计摊销

技术入股会计摊销

发布时间:2021-06-10 17:33:10

⑴ 公司以技术入股另一个新成立的公司,会计分录如何做呀

公司以技术入股另一个新成立的公司,会计分录:

企业可以利用技术入股,其中技术包括: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等,并且技术入股最多能占注册资本的70%。

会计分录:

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

技术和专利属于法律上的“无形资产”均需要评估以后作价才能作为投资的股本的,而且公司法规定,在公司总的投资额度中,无形资产形成的股份不能超过60%,货币资本不能低于30%,

所以,需要通过协商确定公司的股权结构,形成《公司章程》以后才能履行公司注册的法律手续,成立公司的。

(1)技术入股会计摊销扩展阅读;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⑵ 公司股东用技术投资入股会计业务如何核算

按公司法,股东以技术出资需要进行评估,评估值需要经过股东确认,股东确认的价值可以低于评估值,但不可以高过评估值。实务中一般直接采用评估结果。
另一方面,评估值可以全部作为实收资本,也可以一部分做资本,超额部分做资本公积,所以,会计处理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⑶ 一公司要求我技术入股,但是给的不是公司股份

1、技术入股的最高比例为多少?
答:5%-30%
2、需要什么证明?
答:能证明该技术属于你的官方承认的任何证明.
一、技术入股的确认 技术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一工序(工艺)或提供某项服务的系统知识,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无形资产。主要指专有技术、专利技术。其中专有技术又称为非专利技术、技术诀窍、技术秘密等,指不为公众所知,具有一定价值能为持有者带来经济效益,并靠持有者自行采取措施加以保密的技术信息、方法等。具有实用性、新颖性和保密性等特征。在技术转让的贸易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据统计我国引进的技术约90%属于专有技术;专利技术又称专利权,是某项发明经国家批准受法律保护,发明人或发明所有人在法定期限对其享有的使用、制造、销售的独占权利。具有独占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等特征。
技术入股就是技术拥有者将上述的专有技术或专利技术本金化,把技术抵作股权,与技术引进方合作,进行股份分红的活动。与高薪聘请技术专家和付高额技术转让费的作法比,既可以减轻企业资金积累初期较重的人力成本,或不必支付巨额技术转让费,又使技术专家的经济利益与企业成功紧密联系在一起,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可以说是专家以技术支撑发财,企业以技术支撑发展,双方受益。依照现行《公司法》关于无形资产入股的规定最高可达注册资金的20%,另根据原国家科委和原国家体改委对高新技术作价有关规定,经公司审批部门特殊批准高新技术的作价总额最高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金的30%,这应是技术入股的最高限。
目前技术入股的方式主要有:以整套技术从生产-管理-销售全过程的技术入股;以多项组合型技术资产入股如以某一产品的技术工艺,专利权,商标权等组合入股;以某一单项技术入股等三种。无论何种方式首要的是对其价值的确认,以此作为受让方核算无形资产及实收资本账户的依据。这是技术入股会计方面的最关键的问题,关系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是否准确;关系到技术资产价值和所有者合法权益能否被合作各方认可并作价入股,参与分红的问题;关系到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当事各方权益的问题。
这一过程包括技术型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股东权益的确认。一般资产的确认原则是以未来能带来经济效益为标准。故无形资产确认标准也应是以促成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作用为标准,并且是可以货币计量的,因此确认各类技术资产要以有效性为原则。具体来看企业以入股方式引进技术,主观目的是为了能带来超额的或垄断的经济效益,那么被确认的技术资产应是创新成分大,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具有明显的优化特征。否则,如已被普遍采用或被更新的技术取代,其价值已丧失则不能予以确认。这不仅是作为技术资产入账的标准,也可给企业领导的引进决策工作提供参考,那么技术入股确认标准的第一条应是具有较大经济效益性;第二条则是可用货币计量。
二、技术入股的计量
这是对技术型无形资产的量化过程。由于其自身未来获利能力及经济寿命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这是技术入股会计方面最困难的问题。现在会计基本准则规定以技术转让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可以按双方协议价入账,但技术入股则需通过技术(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作价,才能折算股份及投资比例。
1、技术计量的一般规律 由于受让方的目的是为超额或垄断利润,所以技术入股价格的确定与该技术是以所有权还是使用权入股方式有关。当提供方以所有权入股,使受让方独占此项技术资产,未来的创利能力大,因而此种技术股资应是较高的;若提供方只以使用权入股,受让方并不能独家占有,该技术股资应较前者低。另外,与技术转让一次或分次取得转让费相比,技术入股后能否为提供方带来收益取决于受让方的经营状况和效益,具有一定风险,所以技术入股的价格应略高于同一技术转让价格。作为企业财会人员在技术入股计量工作中不应只是被动地接受有关机构的评估,除掌握上述计量技术资产一般规律知识外,还应掌握具体的方法,以验证评估价格是否科学、合理。
2、技术计量的具体方法 对于技术资产计量一般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尺度,以投入价值中的历史成本、重置成本或以产出价值中的现行市价(公允价值)、现值等为计量基础,不同的计量基础对成本、市价、效益的侧重点不同。由于采用不同的计量基础,构成不同的计量方法。如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现行市价法、剩余法等。笔者认为就技术型无形资产特别是技术入股而言,由于专用技术和专利技术不是普通而是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生产要素,故不能仅仅以投入成本来计量,且由于独占性或保密性,市场无可比资料,故不宜以现行市价计量,最适用的方法应是改进的收益法,侧重以技术入股后未来获利能力为衡量其价值的标准。
收益现值法是根据货币时间价值原理,将技术型无形资产经济寿命内的每年预期收益折成现值,借以确定其价值的一种计量方法。据收益现值法的一般原理,可得出以下公式: Pv__收益的现值 Bt__第t年预期收益 i__折现率 n__计算期 首先预期收益确定。这是一个反映技术资产未来创利能力的综合指标,指技术资产入股后将会创造的收益。按现行概念,既可以是静态的净利润,也可以是动态的净现金流量。净利润是税后利润即企业最终经营成果减去所得税后的净值即纯收益,是可以供企业分配的利润,这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得出的;净现金流量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差额,反映的是现金实际增减的结果,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得出的。由于净现金流量是动态指标不仅反映了现金的实际增减而且考虑了收益的货币时间价值,比静态指标更客观地反映了预期收益额,但计算过程的工作量大,在会计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普遍采用,我国近几年计算机广泛应用,在一些资产评估的机构建立了有关的数据库,编制了所需的应用软件,已能在几秒钟内完成较复杂的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工作,这种与国际惯例相符的作法对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入股极为有利,便于国外技术持有人理解,增强投资的信心,故以净现金流量为预期收益额更合理。 其次将预期收益折现。这里的折现率即本金化率,一般是用投资报酬率或资金利润率。这是因为预期收益额如前述表现为净利润或净现金流量,是技术入股后取得的报酬,故可用投资报酬率;另外,由于资金利润率反映企业资金所能提供的利润额,具体有全社会资金利润率,行业资金利润率和企业资金利润率,技术入股后所获得收益的多少据此也可得出。由于技术资产的经济寿命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故对计算期确定要遵守稳健原则,应以法定(合同)年限或孰低的原则界定,即采用法定年限法;若是能以技术更新的周期来确定可采用更新周期法等等,这也是入账后据以摊销其价值的重要指标。
此法站在受让方的角度充分考虑了技术入股的目的,接受技术入股是为获得比同行业超额或垄断的收益,并且在较长期限内保持优势,创造效益。以该技术资产的预期产出效益的折现值作为此技术资产的计量基础,其中既可体现货币的时间价值,又考虑了与未来预期收益相联系的多种风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三、参与收益分配
公正合理地确认和计量技术资产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使利润在各方所有者之间按正确计算的股资额进行收益分配;另一方面当企业出现亏损或破产时,各所有者则以股资额为限负担责任。同时技术入股后提供方的所有权同样派生出管理权。技术入股与其他投资的同等地位,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与利益并存、权利与义务同在的原则。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技术作价是知识价值的最好体现,技术入股这种新资本投资方式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迫切需要在会计、审计方面作出相应的具体的规范。

⑷ 技术入股该如何摊销

(一)技术入股概述
按照技术是否向公众公开和法律是否给予明确保版护,技术一般可分为专利权技术和非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属于工业产权的一种,该技术在申请专利时一般应当向公众予以适当披露,在取得专利后则在一定期限内受法律的明文保护,他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将该项技术适用于商业目的;非专利技术是技术所有人不申请专利保护而是以专有技术或其他技术形式存在并由所有人自己保守的商业秘密,一般不会向技术所有人之外的其他人披露,各国对非专利技术保护的强度也有较大差异。

(二)技术入股简要流程
1、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对拟入股技术评估作价 ;
2、公司股东就技术入股达成协议 ,并将该技术折合的出资额写入章程;
3、办理公司设立或变更登记手续;
4、以技术入股者按照出资协议将技术之权利转移给公司。

(三)新公司法中规定
对技术入股这块有放松,很有可能最高可达注册资本的75%。如果你是好技术,千万不要轻举妄动,等一等,10.1日可能出台。
技术股是股东权益,不会随着无形资产的摊销而摊销的。就好象你投入了现金,不会因现金用完了,你的股权就没有了一个道理。

⑸ 无形资产评估后,做技术入股或者投资,怎么做账

借:长期股权投资1000
累计摊销10
贷:无形资产200(不考虑增值税)
资产处置损益810
B公司:
借:无形资产1000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⑹ 以技术入股会计上怎么处理

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

⑺ 一半以技术入股,一半资金入股,怎么做会计帐

看他的技术值多少资金了

⑻ 协商作价(没进行评估)的技术入股会计账务如何操作

有协议,按协议,没协议按公允,没公允按账面,没账面,再就去取第三方认可的。

⑼ 投资者投入一项专有技术入股,原帐面价值60000元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投资者投入一项专有技术入股,原帐面价值60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内专有技术 60000 贷:实收资容本 60000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企业的各种财产,是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的来源,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是企业据以向投资者进行利润或股利分配的主要依据。
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分为六种: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

阅读全文

与技术入股会计摊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