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管理
一、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规定适用范围
补偿费征收规定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开采矿产资源,应当依照本规定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补偿费征收规定的适用范围是:
1.空间上的适用范围
空间适用范围,为我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凡在上述地域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国家都要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
2.主体的适用范围
补偿费征收规定覆盖包括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种经营方式在内的所有合法取得采矿权并从事采矿活动的法人和自然人,如国有矿山企业、外商投资矿山企业、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各种合作联营形式的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者,开采矿产资源都必须依照规定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但是,外商投资开采石油资源时,则应依照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于1989年和1990年分别发布的中外合作开采海上、陆上石油资源,缴纳矿区使用费的规定交费。
3.客体的适用范围
客体即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规定含盖各矿种在内的全部矿产资源,即我国目前发现的所有矿产资源。缴纳资源补偿费的具体矿种已列在补偿费征收规定的附录费率表中,共有168种。其中,地下水的费率及征收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二、征收主管与管辖
(一)征收主管
补偿费征收规定第7条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征收。”具体征收工作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财政部门对征收工作进行监督。
(二)征收管辖
管辖分为地域管辖和指定管辖。
1.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是指在某一行政区域内确定由该地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在其管辖范围内负责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工作。适用地域管辖的有三种情况:
(1)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征收矿区范围在本县所辖行政区内的采矿权人的矿产资源补偿费。
(2)市(地)级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征收在本行政区域内矿区范围跨县级行政区划的采矿权人的矿产资源补偿费。
(3)省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征收在本省所辖行政区域内矿区范围跨市(地)级行政区域的采矿权人的矿产资源补偿费。
2.指定管辖
指定管辖是指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将特定情况下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工作,授权由某省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适用授权管辖的有两种情况:
(1)矿区范围跨省级行政区域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工作;
(2)矿区范围在领海及管辖的其他海域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工作。
三、征收方式
补偿费征收规定第3条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按照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征。”即采用了从价计征方式。计算公式为:
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金额=矿产品销售收入×补偿费费率X开采回采率系数。式中的
地质矿产行政管理
核定开采回采率,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的矿山设计为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只要求有开采方案,不要求有矿山设计的矿山企业,其开采回采率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核定。
在式中之所以设置开采回采率系数,是为了促进采矿权人提高矿产资源回收率,以达到合理开发、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之目的。
矿产品及其销售收入是影响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的重要因素。因此,补偿费征收规定对矿产品、销售价格及结算方式作了明确的界定。
1.矿产品
补偿费征收规定第3条第4款规定,“本规定所称矿产品,是指矿产资源经过开采或者采选后,脱离自然赋存状态的产品。”此规定明确了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计征对象是经过开采后或边采边选后脱离自然赋存状态的矿产品。
2.销售价格
(1)采矿权人采出的矿产品直接在市场销售的,按其销售收入计征补偿费。采矿权人向境外销售矿产品的,按照国际市场价格计算销售收入计征补偿费。
(2)采矿权人未直接销售矿产品,而是自行加工销售加工产品或是自行加工利用的,如开采水泥用石灰岩自行加工水泥产品而自己利用或销售者,则按照国家规定的矿产品价格计算销售收入。国家没有规定价格的,则按征收时矿产品当地市场价格计算销售收入。
3.结算方式
矿产资源补偿费以矿产品销售时使用的货币结算,矿产品自行加工的,以其销售最终产品时使用的货币结算。一般地,在国内销售矿产品或最终产品用人民币结算。当矿产品或最终产品向境外销售时,应按销售合同约定的货币结算。
四、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
根据对世界上20多个重要矿业国权利金制度的研究结果并结合我国矿山企业的承受能力,经反复测算调整,确定以从价法计征的资源补偿费的费率基本上是按矿种进行分档的,大体为矿产品销售收入的1%~4%,平均为1.18%。具体情况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煤成气、石煤、油砂的费率为1%;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及天然沥青、油页岩的费率为2%;放射性矿产、稀有金属矿产、稀土金属矿产、稀散元素矿产、气体矿产及地热的费率为3%;贵金属矿产、离子型稀土矿产、宝石、玉石、宝石级金刚石及矿泉水的费率为4%;矿盐的费率为0.5%;地下水的费率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详见补偿费征收规定附录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表)。
我国补偿费征收规定,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国内不同经济类型的采矿权人适用同一费率和相同征收管理办法。这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平竞争的原则,体现了对外国投资者实行同等国民待遇原则,有助于改善我国的矿业投资环境。
五、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和免缴、减缴程序
(一)征收缴纳程序
根据补偿费征收规定的要求,矿产资源补偿费一般的征收缴纳程序是:
(1)矿山企业和采矿者在取得合法采矿权后,作为补偿费的纳费人到当地县级以上补偿费征收机关进行纳费登记。
(2)纳费人在有纳费义务的行为后(即形成销售收入),按规定向征收机关办理申请纳费或申请减免纳费手续。
(3)征收机关对纳费人的纳费申报进行核定。对纳费人申请减免纳费进行审核和审批。
(4)纳费人持征收机关批准的、纳费申报或减免批复按规定的期限和方式缴纳费款。
(5)纳费人在缴费过程中或缴费后,应该履行补偿费征收规定所规定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征收方法
补偿费征收规定第4条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由采矿权人缴纳”;第10条规定,“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应当及时全额就地上缴中央金库”。据上述规定,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方法有两种。
1.申报自缴
此种方法适用于有银行帐户、规模开采矿产资源的采矿权人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有纳费义务的采矿权人应按照补偿费征收规定向征收管理机关办理纳费申报,经征收机关审核后,在规定的征收期限内通过采矿权人的开户银行直接将应缴纳的资源补偿费划入当地的国库或国库经收处。这样,应纳的费款直接就地进入中央金库。
2.自收汇缴
此缴费方法适用于无银行帐户、季节性开采或开采零星分散矿产资源的采矿权人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一般是采矿权人在规定的征收期限内,直接以现金形式向征收机关缴纳资源补偿费,再由征收机关将收到的费款汇总后缴入当地国库或国库经收处。
(三)征收期限
(1)征收期限是指采矿权人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征收机关定期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时间界限。根据补偿费征收规定第8条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资源补偿费是按月或按季缴纳,每半年即当年7月31日以前和次年的1月31日以前缴清。
(2)采矿权人在中止或者终止采矿活动时,应当及时结缴矿产资源补偿费。这里所说的中止采矿是指采矿权人由于某种原因暂时停止采矿活动,但不注销采矿许可证。遇到这种情况,应在中止后的一定时间内结缴资源补偿费。终止采矿活动是指采矿权人由于法定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停止采矿并注销采矿许可证。此种情况,应在注销采矿许可证之前结缴资源补偿费。
(四)纳费时应提交的资料
根据补偿费征收规定第9条规定,采矿权人在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同时,还应向征收机关报送与采矿活动和计算补偿费数额相关的资料,主要包括:
(1)矿种资料。采矿权人已采出的主要矿产及其共、伴生矿产的名称、种类。
(2)产量资料。采矿权人已采出的各种矿产的月产量和累计产量,一般以原矿吨或立方米为单位。
(3)销售数量资料。在规定的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期间内,采矿权人销售已采出的各种矿产的月销售量和累计销售量,一般以原矿吨或立方米为单位。
(4)销售价格资料。在规定的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期间内,采矿权人销售各种矿产品的价格。
(5)实际开采回采率资料。采矿权人在一定开采范围内采出的矿产量与该范围内消耗工业储量的百分比。
采矿权人在中止或终止采矿活动时,在结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同时,也要向征收机关报送上述资料。
(五)免缴、减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条件和审批程序
1.免缴、减缴资源补偿费的条件
按照矿产资源所有者与使用者的经济关系,为体现所有者的权益,国家征收资源补偿费本不应作免缴、减缴的规定,而且在法规制定时,已考虑到我国矿业经济的情况,征收费率很低,平均仅为1.18%。但是,考虑到当前矿山企业开采矿产资源的难度,成本高,利润少;为鼓励矿山企业充分利用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规定设定了免缴、减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条件。
1)免缴资源补偿费的条件
(1)从废石(矸石)中回收矿产品的;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开采已关闭矿山的非保安残留矿体的;
(3)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认定免缴的其他情形。
2)减缴资源补偿费的条件
(1)从尾矿中回收矿产品的;
(2)开采未达到工业品位或者未计算储量的低品位矿产资源的;
(3)依法开采水体下、建筑物下、交通要道下的矿产资源的;
(4)由于执行国家规定价格而形成政策性亏损的;
(5)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认定减缴的其他情形。
2.免缴、减缴资源补偿费的审批程序
为防止国家预算收入在免缴、减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环节上随意丧失,补偿费征收规定第12条、第13条对申请免缴、减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申请,由省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负责审批,减缴幅度超过50%的申请,还要由省(区、市)人民政府审批。市(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都无权批准是否免缴、减缴资源补偿费的申请。
1)免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审批程序
采矿权人符合免缴补偿费的条件时,可以向当地负责征收补偿费的机关提出免缴书面申请,填写“免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申请书”。市(地)、县级负责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机关和财政部门应在接到申请的20日内根据采矿权人的具体情况对申请进行调查核实,并签署审核意见。然后,将免缴申请和审核意见上报省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省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自接到上报的免缴申请后,应在3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免缴申请批准后,直接批复给申请人,同时抄送审核的征收机关。申请人凭批复文件,在批准免缴的期限内,免缴资源补偿费。
2)减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审批程序
采矿权人符合减缴补偿费的条件时,可以向当地负责征收补偿费的机关提出减缴书面申请,填写“减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申请书”。市(地)、县级负责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机关和财政部门,应在接到申请的20日内,根据采矿权人的具体情况对申请进行调查核实,并签署审核意见。然后,将减缴申请和审核意见上报省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省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自接到上报的减缴申请后,对减缴补偿费的额度小于或等于应当纳费数额50%的申请,在3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对减缴补偿费的额度超过了应当纳费数额50%的申请,在30日内提出意见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减缴申请批准后,由省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直接批复给申请人,同时抄送审核的征收机关。申请人凭批复文件及批复的减缴额度,在批准减缴的期限内,减缴资源补偿费。
上述批准免缴、减缴补偿费的,都应当向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以便使这两个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国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和免缴、减缴的情况。
B.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
1994年2月27日国务院令第150号发布《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自1994年4月1日起施行。1997年7月3日国务院令第222号修改。该管理规定共22条。
(1)该管理规定第2条明确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其他管辖海域开采矿产资源,应当依照本规定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第3条、第4条规定,采矿权人对矿产品自行加工的,按照国家规定价格计算销售收入;国家没有规定价格的,按照征收时矿产品的当地市场平均价格计算销售收入。采矿权人向境外销售矿产品的,按照国际市场销售价格计算销售收入。矿产资源补偿费由采矿权人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以矿产品销售时使用的货币结算;采矿权人对矿产品自行加工的,以其销售最终产品时使用的货币结算。
(3)第5条规定了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计算方法按照下列方式计算:
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金额=矿产品销售收入×补偿费费率×开采回采率系数。
开采回采率系数=核定开采回采率/实际开采回采率
核定开采回采率,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的矿山设计为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只要求有开采方案,不要求有矿山设计的矿山企业,其开采回采率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核定。
(4)第6条至第7条规定,矿产资源补偿费依照本规定附录所规定的费率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的调整,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国务院计划主管部门共同确定,报国务院批准施行。矿产资源补偿费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征收。
(5)第8条规定了矿权人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时间。矿权人应当于每年的7月31日前缴纳上半年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于下一年度1月31日前缴纳上一年度下半年的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人在中止或者终止采矿活动时,应当结缴矿产资源补偿费。
(6)第10条至第13条规定了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分成、使用、免交、减缴办法,规定:
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央与省、直辖市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分成比例为5∶5;中央与自治区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分成比例为4∶6。
矿产资源补偿费纳入国家预算,实行专项管理,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
采矿权人从废石(矸石)中回收矿产品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开采已关闭矿山的非保安残留矿体的;经省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可以免缴矿产资源补偿费。
采矿权人从尾矿中回收矿产品的;开采未达到工业品位或者未计算储量的低品位矿产资源的;依法开采水体、建筑物、交通要道下的矿产资源的;由于执行国家定价而形成政策性亏损的;经省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可以减缴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人减缴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超过应当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50%的,须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减缴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应当报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7)第14条至第18条规定了采矿权人不履行本规定行政处罚。在规定期限内未足额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的,由征收机关责令限期缴纳,并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补偿费2‰的滞纳金。采矿权人未按照前款规定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滞纳金的,由征收机关处以应当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采矿许可证颁发机关吊销其采矿许可证。
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规定如下:
固体矿产探采选概论
(以下矿种费率均为2%)
石墨、磷、自然硫、硫铁矿、钾盐、硼、水晶(压电水晶、熔炼水晶、光学水晶、工艺水晶)、刚玉、蓝晶石、硅线石、红柱石、硅灰石、钠硝石、滑石、石棉、蓝石棉、云母、长石、石榴子石、叶蜡石、透辉石、透闪石、蛭石、沸石、明矾石、芒硝(含钙芒硝)、金刚石、石膏、硬石膏、重晶石、毒重石、天然碱、方解石、冰洲石、菱镁矿、萤石(普通萤石、光学萤石)、黄玉、电气石、玛瑙、颜料矿物(赭石、颜料黄土)、石灰岩(电石用灰岩、制碱用灰岩、化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玻璃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制灰用灰岩,饰面用灰岩)、泥灰岩、白垩、含钾岩石、白云岩(冶金用白云岩、化肥用白云岩、玻璃用白云岩、建筑用白云岩)、石英岩(冶金用石英岩、玻璃用石英岩、化肥用石英岩)、砂岩(冶金用砂岩、玻璃用砂岩、水泥配半用砂岩、砖瓦用砂岩、化肥用砂岩、铸型用砂岩、陶瓷用砂岩)、天然石英砂(玻璃用砂、铸型用砂、建筑用砂、水泥配料用砂、水泥标准砂、砖瓦用砂)、脉石英(冶金用脉石英、玻璃用脉石英)、粉石英、天然油石、含钾砂页岩、硅藻土、页岩(陶粒页岩、砖瓦用页岩、水泥配料用页岩)、高岭土、陶瓷土、耐火粘土、凹凸棒石粘土、海泡石粘土、伊利石粘土、累托石粘土、膨润土、铁矾土、其他粘土(铸型用粘土、砖瓦用粘土、陶粒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红土、水泥配料用黄土、水泥配料用泥岩、保温材料用粘土)、橄榄岩(化肥用橄榄岩、建筑用橄榄岩)、蛇纹岩(化肥用蛇纹岩、熔剂用蛇纹岩、饰面用蛇纹岩)、玄武岩(铸石用玄武岩、岩棉用玄武岩)、辉绿岩(水泥用辉绿岩、铸石用辉绿岩、饰面用辉绿岩、建筑用辉绿岩)、安山岩(饰面用
安山岩、建筑用安山岩、水泥混合材用安山玢岩)、闪长岩(水泥混合材用闪长玢岩、建筑用闪长岩)、花岗岩(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麦饭石、珍珠岩、黑曜岩、松脂岩、浮石、粗面岩(水泥用粗面岩、铸石用粗面岩)、霞石正长岩、凝灰岩(玻璃用凝灰岩、水泥用凝灰岩、建筑用凝灰岩)、火山灰、火山渣、大理岩(饰面用大理岩、建筑用大理岩、水泥用大理岩、玻璃用大理岩)、板岩(饰面用板岩、水泥配料用板岩)、片麻岩、角闪岩、泥炭、镁盐、碘、溴、砷。
固体矿产探采选概论
C. 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什么费用
2016年7月后矿产资源费取消了,向国家缴纳的只有采矿权价款、采矿权使用费。地方会收取环境治理保证金、安全生产保证金、土地复垦保证金,并在矿山闭坑后退还。
地税收取资源税、国税收取增值税。
D. 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计算标准
资源税是国家税种,统一征收。以产量计征。资源税应该是最能体现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权专益的税种,属但近20年来,改革一直非常难推进(被利益集团控制吧)。造成巨大巨大的国家资源利益的流失(你只要看一下近年煤炭价格就知道)。国家目前在新疆的油气进行试点,即改成从价计征,大致按5%提。具体税率,你看一下财政部、国土资源的文件。
补偿费各省有自己的规定,当然是在中央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的。按价格计征,平均税率约1.5%左右。你查一下你所在省国土资源厅网站,能找到资料。
E.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与采矿权使用费有什么区别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就是采矿权价款,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文件,只有已回经开采的国家出答资形成的探矿权才要评估缴纳采矿权价款。采矿权使用费是登记矿区面积的登记费,两者数额差距巨大。现在有些省区要求新取得的采矿权也需要按照储量缴纳采矿权有偿使用费,实际上变相收取采矿权价款,没有理解和执行国家探矿权招、拍、挂的市场化竞价取得制度。另外矿业权市场化程度不够,通过招拍挂政府没有收到多少出让资源的钱,政府感觉到资源价值没有得到体现,政府为数不多的出让矿产资源、土地换钱的招数舍不得放手,于是出此下策。
F. 矿产资源补偿费由哪个机关征收
根据《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国务院令〔1994〕第150号发布,国务院令〔1997〕第222号修改),矿产资源补偿费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征收。
矿区在县级行政区域内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由矿区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征收。
矿区范围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由所涉及行政区域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征收。
矿区范围跨省级行政区域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与其他管辖海域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授权的省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征收。
G.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
1.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2013年7月4日,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进一版步规范矿产权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77号),要求科学规范计征矿产资源补偿费,促进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2013年,全国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入库额为215.43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中央分成收入102.04亿元。2014年上半年征收入库额为100.89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9%。
2.矿业权价款和使用费
2013年,全国征收矿业权价款790.02亿元,中央分成收入103.84亿元;征收矿业权使用费19.08亿元,中央收入12.99亿元。
3.加快推进金属、非金属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2013年,全国资源税收入总额1005.65亿元(表6-2),其中,地方收入960.31亿元,占全国的95.5%。
2010年,在西部地区开展了原油和天然气资源税从价定率征收的改革试点,于2011年1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推开。2013年11月28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表6-2 中国资源税征收额及其占国家总税收比例变化
H.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和税费改革
1. 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
为避免矿区使用费取消后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漏征、国家财产权益的流失和宏观调控手段的缺失,国土资源部印发《国土资源部关于修改〈关于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工作中若干问题补充规定〉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229 号)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外合作开采石油资源补偿费征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14 号),对原缴纳矿区使用费的中外合作开采陆上、海洋石油的中外企业依法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对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范围、计算方法、实行属地化征收和信息化管理等做出了规定。
2012 年,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做好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统计直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3 号),在全国正式启用矿产资源补偿费直报系统,加强征收管理和征收统计。随着征收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征管措施的逐步完善,近年来,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等矿产资源专项收入中央分成部分整体保持稳定增长(表 7-1)。
表7-1 矿产资源收入中央分成情况
注:①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央与省、直辖市分成比例为5∶5;中央与自治区分成比例为4∶6。②矿业权使用费:谁登记谁征收。③矿业权价款:中央与地方分成比例为2∶8。
2. 配合有关部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等法规,推进资源税改革
2011 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 605 号)及其细则,将资源税计征方式由“从量定额”计征修改为“从价定率或者从量定额”计征,并将全国范围内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的税率统一为销售额的 5%。
随着资源税改革的推进,资源税税收收入持续增长,其占全国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也逐步提高,特别是 2010 年在新疆开展资源税改革试点以来,资源税收入增速超过了全国税收总收入的增速(表 7-2)。
表7-2 资源税收入情况
I. 矿产资源补偿费如何征收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面清理涉及煤炭原油天然气收费基金有关问题版的通知》财税[2014]74号第一权条规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统一将煤炭、原油、天然气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降为零,停止征收煤炭、原油、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取消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山西省)、原生矿产品生态补偿费(青海省)、煤炭资源地方经济发展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因此,自2014年12月1日起不需要缴纳天然气矿产资源补偿费。
J. 矿产资源补偿费是怎样征收的如何使用
矿产资源抄补偿费是袭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依法向开采矿产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的费用。《矿产资源法》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目的是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者权益,促进矿产资源的勘查、合理开发和保护。矿产资源补偿费属于政府非税收入,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目前,矿产资源补偿费实行中央与省、直辖市5:5分成,与民族自治区4:6分成的体制。
矿产资源补偿费按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征,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支出、矿产资源保护支出及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部门经费补助。任何单位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一经发现,要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