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开办费的摊销
首先,按会计制度的规定,你应当在开始经营的当月一次摊销。
第二,按内原企业所得税容法的规定,开办费应当在开始经营当月起不短于五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并于税前扣除。按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可以在开始经营当月一次摊销并税前扣除。
所以,
会计上的处理应当是:在开始经营当月一次摊销。
税收上的处理应当是:你的正常经营如果是2008年1月1日之后,则可以将开办费一次摊销并税前扣除。如果是在2008年1月1日之前,则应当一次摊销但分五年税前扣除(每年做纳税调整)
如果是这种的话,可以从08年4月一次将开办费摊销,08年也可以全部税前扣除。具体的规定见国家税务总局4月25日企业所得税政策在线答疑的相关答复
2.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第一年摊销多少
房产,进项税,第一年抵扣60%
机器设备等,一次全额抵扣
3. 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
开办费税务上规定来是自分5年摊销,会计上是开始经营当月转入管理费用。因此在以后的五年中都需要作纳税调整(第一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后四年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严格意义上讲是分60个月进行摊销。
第一年:总额减实际经营月份的余额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二年至第五年:按五分之一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六年:按剩余部分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时间跨度为6年,实际摊销是五年(60个月)。
4. 不动产进项税抵扣60%是什么意思
根据国家税务总来局关于发布《自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暂行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5号)第二、第三条规定: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5月1日以下业务的进项税额应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
包括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以及发生不动产在建工程,购进货物和设计服务、建筑服务,用于新建不动产,或者用于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并增加不动产原值超过50%。
税额抵扣称“税额扣除”、“扣除税额”,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在计算缴纳税款时对于以前环节缴纳的税款准予扣除的一种税收优惠税额抵扣是对已缴纳税款的全部或部分抵扣,是一种特殊的免税、减税,因而又称之为税额减免。
税额扣除与税项扣除不同,从应纳税款中扣除一定数额的税款,应纳税收入中扣除一定金额。因此,在数额相同的情况下,税额抵扣要比税项扣除少缴纳一定数额的税款。
5. 关于开办费摊销
开办费税务上规定是分5年摊销,会计上是开始经营当月转入管理费用。因此在以后的五年中都需要作纳税调整(第一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后四年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严格意义上讲是分60个月进行摊销。
第一年:总额减实际经营月份的余额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二年至第五年:按五分之一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六年:按剩余部分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时间跨度为6年,实际摊销是五年(60个月)。
6. 房地产增值税第一年60%需要分12个月抵扣么还是一次性抵扣
文件只是提到第一年,没有分月的具体要求。一年抵扣够60%就不违背文件精神。
7. 营改增后购买固定资产进项税是在购买当月一次性把第一年的60%扣完吗
根据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以及2016年5月1日后发生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应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
纳税人取得的不动产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应取得2016年5月1日后开具的合法有效的增值税扣税凭证。具体抵扣方式为:
纳税人取得不动产的进项税额中,60%的部分于取得扣税凭证的当期从销项税额中抵扣;40%的部分为待抵扣进项税额,于取得扣税凭证的当月起第13个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8. 哪些可以第一年抵扣60%,第二年40%的增值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暂行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5号)第二、第三条规定: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5月1日以下业务的进项税额应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
包括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以及发生不动产在建工程,购进货物和设计服务、建筑服务,用于新建不动产,或者用于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并增加不动产原值超过50%。
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购进货物,是指构成不动产实体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建筑装饰材料和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讯、煤气、消防、中央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及配套设施。
(8)什么税第一年摊销60扩展阅读:
纳税人按照本办法规定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应取得2016年5月1日后开具的合法有效的增值税扣税凭证。
上述进项税额中,60%的部分于取得扣税凭证的当期从销项税额中抵扣;40%的部分为待抵扣进项税额,于取得扣税凭证的当月起第13个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购进时已全额抵扣进项税额的货物和服务,转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的,其已抵扣进项税额的40%部分,应于转用的当期从进项税额中扣减,计入待抵扣进项税额,并于转用的当月起第13个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9. 取得用于不动产建设的增值税发票第一年抵扣60%,第二年抵扣40%,是分期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暂行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暂行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5号)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以及2016年5月1日后发生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应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第四条第二款规定,上述进项税额中,60%的部分于取得扣税凭证的当期从销项税额中抵扣;40%的部分为待抵扣进项税额,于取得扣税凭证的当月起第13个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如果企业购入的是可抵扣动产,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但由于不动产实行分期抵扣,不动产入账时进项税额只有60%,会导致账实不符,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新增相应会计科目记录待抵扣的进项税额。
15号公告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待抵扣进项税额记入“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核算,并于可抵扣当期转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新增“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核算待抵扣的进项税额。
例:某企业(一般纳税人)于2016年8月购进一项不动产,购入价111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
进项税额=1110÷(1+11%)×11%=110(万元)
取得扣税凭证的当期,即2016年8月可抵扣进项税额=110×60%=66(万元)
取得扣税凭证的当月起第13个月,即2017年8月可抵扣进项税额=110×40%=44(万元)
2016年8月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下同)
借:固定资产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 44
贷:银行存款 1110
2017年8月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4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 44
需要注意的是,15号公告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对不同的不动产和不动产在建工程,纳税人应分别核算其待抵扣进项税额。
提示:营改增后,企业购入不动产取得扣税凭证的当期只能抵扣60%,待抵扣的40%计入“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借方,保证账实相符;待取得扣税凭证的当月起第13个月抵扣剩余的40%时,再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中的金额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