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固定资产合计与原值,折旧费或者净值的关系
固定资产原值是购买这项资产时我实际付出,折旧费,是根据原值采取一定方法计算出来的,作为这项固定资产应该在它的有效使用期间内摊销的部分价值,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已提取的折旧费后的余值,即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折旧,至于报表中的固定资产合计,是指已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正在形成过程中的准固定资产以及为固定资产备下的物资的总数即
固定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等
② 账面价值,账面净值,账面余额,入账价值怎么区别
对固定资产来讲: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专计折旧;
账面余额=固定资属产的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对无形资产来讲:
账面价值=无形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累积摊销;
账面余额=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无形资产原价-累积摊销。
其他资产:(成本计量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相同)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注:对于企业的其他资产,只涉及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的概念。账面价值都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等备抵类科目后的金额;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
入账价值等于入账原值就是指的计入到该科目的金额,可以理解为账面余额。
③ 固定资产原值,净值,残值及月折旧金额之间的具体关系
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1-预计使用年限) /12或
月折旧率=固定资本价值原值*(1-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2。
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残值率一般为5%。(内资企业5%,外资企业10%)。
(3)原值净值摊销扩展阅读:
(一)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1-预计残值率)/ 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二)工作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方法:
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
单位里程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 总行驶里程
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工作小时
按照台班计算折旧:
每台班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行驶里程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四)年数总和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④ 固定资产原值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有什么区别吗
1、余额不同:抄固定资袭产账面价值是指某一会计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净额。账面净值是对固定资产而言,即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后的余额。
2、公式不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资产账面价值是会计核算中账面记载的资产价值。这种估价方法不考虑现时资产市场价格的波动,也不考虑资产的收益状况,因而是一种静态的估价标准。账面净值是资产的原值减去已计提的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后的余额。
3、对固定资产来讲: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对于无形资产来讲:账面净值=无形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摊销。
⑤ 会计中净值、原值、累计折旧如何理解。
原值是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包括买价、运费、安装费等,净值是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累计折旧一般按照直线法平均计提,折旧率=(1-净残值率(不少于5%))/使用年限/12,月折旧额=原值*月折旧率。
⑥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无形资产的净值的区别
1、概念不同:资产净值是资产对应的总价值与其所包含的负债之差。资产账面价值是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2、公式不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账面净值=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无形资产原价-累积摊销。
3、关系不同:资产净值的各资产净值是由资产原始价值减去各自的备抵账户余额计算所得。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则不是。
(6)原值净值摊销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要求摊销,但持有期间每年应进行减值测试。税法中没有界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除外购商誉外所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均应在一定期间内摊销。造成该类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在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因税法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形成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即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不会随减值准备的提取发生变化,但其账面价值会因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而下降,从而造成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资产净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资产账面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账面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无形资产
⑦ 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是不是填写无形资产原值减去摊销的净值
1、资产负债表来中的无形源资产科目,是按无形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摊销的净值填列的。
2、)“无形资产”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本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⑧ 固定资产净值,原值,账面价值,账面余额,有什么关系
净值=原值-累计折旧=账面价值
⑨ 如何区分原值、账面价值、账面净值、账面余额还有每次折旧摊销都按哪个值说通俗点哦
原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例如,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即可使用的机专器,不含税价格为属50000元,这个就是原值。
账面净值指的是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的数字。例如,2011年12月购入机器原值为50000,净残值为0,预计可以使用10年,采用直线法提折旧,那2012年全年折旧为5000,账面净值为45000元。
账面价值指的是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的数字。还是上面的例子,2013全年折旧提了5000,2013年年底该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40000元,这时候,发现这台机器减值了,市场价格只有30000元,因此要提取减值准备10000元,这时候账面价值为30000元。
提取了减值准备以后,再提折旧就是按照账面价值来计算了。还是上面的例子,2014年提折旧要用30000/8来计算全年折旧。
如果没有提取减值准备,提折旧就是按照账面净值。如上例,2014年提折旧要用40000/8来计算全年折旧。
不知道这样解释您是否清楚呢?希望能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