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开办费是在正式营业前摊完,还是在营业后分几年摊销
1、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条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回所答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如果企业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2、税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在筹建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前款所说的筹建期,是指从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 3、会计规定在生产开始日,一次性的转入当期费用,年终要做纳税调整。税法规定在不低于5年内摊销完毕。为了免除所得税纳税调整,建议使用5年摊销法,借:管理费用-开办费摊销 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❷ 开办费还需不需要摊销,如需要一般摊销几年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条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如果企业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由此可见,对开办费的会计处理,无论从会计科目的设置还是摊销的期限都与原行业财务制度有较大改变。这一新规定与现行所得税法规存在较大的差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在筹建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前款所说的筹建期,是指从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
企业应在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设置二级科目“开办费”进行核算,会计规定可以在生产开始日,一次性的转入当期费用。但税法规定在不低于5年内摊销完毕。为了免除所得税纳税调整,建议使用5年摊销法,借记‘管理费用-开办费摊销’科目,贷记递延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科目。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性摊销的开办费应从生产经营的次月起分五年平均扣除。纳税人在年终申报所得税时,应做好纳税调整工作,并建立“开办费税前扣除台账”或备查登记簿,为以后年度准确申报税前扣除(调减)额打好基础。
❸ 开办费如何摊销及结转
关于“开办费如何摊销”的问题:
会计制度规定(账务处理):
除购置和建造固定资内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发生的容费用(即:开办费),先通过长期待摊费用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期的损益。
税法规定(计算企业所得税):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应当从开始生产、经营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计算企业所得税时)。
~~~~~~~~~~~~~~~~~~~~~~~~~~~~~~~~~~~~~~~~~~~~~~~~~~~~~~~~~~~~~~
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以上规定的矛盾造成的差异,会计上叫做“纳税时间性差异”。如果企业对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是采用“应付税款法”,处理起来就很简单;如果是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就比较复杂的多了。
会计的账务处理必须要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而计算应该交纳多少企业所得税时必须要按照“税法规定”。有关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建议你找相关的教材学习一下。“纳税影响会计法”比较难,在中级职称和注册会计师考试中都是重点和难点。 (摘)
❹ 现在的开办费是一次性摊销,还是分年摊销呢
按照现行税法规定
开办费
是既可以一次性
摊销
,也可以分3年摊销。开筹办期间的利息可以计入
管理费用
-开办费科目中
❺ 开办费摊销要摊多久怎么摊的
财务制度对于开办费的规定:开业的当月一次性摊入当月费用。
税务规定:不低于三年平均摊销。
❻ 开办费的摊销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包括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应于发生时,借记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贷记有关科目;开办费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转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综上所述:
1.开办费于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性摊销完毕。但是,税法规定,开办费应在开始生产经营的次月起,按照不短于5年的期限分期计入应税所得扣除项目,因此,在这一期间(一般为会计摊销当年起的5-6个年度),企业应当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
2.“开办费”科目为“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下设的二级科目。如果企业因管理需要,也可以将其上升为一级科目,但是,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仍然应当将开办费计入“长期待摊费用”项目。
3.摊销时,应当将开办费摊销转入管理费用。
关于补充问题。
你所提到的问题涉及到“开始生产经营日”的确定问题。一般而言,实现销售收入的第一个月,可以作为“开始生产经营日”(当然,生产型企业有些例外)。
至于收入与费用问题,并无“有费用无收入可不可以”的说法,只存在发生的费用是否为生产经营所需要的问题。如果只有发生费用而没有取得收入,那就是亏损喽,仅此而已。
❼ 开办费怎么摊销,去年摊销了一部分,今年能不能把剩下的全摊销了
根据 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 的规定,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企业在新税法实施以前年度的未摊销完的开办费,也可根据上述规定处理。
根据你的描述,你们公司应该是在新税法实施后成立的而且对于开办费的处理是选择了摊销法(按3年摊销)而不是一次性扣除。至于你那个金额怎么算的,我也没明白。但是相关的规定就是这么说的,你根据上文的规定执行肯定没错。不过你们公司的开办费金额太小了,其实可以去年就一次性列支的还省得麻烦。
❽ 开办费的摊销是从当月开始摊销,还是从次月开始摊销
1、开办费的摊销时从当月开始摊销的。
2、企业筹建期的确定在我国受税法影响较专大。例如《属外资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中规定,“外资企业筹建期为企业被批准筹办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之日止的期间”。以上所称“被批准筹办之日”,具体是指企业所签订的投资协议后和合同被我国政府批准之日。以上所称“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之日”,具体是指从企业设备开始运作,开始投料制造产品或卖出同第一宗商品之日起,为企业筹建期结束。其他企业可参照该规定。
❾ 开办费分五年摊销,当年摊销时是否在每月摊,还是可每一年摊一次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规定:
九、关于开(筹)办费的处理
❿ 关于开办费的摊销
如果从会计角度来讲,开办费一次性转入费用可以,但这样不符合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在年未要进行缴税调整。
按照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开办费要按3年按月摊销。你4月有收入,可从4月开始摊销。即,如果开办费到3月未共计20万,则:
每月摊销=200000/3年/12个月=5555.56元
每月分录:
借:管理费用--摊摊开办费5555.56
贷: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5555.56
最后一个月摊销5555.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