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级财务会计题,怎么算都算出来答案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①实际利率法摊销是折现的反向处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 现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③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④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⑤未实现融资收益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
B. 中级财务会计分录不会结转,求助高手
借: 主营业务收入 250000
贷 :本年利润 250000
借 :本年利润 219700
贷 :主营业务成本 150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1700
管理费用-折旧费 38000
销售费用 10000
资产减值损失 20000
另外顺便说一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42500 最好改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2500 ,除非是小规模纳税人,没有二级明细科目,但从题目来看,应该不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二级明细科目就不能省。
C. 中级财务会计资产减值问题
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作为不扣除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账面净值是资产的原值减去已计提的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后的余额。
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净值=无形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摊销
账面净值=82.5-82.5÷5×2-30÷3×6/12=44.5(万元)。
2010年后的后续摊销没有以82.5万元为基础计算,是以30计算的(30÷3×6/12)
只是帐面价值和账面净值是两个概念。
D. 求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的详细会计分录
假设公司购入的财务软件是50000元(不含税),摊销20年,则:
1、入账时,计入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
贷:银行存款 58500
2、第一年摊销:
借:管理费用 2500
贷:累计摊销 2500
3、后续年限摊销以此类推,直至20年后摊销完为止
(4)中级会计累计摊销扩展阅读
累计摊销科目的具体用法如下:
1、企业按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借记“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2、处置无形资产时,还应同时结转累计摊销,借记本科目,贷记相关科目。
3、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
E. 会计中怎样理解“摊销”
摊销,英文是Amortization,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
常见的摊销资产如大型软件、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和开办费,它们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公司业务和收入做出贡献,所以其购置成本也要分摊到各年才合理。
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与折旧一样,可以选择直线法和加速法来摊销无形资产。从金额上看,一般情况下,摊销的费用相对于折旧费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说,大多数公司固定资产要远远大于无形资产,因此摊销和折旧一般会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区分。
(5)中级会计累计摊销扩展阅读
摊销主要术语
年金(ANNUITY):一方对另一方一系列数量相等的支付。
商业贷款(COMMERCIAL LOAN):为企业或政府提供的贷款。
复利期间(COMPOUNDING PERIOD):银行计算未支付现金利率的时间间隔,通常与支付期间相对应,但也不一定必然如此。
金融资本(FINANCIAL CAPITAL):通常指用于投资的资本。
金融体系(FINANCIAL SYSTEM):借款者与贷款者的总和,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
支付期间(PAYMENT INTERVAL):两次支付之间的时间间隔。
本金(PRINCIPAL):一项贷款最开始的余额,或在偿还过程中任意时间点总的未支付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摊销
F. 中级财务会计 业务题 ~~~~
1.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80万
投资收益 0.4万
贷:银行存款 80.4万
2.借:应收账款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金) 8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3.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20万
贷:银行存款 20万
4.借:银行存款 15万
累计摊销 8万
贷:无形资产 20万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3万
5.借:银行存款 4.9万
财务费用 0.1万
贷:应收账款 5万
6.
借:应收账款 2万
贷:坏账准备 2万
借:银行存款 2万
贷:应收账款 2万
7.借:固定资产 15万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 2.55万
贷:银行存款 17.55万
8.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8000
9.借:应收股利 12万
贷:投资收益 12万
10.借:生产成本 5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5000
G. (很急很急)中级财务会计的业务处理
1、借:原材料
贷:应付帐款
2、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
原材料
3、借:某资产科目(重组换给你的)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贷:某债权(对方原先欠你的)
4、入库材料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材料成本差异”,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5、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支付的相关费用)
贷:银行存款
6、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
(若有溢价折价发行,差额计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7、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8、发出: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等
支付加工费、运杂费等,借记“委托加工物资”,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借记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直接销售的)或“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的),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9、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11、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
贷:银行存款等
12、盘盈固定资产的,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盘亏的,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固定资产
13、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包括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14、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一)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转出的固定资产,按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其账面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二)清理过程中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科目。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三)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15、借:应付帐款
贷:应付票据
H. 一道中级会计实务关于无形资产的问题
(1)07年,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00
贷:原材料 60
应付职工新酬 135
银行存款 5
(2)08年: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720
贷:原材料 400
应付职工新酬 290
银行存款 30
借:管理费用 200
无形资产 72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200
借:管理费用 6(720/10/12)
贷:累计摊销 6
(3)09年: 借:管理费用 72
贷:累计摊销 72
(4)10年: 借:管理费用 72
贷:累计摊销 72
借:银行存款 12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2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6(120*5%)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6
(5)11年:同10年
(6)12年1月1日:借:银行存款 600
累计摊销 222(6+72*3)
贷:无形资产 720
应交税费 -应交营业税 30 (600*5%)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