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后累计摊销怎么算是以最开始的购入价来算,还是减值后的可收回金
无形资产减值后,按减值前的账面余值(无形资产原值-累计摊销)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为基数,按照剩余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所以,是按减值后的可收回金额摊销。
❷ 关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的摊销问题,求高人指点……最好有例题讲解一下~……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如何摊销
账面净值1=账面价值-累计摊销额
计提减值准备金额=账面净值-预计可收回金额
账面净值2=账面价值-累计摊销-减值准备
次年摊销额=(账面价值-累计摊销-减值准备)÷剩余月份×12
账面净值3=账面价值-累计摊销-次年摊销额
再次摊销额=(账面价值-累计摊销-减值准备)÷剩余月份×12
账面净值4=账面价值-累计摊销-再次摊销额
处置时账面余额=账面净值-减值准备
【例题】甲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至2013年与无形资产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07年12月1日,以银行存款600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不考虑相关税费),该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无残值。
(2)2011年12月31日,预计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84万元。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后,原预计使用年限不变。
(3)2012年12月31日,预计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59.6万元,调整该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后,原预计使用年限不变。
(4)2013年4月1日。将该无形资产对外出售,取得价款290万元并收存银行(不考虑相关税费)。
要求:
(1)编制购入该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11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
(3)编制2011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4)计算2012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
(5)编制2012年12月31日调整该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6)计算2013年3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
(7)计算该无形资产出售形成的净损益。
(8)编制该无形资产出售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1)
借:无形资产 600
贷:银行存款 600
(2)
2011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600-600/10×1/12-600/10×4=355(万元)
(3)
借:资产减值损失 (355-284)71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71
(4)
2012年该无形资产的摊销额=284/(12×5+11)×12=48(万元)
2012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355-48=307(万元)
(5)
201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84-48=236(万元),无形资产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259.6万元,按现行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不能转回。
(6)
2013年1月至3月,该无形资产的摊销额=236/(12×4+11)×3=12(万元)
2013年3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307-12=295(万元)
(7)
该无形资产出售净损益=290-(236-12)=66(万元)
(8)
至无形资产出售时累计摊销金额=600/10×1/12+600/10×4+48+12=305(万元)
借:银行存款 29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71
累计摊销 305
贷:无形资产 600
营业外收入 66
❸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怎么累积摊销
应收账款融资,是指企业以自己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并获得贷款,专银行的贷款额属一般为应收账款面值的50%-90%。简单来说就是将未来的收入抵押给银行,提前获得资金,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缩短企业应收账款收款天期。从供应链的角度切入,对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在现实层面更容易操作。工信部中小企业局上述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抵质押物,但是中小企业可用于抵质押融资的动产很多,中小企业资产价值70%以上是应收账款和存货,其中应收账款是最接近现金的优质的动产质押品。从银行角度看,供应链的角度推动应收账款融资,可有效降低信贷风险。国内的商业银行,近年逐渐开始推广这一业务模式。
❹ 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后是不是要按可回收金额重新确认摊销额
无形资产减值后,按减值前的账面余值(无形资产原值-累计摊销)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为基数,按照剩余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所以,是按减值后的可收回金额摊销。
❺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怎么累积摊销
仅供参考:
1.购入
借:无形资产 120 000
贷:银行存款 120 000
2.计提前月摊销额=120 000/(5*12)=2000
2010摊销额=11*2000=22 000
借:管理费用 22 000
贷:累计摊销 22 000
3.摊销后账面价值=120 000-22 000=98 000
计提减值准备后=98 000-20 000=78 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 000
4.计提减值后月摊销额=78 000/(60-11)=1591.84
出售前计提=1591.84*7=11142.88
借:管理费用 11 142.88
贷:累计摊销 11 142.88
5.出售时账面价值=78 000-11 142.88=66857.12
借:银行存款 90 000
累计摊销 33 142.88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 000
贷:无形资产 1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4 500
营业外收入 18 642.88
❻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怎么累积摊销
购入时:借 无形资产 120000
贷 银行存款120000
10年计提减值准备前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120000/5/12*11=22000
贷:累计摊销22000
计提减值准备前账面价值=120000-22000=98000
计提减值时:
借 资产减值损失200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计提减值准备后账面价值=98000-20000=78000
2011年1-8月摊销,这里假定减值后折旧年限不变哈!剩余月数=5*12-11=49月,无形资产减少月不再摊销。
借:管理费用78000/(5*12-11)*7=11142.86
贷:累计摊销11142.86
转让时账面价值=78000-11142.86=66857.14元,营业税=90000*0.05=4500元。
借:银行存款90000
累计摊销22000+11142.86=33142.86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0000
贷:无形资产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4500
营业外收入18642.86
减值准备计提后,按新的账面价值及相应折旧方法和年限计算哈,本题假定减值后年限和折旧方法都不变,如果有变的,需要按照变动后的方法和年限计算摊销金额哈!
❼ 无形资产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不影响无形资产的摊销对吗
无形资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会影响无形资产摊销的。
无形资产摊销=(成本-减值准备-已摊销)/剩余摊销时间
假设一项无形资产成本为150万元,按10年摊销,已经摊销了30万元,而发生减值20万元,
那应该摊销=(150-30-20)/8=12.5万元
要是 没有发生减值的话,
摊销额=(150-30)/8=15万元,或者=150/10=15万元
所以,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会影响摊销额,
有的还有可能改变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比如新技术的出现,原预计10,现在可能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只能使用5年就本淘汰了。
❽ 无形资产的减值和摊销各是多少
分析:抄2013年无形资产摊销额 205/10=20.5
2013年无形资产历史成本 205-20.5=84.5
2013年无形资产可变现净值 80
2013年无形资产减值是 84.5-80=4.5
❾ 无形资产减值该怎么计提摊销
先摊销
再计算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当月增加下月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
仍计提折旧无形资产当月增加当月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当月停止折旧
这不仅仅适用于外购的资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