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无形资产20万,可收回金额12万怎么做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8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贰』 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00万,什么意思
会计准则下的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版量的现值两者之间权较高者
这是计算资产减值准备时候用到的
如果资产账面价值比这个可收回金额高,就要对二者的差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叁』 购买无形资产支付价款700万元,年底可收回金额为480万元,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是
无形资产跟可收金额是两码事,年底有可收回金额,但是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变。
『肆』 列入资产负责表的无形资产金额为什么是可回收的金额
当无形资来产的可收回金源额大于账面价值,应当按照其账面价值作为无形资产期末价值反映在资产负债表,详见《企业会计准则第八号—资产减值》通俗来讲,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减值测试的时候,可收回金额高于期末账面价值,即没有发生减值现象,还是以当前状态反映其自身账面价值。但是如果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 则按照准则规定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注: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也要期末进行减值测试。
『伍』 你好,那么无形资产的摊销是按账面价值还是按可收回金额。谢谢
帐面价值即摊余价值
帐面余额就是指在会计科目上体现的数值,一般不用计算专,直接看就可以了属.而对于无形资产帐面价值=无形资产的原值-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就固定资产而言,它的摊于成本就不是账面价值。因为固定资产科目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反映其原值。只用在出售、变卖、以其合资合作、报废的情况下,才能和累计折旧科目对比,其摊余价值才能从固定资产的借方转出。
2、其他涉及到摊销的会计科目,都是满足你问题 中说的,即摊余成本既是现在的账面价值。所谓摊余成本就是 企业的某种资产和存货经过摊销以后剩余的成本和价值。
如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假设原来进账成本为100万,摊销期为50年,经过10年的摊销后其摊余成本为80万元,已经摊销了20万。
3、另外还有待摊费用、低值易耗品、其他无形资产等都涉及到摊销的问题,即原值扣除已摊销的价值即为摊余成本既是该科目的账面价值。
『陆』 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以下( )两者中的较大者。
BD
可收回金额是指一下来两项金额中自的较大者
1.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2.预期从无形资产的持续使用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扣除为使资产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和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和使用年限结束时的处置中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柒』 12月1日以银行存款300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0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为142万元,
是要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吗?
12月31日的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额为:300/10=30(万)
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00-30=270(万)
借:资产减值损失 1280 0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280 000
『捌』 当无形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大于账面价值时按什么作为无形资产的期末价值
当无抄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账袭面价值,应当按照其账面价值作为无形资产期末价值反映在资产负债表。
对固定资产来讲: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即:固定资产净额)
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与此相关的还有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即“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净额”。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企业其他的资产,只涉及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的概念。账面价值都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
债券账面价值是:指债券持有人的实际投资额,等于价格扣除应计息票收入,即债券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所以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是:账面余额扣减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玖』 无形资产计算
首先要区分账面净值和账面价值的区别
对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而言
账面版余额=账面原价权
账面净值=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摊销)
账面价值=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摊销)
所以在2012.12.31的账面价值是账面原价扣除计提的折旧和减值
而此时的账面净值就只能扣除折旧,所以就是2012.12.31的账面净值就是年初的账面净值(即177.5,而非142)再扣除当年的折旧24即可,而不能扣除减值!
希望这样讲您能明白,如有疑问,我们继续交流!
『拾』 为什么无形资产账面净值是4800万,可收回金额为:4000万,
是的。
以可收回金额确认账面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800万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8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