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开办费的摊销问题
不是,取得第一笔收入之前算筹建期,这之前的费用计入开办费。
取得第一笔收入之后根据财务制度应将开办费一次转入“管理费用”,以后发生的费用计入相应的费用。
这些都是你应该处理的问题,年度审计是把你没有正确处理的问题调整为正确的事项。
开办费财务规定开业后一次进入管理费用,而税务规定开办费分五年摊销。
补充回答:第一年调增后,以后四年可以调减。但汇算报告中应该说明清楚。
B. 开办费如何摊销
首先要更正您的说法,您所讲的是已经废止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规定:
九、关于开(筹)办费的处理
C. 开办费摊销
月末"管理费--开办费"要结转的.将管理费各明细科目发生额都结转至本年利润.
在对开办费摊销进行会计处理的时候,是以第一次开发票取得收入为摊销时间的。
《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第五十条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开办费指企业在企业批准筹建之日起,到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止的期间(即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筹建期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
筹建期是指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之日”,具体是指从企业设备开始运作,开始投料制造产品或卖出同第一宗商品之日起,为企业筹建期结束。
在计算所得税时,开办费是从发生月份的次月开始摊销的。
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规定: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实施条例对开办费虽然没有专门的具体规定,但开办费应属于长期待摊性质。
因此,纳税人在会计处理时应在开始生产经营当月一次性摊销,但在当年的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在以后年度的申报时,应相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会计制度,你不难看出,账务上应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处理,根据所得税法进行纳税调整。但实务中很多会计为了避免纳税调整的麻烦,按税法规定对开办费按年摊销的会计处理是不对的。
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
应于发生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现金或者银行存款
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转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
贷:长期待摊费用
D. 开办费是怎么摊销的
1、先要更正您的说法,您所讲的是已经废止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规定: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企业在新税法实施以前年度的未摊销完的开办费,也可根据上述规定处理。
3、因此,按照现行税法规定,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开办费,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E. 为什么要摊销开办费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开办费在生产经营之月起回一次计入当期损益,答所以说现在不存在摊销问题。
按照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开办费在3年内摊销(老税法为5年)。
企业会计做账是按照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的规定,而交税是按照税法的规定。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会计处理按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交税时按税法进行调整。
例:2008年1月你公司开始经营,则开办费在1月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假设开办费为60000元,当年年末你公司亏损10000元,你公司除开办费外再没有其他调整事项,则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0+60000-60000/3=30000元,则应纳所得税额为30000*25%。
假定2009年你公司盈利10000元,同样你公司除开办费外再没有其他调整事项,则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0-60000/3=-10000元,那么你公司2009年就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
F. 关于开办费摊销
开办费税务上规定是分5年摊销,会计上是开始经营当月转入管理费用。因此在以后的五年中都需要作纳税调整(第一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后四年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严格意义上讲是分60个月进行摊销。
第一年:总额减实际经营月份的余额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二年至第五年:按五分之一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六年:按剩余部分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时间跨度为6年,实际摊销是五年(60个月)。
G. 关于开办费摊销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文件规定:
九、关于开(筹)办费的处理
H. 关于开办费的摊销问题
1、如果刚注册就开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那么10W直接进入成本。如果从5月份开始生产经营活动,那么从2月至5月之间的费用为开办费。
2、生产经营之后,不是指建账,也不是指有收入,而是指从事对生产相关或经营的活动的开始,比如公司成立,去进的第一批材料,就是开始从事经营活动,或者是机器开始运转就是从事经营活动。
3、筹建期是指开始筹办到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间。
4、4-11月发生的费用3W,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计入开办费,在生产经营活动开始后发生的费用计入管理费用或成本。
5、开始生产经营后的第一个月一次摊销,不管是否有收入。
I. 费用入开办费的好处 开办费可以在以后经营年度抵税嘛
费用入开办费的好处?
开办费有两种入账方式:
新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规定开办费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此种方法记入的开办费直接影响当期损益,对利润形成减项,使企业亏损。但税法规定,以前年度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利润弥补(不超过五年),所以,开办费计入当期对纳税是没有影响的。
原会计制度规定,开办费计入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开始经营当期,一次性转入管理费用—开办费。此种方法对当期利润影响为0 ,直接影响以后年度利润(开始经营年度)的利润。这时企业已经经营,有了营业收入,开办费虽然作为利润减项,但企业盈利还是亏损要看经营收入能否涵盖开办费。对所得税的影响是当期的。
新准则是要求上市公司强制执行的,其他企业可以执行,也可执行原会计制度。如果你们不是上市公司,灵活性还是比较强的。
开办费可以在以后经营年度抵税嘛?
上面的回答其实已经把这个问题也说清了。
J. 开办费的摊销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包括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应于发生时,借记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贷记有关科目;开办费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转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
综上所述:
1.开办费于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性摊销完毕。但是,税法规定,开办费应在开始生产经营的次月起,按照不短于5年的期限分期计入应税所得扣除项目,因此,在这一期间(一般为会计摊销当年起的5-6个年度),企业应当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
2.“开办费”科目为“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下设的二级科目。如果企业因管理需要,也可以将其上升为一级科目,但是,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仍然应当将开办费计入“长期待摊费用”项目。
3.摊销时,应当将开办费摊销转入管理费用。
关于补充问题。
你所提到的问题涉及到“开始生产经营日”的确定问题。一般而言,实现销售收入的第一个月,可以作为“开始生产经营日”(当然,生产型企业有些例外)。
至于收入与费用问题,并无“有费用无收入可不可以”的说法,只存在发生的费用是否为生产经营所需要的问题。如果只有发生费用而没有取得收入,那就是亏损喽,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