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去年计入待摊费用并全部摊销入管理费用的设备,今年要改入固定资产如何做分录
1、待摊费用已全部摊销完了: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累计折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
2、待摊费用只摊销了一部分(已摊销的部分正好和折旧额相同):
借:固定资产
贷:待摊费用
累计折旧
② 固定资产入管理费用,每月又计提折旧了管理费用
要么调增固定资产原值,要么调增计提的折旧金额,二选一
③ 固定资产入了管理费用,每月又计提折旧了管理费用
固定资产入了管理费是错误的,只能计入固定资产科目,再提取折旧进入管理费用。固定资产入了管理费用应该调整过来。
④ 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费计入什么科目
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费计入科目有以下情况:
1、计提折旧时:专
借:管理费用属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贷:累计折旧
2、若固定资产发生减值,要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清理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固定资产清理
借:营业外支出或贷营业外收入(是银行存款与固定资产清理的差额
固定资产折旧计入以下会计科目:
1、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制造费用;
2、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管理费用;
3、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销售费用;
4、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5、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6、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管理费用;
7、企业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的固定资产,其折旧计入研发支出;
8、企业将自有的房屋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其折旧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⑤ 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管理费用的会计分录
1、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购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2、管理费用的会计分录:
购买办公用品、支付日常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⑥ 如果固定资产计入管理费用可以怎么处理
固定资产是价值比较大且损耗比较小。周期至少用到一年以上的商品或工具和不动产!最好能做笔冲销的账调回来!
⑦ 为什么固定资产折旧算管理费用
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需按资产使用部门的性质归属到各部门费用中。
具体如下:
1、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总经办等后勤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计入到“管理费用-折旧”中。
2、业务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计入到“销售费用-折旧”中。
3、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采购部门、品检等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计入到“制造费用-折旧”中。
⑧ 为什么固定资产折旧算管理费用
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需按资产使用部门的性质归属到各部门费用中。
具体如下:
1、管理部门版、权财务部门、总经办等后勤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计入到“管理费用-折旧”中。
2、业务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计入到“销售费用-折旧”中。
3、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采购部门、品检等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计入到“制造费用-折旧”中。
⑨ 固定资产折旧应该 借:制造费用 还是 管理费用
根据固定资产的不同用途,计提的折旧费用相应地计入不同的会计科目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其他业务成本
研发支出
应付职工薪酬
贷:累计折旧
(9)固定资产的摊销计入管理费用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磨损,消耗,其价值会逐渐减少,这种价值的减少就是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价值发生减少,就应该把这种价值的减少计算出来(即计提折旧)。
并在账户中予以记录。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同时引起费用的增加,所以,从理论上讲,计提折旧时,应该根据使用该固定资产的受益对象计入折旧费用,采用谁受益谁负担原则。
借:生产成本—X产品 (如果机器专为生产某种产品,可直接入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机器为生产多种产品,先入制造费用,再按比例分配到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机器为管理部门使用)
销售费用(销售门市部或独立销售机构使用)
贷:累计折旧
折旧计提后,累计折旧科目余额在贷方,作为固定资产科目的抵减项目。折旧提完时,固定资产项目在报表中仅反映为“净残值”,该残值在报废时或变买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清理变卖的净损失为“营业外支出”。
但是如果这样进行记录,“固定资产”账户的金额会随着折旧的计提而逐渐减少,其余额反映的是固定资产的净值,固定资产的原值在账户中就无法反映出来,折旧的累计数额也在账户中得不到反映。
为解决这个问题,就专门设置“累计折旧”账户,在计提折旧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减少时,用“累计折旧”账户来代替“固定资产”账户,计入“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所以,折旧意味着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计提折旧后,累计折旧增加了,固定资产的净值减少了。贷记“累计折旧”账户只是形式,其实质是贷记“固定资产”账户。
因此,累计折旧增加即固定资产价值减少,计入资产类账户(“累计折旧” 账户)的贷方,反之,累计折旧减少,计入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这在实质上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一致的。
设置“累计折旧”账户后,计提折旧时,不减少“固定资产”账户的金额,“固定资产”账户始终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值。
同时,“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可以反映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数额。此外,“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减去“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可以得到固定资产的净值。
⑩ 固定资产折旧的分摊依据(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的计入销售费用,生产车间的计入制造费用)
具体准则 中:
第十八条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版资产的成本或者权当期损益。
准则 没有 规范到 具体的会计科目。也就是说,入哪个 损益类科目,国家是 不管的。
在不违背 准则精神的前提下,企业根据 自身的管理需求,制定详细的 核算方法。
换句话说,“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的计入销售费用,生产车间的计入制造费用” 属于 多少年来 我国会计界 执行的惯例。 因为只有 这样, 会计信息 才能 体现 公平、合理,从而 引导 企业决策者 进行正确的判断、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