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业生产的自制半成品核算成本问题,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应如何分摊
一、半成品A的期初余额500元,是已经摊了制造费用的成本,即上期未完工,继续留在“生产成本”科目的,本月继续归集成本,何时完工了,何时再转“库存商品”。
直接人工费是否也要像制造费用一样按制造费用分配率的比例摊分给这40个产品?
可以。如果不能判断这些人工费是为哪个具体产品服务的,都可以通过制造费用分配计入。
二、具体核算步骤
1、这个月生产一级半成品A2000个,使用了原材料2000元,直接人工费5000
借:生产成本-A 7000
贷:原材料 2000
应付职工薪酬 5000
完工后需要入半成品库(或模拟入库)
借:生产成本-半成品A 7000
贷:生产成本-A 7000
2、生产二级半成品B时领用半成品A1800个
借:生产成本-B 6300 (7000/2000*1800)
贷:生产成本-半成品A 6300
还有200个半成品A留在库里未领用,挂账,后面生产时还会有完工的半成品A的陆续入到半成品库的,按“原材料”科目原则核算
损耗了300个,不做处理,其成本由合格品1500个承担,等于是领用的1800个单位成本是6300/1800=3.5,由于废品,使半成品B的单位成本增加了,变为6300/1500=4.2
3、B完工后也要再次入半成品库,假定外部加工费是500元
借:生产成本-半成品B 6800(6300+外部加工费500)
贷:生产成本-B 6300
应付账款-加工单位 500
4、生产成品C时,领用1200个B
借:生产成本-C 5440 (6800/1500*1200)
贷:生产成本-半成品B 5440
未领用的半成品B300个的成本,留在“生产成本-半成品B”
5、最后得到成品C1000个, 次品E 100个,已损耗50个
借:库存商品-正品C (5440+制造费用分摊)/1200*(1000+50)
库存商品-次品E (5440+制造费用分摊)/1200*100
贷:生产成本-C
损耗的50个成本计入正品成本;月末还有50B个在产,留在“生产成本-C”科目挂账,继续归集后续发生的成本,何时完工何时转“库存商品”。
三、制造费用又该按什么比例分配?
可以按成品与半成品比例分摊。例如,C阶段,发生制造费用1万
成品分摊比率=5440/6300=0.863492
半成品分摊比率=(6300-5440)/6300=0.136508
成品分摊制造费用=10000*0.863492=8634.92
半成品分摊制造费用=10000*0.136508=1365.08
借:生产成本-C 8634.92
生产成本-半成品B 1365.08
贷:制造费用 10000.00
然后再结转完工的C(上面第5步),这样C分摊的制造费用8634.92元计入了“库存商品”(C和E)。
Ⅱ 会计核算中,需要重新加工的废品,成本怎么结转
如果企业对废品管理有制度,并且能够向
财务部门
提供废品回收入、发出的相关数据,根据回收的数据和所耗原材料
成本计算
废品成本,从\“生产成本”科目结转至\“原材料”科目,根据废品发出重新加工的数据计算领用的废品成本,从\“原材料”科目转至\“生产成本”科目。如果没有这些相关数据,就不单独计算废品成本,仍保留在\“生产成本”科目,待重新加工完成后,与合格产品一同计算
完工产品成本
,自\“生产成本”科目转入\“
产成品
”科目。
Ⅲ 生产成本原材料分摊问题!!急急。。
回炉料和废品是如何管理的,如果只在本车间,没有转出转入的话,可以忽略不计(原料投入时已经计算了材料成本)。
外购废钢120吨,将其购买成本转入本车间的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即可。
借生产成本(铸造车间)直接材料 (120吨的采购成本),贷原材料-废钢
计算在产品单位成本时,各个成本项目除产品数量,各成本项目的单位成本之和=生产成本合计除产品数量。
无完工产品,不做完工与在产的成本分配。。
供参考。。
Ⅳ 生产中的次品、废品及正常损耗应如何做账怎样计入正本请具体
生产中的次品、废品及正常损耗应如何做账?
计入生产成本。
怎样计入?
分摊到正品的成本中,即本批次的产成品成本比没有这些损耗的产成品成本高。建议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这样,分摊比较合理。
借:制造费用—正常损耗
贷:原材料 / 应付职工薪酬 等
分配:例如,在产品A,产品B,产品C分配,产品D,E没有发生废品。
产品A分配比率=产品A消耗材料 / 本月材料总消耗
(B、C分配同上)
借:生产成本—产品A
生产成本—产品B
生产成本—产品C
贷:制造费用—正常损耗
Ⅳ 公司生产的残次品或者废品的成本如何确定
你是说如何在会计上记账?
当然是按实际来咯,这其实是和尾料一样。
在会计记账方面,每件成本的计算都是平均算的,举例:一工厂耗用原材料3000元,生产成本(水电方面)1000元,结果产出成品1000件,那每件的成本就是4元,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是不被算入其中的。(哪怕他产出了2000件的废品)
也就是说,会计上把废品之类不能变现资产的东西统统算作是生产所发生的耗用。所以,会计上是不会为废品之类的东西单独建一个会计科目的。
补:就你说的塑胶企业,那还是不用管它的中间过程,生产的废品能融了再用,那就算它最后能做多少,统统只管结果。
但如果是炼钢企业,比如,他冶铁失败,但又可以废品再利用,但他要卖给其他企业再处理的话,那就要分两笔账了,你卖出去的废品所得的钱,应该计入“营业外收入”,然后你又把处理好的废品买回,那就把它记入“原材料”了。(应该是这样吧,我也没碰到这种情况来着)
还有,我是zz14754,不是zz14757~
Ⅵ 生产中产出的很多废品在账务上该怎样处理比较好
我国将废品区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一般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有三种核算方法:
(一)如果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则不设置任何相关科目,发生的与废品损失有关的一切成本费用均计入正品。废品的残料价值直接冲减“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中的“原材料”项目。发生可修复废品时,其修理费用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及其有关成本项目。
(二)在“生产成本”科目下设置“废品损失”二级科目进行核算。
(三)直接增设“废品损失”一级科目进行核算。该科目借方归集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贷方登记废品残料回收价值和应收的赔款。废品净损失由合格产品负担,从本科目的贷方转入“基本生产成本”的借方,期末该科目无余额。
Ⅶ 生产出来的无价值的废料账务应如何处理
是的.
不过一般情况下.对于企业生产出来的废料的进项税是不做转出的.
因为他不是没有用于生产经营.而是用于生产经营了.
Ⅷ 生产不合格废品如何处理,废品费用怎么分担
将这部分成本摊入合格产品中,分摊的方法可采用按照完工入库产品的BOM定额成本进行分摊。
Ⅸ 实际工作中如果单个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报废品怎么计入成本吗
报废品所耗费的原材料、人工费用等和正品一样的核算。如果已结转成本,假如产成品成本是22.5,则你要用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过渡一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22.5+x
贷:产成品22.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x
处置或残值(假如是13)
借:现金13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13
然后,把你的待处理的差额转入营业外收支。
借:营业外支出 9.5+x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9.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