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固定资产摊销完毕如何做账
不做了!等处置时再做 。
同时其他类似的固定资产看是否需要调整估计使用期限,从而今后避免这种情况。
B. 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完之后,若继续使用,需要做什么处理么
根据抄<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第三十五条 下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一)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 (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三)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四)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因此,你不需要再提取折旧了.另外,如果你单位对该固定资产进行了更新改造,你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求采纳
C. 请教固定资产盘点的流程
统一计划,分头行动,统筹指挥
区域统筹性的固资盘点要求多点多地同时进行盘点,它拥有:范围大、颗粒度小、时间要求严格、总部统一管控、分散执行的特点。而在传统模式下,因为缺乏处理盘点任务的信息化手段,使得盘点工作非常费时费力。
行政行家固资管理模型提出的“统一计划,分头行动”的管理策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统一计划
行政行家要求管理者首先制定详细的盘点计划,规定好需要盘点的地区范围、资产范围、责任人等,然后再由系统在指定时刻统一触发不同层级、不同范围的盘点工单,并自动下发到责任人。
二:分头行动
此时,多位接到工单的责任人会收到由其负责的、在此次计划之内的盘点任务,随后利用行政行家基于空间的快速固资盘点能力,即可迅速完成盘点任务。
三:统筹指挥
总部实时监督查看工单执行情况、固资盘点进度、盘点结果,随时发起多轮复查、抽查等操作,并可随时导出盘点报告。提高效率的同时,极大提高了资产核对准确性,降低了管理难度。
资产盘点作为固资管理的重点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固资管理工作的难题所在。尤其在资产数量大、分布广的情况下,总部统一规划和推动的统筹盘点工作更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仍然以传统固资管理系统为工具的企业来说,盘点仍然需要大量依靠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行政行家拥有超高频急速盘点技术。首先使用超高频标签标记固定资产,之后在固资盘点过程中使用智能扫描终端进行“散步式”盘点,配合使用行政行家终端App,自动完成资产核对、确认等重复性工作,可轻松快速的完成大范围的统筹盘点工作。在极大的提升盘点效率、准确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行政行家成为解决固资盘点难题的绝佳方案。
同时,超高频固资管理技术依靠其快速盘点能力,还可以进行小范围频繁盘点,结合以空间为管理单元的固资管理模式,有计划性的进行快速小范围盘点,实时监测资产的异常变动,实现了对固定资产经济又实用的精细化管理。
对于分布范围广、各点固定资产数量又较少的情况,如果使用传统的对固定资产“查看-登记”的盘点手段,对盘点人员来说是非常庞大的工作量。
行政行家提供的固定资产自助盘点功能,让资产使用者在盘点任务刚刚开始,即可接到自助盘点任务的通知。通过登录小程序->扫码->拍照->一键上传,即可完成名下资产的盘点,且盘点结果真实可靠,让盘点工作的执行难度大大降低,正是“信息多跑了路”,才让“人员少跑了腿”。
信息化最重要的意义,是在统一行动时,很好地解决了沟通和信息传递的困难。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实现整体资产数字化、智慧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而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带来了科技的变革,行政行家将踏着变革浪潮,最大化运用这些科技来帮助企业改变固定资产管理的状态,为整体固资管理不断向着数字化、智慧化发展的企业保驾护航。
【行政行家--2019】
D. 固定资产怎么摊销才合理啊
固定资产摊销应根据税法要求来进行,一般采用年限平均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
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 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
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原则
1、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房屋建筑物;
(2)在用的机器设备、食品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
(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2、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适用的的固定资产;
(2)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4)融资租出的固定资产
停用设备是否折旧,要看停用原因,如果是暂时停用依然要进行折旧,或者因为改良,那么要转入固定资产,如果是长期停用,那么要考虑进行固定资产清理。
E. 固定资产购进摊销的会计分录,要完整版
1、购进时,若能抵抄扣进项税
借:固定资产(价税合计减进项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2、若不能扣税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在每月计提折旧时,计提基础=(原值-预计净残值)/使用所限/12个月
借:制造费用(销售费用或管理费用等,按使用部门划分)
贷:累计折旧
在登记帐户前,通过记帐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帐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
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帐符号,有关帐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与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帐户的贷方与几个帐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实现的,它是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会计核算中,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都需要在登记账户以前,按照记账规则,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便正确地进行账户记录和事后检查。会计分录有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F. 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完之后,若继续使用,需要做什么处理
一、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完之后,若继续使用,不需要做处理。
二、不计提折旧回的答情况: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照规定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3、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未使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也要计提折旧。
三、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G. 卖没摊销完的固定资产会计分录怎么做
例如固抄定资产原值6000,5年摊销袭,不考虑残值。摊销2个月,也就是这笔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是200。现在处置固定资产,处置时要先把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转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借:固定资产清理 5800
累计折旧 200
贷:固定资产 6000
卖掉固定资产,收到现金(或银行存款)。卖的钱比固定资产清理多的话,计入营业外收入,少的话计入营业外支出。例如卖5900
借:现金 59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800
营业外收入 100
H. 固定资产这个月摊销完了,固定资产还在使用。下个月就不用摊销了吗还用做什么处理
下个月不摊销了,账务也不作处理,残值挂在账上,等不用处置时再作账务处理。
I. 固定资产的购入与摊销
一次性把它摊销就直接记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
J. 如何确定固定资产已经摊销完毕
看累计折旧科目啊
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原值
如果有残值
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原值-残值
这时就摊销完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