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和持有待售的无形资产是一个会计科目吗
首先,必需符合3个条件的固定资产才能划归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其次,你做的会计分录是正确的;
最后,划归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以后就不得计提折旧和减值测试。
② 今年CPA会计《无形资产》增加了“持有待售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
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哦:(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原理都一样)
现企业有一已经用了三年的旧固定资产,现在的账面价值是5000元,如今跟另一企业签订了该旧固定资产的销售合同于三个月后二手卖出去,合同价6000块(假设这里卖方不负担任何处置费用),此时由于签了合同了,有保障了,将其划为待售的固定资产,现在要做的就是“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能够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原账面价值高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原账面价值5000,而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为6000,所以账面不动它保持5000,在三个月后卖的时候再确认营业外收入1000(实质就是以后确认收益);如果合同价是4000的话,此时就得调整了,将其预计净残值计为4000,亏的1000作为资产减值损失(实质上就是此时确认损失),从中可以看出准则本着谨慎性的原则不能高估利润。
注意: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从划归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计提折旧和减值测试。(现在划分为持有待售了,账面价值调整后,直到卖出去的这三个月就不用管它了,不提折旧不做减值测试,女儿已经定婚了不愁嫁不出去了所以不必操心折旧与减值!)
③ 什么是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是否需要计提折旧
先简单的说下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确定的条件,作出决定、签订协议、短时内完成。
个人认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已经不是非流动资产了,而是属于流动资产了,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里有一栏划分持有待售的资产就是为它准备的,其实从报表上让人感觉已经不是固定资产了,再次最主要转让价格协议的存在,一开始就进行价格与账面价值的比较并作出调整,所以持有待售即使不折旧也不会影响企业的利润了。
举个正常的固定资产处置例子,不考虑税费:
①假设某固定资产原值1000,半年折旧为100,半年后出售价格为600。
本年折旧分录:
借
成本费用科目
100
贷
累计折旧
100
借
固定资产清理
900
累计折旧
100
贷
固定资产
1000
借
银行存款
600
贷
固定资产清理
600
借
固定资产清理300
贷
营业外支出
300
上面分录我们得出,企业的整体损益=成本费用100+营业外支出300=400
再举个同样的例子:
②假设某固定资产原值1000,划分为持有待售,签订协议价格为600半年后转让
,若半年正常折旧为100。
企业划分持有待售时候,第一步做的就是做调整,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做比较,低于的做减值处理,那么根据题目我们需要做400的减值损失。那么账面价值就是600了,卖出去也是600了,企业的整体损益跟上面一样也是400。即使折旧,折旧额100,那么半年后账面价值为500,卖出600,企业的整体损益跟上面一样还是400。
④ 什么是持有待售固定资产及是否需要计提折旧
一、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划分条件:
对于企业将要出售的一项固定资产是否需要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需要考虑三要素:1.决定卖(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2.卖给谁(企业已经与受予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3.什么时候卖(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二、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原则(不提折旧、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计量):
企业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需要调整其预计净残值,使其反映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但是不得超过不符合持有待售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如果原账面价值高于调整后的预计净残值的,应该将二者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⑤ 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企业将固定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一般要做如下步骤:
确定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调整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如果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大于原账面价值的话,则预计净残值只能调整至等于其原账面价值;(注意,调整预计净残值,不需要做会计分录。)
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5
(5)持有待售摊销吗扩展阅读:
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能够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原账面价值高于调整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应当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某项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归为持有待售,但后来不再满足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企业应当停止将其划归为持有待售,并按照下列两项金额中较低者计量:
该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归为持有待售之前的账面价值,按照其假定在没有被划归为持有待售的情况下原应确认的折旧、摊销或减值进行调整后的金额;
决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可收回金额。
符合持有待售条件的无形资产等其他非流动资产,比照上述原则处理,这里所指其他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保险合同中产生的合同权利。
⑥ CPA无形资产摊销问题!
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人问,看看回这个吧答
http://..com/link?url=DocOb8Z9NmxQGqJlGTCNxMmMiBuQX_
⑦ 持有待售无形资产并且已经抵押贷款,是否需要进行摊销
在出售以前一直按受益期摊销,与抵押无任何关系
⑧ 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是不是固定资产
是固定资产。报表列示重分类为流动资产列示.
1.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非流动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
①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
②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
③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2.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处置组,处置组是指作为整体出售或其他方式一并处置的一组资产.如果处置组是一个资产组,并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将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商誉分摊至该资产组,那么处置组应包括商誉.
3.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首先比较其账面价值与公允处置净额(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果账面价值高于公允处置净额应按其其差额提取减值准备,如果账面价值低于公允处置净额则不作处理;
4.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5.符合持有待售条件的无形资产等其他非流动资产,比照上述原则处理,此处所指其他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保险合同中产生的合同权利.
6.某项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分为持有待售,但后来不再满足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企业应当停止将其划分为持有待售,并按照下列两项金额中较低者计量:
①该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分为持有待售之前的账面价值,按照其假定在没有被划归为持有待售的情况下原应确认的折旧、摊销或减值进行调整后的金额;
②决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可收回金额.
7.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报表列示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由非流动资产重分类为流动资产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