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是什么意思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处置组,金额等于“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处置组是指作为整体出售或其他方式一并处置的一组资产。
如果处置组是一个资产组,并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0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将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商誉分摊至该资产组,或者该处置组是这种资产组中的一项经营,那么在处置时,应将商誉一并冲掉。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非流动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
1、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
2、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
3、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待售条件处理
某项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分为持有待售,但后来不再满足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企业应当停止将其划分为持有待售,并按照下列两项金额中较低者计量:
1、该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分为持有待售之前的账面价值,按照其假定在没有被划归为持有待售的情况下原应确认的折旧、摊销或减值进行调整后的金额;
2、决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再收回金额。
(1)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不应计提折旧或摊销扩展阅读
本准则的计量规定适用于所有非流动资产,但下列各项的计量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1、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2、采用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计量的生物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3、职工薪酬形成的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4、递延所得税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5、由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规范的金融资产,适用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
6、由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规范的保险合同所产生的权利,适用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
终止经营,是指企业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能够单独区分的组成部分,且该组成部分已经处置或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1、该组成部分代表一项独立的主要业务或一个单独的主要经营地区;
2、该组成部分是拟对一项独立的主要业务或一个单独的主要经营地区进行处置的一项相关联计划的一部分;
3、该组成部分是专为转售而取得的子公司。
Ⅱ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是否计提折旧
公司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该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固定动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一是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二是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三是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Ⅲ 什么是持有待售固定资产及是否需要计提折旧
一、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划分条件:
对于企业将要出售的一项固定资产是否需要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需要考虑三要素:1.决定卖(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2.卖给谁(企业已经与受予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3.什么时候卖(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二、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原则(不提折旧、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计量):
企业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需要调整其预计净残值,使其反映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但是不得超过不符合持有待售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如果原账面价值高于调整后的预计净残值的,应该将二者的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
Ⅳ 为什么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版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权资产,应当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该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固定动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
一是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
二是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
三是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4)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不应计提折旧或摊销扩展阅读: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分类、计量基础和折旧方法。
(二)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率。
(三)各类固定资产的期初和期末原价、累计折旧额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四)当期确认的折旧费用。
(五)对固定资产所有权的限制及其金额和用于担保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六)准备处置的固定资产名称、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预计处置费用和预计处置时间等。
Ⅳ 会计问题。为什么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对于持有待售专的固定属资产,应当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该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固定动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
一是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
二是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
三是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Ⅵ 什么是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是否需要计提折旧
先简单的说下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确定的条件,作出决定、签订协议、短时内完成。
个人认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已经不是非流动资产了,而是属于流动资产了,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里有一栏划分持有待售的资产就是为它准备的,其实从报表上让人感觉已经不是固定资产了,再次最主要转让价格协议的存在,一开始就进行价格与账面价值的比较并作出调整,所以持有待售即使不折旧也不会影响企业的利润了。
举个正常的固定资产处置例子,不考虑税费:
①假设某固定资产原值1000,半年折旧为100,半年后出售价格为600。
本年折旧分录:
借
成本费用科目
100
贷
累计折旧
100
借
固定资产清理
900
累计折旧
100
贷
固定资产
1000
借
银行存款
600
贷
固定资产清理
600
借
固定资产清理300
贷
营业外支出
300
上面分录我们得出,企业的整体损益=成本费用100+营业外支出300=400
再举个同样的例子:
②假设某固定资产原值1000,划分为持有待售,签订协议价格为600半年后转让
,若半年正常折旧为100。
企业划分持有待售时候,第一步做的就是做调整,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做比较,低于的做减值处理,那么根据题目我们需要做400的减值损失。那么账面价值就是600了,卖出去也是600了,企业的整体损益跟上面一样也是400。即使折旧,折旧额100,那么半年后账面价值为500,卖出600,企业的整体损益跟上面一样还是400。
Ⅶ 什么情况下将非流动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以固定资产为例,划分之后是否计提折旧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非流动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
(1)企业已经就处置专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属
(2)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
(3)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
Ⅷ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为什么不提折旧
公司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版资产》第二十二条规定权,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该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固定动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一是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二是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三是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Ⅸ 会计实务实操: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是否需要计提折旧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固定动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一是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二是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三是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公司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该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Ⅹ 固定资产应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开始计提折旧,终止确认时或划分为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时停止计提折旧
不是,固定资产只有‘提完折旧和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才不用计提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