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折旧费和摊销费的定义与区别
折旧和摊销的区别是来:源
1、折旧的是资产,摊销的是费用。折旧一般指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一般有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待摊费用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
2、折旧和摊销都是逐步的计入成本费用,但是计入的期限长短不同。折旧至少两年以上。而摊销除了长期待摊费用以外,都是一年内摊销完毕。
3、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损耗的这部分价值,应当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形成折旧费用,计入各期成本。
4、摊销就是本月发生,应由本月和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长期待摊的费用核算。
5、折旧和摊销的计算方法不一样。折旧的计算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而摊销的计算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五五摊销法等。
㈡ 经营成本的计算为什么在总成本中扣除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经营成本,只要是指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折旧费和摊销费不属于成本,是公司的非付现成本,影响现金流,利息支出则视情况而定。
工程经济中的经营成本:
1、经营成本是项目评价中所使用的特定概念,作为项目运营期的主要现金流出,其构成和估算可采取下式表达:
2、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3、式中,其他费用是指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扣除了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工资及福利费以后的其余部分。
(2)算总成本时折旧和摊销怎么算扩展阅读:
营业成本的组成:
营业成本是与营业收入直接相关的,已经确定了归属期和归属对象的各种直接费用。营业成本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产品、商品和提供劳务的营业成本,是由生产经营成本形成的。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的构成主要包括: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的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资
直接工资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3、其他直接支出
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等。
4、制造费用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成本构成项目进行适当调整。
㈢ 累计摊销和累计折旧怎么算的
借:投资性房地产 28 000 000
累计折旧 490 000
累计摊销 2 000 000
贷:固定资产 5 600 000
无形资产 20 0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 890 000
这个题目是连贯性,你应该将前面的条件也要写上来:
甲公司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01年1月10日,购入一块土地使用权,支付价款及相关税费计2000万元,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为50年(假定甲公司按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2)2002年1月1日,甲公司在此土地上自行建造一栋办公楼,购入工程物资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400万元,增值税额为68万元,工程物资已验收入库。
(3)工程领用全部工程物资,同时领用本公司生产产品一批,该批产品的实际成本为40万元,税务部门核定的计税价格为5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4)应付工程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等计43.5万元。
(5)2002年6月30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该办公楼预计使用年限为4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甲公司按年计提折旧)。
(6)2005年12月20日,甲公司因另一办公楼完工交付使用,决定将原办公楼经营出租给乙公司,租赁期为10年,年租金为60万元。出租时办公楼的公允价值(含土地使用权)为2800万元。假定符合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甲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核算投资性房地产。(假定20×5年12月份土地使用权照常摊销)
㈣ 成本怎么算 公式
成本设为X 可列公式:X*(1+2%)*0.8-X= -64
㈤ 折旧和摊销在会计是什么意思,分别怎么处理
折旧和摊销,都与资产有关,与费用有关,
折旧是对固定资产而言的,固定资产一般是长期资产,开办内企业时一般都要确容定企业自已的固定资产目录,我国会计制度规定,资产性支出不能够作为当期成本费用,而这部分的支出是按照相关规定逐步计入以后各期成本费用的,每期计算折旧时,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
在权责发生制的处理原则下,摊销则一般是与期间费用有关与利润有关的费用性资产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这部分费用,通常是一次付出,但受益期在以后各期,如房租付出时付了一年的租金,就不能在付出当期全部计入费,而应把它分别在一年的12个月份中均摊发生支出时借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贷现金或银行存款,摊销时借相关费用科目,贷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
㈥ 求损益表中增值税 ,及总成本费用估算表中折旧,摊销的计算方法
比较科学的就是平均年限法,也就是直线法。在实际工作中最常用,最合理
㈦ 如何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产品总成本/该产品入库数=(直接人工、材料等等直接成本+管理员工资、设备折旧摊销等等间接成本)/产品总数(不包括未完工产品)
1、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用完工产品总成本除以该种产品的完工总产量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如果月末某种产品全部未完工,该种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总额就是该种产品在产品的总成本。
其中属于各种规格的直接成本,比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成本,计入相关规格产品的成本;其他间接成本,比如车间主任工资、车间用低值易耗品的成本、生产设备折旧摊销等制造费用,按一定比例分摊到各个规格的产品成本中去。
确定这一比例的方法很多,例如按生产工时,或者直接按各规格产品的数量比例。应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7)算总成本时折旧和摊销怎么算扩展阅读:
总成本又称“寿命周期成本”。指产品从研制、生产、使用、直到淘汰整个时期的成 本。一般用C来表示。寿命周期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制造成本包括产品从用户提出需要开始研制起,经过设计、试制到生产这一阶段所消耗的费用,用G来表示。
使用成本包括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维修费用,管理费用等使用阶段所消耗的费用,用c2表示。总成本c则等于c1±c2。价值工程的着眼点,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
因此,不仅要注意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同时也要重视降低使用成本。只有产品的总成本降低了,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和体现出对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积累。
㈧ 算利润总额时为什么要减去总成本费用而不是经营成本折旧和摊销并没有发生实际流出也要扣除
折旧和摊销,本期是没有发生实际支出,但是企业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时候是花了钱的,企业是盈利为目的,想把本钱赚回来又不能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就只能通过折旧和摊销的方式一点一点补偿回来
㈨ 折旧和摊销
折旧和摊销的区别是:
1、折旧的是资产,摊销的是费用。折旧一般指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一般有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待摊费用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
2、折旧和摊销都是逐步的计入成本费用,但是计入的期限长短不同。折旧至少两年以上。而摊销除了长期待摊费用以外,都是一年内摊销完毕。
3、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损耗的这部分价值,应当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形成折旧费用,计入各期成本。
4、摊销就是本月发生,应由本月和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长期待摊的费用核算。
5、折旧和摊销的计算方法不一样。折旧的计算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而摊销的计算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等。
扩展阅读:
摊销,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
常见的摊销资产如大型软件、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和开办费,它们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公司业务和收入做出贡献,所以其购置成本也要分摊到各年才合理。
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与折旧一样,可以选择直线法和加速法来摊销无形资产。从金额上看,一般情况下,摊销的费用相对于折旧费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说,大多数公司固定资产要远远大于无形资产,因此摊销和折旧一般会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区分。
折旧即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㈩ 采用成本模式计算投资性房地产折旧与摊销额的计算方法
成本模式是相对权益模式而言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摊销方法与固定资产相同,只是在做账的时候科目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