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主研发的无形资产的费用化支出在进行会计分录是也要进行摊销吗那些需要进行摊销
费用化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需要摊销,资本化支出待转为无形资产时开始进行摊销。
2. 如何理解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加计摊销规定
依据财税[2013]70号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第一条的规定,以及国税发[2008]116号文《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研究开发的项目要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的规定,可以纳入税前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范围包括: 1)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翻译费, 2)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3)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4)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5)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6)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7)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8)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 9)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10)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维修等费用。 11)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 12)新药研制的临床实验费 13)研发成果的鉴定费用 上述研发费用范围的调整是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不是仅针对中关村高新,而是全国高新适用。
3. 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是按月摊销还是等研发结束一次性摊销
你好!
费用化的,期末转入管理费用
资本化的,等研发完毕一次性转入无形资产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4. 研发费用允许加计扣除的“无形资产摊销”范围是什么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十三条规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自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四条和第九条规定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从实质上讲,我国财政部门在会计准则中已经明确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而“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证明下列各项时,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1.从技术上来讲,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无形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时,应当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对于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研发支出和开发阶段研发支出的,应当将其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可见,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研发费用的构成虽然没有指明具体包括哪些,但指明了研发费用归集的期间。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第9号--研究和开发费用》则规定,研究和开发活动的成本包括以下几项:“1.薪金、工资以及其他人事费用。2.材料成本和已消耗的劳务。3.设备与设施的折旧。4.制造费用的合理分配。5.其他成本”等等。
5. 无形资产摊销算研发费用吗
如该无形资产是用于一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的,后续摊销可入研发支出,其中研究阶段费用化;开发阶段能资本化的资本化,不能资本化的费用化。
如该无形资产与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工作无关,后续摊销入当期损益。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5)研发支出摊销扩展阅读:
核算
1、摊销范围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通常将其残值视为零。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要计提减值准备。
2、摊销时间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3、去向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
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6. 研发支出 如果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是什么意思是加计扣除吗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有关研究开发支出区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回支出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答损益,而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发生的支出应当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是指研发支出全部都没有形成无形资产那块研发支出。它包括研究阶段支出和费用化的开发阶段支出。
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是按照50%加计扣除,所以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是按照150%加计扣除不对.
7. 研发支出计入什么科目
研发支出是指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属于成本类会计科目。企业应设置“研发支出”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本科目可按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研发支出和研发费用、开发支出和研发投入比较:
研发支出、研发费用和开发支出均属于财务支出内容。研发支出、研发费用、开发支出与研发投入的区别关键在于研发投入的仪器设备费,而研发支出、研发费用和开发支出不存在仪器设备费,它必须将研发投入中的仪器设备费以折旧形式分摊到研发项目。
另外,有的研发项目研发投入可能涉及购入部分技术(即无形资产),而在核算该研发项目的研发支出时,购入技术(即无形资产)是以摊销形式计入。因此,基于前述的区别,对于要添置研发仪器设备和购入与研发有关的技术的研发项目的研发投入必然大于研发支出。
研发支出计入的科目:
属于成本类会计科目,本科目可按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1、费用化
研究与开发费用发生当时全部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这种方法主要着眼于稳健性原则,研究与开发能否成功,能否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当期费用使得企业当年就可以收回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
2、资本化
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等到开发成功取得收益时再进行摊销。
这种方法假定企业同时或在连续的几个年度内存在若干研究与开发项目,不论风险有多大,有些项目总能成功,形成某些无形资产并取得收益。这样,将所有研究与开发项目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将研究与开发的全部收益与全部费用进行配比。这种方法主要着眼于权责发生制原则。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研发支出计入什么科目?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8. 自主研发的无形资产的费用化支出在进行会计分录是也要进行摊销吗哪些需要进行摊销
根据《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第七条内 企业根据财务会计核容算和研发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发生的研发费用进行收益化或资本化处理的,可按下述规定计算加计扣除:
00(一)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借:管理费用,贷:研发支出
00(二)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借:管理费用,贷:无形资产
00第八条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允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费用和支出项目,均不允许计入研究开发费用。
9. 研发无形资产摊销
2008-4-1
形资产账面价值=1200万元
无形资产计税基础=1200X150%=1800(万元)专
2008-12-31
账面价值属=1200-1200/5X9/12=1020(万元)
计税基础=1800-1800/10X9/12=1665(万元)
暂时性差异=1665-1020=645(万元)
其中:45万元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