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溢价摊销
溢价、摊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溢价乃指所支付的实际金额超过证券或股票的名目价值内或面值。而在基金上,容则专指封闭型基金市场的买卖价高于基金单位净资产的价值。我们通常说一支股票有溢价,是指在减掉各种手续费等费用之后还有钱。我们说一支股票有多少的溢价空间,是指离我们判断这支股票的目标价格和股票票面价格之间的价差。溢价是指交易价格超过证券票面价格,只要超过了就叫做溢价。溢价空间是指交易价格超过证券票面价格的多少。
摊销(Amortization)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
2. 利息及债卷溢价摊销表中的未摊销溢价额计入哪个科目应摊销溢价额呢
公司发行债券,按照面值计入应付债券-面值科目,收到的银行存款计入银行存款科目,差版额倒挤进应付债权券-利息调整科目,在后期摊销中,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入应付利息,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利率财务费用或者资产成本中,差额倒挤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应摊销的金额就是计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的金额,没有摊销的金额是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剩余金额。
3. 折价或溢价摊销是什么意思
简单点说吧,如果甲发行债券,该债券票面上表明的面值是1000。其明确的票面利率是10%(也就是以后企业支付利息时按10%的利率计算),但是当时市场上的实际利率为9%(比如你把钱存入银行时银行提供的存款利率)。此时,你想想以后当甲支付利息时,它是按票面利率10%乘以票面价值1000计算的利息支付给购买债券的,但当时市场上的实际利率只有9%,甲却按10%的利率支付了。到时甲是不是会多付了1%的利息,那甲不是亏了,谁会做亏本的买卖啊。于是为了弥补甲以后多支付给购其债券买者的1%利息,甲就会在刚开始发行债券时,把以后会多付的利息提前给收回来,即溢价发行,按高于票面价值1000卖出去(假如是1100),高于1000的部分就是溢价。该溢价就会在未来每期计算利息时给摊销掉。比如:到时支付利息时会计账务处理按1000*10%=100 贷:应付利息 100, 但其实其应当确认的实际利息是(1100*9%)=99,借:财务费用 99
其差额1就是甲多付的利息,因为在发行债券时甲多付的利息已经提前收回来了,所以在以后支付利息时再把它抵销,这就是溢价摊销。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 99(实际利息)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1(溢价摊销)
贷:应付利息 100 (票面利息)
所以溢价摊销就是融资者以高于市场利率的票面利率,溢价发行债券,多余票面价值的溢价会在以后每次利息支付时分期摊销。溢价摊销就是相比于市场利率多付的利息。
4. 债券的溢价摊销是什么意思呢
因为债来券溢价发行后,债自券的实际利率会和票面利率存在差异,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或支出的时候就会与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票面利率存在差异,而差异部分就是每期债券溢价摊销额。比如面值500万,票面利率为5%的债券,发行收款520万,那么实际利率肯定会小于5%,而溢价摊销就是按实际利率法将溢价20万元摊销到每期损益中去。
5. 我想知道折价或溢价摊销是什么意思呢
折价是指按照市抄场袭价格或由具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双方共同委托的估价机构对标的物的实际价值进行评估,以双方均认可的价格将标的物的所有权由一方当事人转让给另一方当事人,从而全部或部分地了结双方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6. 长期股权投资为什么要摊销为什么最后的摊余成本要接近面值
你说的是长期债券投资,而且是折价或是溢价,不是股权投资,股权投资不用专摊销。
举例,一张债券面值1000元,你属买的时候900元,票面利率是5%,市场利率6%(打个比方,利率没再精确算)
(为什么会折价发行呢,因为人家债券的利率比你的高,而你的利率应经审批定了,想改变很麻烦,又急需用钱,所以只能折价发行,要不没人买,应为你的收益率低)
(1)购买时
借:长期债券投资-面值 1000
贷:银行存款900
长期债券投资 -利息调整100
(2)持有期间
借 应收利息 1000*0.05=50
长期债券投资 -利息调整100
贷 投资收益
最后对方要按面值1000元还本
借 银行存款 1000
贷 长期债券投资 -面值1000
只有这样长期债券投资的科目才会借方贷方平衡
7. 会计上的摊余成本怎么计算,在溢价和折价两种情况下计算有什么区别
摊余成本计算方式:
假设A企业溢价发行5年期债券面值100元,实际发行价格125元,票面年利率10%,每年付息,5年到期后一次性偿还本金100元。
100×10%×(P/A,i,5) + 100×(P/F,i,5) = 125
其中(P/A,i,5)为利率为i,期数为5期的年金现值系数;(P/F,i,5)为利率为i,期数为5期的复利现值系数。
用插值法计算出实际利率i=4.33%
第一年年末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本期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 应付利息(票面利率*票面面值)
=125+125*4.33%-100*10%
=120.4125;
区别:
溢价发行债券和折价债券区别如下:
1、当你的债券票面利率高于银行利率时,由于投资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对于发行方来说,溢价发行相当于从投资人那里多收取一部分钱来弥补今后将付给投资人的那部分利息。
2、相反,当你的债券票面利率低于银行利率时,如果你不折价发行,没有人会来购买你所发行的债券,因为债券的风险比银行储蓄高,而如果你不能够提供更高的利率,投资者没有理由购买你发行的债券。
3、折价发行,相当于弥补给投资者一部分在今后他无法从购买债券中获得的利息,使得他能够获得比银行利息更高的一个利息。
溢价或折价是由于债券的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不同而引起的。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表明债券发行单位实际 支付的利息将高于按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发行单位则在发行时按照高于债券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即溢价发行,对购买者而言为溢价购入。
溢价发行对投资者而言,是为以后多得利息事先付出的代价。对发行者而言,是为以后多付利息而事先得到的补偿。如果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表明发行单位今后实际支付的利息低于按照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则发行单位按照低于 票面价值的价格发行,即折价发行,折价发行对投资者而言,是为今后少得利息而事先得到的补偿,对发行者而言是为今后少付利息而事先付出的代价。
8. 债券溢价发行,按实际成本计算摊余成本做账,谁能把这里面的问题给我讲清楚,通俗点,最好举个例子。
比如某公司发行了一个债券,面值1000,票面利率10%,市场利率为8%,5年期,问每年应计利息是多少?
步骤一求出债券理论价值:PV=100*(P/A, 8% ,5)+1000*(P/F, 8%, 5)=1079.85
步骤二编制债券折溢价摊销表:
年数 期初价值 + 应计利息 - 实际支付利息 = 期末价值
1 1079.85 86.39 100 1066.24
2 1066.24 85.30 100 1051.54
3 1051.54 84.12 100 1035.67
4 1035.67 82.85 100 1018.52
5 1018.52 81.48 100 1000
应计利息=期初价值*市场利率
实际支付利息不是计入利润表的数,而是计入现金流量表的数
应计利息计入利润表
9. 摊余成本溢价和折价的摊余成本分别怎么判断
您好,以分期付息债券为例,溢价购入和折价购入的摊余成本计算
两者的计算公式是一样的。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票面利息
比如说溢价购买,那么购买时的分录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贷:银行存款
计提利息的分录是:
借:应收利息【票面利息】
贷:投资收益【实际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票面利息-实际利息】
如果是折价购买,那么购买时的分录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计提利息的分录是:
借:应收利息【票面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实际利息-票面利息】
贷:投资收益【实际利息】
10. 问会影响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有哪些 答案里有折价的摊销额和溢价的摊销额,理解不了什么意思,我看
持有至到来期投资摊余成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折价的摊销额就是在实际利率大于票面利率的时候才会出现 溢价的摊销额是在实际的小于票面利率的时候才会出现
折价的摊销额(溢价的摊销额)=-[现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所以会有影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