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要计提折旧呢 每个月都要的 请用通俗的话讲下
买了一台设备一次性支付了10000元 但是这设备每个月都在为公司服务 在生产产品
虽然是之前付的10000元 但往后的每个月都受益了 要分担这个10000元
Ⅱ 为什么要每个月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
1、因为虽然未使用,但是存在技术落后或者老化等情况一样减值,所以需要计提折旧
2、但税法规定,未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允许列支其提取的折旧,因为未使用的固定资产明显没有参加对当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贡献,所以不允许列支
3、因为上述税法的规定,有的企业为了省事,在实务中对未使用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
Ⅲ 固定资产为什么要提折旧,目的是什么
因为固定资产购买后使用到报废为止,中途没有卖出去,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如果不计提折旧,其价值得不到回收。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这就是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的原因。
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他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如果在购买时直接全部摊销,则当年费用很高,利润减少,而以后年度利润高估。这都是会计所不允许的。
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是属于国家法律一级的规范,其规定只要该法律部废止,就一直按照这个执行,现在还没有废止,所以2011年继续按这个执行。
Ⅳ 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其中,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预计净残值预期能够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终了后收回,因此计算折旧时应将其扣除。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这就是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的原因。
Ⅳ 为什么要计提折旧这样对企业有什么好处
公司财务处理时,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是未实际支付的折专旧费用。
根据制度规定属,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计提折旧时需要区分会计期间和折旧期间,这两者所指的期间不一定相同。折旧期间指开始计提折旧时依次顺延的年限,比方说从2000年3月开始计提折旧,对于折旧而言的第一年是2000年3月到2001年3月;而会计期间在我国通常是指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5)为什么每个月都要计提折旧摊销扩展阅读
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所应遵循的原则是:应当根据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的规定选择本企业的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折旧方法确定之后,应当按照规定的有关计算公式按月计提。不得随意修改计算公式。
各项公式中所指的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值均按固定资产月初帐面价值计算。月份当中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由于没有包括在月初枨面价值中,因此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
Ⅵ 月底为什么要计提摊销折旧
这个问题要来从很远的地方说自起
折旧一般对应的是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这种资产是很特殊的,一般是指使用时间很长(两年以上),单位价值较高(原会计制度规定2000元以上,新准则取消这个金额界限)
这类资产,他的价值不是一次性就消耗掉的,而是逐步转移消耗
所以,在会计处理上,用折旧方式,将固定资产价值逐渐转移消耗
每个月都在使用固定资产,都在转移固定资产的价值,
所以,月底要计提摊销方法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转移走。
Ⅶ 固定资产计为什么要计提折旧
提起固定资产,不仅仅是指厂房、机器设备这些大东西。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的房屋、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资产均应作为固定资产。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长期参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虽然实物形态没有变化,但是价值却越来越低了,因为其部分价值已经逐渐转移到生产的产品中或者构成了各种费用,随着产品的销售、货款的收回,部分价值得到了补偿。
随着固定资产的损耗逐渐转移出去的价值,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
计提折旧能真实反应出产品的成本构成,能真实的反应固定资产的剩余价值;如果不计提折旧的话,就是永远按照全新的价值分摊到产品价格中,这样产品的价格和成本会居高不下,企业所缴纳的税收相对于有计提折旧的要少很多,所以会计准则要求,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
会计和核算中的折旧方法大致有两类,一是直线法,一是加速折旧法。折旧方法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变更。
Ⅷ 为什么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无形资产要摊销
这是因为,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版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权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
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他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如果在购买时直接全部摊销,则当年费用很高,利润减少,而以后年度利润高估。这都是会计所不允许的。
Ⅸ 请问计提和摊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计提和摊销
计提(Accrual)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分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
摊销(Amortization),意指借由支付部份本金、提拨专款至偿债基金、或是将资产逐步提列折旧,或是无形固定资产。例如商标、商誉、专利权、著作权等,将其成本转为费用之金额,使用这些方式来逐渐减少财务责任。摊销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与折旧一样,可以选择直线法和加速法来摊销无形资产。从金额上看,一般情况下,摊销的费用相对于折旧费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说,大多数公司固定资产要远远大于无形资产,因此摊销和折旧一般会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区分。
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低值易耗品等因为它们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公司业务和收入做出贡献,所以其购置成本也要分摊到各年才合理,所有要进行摊销。
计提是因为这是为了体现配比行原则啊。比方某项费用实际上是本月发生的行为,但是下月才有实际支付。但是你这项费用发生在本月实际上就与本月新增的收入形成了配比,体现了权责发生制的配比原则,最典型的莫过于工资,比方实践中1月工资(因为考勤、计算等)往往都是在2月发放,但是你一月工资实际上是为了1月取得收入所支付,那么就应该把这项费用与收入配比,所以会在一月计提,然后在二月发放的时候冲销。